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帝休(2
张角自诩大贤良师, 这些年来一直在各州游走,传播太平道, 以善道教化天下。
他告诉信众, 人之所以会生病是因其犯错所导致的,想要治病就得请求天地神祇宽恕他们, 解除他们的罪过与病痛。
除此之外, 他还会制作一种包治百病的符纸。只要病人喝下那符灰化成的药水, 病痛就可以痊愈。若是痊愈不了,那便是天神没有原谅他们的罪过, 还要继续自省。
直至痊愈,抑或死亡。
凭借这一手段, 张角吸收了无数信众,就连朝廷中都有不少官吏信奉于他。他又将信众划分为三十六个方阵,大方阵几万余人,小方阵几千人,又在每个方阵设置渠帅负责。
从规模上看, 天师道堪比朝廷军队。
任嘏说完他了解的东西,下了结论:我原先对张角是否有法力而半信半疑, 不过现在可以肯定,他一定是个骗子。
这个世界上当然没有鬼神,只是有人利用各种旁人所不知道的东西,故作玄虚行骗罢了。毕竟子苏都能在大庭广众之下伪装天神显灵, 张角那些能治病的符纸又算什么?
糜荏颔首:昭先说得对。这个张角应该懂些医术, 才能治愈一些病人。
反过来也正是因为他能治愈某些病人, 所以人们才会异常信服于他。至于没有治愈的病人,他便推脱是罪过太深不被天神原谅,早已信服他的百姓对此不会有任何质疑。
荀彧听着两人说话,沉吟片刻道:京洛的灾民虽已被子苏安排妥善,却有更多灾民去往钜鹿。我听闻如今并州、冀州、兖州等地天师道门下,已然聚集不下百万人。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不处嫌疑之间,他结束了自己分析,凝重道,这个张角,必然所图不小。
任嘏应和道:我亦这般认为。
两人说得太过隐晦,还是糜荏直截了当揭穿张角的图谋:两位说的不错,他一定是想要谋反。
任嘏似乎想到什么,急地站起身来:不行,张角若是起事,首先沦陷的必是冀、青、幽、兖四州,那我们老师怎么办?郑玄的书院位于青州、兖州、徐州交界处,一旦战火起来,必将波及书院。
糜荏安抚道:昭先不必担心,半月前我已命人去信老师,请他将书院迁至朐县,我的两位兄长们会替我照看老师。
任嘏闻言松了一口气道:还是子苏妥当。
见他放下心来,糜荏又对两人道:其实我在各州郡有些产业,在来京洛之前,我命他们暗中收购了不少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糜荏最后下了结论:战火即将燃起。两位,做好准备罢,将来莫要手忙脚乱。
荀彧和任嘏神色越发凝重。
谈完正事,任嘏与荀彧起身告辞。
知晓此事后,回家的一路上两人心情都很凝重,没有来时半分愉悦。便在此时,任嘏忽然灵光一闪,以拳击掌道:啊,我想起来了!
荀彧回过神来:嗯?昭先想到什么了?
任嘏愤愤道:虽然任嘏、昭先,比荀彧、文若的笔画多,但子苏分明可以写昭先与文若啊!
这不是笔画更少更省力吗?
荀彧:
他还以为任嘏已被子苏搪塞过去了,想不到这会居然反应过来了。
现在不仅是耳朵,就连脸颊也有些热。
他也不知该作何回答,只好抬手掩唇轻咳一声:许是子苏没有想到吧。
过分了啊!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啊。任嘏幽怨地看荀彧清俊的脸庞,酸溜溜道,想不到子苏竟也是喜新厌旧之辈!
