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帝休(3
毕竟打仗自古拼的都是主将的能力、兵马的强度,天时地利等等因素。饶是糜荏懂得非凡之术,也不至于影响整个战场。
至于糜荏若是想要上前线,那么第一个不答应的就会是他们。
且不提这位天师究竟是否有领兵的素养,可是当今天子的心头宝啊,万一受点伤什么的,天子大怒之下,他们难免会受到牵连被天子惩罚。
糜荏对此早有预料。
他并不担心,从容待在营帐中翻阅兵法,等待良机。
同行的荀攸担心他心生不悦,进言道:主公不必担心,您现在虽然没有领兵的机会,但这个机会很快就会来临。
糜荏微挑浓眉:公达为何这般说?
荀攸道:攸听闻黄巾军于各处作乱、击杀州郡官吏,又将缴获的钱财分给麾下将士,正是兴致高涨之时。反观我军,仅有八万训练有素的精兵,其余十万尽是这一月多来招募的新兵。
此番对阵,我军素质与敌军无异;然敌军士气高昂,我军士气低落。是以在下认为黄巾军初战必捷。
黄巾军既胜,三位中郎将必被困于前线,需要军营中偏将领兵前往救援。不出一月主公便可自荐,领兵前往。
公达高见,我亦这般认为。糜荏闻言抚掌笑道,能得公达相助,真乃我之幸事。
荀攸赧然道:为主公分忧,本是在下分内之事。
这日夜中,大将军何进召开会议商讨部署。
这是最后的讨论会议,等到明日三位中郎将就要作为前锋领兵出征。而此地作为大后方,随时为前线提供兵马、粮草。
出军事宜很快被决定下来,何进最后环顾众人道:诸位,可还有异议?
一直被当做摆设的糜荏在此时出列道:大将军,在下思前想后,认为有一点不大妥当。
他在众人注视下,对着诸多将军行了一礼:黄巾军虽人数众多,但不过只是一帮乌合之众,三位中郎将英武,自然可以领兵逐个击破。
只是陛下命三位将军领招募的新兵前去镇压黄巾军,反而令训练有素的精兵随大将军镇守京洛,三位将军想要击败对方,恐怕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此话说的有理,三位中郎将都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似乎完全没有想到这位糜天师居然会想的这么深远。
卢植道:那以糜国师丞之见,当如何安排呢?
糜荏谦虚道:在下以为驻守京师的这八万精兵,不如兵分三路,由大将军与三位将军各带一支队伍。至于新招募的士兵,再留下五万驻守京师,大将军还可以操练一段时日。
这个建议还是很合理的,三位中郎将颔首赞同。
但他的建议还是被归属于原尚书台一方的武将反驳。
糜国师丞此言差矣!
京洛乃我大汉皇城,就连陛下都身在京洛,此处何等重要糜国师丞难道不知道吗?
正是如此,何大将军驻守京洛作为我军最后一道防线,自然需要最精锐的兵马!
糜国师丞或许于法术之上颇有建树,但您根本不懂打仗,何必纸上谈兵?
在旁未置一词的王姓武将也是无语了。
糜荏贵为国师丞,他的建议就连天子都会考虑,是他们这些人能激情反驳的吗?再说他根本没有实权,不能影响各武将,朝廷都已决定出兵的方案了,他就是给个建议能咋样?用得着被钓鱼似的,迫不及待跳出来反对吗?
这是生怕别人忘记他们出身邪崇十常侍麾下啊!
他不得不出列硬着头皮打圆场:诸位同僚不必如此激动,糜国师丞这般建议只是好意啊。
三位中郎将戎马一生,实力强横。他憨厚一笑,末将觉得不管有没有这两万精兵,三位中郎将都能成功拿下黄巾军,诸位说在下对不对?
这马屁倒是拍得不动声色,得到了不少武将支持:王将军说的对!
