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人朱瑙——钟晓生(163)
他本以为哥灵察已远走高飞了,万没想到哥灵察竟还有胆量闯敌营来救他。难不成哥灵察去了那马贼帮后并没有发现他被自己骗了?
可他又为何抵死不肯招供身份呢?哦,许是他没听说自己被擒的消息,又左右找不到人,还以为自己被擒后并未被认出身份,因此就不肯招供。毕竟一个被俘虏的普通瘸子总比被俘虏的韩风先待遇好些。
想明白这点,韩风先心里的第一个想法是:这人莫不是个傻子吧?
第二个想法是:忠心固然可嘉,可惜此人无论如何留不得了。
这哥灵察忠心不假,可即便他第一回 没有识破骗局,等他醒来睁眼,看见好手好脚站着的自己,也该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忠心救主,却遭主公算计利用,韩风先将心比心,若是自己遇上这样的事,他一定会等待机会把这主公碎尸万段以泄怒火。
因此,哥灵察这人莫说继续留在身边了,就是继续留在世上他都不得安心。
韩风先动了杀心,尚未来得及动手,哥灵察竟忽然呻吟一声,缓缓睁开眼睛。
这人明明已骨瘦如柴,柔弱得没有半点威胁,韩风先却莫名心生畏惧,向后退却半步,准备寻找兵器。
然而哥灵察睁开眼后,一双湖蓝色眼睛里清澈得不见半点污染。他的眼神起先是空洞茫然,好一阵才聚起光。当他认出面前的韩风先,眼中流露出的竟是惊喜之色。
统满
他嗓子哑得几乎发不出声来,韩风先被那眼里的清澈震住,竟忘记了寻找兵刃的打算。他犹豫片刻,蹲下身去靠近哥灵察。
哥灵察几乎动弹不得,只手指艰难地向韩风先靠了靠:你没事
韩风先目光闪烁了一下:你走后不久,有追兵赶到,我只能离开。后来躲过追兵,我遇上援兵,就获救了。
他很努力地想从哥灵察脸上看出一丝丝的质疑、愤怒、恼恨可惜哥灵察的脸太脏,眼睛又太干净,除了欣喜和疲惫之外,别的什么也看不出。
哥灵察嘴唇翕动,说了几个字。他声音太轻了,韩风先没有听见,通过看他的唇语,辨认了半天才想起那应当是犬戎语里的一句道歉。
哥灵察说:我没有遵守我的承诺,对不起。
韩风先呆了呆,哥灵察已脱力地又闭上眼睛了。
一股无名之火忽然从韩风先心底窜起,他骂了一句妈的,捏起拳头想砸点什么,却又被重重的无力感裹挟。
又过良久,他忽然咬牙切齿地高声喊道:大夫!马上找大夫来!一定要把他给我救活了!
第172章 怎么将军和朱府尹还打上别人听不懂的暗语了?
哥灵察中了箭,好在并没有伤到要害。军医替他剜出箭头后,他起了几日烧。等烧退了,命也就保住了。
军营里每天都有很多伤员,大军不会为了任何一个伤员停滞脚步,于是滚滚铁骑仍在向前推进。
韩风先那日丢下大军率先回营,事后倒也有些心虚,担心此事传入董姜耳中会找他的麻烦。不过接连几日董姜都为提过一字,他只作董姜不知,心也就放下了。
数日后。
韩风先哼着小曲坐在帐内,身上已穿好战甲,闲来无事左右倒手抛接自己的头盔解闷。正抛着,忽听一阵匆忙的脚步声传来。他抬眼一看,进来的乃是董姜帐下的一名传令兵。他无声地冷笑一下,稳稳接住自己的头盔。
那传令兵恭恭敬敬地向韩风先行了个礼,道:校尉,前方久攻不下,董州牧请您出战。
说完双手托举奉上,手心里放着的赫然又是两张兵符。
韩风先早已没有第一回 领兵符时的欣喜若狂了,不急不忙地伸手接过,道:替我向爷爷带个话:风先定不辱命。
正如哥灵察所言,董姜手下能征善战的将领并不多,反正那些人一个都入不了韩风先的眼。他们越逼近大散关,遭遇的抵抗力量也越强大。董姜显然还是不太想重用他的,但是那群酒囊饭袋都不顶用,董姜不重用他都不行。
如今他可调遣的兵马越来越多,他甚至已开始做起美梦,等他们顺利踏平关中后、进军中原的时候,就不再是他依附者董姜,怕是董姜要反过头来依附他了!
