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影帝的诞生(美娱 重生) > 影帝的诞生(美娱 重生)
错误举报

>影帝的诞生(美娱 重生)——摇曳菡萏(52)

    刚好明信片也已经寄完,威廉连忙拉住克里斯托弗迪克森的胳膊,将他带出邮局。
    抱歉,我太激动了。快到餐厅门口的时候,克里斯托弗迪克森终于缓过神来,歉意道。
    威廉耸耸肩,无所谓道:不用这么抱歉,我其实不算什么大明星,哈佛的氛围也决定了这里不会出现狂热的追星族,身份被戳破也没什么,顶多是被人像看狐猴跳舞一样好奇的围观几天就结束了。
    克里斯托弗迪克森叹气:你说的我越来越内疚了,伙计。
    骗过你了?哈哈!威廉突然大笑起来:我一点难过的情绪也没有,其实还有一点小骄傲呢,因为有一瞬间,你被我的真实身份震住了。对不对?
    克里斯托弗迪克森羞赧的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是的。
    走到安纳伯格餐厅门口,板着脸的保安拦住两人,直到检查完证件后才允许他们进入。
    哈佛的每一栋住宿楼都有餐厅,除此之外,还有所有哈佛本科生的大食堂安纳伯格餐厅,和住宿楼餐厅通常只提供楼内学生用餐一样,安纳伯格餐厅也是非哈佛本科学生勿入,或许对研究生会通融一点,但对校外人士,接不到哈佛学生邀请的人是进不去的。
    私密性加上排他性,也令安纳伯格餐厅成为所有哈佛学生毕业后,也念念不忘的骄傲之一。
    威廉一走进安纳伯格餐厅就被震撼了:全棕色调的高大木质拱形屋顶,古老的彩绘玻璃窗,巨大的吊灯又辉煌又明亮,就连胡桃木桌椅经过长年累月的使用,都散发出一种圆润光滑的质感。
    这完完全全就是霍格沃茨的翻版!他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
    凡是看过《哈利波特》原书或电影的人,肯定对书里描述的霍格沃茨壮观、温暖又神奇的餐厅印象深刻,而眼前的安纳伯格餐厅,简直就是霍格沃茨餐厅的现实版,甚至比后世电影里面的更加符合书中描写。
    霍格什么?克里斯托弗迪克森既没听明白也没听懂。
    威廉在脑袋里认真回溯了一下时间,发觉《哈利波特》系列这会儿估计就连第一本都还没出版,于是摇摇头说:没什么,我只是想到了以前看过的一本书里对某间魔法学校餐厅的描写,觉得安纳伯格很符合书中所述而已。
    其实哥伦比亚大学的餐厅也很棒,并不比哈佛差多少。学士学位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的克里斯托弗迪克森耸耸肩,说:不过,毕竟这是哈佛嘛,名气总要大一点。
    威廉没有对克里斯托弗迪克森的话做出反应,他微皱眉头双目放空,一副正在沉思的模样。
    嘿!克里斯托弗迪克森拿手在威廉眼前晃了晃:伙计,你在想什么?
    别打扰我思考。威廉却直接扫开克里斯托弗迪克森的手,径直往餐厅内走去,然后点餐、找位置,虽然一直维持着神游物我的表情,却丝毫没耽误用餐。
    难道好莱坞演员都是这个样子吗,能够一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想里,一边不耽误吃饭作息?克里斯托弗迪克森很有兴趣的发现,他的舍友威廉布兰德利是个不仅不傲慢自大,反而有点神经质的人。
    这很好,神经质和他像是一路人,克里斯托弗迪克森想:没准他们能成为很好的朋友呢。
    被克里斯托弗迪克森像研究什么课题一样在盯着的威廉,却丝毫没察觉到对方的目光,或者说是他察觉到了,但没在意,因为威廉此时此刻的全部心神,都被《哈利波特》给牵引走了。
    如果不是从安纳伯格餐厅联想到霍格沃茨,又想到《哈利波特》,忽然记起这部红遍全球的系列小说应该还没出版,威廉差点错过了如此大的一座金矿!
    明明在刚重生的那两年,在他还是根小豆芽的时候,有兴致勃勃的规划过未来蓝图,几乎将所有能赚钱的好时机好点子都写了出来,怎么现在倒全忘光了呢?是记忆终究挡不住岁月的流逝,还是冥冥中有什么东西在刻意抹消他的前世记忆?
    需要重新做一份计划,将能记得清楚的机遇全都按时间排列出来,同时要保证不被除自己外的任何人看到哪怕看到了也不能看明白,加密是必须的,用苏州码子应该不错,再选一本破译难度较高的书,在这个年代应该是最周全的保密措施了。
    威廉刚刚将这个想法列在计划表里,突然又想起:好像在很久之前,他有做过这样一份加密?
