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士大夫重生之娶夫娶贤——螺髻山下客(
林修皓不关心自己小叔走路回家的事,只关心什么特殊情况, 能不用去当值。
林方旭看了他一眼, 给他们说了回江南的事,本暗戳戳打算扔在京城的侄子,听后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围着林方旭不停问道:小叔叔真的吗?我们要回去了吗?我好想家啊,哎呀,真是太好了,我好想姆父,好想父亲,好想,呃,不对啊?!
林修皓突然想到了什么事,好想的人还没有罗列完,便皱着眉头严肃道:小叔叔,好端端地怎么突然要回去了,就算是外放怎么也得在翰林院呆够三年啊?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小叔叔,那个,你被罢官了?
林方旭见侄子问得小心翼翼,没好气道:对,罢官回老家投靠你爹,我大哥呢!
还好,还能用这种调调对自己说话,就算不是喜事,估计也不是大事,林修皓松了一口气,笑嘻嘻地跟在小叔后面,追着问道:小叔叔,到底怎么回事啊?
林方远正在打扫房间,听见动静也跑了出来,给林方旭倒了茶水后,才好奇道:少爷,您这是外派了吗?
林方旭想着今天小半天内的经历,也算是惊心动魄,过了今天他林方旭怕也是要像祖父一样,被同僚明着恭维,暗地里却视他为瘟神了,哈哈,想想还觉得挺有意思。
林修皓见小叔半天没说话,跑过去,凑到他耳边,压抑着兴奋,激动又小声地问道:小叔?你是接了什么密旨吗?要秘密完成?
耳边突然传来一股热流,转头对上自家侄子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兴奋瞪圆的双眼,林方旭深吸了一口气,秘个屁!秘,等不到明天怕是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隐去了许多不该说和不想说的,林方旭告诉三人,圣上派太子殿下去重整市舶税,他到时候也要跟着去,太子安排好京城的事后,他们就会跟着一起出发,估计就在这几天。
林方远和林冲听完后便不再多问,只各自离开,打算提前收拾准备,林修皓却坐在自家小叔身边,皱眉沉思,带着婴儿肥的脸上,时而高兴,时而忧虑,过了一会忍不住又凑到林方旭耳边小声道:小叔,虽然您得了圣上重用,侄子应该为您开心,可是重整市舶税这事儿,怕是很难办啊?
林方旭伸手抵在他的脑门儿上,推开他的大头,纠正道:是太子殿下要去重整市舶税,你小叔连个打杂的都算不上,你就不要操心了。
一片苦心就这么被辜负,林修皓有些被轻视的伤心,算了,一笔写不出两个林字来,自认为懂事有担当地林家第四代长子,转到小叔面前,严肃而郑重地说道:小叔,你别不当真,你知道去年宁波发生什么事了吗?
林方旭喝了口茶,问道:什么事?
林修皓听小叔提问,立马又撅着屁股坐到林方旭旁边,大脑袋凑过去,神秘道:我也是过年听父亲和外祖父说的,去年年底,宁波知府孔安贤亲自压着市舶司的人挨家挨户去收市舶税,那些个世家巨富就拿出明面上的账本哭穷,最后就收到几千两银子。孔知府当然不相信他们那些假账,干脆带了衙役到码头,扣了出海的海船,挨个检查,结果你猜怎么着?
正听得心情沉重的林方旭看着侄子那一脸你快来问我的模样,只想一巴掌呼上去,你跟谁学的说话方式啊?!说书呢!
算了,深吸一口气问道:后来怎么了?
林修皓又继续道:后来海船和码头上,上万名做苦力的民夫、海员一起闹事,说官府扣了海船是要绝了他们活路,越闹越凶,最后动起手来。
说到这里林修皓似乎想到什么,语气有些低落道:听外祖父说,跟着孔知府去的衙役官差被打死打伤了好些,若不是后来那些世家带着家丁驱散了人群,怕是连孔知府都不能幸免。
小叔叔,你知道么?我年初和姆父在来京城的路上,听客栈里的许多行商都在骂孔知府,说是他暴虐贪财,不顾百姓死活!林修皓说完,气氛有些沉闷。
林方旭本想安慰他两句,却见他又瞬间精神起来,继续凑过来,小声问道:小叔叔,你说那些个愚夫愚妇,如此容易被煽动,又爱听信谣言,太子殿下这次能办成吗?应该能的吧?不把首辅的儿子放在眼里,总不能连太子都敢轻慢吧?
