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庭秀骨[修真]——落月无痕(44)
但他不解。
那时候的苏玄机尚且不过是一个身高不足别人半身的孩童,而这个便宜师兄就有些沧桑。苏玄机持着怀疑的态度,打量了这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很久。
他面容枯槁,唇色苍白,眼睫很长,本该是秋莲之姿,盈盈望过来,却像是雨打残荷,盛满了露水。不论苏玄机如何打量,也只坐在床沿,似乎对自己死里逃生并未如何动容。
苏玄机道:师父说你今天起就是我蓬莱的人。我们蓬莱,生当光明,死亦通透,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绝不会一幅生不如死的模样。
我总该知道你叫什么,不然如何称呼你为师兄?
那人动了动,终于朝苏玄机看过来。他道:生当光明?
苏玄机点点头。
生当光明
他这么念了几遍,再对着苏玄机时,就露出了一个清浅的笑。于是眼角那粒枯萎的小痣便像是突然活转了过来,连着他整个人都透着股生机与张狂。
就像是一袭残火,卷尽了余晖。
他说他叫余秋远,连天芳草尽,空山秋雨远。
余秋远受伤很重,如果不是被捡回来,大约早就嗝屁了。但捡回来,也只是叫他活过来。不知道他师父怎么说的,第二天余秋远就毅然决然进了小灵地。苏玄机看着他进去的。蓬莱信奉扶天下苍生,他自己算苍生一员,那么这位便宜师兄,自然也是。
时间过得很快,对修道者来说更是。沧海桑田的变化也只能在眼底落下些许印记。等到蓬莱化五峰,聚一顶。金光笼罩,祥瑞渐生。等到魔界出了个白衣修罗,等到白衣修罗一统四方城。终于等到了余秋远出关。
再见到余秋远时,他没了当日的枯槁,一身素净,是标准的蓬莱打扮。
岁月涤尽了他的发色,他整个人如同他的头发一样,透着股灰白。
新进弟子渐多,蓬莱灵气蓬发,所有人都知道金光顶的掌山真人沉稳朴实、亲切和蔼,他往那一站,就像是一尊圣石,圣石既宽容又令人安心,是蓬莱心之所向。但如今苏玄机在这红衣灼眼之中才记起来
余秋远原本刚来时,却是着了一身红衣的,就像人间那种待上堂的新郎。
可这关如今苏玄机抱着余秋远哭什么事呢。师兄这种生物,不就是高兴时抱着哭,不高兴时也抱着哭,睡不着时能代替枕头陪睡用的么?自古师兄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回忆瞬间被抛在脑后,关在旮旯子里上了锁。
苏玄机啪啪啪掉着泪,还沉浸在师兄不是人的凄惨之中:师兄,你好苦啊。生前活得不如意,死里逃生便罢。如今竟然还沦为一只鸟。鸟就算了,还非人非鸟。这都是他亲眼所见,还能有假但他哭着哭着忽然想起了正经事。
苏玄机突然收住泪,抹了把脸,如此说来,师兄你一直和别人在一起?
变化太快没能反应过来的余秋远:呃
苏玄机紧跟着问:那人是谁?
但不管是谁,一定是个骗子。他本来就是寻骗子而来,既然敢骗上他金光顶,余秋远变成鸟一事,说不定就和这个人脱不开干系。一定是他的错!
余秋远:就是一个普通人。
不可能!苏玄机皱着眉头,他言行狂放不羁,功力深不可测,又将人桎梏于身侧,叫你为他卖命。大洲倒是哪里寻来的普通人。他叫什么名字?他,他是不是魔头?
不得不说苏玄机确实足够敏锐,就算是抱着余秋远哭,也不妨碍他将余秋远这一路来历左右寻思一遍。余秋远是个仁厚的人,但很精明。他绝对不会在毫无牵扯的情况下,放任自己以一只鸟的身份留在一个陌生人身边。且观他们言行举止甚为亲密
联想到既然余秋远未死,那说不得容庭芳亦未死的可能。
苏玄机道:他是容庭芳?
