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迫成为风水先生的日子里——青衣杏林(
是是,请!张风来不知道梅先生是谁,但能被王管事称呼一声少爷,此人定然来历不凡,他自然是欢迎的。
少爷请。王管事虽然知道郁宁是梅先生的关门弟子,却不知道郁宁在算账这方面可谓是天赋异禀,仍恭敬的将主位让出,请郁宁落座。
郁宁也没客气,率先就先看了王掌柜的记录,一边道:王管事也坐罢,两人一起看总是要快些。
是。
郁宁将王管事的记录一条一例的看完,又打开了三年的账册。听余香斋的小厮说余庆斋的点心在味道上不行,便干脆将余庆斋所用的米面、糖、盐等物一一列出,将不是从惯用店面里进的货都用朱笔做上了标记。
前两年的用料大多都是从同一家店进的,等到第二年末的时候,有一次变动,糖和牛乳的进货厂家都换成了另外一家,到了第三年,糖和牛乳都直接换成了这一家,但是自账目上来说两者价格并无什么区别。他自一旁抽了一把算盘掩人耳目,一边将算珠拨弄了一番将前两年的纯利给算了出来,才问道:张掌柜的,去年年末,您为何没有自陈记购入蔗糖?反而选了兴发商行?
张风来思索片刻,回道:此事我有记忆,我们余庆斋的蔗糖向来是从陈记购入的,只不过那时陈记似乎是出了什么事故,未曾将蔗糖运入富水城,我们只能应急自兴发商行采购了一批蔗糖了。
第32章
那么为何第三年起, 蔗糖与牛乳全换成了兴发商行呢?
陈记蔗糖的品质下降,且陈记老东家病故, 将衣钵传给了长子, 那名长子做事毫无章法,数次给我们余庆斋的蔗糖和牛乳都有缺漏,故而改为兴发商行进货。张风来十分利落的道:先生稍等。
之间张风来如风一般蹿了出去, 没一会儿就带着半袋子蔗糖回来了,郁宁打开看了看,蔗糖呈现黑红色,他自然知道让他来尝这个时代怕是没有能吃的糖,但是为了避免别人怀疑, 还是示意王管事等人一齐上前掰了一小块尝了尝,这糖入口有些苦涩, 还有股子焦味儿, 但大多数还是甜,郁宁实在是吃不惯,悄悄的把糖给吐了。
王管事尝了后倒是不住地点头,又沾了了一些糖粉在指尖碾了碾, 是上好的蔗糖。
王管事心细的发现郁宁把蔗糖给吐了,但是什么也没说。
郁宁点了点头, 算是认可了这个说法, 又在账本上以朱笔划出一道:那么这一笔呢?郁宁示意张风来来看,米面也从往常的周记成了兴发商行,张风来解释了一通, 大抵上也说得过去。
张风来说:先生,店里头的点心都是我把过关的,有什么不对我第一时间就能吃出来,这些食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那你作何解释客人说你店铺中的点心比余香斋味道差了许多?郁宁用朱笔一点他归纳总结出来的纸张:张掌柜的,恕我提醒,你店铺里的食材在第三年全部换成了兴发商行的货物。
自此之后,你店铺中的点心味道一落千丈,你就没有什么猜想吗?
怎么会这样张风来茫然道:不可能啊,味道变了我不可能尝不出来啊!
既然想不出来,那就暂且搁置。郁宁将疑点写在了一张卷轴上,让人挂到了墙上。一会儿有线索,全部写在上头,届时也就一目了然了。
王管事先是疑惑郁宁为何如此,听完他的话豁然开朗道:少爷,您这法子大善!
