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啊,太子殿下——遥的海王琴(236)
好歹宣灵是他求来的太子妃,婚约定下之后,可萧弘连门都没踏进去过,放在外人眼里也的确很奇怪。
虽说未婚男女为了礼数不该时常见面,可一次都没有,就说不过去了,毕竟太子殿下在外人眼里就不是个讲究规矩的人。
萧弘自己不在意,帝王却放在心上,不希望外头传出乱七八糟的闲话。任性的儿子不着调,当爹的只能亲自操心,安抚儿媳,对于镇北王府,三五不时地就有赏赐下来。
而宣灵一听,眼里带上了惊讶,皇帝居然这么说,这是
皇上知道你俩的事了?
萧弘点点头,痛心疾首道:棒打鸳鸯,要不,怎么会有你?
不,她的意思是皇上知道居然还放这两人在一起,而不是直接送贺惜朝离京或者赐死,断了萧弘念头?
她疑惑望向贺惜朝,后者轻声说:诸多不易,说来话长,还得劳烦郡主担当。
那你们准备散不散?宣灵有点担心,散了她怎么办?
当然不散!干嘛,你不会真想当太子妃吧?萧弘闻言防备地看着她。
宣灵冷笑道:稀罕!别忘了五年之期,否则我就让你后院起火,家宅不宁,太子也坐不稳。
萧弘顿时放下心来:有你这样鞭策我就放心了。
一颗好白菜被猪拱了,真是可惜。宣灵讽刺道。
萧弘气得鼻子都歪了。
姑姑,太子殿下!身后传来宣和的声音,宣灵便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哼了一声道:那走吧,京城看着繁华,却一点意思也没有,整日拘在王府,我也闷了。
镇北王府在京中没什么势力,宣灵与萧弘定下婚约之后,的确有不少宗亲女眷来拜访攀关系,可她向来不拘小节,衣食住行随意,硬着头皮招待一次之后,仿佛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仗,整个人都虚脱了,脸僵得笑都笑不出来。
至此闭门谢客,拒绝参加任何宴会邀请。
这还是头一回出来放风!
宣灵想想接下来真成了太子妃,整日拘在内院,坐立行走讲究一套规矩,还得面对妯娌女眷,未来简直凄凄惨惨戚戚。想了想她缓和了语气,商量着说:太子殿下,你以后多带惜朝出来走走,我给你们遮掩。
太子出行,自是浩浩荡荡,再加上镇北王府的侍卫,里里外外护了个周全。
官道之上,恐冲撞了尊贵的太子殿下,沿路的马车人流纷纷避让。
待尘土飞扬而过,人群才重新开始排队入城。
一个青衫老者在左右两边的服侍下,再次登上了马车,他看着远去的身影,不禁叹道:果真如传闻中一般年少。
太子殿下今年二十,的确年轻呢。
老者摇了摇头:老夫指的不是太子,而是那位主持边贸的鸿胪寺卿。
这方才孙儿没看清。
无妨,迟早是要拜会的。老者道,走吧,先进城。
随着三月期限到来,大齐各行各业的大商贾陆续到达京城。
当然,头一件事便是拜会各自的主子或是靠山。
魏国公府,贺明睿请了几位当家人坐下,笑道:诸位都是各行业的翘楚,对于这高达两成的关税,不知道受不受得住?虽说朝廷开边贸乃是一件好事,可为了国库赤字,牺牲我等大齐子民的利益,这便是不妥了。
敢问贺大人,这关税是确定了吗?说实话,初闻开放边境,我等着实高兴了一阵,也做好了多交税银的准备,只是没想到居然会这么高,实在令人吃惊啊!茶商乔家的当家乃是四十来岁的中年老爷,略微富态,眯起的小眼睛里闪烁着精光。
他的小女儿侍奉的便是萧铭,自然与贺明睿有几分亲近。
他一说,其他的商户也跟着道:咱们制茶从采叶制备,时日长久,本就诸多不利,又要不远千里从江南运送到边境,这其中花费的成本实在高,本就赚点糊口的银子,还得送出两成,这岂不是白忙乎一场?若是路上再出点意外,怕是连血本都没了。
其实若是国库缺钱,我等愿意捐献,只要有,多少都成。都是大齐子民,哪怕商人微末,也愿尽绵薄之力,无需用这等方式收拢钱财吧?
