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嘉年——左篱(85)
你们还知道现在天色尚早啊。
张春华暗暗翻了白眼,又靠回软榻上,企图继续闭目养神。奈何两人翻拿竹简的声音总是时不时的钻入耳中,忍了一会儿,她终于放弃继续在院里自找苦吃,站起身打算回屋里补个觉。
看着张春华的身影消失在逐渐和起的门后,司马孚不由向他二哥打趣道:二嫂可真爱二哥,明明困倦的不行,还在这里陪了二哥那么久。二哥也真疼二嫂,一应杂事都不让二嫂动手操劳。
司马孚还记得不久前二哥与二嫂的婚事。司马家为儒学大家,本绝不会娶商家女为儿妇,但一向内敛温和的二哥,在这件事上却出奇的强硬,一定要娶二嫂为妻。父亲本就对二哥离家多年心怀歉意,又见二哥这么坚持,所以最后还是去山家提了亲。在司马孚看来,能让二哥这么坚持,二嫂与二哥的情谊一定是深厚无比,情比金坚,哪知道司马懿一应杂事都不让张春华打理,是因为他暂且还信不过这枕边人。
而且若实话实说,司马懿对张春华是着实怀有几分忌惮之心的。尤其是张春华眸中不自觉的媚色,美则美矣,却隐隐透着杀意与冰冷,与他眼中暗含的情绪如为一般。
越是同类人,越是能相互理解;越是同类人,也越无法倾心相交,哪怕是白首之盟。
司马懿不答话,司马孚也不在意,徒自继续说道:虽然平日里二嫂与二哥吵吵闹闹的,但这才说明二嫂与二哥感情好嘛。琴台之会,白首之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孚真愿明年及冠时能如二哥般遇到心上之人。
司马懿无奈地笑笑,有心说两句,司马孚突然叫道:天啊,孚都忘了,今日与伯怀约了同去学舍听杜先生讲学的,约得辰时见,这都已经辰时一刻了。二哥,父亲这些书先交给你了,孚先走了!说完,不等司马懿应下,就已急急忙忙的跑了出去,留下司马懿一个人站在院子里,沉默无语。
屋门被推开,去了珠簪散着头发的张春华倚在门口,看到司马懿无语的表情,心情颇为不错:看来你回司马家的确是个明智的选择。比起之前的锋芒毕露,如今这般蛰伏隐忍的样子,更让张春华觉得有趣。
司马懿认命的从司马孚扔下的几盆竹简里拿起新的继续挂到院中绳上,听到张春华的声音,头也未回道:你若是困就进屋继续去睡会儿。省得在这里冷嘲热讽。
仲达这么体贴啊。张春华眨眨眼,唇角笑容愈发娇俏:夫君未发现吗?自打回了司马家之后,你的心肠越发的软了。这是好话未说完,她就被司马懿回头扫了一记冷眼,笑容淡了几分,好了好了,妾身的确还困倦的很,这就回屋再睡会儿去。她往屋里走了几步,正要关门,突然又想起来道,对了,曹操派来的人到河内了。仲达把书挂完就早些也进屋来躺着吧,毕竟你还是得了风痹病的重病之人呢。
重新回到屋中床上躺下,张春华闭上眼睛。这一回或许是因为屋外无了司马孚的聊天声,司马懿的动作又比较轻,她沾到枕头后,不一会儿就意识模糊了起来。迷迷糊糊中不知过了多久,隐约听到屋门声响,心知定是司马懿进了屋,向左侧转了身,蜷缩起身体,彻底沉入梦乡。
由淅淅沥沥到哗哗啦啦,雨声越来越大,砸入一场清梦。
还不愿起身的张春华捂着耳朵、闭着眼睛,缩在被子里在床上负隅抵抗了半天,还是挡不住这吵人的雨声。她不耐烦的坐起身,随手一探身侧,却是空空如也,这才猛得惊醒了过来。她走下床,把头发随手用木簪一簪,披上件外衣,推开屋门,果不其然看到瓢泼大雨中,司马懿一个人撑着伞忙忙碌碌的在收书。又要撑伞,又要收书,雨又下的这般大,司马懿早已被淋成了落汤鸡。