他嘴角不住上扬,又恐被传令兵看出他的心思,忙带上头盔,挡住自己的脸色,出帐点兵去了。
一个时辰后。
敌方的军队开始四散溃逃,向附近的山林逃去。凉州军多骑兵,进山不利,因此他没有下达追击的命令。穷匮莫追,他本也没将那些人放在眼里。
他手下的将士们开始大声欢呼:胜了!胜了!我们又胜了!
快去抢战利啊!又能领赏了!
韩风先骑在马上,望着远方溃散的敌军,心里隐约觉得有些奇怪。
这已经是近段时日里的第三次了。董姜率先派出其他将领出战,久攻不下,于是又派他出战。他一出马,当即战无不胜攻无不取,迅速大败敌军,获得胜利。
前两回他都觉得没觉得不对劲。原本他就自认打仗的本事胜过董姜手下其他人,别人打不赢的仗,他打赢了真正常。可这一回,他却觉得自己赢得似乎有些过于轻松了。
敌军分明就不堪一击,先前领兵出征的将领到底是有多糟糕,才连这样的敌人都打不赢?或者应该说,敌军似乎根本就没有什么士气,因此一触即溃,这仗根本就不难打。
怎会如此?难不成敌军有意让他?
这个想法刚冒出来,立刻就被韩风先自己否决了。
随董姜出战是他第一次离开凉州,他根本就不认识关内的任何人,两军交战如此大事,怎可能有人平白相让?
想来无非两个缘由:一来他虽是头一回出大漠,可他沙漠之狼的名号早已传入关内,敌军见了他的旗号便闻风而逃;二则他出战之前敌军已经遭受过几轮攻击,兵困马乏,又见他挂帅前来,灰心丧气。他也算是捡了前人的便宜。
想明白这两点,韩风先顿时又得意起来。定是他先前率两百人全歼延州军和蜀商的商兵队伍,让延州军从此畏他如虎。照这样下去,他将谢无疾与朱瑙的脑袋收入囊中已是指日可待了!
他意气风发地大笑数声,道:收兵!
=====
又过数日。
凤翔。
朱瑙坐在桌前,正在翻看一摞账目。他命人从蜀中加急运来的军需物资已运至前线,这些东西能够保障谢无疾作战所需。另外他亦要来了谢无疾军中的开支账目查看,看如何能为谢无疾省去一些不必要的度支,增加收入。
而他桌前不远处,谢无疾就站在屋子的中央。他手里拿着一张地图,面前摆着一副沙盘,他一面看地图,一面在沙盘上进行战事推演。
两人偶尔交谈几句,又继续自己的思考。
就在此时,外面忽然响起脚步声,是刚从前线赶回来的探子来汇报最新战况了。
将军,府尹,探子禀报道,两日前,凉州军已攻破秦州。如今凉州大军正朝着大散关而来!
谢无疾闻言皱了下眉头,朱瑙亦推开手中公务。
谢无疾问道:你可知现在韩风先统领多少兵马?
探子道:约有三四千人。秦州便是他带兵破城的。
三四千人?谢无疾与朱瑙对视了一眼。
探子又禀报了一些战况的详情,全部说完之后,他便退出去了。
探子走后,谢无疾道:董姜果然开始重用韩风先。
凉州军刚刚出征的时候韩风先还只能调遣几百人,这几仗打完,他身价翻了数番,已能调遣三四千人。升官速度之快,也就只比朱瑙差一点点。
朱瑙坐在椅子上想了一会儿,起身走到沙盘面前,和谢无疾并肩而立。
他一本正经地打量着沙盘,过了一会儿,谢无疾忍不住问道:你能看得懂沙盘?
朱瑙摇摇头:看不大懂。
谢无疾:所以看了这么久是在看什么?
