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士大夫重生之娶夫娶贤——螺髻山下客(
第三天,刘太太亲自送了关氏出门后,回去便吩咐自己心腹大丫鬟,让她吩咐那边的下人多注意那对母女有什么异常。
一旁站着的大儿媳疑惑道:若是正正经经地找人保媒,林家怕是不会同意,母亲是担心她们使阴私手段吗?
刘氏笑道:你当她们做不出来,小心点准没坏处,不管她们成不成,对我们都没有坏处。
此时刘老爷的独女刘明珠正搂着自己姨娘不平道:娘亲,我为什么要嫁林家,又不是什么高门大户,不就是中了秀才嘛,穷措大一个,有什么了不起。
肖姨娘摸摸她的头发笑道:十三岁的案首可不是穷措大,不出意外多半是能中举的,囡囡不要任性,乖乖听母亲安排。
刘明珠撇撇嘴,不甘心道:可是刚才父亲的意思,他们好像还不会考虑亲事。
肖姨娘心想,不过是个托词罢了,估计一是想等着中了举人后再说亲事,二是看不上她闺女罢了。
不过没关系,当初刘老太爷不也看不上自己,只要拿捏住了男人,有什么不可以,读书人要名声,可想的办法多了。
肖姨娘对于刘老爷的死心塌地是非常得意的,要是没有刘老太爷管着,现在刘氏不知道多惨。
每每想到那老东西临死将家里大部份财产记到刘氏嫁妆里,肖姨娘就恨得咬牙切齿,老东西真狠啊,弄得如今他们一家都要在那女人手下过日子。
刘氏当初敢要,不就是仗着有个举人爹嘛,没关系,她总有一天会还回去的,肖姨娘眼神阴狠,却声音柔柔道:那秀才是还小呢,等他长大了,自会看到我囡囡的美。
林方旭这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前世的岳父已经惦记上自己,更不知道肖姨娘的想法,要知道了估计又得感叹,这该来的总会来啊。
上一世他十八岁中的秀才,然后被刘家算计了婚事,可这一世自己才十四岁呀,怎么就只盯上自己了呢,真是冤孽
估计是听了商师公的年轻人要多交流,林方旭从杭州回来,没几天便收到了商师兄的信,一来二去,两人也算是成了笔友。
林方旭也是从他的信中知道,那天的小哥儿是他的表弟,而现在也是从他的信中知道了,他那位表弟上个月定亲了
林方旭盯着信纸看了许久,想到那在红衣映衬下,明丽笑颜,心情莫名。
第二十二章
远在京城的姜世云还不知道自己订婚的消息已经传到金华,此时他正像看傻子一样,看着面前的两人。
其中一少女正面带委屈,泪珠在眼睛里转了几圈,倔强地挂在睫毛上,要落不落,看起来柔弱可怜。
另一少年面色苍白,细看双腿还在微微发抖,却还是勇敢地站在少女前面,对着姜世云道:小云,你,你不要老是欺负婉君妹妹,这样不好。
而另一边,姜世云手执乌金马鞭,盛气凌人地看着他们。
旁边站着三哥姜世武,才十七岁的少年,却已经六尺多高,长得得五大三粗,此时瞪着双眼,显得凶神恶煞。
两兄弟站在一起,在对面两人的衬托下,像极了仗势欺人的纨绔子弟,富家恶霸。
姜世云看周围的人指指点点,懒得跟这两人掰扯,招呼二哥,上马走人,留下两人在后面像刚从鹰爪下逃出的小鸡一样,相互安慰。
姜世武骑马走了一段儿,还在愤愤不平道:我应该抽陈恺那小子一顿的,你都跟他订婚了,他居然不帮你,帮着商婉君。
姜世云现在听不得谁跟自己提订婚两字,反手抽在姜世武马鞍上,没好气道:二哥你能闭嘴吗?!
姜世武吓得哇哇大叫:云云,你别抽我呀,要怪就怪爹爹那个老糊涂,谁让他答应姑姑的,活该被姆父撵去睡客房。
姜世云面带嘲讽地翻了个白眼,赶马慢跑起来,睡客房又怎样,姆父再生气又怎样,只要姑姑一提自己孤儿寡母,再一哭求,父亲就什么招数都没有。
两兄弟回家虽然什么也没说,但商氏还是从跟着的小厮口中知道了前因后果,却也没说什么,只是面带寒霜的吩咐小厮退下。
奶娘站在一旁,面色忧虑道:郎君,那婉君小姐如此行事,怕是没安什么好心吧?