林方旭想着今天廷议时,孔、董两位阁老和皇帝之间的交锋,心想那还真是说不好呢?不是说强龙压不住地头蛇么,何况还只是条幼龙。
不过这些话也没必要说出来让侄子操心,林方旭一把勾过林修皓的大头,大手在他头顶胡乱用力撸两把,笑道:你小子长本事了啊?儒衫都还没穿上呢,竟然担心起太子安危来。
林修皓用力挣扎着,却又挣脱不掉,正打算再努力一把时,小叔叔竟放开了他,揽着他肩膀,用着他自己都没察觉的欣慰语气说道:你小子能看透这些也算不错,只是这些话在你叔叔我面前说说就好,至于太子殿下你就不用操心了,堂堂东宫之主,光身份就能震慑到许多人了。
林修皓有些不好意地摸了摸脑袋,却摸到自己歪到一边的发髻,无比怨念地跟自家叔叔说了一声,便顶着一头乱发跑回了房间。
看着他离开,想着上一世这小子考中乡试亚元后,踌躇满志地跟自己说,会试他一定要进三甲的模样。嘿,年纪还小,虽然不够沉稳,但眼光敏锐,看问题也不会光看表面,林方旭老怀甚慰地伸手摸摸自己的胡须,却只摸到光溜溜的下巴,讪讪地放下了手。
上辈子没有自己这个中书舍人,孔阁老真的是打算混到隐退啊!就连师公他们的联名上书也没能激起他的斗志,最后和董阁老两人一唱一和地将事情糊弄了过去,所以上辈子杨严并没有如愿,最后风声大雨点小的结束了。
这辈子杨严能将隐田清查到什么程度暂且说不好,但市舶税的整顿肯定不会像上辈子那样,说起来,林方旭能想到重整市舶税,以此来解决朝廷经费,还是因为上辈子孔知府和江南世家的斗智斗勇。
这家伙可能因为性子问题,到宁波任职时很看不惯那些嚣张跋扈的地头蛇,为整治他们没少想办法,不是严惩违法乱纪的纨绔子弟,就是查他们偷税漏税,最后发现这些人几乎家家都有参与海上走私,甚至因此富可敌国,便专注于打击海上走私。
刚开始那些人老的面子上,还能忍忍他,等他三天两头带着人,驾着船去海
上蹲点时,便忍不下去了,至少其中有些暴脾气的人忍不下去了,因此眼老收到了自己儿子死在海盗手中的消息。
白发人送黑发人,巨大的悲恸让这位半截身体都已经埋入黄土的老人燃起了斗志,才有了前世轰轰烈烈,声势浩大地严查海上走私活动。
最后死了多少海商,抄了多少世家,林方旭死的早,不知道,但究其根本就是孔阁老在为自己儿子报仇而已。
林方旭上辈子老一系严查海上走私,其实就有了若是能将几件事是结合在一起的想法。
为什么不可以呢?朝廷和江南世家的矛盾,归根结底也不过是钱的问题。
从别人手中硬夺,难如登天,可规定该交的。
走私之所以叫走私,也是因为它不被官方认可,士人之间的潜规则,朝廷不想管时,你可以按照这个规则办事,但朝廷若是认真管了,你又能如何呢?至少明面上你不占理啊。
林方旭逗弄完侄子,怀揣着后继有人的欣慰,安心地在家等着出发,打算着出发之前怎么见小云一面,让他不必担心,而在他看不到的地方,京城许多高门大户,都有管事或者幕僚带家主的亲笔信,匆匆赶往江南祖籍。
太子亲自前往主持重整市舶税,第二天就已经传遍了京城,怕是就连翰林院锅炉房里厨娘都知道了,姜世云比起其他人知道得还要早些,并且还知道除了太子东宫的亲卫意外,圣上私下嘱咐大皇长哥儿从京师营里再调两千人一同前去。
大皇长哥儿对自己皇侄的安危还是很放在心上的,廷议过后第二天便亲自去京师营挑选,早就从父亲口中得知消息的姜世云也是一早就等在了大都督营房前。
朱宣这次是独自来的,见到等在营房门口的小哥儿也不诧异。经过岁月雕刻,眼角额头满是细纹却又显得稳重坚毅的脸上,带着揶揄的笑容,上前亲昵地拍了拍姜世云的肩膀,笑道:你那三人阵,上次武比时真是大出风头,也算有了外派的实力,这次太子殿下南下,你们也跟着去历练一番吧。
姜世云高兴地眉眼带笑,看着大都督戏谑的眼神,红着脸道:谢大都督信任,属下定不负所望。
商道虞前两天还在跟武安侯夸林方旭这次真是有胆有识,虽然冒险了些,但好在最后有惊无险,也得了个好差事。
武安侯也满意,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阁老的读书人不是好读书人,他未来哥婿真是和他一样,有志向,又胆识!
