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迷弟[穿书]——云长歌(56)
种花家的北平常驻人口近两千万,那还是一个市,比秦国的土地面积小很多,现在的秦国甚至很多地方都是荒野,没有人居住。
最主要的是这一千五百万人还要刨除掉老弱病残,再刨除掉女人,剩下的青壮劳动力还有大部分去参军了。
剩下的人种田务农还来不及,哪里有时间搞别的?
更不要提这年头道路也很不发达,真的是走的人多才有路,人少那就是荒山野岭。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发展邮政系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人多才是硬道理,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发展就要有人,只是连年战乱,多少青壮死在战场上,想要人变多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韩熠抓了抓头,怀疑自己的头都要秃了。
之前他到了这个时代的时候还觉得自己懂那么多,终归有用武之地。
如今看来,什么都没有,几乎什么都要从头来,这也很难啊。
晚饭的时候白韶看着韩熠难得眉头紧锁的样子,略有些担心问道:怎么?还在发愁信道的问题吗?你哎,你若真放不下,便专门养几匹马几个信使作为你跟王孙徵通信的专门渠道不就好了?
韩熠听后摇了摇头说道:不仅仅是这个,人太少了,想做点什么都不行,哎,人口就是红利啊。要是不打仗就好了。
之前他会想颜徵到底什么时候能一统天下啊,可是转念一想,他也不能等着颜徵一统天下再挽袖子干活啊。
在这之前的那么多年,颜徵得多难过?
于是韩熠就更加秃头了,只能期盼着少打仗,少死点人。
然后他就想到现在五国还在聚集兵马,准备向秦国开战,顿时更加头痛,他都想写信骂韩岩了。
然而终究是没有写,毕竟他没有那个立场,如今他是大秦的臣子,跟韩国实际上已经没有太大关联了。
韩熠说的话虽然有的部分白韶听不太明白,但多少也理解了他的意思。
白韶摇头说道:打仗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打仗死人也不过是一部分而已。
韩熠愣了一下转头看向白韶:啊?
白韶问道:你没看完吗?每年死于非命的人更多啊。
韩熠问道:天灾人祸?
白韶点头: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普通百姓是没办法抵御的,粮食存储不够,就只能
然而天灾这种事情谁都说不好,大的不说,就拿干旱洪水来说,谁能预防呢?
韩熠听着简直是饭都要吃不下去了,越是了解他就越是知道,想要彻底强秦,那就不仅仅是锋利的兵器和马鞍纸张等能搞定的,更重要的还有民生啊!
他长长叹了口气,看着碗里的黄米饭,抬头看向白韶问道:春耕开始了吗?
白韶听后也愣了一下,算了算日子之后说道:看地方,暖和一点的地方应该已经开始了,不过也说不好,这些地方大部分都在战争区。
韩熠点头:那还来得及,我们有地吧?
白韶无奈:有!
这还是他接手韩熠的府邸之后买的,他这个老板每天忙来忙去,就是没想过给自己弄点安身立命的东西。
不过想一想,韩熠做的那些东西,本身就已经足够安身立命了。
韩熠说道:耕了吗?
白韶摇头:还没想好种什么,正要问你。
韩熠说道:那正好,回头给我弄点农具过来,我要看看。
白韶手里地筷子差点都捏不稳:你要干什么?你之前不是说要闭关弄别的东西吗?
韩熠愣了一下:哦,那是忽悠别人的,那样东西我已经交给小荇去做了,应该没问题,本来我是想要休息两天,咳,顺便躲一躲大庶长。
免得大庶长找他麻烦,至于他不在大庶长找谁出气,那不是明摆着的么,有颜子荐在呢啊。
反正本来跟大庶长有直接利益冲突的也是颜子荐跟姜不韦,如果不是大庶长针对颜徵,他都没兴趣跳出去吸引火力。
现在颜徵的目的达到了,那剩下的仇恨就交给颜子荐和姜不韦吧,他要停手清仇看戏了。
不过现在看来,休息就算了,只要他想,真是有的是事情做。
白韶听后倒不觉得意外,只是继续问道:那你要农具做什么?
