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男主小弟他不按剧本来[快穿] > 男主小弟他不按剧本来[快穿]
错误举报

>男主小弟他不按剧本来[快穿]——与归君(84

    弟兄们,进攻!斩了那朝廷走狗!

    他大吼,同时手臂冲着对面的大军猛然挥下!

    前军将士也配合地从胸臆中发出磅礴的怒吼,眼见对面先让右翼骑兵冲向己方似乎是要凭着骑兵的高速迅速撕裂叛军的阵势。

    夏翊丝毫不乱,对着身边的旗语官下令,属于主帅的旗帜在瞬间打出了标志。

    骑兵动作快,只需要十几秒的功夫就能冲入叛军阵地,然而站在最前面的□□兵们没有半点惧色,在旗语的指挥下,第一排动作迅速地将劲弩放出,然后迅速后撤。

    第二排紧接着衔上方才第一排射箭时他们便已蓄势待发,此刻无需上箭,将弩拉到极致的手臂上肌肉夯张,猛地松开来,又一轮箭雨冲着朝廷军的骑兵射去。

    紧跟着是第三轮。

    他们配合默契,动作整齐划一,队中离旗令官最近的兵瞄着旗语,每一次旗子挥下,便喊一声放。于是箭如雨下,密密麻麻地插进了疾驰而来的敌军骑兵当中。

    朝廷军甲胄齐全,箭矢落在身上,大多弹开,只有少部分戳穿了那层盔甲,扎进了朝廷军士兵的身体。

    然而地面上的□□兵们,射出的箭高度大致也低过高踞马背上的人,而是刚刚好,与战马们的高度齐平。

    朝廷军纵然装备再精良,也不至于奢侈到可以为马匹都配备锁子甲的地步。

    除几个小将领有这般待遇,大多数骑兵的马无遮无拦。

    在三轮密密麻麻的箭雨下,朝廷军打头阵的骑兵当中很快有不少马匹长嘶着倒在地上,摔落在地的士兵发出惨叫,后面的骑兵收势不及,往往马匹撞在倒地的马和士兵身上,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做一片。

    指挥使没料到这个局面:

    骑兵的速度很快,弓兵到底属于步兵,在看到高头大马朝着自己冲过来,往往本能地心生恐惧自乱阵脚。

    一百多步的距离,对骑兵来说也就是三息功夫不到(约莫十几秒),而这点时间满打满算不过够弩兵发出三轮箭矢。然而人又不是机器,怎么可能顶着巨大的压力一秒不错地放箭?

    尤其,第二轮第三轮上前的弩兵,骑兵近在咫尺,他们不怕吗?怎么会不逃?

    却不知道,这些弩兵是夏翊专门挑选出来的,一共不过三排、不足百人,但都是在嘉安的黄沙与鲜血中磨砺出来的。哪怕后来叛军扩军数次,这些弩兵也从未扩充过。

    即使是敌人的兵刃将要落上他们的睫毛,军令未出,他们就不会退。

    这是京中养尊处优的京军们所无法懂得的。

    对面的骑兵哪怕发生了内部冲撞的混乱,到底也还是有几十骑迫近了眼前。

    夏翊看到弩兵先声夺人的作用已经起到,又是一道命令,代表弩兵的旗帜伴随着赤旗一同挥舞,叫他们向南退去。

    与此同时,代表轻骑兵的旗帜伴随着几下特殊的旗帜挥舞顺序和激昂的鼓点,发出了进攻的口号!

    骑兵们拍马迎上,夏翊自己也不甘落后,亲自跟着他们冲向了对面,十几骑亲卫护佑左右。

    这些骑兵都是和狄人那些马背上长大的家伙练出来的,胯下马儿就如同他们自己的四肢,腿部轻重夹动的力气,和轻踢的位置就能叫马匹迅速领悟要求,根本不需要手挽着缰绳调整。

    朝廷军躲过箭矢、也没有因为内部混乱而摔倒的骑兵,迎上的就是这样一支精锐。

    这些叛军们一个个脸上露出狰狞杀气,背负弓箭,腰间挂短刀,手里握着长木仓,动作娴熟地驾驭着胯下的宝马,气势汹汹地冲了过来!

    他们周身散发着的那种骁悍之气太强,一个照面,几乎就有不少平时自诩精勇的京军骑兵心生惬意,不敢为敌!

    然而他们恐惧,叛军却不惧。

    汉子们发出怒喝,挥舞着长枪动作简洁迅速地朝着敌人戳刺。

    骑兵优势在于速度迅捷,而夏翊的兵更是将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

    他们与朝廷军相接,抽冷子用长矛长木仓狠狠戳刺敌人暴露出来的空档。若是对手将自己防护得密不透风,便冷不丁给对方的马一击。

    然后便也不管自己攻击的力道如何、杀伤如何,只拍马迅速向前冲,身后的同袍则接手再给之前已受伤的敌人补上一记。

    这是夏翊要他们做的。

    骑兵机动性强,适用于野战,但由于马匹娇贵等种种原因,总体而言不是主要战斗力。

    虽然这个年代的军队素质大多比较差,步兵看着高头大马冲过来能够有效维持阵势、用长槊砍马腿的不多,但毕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而马比较脆弱,从马背上摔下来的士兵,就更难再有战斗力了,只能等死。

    所以基于种种考虑,对于骑兵,夏翊抛弃了对太多杀伤力的要求,要求就一个:

    快!把快发挥到极致!