两夫夫才高兴没多久,就知道了自家小哥儿也要跟着去,瞬间双标了起来,这重整市舶税哪有这么简单,太子殿下身份贵重,那些人或许不敢怎么样,可他身边的小兵小将就不一定了。
于是姜世云从京师营回来后,便看到了两张担忧无比的脸,无奈道:父亲、姆父你们别这样好吗?我既然考进了京师营肯定会有外派的一天啊,去江南总比去边关和蒙奴对峙安全多了罢。
武安侯不满道:那也不会这么早啊,一般都是要在京师营训练个两三年再外派,到时候你也和旭哥儿成亲了,若是怀了孩子就可以请假不用离京了。若是能连着再怀两个,父亲到时候想想办法,在京城给你谋个差事,就能一直留在京城了。
姜世云一个还没及笄的小哥儿,被自己父亲那生一个,怀几个的话弄得满脸通红,恼怒道:爹爹!你胡说什么呢?!
商道虞白了一眼旁边的大个子憨货,语重心长道:你爹爹话虽然糙了些,但也不是没道理,再说你明年就要及笄了,接着又是和旭哥儿的亲事,你跑这么远,到时候怕是要错过了。
姜世云大惊失色道:怎么会错过呢,大不了到时候送亲的人押着嫁妆从京城出发,我在江南中途上轿不就好了?
商道虞阴沉着脸,深吸一口气道:我说的是及笄礼会错过!
武安侯也在一边翻白眼,心里感慨,小云平时挺机灵的,没想到这么憨!
姜世云怎么办?在父母面前丢脸也是丢脸啊,讪讪地笑了笑,小声说了句,父亲、姆父若是没事,我就先去收拾东西了。
商道虞夫夫知道是说不通自家的倔强哥儿了,双双坐在大堂上生着闷气,以至于林方旭来武安侯府辞别的时候,商道虞已经回了内院,只有武安侯一脸严肃地嘱咐他万事谨慎,切不可像廷议时如此胆大妄为,到了别人的地盘,人家可不一定只是和你文斗,嘴皮子说不过,说不定就会动手的。
林方旭默默地点头应是,最后小心问道:不知道少郎在不在府中?想着若是正常情况下,未来哥婿要去千里迢迢之外当差,怎么也会让自家小哥儿出来见上一面的。
可惜现在情况不正常,武安侯只冷冷地回了句:没在!
林方旭失望地告辞离开,走时还在想,怎么会呢,他是算着时间来的,这时候肯定从京师营回来了啊!难道小云不满意自己去江南,生气了才不打算见自己的!槽糕!不会因为差事真耽误了自己娶夫郎吧!
第七十四章
十一月初二, 平时人声鼎沸的通州渡口多了一些肃穆, 宽阔的河道上, 来来往往的渡船此时都不见了踪影,只在岸边停靠着的三艘气势恢宏的高大楼船。
其中两艘是京师营的战船, 通体漆黑, 分上中下三层,每层都设有防护女墙, 用来防御飞箭、矢石,女墙上开有箭眼, 可以用来发射弓弩。
楼船上遍插京师营黑底绣金色猛虎的旗幡, 站着同样穿玄色铠甲手握刀枪的京师营将士。
凛冽的寒风中,黑旗飒飒作响, 刀口枪尖泛着寒光,两艘战船一前一后地守卫着中间那艘更加高大,更加庄严的龙船。
金色船顶, 红色船身, 绣着四爪金龙的明黄旗帜在风中高扬,加之船头处还雕着一个威风凛凛的龙头, 无处不彰显着坐船之人的身份贵重。
太子殿下决定出发的时间比林方旭预料的还要早一些,不知道是不是他老子催的结果?
不过由此可以看出圣上和太子对重整市舶税的看中, 林方旭也更加放心一些, 跟着跑一趟,升职加俸禄大有可期啊!