叹了口气,张春华未打伞跑出屋来,把司马懿手中的伞抢过扔到一旁:反正都淋成这样了,还打什么伞,我帮你赶快先收回去吧。心中暗道这说好的晴空烈日怎倏忽就变成了瓢泼大雨,等司马孚那小子回来,她定要好好与他理论一番。
司马懿怪异的看了眼来帮忙的张春华,然也来不及多问。这院中的书都是司马家珍藏多年的古书,天下可能就仅此一卷,若他不赶快将书收回去,等司马防知道了,还不知道会引起多大的风波。他还想借用司马家的势力,绝不能在这种小事上有了差错。
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快,他们又是赶时间,仅是把书抱到檐下就匆匆再去收其他的书,所以没用多久就将书都收了回来。哗哗啦啦的雨声中,二人隔着混乱堆放的湿竹简,互相看着对方被大雨浇透狼狈无比的模样,不知道谁先轻笑了一声,心情没由来的好了许多。
习惯了和对方虚与委蛇,看对方阴谋满怀,骄傲自负的模样,如今这般狼狈,到是让人多了许多鲜活之气。
你先进屋把头发绞干,衣服换了,这里懿来整理。司马懿难得在无第三人在场时,对张春华说话温柔了些。
张春华把鬓边还在滴水的头发往耳后一别,歪头笑眯了眼,声音带着少女的娇媚与清脆:恭敬不如从命,我可是不会和你客气的。
二夫人,前院传报突然,有一个仆人未经通报就撑着伞走到院里。他边走边禀报,抬起头陡然看见站在屋边的司马懿,一愣,顿住脚步,二、二少爷?你的病
张春华和司马懿陡然都变了脸色。对视一眼,司马懿转身迈过竹简向屋里走去,张春华则冒着雨走向愣在原地的仆人。她的声音比这雨更加冰冷:二少爷病了需要静养。没有我的允许,谁都不许进这院子,你不知道吗?!
可,可二夫人之前吩咐说有急事要立即传仆人说道一半,突然噤了声。他分明看到,在二夫人那柔弱无骨,半隐在袖下的右手,隐隐闪着银光。
张春华瞬间便发现这仆人已经看到了她手中的短匕,立即举臂向仆人刺去。而仆人不知是不是因为求生的本能,竟躲过了这致命一击,拔腿就向院外逃去。
不敢犹豫,张春华立即追了上去。边追她边在权衡:下这么大的雨,府里的仆人丫鬟应当也都在屋中呆着,就算有一二在外的人,也不过再多杀几人就是。像司马家这么大的府邸,无缘无故死了几个仆人丫鬟,太正常不过了。
仆人本就心神俱惊,没跑几步就摔倒在地,虽然很快就爬了起来,但还是被张春华追上不少。距离越来越近,待跑到前院时,二人已不过几步之差。将手中匕首一转,张春华猛得加快速度,高抬手臂,却在刺下的一瞬,她看到这仆人之前还有他人。
来不及停顿,她将这仆人一击毙命之后,立即大踏步而前,还沾着鲜血的,锋利的匕尖向前面之人柔软的脖颈刺去。也就在这时,她隔着雨帘,看清了前面之人的面容
匕尖在与人脖颈仅剩一寸处,生生停住。
春华,嘉这么久与你没见,你却短匕相向。这就是你们山家的待客之道吗?
第100章 第100章
出嫁从夫。这自不是山家的待客之道,却是司马家的。张春华淡淡笑着将匕首收回鞘,掩住眼底的后怕。她不敢想象,若刚才这匕真在郭嘉致命之处刺了下去,后果会如何。这时,她突然感觉头顶一暗,抬头一看,是向她倾斜来的伞顶,多日未见,郭祭酒还是如此体贴啊。
对于佳人,嘉向来以怜香惜玉为己任。郭嘉瞟了眼身旁倒下已经成为尸体的仆人,致命之处仍血流不止,在雨中慢慢晕成猩红的血潭,其实你也没杀错人。
张春华闻言神色一凛:先生的意思是,这仆人是?蛸的人?