商郎君冷笑道:她自然没安什么好心,跟她那娘一样,有样学样。
奶娘犹豫了一会儿,道:那郎君要不要嘱咐小少爷,对陈少爷和气点,以后
奶娘没说完,就被商郎君打断道:不用,我云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必委屈自己。姜荷打得好主意,帮着他儿子承爵不够,还要将他儿子的前途安在武安侯府头上,我倒要看她最后能不能如意。
奶娘却没有夫人乐观,担心道:可是老爷那里
商郎君没说话,心道谁管姜军那个只长蛮力,不长脑子的杀胚。
说来,不是她姜荷逼着自己丈夫上的战场吗,刀剑无眼,躲在后面都能被流矢射死,却怪哥哥没照拂妹夫,姜军那憨货居然还真愧疚上了,处处包容忍让。
以前也就算了,但这次居然敢背着自己就定了云儿的婚事,他不会这么就算了的
却说五仪县冬至这天,外面气温已经很低,鸿鹄楼里却还是热闹得很,因为讲了将近半年的梁祝终于下架,今天要上新了。
艾晓雅一直没买到铺子,火锅生意做不成,茶楼又没进项。
闲着无聊,她特意去定做了一套画笔,设计起衣服来,刚开始不顺利,现在已经卖了两套女装样式给绣楼,得了十多两银子。
这让她看到机遇,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在古代做一个高定服装奢侈品牌,办一个古代时装秀,可这需要银子。
这时林方明写了半年的《石头记》,终于完成前八回,每回都是反复修改了好几便才算完。
没办法,不得不仔细,这一本不像梁祝一样,只是儿女情长,其中还有官场上的事情,林方明虽然不打算科举,但也知道有些事情是触碰不得的。
艾晓雅看了他写好的几回,其实是不满意的,觉得和自己看过的红楼梦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把四大家族都换成了前朝的四姓豪门,贾宝玉都变成吴宝玉。
不过艾晓雅也不是研究红学的人,本来也只是拿它挣点创业资金,改就改了,只要有人听就行,迫不及待地拿了写好的六回去了鸿鹄楼。
曲双双看了过后,自然没什么问题,连艾晓雅要求分五成也答应了。
第一次开讲,艾晓雅自然是要来凑热闹的,他把林方明也拖了出来,不拖不行,林方明都快和现代宅男有一拼了。
两人坐在大厅里,看着讲的绘声绘色的女先生,听得聚精会神的夫郎、太太。
一个想着,这文章总觉得还有哪里不如意,需要改改;一个想着,这写得虽然和原版不是很像,但能挣到开成衣店的钱就行。
各想个事的两人都没注意到,二楼包厢的一个婆子指了指他俩,对着旁边的美妇人说道:太太,那个就是小秀才的二哥,旁边那个是他二嫂。我从鸿鹄楼小伙计哪里打听到,现在讲的话本就是林家二哥写的。
肖姨娘看了两眼,顺手给了她一个荷包,说道:李妈妈,你再帮我留意一下,他那二嫂平时都在干些什么,无论大小事都要告诉我,别让人发现了。
肖姨娘知道自己身边都是刘氏的人,只能花钱请这贪财的媒婆子帮忙,连刘太太那边都不知道。
林家父母不管事,林方旭的婚事按理说多半是由林方勤做主,可惜,跟那俩夫妻打交道,自己估计得不了什么好,还会让人防备,现在只能从林方明夫妻身上想办法。
李婆子不愧是五仪县第一媒婆,很快就打听到艾晓雅什么时候会去绣房卖衣服样式。
所以,当艾晓雅拿着画好的一套裙装去合作的绣楼时,肖姨娘也正好走了进来,一眼就看到了她手中的画,惊讶道:咿,这画上的衣服可真好看。
成衣铺老板不等艾晓雅说话,就直接开口道:太太是要买成衣还是定做,这边请,我们店里的款式都是最新的。
老板殷勤地将肖姨娘引入包厢,又给伙计使眼色,让他将说好的银两给了艾晓雅。
艾晓雅接过银子,心里冷笑,这是怕自己将设计直接卖给客户不成,防备谁呢,我倒要看看,你用我的设计赚了多少钱。
艾晓雅出了绣房也不马上离开,就在旁边的小摊上,选着木雕摆件等着。
肖姨娘本就是冲着她来,还怕她走远了呢,推说没看着喜欢的,就追了出来。
看见路边选着东西的艾晓雅,走上前去,说道:娘子,打扰了,我想问一下,刚才那副画上的衣服是你画的吗?
