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破山河一将成(穿越)——往北(85)
似乎越说越气,老皇帝将刚接到手边的茶盏又重重的磕在了桌上。
皇上息怒。张梁带头,呼啦啦的一屋子太监宫女跪了一地。
老皇帝心里有气,脸色也拉出了两分,久居上位的人,就是年纪大了,那一身居移气养的气度,也很是威严,此时落了脸子,整个大殿里静的落针可闻。
行了,起来吧。老皇帝也不是要冲这些人发火,只是被人搅和的心中不痛快,便憋不住气的想卷人。
张梁年纪也不小了,伺候了老皇帝半辈子,说的上是老皇帝跟前的心腹红人,比对着其他人,也进一分,张梁亲自将桌上的茶换了一杯,皇上何必为了那些人生气,保重龙体才是天下之福。
老皇帝如今年事已高,半辈子的掌权,临老临老也没个安生,儿子大了个个心比天高,偏这如今又是边疆不宁,四面楚歌的局面。
即便是接连的几场胜利,安了大半人的心,可他却知道,稍有不慎,这等待着他这皇帝的是什么。
郸城那边的折子已经来了几日,他压着折子留中不发为给定论,却还是挡不住那些人上蹿下跳的蹦跶。
老皇帝老了,力不如往,也竭力宽宥了底下儿子们的小动作,可这不代表他就糊涂到了骨子里,正是因为还没有糊涂到底,他才更加的心寒。
那位小校尉,也着实不懂事,为了一己私仇,寻衅一口砍杀了降兵,可不就犯了众怒,这传出去,谁还敢降...张梁小心的劝道。
老皇帝的目光倏地望了过去,生生将他未出口的话,逼了回去。
你也觉得他该罚?老皇帝抖了抖唇角,露出一丝假笑,重重的罚?
皇上息怒!张梁噗通一下跪了下去,心中懊悔,他自以为皇上着恼,如今看来,并不是他以为的那般。
老皇帝好一会儿没说话,审视的目光钉在张梁身上,须臾间,张梁便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起来吧。老皇帝摆了摆手,到底是跟了半辈子的人,明白他倒不全是私心,只是被这几日朝臣们翻来覆去的危言耸听给引导了想法。也正是因为如此,老皇帝心中也更添了一丝阴郁。
犯我大禹者,虽远必诛那小校尉当时说的话如今谁人不知,他们这哪里是担心无人敢降啊?他们只是为了那点兵权,谁都想要分一杯羹罢了。老皇帝冷冷的一哼,怕是连这天下他们也想分一杯羹了。
这话谁也不敢接,只能呼啦啦的又跪倒了一片。
老皇帝缓缓出了口气,疲惫的摆了摆手,都下去吧。
张梁也知道自己刚才失言了,心中想着果然是年纪大了,连警惕心都忘了,这会儿老皇帝摆手,他便也跟着退了下去。
偌大的勤政殿,空荡荡的,只剩下老皇帝一个人,他抽出放在右手边,那摞折子最下的一本打开,顿了一会儿才拿出了朱笔,攥足了墨,提笔批示。
犯我大禹者,虽远必诛。
振振在耳,鼓鼓在心,没有一个帝王能拒绝这样的话,老皇帝也不能。
朕真怕这大禹毁在朕的手里。
......
圣旨快马加鞭抵达庆城的时候,已经是半月后。
犒赏三军,普天同庆,只出了一个赵承安。
你说说你。送走了颁旨的人,李延泽一回头就直奔了赵承安这里,抖着手指他,本来你这次凭你的军功,最少也得是个司领!
你...我知道你不忿...你...李延泽纠结憋闷的说不出话,特别是对上赵承安那一脸泰然自若的模样。
人家没有错失高升的失落,也没有被圣人诘问的惶恐,那平淡的样子,让他这个上蹿下跳,替他着急替他伸冤的人,看着跟个跳梁小丑似的。
赵承安没办法,他做都已经做了,做的时候不后悔,过后更不会后悔。他也在心里就想过了,他算好了自己不会被重罚,拼着这次的军功,最多也就是降个两级,便是打回原形也没甚要紧了。
而如今的情况可比他设想中的好多了,他没有被贬,还老老实实在校尉的位子上蹲着,其他人也没有被他牵连,连江城都升了千夫长,只是口头训诫几句,意思意思功过相抵,已经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在他看来,这甚至上已经代表了皇帝的态度。
治兵至严,行军至重,对敌至厉。
李延泽为赵承安可惜,可人家当事人无知无觉,让他心理憋屈的,什么话也说不出口了,最终只能一甩袖子,我不管你了!