何进果然没有怀疑什么,只当糜荏是担心几位大将军:糜国师丞所言甚是,不过这是陛下做的安排,本大将军也不好更改啊。
卢植、皇甫嵩、朱隽三人便也没有说话。
于是议会结束。
等众人走出大将军营帐,卢植叫住了糜荏:糜国师丞还请留步。
卢中郎将?糜荏驻步回首,您唤住在下,可有要事?
卢植道:多谢国师丞方才建议。
糜荏谦逊道:卢中郎将言重,在下未曾帮上什么忙,受之有愧矣。
卢植摇头:有心便是好事。他知道糜荏是在为他们着想,但很显然朝中大多数人贪生怕死,何进又是平庸之辈,根本不敢让他们带领精兵前去围剿黄巾军。
哪怕他们本有几分把握。
不过这些事本不能多想,越想越是令人失望。他与糜荏走了几步:先前听闻您师承郑玄郑康成,此事当真?
糜荏怔了一下:您知道在下的老师吗?
卢植爽朗一笑:当然知道。
早年我与你的老师郑康成一前一后拜在先师门下,我们在一起渡过了整个少年时期。他的眼中浮现出怀念神色,算起来我正是你的师伯啊。
糜荏眼中划过一丝惊讶神色,旋即躬身一礼:原来如此,糜荏拜见师伯。
好,好!卢植将人扶起。
他们这几位中郎将,在此之前驻守各处,并未久居在京中。先前只是听说过糜荏的事迹,并不以为意。
这会卢植认真打量着糜荏。见他容貌俊秀气质清正,想到他将十常侍拉下马,心中愈发喜悦。
不由拍拍糜荏的肩膀,称赞道:观你入京至今所作所为,康成有你这弟子,倒是未曾辱没师门!
糜荏将卢植送入他的营帐,才往自己的营帐走回去。刚走到门口,又传来一个声音:糜仙师,请留步。
原来是先前打圆场的那位王姓武将。
糜荏回首,疑惑:王将军夜里不睡,候在本国师丞的营帐前是做什么?
是这样的,糜仙师,末将是来为方才反驳您的同僚致歉的。那王将军行了一礼,糜仙师可能不了解,其实方才几位同僚都没什么恶意的,就是心直口快了了一些,还请糜仙师莫要怪罪他们!
糜荏闻言挑眉。
今夜月光暗淡,他借着营地的昏暗火光打量眼前这位憨傻模样的王将军,半晌忍不住笑出声来。
有点意思。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这是准备在他面前装聊斋呢。
他的语气愈发和风细雨:怎么会呢,且不说是本国师丞不了解他们,他们也不了解本国师丞啊,大家相互体谅体谅,不就好了么。
再说,他悠悠然道,王将军都替他们道歉了,我再怪罪他们,岂非就显得我很不善良么?
第四十一章
王将军憨厚笑:那便好那便好, 末将这就安心了!这天也晚了,该睡了,末将就不打扰您了啊。这架势,活脱脱就是一副烂好人模样。
糜荏不置可否, 转身回去营帐。
翌日阴, 大风。
三位中郎将领兵离去。二十万人走了十四万, 整个营地顿时显得空荡荡的。
一众将军准备操练兵马, 糜荏则取了腰牌, 打算在营地里走一走。
昨夜打圆场的王将军跟来了, 好奇询问:您这是打算做什么啊?
糜荏答:我与我的侍从都是第一次参加打仗,因此想要瞧瞧军营是如何布置的。王将军若是不忙,可否代为引导?他说着, 身后的荀攸笑着对王辉拱手一礼。
王将军热情极了:不忙不忙,末将这就替您介绍介绍!