艾晓雅看着面前穿着奢侈的妇人,想穿越到现在,终于有一条有钱的鱼儿上钩了,笑道:是啊,闲来无事画的,夫人可是喜欢。
是啊,款式新颖,我想给女儿做一件。肖姨娘心想能不喜欢,正好适合我女儿。
不知谁是鱼,谁是饵的两人,很快就相谈甚欢,互相邀请去鸿鹄楼喝茶听曲。
不到半盏茶的功夫,肖姨娘已经和艾晓雅约好,明天派马车来接她过府做客,顺便见见自己女儿,帮忙设计几套衣服,价钱什么的都好说。
肖姨娘走后,在另一边的曲双双才走过来,好奇道:晓雅妹妹居然和刘家姨太太认识,以前都不知道呢。
艾晓雅惊奇道:刚认识的,他只说是刘府的人,原来只是位姨娘啊?姐姐和我说说她的事呗。
刘家的那点事整个五仪县都能打听到,曲双双自然不偏不倚的全都告诉了她,末了还提醒到:别看这位姨娘长得温柔,实际上也是个手段了得的人,对了,她还有一子一女,儿子今年十五,女儿今年应该刚满十三,正到了相看的年龄呢。
艾晓雅无所谓的想相看才好,相看不得多做几件新衣服啊。
艾晓雅离开鸿鹄楼后,曲双双想着她走时敷衍的样子,担心道:青儿,你说肖氏为何接近晓雅妹妹,那女人可不是善茬。
青儿想到艾晓雅之前跟小姐要分成的样子,愤愤道:小姐何必为艾娘子担心,就她那什么好处都要自己占尽的性子,谁还能让她吃亏了,小姐今天怕也是白提醒她了。
曲双双笑笑,无奈道:就你嘴利,说来她也是命好,林家大哥有担当,大哥夫和善,小弟眼看也是个有前途的,嫁到这样的家族也不用自己操心什么,不像我,四处看人眼色。
青儿在一旁心疼道:小姐总能苦尽甘来的,倒是艾娘子,再这样上蹿下跳,怕是天都要兜不住她了。
艾晓雅去刘府为自己前世妻子设计衣服的时候,林方旭正在府学参加岁考,俗话说讨饭怕狗咬,秀才怕岁考。
提学官在任三年,第一年到任岁考,限一年完成学业检查,凡府、州、县的生员、增生、廪生皆须应考,分别优劣,酌定赏罚。
考一等的人,附生补增生,增生补廪生。
二等没有升降,若是廪生考了二等则停发米粮。
三四等及格,五六等由蓝衫改着青衫,更差得用戒尺戒板打手心,革去秀才功名。
比起现代考试挂科,岁考若是不及格后果可要严重多了,所以若是抱着穿越到古代,考个秀才后就能谈谈恋爱,种种田,你就等着打手心吧。
林方旭这个小三元则不仅仅是要考好,还必须得考中一等,当然这对他来说也没什么难的,他不仅是一等,还是第一。
岁考过后已经是腊月中旬,府、县学生员都要开始放假,等着明年正月再开馆。
等府学学生都回乡时,林方旭还在金华府,他要等着林方启。
大堂哥中秋去下定时,商议好的婚期就在腊月底,上个月大哥来金华看他,就带了林方启写给他的书信,让他到时候跟他一起去接新夫郎。
新夫郎从兰溪祖宅出嫁,林方旭干脆不回去了,就在金华府等他,估计这时候迎亲的队伍已经出发。
第二十三章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林方旭在金华府城门口,接到林方启他们的时候,他脸上没有一点日夜赶路的疲态,反而满面红光地抱了一下林方旭道:好兄弟,这次可要帮哥撑场子。
林方旭最近终于开始抽条,个子蹿的太快,腿时不时会抽筋,不知道能不能撑得住,不过好在林方启的表哥周浩然也一起来了。
林方旭上前见了礼,一行人便在金华府歇了一夜,第二天出发去兰溪县。
此时兰溪县余宅,余郎君和娘家大嫂周氏正在一起,一边指使着管家娘子,为自家哥儿清点嫁妆,一边故作伤感道:悠然生下来时小小的,没想到转眼就要离开姆父了。
她大嫂附和道:是啊,我还记得小时候,每次过来玩耍,都奶声奶气的要舅舅抱呢。哎,这以后就成别家的人了。