逗的荀彧心念微动,只得以笑掩饰些许不自然。
翌日糜荏跟随何进,重回朝堂拜见天子。
受天问之法影响,糜荏在朝中地位迅速升高。官吏们一改先前轻蔑、无视之举,腆着脸上来讨好。
糜荏却没有任何改变。凡此类人糜荏皆以无懈可击的礼仪对待,于是他在官吏心中的地位愈发超然。
属下的威望超过上位者,势必会给上位者带来一些烦恼,何进对此有些忧心。
他知道自己才能平庸,完全是靠何皇后才有今日地位,平日里也对下属们礼遇有加。这几日麾下官吏就当着他的面对另一人诚惶诚恐,着实叫他心生委屈之情。
但他不敢表现得太过明显。毕竟天神书写答案、夏恽引来惊雷时他就在现场,对糜荏已是心服口服,生怕自己以往对他有任何不敬,引他记恨。
他细细回忆过往,发现自己并未对糜荏做过什么不好的事。思来想去,唯独担心糜荏不愿屈居自己之下。
于是他找到糜荏,先是寒暄两句,而后恭敬道:糜仙师有仙神之法,雷霆之术,区区河南丞实属大材小用。在下想请陛下封您为国师,不知仙师意下如何?
糜荏瞧着他小心翼翼的模样,沉吟片刻。
国师是王莽设置的一个官职,它与太傅、太师、国将同为四辅,地位在三公之上。当然,这个职位是个虚职,无权。
按照他本来的打算,是先取得士族好感,利于将来招募门客;再入何进麾下,凭借能力成为将军,逐步收编一支武装军队,从此逐鹿天下。
想不到装神弄鬼一次,何进居然想要推荐他成为国师。
这个位置有利有弊。
利在于虽然无权,但他可以哄刘宏交出权利,可以顺势掌握不少东西;弊在于这个官职名不正言不顺,会引发某些簪缨世家仇恨。
就目前而言,当然是利大于弊。
天下将乱,将军们野心勃发,他当不当国师都改变不了这个局面。不如趁机揽权,成为其中最强劲的一位。
不过如今朝中形式复杂,正巧是两方争权夺利时。十常侍虽败,但常言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的根基比任何人都深。即便是何进请封,他也应当暂时做不成国师。
便神在在道:待到合适之机,吾可以为国师矣。
何进不太明白他的意思,茫然道:何时才是合适之机?
糜荏也不解释,淡然道:天机不可泄露。
这句话就很灵性,加之糜荏超脱淡然的模样,反正何进揣摩半天都没懂,到底还是将心思按捺不表。
何进是没有写,但无独有偶,朝中有文士也是这么想的,写了奏折请封糜荏为国师。
奏章先是递交尚书台,引得两方常侍们争执不休。
出身十常侍麾下的旧派常侍们认为糜荏太过年轻,不过是个及冠青年,哪里比得上三师德高望重,就敢与他们并立于三公之上?倘若要封糜荏为国师,那么为何不封更为厉害的张天师呢?
以吕强为首的亲贤臣一派则表示这是糜仙师应得的,他以一己之力请求天神告知邪崇,这对于大汉是最为重要的大事。更何况前不久他才捐献不菲钱粮用于赈灾,完美处理赈灾一事,他在道德与能力上完全不输于三公。
两方吵了许久。至于后来,朝臣全部加入其中。
许是张角这些年的宣传与活动深入人心,有不少官吏认为糜荏的能力应当不如张角。与其封糜荏为国师,不如先征召张角。毕竟他年过四十,在这个位置上呆不了几年,完全可以等他退位后再传予糜荏。至于糜荏,可以暂且为国师丞,辅助、跟随张角学习符水治病之法。
这个观点得到大众认同,纵使吕强、司徒杨赐等将张角视为心腹大患的官吏再三与众人辩驳,亦是无用。
众人一齐上书天子:请天子成立官吏机构天师监,征召张角为国师,糜荏为国师丞。
十月末,天子允诺,诏书送往钜鹿。
何进见状,想到糜荏不久前所说的时机不对,心中愈发信服。
天师监办公处所就在皇宫中。因为张角尚未收到诏书前来任职,整个殿中只有糜荏一人。
入驻天师监第一日,糜荏悠然品茶,静候张角。
张角既有谋反之心,那国师之位对他而言必然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倘若他够大胆,一定会来。