余秋远下意识反驳:不是啊,他叫闻人笑。
苏玄机沉默一瞬,瞬间怒目,我名下弟子才叫闻人笑!师兄,你说的这个人连姓名也要假冒,他果然是容庭芳!是不是他害你变成如今的模样!
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余秋远呆了一呆,不可置信道:门内来的弟子叫闻人笑?
苏玄机道:不错!
说罢他就将头一回遇到闻人笑的事,加上这一回听闻容庭芳的名字故而起疑心的事一并说了出来。
若非在万鹤山庄听说他叫闻人,我不会去查弟子名册。我本来还怀疑,是否是我山上弟子中混进了别有用心的人,可如今照你模样看来师兄,依你往日习性,对救命恩人,最多谢过了事,早已回到蓬莱。苏玄机斩钉截铁道,你明知此人深不可测,亦非不认得回来的路,却非要留在他身边。岂非说明你对他了如指掌?
他能维护着的谁,还用怀疑吗?
被剖析了个彻底的余秋远:
有时候,有一个认识了几百年的师弟,还真不是一件好事。
教养他们的师父早已踏虚空而去,剩下的只有他们师兄弟两个相依为命掌管蓬莱。他们之间太过于了解,余秋远眉毛动一动,苏玄机便知道他想干什么。
本来余秋远还想再编一编,可惜苏玄机虽然从前爱玩,却不是个好糊弄的性子。眼下他连问也不问,显然铁了心认定那人就是容庭芳。蓬莱金身变幻多端,千人千貌在苏玄机眼中,亦不过是一个模样而已,根本不值得疑虑。
谎话既然已毫无意义,余秋远只能承认:你说的一点也不错。
这人确实是容庭芳。
我没死,他也没死。我与他这些时日,一直在一起。
为什么!听到余秋远承认,苏玄机心头大定之余,却不解道,你知道蓬莱和魔界为了你们两个的生死,打了多少回?若你们安然无恙,为何不早日归来!
玄机。余秋远低声道,并非我不愿。
他闭闭眼,当日瓦行的穿心一剑尚在记忆之中,即便不记得所因何来,但那凉心痛楚却是刻在了骨子里,哪怕他涅槃无数回,也不能忘掉。
余秋远徐徐道:你知道,魔界向来是大洲的眼中钉,亦有许多人看容庭芳不顺眼。
没错。苏玄机毫不客气地承认,要他命的人,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但这怪不了别人,实在是容庭芳太招人恨。
当年就因为黑莲万佛杀了他大将一事,那魔头便恨不得将整个大洲给淹了。大洲诸多门派都被他忌恨了遍。苏玄机道,若不是师兄你一力阻拦,渭水倒灌进大洲,村落无辜被淹,他就是逆天行事,早就该受天罚诛心之苦。可他魔界领过半分情吗?
苏玄机说的一点错都没有,突然被罩了一脸旧事,余秋远有些茫然。这事是容庭芳心头的痛,也成了横在他们中间的一道心结。余秋远其实完全可以解释,但他觉得说了没用。
一来容庭芳在气头上什么都听不进,一心认为余秋远与黑莲万佛是一伙儿的。二来,他难道不知道自己倒行逆施会得到什么结果吗?坐到他这个位置,又非三岁孩童,能有什么事是不知道的。可容庭芳根本不会在乎。
他想要谁生,便让谁生。若要人死,那人不得不死。至于他自己会付出什么代价,容庭芳根本不放在心上。任性妄为,肆意之至,连自己的性命都能漠然视之,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但余秋远有时候,独自一人望着茫茫大海时,偶然会觉得,这份心其实容庭芳还是领的。毕竟他若不领,十个余秋远也拦不住他。哪里还能只在大洲划下一道深渊万丈。但这究竟问谁才能知道呢,恐怕只有容庭芳自己才会知道
余秋远叹道:你说的不错,但黑莲万佛还是死了。
什么?他死了?苏玄机有些惊讶,随后他沉思起来,佛门毫无动静,我不曾听说过这件事,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余秋远道:我与他在一起时,他亲口说的。
苏玄机道,如此一来,佛门与他是势不两立了。
由此可见没有人知道黑莲万佛死在他手中。余秋远摇摇头,若佛门早知此事,魔界与他们早就不得安生。黑莲万佛虽是佛门中人,与佛门却并非如何交好,他心存邪念,下手偷袭容庭芳,也是存了私心,就算是死,也不过是天理轮回。
其实余秋远倒不是只为了救黑莲万佛。他虽然入了蓬莱,修的是天道,可有时候,人自作自受,实在是天理循环。佛门本该是清净无尘之地,黑莲万佛满心私欲,他杀了沙那陀,便是他的劫,他的孽,劫与孽,只有本人去偿还。
要容庭芳放过黑莲万佛,是根本不可能的。怪只怪黑莲万佛运气不好,隔了这么多年,不知怎么走的路,依然是撞在了容庭芳手里。但容庭芳倒也沉得住气,若要他以往,早就将黑莲万佛的首级送到佛门,一通挑衅。但如今只是将他封在了熔心湖?