余郎君听完嗔道:不管成了谁家的人,还不是要叫你一声舅妈呀,悠然哪能不记得舅家对他的好。
周氏笑笑,看了一眼旁边红着脸没说话的小哥儿道:听说妹夫本来是要将悠然的庶妹定给林家,将悠然定给郑家的,怎么现在倒是反过来了。
余郎君噗嗤一声笑道:还能为什么,那眼皮子浅的,看上郑家经商挣的钱了呢,死活不肯嫁去林家呢,倒是白白辜负了老爷的好意呢。
周氏说道:那现在知道林家小子中了秀才,怕是后悔了吧。
余郎君清点好后,回头吩咐余悠然早点休息,然后两人便挽着手一边交谈着,一边走了出去。
余悠然却睡不着,他想着姆父全无不舍得样子,有些难受。
说起来余悠然其实是个爹不疼姆父不爱的孩子,他姆父只生了他一个,可就是因为只生了他一个,祖母便做主为爹爹纳了妾,所以他姆父是怨他的。
舅舅家经商,早年将姆父嫁给还是穷秀才的爹爹也算是提前投资,爹爹一开始是疼他的,可是姆父老是偏帮舅家,舅舅他们也总想仗着早年钱财上的支持把控父亲,所以慢慢地爹爹对他的感情也复杂起来。
爹爹也确实打算将庶妹定给林方启,可惜一来林家不愿意,二来庶妹以前就羡慕舅家经商有钱,哪里看的上林家,为了不嫁过去还绝了几次食。
你看,在这个家里,所有人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余悠然不可以,所以他任由自己随波逐流,而现在他正忐忑而期待着自己未来的夫君来接他离开。
恋耽美
一旁站着的大儿媳疑惑道:若是正正经经地找人保媒,林家怕是不会同意,母亲是担心她们使阴私手段吗?
刘氏笑道:你当她们做不出来,小心点准没坏处,不管她们成不成,对我们都没有坏处。
此时刘老爷的独女刘明珠正搂着自己姨娘不平道:娘亲,我为什么要嫁林家,又不是什么高门大户,不就是中了秀才嘛,穷措大一个,有什么了不起。
肖姨娘摸摸她的头发笑道:十三岁的案首可不是穷措大,不出意外多半是能中举的,囡囡不要任性,乖乖听母亲安排。
刘明珠撇撇嘴,不甘心道:可是刚才父亲的意思,他们好像还不会考虑亲事。
肖姨娘心想,不过是个托词罢了,估计一是想等着中了举人后再说亲事,二是看不上她闺女罢了。
不过没关系,当初刘老太爷不也看不上自己,只要拿捏住了男人,有什么不可以,读书人要名声,可想的办法多了。
肖姨娘对于刘老爷的死心塌地是非常得意的,要是没有刘老太爷管着,现在刘氏不知道多惨。
每每想到那老东西临死将家里大部份财产记到刘氏嫁妆里,肖姨娘就恨得咬牙切齿,老东西真狠啊,弄得如今他们一家都要在那女人手下过日子。
刘氏当初敢要,不就是仗着有个举人爹嘛,没关系,她总有一天会还回去的,肖姨娘眼神阴狠,却声音柔柔道:那秀才是还小呢,等他长大了,自会看到我囡囡的美。
林方旭这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前世的岳父已经惦记上自己,更不知道肖姨娘的想法,要知道了估计又得感叹,这该来的总会来啊。
上一世他十八岁中的秀才,然后被刘家算计了婚事,可这一世自己才十四岁呀,怎么就只盯上自己了呢,真是冤孽
估计是听了商师公的年轻人要多交流,林方旭从杭州回来,没几天便收到了商师兄的信,一来二去,两人也算是成了笔友。
林方旭也是从他的信中知道,那天的小哥儿是他的表弟,而现在也是从他的信中知道了,他那位表弟上个月定亲了
林方旭盯着信纸看了许久,想到那在红衣映衬下,明丽笑颜,心情莫名。
第二十二章
远在京城的姜世云还不知道自己订婚的消息已经传到金华,此时他正像看傻子一样,看着面前的两人。
