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门派的小狼狗惦记我[重生]——东家书(
那夜大雨倾盆,他正等着消息,却突然见到长瀛自睡梦中惊醒,大喊着喻识出了事。
长瀛原本与喻识气血相通,但现下喻识已换了个身子,他竟然还能觉察,封弦虽然略有疑惑,却不能不当真。他与崔淩赶到陆府之时,正遇上奄奄一息的楚笙,待破开结界时,喻识和陶颂早已昏死在里面,二人拥在一起,身上的薄被上覆了厚厚一层冰霜。
若是让喻识死在离他那么近的地方,封弦大约会痛苦一辈子。
若他能早点知道喻识身体的情况,他定然不会让喻识前去。
他的至交,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名动四方、劈山分海的第一剑修了。
喻识现在只有半颗金丹,一副病体,并满身血仇,即便如此,尚有人要不择手段地置他于死地。
封弦心上微微一滞。
不过念及此处,他又想起另一桩事来,不由略为担心的看向崔淩。
崔淩对上他的眼神,十分善解人意地低声道:前辈,喻前辈不说,我便不知道他是谁。他在我眼里口里,都只是流景阁方出关的石六长老。
青江城自有风骨,封弦素来高看一眼,相处过这些时日,他对崔淩的人品也是能放心的。不过他担忧之处,并不在此。
崔淩仿佛又看出了他心中所想:好歹让我再跟着你们一些时日吧。他忧心忡忡地看了喻识一眼:喻前辈这副样子,最近真的离不开大夫。
封弦又好说歹说地劝了他几遍,见劝不动,也只能作罢,暗自打起精神来细细盯着周遭的一举一动。
喻识,陶颂和楚笙都昏睡着,崔淩医术了得,然剑法一般,单长瀛也不够用的,再加上满院幼童,封弦想了一遭儿,索性拿封山鼎将这小院罩了起来。
打眼是打眼了点,但万无一失的安全才要紧。
至第二天清晨,喻识才又醒过来。长瀛一只毛爪搭在他肩上,他略微一动,长瀛便醒了。
长瀛呜呜两声,喻识便摇了摇头:不大饿,只是还觉得很累。
长瀛又蹭了蹭他脸颊,便跳下去为他喊人。
喻识再见到崔淩的时候,才差不多想起发生了什么。
他心头尚有许多思虑,只是心力不支,不能急在这一时,只好先压下一腔心思,想了半晌,终于抓出最要紧的一样事:陶颂怎么样了?
崔淩按着他的脉,示意他不要说话。
喻识心下愈发焦急,却不敢显露,勉强克制着,怕影响脉息。
崔淩却越发不紧不慢,又给他喂了一盏不知是什么的药,苦得他险些当场吐出来,才如实开口:前辈不用过于担心,想必也快醒了。
喻识闻言一急,一口气上不来,胸口猛然一疼。
崔淩一脸我就知道你会着急还好提前把完了脉喂了药的了然。
喻识缓了缓,想问些什么,却发觉根本不知从何问起,思来想去,还是只能先拜托崔淩:这几日有劳你了,多谢,我这里应是无妨了,有空多照看些陶颂吧。
想了想,又急忙添了一句:还有楚笙楚笙救回来了吗?
救回来了,只是他有旧疾,瞧着过几天才能清醒。崔淩温和笑了笑,前辈不要劳心,封散人和我都会安排妥当。陆府的事,待好些了再说也不迟。这几日,最要紧的是安心静养,旁的事不要多想。
接着就是絮絮叮嘱些修养时需注意的事项。喻识其实现下不大能记得住,崔淩也没有想他记住,只不过说些话,让他醒着养养精神。
瞧着他有了些精神,崔淩才铺开大小银针:前辈还需行上几日针,今日行完若觉得好些,便能吃些东西了。
喻识略点点头,又听得崔淩温声嘱咐道:是有些疼的,前辈忍着些,尽量醒着,受不住了要和我说。
喻识又点点头。想到后面还有接连不断的事要做,他只能打点起精神,先把身体养好。
崔淩便在一旁开始准备。那夜知晓了喻识的身份,崔淩本是十分震惊,毕竟是那样万人仰慕的人物,他这一辈的弟子都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
然这几日照料下来,也觉得没什么不同了。大抵在大夫眼里,只应分病人和没病的人。崔淩先前心里的几分仰慕和紧张,在施针喂药时,已全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作为医者的专注与关心。
崔淩念及此处,又想到了师父宋持。不知在师父眼里,自己行医的心性i算不算有些进益了呢?
