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和系统语言不通是种怎样的体验(穿越) > 和系统语言不通是种怎样的体验(穿越)
错误举报

>和系统语言不通是种怎样的体验(穿越)——

    大师兄正在外面搬箱子。一个小弟子偷偷过来报告,八个大铁箱!全是大师兄的东西!
    他听得眉心一跳,暗忖徒弟强迫症又犯了。八大箱东西,干啥?把驿馆搬来吗?
    结果正愁时,一声宣读:西域佛子到
    场面霎时一静,随后人群骚动起来,纷纷回头看那传说中的佛子。
    他自也好奇,回头看时,正见一袭纯白袈裟被两列僧侣簇拥,缓缓而来。随行僧侣皆穿暗黄纳衣,有人持香炉,有人持锡杖,有人捧佛像,声势浩大。队列中央正是一位白衣僧侣,头戴毗卢白冠,脖上一串佛珠,最中央的一颗流光溢彩。
    佛子面容清秀,比预料的要年轻,他只看一眼,心里便一咯噔他竟然感知不到对方修为。这种情况只有两种解释,一是佛子本就毫无修为,二是佛子的修为高深到连他也感知不出。
    震惊间,僧侣们似是朝他走来,其余众人识趣地为佛子让道。僧侣们走到他面前,排成两列朝中央执礼,白衣佛子捧着佛珠,淡渺的眉眼与他目光相对。
    怎么回事?佛子来找他?
    天衍观主,久仰。佛子朝他淡淡行佛礼。
    其余众人皆好奇围观。
    他回揖:不敢不敢,佛子德名远扬,贫道才是久仰大名。
    佛子一侧身,却见身后走出个少年,正是柳双。佛子牵过柳双的手:吾方才在门外与贵观弟子相遇,见其孤身一人又携物甚多,便带他进来。
    说着,身后的僧侣开始往他面前搬箱子。一个接一个,直到搬了八大箱才停手。
    众人看得啧啧称奇,他却眼皮直跳,狠狠挖了柳双一眼,后者两眼望天权当没看见。
    抱歉抱歉,实在劳烦佛子。他赶紧将柳双拉回来,又是道歉又是感谢。余光瞥到一角红裙,却见颜如玉正混在僧侣队伍里,外面披一件黄色纳衣,低眉顺眼的乖巧样。
    无妨,举手之劳。佛子微微点头,便带着僧侣们走向另一边。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佛子到来,所有门派也基本到齐。官家清点人数之后,便将太明湖岸围起来,围观者不可靠近。
    诸位一位主事太监随后高声道,百家大会即将开始。此次盛会在湖心岛召开,各宗各派只需渡过此湖,前三十名者方有资格继续参会。
    说着一拍手,太明湖两岸突然砰地一声燃起焰火,十几串红烟齐齐腾空而起,在湖面上映出鲜亮的颜色。
    开始
    0222_第一关
    渡河。
    一些门派似乎早有预料,搬来早早购租的船只,开始组装。
    还有一些门派拿出充气的皮筏。
    当然,也有没准备的小门派,他们有的向大宗门求助,有的准备自己下河。
    他揽过徒弟:好徒弟,你这八个箱子怎么帮为师渡河?
    徒弟:师父,这些箱子目前用不着,您自己过河吧。对了,记得帮我把这些箱子都运到对面。
    他:???
    啥?你拿八个大铁箱非但不帮忙还要我给你送过去?
    旁边寒山阁主看出他们的窘境,招手道:天衍观主,我们的船大,你们若没船,可以随我们一道去湖心。
    他望了望身后壮观的八铁箱,微笑:阁主,您看我这八个箱子
    寒山阁主卡了一下,那一排铁箱比自己的船都大,放上去肯定沉船。
    观主,您箱子太多,恕老朽无能为力
    好吧,就知道会这样。
    于是因为铁箱的缘故,所有门派都放弃援助天衍观。大家乘船的乘船,下湖的下湖,纷纷出发。
    小弟子们开始紧张:观主,怎么办?