郭嘉将目光由尸体收回,落到张春华脸上,望见人凤眸中未褪尽的杀意,笑道:是,还是不是呢?嘉不会给春华答案的。是在府中进行一次大排查结果打草惊蛇却做了无用之功,还是一举一动都被监视却只是庸庸碌碌尽当不知。何去何从,春华随意。张春华眉头一紧,转身要去检查尸体,却被郭嘉一把拉住手,雨下这么大,春华还是不要去白费功夫了。就算他是?蛸之人,派出来为眼线的人,身上怎还会留着那么明显的刺青。
先生这是何必呢?张春华不再向尸体走去,暗深呼口气,她转过身,眸中媚态尽显,柔情满怀,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的夫君其实是郭嘉,先生信不过司马懿,让我来当这个耳目不就够了吗?先生这分明是信不过我。尾音略微上挑,似嗔似娇,任谁都不禁苏了骨头。
郭嘉似乎也被这般娇媚打动,目光柔和了许多,声音温柔的仿佛是与情人交谈:是啊,嘉信不过春华。女儿家最易心软,尤其是对与自己耳语厮磨、相濡以沫的人,万一有一天蛇蝎美人一心想从良,嘉那么信任她,岂非让她为难。
耳语厮磨?相濡以沫?
张春华隐约想了想,就被那场景骇到心惊。明知道那是匹只谈利益的狼崽子,自己还去倾付真心,岂不是傻了吗?
不过
不知为何,她脑海中浮现出了方才与司马懿廊下那个狼狈无比的对笑,心头微微一动。
那匹狼崽子也不是全无可爱的时候。
看来至少被嘉说中了一部分。郭嘉了然道,不等张春华反驳,他已继续道,你和仲达在司马府不易,处理那具尸体就由?蛸来办,不会留下破绽的。至于这报酬谁来付,你们夫妻俩过后自己商量吧。
为他遮掩,自然是他付,你要报酬,自己与他讨去。张春华心中暗暗腹议了句,面容上已挂起与方才截然不同的笑容,与寻常世家贵妇般端庄温雅:多谢郭祭酒。还不知今日先生来司马府,所为何事?府中公爹与大哥都在任上,夫君又卧病在床,只能由妾身来招待先生。多有不周,还望先生恕罪。
明明谁都知道司马懿是真病还是假病,但在这层窗户纸未捅破之前,看来张春华是打算与自己演戏到底了。
郭嘉眨眨眼,也跟着张春华的话正经回答道:嘉是来替曹司空礼贤下士的。司空听闻河内司马家二公子,年少有为,聪慧过人,有意征辟入司空府,可惜二公子突染重疾,司空深感忧惜,可惜都中事务繁忙,所以只能由嘉来代劳,探望二公子。
夫君尚在房中休养,不知先生是否需要妾身为先生带路?
那便有劳夫人了。不过,在那之前郭嘉似笑非笑望着张春华的面庞,嘉不如先撑伞送夫人回厢房梳洗一番?
张春华一愣,耳边近处又响起郭嘉的声音,贴的极尽,声音极小,却全然掩不住其中的戏谑:春华,答应嘉,下次与嘉作娇嗔媚态,一定要先注意自己的眉黛胭脂有没有被大雨浇花了,好吗?
