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三国同人]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 > [三国同人]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
错误举报

[三国同人]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帝休(5

    荀彧放下手中事务轻笑:子苏又在说笑了。
    他看着糜荏,询问道:我听闻今日子苏回来时,还带着两名婢女,可是陛下赏赐。
    见糜荏点头,他微微皱眉:陛下为何要送子苏两名婢女。
    他倒不是吃味,只是怀疑天子送女人给子苏的意思,为何早不送晚不送,偏偏这会儿?
    糜荏却反问他:文若可曾听说过,关于你我的流言。
    那些流言蜚语荀彧是听说过的。他与子苏在一起已万分满足,当然不会将那些传言这些放在心上。
    反正信的人也不多。荀攸与何颙就义愤填膺地斥责过乱传流言的人,听得他略有心虚。
    荀彧心中一惊:难道陛下也是因此
    糜荏颔首。
    荀彧不由道:子苏如何回答?
    我答上下关系。糜荏笑了,陛下信了。
    荀彧松了口气。
    他倒不会认为子苏与那两名婢女有什么,单纯是害怕天子为难他。至于其他,他没觉出任何端倪。
    糜荏单手支着脑袋看着他说话,忽然忍不住笑出了声。
    荀彧不明所以:可是我说错了什么?
    没有,糜荏笑,什么都没错。
    正常用过晚膳,两人一起看了会书,又下了局棋才准备入睡。
    等到沐浴更衣回房,荀彧看着他们的被窝,不知怎的就回味过来方才糜荏所说的上下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上下关系。
    荀彧:!!!
    他的整张脸腾地红了。
    豁地抱着软枕从床上蹦了下来:等,等一下!我想起还有些事务没有处理完,得去书房在处理一下!
    他匆忙就要往外头跑去,被糜荏拉住了手臂:怎么了,还有什么
    子苏放、放开,我、我荀彧紧张地舌头都大了,我得去书房处理
    糜荏看了他一会。
    见人死死拽着枕头,紧张地都快不能呼吸了,嘴角便忍不住勾起一抹笑。
    他给了整整八个月适应期,让这人适应他们从上下属到情人的转变。
    起初是规矩躺着,盖着被子纯聊天。四月开始互帮互助,至于如今这人居然还是这般皮薄,什么都没有准备好。
    难道他什么都不想,只想和他谈一场精神恋爱?
    呵,未必吧。
    好吧,糜荏也不拦着,温柔道,秋夜寒凉,你总不能穿着里衣里裤去吧?过来,我替你把外衣披上。
    甚至极为正经地拿起外衣,替人披上,穿好。
    然后,他的指尖沿着对方外衣上的祥云,轻轻划过他的胸膛。
    成功激起对方浑身颤栗。
    我的那些政敌编排的内容,居然比我做过的还要过分,糜荏的声音里含着一丝委屈,不行呢,文若。
    荀彧深喘了好大一口气。他这会心跳越来越快,感觉浑身血液全部涌到了一个地方,整个脑袋空空如也,一点都无法思考任何东西。
    啊、这里,糜荏的指尖慢慢向下,终于划到他的腰下,挑开未曾系紧的腰带。而后隔着里裤,一点点描绘里头形状,都这样了,文若还想要抛弃你家主公,去书房里冷静一夜么?
    翌日早晨,荀彧理所当然地起晚了。
    糜荏与自家谋士们商量出征的全部事宜,他都没能来到书房中参与讨论。
    等到结束之后,荀攸疑惑问了句:主公,文若怎么还没过来?
    糜荏笑了笑,极为自然道:他昨夜通宵达旦替我解决了一个难题,便叫他再睡一会吧。
    荀攸点头,没有再问。
    莫名觉得自己听懂了的任嘏:
    见好友面上餍足的微笑,还有那意味深长的通宵达旦四个字,以及再睡一会之类的
    真的不是他想的那样吗?
    第六十三章
    商量完全部事项后, 糜荏提着食盒慢悠悠走回房间,发现床上的人还保持着他离开房间时的动作,看起来似乎没有醒来过。
    糜荏将食盒放到桌上时, 敏锐地发现被窝稍微动了一下, 却没有被掀开。
    他明白了。
    莫非真是我昨夜太过放肆,他的声音一本正经,不能吧,我明明已经很克制了啊看来还是我们文若的身体太过孱弱, 需要和郭嘉小公子一同锻炼。
    荀彧:
    这人真是够了啊!他身体好得很, 就算他不知道别人如何, 他也知道自己没有任何问题。
    明明就是这人自己天赋异禀, 居然还要嘲笑他?
    哦, 跟着郭嘉一起去习武跑步,晚些时候人家问为何。他答:我前几日被主公睡得起不来床, 才被主公要求好好锻炼。
    这还要不要他做人了?!