    他一人给一个爆栗:瞧你们的出息!说着一指佛子方向,看看人家,岿然不动,心如止水,那才是大家风范。
    大家闻言看去,果然佛门毫无动作,僧侣跟在佛子身后,似虔诚等待着什么。
    这种情况,速度越快越有利,佛门如此等待,倒显得异类。
    他:学学人家,都给我站好。
    小弟子们顿时肃容而立,规规矩矩站成一排。
    他见时机已到,微笑地招手。这一招手,似有清风拂面,远处飘来一片竹叶,被他精准地拈住。长袖回身,竹叶贴唇,他就着这片竹叶竟开始悠悠吹起小曲儿。
    大家都在努力过河,惟有他带着弟子们看湖吹曲儿,这引来不少异样的目光,可他毫不在意。曲声清悠,他一袭白衣临风,如水中仙。随着曲声高亢,湖与天都似有了变化。
    佛子悠悠瞥来一眼,他也有所察觉,与对方悠悠回望。此时湖边只剩佛门与天衍观,白衣二人临湖而立,忽然同时开始动作。
    一人吹叶,竹叶发出奇特的清鸣,引来天边一群白鹤,盘旋于太明湖上。
    一人结印,十指结一莲花,湖中也突然生出一支白莲,亭亭玉立,就在脚边。
    湖中人与外面的围观者见此,皆惊叹不已,高呼二人神通。
    他一招手,白鹤翩跹落地,天衍观弟子皆乘鹤而去,八个大铁箱也被鹤群抬起,纷纷飞往湖心岛。壮观的鹤群将湖岸与湖心连成一道白线,形成鹤桥。
    佛子也随之动身,步步生莲,白莲在湖中快速生长、蔓延,很快连成一片莲海,僧侣们踏着莲海,缓缓走入湖心。
    二人所为皆是通天手段,看得围观众人拍手叫好。
    他一高兴,控制鹤群在天空又摆出诸多图案。白鹤身姿优雅,灵性非常,繁秀的舞姿赢得底下一片赞誉。他更是高兴,指示白鹤做出高难度动作,誓要在气势上赢了步步生莲的佛子。
    有人问:这位天衍观主是何许人也?竟有如此神通。
    有人答:亦观主在南域施法布道,乃仙人降世,与佛子同德。
    一句,听得他心中畅快。
    然而畅快不过一瞬,底下就出了问题。
    只见船只行至中途,湖底忽然冒出许多鳄鱼。鳄鱼凶恶异常,有的直接咬穿皮筏,撕咬船桨,有的一跃而起偷袭伤人。小船很快遭受鳄鱼群攻击,游水渡河的,更是被撕咬得惊喊一片。
    湖中顿时骚乱,不少人无法前行。
    东域为首的儒门船只高大,船体牢固,鳄鱼群对其不受威胁,故而平稳渡过;北域为首的巫族在湖中洒了一些不知名粉末,鳄鱼顿时避而远之,故也平安渡过;佛门莲海更是清净无暇,鳄鱼群只要闻到那莲香,便远远退去
    大宗门各显神通,小宗门手忙脚乱,惟有天衍观高倨天穹,不受影响。
    佛子见此长叹一声,一挥袖,莲海蔓延,无数莲花竟接连盛开,生于所有人的脚下。落水者本受鳄鱼攻击,可莲花一至,鳄鱼急急而逃,众人尽皆得救。一时间,道谢声此起彼伏。
    佛子再一挥袖:诸位回岸歇息罢。
    于是百株莲花逆流而行,将落水众人送回岸边。许多人受了伤,躺在岸边呻。吟不断,便有守兵将他们接出太明湖救治。湖中人数顿时少了大半,被送回的人却没丝毫不甘,反而在岸边拜谢道:多谢佛子大恩。
    有旁观者言:佛子法力通天,还慈悲度世,不像其他门派,只顾自己前行。
    众人皆连连点头。
    而这其他门派自然也包括了天衍观。
    他听得愤懑不已,揽着徒弟大吐苦水:不就是救了几个人?凭什么这样赞美他?我不如他吗?我也是法力通天,我也可以救那些人,我只是晚了一步!
    徒弟点头:对,师父高义仁善,师父天下第一。
    一句,说得他心头大悦。
    哈哈,好徒弟,真是他的乖徒弟。
    0223_第二关
    待剩余所有人抵达湖心岛,清点之后,竟然只剩二十四家门派。主事太监含笑宣布,所有抵达的宗派可以继续参与百家会。
    湖心岛中央有一座道台,道台两侧设置观众位。道台正前方有一座高阁,阁台被串珠遮挡,宫中贵人想必就在阁台里观看各宗论道。
    没错,论道。若说第一关是渡河,那这第二关便是论道。
    剩余二十四家宗派,将以抽签分组的顺序各自在小组论道,每组胜出的前两名将有资格参与最后一场会赛。也就是说,最后将有八家宗派留存。
    主事太监宣布完规则,他暗暗揉眉心。
    老实说他对论道不擅长。平日他所做的只是布道,将天道至理布告世人,但论道不同,它需要机辩与论据。此事非一蹴而就,需要大量的资料积累与灵巧的辨思。若无名来了,定无畏惧,可偏偏今日无名不在。
    门下弟子见他面有难色,纷纷挺身而出。
    观主,我来吧。
    观主,我会论道!
    观主
    方才的白鹤渡水,让观中子弟大开眼界,对天衍观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如今第二场论道,竟是抢着上。他犹豫不决,不知到底该派哪位弟子上场,然而抬头间,柳双已经擅自往抽签处走去。
    柳双??
    师父,弟子愿代天衍论道,为师父拔得头筹。柳双朝他远远作揖,然后不由分说地就从太监手中抽出一张纸条,上面赫然写着十三。
    弟子们纷纷凑过去。因为分组是按计数来分,每六人一组,所以他们这一组的计数范围是十三到十八。
    可千万别和佛门一组。有弟子小声道,听说佛门善禅机,论道一事百家最强。
    对,千万不要和佛门同组不知佛门是何数?
