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三国同人]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 > [三国同人]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
错误举报

[三国同人]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帝休(3

    他说着给自己倒了杯酒,端起来一饮而尽:我先干为敬,两位随意。
    在意识到自己居然喜欢上荀彧之后,他便不打算隐瞒任嘏,想着找个合适的机会告诉对方。今日管宁也在,正好。
    毕竟就算现在瞒着,以他们亲厚的友情,将来大概率也是瞒不住的。不如趁早说出来,任嘏与管宁能接受最好,不能接受也不耽误他们时间,早些分道扬镳才是对双方负责。
    毕竟他不可能因为他们的反对,而违背内心的真实感情;他们也不可能因为与自己的友情,而改变心中对此事的看法。
    就是发现的稍微晚了一点,当时寄给管宁的信件已经送达对方手中。不然本可以一同写在信中,不必叫他白跑一趟。
    见糜荏正色行礼,两人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的犹豫与震惊似乎给好友带来了一点伤害。
    任嘏叹了口气:哎,子苏何须如此言重?难道我们之间的交情,竟浅薄到会因你喜欢男人而烟消云散吗?
    糜荏笑了笑:我只是不希望你们因为我而委屈自己。
    这有什么好委屈的,你又不是第一个。任嘏安慰道,正如历史上鄂君绣被、龙阳之好、分桃之好不也都能成为一桩美谈吗,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啊。
    管宁也道:是啊子苏,我惯来将你当成亲弟弟,以你为骄傲。只是喜欢男人而已,并非作奸犯科,我又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听罢两人安慰,糜荏心中那块悬着的大石总算安稳落在地上。
    他又朝着两人行了一礼,面上总算恢复了笑容:多谢两位体谅,我还以为今日真要因为此事与两位分道扬镳。
    任嘏认真道:子苏坦率,也是因为在意我等才说出来。不过还是希望子苏能多信任我们一点,
    你啊什么都好,管宁摇头,就是心里藏的事太多,想的也太多,这一点从以前到现在就没有变过。
    糜荏失笑,心甘情愿认错:是我的错,弟弟在这里给两位好哥哥认错了。
    气氛重回和乐融融,三人又愉快喝了起来。
    任嘏道:子苏既将此事一本正经地告知我们,想来已是两情相悦吧,那你心悦之人是?
    倒也算不上两情相悦,糜荏的目光放到任嘏身上,似是想到了什么,嘴角噙着一丝笑意,但我感觉得到,他亦在意我。
    他眉目多情,这分相思模样就连三月桃花都显得黯然失色,看的任嘏微微一怔。
    等,等一下!忽然有一道闪电划过任嘏的脑海,瞬间叫他心惊肉跳,子苏心悦之人,不会是
    他看着糜荏的,艰难地指了指自己:我吧?
    听罢这话,三人各自失声。
    不说管宁,就连糜荏都震惊地看着任嘏,许久都回不过神来。
    等终于回过神来,他便取了任嘏的筷子,随手夹了块白切鸡塞进他的嘴里。
    然后怜爱道:别光喝酒啊,多吃点菜吧,不然怎能醉成这样?
    一旁管宁终于按捺不住,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朗笑声。
    第四十七章
    任嘏:
    咳, 被嘲笑了。
    他摸摸鼻子,轻咳一声。
    其实得知子苏看中之人不是自己,任嘏心中半是庆幸, 半是惆怅。
    庆幸的是自己不必思索方法拒绝糜荏,又失望自己将来不再是糜荏最重要的朋友了, 有种被代替的淡淡失落感。
    他吃完口中白切鸡,看着糜荏:那子苏心悦之人是谁啊?是我们以前的同窗,还是京中子弟?