这位不是做茶的,而是绸商,来自苏州程家。
之前是李家的线,如今全部转给了贺明睿,自然也归在了礼亲王府门下。
是啊,是啊,总得给条活路。
贺明睿听此,重重地一叹气道:这税的确这么多,太子殿下已经放话了,两成只多不少。尽管朝臣们极力反对,可鸿胪寺卿一意孤行,太子殿下鼎力支持,皇上也不好说什么。
那那该怎么办?
贺明睿笑道:诸位不要着急,局面也不是多糟糕,毕竟朝廷没有明令要求各位必须走边贸,不赚钱的买卖,总不能强按头来干吧?
这话一说,在座的几人互相看了一眼,皆没再说话。
贺明睿一手端茶,一手杯盖,眼睛往这些人身上一扫,嘴角泛起一抹冷笑。
接着他呷了一口茶,换上一声叹息说:当然,皇上圣旨一下,监军一出,边境走私是不能了,如今边关将领谁也不敢冒着杀头的罪放商队出关,诸位的损失,在下很是惋惜。
贺大人严重了,这不是没办法嘛。几人讪笑道。
贺明睿一笑,放下茶盏,看着他们说:的确没办法,只能得先委屈各位。只是想想要说不满,怕是边军比你们更着急,毕竟他们的饷银如今还没着落呢。
此言一出,众人的目光顿时异样了起来,彼此一看,都带着深思。
乔大当家沉吟道:想想若是关税达到两成,那如今半成的商税是不是也得变了?诸位,这次妥协了,怕是商税更改也就不远了。
听此,在场的人脸色齐齐一变。
如今的商税相比起农户的苛捐杂税简直不值一提,没人把这半成当一回事。
可若是一下子翻了四倍,那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贺明睿颔首:乔大当家说的不错,诸位如今是各行业举足轻重的人物,总得担起责任,有些政令若不合时宜,就该让它废除,不是吗?
可我等地位低下,如何跟朝廷抗衡?
贺明睿顿时笑道:前面不是说了吗,朝中大臣宗亲勋贵皆不愿意看到此事,只要各位团结起来坚持住,自有贵人相助,拨乱反正。
贺明睿将这些当家送出门后,才扬起嘴角的讥笑:从这些满是铜臭味的商人手里夺利,贺惜朝你也太天真了!
少爷,马车已经备好了。他的小厮禀告道。
走,去礼亲王府。
礼亲王府
萧奕问萧铭:咱们这样能行吗?
萧铭道:你还有其他法子?
可那些商人能信?大哥是太子,谁敢跟他对着干!
边贸既然已经开始,就不会停,父皇岂会让大哥失了面子?
那咱们忙乎些什么?
让关税降一降总是能办到的吧?萧铭轻嗤一声,两成,闻所未闻。那群商人又不是傻子,从他们手里讨银子,哪儿有那么容易!
萧奕想想也是,不过他总是担心:我总觉得大哥早就料到我们会这么干了。
萧铭笑道:这种事讲究你情我愿,本就不合理,受人抵制也是无可厚非之事。况且,也不只是我们,这京城之中凡是牵扯其中的谁不是这么希望?
萧奕叹道:但愿如此吧,你说大哥太子当得好好的,干嘛非得闹这一出?我就想捞点银子,没别的念想,他都不肯,真是,太不顾兄弟情了吧?
萧铭闻言抬眼看他,心说是真的还是装作的呢?