    他索性也不装了, 掀开被窝咬牙道:主公能力如何,自己明明很清楚,倒也不必妄自菲薄。
    糜荏忍不住捧腹大笑。
    他笑了好久, 见文若也没那么皮薄了, 替他理了理难得凌乱的墨发, 笑道:不逗你了,快些过来喝粥吧。
    粥是瘦肉粥, 里头放了羊肉丁,白菜碎, 还有一把绿豆。这会已被煮得鲜香软糯, 极为可口。
    荀彧确实饿了, 吃的优雅又欢快, 一边听糜荏将他们商量的出征事宜。
    这一次出征,他带上荀彧、荀攸、黄忠、钟繇,戏忠这几人。先领兵驻扎于河内郡,而后由他领一半兵马从行经太原,兵至阳曲。
    剩下一半兵马,则由驻守在河内郡的荀彧、钟繇统领,屯田种植冬小麦。
    听罢这一安排,荀彧没有反对。
    没办法,战事吃紧粮草不足,最多撑过这个冬季,剩下的只能自给自足。
    由他与钟繇屯田也是权宜之计。
    至于糜荏,等兵至阳曲,他便镇守在那里,与屠各胡交锋。
    做这个安排的主要原因也是屠各胡的兵力大多集中在太原,他们想要一举拿下阳曲。
    阳曲是太原郡脊梁所在,扼此郡要脉,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若是能拿下此地,并州的北部、东部都将落入他们手中。
    届时屠各胡完全可以驻守此处与凉州兵联合,轻易夺取整个并州,再南下攻打京洛所在的司隶。
    是以他们必须要守住阳曲。
    过了冬天,等到来年开春麦子成熟之际,钟繇便带领黄忠与两万兵马,从上郡出发,兵至定阳。
    而后两支军队一同北上,抵御屠各胡。
    钟繇有领兵之能,黄忠又勇猛无比,两人配合扫平那一部分叛军没有问题。
    荀彧听得连连点头。
    他这会喝完暖粥了,漱口后问:阿云呢,此行不带他吗?
    糜荏道:是有其他安排。
    郭嘉、赵云、任嘏几人,被他安排带着百余人送糜莜回去朐县。
    荀彧对此十分赞同:确实应当将阿莜送回朐县。
    他们这些人全部不在京洛,可能近一年都回不来。一年后糜莜十三岁,在这里是可以嫁人的年纪。而刘宏这人精神日渐疯癫,不知哪天想起来就对糜莜做什么。
    还是送回家乡,让她的家人与徐州牧卢植看着比较好。
    两人说罢这些,静默了下来。
    见糜荏正含笑着凝视自己,荀彧感觉自己脸又有些发烫。
    他有心想要说些什么,犹豫许久总算道:那,我去处理公务?
    听得糜荏再次失笑。
    但他没有再逗这人,也怕自己逗狠了他生气,那就不好了。
    不如今夜好好表现,让文若早些习惯呢。
    去吧,他随口道,若是累了便早些回来歇息。
    回答他的是荀彧意为不明的古怪眼神。
    三日后,糜荏在万众瞩目之中领兵离开京洛;又七日,抵达与并州交界的河内郡。
    已是九月初八。
    河内郡的秋天凋零萧瑟,驻扎的营地上的绿草早已片片枯黄,垂落在土壤里从根茎开始腐烂。今年似乎冷的比较早,会是个难捱的寒冬。
    这样的日子,北上征讨屠各胡,似乎也显得格外悲惨。
    有士兵是从太原当地征募来的,十分了解并州的冬天。
    国库空虚,军需只发给士兵们每人一套麻衣、以及塞了稻草的冬衣。这样的装备即便身处京洛,三九天时都要把人冻掉半条命,不必说北上阳曲!
    他们心中惶恐,忍不住就将这些告知几名同袍,不到两日后一传十、十传百,尚未出征已是人心惶然。
    戏忠听了一耳朵,进言道:今冬严寒,我军北上必有惫怠,无法与北地屠各胡相抗。长此以往,难以取胜。主公可有解决妙计?
    比起北方,中原地区到底要温暖不少。阳曲以北的并州各郡,有时从十月起便接连飘雪,视野之中都是白茫茫的,根本不利于士兵作战。
    而他们在十月内根本不可能将屠各胡打回他们的属地,势必会将战线拉长,跨越整个冬季,直到春时方才能够出击。
    这样一来,首要面临的就是士兵们能否挨过北方的冬天这一难题。
    糜荏这会正对着沙盘演练兵马,闻言笑了一下:志才不必担忧,我已做出安排。
    他说完这话,众人驻兵此地等了三日。而后便有人送来一车又一车的衣物,堆满了营中空地,惊得众谋士们纷纷探头观看。
    打开一看,里头放着一件件由麻布制成的短衣。看起来明明十分粗糙,摸着却有说不出的柔软温暖感觉。
    众谋士们都被惊呆了,荀攸奇道:这衣裳温暖至极,不知是由何布料所制?