韩熠说道:准备研究一下。
白韶还想追问,但韩熠怎么都不肯说了。
他其实是想要改良农具的,不过他虽然知道曲辕犁这种东西,可他从小到大都没有接触过农具,最多也就是在课本上看过,肯定不像打铁那样有把握,也不像轮椅这种技术含量低的东西好弄。
他都不确定能不能弄出来,现在夸下海口,万一到时候没改进多少怎么办?
别人不好说,说不定大庶长就要带人组团过来嘲笑他,他不要面子的吗?
不过等白韶真的将农具送来之后,他整个人都是震惊的:犁呢?说好的犁呢?为什么都是一些锄头和挖掘棒?
第78章
韩熠很清楚的记得青铜用具最多的就是青铜农具, 然而他看到的都是什么?
虽然里面也有青铜所制,但那个青铜的材质跟他印象中的相差太远,甚至更多都是石头做的。
最关键的是居然没有犁, 当然原著中也没有写,这样一想, 或许是世界自动补充的时候就将这东西给扔到了一边吧。
韩熠对着一堆农具满脸茫然, 转头看了看白韶问道:现在百姓就用这东西?
白韶有些奇怪:对啊,不用这些用什么?
韩熠长长叹了口气, 用这些破玩意生产力不低下才怪啊!
得了, 他也不用为难自己了, 曲辕犁不记得就不记得吧,先把犁搞出来。
这种事情连墨荇都不用喊,他直接喊来了木匠, 毕竟直辕犁的构架简单,纵然有单辕和双辕之分,也没什么难度, 韩熠甚至连图都不用画,直接口述就能让这些人弄出来。
不过考虑到直辕犁比较完善的形态是牛耕比较普及的时候, 韩熠还是没有将最好形态的直辕犁给弄出来。
木匠虽然专职做这些, 但这个年头但凡没有活的时候他们也会去种地。
在帮着韩熠将直辕犁所有零件都做出来,全部拼起来之后, 他们的心情就变得十分激动,呼吸都跟着粗重起来。
当然虽然整体大部分用的是木质, 但关键地方还是要坚硬一些才好。
结合了一下现在的情况, 韩熠分别弄了三种,一种是石制,一种铁制, 一种青铜制。
韩熠拿到了直辕犁之后,直接带着人就去了自家的田地,然后找到了他名下的奴隶来试。
毕竟种地这种事情,从以前到现在他就没会过,而且这种东西到底还是要农民来试才知道啊。
因为考虑到大部分百姓都没有牛,韩熠也没让奴隶用牛。
选了三块地将是那种都实验了一遍之后,哪怕是韩熠都看得出铁制的更加好用一些。
虽然结果一样,但是过程比较不同,铁制的效率要高一些。
奴隶们对新式的农具颇有些爱不释手,虽然他们没有自己的地,但总归是要干活的,干不完活就会被罚,哪怕韩熠对奴隶比较宽善,然而现在管这些的是白韶。
因为好奇韩熠鼓捣了什么东西,白韶也跟着过来看了一眼。
他比韩熠好一点,毕竟是平民出身,也做过这些,一眼就看出了犁的好处。
看完之后他十分新奇:这么好用又简单的东西,以前怎么就没人发明?
韩熠看了他一眼,心说我哪儿知道啊,我也很想问问你们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发展的啊,劳动人民真的就是埋头劳动不动脑子吗?
白韶轻笑道:想必秦王该头疼了。
韩熠转头对着墨荇说道:去请大良造来一趟。
说完听到白韶的话随口问道:恩?头疼什么?