说完转身走了。
赵承安摸了摸鼻子,假惺惺的望向旁边看热闹的江城和方文彦等人,他这是生气了?为什么啊?
端的是无辜纯良至极。
方文彦本来想劝的话噎在喉咙,他凉凉的睨了赵承安一眼,一手一个拉了旁边的郝仁义和赵鹏离开了。
赵承安耸了耸肩,吐槽道,怎么都这么开不起玩笑,他们升职了还不许我挤兑一下。
江城端着茶的手顿了顿,然后又坦然自若的喝了一口。
见他不接话,赵承安也偃旗息鼓了,他心中知道好赖,只是他也是真的不觉得可惜,他感动于他们的真心相待,却也倍感压力。
大军不日就要开拔了,你这边都安排好了么。江城也知道赵承安的小心思,自然的接口说起了另外的事情。
异族人尽数伏诛,此间的事也算了了,没意外,等这边的战事传到异国,议和投降也是不日出的事情了。卫北军的任务完成,也是时候搬兵回关了。
他们不可能一直留守庆城,朝廷也不会允许。
嗯,安排好了。
你想好了?江城即便知道赵承安一击拿准了主意,却还是不死心的想要劝,北边苦寒,小妹和宁邦到底年幼,孤木难支,不若送去金陵。
你可信我。
话说到这里,赵承安也认真了起来,他当然信他。
我当然信你,我也知道,金陵比之桑城条件自然好的多。
那你...
可能是我太自私了。赵承安嘲讽的勾了勾唇,只有将他们拢在身后,我才安心。
你别劝我了,阿城。如果真的心疼我,不若咱们兄弟齐心,一起守好陵城关。
江城顶不住,苦笑了一下,果然当人家的干爹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不管江城再怎么忧心,圣旨后不过三日,新的庆城府首一应官员前来接手庆城,大批的卫北军开始撤走。
陈毅率方文彦领大部队先赵承安一步带兵离开,赵承安是第二批离开的,赵鹏与另两位参领带兵留下负责训练新兵暂时控防。
第二批撤走的队伍再第7日拔军,离开了郸城,同行的除了卫北军外,另有四万新兵并赵承安的家眷。
赵小妹能够跟随大军离开,也是赵承安求了刘名扬给他开的后门。
他不是个死板的人,该走后门的时候,他一点也不觉得不好意思。
这次跟着赵小妹一同离开郸城的,还有被赵承安转手买下了卖身契的陈婶一家和另三名奴仆。他的身份注定是不能常常陪伴在赵小妹和孩子身边的,有人照顾着他们,他在军营里也放心些。
离开的时候,已经入夏,天气彻底热了起来,赵承安骑在马上都不断的往下淌汗,更别提那些步履行进随在军后的士兵了,老兵还好些,新兵们就有些苦不堪言了。
在一连因着中暑倒下十多个人的时候,赵承安和刘名扬商量,这么下去不是办法,不若每日午时最热的时候修整,最多晚上多赶个把时辰,将进度追平就是了。
要么这么下去,拖了行军的速度不说,也真怕有那身体不好的,不等上战场,就先死在了奔赴的路上。
赵承安全然是一番好心,只是,有些时候,有些人,注定抵达不了战场。
这是赵承安始料未及的结果。
作者有话要说: 赵承安:作者故意压我军衔!
肾虚大佬:我不是,我没有,我冤枉的。
赵承安:成神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就是某个肾虚作者,实锤了。
今日有奖问答,猜猜结尾处的悬念是神马!能猜到是肿么了么。
感谢在20191124 17:22:12~20191125 17:34:5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柠旎旎 10瓶;扑火飞蛾1997 5瓶;漪哒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112 章
112.
