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封建士大夫重生之娶夫娶贤 > 封建士大夫重生之娶夫娶贤
错误举报

>封建士大夫重生之娶夫娶贤——螺髻山下客(

    其他人怎么想暂且不提,汪学士此时已经皱着眉,犹豫着是否要打断他。
    林方旭不知道,自己已经快被翰林学士打入歪理邪说一类了,又继续道:怎么谋取,贪污受贿,横征敛财?不,哪用吃相如此难老,以清廉奉公闻名,但谁又知道,他在家乡名下有良田千顷,他一人便占了当地一半好多的良田。
    阁老名下的地自然不用交税,结果便是其他百姓一亩地至少要交四亩地的税,一年的收成连税都交不齐。
    林方旭转过头,向着董坤问道:董兄,名以食为天,食从何来?呵,大荣兄说,前朝诸公不作为,为何要作为?他们读书的目的又不是为了这个,只要家中还有千锺粟、黄金屋,谁管外面洪水滔天。
    所以蒙奴来犯时,一个个想的不是如何退敌,不是被铁蹄践踏的平民百姓,而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千锺粟、黄金屋!
    姜世云虽然觉得林方旭说得好,可却高兴不起来,这个棒槌,平时挺机灵了,怎么这会儿说话这么直。
    林方旭不知道心上人都快为自己愁断了肠,掷地有声地总结道:学生认为,前朝亡国,亡于只想着黄金屋,只知家事,不知国事的读书人之手。
    朱显宗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其他人都正襟危坐,就连朱显文此时也是坐直了身子,不敢出声。
    过了良久,坐在最高位,一直没有发言的朱显宗,沉声问道:不知林解元读书是为了什么?
    林方旭对着当今太子,上一世最后登基的永安帝,拱书,只为承先祖之志。
    第四十七章
    辩论过后, 太子和三皇子两人也许是听到了想要听的, 也或者就是纯粹的对诗词歌赋不感兴趣, 便提前起身离开。
    剩下的人对刚才的辩论闭口不提,但看林方旭的眼神又极其复杂, 钦佩有之, 嫉妒有之,担忧有之, 实在是多到难以解读。
    董坤、商谭等人也没有心情再比什么作词写诗了,干脆默契地谈起了科举考试心得, 这倒是合了围观士子的心意, 考前听听学霸的经验,总归是有益处的嘛。
    京城正月底, 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武安侯府客房虽然也通了地暖,但冷风从开着的窗户缝隙里吹进来, 也是冷得很。
    林方旭披着长袍子, 起身伸手打算关上,指尖刚触到窗扇, 便听见叩叩的敲击声。
    打开窗户,便看见姜世云披着玄色斗篷, 站在窗外, 遂笑着柔声道:这是谁家小哥儿,大半夜出来逛,也不怕被狼叼了去。
    姜世云抬着下巴, 轻哼一声道:就我的本事,连爹爹都发现不了我来了前院,什么狼我都能打跑。
    林方旭看着说完还挥了挥拳头的小哥儿,犹豫道:外面很冷,可要进来?
    姜世云微微红了脸,说道:不用了,我说句话就走,那个,你今天那样说,会不会把那些读书人都得罪光了?
    林方旭看他一脸担忧,感觉整颗心,暖得似乎都快融化,回道:怎么会,我也没说什么啊?
    姜世云急道:还没什么!?你把他们读书的目的说得那样不堪,还没得罪人啦?
    林方旭意味深长道:他们读书的目的难道不是报效朝廷,匡扶社稷,为万民请命么?
    当然不姜世云话说道一半,突然醒悟过来,文人都爱标榜自己品性高洁,有哪个愿意承认自己心底卑劣的。
    姜世云看林方旭笑得讨打,团了个雪团子,扔到他身上,气到;你真狡猾,以后入了官场,总有人制得住你,看你到时还敢不敢这么冒险?!
    说完纵身跳出院子,林方旭拂了拂身上白雪,心道等什么以后,现在不是就被你制住了么。
    和林方旭的打情骂俏不同,董家正院子书房里,董坤正对自己祖父抱怨道:林东升真是和他先祖一样讨厌,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事,他非要去捅破!这样的人真不知道他如何在仕林立足。
    董阁老拂拂胡须,不在意道:怎么无法立足?人家林御史在清流中名声不是好得很嘛。呵呵,老夫年少时,听你祖爷爷提过,那林御史生前也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今天谏上司徇私,明天参同僚受贿,得罪了不少人,偏偏他这种人,非但骨头硬不说,道德操守上还没有任何瑕疵,让人想报复都无处下手。
    董坤好奇道:那后来呢,那些被他得罪过的人,总不可能就这么算了。
    董阁老好笑道:可不就算了么,一个个干脆就捧着他,共事不到一起,就把他往别处送,从县到府一级一级地送瘟神般,送到了京城督察院。
    董坤若有所思道:嘿,看来林东升是打算学他先祖行事了?