白韶说道:爵位啊,秦国纵然军功最重,却也不是别的贡献不能升爵,当初你贡献了纸就封你为少良造,当然也可能是因为看中你能够研制兵器,后来的兵器也就算在内,如今加上犁这个少良造可就不够看了。
韩熠认真想了想,少良造爵位已经不低了啊,秦国爵位一共二十等少良造是十五等,再往上那是大良造。
如今秦国官爵一体,大良造的位置肯定不会给他的,所以秦王的确需要头痛了。
韩熠才不管这个,他以前想的是他的那些东西等颜徵上台之后再拿出来,后世说起来就都是他的功绩。
现在他不这么想了,他想要尽快发展,希望等这个国家交到颜徵手上的时候,就不是这么个破烂模样了。
至于以后现在什么东西都处于一种起步阶段,他能拿出来的可太多了,也不用担心太多。
更何况没有他,颜徵自己的功绩别人也抹杀不了。
大良造来的不慢,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连秦王都来了,身后还拖着一堆大臣。
韩熠被吓了一跳,连忙过去行礼说道:怎么连王上都惊动了?
大良造在旁边笑呵呵说道:刚刚我们正在宫中商议政事,听闻少良造又有新鲜玩意,便过来瞧瞧。
在宫里议事韩熠看了一眼墨荇,估计是这小子太实心眼,让他请大良造过来就一定要请过来,他在宫里也算是露过脸的,就真让他混进去见了大良造。
韩熠没有多说什么,对着秦王解释了一下三块地的情况,然后又命人将不同类型的直辕犁拿过来给秦王看。
他没想到的是秦王居然还上手拿了拿,他也不嫌脏!
等韩熠说完之后,秦王问道:为何做了三种?
韩熠说道:分不同情况啊,没钱的就用石制,有钱的就用青铜或者铁的嘛。
秦王听后大笑了两声拍了拍韩熠的肩膀说道:还是年轻啊。
韩熠:????
他有些茫然地站在原地,刚刚有哪里说得不对吗?
秦王走过去之后就连大庶长也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年轻啊。
韩熠顿时顾不得茫然,瞪圆了眼睛用自认为最凶的眼神看着他,结果大庶长反而笑了两声走了。
等到第三个人也过来伸手的时候,韩熠都打算翻脸了,再一看大良造。
好吧,这位他的直属上司,还是不能翻脸的。
大良造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说道:我记得你有个管家挺厉害的,没事儿多跟他聊聊吧,现在先跟我走。
然后一头雾水的韩熠就被带进了宫里,等他刚在位置上坐下之后,就听到秦王说道:刚刚还有人说少良造不问国事,现在看来少良造才是真的关心国事啊。
韩熠一听就知道肯定是有人告他黑状了,顿时四下看了一眼,重点盯了一下大庶长。
结果大庶长面色如常甚至还对着他笑了笑,搞得韩熠都有些盯不下去了。
毕竟他一直秉持伸手不打笑脸人,如果他成熟一点大概也应该跟大庶长表面相安无事,还能相视一笑,私底下该怎么掐怎么掐。
哎,搞政治的果然都是影帝,这样看来秦王说他年轻还是有道理的。
秦王果然如白韶所说,对于韩熠的安排有点脑壳痛,他忽然就想到赵王直接封韩熠为长安君,忽然就觉得赵王也算是聪明了。
直接用韩熠的王族身份做文章,这样韩熠有了相应的地位,也不会对整个朝廷的官位体系造成冲击。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秦国跟韩国属于敌对状态,他也不可能再给韩熠封君了。
秦王想到最后干脆一排版说道:少良造贡献良多,依寡人看封为关内侯如何?
大庶长大庶长心态都要崩了,关内侯不多不少,正好在他头上,前两天他还嘲笑人家年纪小,真要让韩熠当了关内侯,他老脸往哪放?
韩熠听了也不由得一笑,秦王这真是神来一笔啊。
大庶长没说话,不过人家有小弟,驷车庶长开口说道:关内侯无军功不可封,少良造恐怕
大良造嘿嘿笑道:用着少良造发明的新式武器杀敌的士兵可不少,你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将军功算少良造一份?