林方旭叔侄、主仆四人是太子府派马车过来接的,这次离开去江南, 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再回来,之前租的小院,林方旭已经做主退掉,厨娘多得了半个月薪水,以后也不用再来了。
辞别时厨娘还有些不舍,毕竟几个小伙子都是和善人,也不过分挑剔讲究,虽说京城不愁找不到活干,但怕是难再遇到这么好伺候的主家了。
渡口百姓已经被提前赶到的京师营将士隔离开去,东宫离京办差虽不用阁老、尚书亲自相送,但六部还是象征地各派了两位员外郎早早地等在那里,内阁则是由孔玠和商谭两人作为代表前来相送。
按照东宫该有的出巡规模,太子此次可以说是轻装简行,除了几名内侍,便只带了两名太子詹事,百来名亲卫。
值得一提的是,两部尚书还在京城,太子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事需要特意交代,反而用短短三天时间,从六部各自抽调了二十多名底层官员随行,其中便有当初没考中庶吉士,被分派到刑部观政的沈茂。
沈茂也是临出发时才收到消息,没怎么收拾便直接跟着来了,也没机会提前跟东升通个气。
此时也不是寒暄的好场合,好在两人之间的默契还在,彼此对望一眼,便都心里清楚这次不知道多少市舶司官员会遭殃,君不见太子殿下连备选人员都带上了吗。
孔玠等人上前跟太子行了礼,说了一些太子亲自前往,肯定力挽狂澜之类的恭维话。
看着身披铠甲,手握刀枪的京师营将士,孔玠心想能不成功么?自昨天圣上调动京师营的消息传出来后,不知道有多少人怕是觉都睡不好,再一次连夜快马发消息回祖籍了。京师营不紧是威慑敌国的利器也是吓唬世家的猛虎啊!
在孔玠胡思乱想之际,京师营卫指挥使陈勇斌,这次京师营的负责人,前来禀告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出发后,朱显宗便带着人依次上了楼船。
林修皓安静地跟在小叔后面,想着自己这次居然能做龙船回家,忍不住心潮澎湃,一会儿看看那雕花扶手,一会儿看看那绣龙的旌旗,悄悄东张西望的结果便是撞到了突然停下来的小叔背上,鼻子撞得生疼,忍不住哎哟叫出声来。
恋耽美
林方旭看了他一眼, 给他们说了回江南的事,本暗戳戳打算扔在京城的侄子,听后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围着林方旭不停问道:小叔叔真的吗?我们要回去了吗?我好想家啊,哎呀,真是太好了,我好想姆父,好想父亲,好想,呃,不对啊?!
林修皓突然想到了什么事,好想的人还没有罗列完,便皱着眉头严肃道:小叔叔,好端端地怎么突然要回去了,就算是外放怎么也得在翰林院呆够三年啊?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小叔叔,那个,你被罢官了?
林方旭见侄子问得小心翼翼,没好气道:对,罢官回老家投靠你爹,我大哥呢!
还好,还能用这种调调对自己说话,就算不是喜事,估计也不是大事,林修皓松了一口气,笑嘻嘻地跟在小叔后面,追着问道:小叔叔,到底怎么回事啊?
林方远正在打扫房间,听见动静也跑了出来,给林方旭倒了茶水后,才好奇道:少爷,您这是外派了吗?
林方旭想着今天小半天内的经历,也算是惊心动魄,过了今天他林方旭怕也是要像祖父一样,被同僚明着恭维,暗地里却视他为瘟神了,哈哈,想想还觉得挺有意思。
林修皓见小叔半天没说话,跑过去,凑到他耳边,压抑着兴奋,激动又小声地问道:小叔?你是接了什么密旨吗?要秘密完成?
耳边突然传来一股热流,转头对上自家侄子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兴奋瞪圆的双眼,林方旭深吸了一口气,秘个屁!秘,等不到明天怕是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隐去了许多不该说和不想说的,林方旭告诉三人,圣上派太子殿下去重整市舶税,他到时候也要跟着去,太子安排好京城的事后,他们就会跟着一起出发,估计就在这几天。
林方远和林冲听完后便不再多问,只各自离开,打算提前收拾准备,林修皓却坐在自家小叔身边,皱眉沉思,带着婴儿肥的脸上,时而高兴,时而忧虑,过了一会忍不住又凑到林方旭耳边小声道:小叔,虽然您得了圣上重用,侄子应该为您开心,可是重整市舶税这事儿,怕是很难办啊?