哼!张春华终于维持不住笑容,怒瞪了眼郭嘉,高昂起精致的下巴,我为先生带路,有劳郭祭酒了。说完一撩已经满是污点的裙摆,快步向前走去,完全不在意自己会不会被雨淋到。
看来,哪怕是张春华这般心机深重的女子,也会因为容貌与他翻脸。无论是比起方才的故作媚态还是故作端庄,现在这般举手投足都透着不输男子的气势,英比赵娥的张春华,才更像郭嘉在还未见到张春华真人之前,知道的那个杀父救母的少女。
郭嘉无奈摇摇头,快步也撑着伞跟了上去。
在张春华屋外廊下等着人整理妆容仪表,郭嘉拿着收起的伞,无聊的望着檐外的雨发呆。下了这么久,瓢泼大雨已经变成了绵绵细雨,淅淅沥沥的下着,不知还要下上多久。这时,传来开门的声音,却不是郭嘉身后的那扇。
司马懿走出屋门,看到张春华门前的郭嘉,一愣,随即面上滑过一瞬似喜似怒十分怪异的表情。此时的他已然比郭嘉还高了一些,所以当他沿着廊走到郭嘉面前时,再无需如小时那般仰着头与郭嘉对话:以懿一介白衣,竟能让曹司空舍得让郭祭酒来奔波这一趟,真是受宠若惊。
他虽然这么说,但那语气音调,却比寒雨还要冰冷。
过近的距离让郭嘉有些不自在。他退后一步,怪异的看着司马懿:乾玖,哦不,现在嘉当唤你表字仲达了。仲达,嘉听闻你重病不起,所以才不辞千里奔波而来。就算你不顾念旧情,远来是客,也不该是这般待客之道吧。
听闻懿重病不起,所以才不辞千里奔波而来,为曹司空探探懿是真病还是假病。郭祭酒讲话还是说全些,免得让人误会郭祭酒是担忧懿生病前来。司马懿仍旧冷言冷语,眉间隐隐凝着化不开的怒气,让郭嘉更加疑惑。
明明该是他来兴师问罪,怎么反倒是司马懿先恼了起来?
仲达,与人僵持在这里也不是办法,郭嘉按叹了口气,本着不与小孩子计较的心情,先和缓了神色,无论嘉是为谁而来,你都要至少要与嘉解释一下,你为何要装病?
司马懿一甩衣袖,道:为何?因为懿不似郭祭酒那般忠诚,为曹操出谋划策,呕心沥血,甚至不惜把自己当作韩嫣董贤。
郭嘉怔了一下。他方才想了千般原因,却当真未想到司马懿是因这种私事怒恼,这可一点都不像他养大的那头只知趋利避害的狼崽子。不过此事,他不愿向司马懿解释,也不必解释:那么,仲达又是否可以告诉嘉,二公子又是何处惹到了仲达,以至于仲达要推二公子入险境?
司马懿不避不躲,对视着郭嘉双眸:懿不明白郭祭酒是何意思。
司马仲达,你知道嘉的底线是什么。郭嘉神色渐冷,你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嘉不管你;你以司马家的名望结交名士,嘉不管你;甚至你与二公子私交甚密,嘉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你现在,却是要
开门声打断了郭嘉的话。紧随之后娇柔的女声瞬间将这即将滑向剑拔弩张的气氛打破。此时张春华已经梳洗完毕,换了身衣服,将头发拧干用发带绑起,再松松簪了根簪子。她佯作看不到郭嘉与司马懿面上的冷意,柔声道:夫君,你病还未好,怎就到屋外来了,万一吹了风再冰了就不好了。再说了,郭祭酒一贯身体不好,也禁不住在这风口站这么久,先进屋再说吧。
这倒是懿疏忽了。司马懿突然一笑,面容上的冷意荡然无存,郭祭酒,请。
走到院中的前厅坐定,司马懿呷着茶,郭嘉玩着手中的折扇,张春华坐在一旁淡淡微笑,端庄的姿态背后是掩不住的将要看到一出好戏的兴趣。厅中安静到只能听见屋外逐渐转小的雨声,诡异的气氛在厅中不断蔓延。
突然,郭嘉将折扇啪的一合。司马懿放下茶杯抬头看去,只见郭嘉从袖中拿出一个木盒子,他说道:仲达,这个东西嘉代二公子还给你。看在旧日的情谊,这次嘉不会追究,但仅此一次。