朱瑙笑道:这不是剑你总盯着看,我也忍不住想看看能看出什么名堂么。
谢无疾嘴角微微抽动。要是朱瑙随便看看就看出名堂来了,他把这将军位也让给朱瑙得了。
朱瑙说笑后,忽又问道:谢兄,他们拿下秦州的速度,是比你预计得更快,还是比你预计得更慢?
这问题问得谢无疾略略怔了一怔。他皱眉道:此事牵扯诸多一场战事的成败,关乎攻城军的士气和疲惫程度、关乎守城军的信心和人数、更关乎将领的指挥乃至天气状况天时地利人和,方方面面都涉及。战事所需时日,莫说一个不在战场上的人,就是亲自参与了战事的人都很难说清楚。
然而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朱瑙截住了:我明白。我相信谢兄的直觉。快了,还是慢了?
谢无疾:
谢无疾:慢了。
朱瑙笑了笑,道:嗯,我猜也是。
战场上影响战局的因素谢无疾自然是猜不到的。不过从前几日起,谢无疾就增加了派探子打听的频率,并且加快了战前动员。说明他知道秦州必定失守,而且照他的直觉,原本秦州前几日就该失守了。
秦州会丢并不奇怪。那里的守军并不是谢无疾的兵马,而是凤翔军如今关内的形势颇为复杂,谢无疾是后来者,所以他的兵马主要控制郊县和一些要塞,大多城镇还由原来的势力掌控。关内有谢无疾的延州军、凤翔军、费岑的京兆军以及朱瑙调拨过来的蜀军,其中谢无疾的兵马最多,战力最强。蜀军、京兆军都是与延州军同心同德的,凤翔军与他们虽不同一个鼻孔出气,但在抵抗凉州军上也算一家。
总而言之,依照谢无疾对凤翔军的了解以及凉州军前期势不可挡的攻势来看,这一次他们攻下秦州的速度应是慢了。
朱瑙道:大概虫儿开始叫了罢。说完之后,他回到位置上坐下,继续翻看账本。
午聪恰好来为谢无疾送刚绘制好的布防图,一进屋便听见这句话。他怔了怔,竖起耳朵却只听见外面的鸟叫和风吹树叶声,并未听见什么虫鸣。
他走到谢无疾身边,将图纸递给谢无疾,又不解地低声问道:将军,什么虫叫了。
谢无疾摇了摇头,没有回答他。
午聪心中顿感纳闷:怎么将军和朱府尹还打上别人听不懂的暗语了?
谢无疾却朝着朱瑙看了一眼。
不久之前,他刚刚听说凉州军正准备大举入侵关中的时候,他与朱瑙商议对策。排兵布阵的事情朱瑙自然不大懂,不过朱瑙似乎早已想过这种情形的发生,没怎么细想就向他提出了对付凉州军的办法。
养蛊。
蛊虫开始叫了。
第173章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话再说回数日前。
韩风先打完胜仗,收拾完战场,意气奋发地回到军营,迫不及待地去找董姜邀功。
多日来连战连胜,他心情好极,不禁哼起小曲。待走到董姜帐外,却听帐内人声嘈杂,竟有许多人在里面。
州牧,这不公平!帐内有人愤慨道,凭什么功劳都算那狗杂种的?他明明是捡了我的便宜!
就是就是,许多人在附和,州牧对那狗杂种也太偏心了!
韩风先的笑容瞬间冻在脸上。
打他年纪还小的时候,他就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在凉州这地方生活的族群很多,各族之间时而互相仇视,时而互相交好。无论如何,每个人总有自己的族群,有自己的朋友。会有人因为相似的相貌和相同的语言毫无缘由地成为别人的同伴。但也有一种人例外就是像他这样的混血儿。
他的身体里分明流着两种血,可他却没有两种归属。对于任何族群而言,像他这样的人都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十三岁之前,所有人都叫他,喂,那个狗杂种。以至于他都忘记了他原来的名字叫什么。
韩赞跟他的恩与仇,随着他割下那颗人头,全都烟消云散。唯有一件事他的确感谢韩赞,便是韩赞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只可惜很多人至今仍不愿意用这个名字称呼他。
帐中的人们还在慷慨激昂。
只要我带军再冲杀几次,敌军就会放弃阵地。州牧却把我召回来,派那姓韩的出战,让他白白抢走了我的军功!