郁宁点了点头,把食材上账本推到了一边让王管事接着看,又取了用人的账册,里头写了余庆斋里头所有的人口以及月例银子,郁宁粗粗看了一遍,一开始余庆斋有厨娘1人,小厮3人,掌柜1人,张风来那时还兼作为镇店的大师傅,除此之外还有白案厨子1人,学徒2人。
从规模上来看,也是十分庞大的一家店铺了。
后来生意一落千丈,除了张风来的学徒以及一个小厮外其他人都走了,整个店铺只剩下三个人。
只剩下三个人好啊!张风来作为事主,大概率排除掉,如果他真想弄倒闭余庆斋,就不会来找国师帮忙,如果他想借国师之手弄倒余香斋,那么直接提出要求即可,既然寒香令在手,除了郁宁这种隐居深山的人不清楚,这东西可是举世闻名,怎么用自然也是应该知道的,没必要绕这个圈子。
剩下的嫌疑人只有两个了,一个是小厮,一个是张风来的徒弟。
说实话郁宁还是觉得风水一说十分扯淡,他就不信了,余庆斋做不下去全是因为对方设置了风水局来害他。或许风水是一方面,但是根据顾大人之前与他所说而言,风水大多是一些潜移默化的东西,比如空气不好所以人的身体不舒服,背阳所以湿气重导致人体生病一类,但是作用绝对没有那么大。
再怎么说,郁宁也是一个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实在是不想欺师灭祖物理老祖牛顿,科学老祖爱因斯坦等等等等。
张风来看见郁宁圈出的两个人名,十分肯定的说:郁先生,他们两个,小厮阿丁是我年幼时就跟着我的,我于他有救命之恩,他绝对不可能背叛我。徒弟阿飞跟了我快八年了,是从难民堆里捡来的,他说是我徒弟,实则是我养子!我自问平日子不曾亏他半分,我若有亲子也不过如此了!他没有理由害我!
那就先放着。
几人忙了一下午,郁宁早早就核对完了账册,见王管事带着人还在忙,也没打扰他们,溜到外头去找点心来尝尝。
一楼的大堂有个小厮正守着小煤炉打瞌睡,煤炉上放了一个铜壶,温着热水。郁宁下来的脚步声把他叫醒了,郁宁看他的打扮就知道他应该是叫阿丁的那个,阿丁连忙凑上来:这位先生,您是掌柜的请回来的吧?您有什么吩咐?
我可以叫点点心来吃吗?
当然了!阿丁一听郁宁叫点心吃,也不问郁宁要吃些什么,欢天喜地的往后面走,不一会儿就送上了满满一桌的点心,粗粗一看至少有十来种。郁宁拾起筷子正想尝尝,他身后的芙蓉上前一步,不知自何处抽出了一根银针,轻声说:少爷且慢。
芙蓉将银针依次插入糕点中,见银针没有变色,才退开让郁宁下筷子。
需要这样吗?
谨慎为上。
郁宁也不否认,一一试吃了,他每个只咬一小口,却也发现这里的点心比起余香斋要更多出两分滋味,他也说不上来是什么,只不过这里的绿豆糕清爽得可口,红豆糕软糯得粘牙,却又甜得恰到好处,每一口都像是在吃在心坎里似地,十分美味。
没道理啊。郁宁有点迷惑了,这么好吃,没道理会所有人都觉得难吃啊。他为了采证,又让芙蓉和侍卫们也尝了,大家都说好吃,这下子郁宁更迷惑了。
什么都对,为什么会没有人来呢?
他又问小厮阿丁:你们这里的价格比起余香斋如何?
阿丁苦着脸说:原本我们和余香斋是一个价,自从客人少了,我们还降了一分。
那更没道理了,又便宜又好吃的,怎么会没人来。
你们店里一直都备着这么多种点心吗?
师傅说了,不能因为客人来得少而减少品种,不能让客人想吃什么却没有。小厮还没来得及回答,有一个清朗的少年音从外面传了进来答了郁宁的问题,郁宁向外看去,大门口走进来一个少年人,看起来十八九的样子,便是他回答的郁宁的问题:你是师傅请来的帮手?
是啊。郁宁微微一笑,放下了筷子,向他说道:不如坐下聊聊?
他应该就是张风来的徒弟阿飞,他坐了下来,丝毫不见外的从桌上拾了一块玫瑰糕塞进了嘴里:我跑了一上午,饿得慌,您别见外啊!
无妨的。郁宁古装扮相还算是入得了眼,虽然不及梅先生萧疏清倦,但怎么看也是个姿仪秀美的青年,一看就知道是读过书的,此时装得温文尔雅起来也是很能唬人:去做什么了?