大概是大哥缺钱缺得紧,又舍不下身段收几个,看我们不高兴了吧。萧铭随口说道。
萧奕嘿嘿一笑:这个理由好。玫瑰小说网,玫瑰小说网,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m.meiguixs.net 玫瑰小说网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
☆、第267章 棉布棉衣
尤家家主是个瘦小的老头儿, 但是精神矍铄,气色挺好, 在尤自清带领下前来拜见贺惜朝。
尤家也是准备参加边贸?贺惜朝抬手免了他的礼, 笑问。
惭愧惭愧,比不得其他家,便来图个热闹,最重要的是趁此机会来拜见一下大人。大人年少有为, 天资卓伟, 自清能得大人赏识,实在是尤家的荣幸。尤老太爷笑着拱拱手。
贺惜朝点头:过奖, 请坐。
待落座之后,夏荷上茶。
尤老太爷道:老朽作坊里新出了棉布,表面较为光滑,可做外裳之用,若是添上刺绣, 便比普通布料精美许多, 而且还结实。只是若当做里料, 富贵人家暂时是看不上的,舒适度不够,可在普通人家却已经是不可多得的好料子了,请贺大人一观。
尤自情手里捧着一个锦盒,在尤老太爷的示意下放到了贺惜朝的面前, 打开, 取出里面一整匹的布料。
先生请看, 这还只是白布,如今家中正在试着染色,过不了多久,便能有各色布料出产了。
贺惜朝拉出一角,在手里捻着,虽说和后世那种舒滑细软不能比,但现在市面上除却锦缎丝帛,比这更精细的怕是也难找。
毕竟纯手工纺织,棉线不比蚕丝细腻,能有这种程度已经出人意料。
然而丝绸昂贵,不是富贵人家谁穿得起。
贺惜朝抚摸着棉布,心里满意。
尤老辛苦,这和我设想的差不多,若是能保证这种质量,我想便可以售卖了,只是成本几何?
贺大人实在客气,老朽不敢当。尤老太爷谦逊地笑道,说来成本,便是收棉、制布这两部分,如今的棉花由太子府提供,暂且不论,而纺织若是找准了方法,与其他布料区别不大,所以可谓低廉,大有赚头。
这样的布,尤老觉得该如何定价?
如今的丝绸最便宜的绡纱也得一两五钱一匹,棉布不比丝绸,可胜在新奇,质地最好的那一种老朽觉得可试着卖到一两银子左右,图个新鲜,上等的可以卖到五钱到八钱不等,一般料子就三钱左右应该合适,最次的给平头百姓,一钱也算是贵了,贺大人觉得呢?
如今的白银,一两十钱,一钱则是一百到一百五十文铜板不等,普通的村民一年也花不了一两银子,用近乎一个月的花销买一匹布,穷苦的百姓怕是也不会舍得买的。
然而贺惜朝栽培棉花制作棉布,最主要的目的便是为了生财,已经投入不少,利润却依旧为零。
短时间内也顾不上那些底层老百姓了。
想到这里,他道:也好,利润分成按照之前所约定,太子府会派人与尤家一同管理,暂时由你们代为经营,账目请按照我们的格式来做,自清知道如何记,以便将来查账。每隔三月汇总一次,可合适?
听凭贺大人吩咐。
另外,每一匹棉布上请印上一个英字,此字已有专门印刻,此乃英王府标记,也是英棉产业的品牌,见此便知道出自太子府,与你们尤家之物区分。等打出名声,拓宽销路,铺子和店面会另外寻找,届时太子府会派人接手,当然分成不变。贺惜朝道。
棉花的利润可观,因为价格不高,成本低廉,是长期的买卖。
尤家其实非常想做这笔生意,不过看贺惜朝的意思,是要独立开来,将来怕是连制布的作坊也得另起炉灶。
贺大人,老朽有一事不解?
请说。
棉布赚钱,无可厚非,可是太子府专人来打理,是不是太耗费精力?老朽并非抢夺生意,毕竟棉花制布并不算难,将来保不定有其他布坊效仿而起,那时候的利润就不会如开始那般可观了。
尤老太爷做了一辈子的布匹生意,自然看得到同行竞争,利趋于薄的场面。
贺惜朝听此便笑了:尤老,如今这市面上哪一门生意没有同行?大齐人口众多,需求量大,再说不是马上就要开边贸了吗,只要有路子还怕没销路?