驷车庶长说道:军功看人头,若是此风气一开,那岂不是军功随意赠送?
颜子荐开口说道:可若是如此功劳都不能算军功,日后谁还会研究兵甲武器?若没有这些人,我大秦何以强盛?
接下来就是满朝文武哦,武没有了,就剩下文了,不过这年头文武官员分的也不是很清楚。
反正就是这些人正反方互殴。
大庶长一直没怎么说话,韩熠同样也没怎么说话。
大庶长是在等韩熠推辞,毕竟一般这种情况,受封那个人不应该站出来说两句谦辞吗?
可是他左等右等也没等到韩熠站出来,忍不住多看了韩熠两眼,总觉得这孩子让人心累,猜不到他在想什么啊。
韩熠韩熠怎么可能推辞呢?他做的事情不足以封侯吗?秦王这么说肯定就是觉得合适,他干嘛要推辞?
更何况他不出声也是在分析一下朝廷上的势力对比,他到现在都摸不透颜子荐到底有多少拥趸。
以及他跟姜不韦虽然关系亲近,看上去亲如一体,但终究也会有分歧,哪怕两个人利益一致,他们也会各自形成势力。
目前为止,他看上去也算是太子一党,这个标签在他为颜徵出头的时候就撕不下了,而且还是铁杆太子党,铁杆到太子的儿子都要维护。
所以他就要分析到底谁是队友谁是对手。
分析下来他发现颜子荐的人大多都比较年轻,而且地位也不是很高,不算他的话最高的大概就是姜不韦。
不过想想也是,真正在朝堂上有势力有能力的,要么早早就选定了自己看中的公子,要么就保持中立,管谁上位都要用他们的。
这样看来韩熠的确是最有潜力的那个,也不知道那天姜不韦跟颜子荐是怎么谈的,目前看来结果应该不错?
秦王看着这些人吵来吵去也有些头疼,直接拍案说道:那你们给寡人一个办法!
大殿之上瞬间安静了下来,其实这件事情也的确有些棘手,封吧,不妥,不封吧,也不妥。
恋耽美
最主要的是这一千五百万人还要刨除掉老弱病残,再刨除掉女人,剩下的青壮劳动力还有大部分去参军了。
剩下的人种田务农还来不及,哪里有时间搞别的?
更不要提这年头道路也很不发达,真的是走的人多才有路,人少那就是荒山野岭。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发展邮政系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人多才是硬道理,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发展就要有人,只是连年战乱,多少青壮死在战场上,想要人变多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韩熠抓了抓头,怀疑自己的头都要秃了。
之前他到了这个时代的时候还觉得自己懂那么多,终归有用武之地。
如今看来,什么都没有,几乎什么都要从头来,这也很难啊。
晚饭的时候白韶看着韩熠难得眉头紧锁的样子,略有些担心问道:怎么?还在发愁信道的问题吗?你哎,你若真放不下,便专门养几匹马几个信使作为你跟王孙徵通信的专门渠道不就好了?
韩熠听后摇了摇头说道:不仅仅是这个,人太少了,想做点什么都不行,哎,人口就是红利啊。要是不打仗就好了。
之前他会想颜徵到底什么时候能一统天下啊,可是转念一想,他也不能等着颜徵一统天下再挽袖子干活啊。
在这之前的那么多年,颜徵得多难过?
于是韩熠就更加秃头了,只能期盼着少打仗,少死点人。
然后他就想到现在五国还在聚集兵马,准备向秦国开战,顿时更加头痛,他都想写信骂韩岩了。
然而终究是没有写,毕竟他没有那个立场,如今他是大秦的臣子,跟韩国实际上已经没有太大关联了。
韩熠说的话虽然有的部分白韶听不太明白,但多少也理解了他的意思。
白韶摇头说道:打仗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打仗死人也不过是一部分而已。
韩熠愣了一下转头看向白韶:啊?