崔淩只这么想了一瞬,便收了心思,开始着手给喻识施针。
这针确实疼得厉害,只行了几处,喻识头上便出了薄薄一层细汗。
这针法十分繁复,崔淩一边行针,一边与他说话,勉强维持着他的精神,自己也累得很。
正在凝神之际,房门却突然被人打开了。
有夏日清晨熹微的日光洒在来人身上,陶颂一手扶着门,一边微微喘着气,双眸澄澈透亮,目光定定地落在了喻识身上。
第38章 陶颂的画册
崔淩打眼瞧见陶颂,一时又惊又喜,然再看见他的眼神,霎时明白陶颂已经知道了,一腔欢喜又尽数都换作了担忧。
这个时候,最忌讳心绪波动,心潮不平,他微微皱起眉头,声音也不免沉了些:阿颂,你跑来做什么?快回去好好歇着。
陶颂苍白的面色上泛出微红,应是一路跑来,体力不支所致。
他扶着门框瞧见房间内的情景,迎头又被崔淩训了一句,一时也怔了怔,有些手足无措的局促,半晌才道:不做什么,我就是就是过来看一眼。
崔淩见喻识有些激动地要起身,连忙将人按住,又看向陶颂:你先回去,我待会儿去看你。
说着便有些不放心,嘱咐道:慢一点走回去你走得回去吗?
陶颂尚不至于无法挪动,他轻手轻脚地阖上门,不由靠在墙壁上松了口气。
方才他一时情急便跑下床,此时方发觉四肢酸软,丝毫不想动弹。
他倚在墙壁上缓了会儿,便又听到房间里崔淩无奈的声音:前辈你别担心,再这么下去,我怕是不敢行针了,阿颂都能下床,肯定比你的情况好,我待会儿就去
陶颂听崔淩的语气,忙提了口气,扶着墙一步步挪了回去。
不管平日里再温和,大夫大抵都是有三分脾气的,崔淩便是活生生的例子,尤其是面对不省心的病人,大夫的脸色就越差,话也越多。
陶颂躺在床上听他唠叨了半日,终于忍不住打断:我大难不死,醒过来倒听你骂了我这么久,连句好话都没捞着。你这么训我,就不怕我此时生气,气坏了身体?
崔淩收了药碗,又倒了盏白水过来:你想是没心思生气,只知道高兴了吧?
陶颂口中发苦,此时喝白水都是甜的,打心底里抑不住地欢喜,默了一会儿,才轻声道:我是真的没想到。
他这许多年的心思,崔淩都看在眼里,此时有意外之喜,崔淩也真心为他开心。
只是心潮不定过于伤神,崔淩正待再嘱咐几句,陶颂忙止了他:我有一个办法,能让我们二人都专心静养。
他弯起眉眼:你把我挪到喻识的房间里去吧,好免了我成日里牵肠挂肚,心神不宁。
陶颂神色又认真些,低声道:我已经有一百年没有见过他了,现下他回来,我时时刻刻都想看见他。
崔淩思来想去,倒也无妨,只有一样,虽然难为情,但到底要提点一句。他艰涩开口:阿颂我明白你的心情,不过嗯近日亲近些可以,但不要不要那个什么,这个时候,对身子不好。
陶颂一怔,转瞬明白了他的话,继而挑眉笑了笑:大夫不用操心,这种事,我不比你更懂得分寸么?
崔淩顿时落了个浑身不自在,满心都是尴尬,略坐了会儿便前去张罗了。
今夏多雨,便是临近夏至,也不大热。正午的阳光被茂盛的枝叶一筛,在雕花的窗格上,投下浅浅淡淡的影子。
喻识在榻上迷迷糊糊地醒过来,一睁眼却瞧见房间里多了张床。
陶颂面上几乎没有血色,精神瞧着倒好,从一桌之隔的床榻上对着他笑了笑:你醒了?