其中一少女正面带委屈,泪珠在眼睛里转了几圈,倔强地挂在睫毛上,要落不落,看起来柔弱可怜。
另一少年面色苍白,细看双腿还在微微发抖,却还是勇敢地站在少女前面,对着姜世云道:小云,你,你不要老是欺负婉君妹妹,这样不好。
而另一边,姜世云手执乌金马鞭,盛气凌人地看着他们。
旁边站着三哥姜世武,才十七岁的少年,却已经六尺多高,长得得五大三粗,此时瞪着双眼,显得凶神恶煞。
两兄弟站在一起,在对面两人的衬托下,像极了仗势欺人的纨绔子弟,富家恶霸。
姜世云看周围的人指指点点,懒得跟这两人掰扯,招呼二哥,上马走人,留下两人在后面像刚从鹰爪下逃出的小鸡一样,相互安慰。
姜世武骑马走了一段儿,还在愤愤不平道:我应该抽陈恺那小子一顿的,你都跟他订婚了,他居然不帮你,帮着商婉君。
姜世云现在听不得谁跟自己提订婚两字,反手抽在姜世武马鞍上,没好气道:二哥你能闭嘴吗?!
姜世武吓得哇哇大叫:云云,你别抽我呀,要怪就怪爹爹那个老糊涂,谁让他答应姑姑的,活该被姆父撵去睡客房。
姜世云面带嘲讽地翻了个白眼,赶马慢跑起来,睡客房又怎样,姆父再生气又怎样,只要姑姑一提自己孤儿寡母,再一哭求,父亲就什么招数都没有。
两兄弟回家虽然什么也没说,但商氏还是从跟着的小厮口中知道了前因后果,却也没说什么,只是面带寒霜的吩咐小厮退下。
奶娘站在一旁,面色忧虑道:郎君,那婉君小姐如此行事,怕是没安什么好心吧?
商郎君冷笑道:她自然没安什么好心,跟她那娘一样,有样学样。
奶娘犹豫了一会儿,道:那郎君要不要嘱咐小少爷,对陈少爷和气点,以后
奶娘没说完,就被商郎君打断道:不用,我云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必委屈自己。姜荷打得好主意,帮着他儿子承爵不够,还要将他儿子的前途安在武安侯府头上,我倒要看她最后能不能如意。
奶娘却没有夫人乐观,担心道:可是老爷那里
商郎君没说话,心道谁管姜军那个只长蛮力,不长脑子的杀胚。
说来,不是她姜荷逼着自己丈夫上的战场吗,刀剑无眼,躲在后面都能被流矢射死,却怪哥哥没照拂妹夫,姜军那憨货居然还真愧疚上了,处处包容忍让。
以前也就算了,但这次居然敢背着自己就定了云儿的婚事,他不会这么就算了的
却说五仪县冬至这天,外面气温已经很低,鸿鹄楼里却还是热闹得很,因为讲了将近半年的梁祝终于下架,今天要上新了。
艾晓雅一直没买到铺子,火锅生意做不成,茶楼又没进项。
闲着无聊,她特意去定做了一套画笔,设计起衣服来,刚开始不顺利,现在已经卖了两套女装样式给绣楼,得了十多两银子。
这让她看到机遇,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在古代做一个高定服装奢侈品牌,办一个古代时装秀,可这需要银子。
这时林方明写了半年的《石头记》,终于完成前八回,每回都是反复修改了好几便才算完。
没办法,不得不仔细,这一本不像梁祝一样,只是儿女情长,其中还有官场上的事情,林方明虽然不打算科举,但也知道有些事情是触碰不得的。
艾晓雅看了他写好的几回,其实是不满意的,觉得和自己看过的红楼梦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把四大家族都换成了前朝的四姓豪门,贾宝玉都变成吴宝玉。
不过艾晓雅也不是研究红学的人,本来也只是拿它挣点创业资金,改就改了,只要有人听就行,迫不及待地拿了写好的六回去了鸿鹄楼。