有什么比当朝国师大开京洛之门,不费一兵一卒引反贼入京更值得骄傲呢?就连造反打仗都省了。
不过张角若是敢来,他便送上一份大礼,只看张角有没有命去接了。
打定主意,糜荏暂且放下心思。
天师监这个机构是闲职,糜荏这几日一直无所事事。他便陪着天子玩闹,顺便在天子的书房中了解不少朝中发生的事。
他很快以略懂算命为由,以心理学知识在刘宏面前表演了几出成功给宫人们推测命理的场景。哄得天子将官吏调动的名单交由他,请他测算官吏品性,安排职位。
近一段时间朝中官吏变动频繁,人便不大够,朝廷征辟了不少官吏。
趁此机会,荀彧与任嘏皆被举为孝廉。
荀彧暂且担任守宫令,主要管天子所用的文房四宝,以及尚书台官吏的诸多财用、封泥。任嘏暂且担任中尚令,掌宫中器皿,供祭祀所用的玉器与天子器玩。
糜荏正好可以亲自照拂两人。
除荀彧可以给他推荐的谋士外,他决定再看看朝中被举荐征辟的官吏,研究下还有没有漏单的小白菜供他收割。
他很快在名单上看到一个人。
南阳儒士,张机。
而这个人,表字仲景,正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医圣。
第三十五章
张仲景这会就在宫中太史处当值, 主要职务是看管经书典籍,非常好找。
糜荏见到他时,他正捧着一卷竹简对同僚道:在下观伯宇兄面色不虞, 嘴唇干燥,舌苔厚实, 怕是很快口内出气臭秽啊。
他的同僚闻言, 脸豁地耷拉下来:张仲景,你什么意思。
张仲景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错话了, 忙给人道歉:对不住对不住,在下没有别的意思,只是略通岐黄之术, 想要提醒伯宇兄罢了。
岐黄之术?哼,怕不是又是什么骗子吧!
你才长口臭,同僚拂袖而去, 管好你自己罢!
许是刚入宫为官不认识糜荏,他面色愤怒地与刚进门的糜荏错身而过, 甚至都没有停下来行礼。
糜荏倒也不在意他, 看向张仲景。这位三十左右、长相平凡, 气质儒雅的青年人正懊恼地拿竹简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半晌又像是忽然反应过来, 小心翼翼将古籍放回书架。
他在此时回过头来。瞧见糜荏, 询问道:您是?
糜荏拱手一礼:在下糜荏,表字子苏。
张仲景忙回礼:原来是糜仙师,下官张仲景见过糜仙师!
他的心猛地一跳。
原来这位面如冠玉,气度非凡的年轻人便是传闻中的糜仙师啊!
先生请起,糜荏微笑道, 此处不是谈话之地, 先生请跟我来。
一头雾水的张仲景便稀里糊涂地跟着糜荏走了。
两人回到天师监。糜荏给他倒了杯茶, 等人忐忑喝了一口,他直截了当道:先生有没有想过,您虽然医术高超,但这性格根本不适合做官?
张仲景的心砰砰跳起来。他小心抬眸观察糜荏,生怕自己不知何时得罪了这位贵人。但见他面上并不带分毫恶意,只是温和而鼓励地看着他,不由苦笑道:仙师并不是第一位这般说的人。
早在他决定入京洛为官时,他的同乡何颙便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这话的意思是他没有做官的风采和气度,但将来却能成为一个名医。
何等美好的未来啊。
可他生于没落士族,就得背负起振兴家族的重责。当医师振兴不了张氏,他只能弃医当官。
南阳名士何颙没记错的话这人似乎曾说过荀彧乃王佐之才,荀彧前两日还给他去了信件,邀请他前来京洛。
糜荏沉吟道:先生是独子么,家中可有兄弟?
张仲景道:有,舍弟今年二十有三。
糜荏道:他想当官吗?
张仲景诧异地看着糜荏,感觉自己的心脏猛地跳动了一下,到底还是怕自己意会错误,含蓄道:舍弟的品行没有瑕疵,但才学可能并不明显
糜荏思索片刻,道:尊师的身体还好吗?