日光映得他双眸亮晶晶的,陶颂眸色原本就浅,这般一照,像极了晶莹透亮的琥珀,带着些天然温和的纯净。
喻识被他这一笑晃了眼,愣了愣,才想到问起:你怎么在这儿?
不等他回答,就觉得这也不甚要紧,又忙问道:崔淩说你怎么样?
陶颂从榻上缓缓撑起来,抱了床被子靠着,又笑笑:没缺胳膊没缺腿,好得不得了。
喻识瞧不出来陶颂如何,只觉得他十分地高兴,眼角眉梢都染着笑意,仿佛知晓了什么天大的喜事。
喻识有些不明所以,但仍是累得很,也没有心思去想。想来死里逃生,本就是值得高兴的喜事。
他想到这里,心里又些微一沉,待陶颂修养好了,一定得找个由头,把他和崔淩送得离自己远远的。
陶颂记得崔淩与他叮嘱的话,此时也不敢对喻识说什么,只怕影响了他静养的心绪。
总之人已经回来了,来日方长,回头再说也不迟。
陶颂想到这里,又是一腔欢喜,愈发有些精神焕发的意头,再看向喻识,却发觉他又阖上眼睡着了。
陶颂念起崔淩先前的话,带去的一共两粒救命的九转丹,喻识并没有服用的痕迹,应是全给了他。
日光明澈,他思绪纷杂,兀自坐了半晌,最后却还是将那本小册子翻了出来。
书页已然有些泛黄了,页脚也皱皱巴巴,是被人反复翻看了许多遍的痕迹。画册里的笔墨却仍是很清晰,乃是千年不散的古州墨。
文漆做这些东西的时候,比写心经道法还上心,用的墨都是一等一的好东西,因而总能很轻易地被人发现。若不是孟弋时常暗中描补,只怕他要多挨几倍的板子。
小蛮山除大蟒五绝,云台门去的人只有喻识和文漆并几个小弟子。五派联手之事,也并不常见,又兼其中几处惊险,文漆回来之后便立即画了这本册子。
陶颂当时大病一场,心绪也不好,文漆为着哄他玩,送了他一本。那时也并未想过太多,对他来说,小蛮山还只是个伤心的地方。
他于云台养了些时日,一直在学着放下小蛮山的事,也并没怎么看过这本册子。那些时候,他常常能见到喻识,尽管喻识并不大注意他,只是把他当做与门下其他小弟子并无区别的小孩。
但许是因他身体虚弱,喻识每每见他时都非常温和,眉眼含笑,十分让人安心,一点都不像素日令妖邪闻风丧胆的第一剑修。
陶颂待在喻识身边九个月,直到临去扶风的前几日,才突然意识到他一点都不想离开云台,尤其是,不想离开有喻识的云台。
他第一次真切地明白了无数戏文话本诗句中所写的动人□□,他似乎是有了心上人。
陶颂徐徐翻到小册子的最后一页,仔细展开一张夹在最后的纸。
纸页已微微泛黄,上面写着洒脱俊逸的三个字,我等你。
陶颂轻轻抚了抚这字迹,临行那晚虽软磨硬泡地得了这句承诺,但到底想得不周全,没有像幻境中那般,让他再留个名字上去。
也不知喻识还给旁人写过这些没有。
陶颂心尖上掠过一丝醋意,抬眼瞧了瞧喻识现下这张文气纤弱的脸,却又安心了三分。
无论之前有没有过什么千年妖修,吃人精怪,吸血魔头,或者花魁娘子,现下喻识身边,只有我了。
即便心里还没有,也很快就会有的。
第39章 同房生活其一
崔淩再来施针的时候,喻识和陶颂正在口谈一局棋。
这日晨起略落了几滴雨,清早的风便有些微凉,鸟雀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说不出的轻快。
这二人落子落得极快,倒有些棋逢对手的意思。病中难得有精神这般好,崔淩在门外听着他们下完一局,到底是喻识棋高一着:我又赢了。
崔淩推门进去时,他面上的得意还未完全下去:你这是输我第三次了,东西可由着我要了。
前辈今日兴致挺好。崔淩放下药盏,又看向陶颂,阿颂,你都输了些什么出去?