    糜荏敛眸笑了:等到尘埃落定, 我再告诉两位。
    他已为那人编好一张细密的罗网, 只要有意, 总会入网中来。
    两人见他笑吟吟地浅啜起美酒、不再透露半分, 相视一眼给对方使了个眼色。到底尊重他的意见, 不再询问猜测。
    糜荏很放心。
    任嘏与管宁的品行都很高尚, 今日闲谈之事他们只会烂在肚子里,绝对不会对他人谈及半分。
    三人喝完酒,就像以前在书院中一样谈经论道,下棋对弈, 好不快活。直到夜深人静,方才请任嘏带着管宁去偏院歇下。
    他们三人以前在书院时常常并排入睡,不过如今糜荏喜欢男人又心有所属,不大好再与他们抵足而眠。
    三人一夜好梦。
    等到第二日任嘏回朝当值, 糜荏带着管宁一同入宫。而后上书天子, 暂时将人安排去编纂经书。
    刘宏的病没有好起来, 每日都是昏昏沉沉的, 夜里还时常做噩梦。因为抄家活动, 他有十余日未曾见到糜荏, 心里憋了不少话, 拉着他絮絮叨叨说了不少事。
    他告诉糜荏,他怀疑自己久病不愈并非是身体缘由,而是因为沾染上了邪崇。他前几日已经和张让说好,要他去民间找些佛门、道家高人入宫驱邪。
    想来再过几日,几位高人就能抵达宫中。
    糜荏闻言心底冷笑,面上春风依旧。他慢条斯理地安抚着刘宏,句句话语仿佛都说到了刘宏的心坎里,听得这人舒服极了,心情舒畅安然睡去。
    他离开天子寝宫时,遇上了正巧前来复命的张让。
    曾经不可一世的张常侍,在瞧见糜荏时彻底收起了嚣张的气焰,甚至下意识躬起身子试图将自己缩成一团,只期待这位糜国师千万别注意到自己。
    奈何失败了。
    他感觉到糜荏施施然走到自己身旁。天气明明还算暖和,却有阴恻恻的冷风吹在耳边。叫他害怕地连头都不敢抬起,只能像鹌鹑一样瑟缩起来,等待视野里充满那人裙摆上的精美绣纹。
    张常侍,别来无恙啊,他听着糜荏蔼然可亲的声音,瞬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想来这几位便是张常侍为陛下找来的驱邪高人吧。
    张让抬首勉强笑了一下,冷汗淋漓流下:是、是啊,不知糜国师有何见教?
    他真的是怕了这个人了。表面上温和淡然,实际上比谁都狠毒,关键还福大命大,宫外几次刺杀都弄不死这人!
    至于在宫中,原先想过在糜荏的饭菜里下毒,但巫蛊之术后他们被打成邪崇,还被罢免,于是不敢轻举妄动。
    这万一没把人毒死,岂不是反给他送证据?!
    届时以陛下对他的宠爱,会不会重罚他们,还真不好说。
    几人再三犹豫,便至今日局面。蹦的最欢的赵忠、夏恽几人被弄死了,他们还活着,却整日提心吊胆担忧糜荏是不是在打什么鬼主意。
    甚至好几人都开始分散家产,安排族中的年轻子弟出京南下,免得到时候被糜荏残害。
    见教不敢当,糜荏微微笑,就是想提醒张常侍一声,事关陛下身体,还请诸位小心一些。
    他身后几个高人面面相觑。
    他们都听说过糜荏的作为,尤其是一年前祭祀时他询问天神、寻找邪崇的传言。
    事实上在民间故事里,这位年轻的国师已被神话为谪仙。听说他长着三只眼睛,能呼风唤雨,更能请动天神降临。
    想不到居然只是一个,除了太过年轻与俊美非凡外,没有丝毫异常的年轻人。
    众人思及入宫前张让再三嘱咐他们千万要避开国师糜荏,又见他此时如被猫踩中尾巴的老鼠一般,心中无比复杂。
    其中一个慈眉善目的和尚双手合十行了一礼:阿弥陀佛,贫僧法号鉴真,参见糜国师。
    他身旁几人也跟着行礼。
    糜荏略略颔首。
    以他身份,其实根本不需要理会这些世外高人。但若是这些人里有品行高尚之辈,他也可以交好。
    毕竟宗教的存在有着一定的意义。它是人们精神与情感的寄托,适当引导有利于治国。
    与张让等人错身而过,他先回去天师监取了个小木盒,然后前往荀彧所在的少府。
    荀彧这会正在整理文房四宝。
    感觉到房中光线微暗,他下意识抬首侧目。等来人映入眼帘,他的心底猝不及防升起一种雷击般的震撼感觉。
    天牢一别,已有十一日未曾相见。
    他的脑子里瞬间就跳出了这个数字,明明心脏砰砰跳地都要喘不过气来了,却还能镇定自若地向他打招呼:子苏。
    他的右手下意识地攥紧一支毛笔,想借此掩饰心中的慌乱与羞怯。
    其实他并不是儿女情长之人。即便在发现自己对糜荏的感情超过了界限,也还能克己复礼,保持往常习惯。
    唯有等到安静下来时,他会忍不住想起与那人的点滴相处。任由自己一点点沉沦在回忆里,寻找那人也会在意自己的佐证。
    或许正是如此,这会瞧见真人,他心底没由来的有些心虚。
    糜荏的目光轻轻掠过他的右手,迤迤然坐在小桌边给自己倒了杯温茶,微笑道:文若先忙,我等一会便是。
    荀彧很快整理完房中用具。
    他深吸一口气,等自己平静下来才坐到糜荏对面。他的唇角也跟着扬起一丝微笑:子苏今日特意过来,可有要事?
    他知道糜荏很忙,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应当没有完全整理完夏恽等人的家产罢。
    回答他的,是对面之人将手边放着的木盒推到自己面前的举动:来送东西。
    荀彧疑惑:这是?