张仲景愈发斟酌道:老师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惯来不错。仙师打听这些是想要找老师看病吗?
不,糜荏笑了笑,在下想和先生谈一笔生意。
他施施然道:在下打算开设一个医馆,需要聘请几位经验丰富的医师坐诊。
接下来,糜荏花了一个下午与张仲景畅谈。
倒不是为了说服他,其实他不喜当官,若非为了家族早已跑路。这会听闻糜荏愿意举荐他的弟弟,心中那杆秤瞬间倾斜。
他们谈的是医学的现在,以及未来。
在这个时代,医术属于淫技,地位很低。它通常被与巫术联系在一起,称为巫医。治好了是神仙显灵,治不好就是个骗子。典型正如张角,反过来利用医术行骗。
甚至六百余年后的唐朝,还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的现象,足以说明士族大夫对医师的轻视。
糜荏给张仲景规划的未来里,是他打算请人不断研究、发扬医术,并为医术正名的场景。他觉得任何一位品行端正、医术高明的医师都不应被非议,而是值得世人尊敬。同理,沽名钓誉的骗子也应当受到惩罚,而非在给整个行业抹黑后逍遥法外。
听得张仲景如痴如醉,心潮澎湃。
糜荏先是画个未来的大饼,接着又告诉张仲景他打算开给他们的俸禄。起初就比他这个芝麻小官差不多,年二百石粮。但往后每年都可以提高一些,好让他们的家人完全没有生活的后顾之忧。
张仲景整个人都惊呆了!
他知道老师因医术高超而在当地受人尊重,每缝过年过节周遭邻居都会送不少东西来,因此不缺吃穿。但糜荏开出的条件也未免太丰厚了吧!
张仲景感觉心中那杆衡量利弊的秤,已被糜荏彻底砸碎。他当场拍板,决定加入糜荏尚未开张的医馆;又马上休书一封,请老师即刻动身起来京洛加入他们。
钱不钱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糜荏的诚意与尊重!
恋耽美
他告诉信众, 人之所以会生病是因其犯错所导致的,想要治病就得请求天地神祇宽恕他们, 解除他们的罪过与病痛。
除此之外, 他还会制作一种包治百病的符纸。只要病人喝下那符灰化成的药水, 病痛就可以痊愈。若是痊愈不了,那便是天神没有原谅他们的罪过, 还要继续自省。
直至痊愈,抑或死亡。
凭借这一手段, 张角吸收了无数信众,就连朝廷中都有不少官吏信奉于他。他又将信众划分为三十六个方阵,大方阵几万余人,小方阵几千人,又在每个方阵设置渠帅负责。
从规模上看, 天师道堪比朝廷军队。
任嘏说完他了解的东西,下了结论:我原先对张角是否有法力而半信半疑, 不过现在可以肯定,他一定是个骗子。
这个世界上当然没有鬼神,只是有人利用各种旁人所不知道的东西,故作玄虚行骗罢了。毕竟子苏都能在大庭广众之下伪装天神显灵, 张角那些能治病的符纸又算什么?