大齐太子的生意,应该没人敢恶性竞争吧?
再说难道除了棉布就没点别的,成衣,婴孩用品,绒布玩具,乱七八糟什么都有,这些他可不愿跟尤家分利。
尤老太爷连连点头:贺大人说的极是。
尤老太爷这是第一次见到贺惜朝,如孙子所言极为年轻,然而做生意的手段却是老辣,并不好糊弄。
这样的人,哪怕不为官,行商贾之事也定然成为富甲一方的豪绅。
他想了想,谦卑道:贺大人,老朽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贺惜朝颔首:请说。
这本是太子殿下提供的棉花和赚钱的营生,尤家不过是仗着经验代为寻找制布的法子,能分得三成利,实在是殿下和大人的恩典,只是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小心地请求,不知英棉可否代为售卖,尤家愿意每年交一笔费用得此经营之权。
贺惜朝听着眉尾顿时挑起,心中感慨,这眼光才是毒辣呀,直接要求加盟了。
这次贺惜朝没有拒绝:自是可以,不过如何行事等生意走上正轨再谈不迟。
做了再说,这不是贺惜朝的作风,容易被人坑。只是他的事情实在太多,没有时间管这门生意,便只能暂时由尤家先做着。
好在如今这个时代,萧弘权势滔天,定人生死,尤家如何闹腾也能一掌拍下,不怕起幺蛾子,后者估计也不敢。
对了,棉衣棉袄呢,听自清说已经有了成品。
布匹毕竟是零售散卖,来钱不算快,最赚钱的从来都是做政府的物资采购。
大齐几十万大军,御寒物资本就是朝廷一项开支,即使一人一件棉衣,哪怕价格放得再低都是不得了的买卖。
贺惜朝问到这里,尤老太爷便起身笑道:贺大人稍等。
恋耽美
虽说未婚男女为了礼数不该时常见面,可一次都没有,就说不过去了,毕竟太子殿下在外人眼里就不是个讲究规矩的人。
萧弘自己不在意,帝王却放在心上,不希望外头传出乱七八糟的闲话。任性的儿子不着调,当爹的只能亲自操心,安抚儿媳,对于镇北王府,三五不时地就有赏赐下来。
而宣灵一听,眼里带上了惊讶,皇帝居然这么说,这是
皇上知道你俩的事了?
萧弘点点头,痛心疾首道:棒打鸳鸯,要不,怎么会有你?
不,她的意思是皇上知道居然还放这两人在一起,而不是直接送贺惜朝离京或者赐死,断了萧弘念头?
她疑惑望向贺惜朝,后者轻声说:诸多不易,说来话长,还得劳烦郡主担当。
那你们准备散不散?宣灵有点担心,散了她怎么办?
当然不散!干嘛,你不会真想当太子妃吧?萧弘闻言防备地看着她。
宣灵冷笑道:稀罕!别忘了五年之期,否则我就让你后院起火,家宅不宁,太子也坐不稳。
萧弘顿时放下心来:有你这样鞭策我就放心了。
一颗好白菜被猪拱了,真是可惜。宣灵讽刺道。
萧弘气得鼻子都歪了。
姑姑,太子殿下!身后传来宣和的声音,宣灵便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哼了一声道:那走吧,京城看着繁华,却一点意思也没有,整日拘在王府,我也闷了。
镇北王府在京中没什么势力,宣灵与萧弘定下婚约之后,的确有不少宗亲女眷来拜访攀关系,可她向来不拘小节,衣食住行随意,硬着头皮招待一次之后,仿佛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仗,整个人都虚脱了,脸僵得笑都笑不出来。
至此闭门谢客,拒绝参加任何宴会邀请。
这还是头一回出来放风!