司马懿看了眼木盒,没有拿起。虽然?蛸所有的木盒都是如此,但他很清楚这是他当日在官渡交给曹丕的那个:郭祭酒,懿不懂你的意思。懿以为,你们会很需要此物。
袁绍还没死,冀州还在他手里,现在知道的这么详细也无用。更何况,就算将来袁绍身死,攻破邺城,这些商贾大姓自然会见风使舵,主动归附。只走到这一步,根本就不需要这些情报。而你却将此物交给二公子。以你之智,你定然知道,如果二公子真将此帛书呈给司空,会是什么意思。
恋耽美
张春华暗暗翻了白眼,又靠回软榻上,企图继续闭目养神。奈何两人翻拿竹简的声音总是时不时的钻入耳中,忍了一会儿,她终于放弃继续在院里自找苦吃,站起身打算回屋里补个觉。
看着张春华的身影消失在逐渐和起的门后,司马孚不由向他二哥打趣道:二嫂可真爱二哥,明明困倦的不行,还在这里陪了二哥那么久。二哥也真疼二嫂,一应杂事都不让二嫂动手操劳。
司马孚还记得不久前二哥与二嫂的婚事。司马家为儒学大家,本绝不会娶商家女为儿妇,但一向内敛温和的二哥,在这件事上却出奇的强硬,一定要娶二嫂为妻。父亲本就对二哥离家多年心怀歉意,又见二哥这么坚持,所以最后还是去山家提了亲。在司马孚看来,能让二哥这么坚持,二嫂与二哥的情谊一定是深厚无比,情比金坚,哪知道司马懿一应杂事都不让张春华打理,是因为他暂且还信不过这枕边人。
而且若实话实说,司马懿对张春华是着实怀有几分忌惮之心的。尤其是张春华眸中不自觉的媚色,美则美矣,却隐隐透着杀意与冰冷,与他眼中暗含的情绪如为一般。
越是同类人,越是能相互理解;越是同类人,也越无法倾心相交,哪怕是白首之盟。
司马懿不答话,司马孚也不在意,徒自继续说道:虽然平日里二嫂与二哥吵吵闹闹的,但这才说明二嫂与二哥感情好嘛。琴台之会,白首之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孚真愿明年及冠时能如二哥般遇到心上之人。
司马懿无奈地笑笑,有心说两句,司马孚突然叫道:天啊,孚都忘了,今日与伯怀约了同去学舍听杜先生讲学的,约得辰时见,这都已经辰时一刻了。二哥,父亲这些书先交给你了,孚先走了!说完,不等司马懿应下,就已急急忙忙的跑了出去,留下司马懿一个人站在院子里,沉默无语。
屋门被推开,去了珠簪散着头发的张春华倚在门口,看到司马懿无语的表情,心情颇为不错:看来你回司马家的确是个明智的选择。比起之前的锋芒毕露,如今这般蛰伏隐忍的样子,更让张春华觉得有趣。
司马懿认命的从司马孚扔下的几盆竹简里拿起新的继续挂到院中绳上,听到张春华的声音,头也未回道:你若是困就进屋继续去睡会儿。省得在这里冷嘲热讽。
仲达这么体贴啊。张春华眨眨眼,唇角笑容愈发娇俏:夫君未发现吗?自打回了司马家之后,你的心肠越发的软了。这是好话未说完,她就被司马懿回头扫了一记冷眼,笑容淡了几分,好了好了,妾身的确还困倦的很,这就回屋再睡会儿去。她往屋里走了几步,正要关门,突然又想起来道,对了,曹操派来的人到河内了。仲达把书挂完就早些也进屋来躺着吧,毕竟你还是得了风痹病的重病之人呢。
重新回到屋中床上躺下,张春华闭上眼睛。这一回或许是因为屋外无了司马孚的聊天声,司马懿的动作又比较轻,她沾到枕头后,不一会儿就意识模糊了起来。迷迷糊糊中不知过了多久,隐约听到屋门声响,心知定是司马懿进了屋,向左侧转了身,蜷缩起身体,彻底沉入梦乡。
由淅淅沥沥到哗哗啦啦,雨声越来越大,砸入一场清梦。