    董阁眯着眼,语气莫测道:仅凭这一件事,还无法确定,暂且先看着吧
    却不知他的死对头,和他老在听他孙儿说完文会的事后,戏谑道:你平素里天不怕,地不怕的,关键时候怎么还没有人家少年郎胆子大。
    孔玠不满道:爷爷说得容易,谁做官不会为家族谋取点利益,谁家没有点私产田亩,只有林东升那种小家小族,本来就家无千锺粟的人
    ,才可以说得理直气壮。
    孔阁老恨铁不成刚道:肤浅!他能理直气壮,可不是因为家无千锺粟,那是是仗着林御史留下的名声呢。
    孔玠疑惑道:可那也不是他的呀,林御史清名满天下,又不是他林东升。
    孔阁老林方旭是非常欣赏的,满脸笃定道:以前不是,文会过后便是了,这小子心大得很呢,这是打算把林御史的名声变成他的名声,更甚至变成林家的名声呢。
    孔玠却不服气道:林御史名声虽好,可下场却不怎么样吧,林东升还未入官场,就将人都得罪光,以后还怎么混?
    孔玠气得拍了拍他脑袋,骂道:你个榆木疙瘩!只要圣上重用,得罪光又怎样?
    孔玠摸了摸后脑勺,表情讪讪,确实,圣上又不是炀帝,林东升这小子还挺厉害的哈。
    林方旭自然不是无缘无故地说那番话,他若不想像上一世一样,政绩再好,也是为他人做嫁衣,便只能剑走偏锋,争取入了君王眼才行。
    然而林方旭也确实做到,建文帝拿起着文会记录,又将他说的话看了一遍后,赞赏道:比起其它的士子,林解元的才华见识实在是要高出一大截,不愧是林御史的后人啊。
    朱宣微笑道:看来皇弟是找到打破平衡的人了?
    建文帝眼神莫测,将手中文档放在桌案上,说道:是啊,找到了,呵,江南本是鱼米之乡,可这些年税收却和北方持平,太子觉得这是为什么?
    朱显宗直言不讳到:南方官宦世家林立,良田都被他们侵吞,隐田,隐民无数,税收自然上不来。
    建文帝笑道:太子既然懂这些,那你就照看一下这解元郎,朕还想殿试时考考他,可有什么整治良策呢。
    朱宣这时插嘴道:我看,这倒是不用显宗操心,他住在姜军那府里,谁敢去那杀才门前惹事?
    建文帝父子想着姜军那耿直护短的脾性,都摇头失笑。
    果然如朱宣所料,姜军在听说了文会的事后,第二天就派了四位功夫了得的护卫,跟着三人。
    京师重地,谁愿意花费得罪武安侯府的代价,去为难一个小举人,即使他现在颇具才名,于是林方旭三人平平安安等到了三年一次的礼部会试。
    二月初九丑时,林方旭三人起身,洗脸穿衣吃饭,仔细检查了一遍考箱,在武安侯府众人的目送下,起身出门。
    顺天贡院,这座整个大魏最尊贵的考场,除了比杭州那座大些,其余在规制上都是一模一样的。考生们在辕门外按省份集结,等待点名入场,一切步骤都与乡试无异。
    这次送考的浙江提学寇大人,手气不是一般的好,抽到了第一个进场。辕门开后,林方旭五人为首的浙江举子们,在旁人羡慕嫉妒的目光中,提着东西往里走去。
    经过异常严格的搜查后,林方旭等同省考生被打散了安排座位,众人到座次榜前找到各自的座位后,便就此分开了。
    林方旭打扫好考号,吃了午饭后,才打开试卷,认真答题,比起童生试时的高低难测,和乡试时的力争上游,会试反而最无压力。
    概因林方旭本来就知道题目,从乡试过后,便用不同的立意,不同的遣词造句,演练了不知多少遍,甚至还和上一世章作过比较,早就胸有成竹。
    不同于其它人的临场发挥,林方旭只消将心中最好的一篇,誊抄上去即可,答完后又再读了一遍,并没有什么问题,林方旭心想若是不考虑主考官的个人思量,自己的文章定是能得第一的。
    魏朝重视科举选才
    ,所以你文章若真的写得很好,是肯定能中进士的,但若不是真的出类拔萃,能得什么名次就不好说了,毕竟好的文章不止你一个,谁前谁后取决于很多因素,这也是林方旭为何在文会上冒险出头的原因。
    考号里可没有地暖,飕飕北风一起,对南方人来说,简直是地狱,好在武安侯郎君考虑周到,光是小暖炉就一人准备了两个,怀里抱一个,脚下搁一个。
    又裁了薄紫貂皮,依照三人的手型,各缝了一双五指分开的手套,让他们不用像其它举子一样,是不是要将冻僵的双手,放在怀里搓一搓。
    会试同样也分三场,三日一场,不同于乡试的是,会试不允许考生出考场门,连着考九天,人出来时,世家贵公子,都得变成满脸胡茬的邋遢汉。这还是好的,还有许多人满眼血丝,面色青白,说是地狱出来的恶鬼也不为过。
    林方旭出来时,比起其它人简直好太多,除了衣服皱了些,感觉和平时没什么两样,惹得众人纷纷心中感慨与众不同的人真是什么地方都与众不同啊!