农历五月份儿,正是一年里夏气刚起的时候, 热气蒸腾着, 太阳又毒又辣,烤的人头昏脑涨的。
树上的知了不遗余力的嘶鸣, 叽叽哇哇的,更添了几分躁意。
赶了几日的路,一行人面上都带出了萎靡的倦色, 便是骑在马上也不例外。
赵承安颊边的发丝浸透, 湿乎乎的贴在脸上,身上的戎装也湿了大半,束手和胸甲解了两侧,只虚虚挂在身上,却依旧挡不住从身体里汩汩往外冒的热气。
前面两里有片林子。今天就在那里扎营修整一下吧。赵承安驱马赶到刘名扬的身边, 小声的建议道。
天太热了, 马上要进入一日中日头最是毒的时候,勉强赶路, 只会再倒下一片。
刘名扬也同样的满脸汗, 他们刚才来的一路,别说林子,一路光秃秃的, 连片大点的树荫儿都没有,着实燥的难受。这会儿他自己也是热的头蒙,眯着眼强打着精神。
行。刘名扬抬手刮掉了挂在眼皮上的水渍,扭头朝后道, 再坚持一下,前面两里处修整!
有了奔头,就连赵承安的精神都提了提,他往后落了几步,特特等了载着小妹和宁邦的马车,马车上的帘子已经都撩了开来,露出里面穿着单衣,只在肚子上搭了块单被的宁邦,小妹和陈婶儿一人拿了把芭蕉扇,正一左一右的给他扇着。
小家伙到是好受的很。
其实这种天气,马车里三面挡着,就算掀了门窗的帘子,也是透不进什么风的,比外面毒辣的日头也好不了什么。
小妹,还好么。再坚持坚持,到前面休息,就能下来走动走动了。赵承安透过马车的窗子小声的安抚道,你也别光顾着宁邦,自己也凉快凉快。
车里面宁邦睡的极其舒坦,四仰八叉的,霸道极了。
我没事哥。赵小妹小声的说道,反而更心疼满头大汗的哥哥,这么热的天,还裹着那么沉的盔甲。
她扭头摸了一条汗巾递了出去,擦擦汗吧。
赵承安点了点头,接了汗巾撸了一把,又安慰了两句,就急急的又往前去了。
两里地的路程,不过一会儿就到了。
隔着一段距离都能感受到林子里裹着青草泥腥微微带着凉意的轻风。
不只是赵承安,刘名扬也松了口气,速度都不觉加快了两分。
这处林子大的很,赵承安当初赶路的时候在这里停留过,却也只限于外围,此时数万人进入其中,才真真感受到了其中的宽广。
数万人安营扎寨,并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即便他们只会在此地短短的停留至多也不过两个时辰,可是这么多人,吃喝拉撒都是问题,就地围灶就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有了前几天的经验,进入林子里后,大家有条不紊的忙了起来,垒灶的垒灶,挖沟的挖沟,还有专门的小队负责巡视打猎或者就地取材,找些什么能加餐的吃的。
赵宁邦还再睡,赵承安扶了赵小妹下来,让他在里面睡吧,坐了许久,你下来活动活动。
陈婶儿还麻烦您帮我看顾着点。
没问题。陈婶儿也从马车上下来,坐久了腰都麻了,见赵承安说的客气,赶紧摆手,小官爷放心,这里有我们呢。
接触这些天,赵承安对他们一家也放心,点了点头,又交代了旁边的兵士们帮忙看顾点,就自去忙了。
他如今再怎么说也是校尉了,手下挂着分来的万人新兵,要整队,要统计中暑病患,要分配物资...也是没有那么悠闲。
赵承安这一忙,等过了午时才忙过劲儿来,这会儿大多数人都已经吃过了午饭,正抓紧时间歇着,赵承安跑了一圈,刚刚落了没两会儿的汗,又浸了一身。