    以冲击力制敌!

    彼此培养默契,从第一骑奔驰出去开始,一骑接着一骑,不留空隙,攻击宛如水银泻地。

    他们做到了。

    轻骑兵像是一把银光闪闪的轻薄宝刀,迅速撕开了朝廷军的阵势!

    在这样的攻击下,无数朝廷骑兵受伤,哪怕并不致命,也极大地影响了战斗力。

    更糟糕的是,他们这些朝廷军右翼的骑兵阵营,完全被和中军撕裂开来,成为了战场汪洋中的孤岛。

    这时候,叛军的轻骑兵迅速包围了这些可怜的朝廷兵。

    这支小队的头儿也就是副千户对着朝廷兵们露出了狞笑,说是劝降,但更像是威胁:缴械不杀!否则哼。

    其他的兵配合地露出同款表情,并且将手里的兵刃又紧了紧。

    在这样的震慑下,很快又第一个朝廷骑兵扔下了武器,狼狈地喊:

    我投降!我投降!

    嗓子都裂了。

    显然是被吓破了胆。

    有了第一个,很快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前面说了,这些京军见识了京城大户逃离的情形,本就没有什么士气,此刻被面前凶神恶煞的敌人一番冲杀,早已全无斗志,见有人起头,立刻束手就擒。

    连叛军吆喝的副千户都着实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手一挥,叫弟兄们夺了这些怂包孬种的武器,甚至只需要两个兵,就能推搡着把这一群丧失斗志的朝廷军带回叛军的营地。

    第91章 第四个世界(21)

    而另一头, 在骑兵的交锋之后,就迎来了步兵交手。

    之前后撤的弩兵重新组织起队伍, 迅速上箭, 嗖嗖嗖的箭矢直插敌军。

    比起弓, 弩因为机括的缘故更加沉重,只能由步兵操控, 而不能用于马背,但同时也具备了更强的穿透力和杀伤力。

    叛军的主体是边军, 因为朝廷的克扣忽视,其实武器装备并不佳,好在夏翊来了之后好好整顿过,但还是比不上京军。

    可即使是整个大宿装配最好的京军, 想要给那么多兵打盔甲和兵刃, 这是一笔天文数字。因此,没有骑兵那么珍贵的步兵,他们的盔甲就比较薄。

    在弓弩的射击下, 不断有人惨叫着倒地气绝。

    这些朝廷军有鸟铳这是发现夏翊他们用火器在战场上占据了巨大优势之后,朝廷也迅速学了起来。

    但是,夏翊他们用的火器,那可都是夏翊改良过配比的。

    饶是如此, 也就是炸子比较好用,火铳这种东西, 目前杀伤距离只有三十步到八十步不等,甚至还不如□□的威力。

    于是战场上就出现了荒谬的场景:

    以火器出名的叛军拿着□□嗖嗖嗖放个不停, 而朝廷军持着鸟铳向叛军迫近,但却近不得身

    因为此时□□的有效杀伤射程,要远过火铳。

    越来越多的士兵倒下,甚至有人开始向后逃走。

    指挥使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他看到溃散的迹象,慌忙大吼:逃兵,斩!杀无赦!

    朝廷军勉强还能维持传信系统,传讯兵一个接一个吼了出去,将这条讯息扩散到混战的全军当中。

    夏翊的人毫无疑问也听到了。

    很快有人把这个消息递到了大将军跟前。

    夏翊一木仓戳死了一名朝廷军,就听得有人在后方叫他。他拍马退开几步亲卫们训练有素地补上了空档,确保将军无虞。

    将军,朝廷军有溃兵之相了!却被他们的指挥使喝止!

    夏翊从鼻腔里哼笑了一声:

    传我的命令,降者不杀!对了,左翼那头立一杆旗,让投降的到旗下集合。

    传讯兵一听眼睛就亮了:

    将军英明!

    少他奶奶的拍马屁,快传!

    夏翊笑骂了一声,一抖长木仓顶端的血迹,挥着银光湛湛的兵刃就又投入了战场。

    夏翊命令一出,好不容易被指挥使威胁吓得不敢逃跑的朝廷军,心中又有了波澜:

    做逃兵是死,继续打很可能死,那么投降呢?

    放下武器!降者不杀!到白色旗帜下汇合!

