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三国同人]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 > [三国同人]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
错误举报

[三国同人]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帝休(7

    琴有九德之说,乃是君子之器。但大多合奏时候,因为古琴声音较轻,常被其余乐声盖过,难以显现它的独特。
    与李仲文不同,糜荏稍稍放慢了弹奏速度,荀彧与张颂亦在引导之下下意识吹的很轻。但正是这微不足道的更改,这首《箫韶九成曲》竟显得异常脱俗空灵,带着直入心扉的穿透力,让众人不由自主挺止了脊背,甚至对天地有了一丝敬畏之心。
    天祭之音,不外乎如是也!
    便在众人沉浸于此时,忽地响起一个很突兀的笛音。不少人豁然回过神来,皱眉看了过去。
    却是张颂记岔了乐曲,吹错了音。
    张颂脸色一白,只能在众人或诡异或谴责,以及李仲文庆幸不已的视线里讪讪停下吹奏动作。他忐忑不安的看了眼身旁依然专注弹奏的糜荏,双手紧紧攥着竹笛,整个人都崩了起来。只希望糜荏千万不要以为他是故意吹错,因为怀恨在心。
    于是笛声暂歇,唯有琴音与箫声相合,虽然乐声空灵悠远。
    但这一变故下,众人没有再进入共情之中。
    李仲文终于按捺不住,扬唇勾勒出一个得意的笑容。
    也就在此时。
    林中忽然响起一声清脆嘹亮的鸟儿娇鸣声,竟巧妙地衔接暂歇的笛音,与琴箫相合。
    不过一息时间后,阴林中便飞出来一只体羽鲜丽的黄鹂鸟,恰恰停在了糜荏肩膀上,引吭高歌。
    这一变故,李仲文被惊到了。
    众人目瞪口呆。
    唯有糜荏闭目弹奏,琴声未歇,悠扬深远。
    李仲文下意识抬手指着糜荏肩上的黄鹂,这、这,这了三声,半晌都说不出一句话来。而就在这空档之间,林中又陆续飞来了好几只鸟,飞至糜荏身前。
    众人从未见过如此异象,脑袋不由有些发晕。
    这十余只鸟也不知从何而来,原本只是杂乱无章的从林中飞出,等到糜荏身前,竟随着糜荏琴声的指引般,井然有序地引吭高歌!
    它们排着队,旋转着,飞舞着,盘旋在糜荏身前。就仿佛是在与这庄严的琴声一起向天地献舞,祈福祥瑞!
    众人痴痴看着听着,忽然又是一阵喧哗。
    却是一旁浅溪之中忽然跃起一条色彩红艳,光泽粲然锦鲤!它跃至三尺有余,落下之时水花盛大,甚至溅了坐在溪旁的几人半身水珠。
    箫韶九成,有凤来仪!
    虽无真凤,却有从鸟盘桓,鱼跃清溪。糜荏之音,岂非已是仙乐?
    一曲终了,众人还被震慑在地,被吸引而来的鸟雀却不愿轻易离去。
    它们围着糜荏蹦来蹦去,最胆大的黄鹂鸟依旧停在了糜荏肩膀上,以其短喙轻蹭糜荏脸颊。
    糜荏关闭了系统中的万人迷buff,召来侍从取走琴台,再取来点心糕饼,掰碎抛了开去。等这十余只鸟雀追逐吃完,心满意足地陆续飞走。
    众人瞠目结舌。
    直至糜荏将身上点心碎屑拍干净了,他们才回过神来,却是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毫无疑问,这一局糜荏又赢了。
    糜长史琴艺,在下钦佩!长史可否为在下解惑,方才异象可是长史琴音使然?
    是啊糜长史,古籍记载琴音之高可引鸟雀驻留,但如方才翩然起舞可是闻所未闻啊!
    箫韶九成,祥瑞平安啊!是天佑我大汉,天佑我等啊!
    见不少人关注点都在鸟与鱼上,糜荏沉吟道:这或许只是个巧合罢。
    那分明便是你养的鸟罢! 李仲文瞳仁紧缩,霍然起身怒叫道,对,没错!一定是你养的,否则怎么早不出晚不出,偏生在张子贺吹错音调时飞出来!
    张颂:
    他掩面缩了脖子,心中暗恨大家的注意力明明已被糜荏吸引,这李仲文却偏偏哪壶不开,非得提起他方才失误引来糜长史记恨。
    终于明白师长钦为何如此厌恶他了,简直想给他套个麻袋揍上一顿!
    闭嘴李仲文!师长钦瞧着好友怂样,也怒了,你说那些鸟是糜长史养的,那鱼呢!难道那条鱼也是长史养的?!
    李仲文气焰一窒:那,那应当是个巧合
    呵鸟是糜长史养的,鱼就是巧合,李仲文你怎地这般能耐?你金口一开,干脆天上地下都是我们糜长史养的罢!