这位王将军名为王辉,从军二十五年, 早已对军营了如指掌。很快领着两人逛遍了整个军营,一边走一边介绍各项布置用途, 叫糜荏与荀攸基本明了军队在战前需要做的各项准备。
这会战场大多是在野外。诚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每到一个地方, 军队首要考虑的三件事是:搭建营帐、修建井灶、搭建圊溷。
营帐与井灶不必多提, 搭建圊溷是最麻烦的事。
通俗来说,圊溷便是厕所。人们虽然不懂粪便、细菌、水源、疫病,传染等等事物之间的联系,却有着趋利避害的本能。
目前的处理方法是寻找一个远离水源与粮草的下风口,挖出一排排沟壑。每个营规定便溺时间, 营中士兵依次、统一如厕。等到大部队离开时再将沟壑掩埋起来, 以免泄露军情。
除此之外, 军中粪便雅号金汁,更是非常有效的毒武器。
使用前将金汁涂抹在箭矢头上,使弓箭手挽弓齐射向敌军;或是装入投石车中,向对方投掷而去;甚至攻城中守方端上一桶刚煮开的沸水,加一瓢金汁往城下倒去
那滋味,别提多么酸爽!
跟着一同参观的荀攸听罢这话,站在圊溷旁下意识脑补一番,头一次感觉自己是多么的无辜弱小又惊恐!
糜荏倒是面不改色。泰然自若地用帕子捂住口鼻进入某个空圊溷仔细考察一番,方才离开。
等回到营帐时,他心中已有成算。
不只行军士兵,事实上如今除了上层士族,普通百姓喝的都是生水。水源干净时还好,吃了是没灾没病;可是一旦天灾人祸兴起,旱灾、洪涝、战争尸首遍野时,水源便会被污染,跟着出现大规模疫病。
这些年天灾人祸不断,可自军中窥一斑而知全豹。受限于认知与条件,大家实在无法做得更好。
想要让这个世界的各方面都往前进一大步,任重而道远啊。
非科研人士糜荏思忖片刻,给了荀攸一个眼神,自己回去营帐给万能管家去了封信。
荀攸表示收到。
转头之际嘴角已挂上一抹和风细雨般的微笑:哎呀,还要多谢王将军今日抽空带着我们参观军营,王将军累么?
王辉笑道:怎么会累呢,这才多少路啊,行军打仗要走的可多了去了!
荀攸:哦?打仗要走多少路呢?
王辉:不好说,不过翻山越河几天走千里路也是常事。
荀攸表面惊诧内心实则毫无波澜地张开嘴:哇千里路啊!
不仅走的累,脚底这鞋子都得磨穿,脚都得走出血来!他叹息,不是我说啊,像您这样细胳膊细腿的,可能就不大好使。
荀攸:哇您真是太苦了!
哪里哪里
两人闲聊许久,期间不管王辉说什么,荀攸都是一副没见过世面的傻子敬佩模样,完全能够满足王辉的吹嘘欲望。
王辉说的口干舌燥,瞧着宛如智障的荀攸,心底狞笑:蠢货!这么几句话都能信,什么世家子弟,不过是愚昧纨绔罢了!
不过瞧着他如此信任的模样,王辉想到临行前十常侍千叮咛万嘱咐要他打入敌人内部的场景,他在心底嗤笑了一下。
然后听得荀攸道:哎呀,和王将军聊得尽兴都没有注意到天色不早矣,主公该饿了呢
王辉忙道:哎先生别动,让末将来!末将这就去给糜国师丞取来午膳!
好啊,那便麻烦王将军了。荀攸目送他离去,嘴角还挂着令人如沐春风的微笑,王将军慢走。
啧。见多了浑身长满心眼的人,偶尔来个自作聪明的,也别有一番趣味呢。
接下来几日不管做什么,王辉得了空便往糜荏身旁凑。
演兵时给糜荏介绍大家操练兵马的方法,营中将领拿地图推演战势时他告知糜荏众人用的兵法,就连吃饭时都要端着饭碗凑到糜荏身旁
这种殷勤看的诸多将领毛骨悚然,却又不明白这种厌恶的感觉从何而来。
至于糜荏,始终保持着一个态度。
他舔任他舔,等到最后一无所有,十常侍和他的狗腿子或许就能懂了。
练兵的第四日,糜荏命士兵取来木板、砂石、草皮等杂物,在自己的营帐中捣鼓什么东西。
众武将见之,暗中琢磨:这糜国师丞将这些东西弄进营帐,是打算炼制神丹对付张角吗?
