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没有金手指导致扑街的十种方式[快穿] > 没有金手指导致扑街的十种方式[快穿]
错误举报

分卷阅读96

    没有金手指导致扑街的十种方式[快穿] 作者:霜落林空

    无巨细地全部写下来,陶慕嘉虽然通过监控都看到了,但现在看独孤启在信里求安慰的话,才觉得步步为营有多么令人后怕。

    一年半的时间,十八次暗杀,中毒,弩|箭,还有刺客,一次又一次与死亡擦肩而过,他看着独孤启每次都游刃有余地避开,哪知道他心里有多么害怕,所有的奸诈卑鄙,不择手段,都把他心理最阴暗的部分显露无疑,只怕一步走错,万劫不复。

    好在,他还有人可以倾诉,说这些事总是需要勇气的,只有陶慕嘉才能让他有勇气去面对这样的自己。

    陶慕嘉当然替他开心,可是眼睛有些酸涩,人总是向往阳光的,独孤启却不得不往深渊里去,做一个不像自己的自己,或许后世流传的史记中会说他英明神武,会说他的阴狠毒辣,却不会有人知道他的孤独和痛苦。

    就像所有人都觉得小丑很快乐,没人会知道他有多悲伤。

    陶慕嘉把信烧了,这封信本就是独孤启冒险越过身边的眼线传回来的,要是被廉查发现了,定然讨不到好。

    如今独孤启已经十八岁,继承大统刚刚好,伍国经过这场**,民众怨声载道,肯定又要忙起来,陶慕嘉让帮独孤启传信的人传口信回去,让独孤启不用给他写信,他都知道。

    传信的人看了他半天,有些不合礼数地问道:“国师可还记得和陛下的承诺?”

    陶慕嘉没反应过来是哪个陛下,反问道:“阿启?”

    那人脸颊抽搐地点头。

    “记得,他说了带我回家的,叫他别忘了。”

    那人笑了,“看样子大人没忘,我们陛下一番心意也不算枉费。”

    陶慕嘉听了想翻白眼,这属下真不知道操的哪门子心。

    作者有话要说: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第83章 明月见江山

    如果说一切尘埃落定还为时过早,但确确实实告一段落了,等这个下属回到独孤启那边之后陶慕嘉才知这原本是阮茗筝的亲信。

    更准确的说,是独孤启的表舅,当阮茗筝被送来廉国的时候,一直潜藏在暗处的这个人在伍国有了一番作为,如今也算得上一方将领,独孤启上位之后,自然要提拔上来。

    至于那些廉国的眼线,陶慕嘉只能确定独孤启会把这些人全部除掉,但是如何在不惊动廉查的情况下除掉这些人确实是个大问题。

    只是这些事轮不到他来想了,独孤启已经缓缓开始建造属于自己的军队,伍国的人他不认识几个,大部分靠表舅易泽推荐,经过三个月的观察,又从原来的将领中间挑选了一批能征善战而且不热衷于站队的。

    此时民间关于天龙降世的传闻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几乎销声匿迹,廉查蠢蠢欲动的铁爪也随着这件事的平息渐渐放下。

    陶慕嘉是最直接接触到廉查的人,不由得在心里松了一口气,然而这口气没松完,他的日子也开始难过起来。

    廉国讨伐越国,却因越国骁勇善战,一万士兵被困孤山,缺水断粮半个月,全数阵亡。而陶慕嘉因为所谓的卜算失误,被廉查禁足一个月。

    然而陶慕嘉仔细一想,自己说得明明是有胜算但是需谨慎,必要时立刻调头撤退,不知为何会被廉查曲解意思,思来想去他才明白,廉查终于要对廉国里的不稳定因素下手了,他赖以保命的神权将失去它的能力。

    这是廉查念旧情只禁足他一个月,要是换了别人,恐怕早已身首分离。陶慕嘉后怕地打了个冷颤,心里茫然又慌乱。

    这个事件之后,他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地位的下降,皇帝本人的态度他不一定能敏感的捕捉,但是大臣们和学生们的态度他绝对能清晰地捕捉到。