还不愿起身的张春华捂着耳朵、闭着眼睛,缩在被子里在床上负隅抵抗了半天,还是挡不住这吵人的雨声。她不耐烦的坐起身,随手一探身侧,却是空空如也,这才猛得惊醒了过来。她走下床,把头发随手用木簪一簪,披上件外衣,推开屋门,果不其然看到瓢泼大雨中,司马懿一个人撑着伞忙忙碌碌的在收书。又要撑伞,又要收书,雨又下的这般大,司马懿早已被淋成了落汤鸡。
叹了口气,张春华未打伞跑出屋来,把司马懿手中的伞抢过扔到一旁:反正都淋成这样了,还打什么伞,我帮你赶快先收回去吧。心中暗道这说好的晴空烈日怎倏忽就变成了瓢泼大雨,等司马孚那小子回来,她定要好好与他理论一番。
司马懿怪异的看了眼来帮忙的张春华,然也来不及多问。这院中的书都是司马家珍藏多年的古书,天下可能就仅此一卷,若他不赶快将书收回去,等司马防知道了,还不知道会引起多大的风波。他还想借用司马家的势力,绝不能在这种小事上有了差错。
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快,他们又是赶时间,仅是把书抱到檐下就匆匆再去收其他的书,所以没用多久就将书都收了回来。哗哗啦啦的雨声中,二人隔着混乱堆放的湿竹简,互相看着对方被大雨浇透狼狈无比的模样,不知道谁先轻笑了一声,心情没由来的好了许多。
习惯了和对方虚与委蛇,看对方阴谋满怀,骄傲自负的模样,如今这般狼狈,到是让人多了许多鲜活之气。
你先进屋把头发绞干,衣服换了,这里懿来整理。司马懿难得在无第三人在场时,对张春华说话温柔了些。
张春华把鬓边还在滴水的头发往耳后一别,歪头笑眯了眼,声音带着少女的娇媚与清脆:恭敬不如从命,我可是不会和你客气的。
二夫人,前院传报突然,有一个仆人未经通报就撑着伞走到院里。他边走边禀报,抬起头陡然看见站在屋边的司马懿,一愣,顿住脚步,二、二少爷?你的病
张春华和司马懿陡然都变了脸色。对视一眼,司马懿转身迈过竹简向屋里走去,张春华则冒着雨走向愣在原地的仆人。她的声音比这雨更加冰冷:二少爷病了需要静养。没有我的允许,谁都不许进这院子,你不知道吗?!
可,可二夫人之前吩咐说有急事要立即传仆人说道一半,突然噤了声。他分明看到,在二夫人那柔弱无骨,半隐在袖下的右手,隐隐闪着银光。
张春华瞬间便发现这仆人已经看到了她手中的短匕,立即举臂向仆人刺去。而仆人不知是不是因为求生的本能,竟躲过了这致命一击,拔腿就向院外逃去。
不敢犹豫,张春华立即追了上去。边追她边在权衡:下这么大的雨,府里的仆人丫鬟应当也都在屋中呆着,就算有一二在外的人,也不过再多杀几人就是。像司马家这么大的府邸,无缘无故死了几个仆人丫鬟,太正常不过了。
仆人本就心神俱惊,没跑几步就摔倒在地,虽然很快就爬了起来,但还是被张春华追上不少。距离越来越近,待跑到前院时,二人已不过几步之差。将手中匕首一转,张春华猛得加快速度,高抬手臂,却在刺下的一瞬,她看到这仆人之前还有他人。
来不及停顿,她将这仆人一击毙命之后,立即大踏步而前,还沾着鲜血的,锋利的匕尖向前面之人柔软的脖颈刺去。也就在这时,她隔着雨帘,看清了前面之人的面容
匕尖在与人脖颈仅剩一寸处,生生停住。
春华,嘉这么久与你没见,你却短匕相向。这就是你们山家的待客之道吗?
第100章 第100章
出嫁从夫。这自不是山家的待客之道,却是司马家的。张春华淡淡笑着将匕首收回鞘,掩住眼底的后怕。她不敢想象,若刚才这匕真在郭嘉致命之处刺了下去,后果会如何。这时,她突然感觉头顶一暗,抬头一看,是向她倾斜来的伞顶,多日未见,郭祭酒还是如此体贴啊。
对于佳人,嘉向来以怜香惜玉为己任。郭嘉瞟了眼身旁倒下已经成为尸体的仆人,致命之处仍血流不止,在雨中慢慢晕成猩红的血潭,其实你也没杀错人。
张春华闻言神色一凛:先生的意思是,这仆人是?蛸的人?