去赊账。阿飞丝毫不避讳,舔了舔嘴唇,又从桌上拿了一块芙蓉酥这东西余香斋作为噱头一月卖三次,余庆斋却是每日常备。他边吃边说:没钱啦,兴发商行来催账,师傅又固执得紧,不愿意减少每日用度,每日卖不出去的糕团宁愿送了乞丐也不打折出售虽然打折出售也没有人买就是了。
这不,只好赊账了。
郁宁见着阿飞边吃边说,速度还十分得快,没一会儿就把桌上的糕团全部吃了一遍,他打了个饱嗝,还想说什么,二楼楼梯上就见张风来引着王管事的下来了,张风来一见他徒弟和国师府的先生坐在一处,连忙呵斥道:怠慢先生了!阿飞,你怎么敢和先生坐在一处!快向先生赔礼道歉!
阿飞嗖的一下跳了起来,给他师傅扮了个鬼脸然后就蹿到后厨去了。师傅我去揉面啦!
王管事走下来,对郁宁点了点头说:少爷,奴才也看完了。
那就一起回去吧,顾大人还等着我们回禀呢。郁宁说完正打算离开,突然道:对了,芙蓉,将这里各色点心都打包一份一并带回去吧,味道极好,师傅一定会喜欢的。
芙蓉不赞同的劝道:少爷
郁宁淡淡的看了她一眼,芙蓉瞬间噤声,低声说:是,奴婢这就去。
等到东西都准备好了,郁宁才带着人施施然的回了暂住的府邸。普一进门,就被梅先生给传召了,郁宁也算是忙了大半天,不免有些疲惫。
郁宁有个毛病,他一累,就很容易没有那么热情有礼了,颇为冷淡的抬手让人先把带回来的糕点给梅先生他们送去,也不顾是大庭广众之下,边走边拆头上的假发,和周围的人说:我先回去更个衣,让师傅师公稍等我片刻。
是。王管事的拱了拱手道:那奴才就先去大人处回禀。
去吧,王管事今日也辛苦了。
***
郁宁先回房换了一套宽松舒服的衣物,芙蓉给他打了热水,他就着擦了一把身,也算是洗了个澡了,直到把自己弄得清清爽爽了,就提了一个平时他绝对干不出来但是人累了有什么干不出来的十分厚脸皮的要求他让芙蓉找个侍卫,用轻功把他提到了隔壁。
听了这个需求的芙蓉十分干脆了当的伸手直接把郁宁提到了隔壁。
书房中,梅先生和顾大人两人依旧是一张靠窗的塌,两人一人一边,一人拥着一条薄毯,一杯清茶,一本古卷,十分怡然自得的模样。不过郁宁一进门就闻到了空气中还未散去的糕点甜香。
梅先生见他进来,说:坐吧。
郁宁很不客气的挑了一张靠背椅子半坐半躺了上去,梅先生皱了皱眉,还没没忍住喷了他一句:坐没坐相。
郁宁摸着肚子:师傅,我吃撑了。
活该。
顾大人让人给他上了茶,里头还特意加了化食的山楂片:阿郁喝了吧。
多谢师公。
查出什么没有?顾大人抬起头来,目光灼灼的看向他。
一切如常。郁宁不解的说:刚刚王管事一定说过了,一切正常,点心我也让人带回来了味道是真的比早上的那一份好吃,我实在是想不通风水当真有如此大的影响?
想不通?顾大人下了塌,笑眯眯的用手里的古卷敲了敲郁宁的头:既然想不通,明天就跟我一起去看看?
第33章
翌日, 郁宁醒了一个大早,早早的就让芙蓉给他穿戴整齐, 连那头假毛都重新给梳得光洁亮丽的给戴上了, 甚至郁宁还亲自挑了一枚如意纹的木簪给簪上了。
这心情,跟小时候老师说明天春游,于是晚上睡不着白天醒得早的时候一模一样。
三人非常有默契的都是随意用了点粥食, 便一同前往了余庆斋。到了余庆斋,对门的余香斋门口因没有招牌的芙蓉酥,倒也没什么人排队,不过客人依旧不少,人来人往, 甚是热闹。
郁宁带着梅先生他们到了余庆斋二楼临窗的位置坐了,张风来将新制好的糕点上了一桌, 刚出炉的自然要比郁宁的带回去冷冰冰的好吃多了, 连顾国师都十分赏脸的赞了两句。顾国师吃东西极雅致,他今日穿了一件纯黑色绣金线的外衫,那么多糕点饼团,半点碎屑都没有沾到黑色的丝织物上。
郁宁见顾国师难得的好胃口, 悄悄的与梅先生说:师傅,我觉得这张掌柜的要是余庆斋开不下去了, 还能来我们府上做白案师傅。宰相门口还七品官呢, 国师怎么也和宰相差不多吧?这么一算,国师家的厨子说不定还比七品要高一些呢。
顾大人听了倒也不生气,笑吟吟的说:既然阿郁这么看得起我, 等到日后你若不能继承阿若衣钵,就来我国师府当一个账房先生,届时我便为你在户部讨一个六品的小吏作出身如何?