糜荏颔首:昭先说得对。这个张角应该懂些医术, 才能治愈一些病人。
反过来也正是因为他能治愈某些病人, 所以人们才会异常信服于他。至于没有治愈的病人,他便推脱是罪过太深不被天神原谅,早已信服他的百姓对此不会有任何质疑。
荀彧听着两人说话,沉吟片刻道:京洛的灾民虽已被子苏安排妥善,却有更多灾民去往钜鹿。我听闻如今并州、冀州、兖州等地天师道门下,已然聚集不下百万人。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不处嫌疑之间,他结束了自己分析,凝重道,这个张角,必然所图不小。
任嘏应和道:我亦这般认为。
两人说得太过隐晦,还是糜荏直截了当揭穿张角的图谋:两位说的不错,他一定是想要谋反。
任嘏似乎想到什么,急地站起身来:不行,张角若是起事,首先沦陷的必是冀、青、幽、兖四州,那我们老师怎么办?郑玄的书院位于青州、兖州、徐州交界处,一旦战火起来,必将波及书院。
糜荏安抚道:昭先不必担心,半月前我已命人去信老师,请他将书院迁至朐县,我的两位兄长们会替我照看老师。
任嘏闻言松了一口气道:还是子苏妥当。
见他放下心来,糜荏又对两人道:其实我在各州郡有些产业,在来京洛之前,我命他们暗中收购了不少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糜荏最后下了结论:战火即将燃起。两位,做好准备罢,将来莫要手忙脚乱。
荀彧和任嘏神色越发凝重。
谈完正事,任嘏与荀彧起身告辞。
知晓此事后,回家的一路上两人心情都很凝重,没有来时半分愉悦。便在此时,任嘏忽然灵光一闪,以拳击掌道:啊,我想起来了!
荀彧回过神来:嗯?昭先想到什么了?
任嘏愤愤道:虽然任嘏、昭先,比荀彧、文若的笔画多,但子苏分明可以写昭先与文若啊!
这不是笔画更少更省力吗?
荀彧:
他还以为任嘏已被子苏搪塞过去了,想不到这会居然反应过来了。
现在不仅是耳朵,就连脸颊也有些热。
他也不知该作何回答,只好抬手掩唇轻咳一声:许是子苏没有想到吧。
过分了啊!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啊。任嘏幽怨地看荀彧清俊的脸庞,酸溜溜道,想不到子苏竟也是喜新厌旧之辈!
逗的荀彧心念微动,只得以笑掩饰些许不自然。
翌日糜荏跟随何进,重回朝堂拜见天子。
受天问之法影响,糜荏在朝中地位迅速升高。官吏们一改先前轻蔑、无视之举,腆着脸上来讨好。
糜荏却没有任何改变。凡此类人糜荏皆以无懈可击的礼仪对待,于是他在官吏心中的地位愈发超然。
属下的威望超过上位者,势必会给上位者带来一些烦恼,何进对此有些忧心。
他知道自己才能平庸,完全是靠何皇后才有今日地位,平日里也对下属们礼遇有加。这几日麾下官吏就当着他的面对另一人诚惶诚恐,着实叫他心生委屈之情。
但他不敢表现得太过明显。毕竟天神书写答案、夏恽引来惊雷时他就在现场,对糜荏已是心服口服,生怕自己以往对他有任何不敬,引他记恨。
他细细回忆过往,发现自己并未对糜荏做过什么不好的事。思来想去,唯独担心糜荏不愿屈居自己之下。
于是他找到糜荏,先是寒暄两句,而后恭敬道:糜仙师有仙神之法,雷霆之术,区区河南丞实属大材小用。在下想请陛下封您为国师,不知仙师意下如何?
糜荏瞧着他小心翼翼的模样,沉吟片刻。
国师是王莽设置的一个官职,它与太傅、太师、国将同为四辅,地位在三公之上。当然,这个职位是个虚职,无权。
按照他本来的打算,是先取得士族好感,利于将来招募门客;再入何进麾下,凭借能力成为将军,逐步收编一支武装军队,从此逐鹿天下。
想不到装神弄鬼一次,何进居然想要推荐他成为国师。
这个位置有利有弊。
利在于虽然无权,但他可以哄刘宏交出权利,可以顺势掌握不少东西;弊在于这个官职名不正言不顺,会引发某些簪缨世家仇恨。
就目前而言,当然是利大于弊。
天下将乱,将军们野心勃发,他当不当国师都改变不了这个局面。不如趁机揽权,成为其中最强劲的一位。
不过如今朝中形式复杂,正巧是两方争权夺利时。十常侍虽败,但常言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的根基比任何人都深。即便是何进请封,他也应当暂时做不成国师。
便神在在道:待到合适之机,吾可以为国师矣。
何进不太明白他的意思,茫然道:何时才是合适之机?