这会儿林子里已经静了下来,赵承安这才端了豁口的瓷碗,就着干豆饼,勉强填填肚子。
哥,你也休息会儿吧。赵小妹看着蹲在地上一口稀汤,一口干饼的大哥,心疼的不行,忙也蹲在旁边,给他擦汗,抿开湿哒哒的鬓角。
我把你吵醒了?赵承安小声道,这会儿大家都在抓紧时间休息,林子里一片静谧。
赵承安有点不好意思,只以为是自己的动静吵醒了小妹。
我没事儿,你去歇会儿吧,趁着这会儿凉快,也眯一会儿。
没。我不累。赵小妹摇了摇头,同样压低了声音,是刚刚宁邦醒了一阵,吃了点东西,又刚睡着。
赵承安一口干完碗里的稀汤,放下碗,才去揉了揉赵小妹的头发,是哥哥不好,让你们跟着哥哥受苦了。
赵小妹赶紧摇头,没有,我们不苦,哥哥才受苦了。
是啊,相比于他们,赵承安吃的苦又岂是一点两点。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赵小妹如今十二岁,在外人眼中已经是顶顶的大姑娘了。
来,靠着哥哥休息会儿。碗自有朱志丹帮忙收走,赵承安也没管,直接坐在被压倒的杂草上,将戎装的下摆铺开,朝赵小妹拍了拍。
赵小妹没犹豫的坐下,小心的靠近赵承安,然后轻轻的将头靠在赵承安的肩头。
兄妹俩互相心疼,这会儿静静伴在一处,轻声说着小话,或是想想到桑城后的生活,或是宁邦的小变化,每一点都是他们心中柔软的所在。
渐渐的,声音更低了下去,赵承安小心的扶着已经睡着的赵小妹将她拢在怀里,随后自己也缓缓磕上了眼。
赵承安并没有睡死,或许这也是久经沙场,多征生死的后遗症吧,随着数次的征伐,赵承安已经很难会在不熟悉或者无法安心信任的地方,沉沉睡的下去了。
像今天这样的浅眠,也已经是难得的休憩了。
林子里越发的静了,即便是伴随着刺耳的知了和虫鸣,却依旧有一份难喻的安谧,将夏日的纷扰和慌躁都冲散了不少。
下午依然是燥热难言,一言不发的闷头赶路,依旧免不了有人撑不住倒下,这几日中暑倒下的士兵越来越多,整个队伍的气氛说不上好,便是有人轮流抬着,大家也多了几分心有戚戚的小心翼翼。
恋耽美
皇上息怒。张梁带头,呼啦啦的一屋子太监宫女跪了一地。
老皇帝心里有气,脸色也拉出了两分,久居上位的人,就是年纪大了,那一身居移气养的气度,也很是威严,此时落了脸子,整个大殿里静的落针可闻。
行了,起来吧。老皇帝也不是要冲这些人发火,只是被人搅和的心中不痛快,便憋不住气的想卷人。
张梁年纪也不小了,伺候了老皇帝半辈子,说的上是老皇帝跟前的心腹红人,比对着其他人,也进一分,张梁亲自将桌上的茶换了一杯,皇上何必为了那些人生气,保重龙体才是天下之福。
老皇帝如今年事已高,半辈子的掌权,临老临老也没个安生,儿子大了个个心比天高,偏这如今又是边疆不宁,四面楚歌的局面。
即便是接连的几场胜利,安了大半人的心,可他却知道,稍有不慎,这等待着他这皇帝的是什么。
郸城那边的折子已经来了几日,他压着折子留中不发为给定论,却还是挡不住那些人上蹿下跳的蹦跶。
老皇帝老了,力不如往,也竭力宽宥了底下儿子们的小动作,可这不代表他就糊涂到了骨子里,正是因为还没有糊涂到底,他才更加的心寒。
那位小校尉,也着实不懂事,为了一己私仇,寻衅一口砍杀了降兵,可不就犯了众怒,这传出去,谁还敢降...张梁小心的劝道。
老皇帝的目光倏地望了过去,生生将他未出口的话,逼了回去。
你也觉得他该罚?老皇帝抖了抖唇角,露出一丝假笑,重重的罚?