郁宁本来想特别开心的好呀好呀的点头答应,眼角瞄到了面色开始隐隐有些不对的师傅,连忙摇了摇头,十分义正言辞的说:师公莫要这么说,我以后是要继承师傅衣钵的,哪怕资质浅薄不能得师傅一二真传,也决计不会去当什么账房先生的!他又看了一眼梅先生,补了一句:您就是给我个什么总管贴身服侍您我也不干!
他本职工作是个杂货小卖部的小老板,按照这个年代来说那叫东家,没毛病。
顾国师斜了他一眼:我身边贴身服侍的总管都是去了势的。
啊?郁宁愣了一下,说实在的他其实没见着有小厮书童贴身服侍顾国师,向来都是几个青衣婢在贴身服侍。他一直以为是因为顾国师他身为一个基佬,为了避免梅先生吃醋,所以身边都没有同性生物贴身服侍连廊下的鹦鹉都是只雌的。其实仔细算来,梅先生身边也没有什么同性服侍,他的两名下人一个阿喜一个阿昌,阿喜是负责内务并贴身服侍梅先生的,但是阿昌却是从不进里间的。
郁宁摸了摸下巴,这么一想,怨不得顾国师刚见他的时候那行为那眼神简直都是陈年老醋被不小心一锄头给打碎了醋缸一样,酸得丝毫不加掩饰。就算梅先生说明了郁宁是他徒弟,也是同住了几日后,顾国师见他言行规矩和梅先生虽然亲近却不亲密后,态度才好了起来。
恋耽美
少爷请。王管事虽然知道郁宁是梅先生的关门弟子,却不知道郁宁在算账这方面可谓是天赋异禀,仍恭敬的将主位让出,请郁宁落座。
郁宁也没客气,率先就先看了王掌柜的记录,一边道:王管事也坐罢,两人一起看总是要快些。
是。
郁宁将王管事的记录一条一例的看完,又打开了三年的账册。听余香斋的小厮说余庆斋的点心在味道上不行,便干脆将余庆斋所用的米面、糖、盐等物一一列出,将不是从惯用店面里进的货都用朱笔做上了标记。
前两年的用料大多都是从同一家店进的,等到第二年末的时候,有一次变动,糖和牛乳的进货厂家都换成了另外一家,到了第三年,糖和牛乳都直接换成了这一家,但是自账目上来说两者价格并无什么区别。他自一旁抽了一把算盘掩人耳目,一边将算珠拨弄了一番将前两年的纯利给算了出来,才问道:张掌柜的,去年年末,您为何没有自陈记购入蔗糖?反而选了兴发商行?
张风来思索片刻,回道:此事我有记忆,我们余庆斋的蔗糖向来是从陈记购入的,只不过那时陈记似乎是出了什么事故,未曾将蔗糖运入富水城,我们只能应急自兴发商行采购了一批蔗糖了。
第32章
那么为何第三年起, 蔗糖与牛乳全换成了兴发商行呢?
