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别闹,搞基建呢!(穿越) > 别闹,搞基建呢!(穿越)
错误举报

>别闹,搞基建呢!(穿越)——手帕望明月(

    是只有十四岁,可抵不过人家少年天才,这十四岁就名登圣贤祠的可是百年难见!
    对对对,你说的对。咱们也去瞧瞧,若能沾点人家几分才气,那真是天大的造化。
    有道理有道理,我去把家里的兔崽子也揪出来,让他好好向人家童冉学习。
    东莱瓦舍前围着的听客们一番交流,觉得这圣贤祠的热闹不能不看,陆陆续续都跑了。热闹了这么些日子的黄牛今天格外冷清,守着东莱瓦舍的大门吸鼻涕,他们也想去看热闹啊!
    圣贤祠乃供奉历代圣贤之所在,每一个黄阶下品以上正气修为的人,也都会在里面榜上有名。
    大成共分一京九道,道下再分府,其下又有县,县下设乡镇和村。每个县城、州城、府城里都有圣贤祠,凡当地出身的拥有正气品阶的人,其名字都会出现在祠内。
    卓阳府的圣贤祠内列着卓阳府所有有正气品阶之人,以及下属县中地阶下品以上者。
    因为童冉不记得自己原是哪里的人,他的名字便也直接写在卓阳府的圣贤祠里了。
    要登名圣贤祠,还需要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由掌管该祠的祠令认证登名者的正气品阶,拜过天地及师长后,才可完成。
    童冉进入圣贤祠正堂时,里里外外已经围了许多人,甚至有人要跳起来,才能看见里面的状况。
    童冉今天穿了一身月白色团领袍,比之此前穿的短卦,更添几分俊俏,有未婚的姑娘看见他来,立刻红了脸。
    卓阳府的圣贤祠祠令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也许是常年都在做同样的工作,他脸上冷冷清清的,没有什么表情。
    祠令虽在地方任职,却是隶属于朝廷的礼部,所以即使他们职级不高,在地方上也是地位超然,就算正五品的知府见了,也得客客气气的。
    祠令一出来,嗡嗡嗡的吵闹骤然停下,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人群全都闭了嘴。
    祠令抬手,按规矩请出正气晶石,要先在公众面前测试童冉的正气品阶,然后才能举行接下来的登名仪式。
    正气晶石就像普通的水晶一样,是黄色的,很大一块。童冉听从吩咐将双手按了上去,立刻感受到一股温和的力量侵入自己的灵台。
    测量时,晶石会发光,晶石后的影壁上有刻度,晶石的光芒到达哪一个度,童冉的正气便有多少。
    短暂安静后,晶石开始发光,那光是刺眼的黄色,一口气长得很大,直冲到黄阶下品过去两三成的样子。
    祠令读了刻度后,大声唱道:卓阳府童冉,正气品阶黄阶下品,现举行登名礼。
    随后,他转而问童冉:接下来需拜天地与师长,你可有师父?
    童冉摇头。
    祠令又道:既然如此,师长一环可省略,祭拜天地便可。
    等等等等等。祠令话音还未落,被人蛮横地打断了。人群里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从人群里挤了出来。
    一旁观礼的李掌柜他们一眼就认出了他,是黄全。
    黄全看了眼祠令,仿佛被他的眼光吓到了,躲躲闪闪道:祠令大人,小的东莱瓦舍黄全,刚才这小子说说没有师师父,都是骗人的,我就就是他师父。
    登名礼上公然欺骗祠令,这可不是小事,人群里立刻炸了锅。
    李掌柜气得头顶冒烟,今天是童冉的好日子,也是他们东莱瓦舍上上下下的好日子。童冉不仅给他带来了《西游记》这棵摇钱树,还年纪轻轻便有了正气品阶,给他东莱瓦舍带来了莫大荣光,这个黄全什么意思,活腻歪了来童冉的登名礼上闹腾?
    李掌柜指着黄全道:黄全,你捣什么乱,还不滚下去?!
    黄全在他手下多年,李掌柜在他心里积威甚深,他听到这声音,立刻吓得抖了抖,但依然梗着脖子道:我是童冉的师父,他登名圣贤祠当然要给我行礼。
    黄全此话一出,旁边几个形容不整的男人争相起哄。
    黄全平庸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捡个便宜徒弟,这便宜徒弟还有大造化,他忍不住就在狐朋狗友面前大肆吹嘘起来。
    今天酒喝多了,又胡吹了几句,立刻被酒友起了哄。这童冉要真是你黄全的徒弟,他今日登名圣贤祠,定是要给你磕头行礼的。
    黄全一听动了心,他曾当过童冉几天师父,何不趁童冉名登圣贤祠的大日子把这名分坐实,那他以后真是可以吃相的喝辣的了。
    李掌柜冷哼:笑话,那时不过是瓦舍其他人手底下学徒都满了,才把童冉给你带了几天,都没行过拜师礼,哪里能算正经师父?