林方旭伸手抵在他的脑门儿上,推开他的大头,纠正道:是太子殿下要去重整市舶税,你小叔连个打杂的都算不上,你就不要操心了。
一片苦心就这么被辜负,林修皓有些被轻视的伤心,算了,一笔写不出两个林字来,自认为懂事有担当地林家第四代长子,转到小叔面前,严肃而郑重地说道:小叔,你别不当真,你知道去年宁波发生什么事了吗?
林方旭喝了口茶,问道:什么事?
林修皓听小叔提问,立马又撅着屁股坐到林方旭旁边,大脑袋凑过去,神秘道:我也是过年听父亲和外祖父说的,去年年底,宁波知府孔安贤亲自压着市舶司的人挨家挨户去收市舶税,那些个世家巨富就拿出明面上的账本哭穷,最后就收到几千两银子。孔知府当然不相信他们那些假账,干脆带了衙役到码头,扣了出海的海船,挨个检查,结果你猜怎么着?
正听得心情沉重的林方旭看着侄子那一脸你快来问我的模样,只想一巴掌呼上去,你跟谁学的说话方式啊?!说书呢!
算了,深吸一口气问道:后来怎么了?
林修皓又继续道:后来海船和码头上,上万名做苦力的民夫、海员一起闹事,说官府扣了海船是要绝了他们活路,越闹越凶,最后动起手来。
说到这里林修皓似乎想到什么,语气有些低落道:听外祖父说,跟着孔知府去的衙役官差被打死打伤了好些,若不是后来那些世家带着家丁驱散了人群,怕是连孔知府都不能幸免。
小叔叔,你知道么?我年初和姆父在来京城的路上,听客栈里的许多行商都在骂孔知府,说是他暴虐贪财,不顾百姓死活!林修皓说完,气氛有些沉闷。
林方旭本想安慰他两句,却见他又瞬间精神起来,继续凑过来,小声问道:小叔叔,你说那些个愚夫愚妇,如此容易被煽动,又爱听信谣言,太子殿下这次能办成吗?应该能的吧?不把首辅的儿子放在眼里,总不能连太子都敢轻慢吧?
林方旭想着今天廷议时,孔、董两位阁老和皇帝之间的交锋,心想那还真是说不好呢?不是说强龙压不住地头蛇么,何况还只是条幼龙。
不过这些话也没必要说出来让侄子操心,林方旭一把勾过林修皓的大头,大手在他头顶胡乱用力撸两把,笑道:你小子长本事了啊?儒衫都还没穿上呢,竟然担心起太子安危来。
林修皓用力挣扎着,却又挣脱不掉,正打算再努力一把时,小叔叔竟放开了他,揽着他肩膀,用着他自己都没察觉的欣慰语气说道:你小子能看透这些也算不错,只是这些话在你叔叔我面前说说就好,至于太子殿下你就不用操心了,堂堂东宫之主,光身份就能震慑到许多人了。
林修皓有些不好意地摸了摸脑袋,却摸到自己歪到一边的发髻,无比怨念地跟自家叔叔说了一声,便顶着一头乱发跑回了房间。
看着他离开,想着上一世这小子考中乡试亚元后,踌躇满志地跟自己说,会试他一定要进三甲的模样。嘿,年纪还小,虽然不够沉稳,但眼光敏锐,看问题也不会光看表面,林方旭老怀甚慰地伸手摸摸自己的胡须,却只摸到光溜溜的下巴,讪讪地放下了手。
上辈子没有自己这个中书舍人,孔阁老真的是打算混到隐退啊!就连师公他们的联名上书也没能激起他的斗志,最后和董阁老两人一唱一和地将事情糊弄了过去,所以上辈子杨严并没有如愿,最后风声大雨点小的结束了。
这辈子杨严能将隐田清查到什么程度暂且说不好,但市舶税的整顿肯定不会像上辈子那样,说起来,林方旭能想到重整市舶税,以此来解决朝廷经费,还是因为上辈子孔知府和江南世家的斗智斗勇。
这家伙可能因为性子问题,到宁波任职时很看不惯那些嚣张跋扈的地头蛇,为整治他们没少想办法,不是严惩违法乱纪的纨绔子弟,就是查他们偷税漏税,最后发现这些人几乎家家都有参与海上走私,甚至因此富可敌国,便专注于打击海上走私。