皇上息怒!张梁噗通一下跪了下去,心中懊悔,他自以为皇上着恼,如今看来,并不是他以为的那般。
老皇帝好一会儿没说话,审视的目光钉在张梁身上,须臾间,张梁便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起来吧。老皇帝摆了摆手,到底是跟了半辈子的人,明白他倒不全是私心,只是被这几日朝臣们翻来覆去的危言耸听给引导了想法。也正是因为如此,老皇帝心中也更添了一丝阴郁。
犯我大禹者,虽远必诛那小校尉当时说的话如今谁人不知,他们这哪里是担心无人敢降啊?他们只是为了那点兵权,谁都想要分一杯羹罢了。老皇帝冷冷的一哼,怕是连这天下他们也想分一杯羹了。
这话谁也不敢接,只能呼啦啦的又跪倒了一片。
老皇帝缓缓出了口气,疲惫的摆了摆手,都下去吧。
张梁也知道自己刚才失言了,心中想着果然是年纪大了,连警惕心都忘了,这会儿老皇帝摆手,他便也跟着退了下去。
偌大的勤政殿,空荡荡的,只剩下老皇帝一个人,他抽出放在右手边,那摞折子最下的一本打开,顿了一会儿才拿出了朱笔,攥足了墨,提笔批示。
犯我大禹者,虽远必诛。
振振在耳,鼓鼓在心,没有一个帝王能拒绝这样的话,老皇帝也不能。
朕真怕这大禹毁在朕的手里。
......
圣旨快马加鞭抵达庆城的时候,已经是半月后。
犒赏三军,普天同庆,只出了一个赵承安。
你说说你。送走了颁旨的人,李延泽一回头就直奔了赵承安这里,抖着手指他,本来你这次凭你的军功,最少也得是个司领!
你...我知道你不忿...你...李延泽纠结憋闷的说不出话,特别是对上赵承安那一脸泰然自若的模样。
人家没有错失高升的失落,也没有被圣人诘问的惶恐,那平淡的样子,让他这个上蹿下跳,替他着急替他伸冤的人,看着跟个跳梁小丑似的。
赵承安没办法,他做都已经做了,做的时候不后悔,过后更不会后悔。他也在心里就想过了,他算好了自己不会被重罚,拼着这次的军功,最多也就是降个两级,便是打回原形也没甚要紧了。
而如今的情况可比他设想中的好多了,他没有被贬,还老老实实在校尉的位子上蹲着,其他人也没有被他牵连,连江城都升了千夫长,只是口头训诫几句,意思意思功过相抵,已经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在他看来,这甚至上已经代表了皇帝的态度。
治兵至严,行军至重,对敌至厉。
李延泽为赵承安可惜,可人家当事人无知无觉,让他心理憋屈的,什么话也说不出口了,最终只能一甩袖子,我不管你了!
说完转身走了。
赵承安摸了摸鼻子,假惺惺的望向旁边看热闹的江城和方文彦等人,他这是生气了?为什么啊?
端的是无辜纯良至极。
方文彦本来想劝的话噎在喉咙,他凉凉的睨了赵承安一眼,一手一个拉了旁边的郝仁义和赵鹏离开了。
赵承安耸了耸肩,吐槽道,怎么都这么开不起玩笑,他们升职了还不许我挤兑一下。
江城端着茶的手顿了顿,然后又坦然自若的喝了一口。
见他不接话,赵承安也偃旗息鼓了,他心中知道好赖,只是他也是真的不觉得可惜,他感动于他们的真心相待,却也倍感压力。
大军不日就要开拔了,你这边都安排好了么。江城也知道赵承安的小心思,自然的接口说起了另外的事情。
异族人尽数伏诛,此间的事也算了了,没意外,等这边的战事传到异国,议和投降也是不日出的事情了。卫北军的任务完成,也是时候搬兵回关了。
他们不可能一直留守庆城,朝廷也不会允许。
嗯,安排好了。
你想好了?江城即便知道赵承安一击拿准了主意,却还是不死心的想要劝,北边苦寒,小妹和宁邦到底年幼,孤木难支,不若送去金陵。
你可信我。
话说到这里,赵承安也认真了起来,他当然信他。
我当然信你,我也知道,金陵比之桑城条件自然好的多。
那你...