陶颂眉眼弯弯:左右全凭前辈的意思,只看他要什么吧。
晨起喻识正坐着忧心忡忡地思量陆府中事,他自清醒些,心底便一直压着先前的事,楚笙不醒,他就不免挂心,时常不得安心静养。
陶颂却在此时道无聊,要拉他下棋玩。
喻识下棋也下得并不怎么样,三师兄黎山精于此道,当年也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勉强将他教成个半吊子。
但他对陶颂很是有些愧疚,便应下了。
原本想着输几次哄小孩开心也就罢了,却不想陶颂与他也差不多少,玩了一会儿居然下出了些惺惺相惜的意味。他便有了些兴致,一时玩到了现在,烦闷的心思也散了不少。
喻识不知道实情,崔淩却十分了然。
陶颂的一手棋,是自幼由前朝国手江大家手把手教出来的,这世上能赢他的人怕是不多。听方才走棋的路数,喻识肯定不算其中之一。
崔淩心下明白,倒也不说破,只扶了喻识坐起来,故意笑道:前辈好歹让着阿颂一点,你要的东西,他若给不起,可怎么办?
那可不成。喻识也不图东西,不过作势打趣他,输了这么多次,无论如何也得给我凑齐了。
陶颂微微笑了笑,低声道:你想要什么我都给,只要你开口,便是上天入地翻山倒海我也寻来给你。
他眉眼含笑,有笔墨描不出的好看。这张脸说出这句话,喻识一时竟听出了些别样的意味。
他心下一阵莫名悸动,却又见陶颂轻快补了句:我愿赌服输嘛。
喻识登时舒一口气,不由感叹最近越来越容易瞎想了,只不过玩笑话而已,自己倒平白无故地生出些有的没的来。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崔淩收拾妥当,两边瞧了瞧,问道:你们谁先?
前几日倒疼得喻识有些怕了,此时再瞧见崔淩这副端正的样子,只觉得一阵发怵,便能拖一刻是一刻:陶颂先吧。
陶颂略笑笑,躺好了,便开始解衣裳。
恋耽美
长瀛原本与喻识气血相通,但现下喻识已换了个身子,他竟然还能觉察,封弦虽然略有疑惑,却不能不当真。他与崔淩赶到陆府之时,正遇上奄奄一息的楚笙,待破开结界时,喻识和陶颂早已昏死在里面,二人拥在一起,身上的薄被上覆了厚厚一层冰霜。
若是让喻识死在离他那么近的地方,封弦大约会痛苦一辈子。
若他能早点知道喻识身体的情况,他定然不会让喻识前去。
他的至交,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名动四方、劈山分海的第一剑修了。
喻识现在只有半颗金丹,一副病体,并满身血仇,即便如此,尚有人要不择手段地置他于死地。
封弦心上微微一滞。
不过念及此处,他又想起另一桩事来,不由略为担心的看向崔淩。
崔淩对上他的眼神,十分善解人意地低声道:前辈,喻前辈不说,我便不知道他是谁。他在我眼里口里,都只是流景阁方出关的石六长老。
青江城自有风骨,封弦素来高看一眼,相处过这些时日,他对崔淩的人品也是能放心的。不过他担忧之处,并不在此。
崔淩仿佛又看出了他心中所想:好歹让我再跟着你们一些时日吧。他忧心忡忡地看了喻识一眼:喻前辈这副样子,最近真的离不开大夫。
封弦又好说歹说地劝了他几遍,见劝不动,也只能作罢,暗自打起精神来细细盯着周遭的一举一动。
喻识,陶颂和楚笙都昏睡着,崔淩医术了得,然剑法一般,单长瀛也不够用的,再加上满院幼童,封弦想了一遭儿,索性拿封山鼎将这小院罩了起来。
打眼是打眼了点,但万无一失的安全才要紧。
至第二天清晨,喻识才又醒过来。长瀛一只毛爪搭在他肩上,他略微一动,长瀛便醒了。
长瀛呜呜两声,喻识便摇了摇头:不大饿,只是还觉得很累。
长瀛又蹭了蹭他脸颊,便跳下去为他喊人。
喻识再见到崔淩的时候,才差不多想起发生了什么。
他心头尚有许多思虑,只是心力不支,不能急在这一时,只好先压下一腔心思,想了半晌,终于抓出最要紧的一样事:陶颂怎么样了?