这一点,余秋远并没有想通。但他也不必同苏玄机解释过多。
不知是谁得知我们身在瓦行,竟暗中埋伏,在我与他无暇顾及之时放了暗箭。余秋远将那时的事与苏玄机徐徐道来,他和我虽然都侥幸活了下来,却也受损颇重。实不相瞒,我们也不过是两个多月前才离开瓦行,之前一段时间,一直都在昏睡当中。
竟然如此。若是如此,倒是能解释为何这么多时日,两人音信全无。
苏玄机咬着唇沉思:此人能知你我不知之事,想必筹谋已久。就算一时不成,终有一日也将下手。而容庭芳得罪的人多了去,从哪里拎出一个主谋来。能令这两个人受伤颇重,想必当日是一个死局,非常人所能破。
想到瓦行那堆残灰余烬,苏玄机有些沉痛,也有些自责。
倘若我早日寻来,师兄你便不用受这么多苦。暗算的人要杀的是容庭芳,受苦的也该是容庭芳。说来余秋远这一遭完全是无妄之灾。苏玄机只觉得,只要余秋远和容庭芳沾上,便没什么好事。但眼下都好了。他终于找到了余秋远不论他是人是鸟。
苏玄机道:且不管这些。师兄还是早日与我回蓬莱,金光顶不可一日无主。何况若是余秋远身上有伤,再没有比蓬莱更适合疗养的地方。
这本来就是最好的选择,苏玄机心想,不管之前师兄是受迫不得已,还是自愿留下,前因后果都不重要,如今他能回归到弟子身边,魔头身边还有什么好呆的?
苏玄机说的不错。余秋远却迟疑了。
玄机。我不能走。
这又是为什么?苏玄机不解,怕打不过容庭芳么?蓬莱手中那么多剑,怎么可能怕他一条鞭子。他想到一事,退后两步,打量着余秋远,莫要告诉我,师兄你是心甘情愿留在魔头身边?也莫要告诉我,你们还同生共死生了情谊?这般话我不信。
师兄,我们与魔界本井水不犯河水,是他们素来挑衅在先!
余秋远:他心里有些乱。苏玄机说的话,他都明白。只是
他叹道:我的金丹还在容庭芳身上。我还不能走。
这话说的令苏玄机有些不大明白。
他眨了下眼,反应了一会儿,才有些茫然:为什么会在他身上
修道之人,有大半成是以结丹入道,丹即本元。人灭丹亡,若丹亡,人不灭也与道无缘。但从未听过,有人的金丹是能借给别人用的。
话是不错。
但前提那是人。
妖不同。
妖有妖丹,那是他们自出生以来便有的天赐之物,吸纳日月精元,助妖身调息。妖丹是可以给人的。不然不会有那么多痴情的妖,情愿拿自己的修为去帮一个普通人。话本子虽是半真半假,可也不是完全的凭空虚构。
之前余秋远以为容庭芳是个人的时候,他就奇怪,为什么他的妖丹能和容庭芳相融。现在余秋远明白了,因为容庭芳与他是同族。故而凤凰的内丹于容庭芳而言,便是一大补品。这也是余秋远离不得容庭芳的原因之一,离得近了,凤凰内丹尚且识人。离得远了,早晚这枚内丹会被容庭芳化掉。
眼看苏玄机不得其解,余秋远心道,这一日总是要到来的。他又能瞒多久呢?说话间,身上红芒爆涨,刺痛了苏玄机的眼睛,在苏玄机的注视中,他变成了一只鸟。一只五彩斑斓的大鸟。如你所见,我变成如今模样,并非受他所害。
我本来就不是人。
师父当年收我回蓬莱时,你尚小。余秋远道,其中缘由复杂,日后再与你详说。得不回内丹,我便与寻常鸟雀无误。玄机,你先回去罢。他道,他日我自然会回蓬莱。只是你见过我一事,莫要提起。
但苏玄机看着他,却不动:若只是如此,你剖了他的心腹岂非就能取出内丹了?