上一回也是这样!明明出力最多的是我,敌军是被我打趴下的,他才刚上战场,敌军就撤了,他什么都没有干,军功却算作他的。我还被人笑话不如他!简直荒谬!
州牧,你待他太偏心了,这会叫其他将士们寒心的!
是啊,就是啊
韩风先听着里面的人大放厥词,不住冷笑。
眼下在帐里说话的都是董姜手下的其他军官,这几日来,他们连战不胜,最后都是韩风先替他们收拾的残局。韩风先赢得太利落,太漂亮,也把那些人衬托的太无能。现在,那些人坐不住了。
在凉州军中,由于士卒大都由马贼构成,因此军中的规矩和马贼帮的规矩很像。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谁抢到的就是谁的。最后打赢的人是韩风先,军功就是韩风先的,战利品也由韩风先先挑。而最先出战却铩羽而归的那些人,别说立功,不受责罚就该偷着笑了。
原本韩风先赢一次两次,那些人也无话可说。但他赢的次数多了,被他比下去的人也多了。哪怕是没有被他抢过功劳的,看着他一日日坐大,也会心生惧恨。于是这些酒囊饭团结起来,一起跑到董姜面前抗议。他们不光要趁此机会抹杀自己的过失,还要把韩风先狠狠踩在脚底下,把他的一切据为己有!
韩风先听不下去,也不打算再听了。他正要拔腿入帐,帐内忽又传出一道声音。
州牧难道就不觉得奇怪吗?谢无疾声名在外,延州军绝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我们这些人每次都久攻不下的阵地,为何韩风先一出兵,敌军就立刻撤退了?难不成我们这些人全都是废物,就他一个懂得怎么打仗?这也太可笑了吧?
州牧仔细想想,韩赞养了那狗杂种二十几年,那杂种都能亲手割下韩赞的脑袋。他对州牧又岂会忠心?这一次,八成也是他勾结了敌军,作假取胜,赢得战功。好骗取州牧的信任,顺便还能让我们都是去州牧的信任!等到他大权在握时,他对州牧也会如他对韩赞一样
恋耽美
可他又为何抵死不肯招供身份呢?哦,许是他没听说自己被擒的消息,又左右找不到人,还以为自己被擒后并未被认出身份,因此就不肯招供。毕竟一个被俘虏的普通瘸子总比被俘虏的韩风先待遇好些。
想明白这点,韩风先心里的第一个想法是:这人莫不是个傻子吧?
第二个想法是:忠心固然可嘉,可惜此人无论如何留不得了。
这哥灵察忠心不假,可即便他第一回 没有识破骗局,等他醒来睁眼,看见好手好脚站着的自己,也该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忠心救主,却遭主公算计利用,韩风先将心比心,若是自己遇上这样的事,他一定会等待机会把这主公碎尸万段以泄怒火。
因此,哥灵察这人莫说继续留在身边了,就是继续留在世上他都不得安心。
韩风先动了杀心,尚未来得及动手,哥灵察竟忽然呻吟一声,缓缓睁开眼睛。
这人明明已骨瘦如柴,柔弱得没有半点威胁,韩风先却莫名心生畏惧,向后退却半步,准备寻找兵器。
然而哥灵察睁开眼后,一双湖蓝色眼睛里清澈得不见半点污染。他的眼神起先是空洞茫然,好一阵才聚起光。当他认出面前的韩风先,眼中流露出的竟是惊喜之色。
统满
他嗓子哑得几乎发不出声来,韩风先被那眼里的清澈震住,竟忘记了寻找兵刃的打算。他犹豫片刻,蹲下身去靠近哥灵察。
哥灵察几乎动弹不得,只手指艰难地向韩风先靠了靠:你没事
韩风先目光闪烁了一下:你走后不久,有追兵赶到,我只能离开。后来躲过追兵,我遇上援兵,就获救了。
他很努力地想从哥灵察脸上看出一丝丝的质疑、愤怒、恼恨可惜哥灵察的脸太脏,眼睛又太干净,除了欣喜和疲惫之外,别的什么也看不出。
哥灵察嘴唇翕动,说了几个字。他声音太轻了,韩风先没有听见,通过看他的唇语,辨认了半天才想起那应当是犬戎语里的一句道歉。
哥灵察说:我没有遵守我的承诺,对不起。
韩风先呆了呆,哥灵察已脱力地又闭上眼睛了。
一股无名之火忽然从韩风先心底窜起,他骂了一句妈的,捏起拳头想砸点什么,却又被重重的无力感裹挟。
又过良久,他忽然咬牙切齿地高声喊道:大夫!马上找大夫来!一定要把他给我救活了!