可能是我太自私了。赵承安嘲讽的勾了勾唇,只有将他们拢在身后,我才安心。
你别劝我了,阿城。如果真的心疼我,不若咱们兄弟齐心,一起守好陵城关。
江城顶不住,苦笑了一下,果然当人家的干爹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不管江城再怎么忧心,圣旨后不过三日,新的庆城府首一应官员前来接手庆城,大批的卫北军开始撤走。
陈毅率方文彦领大部队先赵承安一步带兵离开,赵承安是第二批离开的,赵鹏与另两位参领带兵留下负责训练新兵暂时控防。
第二批撤走的队伍再第7日拔军,离开了郸城,同行的除了卫北军外,另有四万新兵并赵承安的家眷。
赵小妹能够跟随大军离开,也是赵承安求了刘名扬给他开的后门。
他不是个死板的人,该走后门的时候,他一点也不觉得不好意思。
这次跟着赵小妹一同离开郸城的,还有被赵承安转手买下了卖身契的陈婶一家和另三名奴仆。他的身份注定是不能常常陪伴在赵小妹和孩子身边的,有人照顾着他们,他在军营里也放心些。
离开的时候,已经入夏,天气彻底热了起来,赵承安骑在马上都不断的往下淌汗,更别提那些步履行进随在军后的士兵了,老兵还好些,新兵们就有些苦不堪言了。
在一连因着中暑倒下十多个人的时候,赵承安和刘名扬商量,这么下去不是办法,不若每日午时最热的时候修整,最多晚上多赶个把时辰,将进度追平就是了。
要么这么下去,拖了行军的速度不说,也真怕有那身体不好的,不等上战场,就先死在了奔赴的路上。
赵承安全然是一番好心,只是,有些时候,有些人,注定抵达不了战场。
这是赵承安始料未及的结果。
作者有话要说: 赵承安:作者故意压我军衔!
肾虚大佬:我不是,我没有,我冤枉的。
赵承安:成神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就是某个肾虚作者,实锤了。
今日有奖问答,猜猜结尾处的悬念是神马!能猜到是肿么了么。
感谢在20191124 17:22:12~20191125 17:34:5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柠旎旎 10瓶;扑火飞蛾1997 5瓶;漪哒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112 章
112.
农历五月份儿,正是一年里夏气刚起的时候, 热气蒸腾着, 太阳又毒又辣,烤的人头昏脑涨的。
树上的知了不遗余力的嘶鸣, 叽叽哇哇的,更添了几分躁意。
赶了几日的路,一行人面上都带出了萎靡的倦色, 便是骑在马上也不例外。
赵承安颊边的发丝浸透, 湿乎乎的贴在脸上,身上的戎装也湿了大半,束手和胸甲解了两侧,只虚虚挂在身上,却依旧挡不住从身体里汩汩往外冒的热气。
前面两里有片林子。今天就在那里扎营修整一下吧。赵承安驱马赶到刘名扬的身边, 小声的建议道。
天太热了, 马上要进入一日中日头最是毒的时候,勉强赶路, 只会再倒下一片。
刘名扬也同样的满脸汗, 他们刚才来的一路,别说林子,一路光秃秃的, 连片大点的树荫儿都没有,着实燥的难受。这会儿他自己也是热的头蒙,眯着眼强打着精神。
行。刘名扬抬手刮掉了挂在眼皮上的水渍,扭头朝后道, 再坚持一下,前面两里处修整!