    已对糜荏麾下产业了如指掌的荀彧解释道:外面是麻布所制,里面塞了一种名叫棉花的物什。
    这个时代百姓是不种植棉花的,糜荏读书时代请商队从丝绸之路往西走,历经一年时间找到棉花。后来他差人种植、纺织成棉布售与士族,虽不若丝绸昂贵,却也是权贵们喜欢的布料。
    赚到了钱,这些年又扩大种植,在徐州、益州、西域等地都有产业。五年下来累极了数之不尽的棉花,全部堆在地窖之中,偶尔翻晒。
    只要储存得当,棉花可以保存几十年不腐。
    这会纷发给士兵两万多件棉衣,也就用去库存里储存不当的那一成多些,与其等来年腐烂不如先用在刀刃之上。
    这下,整个军营全部沸腾了!
    谋士们震惊于糜荏的大手笔:他们都是士族,自然知道棉布这种新兴起来的布料在士族之中有多流行。
    虽然不知一匹棉布需要多少棉花,一件棉衣又要多少棉花,但这,未免也太贵重了吧?!
    至于收到棉衣的两万士兵,根本不敢置信。
    他们先是呆了许久,而后小心翼翼抚摸发下来的棉衣,感受手心的温暖与柔软。有反应过来的人,忙套上试穿。
    尺寸虽然不大合适,却极为暖和。只穿了片刻,甚至都热的他们发了汗,忙脱下来小心收好。
    而后傻笑着凝视这棉衣,许久忽然泪涕纵横,嚎啕大哭。
    他们只是普通百姓啊,在不少士族眼中甚至都不是人!而是草芥,是牛马,是奴隶!就算并州严寒,会冻死他们,但这又有什么关系?
    只要士族们没事,京洛没事,屠各胡打不进来就好了啊!
    可是糜国师糜国师居然就把他们考虑了进去,给他们发了这么暖和的衣裳!
    而且听说里头那种叫棉花的东西,本来是给士族们做衣裳的!
    一时之间,整个军营充满了呜咽之声,几乎所有人都抱着棉衣不肯撒手,心中对于糜荏的感激臻至顶点!
    这就是糜国师啊!难怪所有受他恩泽之人都说他是天神一样的人物!
    给这样的人做牛做马,甚至献上生命,又有什么关系?!
    至于没有收到棉衣的、会被留在河内郡种植冬小麦的四万士兵们,也都是羡慕不已。
    啊!他们也好想要新棉衣啊!!还想跟着糜国师北上,根本不想留在河内郡屯田啊!!!
    一时之间,各营之中的百夫长纷纷收到士兵们这一要求,甚至他们之中不少人也是被留在营地种植的,心情澎湃地向上头反应过去。
    而后是千夫长的逐级反映,最终几个校尉一起进了糜荏营帐里商议出征名额,还差点为争夺这个打了起来。
    见校尉们争得面红耳赤的谋士们:
    得,士气完全起来了,不必再做担心。
    至于谋士与校尉们,拿到的棉衣自然是要比士兵们的好一些,外头是棉布包裹的,还有两件轮换。虽然不是什么珍奇衣裳,但众人也十分欣喜,觉得主公/国师对他们就是好!
    解决完这件小事,糜荏领兵前往阳曲。
    临别之际,他拥抱了留守在此的荀彧。而后在众人看不见的角度,在他的耳畔亲吻了一下,温柔而坚定道:等我回来,文若。
    于是荀彧这几日以来隐约紧张、担忧的心,一下子便安定了下来。
    又十日,大军抵达阳曲。
    一日之前才收到朝廷诏书,新上任的并州刺史领了十余人前来迎接糜荏。
    在如今州牧时置时废,并州只置刺史。州牧与刺史的区别在于:州牧可以豢养军队、领兵出征,而刺史只作监察管理。
    所以糜荏先前请求刘宏令卢植为徐州牧,正是这个道理。
    瞧见糜荏,新的并州刺史总算放松了面色,扬起一个真诚的笑容行了一个大礼:下官丁原,拜见糜国师!
    这位新刺史名为丁原,字建阳,乃是兖州泰山郡南城县人。他长得人高马大,面容虽然普通,却很端正和善,看着就让人心生好感。
    糜荏自然回以一礼:丁刺史,荏初到阳曲,尚且不知目前战况如何,还要劳驾您多多指点。
    丁原忙道糜国师言重,两人顺着寒暄了两句,而后详细解说了目前的状况。
    前任并州刺史张懿被屠各胡所杀之后,丁原便领了万余兵马,艰难边退边打,与屠各胡相抗。他原先还想退到河内郡等待朝廷救援,毕竟如今凉州叛乱,朝廷兼顾不得。但听闻朝廷派遣糜荏过来,登时有了信心。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