陈记蔗糖的品质下降,且陈记老东家病故, 将衣钵传给了长子, 那名长子做事毫无章法,数次给我们余庆斋的蔗糖和牛乳都有缺漏,故而改为兴发商行进货。张风来十分利落的道:先生稍等。
之间张风来如风一般蹿了出去, 没一会儿就带着半袋子蔗糖回来了,郁宁打开看了看,蔗糖呈现黑红色,他自然知道让他来尝这个时代怕是没有能吃的糖,但是为了避免别人怀疑, 还是示意王管事等人一齐上前掰了一小块尝了尝,这糖入口有些苦涩, 还有股子焦味儿, 但大多数还是甜,郁宁实在是吃不惯,悄悄的把糖给吐了。
王管事尝了后倒是不住地点头,又沾了了一些糖粉在指尖碾了碾, 是上好的蔗糖。
王管事心细的发现郁宁把蔗糖给吐了,但是什么也没说。
郁宁点了点头, 算是认可了这个说法, 又在账本上以朱笔划出一道:那么这一笔呢?郁宁示意张风来来看,米面也从往常的周记成了兴发商行,张风来解释了一通, 大抵上也说得过去。
张风来说:先生,店里头的点心都是我把过关的,有什么不对我第一时间就能吃出来,这些食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那你作何解释客人说你店铺中的点心比余香斋味道差了许多?郁宁用朱笔一点他归纳总结出来的纸张:张掌柜的,恕我提醒,你店铺里的食材在第三年全部换成了兴发商行的货物。
自此之后,你店铺中的点心味道一落千丈,你就没有什么猜想吗?
怎么会这样张风来茫然道:不可能啊,味道变了我不可能尝不出来啊!
既然想不出来,那就暂且搁置。郁宁将疑点写在了一张卷轴上,让人挂到了墙上。一会儿有线索,全部写在上头,届时也就一目了然了。
王管事先是疑惑郁宁为何如此,听完他的话豁然开朗道:少爷,您这法子大善!
郁宁点了点头,把食材上账本推到了一边让王管事接着看,又取了用人的账册,里头写了余庆斋里头所有的人口以及月例银子,郁宁粗粗看了一遍,一开始余庆斋有厨娘1人,小厮3人,掌柜1人,张风来那时还兼作为镇店的大师傅,除此之外还有白案厨子1人,学徒2人。
从规模上来看,也是十分庞大的一家店铺了。
后来生意一落千丈,除了张风来的学徒以及一个小厮外其他人都走了,整个店铺只剩下三个人。
只剩下三个人好啊!张风来作为事主,大概率排除掉,如果他真想弄倒闭余庆斋,就不会来找国师帮忙,如果他想借国师之手弄倒余香斋,那么直接提出要求即可,既然寒香令在手,除了郁宁这种隐居深山的人不清楚,这东西可是举世闻名,怎么用自然也是应该知道的,没必要绕这个圈子。
剩下的嫌疑人只有两个了,一个是小厮,一个是张风来的徒弟。
说实话郁宁还是觉得风水一说十分扯淡,他就不信了,余庆斋做不下去全是因为对方设置了风水局来害他。或许风水是一方面,但是根据顾大人之前与他所说而言,风水大多是一些潜移默化的东西,比如空气不好所以人的身体不舒服,背阳所以湿气重导致人体生病一类,但是作用绝对没有那么大。
再怎么说,郁宁也是一个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实在是不想欺师灭祖物理老祖牛顿,科学老祖爱因斯坦等等等等。
张风来看见郁宁圈出的两个人名,十分肯定的说:郁先生,他们两个,小厮阿丁是我年幼时就跟着我的,我于他有救命之恩,他绝对不可能背叛我。徒弟阿飞跟了我快八年了,是从难民堆里捡来的,他说是我徒弟,实则是我养子!我自问平日子不曾亏他半分,我若有亲子也不过如此了!他没有理由害我!
那就先放着。
几人忙了一下午,郁宁早早就核对完了账册,见王管事带着人还在忙,也没打扰他们,溜到外头去找点心来尝尝。
一楼的大堂有个小厮正守着小煤炉打瞌睡,煤炉上放了一个铜壶,温着热水。郁宁下来的脚步声把他叫醒了,郁宁看他的打扮就知道他应该是叫阿丁的那个,阿丁连忙凑上来:这位先生,您是掌柜的请回来的吧?您有什么吩咐?
我可以叫点点心来吃吗?
当然了!阿丁一听郁宁叫点心吃,也不问郁宁要吃些什么,欢天喜地的往后面走,不一会儿就送上了满满一桌的点心,粗粗一看至少有十来种。郁宁拾起筷子正想尝尝,他身后的芙蓉上前一步,不知自何处抽出了一根银针,轻声说:少爷且慢。
芙蓉将银针依次插入糕点中,见银针没有变色,才退开让郁宁下筷子。
需要这样吗?
