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修真) >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修真)
错误举报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修真)——骑鲸南去

    那份礼物是从灵璧山寄来的,署名的是严无复一名多年未见、不知生死的道友,字迹却与他记忆中的道友并不相符。

    严无复没有试图唤醒那名深睡的年轻小道士,先确认信件无害,才展开观看。

    随箱寄来的信件没有署名, 内里字数寥寥,甚至有些没头没尾:杀死此人,头南脚北, 陈于三家交界之处。这将会是严掌事求道的阶梯。

    严无复却看懂了。

    唐刀杀人案的风声早早传到了剑川, 据说有一名丧心病狂的刀客, 不断屠杀道门修士, 再随地弃尸, 被杀的修士之间毫无关联, 大多数都是庸碌且勤恳的无名小道,死者已超十人。

    三门联名撰文传讯,要各家召回在外办事的弟子,若要出行,也最好是多人结伴,以防不测。

    因此,当看到那把唐刀时,严无复心里便有了数。

    他伸手合上礼箱,施法封禁,叫来门外弟子:将这些礼物都带入后山珍宝库中,藏起来吧。

    弟子们向来与严无复关系不差,点头应允过后,两名弟子扛起了那藏着人的礼箱,不由吃了一惊:掌事,这什么玩意儿啊,怎么这么重?

    严无复说:一些道教秘典,都是竹卷,死沉死沉的。记得找个干燥处存放,别给我弄坏了。

    弟子们去了,严无复却陷入了遐思。

    自魔道祸世之后,道门进入重整复苏之期,百花齐放,却又良莠杂生。

    在这当口,百胜门、飞花门两家掌事先后逝世,上位的两个年轻人,一个极蠢,一个极智,均不好应付,且结姻之后,两家更是结为一个整体,目标直指青霜门。

    川内诸人,为此心思浮动,无心求道,不是一日两日了。

    照这势头发展下去,积弊会变为痈疮,痈疮会化脓,直到无可收拾的那一日,三家早晚必有一场正面之战。

    到那时,道无道法,人无人情,一切皆为利益所使,想要分出一个胜负来,不说血流漂橹,这沉水水底,也得多上几十、乃至上百具无名枯骨。

    这封信,直问到了严无复的心中。

    究竟是养蛊为患,得过且过,等着不知何时会到来的三家决战,还是自寻一个由头,让一切矛盾提早爆发出来?

    那一夜,严无复给出了他的答案。

    他将唐刀用黑布包好,趁着夜色,去往了后山珍宝库。

    珍宝库阵法繁琐,且钥匙只在严无复一人手上,因此无需旁人看守。

    严无复直入珍宝库,找到那口被封锁的箱子,坐在上面,手拄唐刀,面色凝沉。

    午夜过后,箱内出现摇动声。

    严无复跳下箱子,揭开箱盖,内里是年轻人慌张又懵然的面孔,可以想见,他或许只是走在路上,就被人无端打昏,醒来后,便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身上除了衣物,别无他物,手足无措也是正常的。

    这张年轻得过分的脸,让严无复想到了自己的弟子,一时动摇。

    但手中并不合手的唐刀刀柄硌了他一下,叫严无复想明白了自己深夜至此的目的。

    说明了自己的身份,那名紧张的弟子规规矩矩地起身行了个礼:严掌事,弟子乃霞飞门外门弟子,名唤边无涛。不知弟子是如何到此的?

    严无复对答如流,将一席话说得真假掺半:你是混在我的寿辰礼箱里进入剑川的,我开箱见人,看你昏睡,却不敢轻易唤醒你,生怕你身上藏有什么机关,一旦醒来,会祸及旁人,引得阖川大乱。于是我便没有声张,吩咐弟子把你抬到此处,我深夜来此等候,就是想等你醒来。

    这一席话说得入情入理,那弟子再也没有怀疑的道理,说自己接到了三门的危机传讯,谨防唐刀杀人者,本来已在返回霞飞门的路上了,却在进入一片树林时,突感浑身疲软无力,晕厥过去,待醒来后,便身在剑川了。

    严无复起身,说:跟我走吧。我送你出去。

    奇怪的是,他已不记得自己挥刀割断边无涛咽喉时是什么感受。

    等他回过神来时,边无涛已朝着百胜门的方向爬出了一条数尺长的血路,手里握着一块石头,气绝而亡。

    望着他的尸身,严无复颇有些头痛。

    死成这个样子,还如何将尸身摆成头南脚北?

    他也不知,那幕后之人为何非要把尸身摆成头南脚北。

    况且,这尸身一旦头南脚北,对准的,不就是青霜门方向?