白韶问道:你没看完吗?每年死于非命的人更多啊。
韩熠问道:天灾人祸?
白韶点头: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普通百姓是没办法抵御的,粮食存储不够,就只能
然而天灾这种事情谁都说不好,大的不说,就拿干旱洪水来说,谁能预防呢?
韩熠听着简直是饭都要吃不下去了,越是了解他就越是知道,想要彻底强秦,那就不仅仅是锋利的兵器和马鞍纸张等能搞定的,更重要的还有民生啊!
他长长叹了口气,看着碗里的黄米饭,抬头看向白韶问道:春耕开始了吗?
白韶听后也愣了一下,算了算日子之后说道:看地方,暖和一点的地方应该已经开始了,不过也说不好,这些地方大部分都在战争区。
韩熠点头:那还来得及,我们有地吧?
白韶无奈:有!
这还是他接手韩熠的府邸之后买的,他这个老板每天忙来忙去,就是没想过给自己弄点安身立命的东西。
不过想一想,韩熠做的那些东西,本身就已经足够安身立命了。
韩熠说道:耕了吗?
白韶摇头:还没想好种什么,正要问你。
韩熠说道:那正好,回头给我弄点农具过来,我要看看。
白韶手里地筷子差点都捏不稳:你要干什么?你之前不是说要闭关弄别的东西吗?
韩熠愣了一下:哦,那是忽悠别人的,那样东西我已经交给小荇去做了,应该没问题,本来我是想要休息两天,咳,顺便躲一躲大庶长。
免得大庶长找他麻烦,至于他不在大庶长找谁出气,那不是明摆着的么,有颜子荐在呢啊。
反正本来跟大庶长有直接利益冲突的也是颜子荐跟姜不韦,如果不是大庶长针对颜徵,他都没兴趣跳出去吸引火力。
现在颜徵的目的达到了,那剩下的仇恨就交给颜子荐和姜不韦吧,他要停手清仇看戏了。
不过现在看来,休息就算了,只要他想,真是有的是事情做。
白韶听后倒不觉得意外,只是继续问道:那你要农具做什么?
韩熠说道:准备研究一下。
白韶还想追问,但韩熠怎么都不肯说了。
他其实是想要改良农具的,不过他虽然知道曲辕犁这种东西,可他从小到大都没有接触过农具,最多也就是在课本上看过,肯定不像打铁那样有把握,也不像轮椅这种技术含量低的东西好弄。
他都不确定能不能弄出来,现在夸下海口,万一到时候没改进多少怎么办?
别人不好说,说不定大庶长就要带人组团过来嘲笑他,他不要面子的吗?
不过等白韶真的将农具送来之后,他整个人都是震惊的:犁呢?说好的犁呢?为什么都是一些锄头和挖掘棒?
第78章
韩熠很清楚的记得青铜用具最多的就是青铜农具, 然而他看到的都是什么?
虽然里面也有青铜所制,但那个青铜的材质跟他印象中的相差太远,甚至更多都是石头做的。
最关键的是居然没有犁, 当然原著中也没有写,这样一想, 或许是世界自动补充的时候就将这东西给扔到了一边吧。
韩熠对着一堆农具满脸茫然, 转头看了看白韶问道:现在百姓就用这东西?
白韶有些奇怪:对啊,不用这些用什么?
韩熠长长叹了口气, 用这些破玩意生产力不低下才怪啊!