不是吧,我曾听说过炼丹的方法。砂石、木棍什么的还好说,这草皮可是闻所未闻啊!再说,丹炉呢?
那就是准备修炼法术对付张角了?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还是询问王辉:王老哥,你近来和糜国师丞走得近,可知他这是要做什么?
被问到的王辉挠头:不知道啊,今早我进去的时候,国师丞才将那几片大木板钉到一起,做了个花盆一样的东西。
他说到这里,恍然大悟一拍手掌:我明白了!咱们国师丞可是风雅之人,应当是打算在营帐里种些花草,陶冶情操吧!
众人听得这话,半晌无语。
这大张旗鼓地令好些人搬木材、搬砂石的,大家都以为他有对付张角的妙计,结果就这?
就这?!
彳亍口巴。
众人面上不表,心中却都升起一点不满。
看来这位国师丞虽然能与天神沟通,行军打仗什么的还是靠不住啊!
众人遂将他的古怪行为抛之脑后,开始操练兵马。
翌日糜荏走出营帐时,一众武将正在沙场上比试射箭。
正巧是那王辉射出一箭,有人赞赏道:好!王老哥每箭都中红心,看来最近也没有疏于练习啊!
武将们比的热烈,校场上笑声震天。
糜荏瞧了片刻,被王辉逮了正着。他一时之间似乎有些得意忘形,居然朗声笑道:糜国师丞,末将听闻您不仅博闻强识,更曾学过弓箭之术!可否不吝赐教一番啊?
这不合时宜的喊声落下,众人嘴角的笑意渐渐消失。于是片刻之后,整个军营宛如空置,只余寒风呼啸而过的声响。
大家都知道,如今的读书人都要学习君子六艺。但说实在的,儒生侧重于文学,武艺大多都是只是花架子,让糜荏和他们这些上过战场的人比
恋耽美
至于糜荏若是想要上前线,那么第一个不答应的就会是他们。
且不提这位天师究竟是否有领兵的素养,可是当今天子的心头宝啊,万一受点伤什么的,天子大怒之下,他们难免会受到牵连被天子惩罚。
糜荏对此早有预料。
他并不担心,从容待在营帐中翻阅兵法,等待良机。
同行的荀攸担心他心生不悦,进言道:主公不必担心,您现在虽然没有领兵的机会,但这个机会很快就会来临。
糜荏微挑浓眉:公达为何这般说?
荀攸道:攸听闻黄巾军于各处作乱、击杀州郡官吏,又将缴获的钱财分给麾下将士,正是兴致高涨之时。反观我军,仅有八万训练有素的精兵,其余十万尽是这一月多来招募的新兵。
此番对阵,我军素质与敌军无异;然敌军士气高昂,我军士气低落。是以在下认为黄巾军初战必捷。
黄巾军既胜,三位中郎将必被困于前线,需要军营中偏将领兵前往救援。不出一月主公便可自荐,领兵前往。
公达高见,我亦这般认为。糜荏闻言抚掌笑道,能得公达相助,真乃我之幸事。
荀攸赧然道:为主公分忧,本是在下分内之事。
这日夜中,大将军何进召开会议商讨部署。
这是最后的讨论会议,等到明日三位中郎将就要作为前锋领兵出征。而此地作为大后方,随时为前线提供兵马、粮草。
出军事宜很快被决定下来,何进最后环顾众人道:诸位,可还有异议?
一直被当做摆设的糜荏在此时出列道:大将军,在下思前想后,认为有一点不大妥当。
他在众人注视下,对着诸多将军行了一礼:黄巾军虽人数众多,但不过只是一帮乌合之众,三位中郎将英武,自然可以领兵逐个击破。
只是陛下命三位将军领招募的新兵前去镇压黄巾军,反而令训练有素的精兵随大将军镇守京洛,三位将军想要击败对方,恐怕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此话说的有理,三位中郎将都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似乎完全没有想到这位糜天师居然会想的这么深远。
卢植道:那以糜国师丞之见,当如何安排呢?