    既是想不通,他索性便不想了。

    严无复把尸身留下,却不急着离开,在旁等候,想要等尸身被其他人发现后,自己再离开。

    然后,他有幸欣赏到了一场有趣的大戏。

    祝明朝来了,手里握着一封信。

    看到尸体时,她表情并无多少惊讶。

    严无复心中纳罕,躲在暗处,悄悄动用一点灵力,看清了信上内容:

    今日,祝掌事早起行吐纳之事时,会于三家交界处见一横尸。若有此尸,请将尸身放至头南脚北之处。这将会是祝掌事求道的阶梯。

    严无复颇为纳罕,想,头南脚北,可真有这么重要?

    祝明朝观察那尸体片刻,的确动手了。

    但她却将尸身转向了飞花门。

    尽管两家多有龃龉,严无复仍暗赞这丫头片子脑子活泛。

    祝明朝其人,头脑异常清醒。百胜门因着种种原因,在川中势力最弱,不得不与实力第二的飞花门联手。

    然而,飞花门算不得什么好同盟。

    碍于剑川地势险要之故,百胜门多年来也未有长足发展,若不早早离开剑川,另谋出路,怕是会最先被飞花门设法吞并。

    然而现在,百胜、飞花两门结有姻亲,关系深厚,百胜门又没有自请离川、打破祖训的理由,因此,祝明朝不得不陪着飞花门,泥足深陷,裹足不前,眼睁睁看着大厦将倾。

    她也在谋求一个变机。

    但祝明朝的心性,也不肯照信中指示,老老实实地替人办事。

    当她布置完现场,便也转头离开。

    严无复与她都想到了一处去。

    他们都来过陈尸之地,最好不做第一位的发现者,否则,反倒牵扯不清。

    最后,发现尸体的,只剩下飞花门。

    那两名莽撞的弟子逃了早课,误打误撞发现尸首后,居然没有即刻禀告,而是几脚踢乱祝明朝精心布置的现场,将尸体朝向青霜门,才厉声喊起,死人了,死人了。

    严无复旁观了全程,心底渐渐发了冷。

    那在背后筹谋一切的唐刀客,完全猜中了他们的心。

    严无复自己手段冷酷,杀了唐刀客送来的礼物,弃尸三家交界,却未按信中指示摆尸。

    祝明朝心思明敏,不愿为人所控,也没有照信上所言照做。

    他们都不愿意做现场的发现者,那么,能第一个发现尸体的,也只剩下了飞花门。

    一门上下,都最为厌憎青霜门的飞花门。

    出了事情,肯定会想到把灾祸推到青霜门头上的飞花门。

    无论如何,杀人案一出,剑川震惊,立即封川,查验门下弟子有无与那唐刀客勾结。

    不巧的是,三门指示一下,各家弟子都惜命得很,闭川不出,一番查验下来,竟是没有一名弟子在杀人之夜离川。

    局面便这样僵持了下来。

    三家商议过后,只能在送走那名叫做边无涛的小道士的尸身后,持续封川,等待三门派专人前来调查此事。

    严无复知道,那名唐刀客不会止步于此,他必有后手。

    而且,他有一种预感。

    唐刀客会从青霜门下手。

    果不其然,一月过后,苏平火急火燎取了家书来,求告说父亲沉疴发作,请求出川,回家探望。

    苏平虽然心急,却也知道现在是三家共议的封川时期,不可轻易外出。

    他恳求严无复,说想请严无复带他去见其他两家掌事,说明情况,若是花掌事与祝掌事不肯相信,他们可以各自派出自己信任的弟子,押送他返回清平府,带枷带镣都无所谓,但求能安然到家,侍奉床上的老父。

    严无复望着那封家书。

    青霜门中,弟子与掌事确然是亲密无间,严无复对自家弟子很是熟悉,因此他知道,苏平父母都不识字,凡写家书,必会求通文墨的邻里们代笔,还被其他弟子笑话说,这是百家信。

    而这封信的字迹,与那名送唐刀来的人的字迹,一模一样。

    这是一封伪造之信,目的便是骗苏平出川。

    严无复心知,苏平一旦出川,其他两家定然会借机大闹,说是苏平勾结川外之人,并追责到他这位青霜门掌事身上。

    要想达到追责的目的,那么,苏平便不能拿着这封伪造的信、活着返回剑川,为严无复、为青霜门澄清误会。

    换言之,苏平一旦出川,必然会从这世间彻底消失。

    那么,唐刀客会亲自动手吗?

    或是再寄出一封信,授意于川中某人,叫他去杀掉苏平?