刚开始那些人老的面子上,还能忍忍他,等他三天两头带着人,驾着船去海
上蹲点时,便忍不下去了,至少其中有些暴脾气的人忍不下去了,因此眼老收到了自己儿子死在海盗手中的消息。
白发人送黑发人,巨大的悲恸让这位半截身体都已经埋入黄土的老人燃起了斗志,才有了前世轰轰烈烈,声势浩大地严查海上走私活动。
最后死了多少海商,抄了多少世家,林方旭死的早,不知道,但究其根本就是孔阁老在为自己儿子报仇而已。
林方旭上辈子老一系严查海上走私,其实就有了若是能将几件事是结合在一起的想法。
为什么不可以呢?朝廷和江南世家的矛盾,归根结底也不过是钱的问题。
从别人手中硬夺,难如登天,可规定该交的。
走私之所以叫走私,也是因为它不被官方认可,士人之间的潜规则,朝廷不想管时,你可以按照这个规则办事,但朝廷若是认真管了,你又能如何呢?至少明面上你不占理啊。
林方旭逗弄完侄子,怀揣着后继有人的欣慰,安心地在家等着出发,打算着出发之前怎么见小云一面,让他不必担心,而在他看不到的地方,京城许多高门大户,都有管事或者幕僚带家主的亲笔信,匆匆赶往江南祖籍。
太子亲自前往主持重整市舶税,第二天就已经传遍了京城,怕是就连翰林院锅炉房里厨娘都知道了,姜世云比起其他人知道得还要早些,并且还知道除了太子东宫的亲卫意外,圣上私下嘱咐大皇长哥儿从京师营里再调两千人一同前去。
大皇长哥儿对自己皇侄的安危还是很放在心上的,廷议过后第二天便亲自去京师营挑选,早就从父亲口中得知消息的姜世云也是一早就等在了大都督营房前。
朱宣这次是独自来的,见到等在营房门口的小哥儿也不诧异。经过岁月雕刻,眼角额头满是细纹却又显得稳重坚毅的脸上,带着揶揄的笑容,上前亲昵地拍了拍姜世云的肩膀,笑道:你那三人阵,上次武比时真是大出风头,也算有了外派的实力,这次太子殿下南下,你们也跟着去历练一番吧。
姜世云高兴地眉眼带笑,看着大都督戏谑的眼神,红着脸道:谢大都督信任,属下定不负所望。
商道虞前两天还在跟武安侯夸林方旭这次真是有胆有识,虽然冒险了些,但好在最后有惊无险,也得了个好差事。
武安侯也满意,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阁老的读书人不是好读书人,他未来哥婿真是和他一样,有志向,又胆识!
两夫夫才高兴没多久,就知道了自家小哥儿也要跟着去,瞬间双标了起来,这重整市舶税哪有这么简单,太子殿下身份贵重,那些人或许不敢怎么样,可他身边的小兵小将就不一定了。
于是姜世云从京师营回来后,便看到了两张担忧无比的脸,无奈道:父亲、姆父你们别这样好吗?我既然考进了京师营肯定会有外派的一天啊,去江南总比去边关和蒙奴对峙安全多了罢。
武安侯不满道:那也不会这么早啊,一般都是要在京师营训练个两三年再外派,到时候你也和旭哥儿成亲了,若是怀了孩子就可以请假不用离京了。若是能连着再怀两个,父亲到时候想想办法,在京城给你谋个差事,就能一直留在京城了。
姜世云一个还没及笄的小哥儿,被自己父亲那生一个,怀几个的话弄得满脸通红,恼怒道:爹爹!你胡说什么呢?!
商道虞白了一眼旁边的大个子憨货,语重心长道:你爹爹话虽然糙了些,但也不是没道理,再说你明年就要及笄了,接着又是和旭哥儿的亲事,你跑这么远,到时候怕是要错过了。
姜世云大惊失色道:怎么会错过呢,大不了到时候送亲的人押着嫁妆从京城出发,我在江南中途上轿不就好了?
商道虞阴沉着脸,深吸一口气道:我说的是及笄礼会错过!
武安侯也在一边翻白眼,心里感慨,小云平时挺机灵的,没想到这么憨!