糜荏谦虚道:在下以为驻守京师的这八万精兵,不如兵分三路,由大将军与三位将军各带一支队伍。至于新招募的士兵,再留下五万驻守京师,大将军还可以操练一段时日。
这个建议还是很合理的,三位中郎将颔首赞同。
但他的建议还是被归属于原尚书台一方的武将反驳。
糜国师丞此言差矣!
京洛乃我大汉皇城,就连陛下都身在京洛,此处何等重要糜国师丞难道不知道吗?
正是如此,何大将军驻守京洛作为我军最后一道防线,自然需要最精锐的兵马!
糜国师丞或许于法术之上颇有建树,但您根本不懂打仗,何必纸上谈兵?
在旁未置一词的王姓武将也是无语了。
糜荏贵为国师丞,他的建议就连天子都会考虑,是他们这些人能激情反驳的吗?再说他根本没有实权,不能影响各武将,朝廷都已决定出兵的方案了,他就是给个建议能咋样?用得着被钓鱼似的,迫不及待跳出来反对吗?
这是生怕别人忘记他们出身邪崇十常侍麾下啊!
他不得不出列硬着头皮打圆场:诸位同僚不必如此激动,糜国师丞这般建议只是好意啊。
三位中郎将戎马一生,实力强横。他憨厚一笑,末将觉得不管有没有这两万精兵,三位中郎将都能成功拿下黄巾军,诸位说在下对不对?
这马屁倒是拍得不动声色,得到了不少武将支持:王将军说的对!
何进果然没有怀疑什么,只当糜荏是担心几位大将军:糜国师丞所言甚是,不过这是陛下做的安排,本大将军也不好更改啊。
卢植、皇甫嵩、朱隽三人便也没有说话。
于是议会结束。
等众人走出大将军营帐,卢植叫住了糜荏:糜国师丞还请留步。
卢中郎将?糜荏驻步回首,您唤住在下,可有要事?
卢植道:多谢国师丞方才建议。
糜荏谦逊道:卢中郎将言重,在下未曾帮上什么忙,受之有愧矣。
卢植摇头:有心便是好事。他知道糜荏是在为他们着想,但很显然朝中大多数人贪生怕死,何进又是平庸之辈,根本不敢让他们带领精兵前去围剿黄巾军。
哪怕他们本有几分把握。
不过这些事本不能多想,越想越是令人失望。他与糜荏走了几步:先前听闻您师承郑玄郑康成,此事当真?
糜荏怔了一下:您知道在下的老师吗?
卢植爽朗一笑:当然知道。
早年我与你的老师郑康成一前一后拜在先师门下,我们在一起渡过了整个少年时期。他的眼中浮现出怀念神色,算起来我正是你的师伯啊。
糜荏眼中划过一丝惊讶神色,旋即躬身一礼:原来如此,糜荏拜见师伯。
好,好!卢植将人扶起。
他们这几位中郎将,在此之前驻守各处,并未久居在京中。先前只是听说过糜荏的事迹,并不以为意。
这会卢植认真打量着糜荏。见他容貌俊秀气质清正,想到他将十常侍拉下马,心中愈发喜悦。
不由拍拍糜荏的肩膀,称赞道:观你入京至今所作所为,康成有你这弟子,倒是未曾辱没师门!
糜荏将卢植送入他的营帐,才往自己的营帐走回去。刚走到门口,又传来一个声音:糜仙师,请留步。
原来是先前打圆场的那位王姓武将。
糜荏回首,疑惑:王将军夜里不睡,候在本国师丞的营帐前是做什么?