郭嘉将目光由尸体收回,落到张春华脸上,望见人凤眸中未褪尽的杀意,笑道:是,还是不是呢?嘉不会给春华答案的。是在府中进行一次大排查结果打草惊蛇却做了无用之功,还是一举一动都被监视却只是庸庸碌碌尽当不知。何去何从,春华随意。张春华眉头一紧,转身要去检查尸体,却被郭嘉一把拉住手,雨下这么大,春华还是不要去白费功夫了。就算他是?蛸之人,派出来为眼线的人,身上怎还会留着那么明显的刺青。
先生这是何必呢?张春华不再向尸体走去,暗深呼口气,她转过身,眸中媚态尽显,柔情满怀,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的夫君其实是郭嘉,先生信不过司马懿,让我来当这个耳目不就够了吗?先生这分明是信不过我。尾音略微上挑,似嗔似娇,任谁都不禁苏了骨头。
郭嘉似乎也被这般娇媚打动,目光柔和了许多,声音温柔的仿佛是与情人交谈:是啊,嘉信不过春华。女儿家最易心软,尤其是对与自己耳语厮磨、相濡以沫的人,万一有一天蛇蝎美人一心想从良,嘉那么信任她,岂非让她为难。
耳语厮磨?相濡以沫?
张春华隐约想了想,就被那场景骇到心惊。明知道那是匹只谈利益的狼崽子,自己还去倾付真心,岂不是傻了吗?
不过
不知为何,她脑海中浮现出了方才与司马懿廊下那个狼狈无比的对笑,心头微微一动。
那匹狼崽子也不是全无可爱的时候。
看来至少被嘉说中了一部分。郭嘉了然道,不等张春华反驳,他已继续道,你和仲达在司马府不易,处理那具尸体就由?蛸来办,不会留下破绽的。至于这报酬谁来付,你们夫妻俩过后自己商量吧。
为他遮掩,自然是他付,你要报酬,自己与他讨去。张春华心中暗暗腹议了句,面容上已挂起与方才截然不同的笑容,与寻常世家贵妇般端庄温雅:多谢郭祭酒。还不知今日先生来司马府,所为何事?府中公爹与大哥都在任上,夫君又卧病在床,只能由妾身来招待先生。多有不周,还望先生恕罪。
明明谁都知道司马懿是真病还是假病,但在这层窗户纸未捅破之前,看来张春华是打算与自己演戏到底了。
郭嘉眨眨眼,也跟着张春华的话正经回答道:嘉是来替曹司空礼贤下士的。司空听闻河内司马家二公子,年少有为,聪慧过人,有意征辟入司空府,可惜二公子突染重疾,司空深感忧惜,可惜都中事务繁忙,所以只能由嘉来代劳,探望二公子。
夫君尚在房中休养,不知先生是否需要妾身为先生带路?
那便有劳夫人了。不过,在那之前郭嘉似笑非笑望着张春华的面庞,嘉不如先撑伞送夫人回厢房梳洗一番?
张春华一愣,耳边近处又响起郭嘉的声音,贴的极尽,声音极小,却全然掩不住其中的戏谑:春华,答应嘉,下次与嘉作娇嗔媚态,一定要先注意自己的眉黛胭脂有没有被大雨浇花了,好吗?