余秋远眼神微动。
苏玄机虽然喜欢感情用事,却并不傻。余秋远不在的这些年,他一人挑起蓬莱大梁,也挑得很好。师门之情并不会令他糊涂哪怕半分。余秋远这位师弟向来聪明地过份。
苏玄机冷静道:有一件事,师兄怕是不知道。当日你们身消魂陨,闻人笑曾送来金球,金球中是你与魔头相约之语,言谈亲密,恐不能服众。座下弟子议论纷纷,说你与魔界早有暗渡之实那些议论的弟子,均被我按门规进行了处置。大敌当前,容不得半句闲言碎语。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师兄你有任何私心。甚至有些事我可以过后再提,只是有句话我不得不现在问。苏玄机目光炯炯,言语咄咄,你说不走,确实只是为了金丹吗?
这话如精准一刀,直接问到了灵魂深处。
余秋远哑然了许久,方道:不然呢?
苏玄机看了他半晌,方点头:好。
他负手道:师兄自有考量,你若一定要留下来,我不反对。只是纸终究包不住火。容庭芳不是好相与的人,他也不笨。你骗他,但不能当他一无所知。师兄若是只为金丹,我劝你还是早日将金丹取得,离开此地的好。
恋耽美
那时候的苏玄机尚且不过是一个身高不足别人半身的孩童,而这个便宜师兄就有些沧桑。苏玄机持着怀疑的态度,打量了这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很久。
他面容枯槁,唇色苍白,眼睫很长,本该是秋莲之姿,盈盈望过来,却像是雨打残荷,盛满了露水。不论苏玄机如何打量,也只坐在床沿,似乎对自己死里逃生并未如何动容。
苏玄机道:师父说你今天起就是我蓬莱的人。我们蓬莱,生当光明,死亦通透,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绝不会一幅生不如死的模样。
我总该知道你叫什么,不然如何称呼你为师兄?
那人动了动,终于朝苏玄机看过来。他道:生当光明?
苏玄机点点头。
生当光明
他这么念了几遍,再对着苏玄机时,就露出了一个清浅的笑。于是眼角那粒枯萎的小痣便像是突然活转了过来,连着他整个人都透着股生机与张狂。
就像是一袭残火,卷尽了余晖。
他说他叫余秋远,连天芳草尽,空山秋雨远。
余秋远受伤很重,如果不是被捡回来,大约早就嗝屁了。但捡回来,也只是叫他活过来。不知道他师父怎么说的,第二天余秋远就毅然决然进了小灵地。苏玄机看着他进去的。蓬莱信奉扶天下苍生,他自己算苍生一员,那么这位便宜师兄,自然也是。
时间过得很快,对修道者来说更是。沧海桑田的变化也只能在眼底落下些许印记。等到蓬莱化五峰,聚一顶。金光笼罩,祥瑞渐生。等到魔界出了个白衣修罗,等到白衣修罗一统四方城。终于等到了余秋远出关。
再见到余秋远时,他没了当日的枯槁,一身素净,是标准的蓬莱打扮。
岁月涤尽了他的发色,他整个人如同他的头发一样,透着股灰白。
新进弟子渐多,蓬莱灵气蓬发,所有人都知道金光顶的掌山真人沉稳朴实、亲切和蔼,他往那一站,就像是一尊圣石,圣石既宽容又令人安心,是蓬莱心之所向。但如今苏玄机在这红衣灼眼之中才记起来
余秋远原本刚来时,却是着了一身红衣的,就像人间那种待上堂的新郎。
可这关如今苏玄机抱着余秋远哭什么事呢。师兄这种生物,不就是高兴时抱着哭,不高兴时也抱着哭,睡不着时能代替枕头陪睡用的么?自古师兄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回忆瞬间被抛在脑后,关在旮旯子里上了锁。
苏玄机啪啪啪掉着泪,还沉浸在师兄不是人的凄惨之中:师兄,你好苦啊。生前活得不如意,死里逃生便罢。如今竟然还沦为一只鸟。鸟就算了,还非人非鸟。这都是他亲眼所见,还能有假但他哭着哭着忽然想起了正经事。
苏玄机突然收住泪,抹了把脸,如此说来,师兄你一直和别人在一起?