崔淩按着他的脉,示意他不要说话。
喻识心下愈发焦急,却不敢显露,勉强克制着,怕影响脉息。
崔淩却越发不紧不慢,又给他喂了一盏不知是什么的药,苦得他险些当场吐出来,才如实开口:前辈不用过于担心,想必也快醒了。
喻识闻言一急,一口气上不来,胸口猛然一疼。
崔淩一脸我就知道你会着急还好提前把完了脉喂了药的了然。
喻识缓了缓,想问些什么,却发觉根本不知从何问起,思来想去,还是只能先拜托崔淩:这几日有劳你了,多谢,我这里应是无妨了,有空多照看些陶颂吧。
想了想,又急忙添了一句:还有楚笙楚笙救回来了吗?
救回来了,只是他有旧疾,瞧着过几天才能清醒。崔淩温和笑了笑,前辈不要劳心,封散人和我都会安排妥当。陆府的事,待好些了再说也不迟。这几日,最要紧的是安心静养,旁的事不要多想。
接着就是絮絮叮嘱些修养时需注意的事项。喻识其实现下不大能记得住,崔淩也没有想他记住,只不过说些话,让他醒着养养精神。
瞧着他有了些精神,崔淩才铺开大小银针:前辈还需行上几日针,今日行完若觉得好些,便能吃些东西了。
喻识略点点头,又听得崔淩温声嘱咐道:是有些疼的,前辈忍着些,尽量醒着,受不住了要和我说。
喻识又点点头。想到后面还有接连不断的事要做,他只能打点起精神,先把身体养好。
崔淩便在一旁开始准备。那夜知晓了喻识的身份,崔淩本是十分震惊,毕竟是那样万人仰慕的人物,他这一辈的弟子都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
然这几日照料下来,也觉得没什么不同了。大抵在大夫眼里,只应分病人和没病的人。崔淩先前心里的几分仰慕和紧张,在施针喂药时,已全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作为医者的专注与关心。
崔淩念及此处,又想到了师父宋持。不知在师父眼里,自己行医的心性i算不算有些进益了呢?
崔淩只这么想了一瞬,便收了心思,开始着手给喻识施针。
这针确实疼得厉害,只行了几处,喻识头上便出了薄薄一层细汗。
这针法十分繁复,崔淩一边行针,一边与他说话,勉强维持着他的精神,自己也累得很。
正在凝神之际,房门却突然被人打开了。
有夏日清晨熹微的日光洒在来人身上,陶颂一手扶着门,一边微微喘着气,双眸澄澈透亮,目光定定地落在了喻识身上。
第38章 陶颂的画册
崔淩打眼瞧见陶颂,一时又惊又喜,然再看见他的眼神,霎时明白陶颂已经知道了,一腔欢喜又尽数都换作了担忧。
这个时候,最忌讳心绪波动,心潮不平,他微微皱起眉头,声音也不免沉了些:阿颂,你跑来做什么?快回去好好歇着。
陶颂苍白的面色上泛出微红,应是一路跑来,体力不支所致。
他扶着门框瞧见房间内的情景,迎头又被崔淩训了一句,一时也怔了怔,有些手足无措的局促,半晌才道:不做什么,我就是就是过来看一眼。
崔淩见喻识有些激动地要起身,连忙将人按住,又看向陶颂:你先回去,我待会儿去看你。
说着便有些不放心,嘱咐道:慢一点走回去你走得回去吗?