有了奔头,就连赵承安的精神都提了提,他往后落了几步,特特等了载着小妹和宁邦的马车,马车上的帘子已经都撩了开来,露出里面穿着单衣,只在肚子上搭了块单被的宁邦,小妹和陈婶儿一人拿了把芭蕉扇,正一左一右的给他扇着。
小家伙到是好受的很。
其实这种天气,马车里三面挡着,就算掀了门窗的帘子,也是透不进什么风的,比外面毒辣的日头也好不了什么。
小妹,还好么。再坚持坚持,到前面休息,就能下来走动走动了。赵承安透过马车的窗子小声的安抚道,你也别光顾着宁邦,自己也凉快凉快。
车里面宁邦睡的极其舒坦,四仰八叉的,霸道极了。
我没事哥。赵小妹小声的说道,反而更心疼满头大汗的哥哥,这么热的天,还裹着那么沉的盔甲。
她扭头摸了一条汗巾递了出去,擦擦汗吧。
赵承安点了点头,接了汗巾撸了一把,又安慰了两句,就急急的又往前去了。
两里地的路程,不过一会儿就到了。
隔着一段距离都能感受到林子里裹着青草泥腥微微带着凉意的轻风。
不只是赵承安,刘名扬也松了口气,速度都不觉加快了两分。
这处林子大的很,赵承安当初赶路的时候在这里停留过,却也只限于外围,此时数万人进入其中,才真真感受到了其中的宽广。
数万人安营扎寨,并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即便他们只会在此地短短的停留至多也不过两个时辰,可是这么多人,吃喝拉撒都是问题,就地围灶就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有了前几天的经验,进入林子里后,大家有条不紊的忙了起来,垒灶的垒灶,挖沟的挖沟,还有专门的小队负责巡视打猎或者就地取材,找些什么能加餐的吃的。
赵宁邦还再睡,赵承安扶了赵小妹下来,让他在里面睡吧,坐了许久,你下来活动活动。
陈婶儿还麻烦您帮我看顾着点。
没问题。陈婶儿也从马车上下来,坐久了腰都麻了,见赵承安说的客气,赶紧摆手,小官爷放心,这里有我们呢。
接触这些天,赵承安对他们一家也放心,点了点头,又交代了旁边的兵士们帮忙看顾点,就自去忙了。
他如今再怎么说也是校尉了,手下挂着分来的万人新兵,要整队,要统计中暑病患,要分配物资...也是没有那么悠闲。
赵承安这一忙,等过了午时才忙过劲儿来,这会儿大多数人都已经吃过了午饭,正抓紧时间歇着,赵承安跑了一圈,刚刚落了没两会儿的汗,又浸了一身。
这会儿林子里已经静了下来,赵承安这才端了豁口的瓷碗,就着干豆饼,勉强填填肚子。
哥,你也休息会儿吧。赵小妹看着蹲在地上一口稀汤,一口干饼的大哥,心疼的不行,忙也蹲在旁边,给他擦汗,抿开湿哒哒的鬓角。
我把你吵醒了?赵承安小声道,这会儿大家都在抓紧时间休息,林子里一片静谧。
赵承安有点不好意思,只以为是自己的动静吵醒了小妹。
我没事儿,你去歇会儿吧,趁着这会儿凉快,也眯一会儿。
没。我不累。赵小妹摇了摇头,同样压低了声音,是刚刚宁邦醒了一阵,吃了点东西,又刚睡着。
赵承安一口干完碗里的稀汤,放下碗,才去揉了揉赵小妹的头发,是哥哥不好,让你们跟着哥哥受苦了。
赵小妹赶紧摇头,没有,我们不苦,哥哥才受苦了。
是啊,相比于他们,赵承安吃的苦又岂是一点两点。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赵小妹如今十二岁,在外人眼中已经是顶顶的大姑娘了。
来,靠着哥哥休息会儿。碗自有朱志丹帮忙收走,赵承安也没管,直接坐在被压倒的杂草上,将戎装的下摆铺开,朝赵小妹拍了拍。
赵小妹没犹豫的坐下,小心的靠近赵承安,然后轻轻的将头靠在赵承安的肩头。
兄妹俩互相心疼,这会儿静静伴在一处,轻声说着小话,或是想想到桑城后的生活,或是宁邦的小变化,每一点都是他们心中柔软的所在。
渐渐的,声音更低了下去,赵承安小心的扶着已经睡着的赵小妹将她拢在怀里,随后自己也缓缓磕上了眼。
赵承安并没有睡死,或许这也是久经沙场,多征生死的后遗症吧,随着数次的征伐,赵承安已经很难会在不熟悉或者无法安心信任的地方,沉沉睡的下去了。
像今天这样的浅眠,也已经是难得的休憩了。
林子里越发的静了,即便是伴随着刺耳的知了和虫鸣,却依旧有一份难喻的安谧,将夏日的纷扰和慌躁都冲散了不少。
下午依然是燥热难言,一言不发的闷头赶路,依旧免不了有人撑不住倒下,这几日中暑倒下的士兵越来越多,整个队伍的气氛说不上好,便是有人轮流抬着,大家也多了几分心有戚戚的小心翼翼。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