变化太快没能反应过来的余秋远:呃
苏玄机紧跟着问:那人是谁?
但不管是谁,一定是个骗子。他本来就是寻骗子而来,既然敢骗上他金光顶,余秋远变成鸟一事,说不定就和这个人脱不开干系。一定是他的错!
余秋远:就是一个普通人。
不可能!苏玄机皱着眉头,他言行狂放不羁,功力深不可测,又将人桎梏于身侧,叫你为他卖命。大洲倒是哪里寻来的普通人。他叫什么名字?他,他是不是魔头?
不得不说苏玄机确实足够敏锐,就算是抱着余秋远哭,也不妨碍他将余秋远这一路来历左右寻思一遍。余秋远是个仁厚的人,但很精明。他绝对不会在毫无牵扯的情况下,放任自己以一只鸟的身份留在一个陌生人身边。且观他们言行举止甚为亲密
联想到既然余秋远未死,那说不得容庭芳亦未死的可能。
苏玄机道:他是容庭芳?
余秋远下意识反驳:不是啊,他叫闻人笑。
苏玄机沉默一瞬,瞬间怒目,我名下弟子才叫闻人笑!师兄,你说的这个人连姓名也要假冒,他果然是容庭芳!是不是他害你变成如今的模样!
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余秋远呆了一呆,不可置信道:门内来的弟子叫闻人笑?
苏玄机道:不错!
说罢他就将头一回遇到闻人笑的事,加上这一回听闻容庭芳的名字故而起疑心的事一并说了出来。
若非在万鹤山庄听说他叫闻人,我不会去查弟子名册。我本来还怀疑,是否是我山上弟子中混进了别有用心的人,可如今照你模样看来师兄,依你往日习性,对救命恩人,最多谢过了事,早已回到蓬莱。苏玄机斩钉截铁道,你明知此人深不可测,亦非不认得回来的路,却非要留在他身边。岂非说明你对他了如指掌?
他能维护着的谁,还用怀疑吗?
被剖析了个彻底的余秋远:
有时候,有一个认识了几百年的师弟,还真不是一件好事。
教养他们的师父早已踏虚空而去,剩下的只有他们师兄弟两个相依为命掌管蓬莱。他们之间太过于了解,余秋远眉毛动一动,苏玄机便知道他想干什么。
本来余秋远还想再编一编,可惜苏玄机虽然从前爱玩,却不是个好糊弄的性子。眼下他连问也不问,显然铁了心认定那人就是容庭芳。蓬莱金身变幻多端,千人千貌在苏玄机眼中,亦不过是一个模样而已,根本不值得疑虑。
谎话既然已毫无意义,余秋远只能承认:你说的一点也不错。
这人确实是容庭芳。
我没死,他也没死。我与他这些时日,一直在一起。
为什么!听到余秋远承认,苏玄机心头大定之余,却不解道,你知道蓬莱和魔界为了你们两个的生死,打了多少回?若你们安然无恙,为何不早日归来!