第172章 怎么将军和朱府尹还打上别人听不懂的暗语了?
哥灵察中了箭,好在并没有伤到要害。军医替他剜出箭头后,他起了几日烧。等烧退了,命也就保住了。
军营里每天都有很多伤员,大军不会为了任何一个伤员停滞脚步,于是滚滚铁骑仍在向前推进。
韩风先那日丢下大军率先回营,事后倒也有些心虚,担心此事传入董姜耳中会找他的麻烦。不过接连几日董姜都为提过一字,他只作董姜不知,心也就放下了。
数日后。
韩风先哼着小曲坐在帐内,身上已穿好战甲,闲来无事左右倒手抛接自己的头盔解闷。正抛着,忽听一阵匆忙的脚步声传来。他抬眼一看,进来的乃是董姜帐下的一名传令兵。他无声地冷笑一下,稳稳接住自己的头盔。
那传令兵恭恭敬敬地向韩风先行了个礼,道:校尉,前方久攻不下,董州牧请您出战。
说完双手托举奉上,手心里放着的赫然又是两张兵符。
韩风先早已没有第一回 领兵符时的欣喜若狂了,不急不忙地伸手接过,道:替我向爷爷带个话:风先定不辱命。
正如哥灵察所言,董姜手下能征善战的将领并不多,反正那些人一个都入不了韩风先的眼。他们越逼近大散关,遭遇的抵抗力量也越强大。董姜显然还是不太想重用他的,但是那群酒囊饭袋都不顶用,董姜不重用他都不行。
如今他可调遣的兵马越来越多,他甚至已开始做起美梦,等他们顺利踏平关中后、进军中原的时候,就不再是他依附者董姜,怕是董姜要反过头来依附他了!
他嘴角不住上扬,又恐被传令兵看出他的心思,忙带上头盔,挡住自己的脸色,出帐点兵去了。
一个时辰后。
敌方的军队开始四散溃逃,向附近的山林逃去。凉州军多骑兵,进山不利,因此他没有下达追击的命令。穷匮莫追,他本也没将那些人放在眼里。
他手下的将士们开始大声欢呼:胜了!胜了!我们又胜了!
快去抢战利啊!又能领赏了!
韩风先骑在马上,望着远方溃散的敌军,心里隐约觉得有些奇怪。
这已经是近段时日里的第三次了。董姜率先派出其他将领出战,久攻不下,于是又派他出战。他一出马,当即战无不胜攻无不取,迅速大败敌军,获得胜利。
前两回他都觉得没觉得不对劲。原本他就自认打仗的本事胜过董姜手下其他人,别人打不赢的仗,他打赢了真正常。可这一回,他却觉得自己赢得似乎有些过于轻松了。
敌军分明就不堪一击,先前领兵出征的将领到底是有多糟糕,才连这样的敌人都打不赢?或者应该说,敌军似乎根本就没有什么士气,因此一触即溃,这仗根本就不难打。
怎会如此?难不成敌军有意让他?
这个想法刚冒出来,立刻就被韩风先自己否决了。
随董姜出战是他第一次离开凉州,他根本就不认识关内的任何人,两军交战如此大事,怎可能有人平白相让?
想来无非两个缘由:一来他虽是头一回出大漠,可他沙漠之狼的名号早已传入关内,敌军见了他的旗号便闻风而逃;二则他出战之前敌军已经遭受过几轮攻击,兵困马乏,又见他挂帅前来,灰心丧气。他也算是捡了前人的便宜。
想明白这两点,韩风先顿时又得意起来。定是他先前率两百人全歼延州军和蜀商的商兵队伍,让延州军从此畏他如虎。照这样下去,他将谢无疾与朱瑙的脑袋收入囊中已是指日可待了!