    不屑的眼神,排挤的话语,绵里藏针的微笑渐渐展露无遗,整个朝堂上,仿佛只有他游离在朝廷之外,他的清高孤傲把他与这群人区分。

    1551问他怕不怕,觉不觉得孤独。

    陶慕嘉表示很不屑:第一次那三年我都熬过来了,这算什么,再说我本来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孤独什么的,也早就习惯了。

    1551:唉,我是说你小心点,暗杀下毒什么的,这些家伙玩得可厉害,我就想着你又不了解他们,没法察觉他们的动机,什么时候被盯上了都不知道。

    陶慕嘉倒不是很在意,他福大命大,想来一时半会肯定死不了。

    日子虽然一天比一天难过,但好歹还算平静,只是廉查下手忒狠,自禁足之后,有几次陶慕嘉因为卜算的事挨打,要不是廉查总像憋着一口气似的没狠下心,恐怕以他的身子骨早给打废了。

    他身边除了尹伯就没有其他照顾的人,那些丫鬟小厮他统统信不过,然而尹伯年纪大了,这些年也得了痛风,身体比他还不如。

    只有高刘,每次在他被打之后带着伤药来,顺带着劝说一番。

    “大人跟陛下不和,满朝文武都不乐见,大人不如服个软,顺了陛下的意思,做个两全其美的事。”

    这番话陶慕嘉先觉得云里雾里,第二遍立刻明白了。

    他这个人看起来十分好说话,然而在某些事上总有几分驴脾气,说不做的事坚决不做,廉查问了他好几次关于攻打伍国和越国的事,都被他以上天的名义否决,后来又提出把司天阁降级,把神权并入皇权之内,也被陶慕嘉否决。

    廉查本就对他心有芥蒂,如此一来,便让他受罪。

    陶慕嘉只觉得可笑,他廉查要是真有胆子,就别来问他这些天命,偏偏他要问,他就只能实话实说,何况他还没有完全的实话实说,天命所归,根本不在廉查那里。

    东边不亮西边亮,他这边过得不好,伍国却发展得井井有条,文治武功,雷厉风行,伍国在独孤启得治理下日益强盛,原本空虚得国库日渐充盈,随后修桥铺路,大兴商贾,招兵买马,锻造铁骑。

    这种变化,民众最能感受到,赞颂声一浪高过一浪,慢慢变成童谣传唱在小孩口中。

    当然根据独孤启和廉查之前得协议,每年都要上供一次,这让廉查放心不少。

    再加上廉查屡次进攻越国失败,伍国的供给填补了廉国因打仗而空虚的国库,廉查便没有对伍国下手。

    这种匀多补少的情况持续了两年,各方实力参差不齐,伍国却在诸侯之内有了姓名。

    整整两年,他们没有来往甚至一封信,陶慕嘉只默默地观察独孤启的变化,看他从一个双肩瘦削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眉眼深邃、肩挑重任的年轻人。

    只是他明明越长越挺拔,陶慕嘉却觉得,他肩上仿佛有重若千金的东西压着,让他的脊背渐渐佝偻。

    再过一个月,廉国全面稳定,最后一项防御工事也建造完毕,用石砌墙,厚三米,高三十米,长五百里,能在百里之外观察到敌人的行动。

    随后,陶慕嘉最期待也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廉国派去监视独孤启的人,全数被杀,不留活口,独孤启排使臣来说,是因为有人刺杀他,却错杀来他身边的人,不仅仅是这些监视者,就连他自己的亲信都死伤不少,这种鬼话廉查当然不信,当即震怒,欲杀掉来使,起兵进攻伍国,陶慕嘉与一众老臣死谏,才让廉查放过使者。

    廉查怒发冲冠地坐在大堂之上,连摔了十几本奏折,摔完之后狠狠剜了陶慕嘉一眼,袖子一翻,宣布退朝。

    陶慕嘉没想到自己为了廉查好还被扣一盆屎帽子,廉国国库空虚,廉查常年只想着打仗,都快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他今天要是不制止,廉查根本没有能力撑下这一仗,没想到廉查还觉得他是为了保护独孤启。

    陶慕嘉:虽然我承认自己有私心没错啦,但他也欺人太甚。

    1551:那又怎样,他是皇帝,他怎么想你也管不着啊,你看你上次让他减少赋税,结果被打了吧,他想揍你,随便找个借口都可以,不找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