陶颂尚不至于无法挪动,他轻手轻脚地阖上门,不由靠在墙壁上松了口气。
方才他一时情急便跑下床,此时方发觉四肢酸软,丝毫不想动弹。
他倚在墙壁上缓了会儿,便又听到房间里崔淩无奈的声音:前辈你别担心,再这么下去,我怕是不敢行针了,阿颂都能下床,肯定比你的情况好,我待会儿就去
陶颂听崔淩的语气,忙提了口气,扶着墙一步步挪了回去。
不管平日里再温和,大夫大抵都是有三分脾气的,崔淩便是活生生的例子,尤其是面对不省心的病人,大夫的脸色就越差,话也越多。
陶颂躺在床上听他唠叨了半日,终于忍不住打断:我大难不死,醒过来倒听你骂了我这么久,连句好话都没捞着。你这么训我,就不怕我此时生气,气坏了身体?
崔淩收了药碗,又倒了盏白水过来:你想是没心思生气,只知道高兴了吧?
陶颂口中发苦,此时喝白水都是甜的,打心底里抑不住地欢喜,默了一会儿,才轻声道:我是真的没想到。
他这许多年的心思,崔淩都看在眼里,此时有意外之喜,崔淩也真心为他开心。
只是心潮不定过于伤神,崔淩正待再嘱咐几句,陶颂忙止了他:我有一个办法,能让我们二人都专心静养。
他弯起眉眼:你把我挪到喻识的房间里去吧,好免了我成日里牵肠挂肚,心神不宁。
陶颂神色又认真些,低声道:我已经有一百年没有见过他了,现下他回来,我时时刻刻都想看见他。
崔淩思来想去,倒也无妨,只有一样,虽然难为情,但到底要提点一句。他艰涩开口:阿颂我明白你的心情,不过嗯近日亲近些可以,但不要不要那个什么,这个时候,对身子不好。
陶颂一怔,转瞬明白了他的话,继而挑眉笑了笑:大夫不用操心,这种事,我不比你更懂得分寸么?
崔淩顿时落了个浑身不自在,满心都是尴尬,略坐了会儿便前去张罗了。
今夏多雨,便是临近夏至,也不大热。正午的阳光被茂盛的枝叶一筛,在雕花的窗格上,投下浅浅淡淡的影子。
喻识在榻上迷迷糊糊地醒过来,一睁眼却瞧见房间里多了张床。
陶颂面上几乎没有血色,精神瞧着倒好,从一桌之隔的床榻上对着他笑了笑:你醒了?
日光映得他双眸亮晶晶的,陶颂眸色原本就浅,这般一照,像极了晶莹透亮的琥珀,带着些天然温和的纯净。
喻识被他这一笑晃了眼,愣了愣,才想到问起:你怎么在这儿?
不等他回答,就觉得这也不甚要紧,又忙问道:崔淩说你怎么样?
陶颂从榻上缓缓撑起来,抱了床被子靠着,又笑笑:没缺胳膊没缺腿,好得不得了。
喻识瞧不出来陶颂如何,只觉得他十分地高兴,眼角眉梢都染着笑意,仿佛知晓了什么天大的喜事。
喻识有些不明所以,但仍是累得很,也没有心思去想。想来死里逃生,本就是值得高兴的喜事。
他想到这里,心里又些微一沉,待陶颂修养好了,一定得找个由头,把他和崔淩送得离自己远远的。
陶颂记得崔淩与他叮嘱的话,此时也不敢对喻识说什么,只怕影响了他静养的心绪。
总之人已经回来了,来日方长,回头再说也不迟。
陶颂想到这里,又是一腔欢喜,愈发有些精神焕发的意头,再看向喻识,却发觉他又阖上眼睡着了。
陶颂念起崔淩先前的话,带去的一共两粒救命的九转丹,喻识并没有服用的痕迹,应是全给了他。
日光明澈,他思绪纷杂,兀自坐了半晌,最后却还是将那本小册子翻了出来。
书页已然有些泛黄了,页脚也皱皱巴巴,是被人反复翻看了许多遍的痕迹。画册里的笔墨却仍是很清晰,乃是千年不散的古州墨。
文漆做这些东西的时候,比写心经道法还上心,用的墨都是一等一的好东西,因而总能很轻易地被人发现。若不是孟弋时常暗中描补,只怕他要多挨几倍的板子。
小蛮山除大蟒五绝,云台门去的人只有喻识和文漆并几个小弟子。五派联手之事,也并不常见,又兼其中几处惊险,文漆回来之后便立即画了这本册子。
陶颂当时大病一场,心绪也不好,文漆为着哄他玩,送了他一本。那时也并未想过太多,对他来说,小蛮山还只是个伤心的地方。