他意气风发地大笑数声,道:收兵!
=====
又过数日。
凤翔。
朱瑙坐在桌前,正在翻看一摞账目。他命人从蜀中加急运来的军需物资已运至前线,这些东西能够保障谢无疾作战所需。另外他亦要来了谢无疾军中的开支账目查看,看如何能为谢无疾省去一些不必要的度支,增加收入。
而他桌前不远处,谢无疾就站在屋子的中央。他手里拿着一张地图,面前摆着一副沙盘,他一面看地图,一面在沙盘上进行战事推演。
两人偶尔交谈几句,又继续自己的思考。
就在此时,外面忽然响起脚步声,是刚从前线赶回来的探子来汇报最新战况了。
将军,府尹,探子禀报道,两日前,凉州军已攻破秦州。如今凉州大军正朝着大散关而来!
谢无疾闻言皱了下眉头,朱瑙亦推开手中公务。
谢无疾问道:你可知现在韩风先统领多少兵马?
探子道:约有三四千人。秦州便是他带兵破城的。
三四千人?谢无疾与朱瑙对视了一眼。
探子又禀报了一些战况的详情,全部说完之后,他便退出去了。
探子走后,谢无疾道:董姜果然开始重用韩风先。
凉州军刚刚出征的时候韩风先还只能调遣几百人,这几仗打完,他身价翻了数番,已能调遣三四千人。升官速度之快,也就只比朱瑙差一点点。
朱瑙坐在椅子上想了一会儿,起身走到沙盘面前,和谢无疾并肩而立。
他一本正经地打量着沙盘,过了一会儿,谢无疾忍不住问道:你能看得懂沙盘?
朱瑙摇摇头:看不大懂。
谢无疾:所以看了这么久是在看什么?
朱瑙笑道:这不是剑你总盯着看,我也忍不住想看看能看出什么名堂么。
谢无疾嘴角微微抽动。要是朱瑙随便看看就看出名堂来了,他把这将军位也让给朱瑙得了。
朱瑙说笑后,忽又问道:谢兄,他们拿下秦州的速度,是比你预计得更快,还是比你预计得更慢?
这问题问得谢无疾略略怔了一怔。他皱眉道:此事牵扯诸多一场战事的成败,关乎攻城军的士气和疲惫程度、关乎守城军的信心和人数、更关乎将领的指挥乃至天气状况天时地利人和,方方面面都涉及。战事所需时日,莫说一个不在战场上的人,就是亲自参与了战事的人都很难说清楚。
然而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朱瑙截住了:我明白。我相信谢兄的直觉。快了,还是慢了?
谢无疾:
谢无疾:慢了。
朱瑙笑了笑,道:嗯,我猜也是。
战场上影响战局的因素谢无疾自然是猜不到的。不过从前几日起,谢无疾就增加了派探子打听的频率,并且加快了战前动员。说明他知道秦州必定失守,而且照他的直觉,原本秦州前几日就该失守了。
秦州会丢并不奇怪。那里的守军并不是谢无疾的兵马,而是凤翔军如今关内的形势颇为复杂,谢无疾是后来者,所以他的兵马主要控制郊县和一些要塞,大多城镇还由原来的势力掌控。关内有谢无疾的延州军、凤翔军、费岑的京兆军以及朱瑙调拨过来的蜀军,其中谢无疾的兵马最多,战力最强。蜀军、京兆军都是与延州军同心同德的,凤翔军与他们虽不同一个鼻孔出气,但在抵抗凉州军上也算一家。
总而言之,依照谢无疾对凤翔军的了解以及凉州军前期势不可挡的攻势来看,这一次他们攻下秦州的速度应是慢了。
朱瑙道:大概虫儿开始叫了罢。说完之后,他回到位置上坐下,继续翻看账本。
午聪恰好来为谢无疾送刚绘制好的布防图,一进屋便听见这句话。他怔了怔,竖起耳朵却只听见外面的鸟叫和风吹树叶声,并未听见什么虫鸣。
他走到谢无疾身边,将图纸递给谢无疾,又不解地低声问道:将军,什么虫叫了。
谢无疾摇了摇头,没有回答他。
午聪心中顿感纳闷:怎么将军和朱府尹还打上别人听不懂的暗语了?