    带几天也是带过,一日为师终生为师,他必须给我行礼!黄全道,吹了这么多天,他今天怎么也得叫童冉跪下给他磕头,否则他以后去喝酒都没脸了。
    旁边围观的人群听了黄全的话,觉得有几分道理。
    天地君亲师,师虽然敬陪末座,但尊师重道还是非常重要的品德,如果连这点品德都无,那有再多正气也是枉然。
    但又有另一些知道黄全的人,对他这一番话嗤之以鼻。
    黄全是什么人?针眼大的便宜也要占尽的人,人家李掌柜都说了,那不过是分给他的,不是正经徒弟,他还瞎嚷嚷这要人给他磕头,真是痴心妄想。
    他们看了黄全那嘴脸就觉得恶心,又转了头去看童冉。
    童冉见目光都汇集过来,也不慌。
    黄全有多爱贪小他很清楚,自从他写出《西游记》后,就一直等着他发难,没想到他还挺有耐性,等到了这么一个人多口杂的场合。
    若是在东莱瓦舍说这番话,那是毫无市场,李掌柜直接把他叉出去都有可能,但如果在这里,他们就得小心处理了,否则落下一个不尊师重道的名声,终归不好。
    黄全就是拿捏着这点,才敢趁今天公然发难。
    可惜,尊师重道这种条条框框对童冉不管用,对他好的,他涌泉相报,想贪他便宜的,就别怪他不客气。
    他上前一步,坦然直视黄全,与前者的躲躲闪闪形成鲜明的对比。
    童冉朗声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黄师傅既然自称是我师父,敢问传我何道?授我何业?又解我甚惑?
    说得好!人群中有人喊。
    黄全语塞,他甚至没反应过来,童冉文绉绉得在说些什么。
    哈哈我知道!站在李掌柜旁边的球儿举手,黄师傅好容易有了童哥当学徒,天天叫人给你端茶递水,跑腿买东西,黄师傅自己呢,说完书便是喝酒赌钱,你一写不来话本,二也不懂活字印刷这等新鲜技术,能教个啥?
    球儿话音一落,人群里爆发出一阵阵笑声,黄师傅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却还是钉在原地不肯走。
    刚才赞好的那人接口道:正是不传道、不授业、不解惑,枉为人师。先生还是别再坚持了。
    围观的人中,本来还有支持黄全的,后来被其他人科普了黄全的为人,又听了场上这些对话,也渐渐倒向了另一边,觉得这黄全贪童冉的便宜,还要人家给他磕头行礼喊师父,实在是太不要脸了。
    黄全的嘴唇紧紧抿成了一条线,他搜肠刮肚,忽然想到了反驳之辞,大声道:我有证据,我的正之念近日有所上涨,定是我教童冉说书,由授人以渔之途来的!
    正之念上涨?
    围观者的嘘声小了许多,正气的权威性在所有人心里根深蒂固,如果他真的经由授人以渔有所增长,那童冉必须认他为师了。
    黄全得意得翘起嘴角,反正他还没有名登圣贤祠,谁也不知道他的正之念原本是多少,只要他自己说涨了,那便是真的涨了。
    既然如此,正气晶石就在此,二位一测便知。一直没说话的祠令说道。
    测就测。黄全一撸袖子,把双手往正气晶石上一拍,光芒亮起,勉勉强强爬了三个刻度。
    三段正之念。
    这放在平时不算丢人,但黄全自称童冉师父,哪有徒弟黄阶下品,师父还没有凝聚正气之种的啊。
    但黄全可不管那么多,他得意洋洋地转头道:你们可看好了,我原本是二段,带了童冉后变成三段,不是授人以渔是什么?
    其他人都不说话了,似乎被黄全说服了。
    然而祠令拿开他的一只手,对童冉道:你也放一只手过来。
    做什么叫他放,他刚才已经测过了。黄全猛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祠令没理他,童冉将手放上,祠令低头念了一段咒文,晶石的光芒又亮起,片刻之后,晶石上方出现了两排大字。
    黄全对童冉,授人以渔,零。
    童冉对黄全,乐于助人,一。
    众人读完第一行便知,黄全没有教过童冉。
    再读第二行,有人笑了,不仅黄全没教过童冉,童冉还帮过黄全。
    黄全这斯真是个把左脸皮撕了贴右脸上的货,一边没脸皮,一边二脸皮,无耻。
    黄全的脸立刻白了,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正气晶石还有这功能。今天来的人这么多,这一来,他在卓阳府的名声可就臭了。
    童冉乃有品阶之人,冒充其师父有违朝廷律法。祠令面无表情地说道,来人,将黄全押下去,徒刑一月。
    徒徒刑?