    按照夏翊的安排,一开始只是传信兵,后来,每一个士兵都在大喊着。他们的声音汇成了磅礴的音浪,炸响在每个朝廷军耳边,像是巨浪拍击在他们耳膜,拍击得他们心思浮动。

    而且,白旗

    朝廷军向着对方军中白色旗帜的位置望去,发现那杆旗帜,与朝廷军这边中军指挥使他们所在的位置非常远。

    往往,若有逃兵向己方军队后方跑去,一下就会被己方军队的将领射杀,以威慑其他想要逃跑的人。

    可是现在,他们这些和叛军短兵相接的大头兵,离那些将领远远的,投降的方向更是叛军的方向,朝廷将领根本来不及处置他们。

    叛军给出的投降地点,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渐渐有朝廷军的大头兵朝着那杆白旗的位置跑去。

    叛军意识到他们要投降,叫他们把兵刃丢下(免得是诈降、之后暴起伤人),在他们配合后,才把人赶到白旗杆下。

    朝廷军指挥使见状气得一佛出气,二佛升天,他大吼着叫其他士兵杀死这些叛徒,然而响应者寥寥,更多的人选择了投向敌人的怀抱。

    这一幕甚至有些荒谬因为战争才开始没有多久,双方交战的人也就只是军中的一小部分,但溃败已经发生。

    这大概就是古代的战争了。

    夏翊想。

    毕竟叫一个士兵连续用木仓戳刺两刻,他们就会疲惫不堪;而伤亡达到20%就会发生系统性的溃散。

    但这场战斗还是

    怎么说呢,优势凸显出来得比他想象的快得多。

    这听起来很气人,但事实上就是。

    你做了好几个日夜的计划,写了厚厚一叠纸的阵仗演练,为此在好几个夜晚难以安睡并且疯狂地想念爱人。然后

    当最终的大战来临。

    你如临大敌地站在这里,抱着一种誓死的信念。

    然后你的敌人

    说不堪一击可能是过分了,但他们攻克起来,真的不太难。

    夏翊勒住自己的马,远眺着那些朝廷兵丢盔弃甲投降的样子,几乎有些失笑。

    但更多的是愉悦。

    那种全力挥出一拳却挥空了的恍惚感只有一点点。

    他很高兴不需要他的兵艰难奋战到血迹斑斑,才拿下一场战斗。

    全面压制,这是最好的结果了,不是吗?

    当朝廷军意识到已经无力回天、开始收拢残部、鸣金收兵的时候,年轻将领终于不再掩饰,在脸上显露出骄傲而明快的笑容。

    弟兄们,我们赢了!

    他坐在马背上,一点点转过身体,冲着所有的士兵高举起他的右臂和拳头。

    他眼睛注视着整篇战场,以及每一个尽他所能可以看到的士兵。

    吼

    我们胜了

    将军万岁!

    凌乱而并不齐整的吼声应和着他,伴随着属于汉子们的豪迈的笑声。

    夏翊确信自己听到血管里血液沸腾的声响。

    那滋味太过美妙。

    他骑在马上,周围是所有用热烈的视线仰望他的士兵们,后方是他打下的江山,而前方是他的目标所向

    只除了一个人不在。那个他最想要把心情分享的人。

    但没关系,他们很快就要重逢。

    【檀助理,我现在非常、非常、非常地开心!我赢了!我就要去京城见你了!】

    檀九章收到这条消息的时候,并不知道,他的爱人在万众崇拜当中,享受着胜利的喜悦和兴奋的余韵,在一派热烈当中,却悄悄在心里,告诉系统给他发了这么一条讯息。

    但他依然能够感觉到爱人澎湃的情绪。

    这种情绪也感染着他,让他心口的怦动变得格外愉悦。

    【祝贺你,小混蛋。我在京城等着你。】

    【另,太子和七皇子他们用来发向津人、寻求帮助的鹞鹰,被我门下善于驯鸟的人设法诱捕截获了。但我不确定他们是否只放了这一只,叫你留在边关的将士们小心。】

    夏翊在近乎眩晕的喜悦中终于稍稍冷静了些许。

    那种仿佛傲立于世界之巅的快意,太令人上头了也无怪很多起义将领,走到最后沉迷胜利和权柄荣耀,变得为所欲为。

    好在他有他的檀助理。

    那是他的压舱石。

    【放心,我定期和边关联系,而且绝大多数黑火药与成品炸子也都留在嘉安。】

    【好,我等你入京,为你接风扫尘。】

    一年的尾巴到了。

    眼见农历十一月底,天寒地冻。

    某一个傍晚,夏翊和他的兵终于抵达了京城外。

    说是终于,是因为天气寒冷,行军艰难,倒不是说遇上了多么可怕的抵抗。

    事实上,早在邯郸那场朝廷军的大败之后,朝廷军就几乎没有组织起什么像样的抵抗了。

    所有人都明白了大宿的命运。

    带兵的指挥使自己都只是勉强又和夏翊的兵马打了两次遭遇战,接着就在每个夜晚神不知鬼不觉地开溜了,留下几万残兵。

    朝廷军哗然。

    紧跟着就是彻底消失的士气,还有疯狂的逃兵行为。

    指挥使的遁走不仅仅意味着他对胜利彻底失去了希望,也意味着大宿朝堂的威慑力,崩塌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