曲双双看了过后,自然没什么问题,连艾晓雅要求分五成也答应了。
第一次开讲,艾晓雅自然是要来凑热闹的,他把林方明也拖了出来,不拖不行,林方明都快和现代宅男有一拼了。
两人坐在大厅里,看着讲的绘声绘色的女先生,听得聚精会神的夫郎、太太。
一个想着,这文章总觉得还有哪里不如意,需要改改;一个想着,这写得虽然和原版不是很像,但能挣到开成衣店的钱就行。
各想个事的两人都没注意到,二楼包厢的一个婆子指了指他俩,对着旁边的美妇人说道:太太,那个就是小秀才的二哥,旁边那个是他二嫂。我从鸿鹄楼小伙计哪里打听到,现在讲的话本就是林家二哥写的。
肖姨娘看了两眼,顺手给了她一个荷包,说道:李妈妈,你再帮我留意一下,他那二嫂平时都在干些什么,无论大小事都要告诉我,别让人发现了。
肖姨娘知道自己身边都是刘氏的人,只能花钱请这贪财的媒婆子帮忙,连刘太太那边都不知道。
林家父母不管事,林方旭的婚事按理说多半是由林方勤做主,可惜,跟那俩夫妻打交道,自己估计得不了什么好,还会让人防备,现在只能从林方明夫妻身上想办法。
李婆子不愧是五仪县第一媒婆,很快就打听到艾晓雅什么时候会去绣房卖衣服样式。
所以,当艾晓雅拿着画好的一套裙装去合作的绣楼时,肖姨娘也正好走了进来,一眼就看到了她手中的画,惊讶道:咿,这画上的衣服可真好看。
成衣铺老板不等艾晓雅说话,就直接开口道:太太是要买成衣还是定做,这边请,我们店里的款式都是最新的。
老板殷勤地将肖姨娘引入包厢,又给伙计使眼色,让他将说好的银两给了艾晓雅。
艾晓雅接过银子,心里冷笑,这是怕自己将设计直接卖给客户不成,防备谁呢,我倒要看看,你用我的设计赚了多少钱。
艾晓雅出了绣房也不马上离开,就在旁边的小摊上,选着木雕摆件等着。
肖姨娘本就是冲着她来,还怕她走远了呢,推说没看着喜欢的,就追了出来。
看见路边选着东西的艾晓雅,走上前去,说道:娘子,打扰了,我想问一下,刚才那副画上的衣服是你画的吗?
艾晓雅看着面前穿着奢侈的妇人,想穿越到现在,终于有一条有钱的鱼儿上钩了,笑道:是啊,闲来无事画的,夫人可是喜欢。
是啊,款式新颖,我想给女儿做一件。肖姨娘心想能不喜欢,正好适合我女儿。
不知谁是鱼,谁是饵的两人,很快就相谈甚欢,互相邀请去鸿鹄楼喝茶听曲。
不到半盏茶的功夫,肖姨娘已经和艾晓雅约好,明天派马车来接她过府做客,顺便见见自己女儿,帮忙设计几套衣服,价钱什么的都好说。
肖姨娘走后,在另一边的曲双双才走过来,好奇道:晓雅妹妹居然和刘家姨太太认识,以前都不知道呢。
艾晓雅惊奇道:刚认识的,他只说是刘府的人,原来只是位姨娘啊?姐姐和我说说她的事呗。
刘家的那点事整个五仪县都能打听到,曲双双自然不偏不倚的全都告诉了她,末了还提醒到:别看这位姨娘长得温柔,实际上也是个手段了得的人,对了,她还有一子一女,儿子今年十五,女儿今年应该刚满十三,正到了相看的年龄呢。
艾晓雅无所谓的想相看才好,相看不得多做几件新衣服啊。
艾晓雅离开鸿鹄楼后,曲双双想着她走时敷衍的样子,担心道:青儿,你说肖氏为何接近晓雅妹妹,那女人可不是善茬。
青儿想到艾晓雅之前跟小姐要分成的样子,愤愤道:小姐何必为艾娘子担心,就她那什么好处都要自己占尽的性子,谁还能让她吃亏了,小姐今天怕也是白提醒她了。
曲双双笑笑,无奈道:就你嘴利,说来她也是命好,林家大哥有担当,大哥夫和善,小弟眼看也是个有前途的,嫁到这样的家族也不用自己操心什么,不像我,四处看人眼色。
青儿在一旁心疼道:小姐总能苦尽甘来的,倒是艾娘子,再这样上蹿下跳,怕是天都要兜不住她了。