他于云台养了些时日,一直在学着放下小蛮山的事,也并没怎么看过这本册子。那些时候,他常常能见到喻识,尽管喻识并不大注意他,只是把他当做与门下其他小弟子并无区别的小孩。
但许是因他身体虚弱,喻识每每见他时都非常温和,眉眼含笑,十分让人安心,一点都不像素日令妖邪闻风丧胆的第一剑修。
陶颂待在喻识身边九个月,直到临去扶风的前几日,才突然意识到他一点都不想离开云台,尤其是,不想离开有喻识的云台。
他第一次真切地明白了无数戏文话本诗句中所写的动人□□,他似乎是有了心上人。
陶颂徐徐翻到小册子的最后一页,仔细展开一张夹在最后的纸。
纸页已微微泛黄,上面写着洒脱俊逸的三个字,我等你。
陶颂轻轻抚了抚这字迹,临行那晚虽软磨硬泡地得了这句承诺,但到底想得不周全,没有像幻境中那般,让他再留个名字上去。
也不知喻识还给旁人写过这些没有。
陶颂心尖上掠过一丝醋意,抬眼瞧了瞧喻识现下这张文气纤弱的脸,却又安心了三分。
无论之前有没有过什么千年妖修,吃人精怪,吸血魔头,或者花魁娘子,现下喻识身边,只有我了。
即便心里还没有,也很快就会有的。
第39章 同房生活其一
崔淩再来施针的时候,喻识和陶颂正在口谈一局棋。
这日晨起略落了几滴雨,清早的风便有些微凉,鸟雀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说不出的轻快。
这二人落子落得极快,倒有些棋逢对手的意思。病中难得有精神这般好,崔淩在门外听着他们下完一局,到底是喻识棋高一着:我又赢了。
崔淩推门进去时,他面上的得意还未完全下去:你这是输我第三次了,东西可由着我要了。
前辈今日兴致挺好。崔淩放下药盏,又看向陶颂,阿颂,你都输了些什么出去?
陶颂眉眼弯弯:左右全凭前辈的意思,只看他要什么吧。
晨起喻识正坐着忧心忡忡地思量陆府中事,他自清醒些,心底便一直压着先前的事,楚笙不醒,他就不免挂心,时常不得安心静养。
陶颂却在此时道无聊,要拉他下棋玩。
喻识下棋也下得并不怎么样,三师兄黎山精于此道,当年也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勉强将他教成个半吊子。
但他对陶颂很是有些愧疚,便应下了。
原本想着输几次哄小孩开心也就罢了,却不想陶颂与他也差不多少,玩了一会儿居然下出了些惺惺相惜的意味。他便有了些兴致,一时玩到了现在,烦闷的心思也散了不少。
喻识不知道实情,崔淩却十分了然。
陶颂的一手棋,是自幼由前朝国手江大家手把手教出来的,这世上能赢他的人怕是不多。听方才走棋的路数,喻识肯定不算其中之一。
崔淩心下明白,倒也不说破,只扶了喻识坐起来,故意笑道:前辈好歹让着阿颂一点,你要的东西,他若给不起,可怎么办?
那可不成。喻识也不图东西,不过作势打趣他,输了这么多次,无论如何也得给我凑齐了。
陶颂微微笑了笑,低声道:你想要什么我都给,只要你开口,便是上天入地翻山倒海我也寻来给你。
他眉眼含笑,有笔墨描不出的好看。这张脸说出这句话,喻识一时竟听出了些别样的意味。
他心下一阵莫名悸动,却又见陶颂轻快补了句:我愿赌服输嘛。
喻识登时舒一口气,不由感叹最近越来越容易瞎想了,只不过玩笑话而已,自己倒平白无故地生出些有的没的来。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崔淩收拾妥当,两边瞧了瞧,问道:你们谁先?
前几日倒疼得喻识有些怕了,此时再瞧见崔淩这副端正的样子,只觉得一阵发怵,便能拖一刻是一刻:陶颂先吧。
陶颂略笑笑,躺好了,便开始解衣裳。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