是这样的,糜仙师,末将是来为方才反驳您的同僚致歉的。那王将军行了一礼,糜仙师可能不了解,其实方才几位同僚都没什么恶意的,就是心直口快了了一些,还请糜仙师莫要怪罪他们!
糜荏闻言挑眉。
今夜月光暗淡,他借着营地的昏暗火光打量眼前这位憨傻模样的王将军,半晌忍不住笑出声来。
有点意思。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这是准备在他面前装聊斋呢。
他的语气愈发和风细雨:怎么会呢,且不说是本国师丞不了解他们,他们也不了解本国师丞啊,大家相互体谅体谅,不就好了么。
再说,他悠悠然道,王将军都替他们道歉了,我再怪罪他们,岂非就显得我很不善良么?
第四十一章
王将军憨厚笑:那便好那便好, 末将这就安心了!这天也晚了,该睡了,末将就不打扰您了啊。这架势,活脱脱就是一副烂好人模样。
糜荏不置可否, 转身回去营帐。
翌日阴, 大风。
三位中郎将领兵离去。二十万人走了十四万, 整个营地顿时显得空荡荡的。
一众将军准备操练兵马, 糜荏则取了腰牌, 打算在营地里走一走。
昨夜打圆场的王将军跟来了, 好奇询问:您这是打算做什么啊?
糜荏答:我与我的侍从都是第一次参加打仗,因此想要瞧瞧军营是如何布置的。王将军若是不忙,可否代为引导?他说着, 身后的荀攸笑着对王辉拱手一礼。
王将军热情极了:不忙不忙,末将这就替您介绍介绍!
这位王将军名为王辉,从军二十五年, 早已对军营了如指掌。很快领着两人逛遍了整个军营,一边走一边介绍各项布置用途, 叫糜荏与荀攸基本明了军队在战前需要做的各项准备。
这会战场大多是在野外。诚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每到一个地方, 军队首要考虑的三件事是:搭建营帐、修建井灶、搭建圊溷。
营帐与井灶不必多提, 搭建圊溷是最麻烦的事。
通俗来说,圊溷便是厕所。人们虽然不懂粪便、细菌、水源、疫病,传染等等事物之间的联系,却有着趋利避害的本能。
目前的处理方法是寻找一个远离水源与粮草的下风口,挖出一排排沟壑。每个营规定便溺时间, 营中士兵依次、统一如厕。等到大部队离开时再将沟壑掩埋起来, 以免泄露军情。
除此之外, 军中粪便雅号金汁,更是非常有效的毒武器。
使用前将金汁涂抹在箭矢头上,使弓箭手挽弓齐射向敌军;或是装入投石车中,向对方投掷而去;甚至攻城中守方端上一桶刚煮开的沸水,加一瓢金汁往城下倒去
那滋味,别提多么酸爽!
跟着一同参观的荀攸听罢这话,站在圊溷旁下意识脑补一番,头一次感觉自己是多么的无辜弱小又惊恐!
糜荏倒是面不改色。泰然自若地用帕子捂住口鼻进入某个空圊溷仔细考察一番,方才离开。
等回到营帐时,他心中已有成算。
不只行军士兵,事实上如今除了上层士族,普通百姓喝的都是生水。水源干净时还好,吃了是没灾没病;可是一旦天灾人祸兴起,旱灾、洪涝、战争尸首遍野时,水源便会被污染,跟着出现大规模疫病。
这些年天灾人祸不断,可自军中窥一斑而知全豹。受限于认知与条件,大家实在无法做得更好。
想要让这个世界的各方面都往前进一大步,任重而道远啊。
非科研人士糜荏思忖片刻,给了荀攸一个眼神,自己回去营帐给万能管家去了封信。
荀攸表示收到。
转头之际嘴角已挂上一抹和风细雨般的微笑:哎呀,还要多谢王将军今日抽空带着我们参观军营,王将军累么?
王辉笑道:怎么会累呢,这才多少路啊,行军打仗要走的可多了去了!
荀攸:哦?打仗要走多少路呢?