谢无疾却朝着朱瑙看了一眼。
不久之前,他刚刚听说凉州军正准备大举入侵关中的时候,他与朱瑙商议对策。排兵布阵的事情朱瑙自然不大懂,不过朱瑙似乎早已想过这种情形的发生,没怎么细想就向他提出了对付凉州军的办法。
养蛊。
蛊虫开始叫了。
第173章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话再说回数日前。
韩风先打完胜仗,收拾完战场,意气奋发地回到军营,迫不及待地去找董姜邀功。
多日来连战连胜,他心情好极,不禁哼起小曲。待走到董姜帐外,却听帐内人声嘈杂,竟有许多人在里面。
州牧,这不公平!帐内有人愤慨道,凭什么功劳都算那狗杂种的?他明明是捡了我的便宜!
就是就是,许多人在附和,州牧对那狗杂种也太偏心了!
韩风先的笑容瞬间冻在脸上。
打他年纪还小的时候,他就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在凉州这地方生活的族群很多,各族之间时而互相仇视,时而互相交好。无论如何,每个人总有自己的族群,有自己的朋友。会有人因为相似的相貌和相同的语言毫无缘由地成为别人的同伴。但也有一种人例外就是像他这样的混血儿。
他的身体里分明流着两种血,可他却没有两种归属。对于任何族群而言,像他这样的人都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十三岁之前,所有人都叫他,喂,那个狗杂种。以至于他都忘记了他原来的名字叫什么。
韩赞跟他的恩与仇,随着他割下那颗人头,全都烟消云散。唯有一件事他的确感谢韩赞,便是韩赞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只可惜很多人至今仍不愿意用这个名字称呼他。
帐中的人们还在慷慨激昂。
只要我带军再冲杀几次,敌军就会放弃阵地。州牧却把我召回来,派那姓韩的出战,让他白白抢走了我的军功!
上一回也是这样!明明出力最多的是我,敌军是被我打趴下的,他才刚上战场,敌军就撤了,他什么都没有干,军功却算作他的。我还被人笑话不如他!简直荒谬!
州牧,你待他太偏心了,这会叫其他将士们寒心的!
是啊,就是啊
韩风先听着里面的人大放厥词,不住冷笑。
眼下在帐里说话的都是董姜手下的其他军官,这几日来,他们连战不胜,最后都是韩风先替他们收拾的残局。韩风先赢得太利落,太漂亮,也把那些人衬托的太无能。现在,那些人坐不住了。
在凉州军中,由于士卒大都由马贼构成,因此军中的规矩和马贼帮的规矩很像。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谁抢到的就是谁的。最后打赢的人是韩风先,军功就是韩风先的,战利品也由韩风先先挑。而最先出战却铩羽而归的那些人,别说立功,不受责罚就该偷着笑了。
原本韩风先赢一次两次,那些人也无话可说。但他赢的次数多了,被他比下去的人也多了。哪怕是没有被他抢过功劳的,看着他一日日坐大,也会心生惧恨。于是这些酒囊饭团结起来,一起跑到董姜面前抗议。他们不光要趁此机会抹杀自己的过失,还要把韩风先狠狠踩在脚底下,把他的一切据为己有!
韩风先听不下去,也不打算再听了。他正要拔腿入帐,帐内忽又传出一道声音。
州牧难道就不觉得奇怪吗?谢无疾声名在外,延州军绝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我们这些人每次都久攻不下的阵地,为何韩风先一出兵,敌军就立刻撤退了?难不成我们这些人全都是废物,就他一个懂得怎么打仗?这也太可笑了吧?
州牧仔细想想,韩赞养了那狗杂种二十几年,那杂种都能亲手割下韩赞的脑袋。他对州牧又岂会忠心?这一次,八成也是他勾结了敌军,作假取胜,赢得战功。好骗取州牧的信任,顺便还能让我们都是去州牧的信任!等到他大权在握时,他对州牧也会如他对韩赞一样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