    先打开看看罢。
    荀彧依言打开小木盒,便见里头静静躺着一块羊脂白玉。
    这块玉通身不带半点杂质,成色极佳。被做成竹子模样,上头还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竹叶,看着温润如脂,滋蕴光润。
    糜荏眉眼含笑:偶然得到,送给你。
    荀彧的眼中浮现出惊讶神色。
    他看了糜荏一眼,见这人正笑吟吟地看着自己,忙将木盒推回去:这太贵重了,子苏,我不能收。
    以他眼力,自然看出这是一块好玉。虽然不知价值几许,但绝不是普通士族能买的到的。
    糜荏是可以随手送人,但他怎能不知道轻易好歹收下?
    糜荏见他拒绝,笑着摇头道:公达、元常、伯求,文若为我举荐的这几位人才,都是无价之宝。
    相比之下,送文若一块小小的暖玉,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话说得确实没错,理由也十分正当,荀彧心中却不能自己地升起一股怅然来。
    他勉强笑道:原来如此。
    原来是来自主公的嘉奖,而非朋友间的情谊。
    荀彧知道自己在失落什么,但他本已打定心思决定不奢求任何不属于他的情感,因而很快整理好心情。
    他一如既往微笑道:那便多谢主公了。子苏需要他举荐人才,那他往后继续努力便是了。
    糜荏觉察到他对自己的称呼,微不可觉地皱了眉头。
    而后悠然一笑道:更何况,我一见到这块玉竹便想到了文若。
    君子如竹,百折不挠,刚柔并济;君子如玉,温润端方,雍容无瑕。
    与荀彧相称的,岂非就是这般温和内敛的暖玉?
    荀彧攸地抬眸。
    他的目光猝不及防撞进糜荏眼中。这双眼睛似黎明般深邃,眸中又带着皓月般的璀璨光华,见之便令人无限心醉。
    糜荏与他对视,心念微动。
    有那么一瞬间,他差点被荀彧的目光之中的湛然期许彻底俘虏,想要坦白一切。但终究还是清醒了过来,决意将这场博弈进行到底。
    等一等,再等一等。他告诉自己,果实彻底成熟之后采摘,才是丰收。
    他微笑道:玉是好玉,世间少有;但是文若你,之于我而言更是独一无二。
    这块玉最终被荀彧戴在了脖子上,藏入衣襟里。
    旁人看不到,他却能时刻感觉到这块玉竹与肌肤相贴的触感。
    悄无声息,温暖着他的心间。
    就在这个休沐日,黄忠、赵云、荀攸几人总算回到京中。
    先前为救卢植,糜荏与五校尉快马加鞭赶回京洛,令黄忠与赵云护送着身体稍弱一些的荀攸一同回来。
    他亲自迎接几人,与麾下所有门客一同用了午宴。
    在这之前,刘宏已经收到冀州送来的捷报,上头说的正是糜荏攻破广宗、大胜张角之事。不止糜荏,在场所有参与其中的门客全部得到朝廷丰厚的赏赐。
    除了冀州战场,皇甫嵩、朱隽所在之处也接连传来喜讯,很快就会班师回朝。
    糜荏给众人重新作了规划安排,目光最终转向赵云。
    他道:至于阿云,从今日起你便安心住在糜府,跟着几位先生读书习字。
    赵云愣了一下:读书?
    糜荏见他语气之中覆着三分迟疑:你今年虚岁十五,不继续读书是想做什么?
    赵云皱眉:朝廷未曾荡平黄巾军,云可以继续上战场杀敌!
    冀州黄巾军已被我军平定,颍川、南阳等地黄巾军则由皇甫嵩、朱隽两位将军平定,想来战报很快就能传回朝廷。你不读书,还想去哪里攻打黄巾军?
    赵云的眉头皱的更深。
    糜荏心知他正值年少轻狂、想法较为天真之时,于是问道:阿云,你将来只是想当一个冲锋陷阵的小兵,还是阵前指挥、号令千万兵马的将军?
    赵云朗声道:当然是将军!
    你若只是想当一个小兵,那你这身武艺确实足够了;可你若是想要当将军,你至少要会运用兵法吧?
    赵云昂首挺胸:都尉,云这些年在家乡已经熟读兵法!
    糜荏颔首:那你告诉我,董卓败于黄巾军后,我军还有什么方法能攻下广宗?不必太多,说出三种即可。
    赵云:
    糜荏等他绞尽脑汁想了许久,问:想好了吗?
    赵云期期艾艾道:一、一下子想,想不出来,都尉,您,能再多给一点时间吗?
    怎能算一下子呢,糜荏的语气淡淡的,从我们回到军营至攻下广宗,期间一共十四日。攻下广宗至回京洛,这期间又有半月。
    总计一个月时间,还不够你想出三种方法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