糜荏也不解释,淡然道:天机不可泄露。
这句话就很灵性,加之糜荏超脱淡然的模样,反正何进揣摩半天都没懂,到底还是将心思按捺不表。
何进是没有写,但无独有偶,朝中有文士也是这么想的,写了奏折请封糜荏为国师。
奏章先是递交尚书台,引得两方常侍们争执不休。
出身十常侍麾下的旧派常侍们认为糜荏太过年轻,不过是个及冠青年,哪里比得上三师德高望重,就敢与他们并立于三公之上?倘若要封糜荏为国师,那么为何不封更为厉害的张天师呢?
以吕强为首的亲贤臣一派则表示这是糜仙师应得的,他以一己之力请求天神告知邪崇,这对于大汉是最为重要的大事。更何况前不久他才捐献不菲钱粮用于赈灾,完美处理赈灾一事,他在道德与能力上完全不输于三公。
两方吵了许久。至于后来,朝臣全部加入其中。
许是张角这些年的宣传与活动深入人心,有不少官吏认为糜荏的能力应当不如张角。与其封糜荏为国师,不如先征召张角。毕竟他年过四十,在这个位置上呆不了几年,完全可以等他退位后再传予糜荏。至于糜荏,可以暂且为国师丞,辅助、跟随张角学习符水治病之法。
这个观点得到大众认同,纵使吕强、司徒杨赐等将张角视为心腹大患的官吏再三与众人辩驳,亦是无用。
众人一齐上书天子:请天子成立官吏机构天师监,征召张角为国师,糜荏为国师丞。
十月末,天子允诺,诏书送往钜鹿。
何进见状,想到糜荏不久前所说的时机不对,心中愈发信服。
天师监办公处所就在皇宫中。因为张角尚未收到诏书前来任职,整个殿中只有糜荏一人。
入驻天师监第一日,糜荏悠然品茶,静候张角。
张角既有谋反之心,那国师之位对他而言必然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倘若他够大胆,一定会来。
有什么比当朝国师大开京洛之门,不费一兵一卒引反贼入京更值得骄傲呢?就连造反打仗都省了。
不过张角若是敢来,他便送上一份大礼,只看张角有没有命去接了。
打定主意,糜荏暂且放下心思。
天师监这个机构是闲职,糜荏这几日一直无所事事。他便陪着天子玩闹,顺便在天子的书房中了解不少朝中发生的事。
他很快以略懂算命为由,以心理学知识在刘宏面前表演了几出成功给宫人们推测命理的场景。哄得天子将官吏调动的名单交由他,请他测算官吏品性,安排职位。
近一段时间朝中官吏变动频繁,人便不大够,朝廷征辟了不少官吏。
趁此机会,荀彧与任嘏皆被举为孝廉。
荀彧暂且担任守宫令,主要管天子所用的文房四宝,以及尚书台官吏的诸多财用、封泥。任嘏暂且担任中尚令,掌宫中器皿,供祭祀所用的玉器与天子器玩。
糜荏正好可以亲自照拂两人。
除荀彧可以给他推荐的谋士外,他决定再看看朝中被举荐征辟的官吏,研究下还有没有漏单的小白菜供他收割。
他很快在名单上看到一个人。
南阳儒士,张机。
而这个人,表字仲景,正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医圣。
第三十五章
张仲景这会就在宫中太史处当值, 主要职务是看管经书典籍,非常好找。
糜荏见到他时,他正捧着一卷竹简对同僚道:在下观伯宇兄面色不虞, 嘴唇干燥,舌苔厚实, 怕是很快口内出气臭秽啊。
他的同僚闻言, 脸豁地耷拉下来:张仲景,你什么意思。
张仲景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错话了, 忙给人道歉:对不住对不住,在下没有别的意思,只是略通岐黄之术, 想要提醒伯宇兄罢了。
岐黄之术?哼,怕不是又是什么骗子吧!
你才长口臭,同僚拂袖而去, 管好你自己罢!