王辉:不好说,不过翻山越河几天走千里路也是常事。
荀攸表面惊诧内心实则毫无波澜地张开嘴:哇千里路啊!
不仅走的累,脚底这鞋子都得磨穿,脚都得走出血来!他叹息,不是我说啊,像您这样细胳膊细腿的,可能就不大好使。
荀攸:哇您真是太苦了!
哪里哪里
两人闲聊许久,期间不管王辉说什么,荀攸都是一副没见过世面的傻子敬佩模样,完全能够满足王辉的吹嘘欲望。
王辉说的口干舌燥,瞧着宛如智障的荀攸,心底狞笑:蠢货!这么几句话都能信,什么世家子弟,不过是愚昧纨绔罢了!
不过瞧着他如此信任的模样,王辉想到临行前十常侍千叮咛万嘱咐要他打入敌人内部的场景,他在心底嗤笑了一下。
然后听得荀攸道:哎呀,和王将军聊得尽兴都没有注意到天色不早矣,主公该饿了呢
王辉忙道:哎先生别动,让末将来!末将这就去给糜国师丞取来午膳!
好啊,那便麻烦王将军了。荀攸目送他离去,嘴角还挂着令人如沐春风的微笑,王将军慢走。
啧。见多了浑身长满心眼的人,偶尔来个自作聪明的,也别有一番趣味呢。
接下来几日不管做什么,王辉得了空便往糜荏身旁凑。
演兵时给糜荏介绍大家操练兵马的方法,营中将领拿地图推演战势时他告知糜荏众人用的兵法,就连吃饭时都要端着饭碗凑到糜荏身旁
这种殷勤看的诸多将领毛骨悚然,却又不明白这种厌恶的感觉从何而来。
至于糜荏,始终保持着一个态度。
他舔任他舔,等到最后一无所有,十常侍和他的狗腿子或许就能懂了。
练兵的第四日,糜荏命士兵取来木板、砂石、草皮等杂物,在自己的营帐中捣鼓什么东西。
众武将见之,暗中琢磨:这糜国师丞将这些东西弄进营帐,是打算炼制神丹对付张角吗?
不是吧,我曾听说过炼丹的方法。砂石、木棍什么的还好说,这草皮可是闻所未闻啊!再说,丹炉呢?
那就是准备修炼法术对付张角了?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还是询问王辉:王老哥,你近来和糜国师丞走得近,可知他这是要做什么?
被问到的王辉挠头:不知道啊,今早我进去的时候,国师丞才将那几片大木板钉到一起,做了个花盆一样的东西。
他说到这里,恍然大悟一拍手掌:我明白了!咱们国师丞可是风雅之人,应当是打算在营帐里种些花草,陶冶情操吧!
众人听得这话,半晌无语。
这大张旗鼓地令好些人搬木材、搬砂石的,大家都以为他有对付张角的妙计,结果就这?
就这?!
彳亍口巴。
众人面上不表,心中却都升起一点不满。
看来这位国师丞虽然能与天神沟通,行军打仗什么的还是靠不住啊!
众人遂将他的古怪行为抛之脑后,开始操练兵马。
翌日糜荏走出营帐时,一众武将正在沙场上比试射箭。
正巧是那王辉射出一箭,有人赞赏道:好!王老哥每箭都中红心,看来最近也没有疏于练习啊!
武将们比的热烈,校场上笑声震天。
糜荏瞧了片刻,被王辉逮了正着。他一时之间似乎有些得意忘形,居然朗声笑道:糜国师丞,末将听闻您不仅博闻强识,更曾学过弓箭之术!可否不吝赐教一番啊?
这不合时宜的喊声落下,众人嘴角的笑意渐渐消失。于是片刻之后,整个军营宛如空置,只余寒风呼啸而过的声响。
大家都知道,如今的读书人都要学习君子六艺。但说实在的,儒生侧重于文学,武艺大多都是只是花架子,让糜荏和他们这些上过战场的人比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