宣灵想想接下来真成了太子妃,整日拘在内院,坐立行走讲究一套规矩,还得面对妯娌女眷,未来简直凄凄惨惨戚戚。想了想她缓和了语气,商量着说:太子殿下,你以后多带惜朝出来走走,我给你们遮掩。
太子出行,自是浩浩荡荡,再加上镇北王府的侍卫,里里外外护了个周全。
官道之上,恐冲撞了尊贵的太子殿下,沿路的马车人流纷纷避让。
待尘土飞扬而过,人群才重新开始排队入城。
一个青衫老者在左右两边的服侍下,再次登上了马车,他看着远去的身影,不禁叹道:果真如传闻中一般年少。
太子殿下今年二十,的确年轻呢。
老者摇了摇头:老夫指的不是太子,而是那位主持边贸的鸿胪寺卿。
这方才孙儿没看清。
无妨,迟早是要拜会的。老者道,走吧,先进城。
随着三月期限到来,大齐各行各业的大商贾陆续到达京城。
当然,头一件事便是拜会各自的主子或是靠山。
魏国公府,贺明睿请了几位当家人坐下,笑道:诸位都是各行业的翘楚,对于这高达两成的关税,不知道受不受得住?虽说朝廷开边贸乃是一件好事,可为了国库赤字,牺牲我等大齐子民的利益,这便是不妥了。
敢问贺大人,这关税是确定了吗?说实话,初闻开放边境,我等着实高兴了一阵,也做好了多交税银的准备,只是没想到居然会这么高,实在令人吃惊啊!茶商乔家的当家乃是四十来岁的中年老爷,略微富态,眯起的小眼睛里闪烁着精光。
他的小女儿侍奉的便是萧铭,自然与贺明睿有几分亲近。
他一说,其他的商户也跟着道:咱们制茶从采叶制备,时日长久,本就诸多不利,又要不远千里从江南运送到边境,这其中花费的成本实在高,本就赚点糊口的银子,还得送出两成,这岂不是白忙乎一场?若是路上再出点意外,怕是连血本都没了。
其实若是国库缺钱,我等愿意捐献,只要有,多少都成。都是大齐子民,哪怕商人微末,也愿尽绵薄之力,无需用这等方式收拢钱财吧?
这位不是做茶的,而是绸商,来自苏州程家。
之前是李家的线,如今全部转给了贺明睿,自然也归在了礼亲王府门下。
是啊,是啊,总得给条活路。
贺明睿听此,重重地一叹气道:这税的确这么多,太子殿下已经放话了,两成只多不少。尽管朝臣们极力反对,可鸿胪寺卿一意孤行,太子殿下鼎力支持,皇上也不好说什么。
那那该怎么办?
贺明睿笑道:诸位不要着急,局面也不是多糟糕,毕竟朝廷没有明令要求各位必须走边贸,不赚钱的买卖,总不能强按头来干吧?
这话一说,在座的几人互相看了一眼,皆没再说话。
贺明睿一手端茶,一手杯盖,眼睛往这些人身上一扫,嘴角泛起一抹冷笑。
接着他呷了一口茶,换上一声叹息说:当然,皇上圣旨一下,监军一出,边境走私是不能了,如今边关将领谁也不敢冒着杀头的罪放商队出关,诸位的损失,在下很是惋惜。
贺大人严重了,这不是没办法嘛。几人讪笑道。
贺明睿一笑,放下茶盏,看着他们说:的确没办法,只能得先委屈各位。只是想想要说不满,怕是边军比你们更着急,毕竟他们的饷银如今还没着落呢。
此言一出,众人的目光顿时异样了起来,彼此一看,都带着深思。
乔大当家沉吟道:想想若是关税达到两成,那如今半成的商税是不是也得变了?诸位,这次妥协了,怕是商税更改也就不远了。
听此,在场的人脸色齐齐一变。
如今的商税相比起农户的苛捐杂税简直不值一提,没人把这半成当一回事。
可若是一下子翻了四倍,那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贺明睿颔首:乔大当家说的不错,诸位如今是各行业举足轻重的人物,总得担起责任,有些政令若不合时宜,就该让它废除,不是吗?