    没错,他想起来了,大概是在七八岁的时候,他去过一趟纽约唐人街,在那里买了很多本中文小说,然后利用其中一本做了加密,密码笔记本似乎还被他慎重的藏了起来?至于藏在哪里,一时记不清楚了都怪美国教育,没错,无论在哪个国家,经济还不错的家庭在教育子女上面都很下功夫,除了课堂学习外,小语种音乐骑马体育等爱好的培养也耗去业余的大部分时间,做小孩子也根本一点都不清闲不过威廉一直都没有随便丢东西或将贵重物品埋在地里的习惯,所以如果能在过去的物品里耐心寻找,笔记本肯定能找得到。
    寻找十几年前的加密笔记本。将这件事划了重点标记丢入记忆,并确保自己肯定不会再遗忘后,威廉的思绪重新回到了《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系列到底有多赚钱,威廉浅薄的记忆里,还清晰的记得这样三个数据:《哈利波特》书籍的成功,使作者JK罗琳成为全球首位靠写作赚进10亿美元,比英国女王还有钱,荣登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的人;《哈利波特》的改编电影,是史上最卖座的系列电影,秒杀007系列和星球大战系列;《哈利波特》从第一本书现世,到最后一部电影上映,书籍、电影、DVD、游戏、周边甚至是主题公园等,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上千亿美元的财富。
    可以说《哈利波特》系列本身就是一个商业王国,一个挖不尽的宝矿,偏偏利润还不是独占的,而是共享的,作者、出版商、整个童书行业、电影公司、发行公司、玩具行业、服务业等等每一个都是赢家,JK罗琳的十亿美元稿酬听着是多,但跟上千亿美元的财富比起来也不算什么了。
    伴随着《哈利波特》系列的大卖,JK罗琳如何从一个靠领政府救济金生活的单亲妈妈,到全球知名作家、登上福布斯富豪榜的励志故事也被刊登转载的到处都是,如果威廉的记忆没有偏差,《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本《魔法石》正是在明年出版的,出版商是英国的一个小出版社,在JK罗琳被不同出版社拒绝了超过十次后,这家总部位于伦敦的小出版社终于看中了JK罗琳的才华,向她递出了橄榄枝,从而也给了自身一个发展壮大的机会。似乎这家小出版社在短短几年内就扩张再扩张,成为全英国,甚至是全球有名的出版商之一。
    1997年才艰难出版,小出版社,投稿被拒超过十次威廉重复推算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有七八分确定,JK罗琳的第一部小说现在很可能还没有卖出去!
    可是兴奋的火焰刚在威廉心中燃烧还不到一分钟,立刻就被理智扑灭了:这座金矿,他现在很有可能挖不得。
    不,或者说,现在的威廉还没资格挖。
    威廉现在是小有资产和名气没错,如果舍得花钱又找对了管理人,收购一家小型出版社,寻找到远在伦敦的JK罗琳,并从对方手里购买到《哈利波特》系列的出版权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凭借威廉目前现有的金钱和资源,他办到这一切,最快也要个把月这还是排除了威廉要怎么说服自己的经纪人和会计,他突然要花光账户上的所有钱、甚至是抵押个人信誉向银行借款,只为收购一家出版社出版一本书这种情况。上帝,亚蒙和会计一定会认为他疯了的。
    再假如,威廉真的以花光个人资产,甚至是信誉借贷的方式,搞到了《哈利波特》系列的出版权,他就真的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回笼资金、大赚特赚么?
    当然不会。
    说实在的,只靠出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JK罗琳和出版商都没有赚太多钱,他们大赚特赚,是在《哈利波特》系列第三本《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红遍全球,整部书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被全球上百个国家引进,电影拍摄进入正轨,周边产品也开始呈现热卖趋势后,金钱才像是从天而降一样,源源不断的填满了他们的口袋。
    倾其所有买下《哈利波特》系列版权,但凡有一点意外出现比如说《魔法石》卖的不如前世那么好那么快,或者中途出版社的资金突然断链了、管理出现问题等等待威廉的,很有可能是个人破产,再度将出版社和《哈利波特》系列版权转卖出去的命运。
    出版业真的不是一个来钱快的行当说实在的,出版一本书,指望着它赚大钱,还不如去拍一部符合现在观众口味的小成本CULT片,指望电影大爆呢!起码票房是现钱,只要操作得当,从拍摄到发行再到上映都非常快,几个月就能搞定。
    而且就算《哈利波特》系列和前世一样成功了,威廉在《哈利波特》大爆全球之前,也将迎来两到三年的困窘期,到时候出版社由谁来管理经营?如何保证出版社在开始盈利之前不破产?他的演员生涯怎么办?他对好莱坞事业早已有了一番规划,难道要因为这么一本畅销书,而停滞两到三年吗?
    两三年,在好莱坞,足以换一片天了。
    想到这里的威廉,其实已经放弃了个人对《哈利波特》系列的野心。
    不过,如此大的一块蛋糕摆在面前,不咬上几口,总说不过去不是么?