玄机。余秋远低声道,并非我不愿。
他闭闭眼,当日瓦行的穿心一剑尚在记忆之中,即便不记得所因何来,但那凉心痛楚却是刻在了骨子里,哪怕他涅槃无数回,也不能忘掉。
余秋远徐徐道:你知道,魔界向来是大洲的眼中钉,亦有许多人看容庭芳不顺眼。
没错。苏玄机毫不客气地承认,要他命的人,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但这怪不了别人,实在是容庭芳太招人恨。
当年就因为黑莲万佛杀了他大将一事,那魔头便恨不得将整个大洲给淹了。大洲诸多门派都被他忌恨了遍。苏玄机道,若不是师兄你一力阻拦,渭水倒灌进大洲,村落无辜被淹,他就是逆天行事,早就该受天罚诛心之苦。可他魔界领过半分情吗?
苏玄机说的一点错都没有,突然被罩了一脸旧事,余秋远有些茫然。这事是容庭芳心头的痛,也成了横在他们中间的一道心结。余秋远其实完全可以解释,但他觉得说了没用。
一来容庭芳在气头上什么都听不进,一心认为余秋远与黑莲万佛是一伙儿的。二来,他难道不知道自己倒行逆施会得到什么结果吗?坐到他这个位置,又非三岁孩童,能有什么事是不知道的。可容庭芳根本不会在乎。
他想要谁生,便让谁生。若要人死,那人不得不死。至于他自己会付出什么代价,容庭芳根本不放在心上。任性妄为,肆意之至,连自己的性命都能漠然视之,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但余秋远有时候,独自一人望着茫茫大海时,偶然会觉得,这份心其实容庭芳还是领的。毕竟他若不领,十个余秋远也拦不住他。哪里还能只在大洲划下一道深渊万丈。但这究竟问谁才能知道呢,恐怕只有容庭芳自己才会知道
余秋远叹道:你说的不错,但黑莲万佛还是死了。
什么?他死了?苏玄机有些惊讶,随后他沉思起来,佛门毫无动静,我不曾听说过这件事,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余秋远道:我与他在一起时,他亲口说的。
苏玄机道,如此一来,佛门与他是势不两立了。
由此可见没有人知道黑莲万佛死在他手中。余秋远摇摇头,若佛门早知此事,魔界与他们早就不得安生。黑莲万佛虽是佛门中人,与佛门却并非如何交好,他心存邪念,下手偷袭容庭芳,也是存了私心,就算是死,也不过是天理轮回。
其实余秋远倒不是只为了救黑莲万佛。他虽然入了蓬莱,修的是天道,可有时候,人自作自受,实在是天理循环。佛门本该是清净无尘之地,黑莲万佛满心私欲,他杀了沙那陀,便是他的劫,他的孽,劫与孽,只有本人去偿还。
要容庭芳放过黑莲万佛,是根本不可能的。怪只怪黑莲万佛运气不好,隔了这么多年,不知怎么走的路,依然是撞在了容庭芳手里。但容庭芳倒也沉得住气,若要他以往,早就将黑莲万佛的首级送到佛门,一通挑衅。但如今只是将他封在了熔心湖?
这一点,余秋远并没有想通。但他也不必同苏玄机解释过多。
不知是谁得知我们身在瓦行,竟暗中埋伏,在我与他无暇顾及之时放了暗箭。余秋远将那时的事与苏玄机徐徐道来,他和我虽然都侥幸活了下来,却也受损颇重。实不相瞒,我们也不过是两个多月前才离开瓦行,之前一段时间,一直都在昏睡当中。
竟然如此。若是如此,倒是能解释为何这么多时日,两人音信全无。
苏玄机咬着唇沉思:此人能知你我不知之事,想必筹谋已久。就算一时不成,终有一日也将下手。而容庭芳得罪的人多了去,从哪里拎出一个主谋来。能令这两个人受伤颇重,想必当日是一个死局,非常人所能破。
想到瓦行那堆残灰余烬,苏玄机有些沉痛,也有些自责。
倘若我早日寻来,师兄你便不用受这么多苦。暗算的人要杀的是容庭芳,受苦的也该是容庭芳。说来余秋远这一遭完全是无妄之灾。苏玄机只觉得,只要余秋远和容庭芳沾上,便没什么好事。但眼下都好了。他终于找到了余秋远不论他是人是鸟。
苏玄机道:且不管这些。师兄还是早日与我回蓬莱,金光顶不可一日无主。何况若是余秋远身上有伤,再没有比蓬莱更适合疗养的地方。
这本来就是最好的选择,苏玄机心想,不管之前师兄是受迫不得已,还是自愿留下,前因后果都不重要,如今他能回归到弟子身边,魔头身边还有什么好呆的?