    话音刚落,抽签太监那就高喊一声:佛门,十八。
    十八与十三,正是同组。
    报数间,所有与佛门分到同组的宗门皆是垂头叹气,所有未分到一起的则是暗暗舒一口气。
    而他听到十八时,脸色已经黑成锅灰。佛子似有所觉朝他看来,他眼眸一眯,杀气腾腾地看回去。
    柳双,此次论道只准赢不准输,明白么?他狠狠掐了下徒弟的胳膊。
    徒弟默默嘶口气,随后握住他不安的手:师父放心,徒弟一定赢。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读者草灯,灌溉营养液~
    第190章 界主成神记录
    待论道开始,徒弟悠悠上了道台。
    台上一共二十四人,每个宗派只能派出一位代表。四组轮流论道,数低者先论。也就是说,徒弟是第三组第一位上场者。
    论道自有辩题,道台上有一口大箱,箱中堆了不少木牌。数低者可抽两次辩题,然后选其中一题来论。
    前面两组皆是唾沫横飞,听得他昏昏欲睡。到了第三组徒弟上场时,他的瞌睡一下就醒了。徒弟数序十三,佛门数序十八。也就是说,徒弟需要将全组打败才能与佛门对决。
    对手上场,徒弟盘膝坐下,道了句请。
    太监将徒弟选的辩题高声念道:第三组,第一场,辩题:百家之首以德先?以术先?
    念毕,每人发一纸一笔,半柱香时间拟稿,随后开始辩题。
    若是自己上场还不见得紧张,如今徒弟出战,他倒为其捏了一手冷汗。然再观柳双,正襟危坐,纸笔置于一旁全然不动。对手抓耳挠腮下笔艰涩,而柳双气定神闲,似早有腹稿,准备充分。
    待辩题开始,徒弟先发制人,条条明晰,句句引证。对手逐一反驳,却又被徒弟极快地据典驳回。等对手念出论点,说出因由,徒弟又立刻从对方论点中找出破绽,字字逼问。
    对方语速极快,逻辑却不强,被问急了也会引出经典论章,然都经不起推敲。而徒弟说的慢条斯理,逻辑却缜密,论点极多,每条论点又有事实举证,引用处甚至能精确到某篇某章某节某行。
    这自然得益于徒弟修道人的记忆与强大的神魂,但也与徒弟博览百家书籍有关。
    天衍弟子见大师兄如此厉害,纷纷眼睛发亮,一个劲在台下呐喊助威。而被柳双问得哑口无言的另一方,只能甘拜下风,在自家宗门的叹息声里下台。
    几轮下来,徒弟竟然力压全场,面对每个对手都礼节到位,论点也极其到位。
    这却是他不曾料到的。等倒数第二位对手下场,柳双微微侧身,小眼神偷瞥了眼他的方向。那双眼睛很亮,眉眼微扬,似乎是在向他邀功,少年人的意气情不自禁流露,全然不似辩题时沉稳的大师兄。
    他传音:狐狸尾巴藏好,佛门杀来了。
    徒弟赶紧肃容,道台上也有一僧侣姗姗而来,手持佛经,走到徒弟面前时,十分尊敬地行礼。
    见过柳施主。贫僧慧定,师从贤首,修佛三十余载,曾执礼戒珠省院、妙相院、观音院,参著《金刚经解》、《法界观图》、《庄岳论》等,善涅槃学与毗昙学,现任观音院主持。
    寥寥数句,全场却似笼了一层寒霜,所有人嗅出争锋相对的意味,看着场上二人渐渐安静下来。
    一上来就自报家门经学,说明对方将其视为敬重的对手。徒弟也起身,拱手作揖道:拜见慧定大师。在下柳双,师从天衍观主,修道十余载,道行尚浅,见识浅陋,无功绩也无著书之能,只略通百家之术,还请大师指教。
    一番话下来,谦卑有度,不卑不亢,慧定大师点点头,走到席间跏趺而坐。
    第一次交锋不分高下,宣读太监抹把汗,拿出了徒弟选的辩题,念道:第三组,第五场,辩题
    接着,卡了一下。
    佛道之论谁更接近天地至理。
    说完,太监将手中木牌左右翻看,确是官制,一时间有些惊奇。因为官方采定的辩题里,应该没有这么宽泛的。
    然而辩题已出,金锣敲响,论道就此开始。
    徒弟微微拱手,笑道:佛道有缘,本自同根。今日大师与我的佛道之论,可成千古盛事。
    闻言,慧定大师合掌:既是千古盛事,还请不吝赐教。
    说着佛门处一阵骚动,竟是有两位僧侣抬着一摞东西上台。众人好奇看去,却见东西放下竟是一摞书简。书简垒在慧定大师身前,足有半身高,这些书简全是佛门经学,被僧人一一摊开,显现其中批注。而慧定大师就坐在一堆书简里,不动如山,眉眼含笑。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