谨慎为上。
郁宁也不否认,一一试吃了,他每个只咬一小口,却也发现这里的点心比起余香斋要更多出两分滋味,他也说不上来是什么,只不过这里的绿豆糕清爽得可口,红豆糕软糯得粘牙,却又甜得恰到好处,每一口都像是在吃在心坎里似地,十分美味。
没道理啊。郁宁有点迷惑了,这么好吃,没道理会所有人都觉得难吃啊。他为了采证,又让芙蓉和侍卫们也尝了,大家都说好吃,这下子郁宁更迷惑了。
什么都对,为什么会没有人来呢?
他又问小厮阿丁:你们这里的价格比起余香斋如何?
阿丁苦着脸说:原本我们和余香斋是一个价,自从客人少了,我们还降了一分。
那更没道理了,又便宜又好吃的,怎么会没人来。
你们店里一直都备着这么多种点心吗?
师傅说了,不能因为客人来得少而减少品种,不能让客人想吃什么却没有。小厮还没来得及回答,有一个清朗的少年音从外面传了进来答了郁宁的问题,郁宁向外看去,大门口走进来一个少年人,看起来十八九的样子,便是他回答的郁宁的问题:你是师傅请来的帮手?
是啊。郁宁微微一笑,放下了筷子,向他说道:不如坐下聊聊?
他应该就是张风来的徒弟阿飞,他坐了下来,丝毫不见外的从桌上拾了一块玫瑰糕塞进了嘴里:我跑了一上午,饿得慌,您别见外啊!
无妨的。郁宁古装扮相还算是入得了眼,虽然不及梅先生萧疏清倦,但怎么看也是个姿仪秀美的青年,一看就知道是读过书的,此时装得温文尔雅起来也是很能唬人:去做什么了?
去赊账。阿飞丝毫不避讳,舔了舔嘴唇,又从桌上拿了一块芙蓉酥这东西余香斋作为噱头一月卖三次,余庆斋却是每日常备。他边吃边说:没钱啦,兴发商行来催账,师傅又固执得紧,不愿意减少每日用度,每日卖不出去的糕团宁愿送了乞丐也不打折出售虽然打折出售也没有人买就是了。
这不,只好赊账了。
郁宁见着阿飞边吃边说,速度还十分得快,没一会儿就把桌上的糕团全部吃了一遍,他打了个饱嗝,还想说什么,二楼楼梯上就见张风来引着王管事的下来了,张风来一见他徒弟和国师府的先生坐在一处,连忙呵斥道:怠慢先生了!阿飞,你怎么敢和先生坐在一处!快向先生赔礼道歉!
阿飞嗖的一下跳了起来,给他师傅扮了个鬼脸然后就蹿到后厨去了。师傅我去揉面啦!
王管事走下来,对郁宁点了点头说:少爷,奴才也看完了。
那就一起回去吧,顾大人还等着我们回禀呢。郁宁说完正打算离开,突然道:对了,芙蓉,将这里各色点心都打包一份一并带回去吧,味道极好,师傅一定会喜欢的。
芙蓉不赞同的劝道:少爷
郁宁淡淡的看了她一眼,芙蓉瞬间噤声,低声说:是,奴婢这就去。
等到东西都准备好了,郁宁才带着人施施然的回了暂住的府邸。普一进门,就被梅先生给传召了,郁宁也算是忙了大半天,不免有些疲惫。
郁宁有个毛病,他一累,就很容易没有那么热情有礼了,颇为冷淡的抬手让人先把带回来的糕点给梅先生他们送去,也不顾是大庭广众之下,边走边拆头上的假发,和周围的人说:我先回去更个衣,让师傅师公稍等我片刻。
是。王管事的拱了拱手道:那奴才就先去大人处回禀。
去吧,王管事今日也辛苦了。
***
郁宁先回房换了一套宽松舒服的衣物,芙蓉给他打了热水,他就着擦了一把身,也算是洗了个澡了,直到把自己弄得清清爽爽了,就提了一个平时他绝对干不出来但是人累了有什么干不出来的十分厚脸皮的要求他让芙蓉找个侍卫,用轻功把他提到了隔壁。
听了这个需求的芙蓉十分干脆了当的伸手直接把郁宁提到了隔壁。
书房中,梅先生和顾大人两人依旧是一张靠窗的塌,两人一人一边,一人拥着一条薄毯,一杯清茶,一本古卷,十分怡然自得的模样。不过郁宁一进门就闻到了空气中还未散去的糕点甜香。
梅先生见他进来,说:坐吧。
郁宁很不客气的挑了一张靠背椅子半坐半躺了上去,梅先生皱了皱眉,还没没忍住喷了他一句:坐没坐相。
郁宁摸着肚子:师傅,我吃撑了。
活该。
顾大人让人给他上了茶,里头还特意加了化食的山楂片:阿郁喝了吧。
多谢师公。
查出什么没有?顾大人抬起头来,目光灼灼的看向他。
一切如常。郁宁不解的说:刚刚王管事一定说过了,一切正常,点心我也让人带回来了味道是真的比早上的那一份好吃,我实在是想不通风水当真有如此大的影响?