艾晓雅去刘府为自己前世妻子设计衣服的时候,林方旭正在府学参加岁考,俗话说讨饭怕狗咬,秀才怕岁考。
提学官在任三年,第一年到任岁考,限一年完成学业检查,凡府、州、县的生员、增生、廪生皆须应考,分别优劣,酌定赏罚。
考一等的人,附生补增生,增生补廪生。
二等没有升降,若是廪生考了二等则停发米粮。
三四等及格,五六等由蓝衫改着青衫,更差得用戒尺戒板打手心,革去秀才功名。
比起现代考试挂科,岁考若是不及格后果可要严重多了,所以若是抱着穿越到古代,考个秀才后就能谈谈恋爱,种种田,你就等着打手心吧。
林方旭这个小三元则不仅仅是要考好,还必须得考中一等,当然这对他来说也没什么难的,他不仅是一等,还是第一。
岁考过后已经是腊月中旬,府、县学生员都要开始放假,等着明年正月再开馆。
等府学学生都回乡时,林方旭还在金华府,他要等着林方启。
大堂哥中秋去下定时,商议好的婚期就在腊月底,上个月大哥来金华看他,就带了林方启写给他的书信,让他到时候跟他一起去接新夫郎。
新夫郎从兰溪祖宅出嫁,林方旭干脆不回去了,就在金华府等他,估计这时候迎亲的队伍已经出发。
第二十三章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林方旭在金华府城门口,接到林方启他们的时候,他脸上没有一点日夜赶路的疲态,反而满面红光地抱了一下林方旭道:好兄弟,这次可要帮哥撑场子。
林方旭最近终于开始抽条,个子蹿的太快,腿时不时会抽筋,不知道能不能撑得住,不过好在林方启的表哥周浩然也一起来了。
林方旭上前见了礼,一行人便在金华府歇了一夜,第二天出发去兰溪县。
此时兰溪县余宅,余郎君和娘家大嫂周氏正在一起,一边指使着管家娘子,为自家哥儿清点嫁妆,一边故作伤感道:悠然生下来时小小的,没想到转眼就要离开姆父了。
她大嫂附和道:是啊,我还记得小时候,每次过来玩耍,都奶声奶气的要舅舅抱呢。哎,这以后就成别家的人了。
余郎君听完嗔道:不管成了谁家的人,还不是要叫你一声舅妈呀,悠然哪能不记得舅家对他的好。
周氏笑笑,看了一眼旁边红着脸没说话的小哥儿道:听说妹夫本来是要将悠然的庶妹定给林家,将悠然定给郑家的,怎么现在倒是反过来了。
余郎君噗嗤一声笑道:还能为什么,那眼皮子浅的,看上郑家经商挣的钱了呢,死活不肯嫁去林家呢,倒是白白辜负了老爷的好意呢。
周氏说道:那现在知道林家小子中了秀才,怕是后悔了吧。
余郎君清点好后,回头吩咐余悠然早点休息,然后两人便挽着手一边交谈着,一边走了出去。
余悠然却睡不着,他想着姆父全无不舍得样子,有些难受。
说起来余悠然其实是个爹不疼姆父不爱的孩子,他姆父只生了他一个,可就是因为只生了他一个,祖母便做主为爹爹纳了妾,所以他姆父是怨他的。
舅舅家经商,早年将姆父嫁给还是穷秀才的爹爹也算是提前投资,爹爹一开始是疼他的,可是姆父老是偏帮舅家,舅舅他们也总想仗着早年钱财上的支持把控父亲,所以慢慢地爹爹对他的感情也复杂起来。
爹爹也确实打算将庶妹定给林方启,可惜一来林家不愿意,二来庶妹以前就羡慕舅家经商有钱,哪里看的上林家,为了不嫁过去还绝了几次食。
你看,在这个家里,所有人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余悠然不可以,所以他任由自己随波逐流,而现在他正忐忑而期待着自己未来的夫君来接他离开。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