苏玄机说的不错。余秋远却迟疑了。
玄机。我不能走。
这又是为什么?苏玄机不解,怕打不过容庭芳么?蓬莱手中那么多剑,怎么可能怕他一条鞭子。他想到一事,退后两步,打量着余秋远,莫要告诉我,师兄你是心甘情愿留在魔头身边?也莫要告诉我,你们还同生共死生了情谊?这般话我不信。
师兄,我们与魔界本井水不犯河水,是他们素来挑衅在先!
余秋远:他心里有些乱。苏玄机说的话,他都明白。只是
他叹道:我的金丹还在容庭芳身上。我还不能走。
这话说的令苏玄机有些不大明白。
他眨了下眼,反应了一会儿,才有些茫然:为什么会在他身上
修道之人,有大半成是以结丹入道,丹即本元。人灭丹亡,若丹亡,人不灭也与道无缘。但从未听过,有人的金丹是能借给别人用的。
话是不错。
但前提那是人。
妖不同。
妖有妖丹,那是他们自出生以来便有的天赐之物,吸纳日月精元,助妖身调息。妖丹是可以给人的。不然不会有那么多痴情的妖,情愿拿自己的修为去帮一个普通人。话本子虽是半真半假,可也不是完全的凭空虚构。
之前余秋远以为容庭芳是个人的时候,他就奇怪,为什么他的妖丹能和容庭芳相融。现在余秋远明白了,因为容庭芳与他是同族。故而凤凰的内丹于容庭芳而言,便是一大补品。这也是余秋远离不得容庭芳的原因之一,离得近了,凤凰内丹尚且识人。离得远了,早晚这枚内丹会被容庭芳化掉。
眼看苏玄机不得其解,余秋远心道,这一日总是要到来的。他又能瞒多久呢?说话间,身上红芒爆涨,刺痛了苏玄机的眼睛,在苏玄机的注视中,他变成了一只鸟。一只五彩斑斓的大鸟。如你所见,我变成如今模样,并非受他所害。
我本来就不是人。
师父当年收我回蓬莱时,你尚小。余秋远道,其中缘由复杂,日后再与你详说。得不回内丹,我便与寻常鸟雀无误。玄机,你先回去罢。他道,他日我自然会回蓬莱。只是你见过我一事,莫要提起。
但苏玄机看着他,却不动:若只是如此,你剖了他的心腹岂非就能取出内丹了?
余秋远眼神微动。
苏玄机虽然喜欢感情用事,却并不傻。余秋远不在的这些年,他一人挑起蓬莱大梁,也挑得很好。师门之情并不会令他糊涂哪怕半分。余秋远这位师弟向来聪明地过份。
苏玄机冷静道:有一件事,师兄怕是不知道。当日你们身消魂陨,闻人笑曾送来金球,金球中是你与魔头相约之语,言谈亲密,恐不能服众。座下弟子议论纷纷,说你与魔界早有暗渡之实那些议论的弟子,均被我按门规进行了处置。大敌当前,容不得半句闲言碎语。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师兄你有任何私心。甚至有些事我可以过后再提,只是有句话我不得不现在问。苏玄机目光炯炯,言语咄咄,你说不走,确实只是为了金丹吗?
这话如精准一刀,直接问到了灵魂深处。
余秋远哑然了许久,方道:不然呢?
苏玄机看了他半晌,方点头:好。
他负手道:师兄自有考量,你若一定要留下来,我不反对。只是纸终究包不住火。容庭芳不是好相与的人,他也不笨。你骗他,但不能当他一无所知。师兄若是只为金丹,我劝你还是早日将金丹取得,离开此地的好。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