许是刚入宫为官不认识糜荏,他面色愤怒地与刚进门的糜荏错身而过, 甚至都没有停下来行礼。
糜荏倒也不在意他, 看向张仲景。这位三十左右、长相平凡, 气质儒雅的青年人正懊恼地拿竹简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半晌又像是忽然反应过来, 小心翼翼将古籍放回书架。
他在此时回过头来。瞧见糜荏, 询问道:您是?
糜荏拱手一礼:在下糜荏,表字子苏。
张仲景忙回礼:原来是糜仙师,下官张仲景见过糜仙师!
他的心猛地一跳。
原来这位面如冠玉,气度非凡的年轻人便是传闻中的糜仙师啊!
先生请起,糜荏微笑道, 此处不是谈话之地, 先生请跟我来。
一头雾水的张仲景便稀里糊涂地跟着糜荏走了。
两人回到天师监。糜荏给他倒了杯茶, 等人忐忑喝了一口,他直截了当道:先生有没有想过,您虽然医术高超,但这性格根本不适合做官?
张仲景的心砰砰跳起来。他小心抬眸观察糜荏,生怕自己不知何时得罪了这位贵人。但见他面上并不带分毫恶意,只是温和而鼓励地看着他,不由苦笑道:仙师并不是第一位这般说的人。
早在他决定入京洛为官时,他的同乡何颙便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这话的意思是他没有做官的风采和气度,但将来却能成为一个名医。
何等美好的未来啊。
可他生于没落士族,就得背负起振兴家族的重责。当医师振兴不了张氏,他只能弃医当官。
南阳名士何颙没记错的话这人似乎曾说过荀彧乃王佐之才,荀彧前两日还给他去了信件,邀请他前来京洛。
糜荏沉吟道:先生是独子么,家中可有兄弟?
张仲景道:有,舍弟今年二十有三。
糜荏道:他想当官吗?
张仲景诧异地看着糜荏,感觉自己的心脏猛地跳动了一下,到底还是怕自己意会错误,含蓄道:舍弟的品行没有瑕疵,但才学可能并不明显
糜荏思索片刻,道:尊师的身体还好吗?
张仲景愈发斟酌道:老师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惯来不错。仙师打听这些是想要找老师看病吗?
不,糜荏笑了笑,在下想和先生谈一笔生意。
他施施然道:在下打算开设一个医馆,需要聘请几位经验丰富的医师坐诊。
接下来,糜荏花了一个下午与张仲景畅谈。
倒不是为了说服他,其实他不喜当官,若非为了家族早已跑路。这会听闻糜荏愿意举荐他的弟弟,心中那杆秤瞬间倾斜。
他们谈的是医学的现在,以及未来。
在这个时代,医术属于淫技,地位很低。它通常被与巫术联系在一起,称为巫医。治好了是神仙显灵,治不好就是个骗子。典型正如张角,反过来利用医术行骗。
甚至六百余年后的唐朝,还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的现象,足以说明士族大夫对医师的轻视。
糜荏给张仲景规划的未来里,是他打算请人不断研究、发扬医术,并为医术正名的场景。他觉得任何一位品行端正、医术高明的医师都不应被非议,而是值得世人尊敬。同理,沽名钓誉的骗子也应当受到惩罚,而非在给整个行业抹黑后逍遥法外。
听得张仲景如痴如醉,心潮澎湃。
糜荏先是画个未来的大饼,接着又告诉张仲景他打算开给他们的俸禄。起初就比他这个芝麻小官差不多,年二百石粮。但往后每年都可以提高一些,好让他们的家人完全没有生活的后顾之忧。
张仲景整个人都惊呆了!
他知道老师因医术高超而在当地受人尊重,每缝过年过节周遭邻居都会送不少东西来,因此不缺吃穿。但糜荏开出的条件也未免太丰厚了吧!
张仲景感觉心中那杆衡量利弊的秤,已被糜荏彻底砸碎。他当场拍板,决定加入糜荏尚未开张的医馆;又马上休书一封,请老师即刻动身起来京洛加入他们。
钱不钱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糜荏的诚意与尊重!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