    李仲文梗着脖子:那,那张子贺吹错了音调,你们又如何解释!
    师长钦冷笑:哈!李仲文,你是不是忘了是与糜长史比试琴艺!你既然一直抓着子贺兄的失误不放,那你可敢再独奏一曲?
    此话一出,李仲文只能讪讪闭嘴。
    他当然知道无论指法还是琴意,糜荏都比他高很多,才会抓着他人的错误不放。若真让他再比一场,即便糜荏不能再吸引这些鸟鱼,他也不可能比得过糜荏。
    届时就真的是里子面子都丢尽了。
    他双眼赤红,胸腔起伏不定,好一会才在众人愈演愈烈的议论声里,艰难吐出七个字:这一局,是我输了!
    至此,李仲文已输两局。若是第三局再输,那么便真应了糜荏那一句输一局都算不上赢,彻底成了糜荏成名的垫脚石!
    糜荏闻言挑眉,不置可否。
    第三场如期而至。
    仆人丈量了距离,摆上了一个瓷器制成的小口耳壶,又分别递给糜荏与李仲文四只藤条箭矢。
    投壶自射礼演变而来,是士族大夫宴请宾客时必备助兴游戏。这个壶中未放红豆,厉害些可以与那郭舍人一般掷箭而返,来回百次都不停歇。
    众人期待糜荏带来新的惊喜。
    第一支箭矢糜荏仅是随意丢出。见箭矢又轻又稳地落入壶中,没有射反再击,众人居然齐齐发出了哎的失落叹息。
    像是在感叹,怎会丢的如此平平无奇。
    然后便轮到李仲文了。
    这个游戏李仲文玩的向来不错。但此时此刻,当他站在耳壶前面,手中握着箭矢时,他整个人竟都在颤抖。
    他恍惚看着前方,脑中闪过父亲失望的眼神,好友幸灾乐祸的面庞,还有仇者快意的嘲讽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浑身上下竟已冷汗淋漓。
    他甚至不知自己是如何丢出手中箭矢的,直至啪地一声,滕箭击中了那陶瓷壶身,将之砸翻在地,李仲文才豁然清醒,踉跄着倒退两步。
    他甚至没有再投出第二箭,就青白了脸色,口中不停喃喃道:我输了、我输了,我竟然输了我竟然输了!
    话语落下,他双眼翻白晕了过去。
    糜荏:
    嗯。
    他来京洛未满两月,便当面气晕了两个人。这等战绩,着实斐然。
    若是让自家老师知道了
    糜荏摸了摸耳朵,不禁有了头痛感觉。
    人都晕了,第三场比试自然不可能继续下去了。
    四五人围了上来,还算淡定地用羽扇给李仲文扇风,或掐人中,直至把人弄醒才松了口气。这时外围的仆人也收到消息,惊慌地将人抬走求医去了。
    林中兵荒马乱持续不久,很快恢复了原先平静。
    糜荏想了想,下意识靠近荀彧,在他耳畔轻声:诸位倒是从容。
    微风轻拂耳朵,一瞬之间荀彧只觉右耳有些古怪的痒。他敛了眸,点到即止:以往也有过的。
    糜荏了然。
    自古文人相轻,意见不合时激情辩驳非常正常。而口舌之争又向来劳心劳力,晕上几个也见怪不怪了。
    所以当李仲文被抬走后,场上气氛忽然就融洽起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说起这个鸟飞鱼跃呢,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询问过基友写主角弹琴鸟飞出来雷吗,基友说不雷,很常见的梗。我又问那鱼跟着跳出水面呢,基友说好雷。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歧视鱼呢!鱼不服!
    沙雕小剧场:
    系统:身为一位杰克苏,怎能没点特殊光环呢?本系统这就送您隐藏魅力值礼包,您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需要发动您与动物好感度buff哦~苏不苏,本系统就问您苏不苏!
    于是当年的迷人君第一次发动buff弹琴,周围乡亲们家里的鸡鸭牛羊,田里的麻雀什么的都跑来围观。因为动物太多,踩塌了后院篱笆,还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的疯狂挤在迷人君身边。
    村民们:????
    被动物们包围,头上还蹲了只麻雀的迷人君:= =。。。
    第十章
    比试彻底结束。
    荀彧起身行了一礼回去朋友身边,张颂磨磨蹭蹭来道了歉:糜长史,在下才疏学浅方才在关键时刻吹错了音,还请长史恕罪
    师长钦也一脸惭愧:糜长史,这主要是在下的错。在下明知子贺学得不怎么样,却因一己私欲怂恿他为您伴奏还请长史原谅子贺,若要怪罪,在下愿一力承当!
    张颂满眼动容:不不不,此事与敬和无关,都是在下的错
    糜荏尚未表态,这两人便开始你来我往地打算将错误揽在自己身上。他笑吟吟看了片刻,直至两人意识到了不对,讪讪闭了嘴躬身行礼。
    糜荏伸手虚托起两人: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他从未想过靠合奏取胜,张颂的错误是给他造成了一点麻烦,现在来追究也无济于事。
    长史此言,在下实在惭愧不已
    糜荏笑了笑:子贺兄若真的惭愧,便再认真学学吧。
    张颂郑重点头:长史说的是,在下定会好好学的!