得了, 他也不用为难自己了, 曲辕犁不记得就不记得吧,先把犁搞出来。
这种事情连墨荇都不用喊,他直接喊来了木匠, 毕竟直辕犁的构架简单,纵然有单辕和双辕之分,也没什么难度, 韩熠甚至连图都不用画,直接口述就能让这些人弄出来。
不过考虑到直辕犁比较完善的形态是牛耕比较普及的时候, 韩熠还是没有将最好形态的直辕犁给弄出来。
木匠虽然专职做这些, 但这个年头但凡没有活的时候他们也会去种地。
在帮着韩熠将直辕犁所有零件都做出来,全部拼起来之后, 他们的心情就变得十分激动,呼吸都跟着粗重起来。
当然虽然整体大部分用的是木质, 但关键地方还是要坚硬一些才好。
结合了一下现在的情况, 韩熠分别弄了三种,一种是石制,一种铁制, 一种青铜制。
韩熠拿到了直辕犁之后,直接带着人就去了自家的田地,然后找到了他名下的奴隶来试。
毕竟种地这种事情,从以前到现在他就没会过,而且这种东西到底还是要农民来试才知道啊。
因为考虑到大部分百姓都没有牛,韩熠也没让奴隶用牛。
选了三块地将是那种都实验了一遍之后,哪怕是韩熠都看得出铁制的更加好用一些。
虽然结果一样,但是过程比较不同,铁制的效率要高一些。
奴隶们对新式的农具颇有些爱不释手,虽然他们没有自己的地,但总归是要干活的,干不完活就会被罚,哪怕韩熠对奴隶比较宽善,然而现在管这些的是白韶。
因为好奇韩熠鼓捣了什么东西,白韶也跟着过来看了一眼。
他比韩熠好一点,毕竟是平民出身,也做过这些,一眼就看出了犁的好处。
看完之后他十分新奇:这么好用又简单的东西,以前怎么就没人发明?
韩熠看了他一眼,心说我哪儿知道啊,我也很想问问你们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发展的啊,劳动人民真的就是埋头劳动不动脑子吗?
白韶轻笑道:想必秦王该头疼了。
韩熠转头对着墨荇说道:去请大良造来一趟。
说完听到白韶的话随口问道:恩?头疼什么?
白韶说道:爵位啊,秦国纵然军功最重,却也不是别的贡献不能升爵,当初你贡献了纸就封你为少良造,当然也可能是因为看中你能够研制兵器,后来的兵器也就算在内,如今加上犁这个少良造可就不够看了。
韩熠认真想了想,少良造爵位已经不低了啊,秦国爵位一共二十等少良造是十五等,再往上那是大良造。
如今秦国官爵一体,大良造的位置肯定不会给他的,所以秦王的确需要头痛了。
韩熠才不管这个,他以前想的是他的那些东西等颜徵上台之后再拿出来,后世说起来就都是他的功绩。
现在他不这么想了,他想要尽快发展,希望等这个国家交到颜徵手上的时候,就不是这么个破烂模样了。
至于以后现在什么东西都处于一种起步阶段,他能拿出来的可太多了,也不用担心太多。
更何况没有他,颜徵自己的功绩别人也抹杀不了。
大良造来的不慢,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连秦王都来了,身后还拖着一堆大臣。
韩熠被吓了一跳,连忙过去行礼说道:怎么连王上都惊动了?
大良造在旁边笑呵呵说道:刚刚我们正在宫中商议政事,听闻少良造又有新鲜玩意,便过来瞧瞧。
在宫里议事韩熠看了一眼墨荇,估计是这小子太实心眼,让他请大良造过来就一定要请过来,他在宫里也算是露过脸的,就真让他混进去见了大良造。
韩熠没有多说什么,对着秦王解释了一下三块地的情况,然后又命人将不同类型的直辕犁拿过来给秦王看。
他没想到的是秦王居然还上手拿了拿,他也不嫌脏!
等韩熠说完之后,秦王问道:为何做了三种?
韩熠说道:分不同情况啊,没钱的就用石制,有钱的就用青铜或者铁的嘛。
秦王听后大笑了两声拍了拍韩熠的肩膀说道:还是年轻啊。
韩熠:????
他有些茫然地站在原地,刚刚有哪里说得不对吗?