哼!张春华终于维持不住笑容,怒瞪了眼郭嘉,高昂起精致的下巴,我为先生带路,有劳郭祭酒了。说完一撩已经满是污点的裙摆,快步向前走去,完全不在意自己会不会被雨淋到。
看来,哪怕是张春华这般心机深重的女子,也会因为容貌与他翻脸。无论是比起方才的故作媚态还是故作端庄,现在这般举手投足都透着不输男子的气势,英比赵娥的张春华,才更像郭嘉在还未见到张春华真人之前,知道的那个杀父救母的少女。
郭嘉无奈摇摇头,快步也撑着伞跟了上去。
在张春华屋外廊下等着人整理妆容仪表,郭嘉拿着收起的伞,无聊的望着檐外的雨发呆。下了这么久,瓢泼大雨已经变成了绵绵细雨,淅淅沥沥的下着,不知还要下上多久。这时,传来开门的声音,却不是郭嘉身后的那扇。
司马懿走出屋门,看到张春华门前的郭嘉,一愣,随即面上滑过一瞬似喜似怒十分怪异的表情。此时的他已然比郭嘉还高了一些,所以当他沿着廊走到郭嘉面前时,再无需如小时那般仰着头与郭嘉对话:以懿一介白衣,竟能让曹司空舍得让郭祭酒来奔波这一趟,真是受宠若惊。
他虽然这么说,但那语气音调,却比寒雨还要冰冷。
过近的距离让郭嘉有些不自在。他退后一步,怪异的看着司马懿:乾玖,哦不,现在嘉当唤你表字仲达了。仲达,嘉听闻你重病不起,所以才不辞千里奔波而来。就算你不顾念旧情,远来是客,也不该是这般待客之道吧。
听闻懿重病不起,所以才不辞千里奔波而来,为曹司空探探懿是真病还是假病。郭祭酒讲话还是说全些,免得让人误会郭祭酒是担忧懿生病前来。司马懿仍旧冷言冷语,眉间隐隐凝着化不开的怒气,让郭嘉更加疑惑。
明明该是他来兴师问罪,怎么反倒是司马懿先恼了起来?
仲达,与人僵持在这里也不是办法,郭嘉按叹了口气,本着不与小孩子计较的心情,先和缓了神色,无论嘉是为谁而来,你都要至少要与嘉解释一下,你为何要装病?
司马懿一甩衣袖,道:为何?因为懿不似郭祭酒那般忠诚,为曹操出谋划策,呕心沥血,甚至不惜把自己当作韩嫣董贤。
郭嘉怔了一下。他方才想了千般原因,却当真未想到司马懿是因这种私事怒恼,这可一点都不像他养大的那头只知趋利避害的狼崽子。不过此事,他不愿向司马懿解释,也不必解释:那么,仲达又是否可以告诉嘉,二公子又是何处惹到了仲达,以至于仲达要推二公子入险境?
司马懿不避不躲,对视着郭嘉双眸:懿不明白郭祭酒是何意思。
司马仲达,你知道嘉的底线是什么。郭嘉神色渐冷,你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嘉不管你;你以司马家的名望结交名士,嘉不管你;甚至你与二公子私交甚密,嘉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你现在,却是要
开门声打断了郭嘉的话。紧随之后娇柔的女声瞬间将这即将滑向剑拔弩张的气氛打破。此时张春华已经梳洗完毕,换了身衣服,将头发拧干用发带绑起,再松松簪了根簪子。她佯作看不到郭嘉与司马懿面上的冷意,柔声道:夫君,你病还未好,怎就到屋外来了,万一吹了风再冰了就不好了。再说了,郭祭酒一贯身体不好,也禁不住在这风口站这么久,先进屋再说吧。
这倒是懿疏忽了。司马懿突然一笑,面容上的冷意荡然无存,郭祭酒,请。
走到院中的前厅坐定,司马懿呷着茶,郭嘉玩着手中的折扇,张春华坐在一旁淡淡微笑,端庄的姿态背后是掩不住的将要看到一出好戏的兴趣。厅中安静到只能听见屋外逐渐转小的雨声,诡异的气氛在厅中不断蔓延。
突然,郭嘉将折扇啪的一合。司马懿放下茶杯抬头看去,只见郭嘉从袖中拿出一个木盒子,他说道:仲达,这个东西嘉代二公子还给你。看在旧日的情谊,这次嘉不会追究,但仅此一次。
司马懿看了眼木盒,没有拿起。虽然?蛸所有的木盒都是如此,但他很清楚这是他当日在官渡交给曹丕的那个:郭祭酒,懿不懂你的意思。懿以为,你们会很需要此物。
袁绍还没死,冀州还在他手里,现在知道的这么详细也无用。更何况,就算将来袁绍身死,攻破邺城,这些商贾大姓自然会见风使舵,主动归附。只走到这一步,根本就不需要这些情报。而你却将此物交给二公子。以你之智,你定然知道,如果二公子真将此帛书呈给司空,会是什么意思。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