姜世云怎么办?在父母面前丢脸也是丢脸啊,讪讪地笑了笑,小声说了句,父亲、姆父若是没事,我就先去收拾东西了。
商道虞夫夫知道是说不通自家的倔强哥儿了,双双坐在大堂上生着闷气,以至于林方旭来武安侯府辞别的时候,商道虞已经回了内院,只有武安侯一脸严肃地嘱咐他万事谨慎,切不可像廷议时如此胆大妄为,到了别人的地盘,人家可不一定只是和你文斗,嘴皮子说不过,说不定就会动手的。
林方旭默默地点头应是,最后小心问道:不知道少郎在不在府中?想着若是正常情况下,未来哥婿要去千里迢迢之外当差,怎么也会让自家小哥儿出来见上一面的。
可惜现在情况不正常,武安侯只冷冷地回了句:没在!
林方旭失望地告辞离开,走时还在想,怎么会呢,他是算着时间来的,这时候肯定从京师营回来了啊!难道小云不满意自己去江南,生气了才不打算见自己的!槽糕!不会因为差事真耽误了自己娶夫郎吧!
第七十四章
十一月初二, 平时人声鼎沸的通州渡口多了一些肃穆, 宽阔的河道上, 来来往往的渡船此时都不见了踪影,只在岸边停靠着的三艘气势恢宏的高大楼船。
其中两艘是京师营的战船, 通体漆黑, 分上中下三层,每层都设有防护女墙, 用来防御飞箭、矢石,女墙上开有箭眼, 可以用来发射弓弩。
楼船上遍插京师营黑底绣金色猛虎的旗幡, 站着同样穿玄色铠甲手握刀枪的京师营将士。
凛冽的寒风中,黑旗飒飒作响, 刀口枪尖泛着寒光,两艘战船一前一后地守卫着中间那艘更加高大,更加庄严的龙船。
金色船顶, 红色船身, 绣着四爪金龙的明黄旗帜在风中高扬,加之船头处还雕着一个威风凛凛的龙头, 无处不彰显着坐船之人的身份贵重。
太子殿下决定出发的时间比林方旭预料的还要早一些,不知道是不是他老子催的结果?
不过由此可以看出圣上和太子对重整市舶税的看中, 林方旭也更加放心一些, 跟着跑一趟,升职加俸禄大有可期啊!
林方旭叔侄、主仆四人是太子府派马车过来接的,这次离开去江南, 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再回来,之前租的小院,林方旭已经做主退掉,厨娘多得了半个月薪水,以后也不用再来了。
辞别时厨娘还有些不舍,毕竟几个小伙子都是和善人,也不过分挑剔讲究,虽说京城不愁找不到活干,但怕是难再遇到这么好伺候的主家了。
渡口百姓已经被提前赶到的京师营将士隔离开去,东宫离京办差虽不用阁老、尚书亲自相送,但六部还是象征地各派了两位员外郎早早地等在那里,内阁则是由孔玠和商谭两人作为代表前来相送。
按照东宫该有的出巡规模,太子此次可以说是轻装简行,除了几名内侍,便只带了两名太子詹事,百来名亲卫。
值得一提的是,两部尚书还在京城,太子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事需要特意交代,反而用短短三天时间,从六部各自抽调了二十多名底层官员随行,其中便有当初没考中庶吉士,被分派到刑部观政的沈茂。
沈茂也是临出发时才收到消息,没怎么收拾便直接跟着来了,也没机会提前跟东升通个气。
此时也不是寒暄的好场合,好在两人之间的默契还在,彼此对望一眼,便都心里清楚这次不知道多少市舶司官员会遭殃,君不见太子殿下连备选人员都带上了吗。
孔玠等人上前跟太子行了礼,说了一些太子亲自前往,肯定力挽狂澜之类的恭维话。
看着身披铠甲,手握刀枪的京师营将士,孔玠心想能不成功么?自昨天圣上调动京师营的消息传出来后,不知道有多少人怕是觉都睡不好,再一次连夜快马发消息回祖籍了。京师营不紧是威慑敌国的利器也是吓唬世家的猛虎啊!
在孔玠胡思乱想之际,京师营卫指挥使陈勇斌,这次京师营的负责人,前来禀告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出发后,朱显宗便带着人依次上了楼船。
林修皓安静地跟在小叔后面,想着自己这次居然能做龙船回家,忍不住心潮澎湃,一会儿看看那雕花扶手,一会儿看看那绣龙的旌旗,悄悄东张西望的结果便是撞到了突然停下来的小叔背上,鼻子撞得生疼,忍不住哎哟叫出声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