秦王走过去之后就连大庶长也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年轻啊。
韩熠顿时顾不得茫然,瞪圆了眼睛用自认为最凶的眼神看着他,结果大庶长反而笑了两声走了。
等到第三个人也过来伸手的时候,韩熠都打算翻脸了,再一看大良造。
好吧,这位他的直属上司,还是不能翻脸的。
大良造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说道:我记得你有个管家挺厉害的,没事儿多跟他聊聊吧,现在先跟我走。
然后一头雾水的韩熠就被带进了宫里,等他刚在位置上坐下之后,就听到秦王说道:刚刚还有人说少良造不问国事,现在看来少良造才是真的关心国事啊。
韩熠一听就知道肯定是有人告他黑状了,顿时四下看了一眼,重点盯了一下大庶长。
结果大庶长面色如常甚至还对着他笑了笑,搞得韩熠都有些盯不下去了。
毕竟他一直秉持伸手不打笑脸人,如果他成熟一点大概也应该跟大庶长表面相安无事,还能相视一笑,私底下该怎么掐怎么掐。
哎,搞政治的果然都是影帝,这样看来秦王说他年轻还是有道理的。
秦王果然如白韶所说,对于韩熠的安排有点脑壳痛,他忽然就想到赵王直接封韩熠为长安君,忽然就觉得赵王也算是聪明了。
直接用韩熠的王族身份做文章,这样韩熠有了相应的地位,也不会对整个朝廷的官位体系造成冲击。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秦国跟韩国属于敌对状态,他也不可能再给韩熠封君了。
秦王想到最后干脆一排版说道:少良造贡献良多,依寡人看封为关内侯如何?
大庶长大庶长心态都要崩了,关内侯不多不少,正好在他头上,前两天他还嘲笑人家年纪小,真要让韩熠当了关内侯,他老脸往哪放?
韩熠听了也不由得一笑,秦王这真是神来一笔啊。
大庶长没说话,不过人家有小弟,驷车庶长开口说道:关内侯无军功不可封,少良造恐怕
大良造嘿嘿笑道:用着少良造发明的新式武器杀敌的士兵可不少,你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将军功算少良造一份?
驷车庶长说道:军功看人头,若是此风气一开,那岂不是军功随意赠送?
颜子荐开口说道:可若是如此功劳都不能算军功,日后谁还会研究兵甲武器?若没有这些人,我大秦何以强盛?
接下来就是满朝文武哦,武没有了,就剩下文了,不过这年头文武官员分的也不是很清楚。
反正就是这些人正反方互殴。
大庶长一直没怎么说话,韩熠同样也没怎么说话。
大庶长是在等韩熠推辞,毕竟一般这种情况,受封那个人不应该站出来说两句谦辞吗?
可是他左等右等也没等到韩熠站出来,忍不住多看了韩熠两眼,总觉得这孩子让人心累,猜不到他在想什么啊。
韩熠韩熠怎么可能推辞呢?他做的事情不足以封侯吗?秦王这么说肯定就是觉得合适,他干嘛要推辞?
更何况他不出声也是在分析一下朝廷上的势力对比,他到现在都摸不透颜子荐到底有多少拥趸。
以及他跟姜不韦虽然关系亲近,看上去亲如一体,但终究也会有分歧,哪怕两个人利益一致,他们也会各自形成势力。
目前为止,他看上去也算是太子一党,这个标签在他为颜徵出头的时候就撕不下了,而且还是铁杆太子党,铁杆到太子的儿子都要维护。
所以他就要分析到底谁是队友谁是对手。
分析下来他发现颜子荐的人大多都比较年轻,而且地位也不是很高,不算他的话最高的大概就是姜不韦。
不过想想也是,真正在朝堂上有势力有能力的,要么早早就选定了自己看中的公子,要么就保持中立,管谁上位都要用他们的。
这样看来韩熠的确是最有潜力的那个,也不知道那天姜不韦跟颜子荐是怎么谈的,目前看来结果应该不错?
秦王看着这些人吵来吵去也有些头疼,直接拍案说道:那你们给寡人一个办法!
大殿之上瞬间安静了下来,其实这件事情也的确有些棘手,封吧,不妥,不封吧,也不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