    该怎么下口呢?
    威尔,威尔?
    继续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威廉,突然发现一双手在自己眼前晃来晃去。
    抬头一看,是面带担忧的克里斯托弗迪克森。
    你在想什么呢?威尔,都发呆半个小时了,午餐也早就吃完了。
    威廉低头一看,果然发现自己面前的盘子是空空的,而自己的手指有点油腻,很明显是长时间拿过某种食物的样子。可是他现在连自己刚刚吃过的是什么都不记得了。
    你还好吧?克里斯托弗迪克森又关怀的问:虽然我很习惯自己的朋友时不时的就发呆,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但你这次可有点太夸张了。
    没事。威廉将刚刚的所有想法都保存在脑袋里,朝舍友笑笑说:只是我一会儿可能得去打个电话,越洋电话。打电话也不急在这一顿饭的时间,威廉站起身,朝克里斯托弗迪克森点点头:我觉得还有点饿,想再点点东西吃,你也要来一点吗?
    给我带一块三明治就好。克里斯托弗迪克森回应说:再来一瓶可乐。
    第55章 哈佛生活 下
    大约是开学季的缘故, 安纳伯格餐厅里非常热闹, 每一张餐桌旁都坐满了人, 独行侠们哪怕吃完了饭也不离开, 而是捧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 而明显结伴前来的学生们则都在兴致盎然的交谈着,气氛热烈极了。
    威廉端着餐盘回去的时候,他们隔壁的位置也全都满了,是一群看起来就很GEEK的人。
    威廉的突然出现似乎令极客们的热烈交谈中止了那么一下,特别是当他非常自然的落座, 并将餐盘放在他和克里斯托弗迪克森中间的时候, 极客们的目光中透露出惊奇, 从威廉身上扫过, 然后在穿着格子衬衫、戴着黑框眼镜、相貌平平无奇的克里斯托弗迪克森身上顿了好久。
    他们是觉得你不该坐在这里, 而应该和那边的人同坐。克里斯托弗迪克森朝旁边的餐桌歪了歪头, 一边嚼着薯条一边说:毕竟你的长相身材,还有那副普拉达墨镜太过火了,在高中里, 就算校园王子们选跟班都不会选我这种类型的。我想他们这会儿应该都在猜我们是从小就认识的, 在大学里又重逢了,不然的话,我和你这两种类型的人交朋友的几率太小了。
    威廉朝右手边看了一眼, 隔壁餐桌坐了一群富家弟子,或者是世家子弟男人全部衬衫、休闲西裤,姑娘全部长发、连衣裙, 交谈语速很快,声音几乎听不到,只能听出普遍带点英式腔调,每个人看起来都非常克制、冷漠、彬彬有礼,大笑时露出标准的八颗牙。
    拥有数百年历史、曾经被贵族长期统治,教师全是社会名流,只有绅士以上身份的白人男子才有资格就读的哈佛,如今虽然处处以培养社会精英为口号大打平民牌,但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哈佛校内主流的精英群体,身上的标签和百年前相比并没有改变多少,仍然是:出身世家,富裕,有权,教养良好,人脉深广,如果是男性那就更好不过了。
    美国高中都流行用身份符号划分群体,大学更不例外,甚至群体划分的都比中学要细致的多,威廉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小团体的类型多到他都要数不过来:看起来有钱又有权的白人(赞助进校);有钱人,全是白人或混上一两个穿衣非常有品位的黑人(赞助进校);来自中产阶级的学识精英们,黑人白人分开坐(高分,无赞助);Nerd们,黑人白人亚裔印度裔混合坐(高分甚至满分);肌肉发达的体育生,黑人白人混合坐(低分);中东打扮、非洲打扮、亚裔面孔,并面带傲慢的独行侠们(不是高官大使子女就是王室酋长后代)
    哈佛没有固定班级,哪怕学的同一专业,不同的学生除了三分之一的必修课外,其他课程上的也很有可能不一样,住宿楼和餐厅就是学生们的主要社交场所了,所以在这两个场合,人以群分的现象也特别明显。
    我觉得你很棒,和你交朋友应该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其他人的看法,谁管他呢。威廉微微挑眉说:不过,你知道我的墨镜是普拉达的?这的确惊讶到我了。
    谁让我来自旧金山呢,伙计。克里斯托弗迪克森耸肩回答道。
    旧金山的城市标签:硅谷,同性恋,金门大桥。堪称全美对同性恋最友好的城市。
    懂了。威廉忍不住笑了。
    所以,你在英国真的有一家出版社?哈佛校园内的某个黑色电话亭里,威廉抓着话筒正在打越洋电话,和远在伦敦的兰斯。
    是的,而且就在伦敦,妈妈留给我的遗产,叫沃丁顿出版社。兰斯一边想一边说:中等规模,图书种类主要集中在小说、烹调图书和儿童读物上,今年预计出版的新书是360种,盈利不多,但发展还算正常。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