    若说剑川中有谁能蠢毒到如此听凭他人差遣,也就只有花若鸿一人了。

    花若鸿为人极度愚蠢,要他去杀人,容易,叫他不要留下破绽,却难。

    到时候,只要他做的恶事败露,那他便会被驱赶出川。

    飞花门一散,三家便已名存实亡,百胜门便有了决定自己去留的机会。

    严无复脑中风起云涌,但抬起眼望向必死无疑的苏平时,眼中只剩下了关切和不容置疑:不必与他们见面了。我准你出去。

    已经做到了这一步,他不能功亏一篑。

    最终,严无复还是走入了唐刀客的局。

    他亲眼看到苏平的尸体,亲自为他擦身,惟妙惟肖地演出了所有的情绪与戏码。一切如唐刀客所料,一切也如他所料那般发展。最后,严无复眼睁睁看着被砍落一臂的花若鸿,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一封血信。

    信中内容如下:今日,苏平将会带着伪造的假信,返回剑川,证明青霜门清白。杀之,青霜门百口莫辩。请善自把握机会。这将会是花掌事求道的阶梯。

    每封信的末尾,都是同一句话。

    这将会是求道的阶梯。

    三封信,杀两人,毁两派。

    飞花门一心想要将其他两门赶出川去,取得三本剑法,速速求一个功德圆满,人人飞升这是花若鸿要求的道。

    百胜门成功合并了飞花门,离开剑川这个拘囿门派发展之地,追求更广阔的天地。这是祝明朝要求的道。

    剑川散得虽说不大体面,但好在只死了两人,全然避免了流血的纷争。这是严无复要求的道。

    那么,那位在背后操弄一切的唐刀客,他要求的,又是什么道呢。

    严无复从回忆中醒来,恰好听到封如故说:在见到那名霞飞门弟子尸身倒卧之处时,我便觉得奇怪。按常理来说,正面咽喉中刀,血流如注,死者立扑在地,却未死掉,定会往凶手所立的反方向爬去,以求生路。

    说到此处,封如故坦然笑笑:当然,凶手杀人时站在哪一方位,根本不能说明什么。严掌事就当我是在说故事吧。

    严无复不急不恼,赞道:好故事。但故事永远只能是故事,老夫不是花家那蠢钝小儿,云中君想诈,是诈不出什么来的。

    封如故心中明镜一般。

    剑川之事,错综复杂,他纵然发现了再多蛛丝马迹,也并无证据能证明严无复曾参与到唐刀客的杀人计划中来。

    唐刀可以丢入沉水,信件可以用来焚烛。

    距离霞飞门弟子被杀一事,已有整整一月,想要销毁证据,实在太容易了。

    他优雅舒出一口淡烟,雪白烟雾让他的嘴唇显得愈发柔软殷红。

    那么,就当我在讲一个故事吧。你我都是故事中人,而严掌事,也的确参与了此事。封如故道,为什么严掌事在初初接到信时,不曾怀疑过,这是那唐刀客的阴谋?就这样放心地照做、照杀了?

    严无复不语,但封如故心中早已有答案。

    他放下烟枪,托腮笑视着严无复的眼睛:您认识他。

    他该是来过川中。他熟知剑川的地势,熟知三家中所有人的弱点与心事。他对剑川的了解,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那好,云中君闲来无事,想听故事,老夫就陪你讲这个故事。严无复道,老夫曾收过一名弟子。大约是八年前吧,他拜入川中,成为青霜门弟子。他在川中待了三年,沉默冷峻,是个很好的学生。

    突然有一日,他消失了,只留下一封简短的信。

    他说,多谢款待,后会有期。

    那字迹、那信纸,有过目不忘之能的严无复都牢牢记在心中。

    他向来能记住青霜门中的每个弟子,包括被杀的苏平,他将用一生记住。

    此人用他的性命,换来了三家的解散,换来了两份剑谱心法。

    而他严无复,也会把剑法用在该用的地方。

    他低头,又抽了一口水烟袋。

    呼噜噜的水声将微热的烟雾送入他的喉中,入肺轮转一圈,又吁了出来。

    这两份剑法,他看也未看过一眼,便投入这火塘之中,做了引火之纸。

    就如他曾说过的那样,拿了多余的剑诀在手里,那是徒增诱惑,顶个鸡用。

    他严无复求的,也唯有剑川安宁,多些人静心修炼罢了。

    青霜门有青霜剑法就够了,这是祖上的规矩,他严无复若是独占,死去后无颜见师尊,飞升了无颜见老祖。

    那么,就这样吧,都化了灰,去吧去吧。

    那上古大能流传下的剑法,就这样化为青雾,轻灵地消散于空。

    封如故心思灵慧得很,他看严无复在接到其他两家剑谱这日,突然开始吸水烟,再望一眼烧得熊熊的火塘,岂有不明白的道理。

    他笑说:严掌事不肯吸封二的烟,那封二可有幸,能吸一口这寸烟寸金的水烟吗。

    严无复呵的一声笑出声来,换了一枚烟嘴,把烟袋移给了封如故。

    看到封如故徐徐吐烟,仿佛老饕品尝美食的模样,严无复心有所感,细思一番后开口道:云中君,你要走了吧?

    封如故点点头:嗯。我来前,已经叫徒弟们去收拾行李了。在川中叨扰多日,着实不好意思。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