可我等地位低下,如何跟朝廷抗衡?
贺明睿顿时笑道:前面不是说了吗,朝中大臣宗亲勋贵皆不愿意看到此事,只要各位团结起来坚持住,自有贵人相助,拨乱反正。
贺明睿将这些当家送出门后,才扬起嘴角的讥笑:从这些满是铜臭味的商人手里夺利,贺惜朝你也太天真了!
少爷,马车已经备好了。他的小厮禀告道。
走,去礼亲王府。
礼亲王府
萧奕问萧铭:咱们这样能行吗?
萧铭道:你还有其他法子?
可那些商人能信?大哥是太子,谁敢跟他对着干!
边贸既然已经开始,就不会停,父皇岂会让大哥失了面子?
那咱们忙乎些什么?
让关税降一降总是能办到的吧?萧铭轻嗤一声,两成,闻所未闻。那群商人又不是傻子,从他们手里讨银子,哪儿有那么容易!
萧奕想想也是,不过他总是担心:我总觉得大哥早就料到我们会这么干了。
萧铭笑道:这种事讲究你情我愿,本就不合理,受人抵制也是无可厚非之事。况且,也不只是我们,这京城之中凡是牵扯其中的谁不是这么希望?
萧奕叹道:但愿如此吧,你说大哥太子当得好好的,干嘛非得闹这一出?我就想捞点银子,没别的念想,他都不肯,真是,太不顾兄弟情了吧?
萧铭闻言抬眼看他,心说是真的还是装作的呢?
大概是大哥缺钱缺得紧,又舍不下身段收几个,看我们不高兴了吧。萧铭随口说道。
萧奕嘿嘿一笑:这个理由好。玫瑰小说网,玫瑰小说网,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m.meiguixs.net 玫瑰小说网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
☆、第267章 棉布棉衣
尤家家主是个瘦小的老头儿, 但是精神矍铄,气色挺好, 在尤自清带领下前来拜见贺惜朝。
尤家也是准备参加边贸?贺惜朝抬手免了他的礼, 笑问。
惭愧惭愧,比不得其他家,便来图个热闹,最重要的是趁此机会来拜见一下大人。大人年少有为, 天资卓伟, 自清能得大人赏识,实在是尤家的荣幸。尤老太爷笑着拱拱手。
贺惜朝点头:过奖, 请坐。
待落座之后,夏荷上茶。
尤老太爷道:老朽作坊里新出了棉布,表面较为光滑,可做外裳之用,若是添上刺绣, 便比普通布料精美许多, 而且还结实。只是若当做里料, 富贵人家暂时是看不上的,舒适度不够,可在普通人家却已经是不可多得的好料子了,请贺大人一观。
尤自情手里捧着一个锦盒,在尤老太爷的示意下放到了贺惜朝的面前, 打开, 取出里面一整匹的布料。
先生请看, 这还只是白布,如今家中正在试着染色,过不了多久,便能有各色布料出产了。
贺惜朝拉出一角,在手里捻着,虽说和后世那种舒滑细软不能比,但现在市面上除却锦缎丝帛,比这更精细的怕是也难找。
毕竟纯手工纺织,棉线不比蚕丝细腻,能有这种程度已经出人意料。
然而丝绸昂贵,不是富贵人家谁穿得起。
贺惜朝抚摸着棉布,心里满意。
尤老辛苦,这和我设想的差不多,若是能保证这种质量,我想便可以售卖了,只是成本几何?
贺大人实在客气,老朽不敢当。尤老太爷谦逊地笑道,说来成本,便是收棉、制布这两部分,如今的棉花由太子府提供,暂且不论,而纺织若是找准了方法,与其他布料区别不大,所以可谓低廉,大有赚头。
这样的布,尤老觉得该如何定价?