想不通?顾大人下了塌,笑眯眯的用手里的古卷敲了敲郁宁的头:既然想不通,明天就跟我一起去看看?
第33章
翌日, 郁宁醒了一个大早,早早的就让芙蓉给他穿戴整齐, 连那头假毛都重新给梳得光洁亮丽的给戴上了, 甚至郁宁还亲自挑了一枚如意纹的木簪给簪上了。
这心情,跟小时候老师说明天春游,于是晚上睡不着白天醒得早的时候一模一样。
三人非常有默契的都是随意用了点粥食, 便一同前往了余庆斋。到了余庆斋,对门的余香斋门口因没有招牌的芙蓉酥,倒也没什么人排队,不过客人依旧不少,人来人往, 甚是热闹。
郁宁带着梅先生他们到了余庆斋二楼临窗的位置坐了,张风来将新制好的糕点上了一桌, 刚出炉的自然要比郁宁的带回去冷冰冰的好吃多了, 连顾国师都十分赏脸的赞了两句。顾国师吃东西极雅致,他今日穿了一件纯黑色绣金线的外衫,那么多糕点饼团,半点碎屑都没有沾到黑色的丝织物上。
郁宁见顾国师难得的好胃口, 悄悄的与梅先生说:师傅,我觉得这张掌柜的要是余庆斋开不下去了, 还能来我们府上做白案师傅。宰相门口还七品官呢, 国师怎么也和宰相差不多吧?这么一算,国师家的厨子说不定还比七品要高一些呢。
顾大人听了倒也不生气,笑吟吟的说:既然阿郁这么看得起我, 等到日后你若不能继承阿若衣钵,就来我国师府当一个账房先生,届时我便为你在户部讨一个六品的小吏作出身如何?
郁宁本来想特别开心的好呀好呀的点头答应,眼角瞄到了面色开始隐隐有些不对的师傅,连忙摇了摇头,十分义正言辞的说:师公莫要这么说,我以后是要继承师傅衣钵的,哪怕资质浅薄不能得师傅一二真传,也决计不会去当什么账房先生的!他又看了一眼梅先生,补了一句:您就是给我个什么总管贴身服侍您我也不干!
他本职工作是个杂货小卖部的小老板,按照这个年代来说那叫东家,没毛病。
顾国师斜了他一眼:我身边贴身服侍的总管都是去了势的。
啊?郁宁愣了一下,说实在的他其实没见着有小厮书童贴身服侍顾国师,向来都是几个青衣婢在贴身服侍。他一直以为是因为顾国师他身为一个基佬,为了避免梅先生吃醋,所以身边都没有同性生物贴身服侍连廊下的鹦鹉都是只雌的。其实仔细算来,梅先生身边也没有什么同性服侍,他的两名下人一个阿喜一个阿昌,阿喜是负责内务并贴身服侍梅先生的,但是阿昌却是从不进里间的。
郁宁摸了摸下巴,这么一想,怨不得顾国师刚见他的时候那行为那眼神简直都是陈年老醋被不小心一锄头给打碎了醋缸一样,酸得丝毫不加掩饰。就算梅先生说明了郁宁是他徒弟,也是同住了几日后,顾国师见他言行规矩和梅先生虽然亲近却不亲密后,态度才好了起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