    话音刚落,黄全当即晕倒过去。
    黄全被拖下去后,仪式继续举行。
    童冉分别拜祭天地,又拜了圣贤祠中供奉的历代先圣,登名礼便成了,他的名字出现了在圣贤词最外面一间房的墙上。
    童冉抬头,瞧着高墙上那用金色写就的名字。
    金榜题名时,大抵如此了。
    第12章 第十二步
    在圣贤祠的登名礼完成后,童冉仔仔细细准备了一份申请吏员的文书。
    这种文书有点像工作时写的年终总结,核心主旨就是我很厉害、很有用、为国为民做了很多事,主要内容是对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夸夸其谈一番。
    比如一些富家子弟会在冬天设粥棚以提升正气,在文书里便是学生心怀天下苍生,不忍黎民百姓受冻挨饿,在大雪天亲自到城外派发热粥与棉被,只盼有一日我大成再无一人挨饿受冻,学生死而无憾。
    现实可能是,大雪天里他家的家丁在城外搭个棚子,棚子上挂一个某某家某某公子设的粥棚,然后让贫民在寒风中排队,公子在一旁的暖榻上裹着貂皮等领好粥的贫民来磕头谢恩。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操作的,楚钧小时候就亲自送过米面柴火去孤寡老人家里,也正因为他肯亲力亲为,同样走修身养性与乐善好施之途,他的修养速度比其他人快了不止一星半点。
    童冉写文书的时候找了几篇范本,最后实在受不了那肉麻的调调,扔掉范本,一五一十历数了一下自己这一个多月来的作为。
    他一个多月增长了人家十年二十年乃至一辈子的正气,这些作为看起来简单,细究之下却是影响面超级广泛而深远的。
    光是一个月从零到黄阶下品,就足够令人重视了。
    童冉写完,很是满意,亲自交到了指定的地点,由府衙的吏员转交知府。
    朝廷对于官员的任命是由吏部负责,而地方上吏员的任命,则由当地父母官负责。
    交了文书后,童冉便投身到了已经在筹备阶段的冉恒印刷坊。
    本来印刷坊的名字打算直接用范氏的,但是他们的投资人一致认为童冉是技术提供者,没有童冉就没有这个厂,所以童冉的名字也要加上。
    范童印刷坊不好听,讨论许久,最后便取了范恒与童冉的名字,叫冉恒。
    这名字挺好的,大家都很满意,童冉一开始有些不习惯,听多了也麻木了,只有小老虎持之以恒得恨这个名字。
    楚钧也说不上来为什么,就是有一种他的小侍从怎么跟别人跑了的感觉,怎么看这个名字怎么不爽。
    童冉拎住小老虎的后颈,把它从写着冉恒印刷坊的匾额上弄下来。
    崽崽,不准捣乱,让苍掌柜他们把匾挂上去。童冉道。
    呜哇哇哇哇!
    小老虎又一通叫,可惜童冉铁石心肠,就是不理,苍平松了一口气,指挥工人扶起匾额,把它挂了上去。
    童冉颠颠小老虎道:你好像长大了,沉了不少。
    小老虎在生气,扭过头不理他。
    童冉知道他的老虎气性大,但谁知道它会那么喜欢那块匾额啊,一见到就往上爬,拉都拉不走。
    童冉摸摸它的脑袋道:乖啊,以后哥哥自己建作坊,弄两块匾,一块挂起来,一块给你玩。
    小老虎:呜哇哇哇哇哇!朕才不要玩匾,朕没那么幼稚!
    哄完小老虎,童冉又带它去了里面刻活字的作坊。
    现在还在摸索阶段,里面只有一位老师傅带着学徒做第一批活字样本,昨天童冉示范了一遍刻字与烧胶泥,也不知今天进展如何。
    那位老师傅姓齐,之前是雕版印刷坊里刻雕版的,很有一手功夫,手下带的徒弟的也个个出色。他走兢兢业业、授人以渔之途,如今已经黄阶中品了。
    童冉进门时,齐师傅正在刻活字,旁边准备胶泥的徒弟们见了童冉,都纷纷问好。
    齐师傅却仿佛没有听到,勾着脖子,一心一意刻他的字。
    昨天童冉来教活字的制法时,还带了一本字帖,这字帖是他这段日子所写,里面涵盖了几乎所有常用字,而字体则是现代最通行的。
    并非宋代时的字体,而是明代雕版印刷盛行后,为了提高雕刻效率而创造出来的字体,只是假托了古人名义而已。
    这种字体方方正正,非常便于雕刻和排版。
    不过,齐师傅似乎不太喜欢这种字体,他现在刻的还是他之前一直用的金体。
    童先生来了,瞧瞧老夫雕的这金体反文。齐师傅仿佛才注意到童冉来,开口招呼,老夫这金体脱胎于当今圣上的御笔,你瞧是不是如游龙出海,别有韵味?
    小老虎一听,耳朵抖抖,硬凑了过去。
    童冉抱着它,它一往前倾,童冉也只好跟着上前。
    所谓金体,其实就是钧体,只是为了避楚钧名讳才以偏旁称呼而已。楚钧身为国君,常常会为一些地方题字,所以他的字如何样子,倒也不是秘密。
    民间的人迷信身份高的,贫户比不过富户,富户比不过士族,普通士族比不过五大姓,五大姓比不过真龙天子,所以真龙天子楚钧的字,当然是最好的。
    平心而论,楚钧年纪尚轻,他的字好归好,但要跟真正的书法圣手相比,还是逊色许多。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