如今的丝绸最便宜的绡纱也得一两五钱一匹,棉布不比丝绸,可胜在新奇,质地最好的那一种老朽觉得可试着卖到一两银子左右,图个新鲜,上等的可以卖到五钱到八钱不等,一般料子就三钱左右应该合适,最次的给平头百姓,一钱也算是贵了,贺大人觉得呢?
如今的白银,一两十钱,一钱则是一百到一百五十文铜板不等,普通的村民一年也花不了一两银子,用近乎一个月的花销买一匹布,穷苦的百姓怕是也不会舍得买的。
然而贺惜朝栽培棉花制作棉布,最主要的目的便是为了生财,已经投入不少,利润却依旧为零。
短时间内也顾不上那些底层老百姓了。
想到这里,他道:也好,利润分成按照之前所约定,太子府会派人与尤家一同管理,暂时由你们代为经营,账目请按照我们的格式来做,自清知道如何记,以便将来查账。每隔三月汇总一次,可合适?
听凭贺大人吩咐。
另外,每一匹棉布上请印上一个英字,此字已有专门印刻,此乃英王府标记,也是英棉产业的品牌,见此便知道出自太子府,与你们尤家之物区分。等打出名声,拓宽销路,铺子和店面会另外寻找,届时太子府会派人接手,当然分成不变。贺惜朝道。
棉花的利润可观,因为价格不高,成本低廉,是长期的买卖。
尤家其实非常想做这笔生意,不过看贺惜朝的意思,是要独立开来,将来怕是连制布的作坊也得另起炉灶。
贺大人,老朽有一事不解?
请说。
棉布赚钱,无可厚非,可是太子府专人来打理,是不是太耗费精力?老朽并非抢夺生意,毕竟棉花制布并不算难,将来保不定有其他布坊效仿而起,那时候的利润就不会如开始那般可观了。
尤老太爷做了一辈子的布匹生意,自然看得到同行竞争,利趋于薄的场面。
贺惜朝听此便笑了:尤老,如今这市面上哪一门生意没有同行?大齐人口众多,需求量大,再说不是马上就要开边贸了吗,只要有路子还怕没销路?
大齐太子的生意,应该没人敢恶性竞争吧?
再说难道除了棉布就没点别的,成衣,婴孩用品,绒布玩具,乱七八糟什么都有,这些他可不愿跟尤家分利。
尤老太爷连连点头:贺大人说的极是。
尤老太爷这是第一次见到贺惜朝,如孙子所言极为年轻,然而做生意的手段却是老辣,并不好糊弄。
这样的人,哪怕不为官,行商贾之事也定然成为富甲一方的豪绅。
他想了想,谦卑道:贺大人,老朽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贺惜朝颔首:请说。
这本是太子殿下提供的棉花和赚钱的营生,尤家不过是仗着经验代为寻找制布的法子,能分得三成利,实在是殿下和大人的恩典,只是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小心地请求,不知英棉可否代为售卖,尤家愿意每年交一笔费用得此经营之权。
贺惜朝听着眉尾顿时挑起,心中感慨,这眼光才是毒辣呀,直接要求加盟了。
这次贺惜朝没有拒绝:自是可以,不过如何行事等生意走上正轨再谈不迟。
做了再说,这不是贺惜朝的作风,容易被人坑。只是他的事情实在太多,没有时间管这门生意,便只能暂时由尤家先做着。
好在如今这个时代,萧弘权势滔天,定人生死,尤家如何闹腾也能一掌拍下,不怕起幺蛾子,后者估计也不敢。
对了,棉衣棉袄呢,听自清说已经有了成品。
布匹毕竟是零售散卖,来钱不算快,最赚钱的从来都是做政府的物资采购。
大齐几十万大军,御寒物资本就是朝廷一项开支,即使一人一件棉衣,哪怕价格放得再低都是不得了的买卖。
贺惜朝问到这里,尤老太爷便起身笑道:贺大人稍等。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