    沈京更是直接吐槽道:看东升这个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就是去贡院踏了个春,郊游一番便出来了。
    林方旭能说什么?你们是进去绞尽脑汁破题,费尽心思答题,可我只是来填个答案啊;你们九天挑灯夜战,都不曾好好休息,可我九天有五天都在闭目养神;虽然不是郊游,但也不远矣。
    姜世武和姜世云在贡院门口接到几人时,商谭、许仲康两个一上马车便靠着靠垫睡了过去。
    姜世云看了看林方旭面色红润的脸庞,欲言又止,林方旭见后,满脸无奈道:我没有只去郊游,我答了题的
    姜世云噗嗤一声,笑得弯了腰,林方旭看着他也笑了起来,看得姜世武在一旁莫名其妙,林小弟精神这么好,是答得太好了?还是太差了?
    第四十八章
    考过后, 等待放榜的日子依然不见轻松, 好在也没有等多久。
    榜单贴在礼部衙门口, 若是以往礼部大门必定已经是围满了人,但自从会馆建好后, 各省举子放榜这日, 便都不去礼部看榜了,而是在会馆等结果。
    此时浙江会馆前院大堂和院子里已经挤满了人, 除了满心踌躇,明明紧张得要死, 却还要佯装平静, 保持风度的众位士子,还有很多浙江来的商旅、游人, 预备着给新贵人道贺。
    在整个会馆都快被紧张的情绪淹没的时候,会馆外陆续响起了鞭炮声,终于有人叫到:来了, 来了, 终于来了。
    林方旭五人作为学霸中的学霸,自然被众人礼让着坐在大堂里等, 然而此时林方旭等人才发现,院子外面已经是人山人海, 想要挤出去看看已是不能, 干脆挤在窗户边上往外看。
    只见一同乡喜气洋洋的站了出来,满脸通红地回应着周围同年的道贺,林方旭看那新进士头发中已经隐有白丝, 小声问道:这是谁呀,似乎没见过,面生得很。
    叫潘缪,嘉兴人,在此之前已经考了四次,一直比较低调旁边沈茂小声道:这次中了二百二十九名,实在可喜可贺。殿试过后名次可能会有所变化,但一般都不会淘汰人,所以此时取中贡士基本上就等于进士了。
    院子里早就准备好了烟花爆竹,只等一有人来报喜,便点上,所以哪个会馆有鞭炮声响,便是有人中了进士;哪个会馆门前鞭炮声连续不断的响,就证明那个省这次会试被取中的士子多。
    潘缪似乎是个开始,接下来的喜报一浪接着一浪,浙江会馆门外院内,鞭炮声不断,听得其它会馆的人心中感叹这次怕又是要被他们得了第一。却没想到,在第五十七名王子泰之后,足足有半个时辰都没有报喜的,众人不约而同得回过头,看向挤在窗口的杭州五子,杭州五子此时也是既忐忑又期盼着,这时还没听到名字的,要么是名次靠前,要么是榜上无名。
    就在众人快要等得抓狂时,听到门外一声嘶哑的高唱道:捷报浙江金华老爷沈讳茂,高中丙辰会试第二十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报子上前磕头讨赏,得了厚厚的红包后,便一溜烟的跑了,希望能赶着回去再报一家,虽然嗓子已经有些嘶哑,但每报一个都有丰厚的利市,这一天得的赏银怕是抵得上一年的俸禄了,要是会试一年考一次便好了。
    听到已经报到杭州五子时,其他还没听到自己名字的士子便知道这次怕是榜上无名了,众人便开始猜测他们五人会不会全部取中,名次如何云云,猜得最多的还是林方旭会不会得了第一。
    没过一会儿,又来两队报子道:捷报浙江金华老爷沈讳京,高中丙辰会试第十五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捷报浙江杭州老爷许讳仲康,高中丙辰会试第十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接下来又是一个短暂的停顿,林方旭还很淡定,商谭已经是有些心毛口干,只见会馆门口同时有两队报子抵达,高声道:捷报浙江杭州老爷商讳谭,高中丙辰会试第三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捷报浙江金华老爷林讳方旭,高中丙辰会试第一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自此,会试放榜终于结束,最后统计了各省中榜结果,浙江省又是高居首位,来自杭州、金华、绍兴等不同府的浙江老乡,纷纷围着一干新晋进士老爷恭喜道贺,其中最受瞩目的自然是林方旭这位会试头名。
    许仲康在一旁赞叹道:东升本来就已经中了大四喜,现在又得了春闱会元,加上这一元,就连中五元了!这算是大魏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