    打发了张颂与师长钦,有少数文士过来攀谈,糜荏便顺着他们的话聊上几句。其余即便没有特意上前,也似是默认了糜荏的出现,不再摆出难看脸色了。
    虽依旧不耻糜荏买官之举,但这种情绪已不如先前那般咬牙切齿,恨的真实。且他的确是有真才实学,为人也是说不出的清正谦和,与之交谈更是如沐春风
    简单来说,就是方才那场弹奏太过精妙,即便他们是京洛子弟,亦是大开眼界。这般情况下大部分文士对此心存敬意,对糜荏不断增加的好感度瞬间刷屏系统。
    总之与其佞幸名声相反,真正相识之后,糜荏很难令人再心生厌恶。
    文士的圈子,就是这样既复杂又纯粹。当然,也是与其中大部分人未曾步入官场、少部分人初入官场有关。他们大多还保持着读书时的清高与天真,尚未被现实打击崩溃。
    等该认识的都有人引荐相识,糜荏见时间还早,干脆盘腿坐下继续抚琴。
    他这次弹奏的是《阳春白雪》。
    这是春秋时期乐圣师旷所作的高雅古曲,对琴师技艺的要求相当之高。但有《箫韶九成曲》在前,无人怀疑糜荏是否弹不下此曲。
    众人一边心不在焉地与好友交谈着,一边竖着耳朵去听琴音。在这炎炎夏日里,都能感受到阳春和风淡荡,凛冬雪竹琳琅之意。
    只是这一次,再没有鸟雀盘旋,鱼跃清溪的异象了。
    荀彧静静凝视着糜荏,一点点把这张脸记在心底。
    战国时期宋国公后裔宋玉曾以《阳春白雪》做比喻,言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也,士亦有之。以此回应楚襄王先生其有遗行与的质疑,表明自己曲高和寡,不必理会世俗流言。
    糜荏之意,也是如此吗?
    一曲终了,不少文士灵感激发,当场成诗词歌赋三十七篇。众人传阅时,糜荏粗略看了,文章质量参差不齐,仅有两篇还算优秀。
    这两篇文的作者,一人为议郎崔均之弟崔钧,另一人则是陈琳。
    瞧见两人落款,糜荏轻笑。
    这真是最好的时机啊。
    那么多在几百、几千年后青史留名的谋士,现在大多籍籍无名,一个个都似地里水灵灵的大白菜,等着他去选拔,收割。
    然后,征服。
    集会在午时六刻结束。从洛山归家,坐马车需半个时辰,正好赶上日夕时分的燕食。
    糜荏是跟着师长钦来的,与众人告别后,也跟着师长钦回去。两人行至马车边,方才发现还有一人在等着他。
    正是荀彧。
    糜长史,师公子,瞧见糜荏与师长钦,荀彧行了一礼恭敬道,今日我等不知二位大驾光临,若有冒犯之处,还请二位见谅。
    糜荏回礼:无妨,荀公子客气。
    师长钦自然也回了一礼表示不在意。他敏锐觉察出了荀彧的视线落在糜荏身上,便识趣表明自己的香囊似乎遗落在集会处了,引着仆人回去找寻。
    师长钦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林中。糜荏回过头来,不甚在意一笑,眼眸清澈没有半点郁色:其实此事是因在下买官而起,能当着在下的面来骂,倒也不失性情。
    就是水平次了点,抗压能力也不行,否则他还能赞一句文人傲骨。
    荀彧心下微动:长史心胸宽广,文若不及也。他看得出糜荏是真的不在意,答应李仲文比试,也不过李仲文咄咄逼人罢了。
    糜荏微微挑眉:文若不吝称赞,子苏亦不及也。
    语罢,相互恭维的两人相视而笑。
    糜荏眨眨眼:走走?
    荀彧颔首:好。
    两人并肩走了五十步距离,然后在小溪边站定。
    六月大热,林中野花大多开着,花香并不算浓郁。除了自己身上习以为常的香料,鼻端还有一股若有似无的清雅兰香,无处可循。
    清溪流水,称得糜荏眉目愈发温和。
    荀彧道:在下还有一个问题,想向糜长史请教。
    他见糜荏重新抬眸看他,眸光清和,下意识与他对视:是关于九连环与魔方的问题。
    糜荏微微抬眸:听说文若只用了一日便解开了九连环?
    将九连环与魔方献与天子,使这两个小玩具在风靡京洛士族后迅速向周边辐射开去,此事糜荏早有预谋。
    汉室这百年来因为缺钱开放盐铁买卖,糜荏在这些年间收购了几个铁矿,交了不少税,是时候赚点钱回来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