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让我还他清誉/殿下让我还他清白——三千
    云琅回忆着来时路径,找了找方位,朝旧时端王府的祠堂跪伏在地,无声拜了三拜。
雪夜寂静,云琅额头滚烫,用力抵在地上,闭紧眼睛。
第七章
京城的雪下了一整夜。
雪霁天明,御史中丞奉圣旨,一早就匆匆赶到了琰王府。
御史中丞在正门外锲而不舍地候了两个时辰。
终于在叫人搭梯子、准备一头撞死在先帝亲手题的匾额上的时候,被从房檐上请下来,进了王府侧门。
萧朔在书房,披着件玄色外袍,正专心致志打着棋谱。
琰王。
御史中丞双手奉着圣旨,在门前站满了一炷香,终于再忍不住:圣上有旨
萧朔点点头:放下罢。
御史中丞看得诧异,还要说话,被边上的传旨太监笑呵呵拉了一把。
太监接过圣旨,朝萧朔恭敬俯身,承到了桌案上。
御史台奉命监察官员行止,御史中丞晾在一旁,眼睁睁看着违礼破例的条目一条一条往上加,不由皱眉:公公
大人头一回来这琰王府,不明白里面的规矩。
传旨太监笑笑:皇上对琰王宠爱有加,这些小事,一律都是不管的。
街头巷尾传说的那些,最多只是寻常人眼中的表面文章。在朝里宫中,厚待更是有增无减。
有朝不必上,有错不必审。一应贡品份例俱由琰王先挑,大宛进贡的汗血宝马,禁军和朔方军都没轮到,先给了琰王府。
御史台上了弹劾的条文,圣上看都不看,就拨付给龙图阁烧了火。
哪怕和几个皇子比,琰王的恩宠也是独一份。
御史中丞听得隐约心惊,眉头蹙得反而愈紧:长此以往,岂不
太监笑道:大人。
御史中丞醒神,忙刹住话头。
前几任御史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都过来了。
传旨太监与他私交尚可,顿了一顿,又低声道:敢来府里的,都被结结实实打了一顿扔出去。非要弹劾的,都去补了冷清闲缺。
中丞是佑和年间榜眼,不涉党派,底子干净。太监悄声,前程无量。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
御史中丞听得怔忡,站在门口,看着萧朔掌中棋子。
太监不再多说,笑吟吟告了罪,由府内下人领着出了殿门。
萧朔打完了一副棋谱,落下最后一枚黑子,拂乱棋局。
那封圣旨被晾在桌旁,萧朔看了看,随手搁在一旁:中丞还有事?
下官御史中丞定了定神,拱手道,有些私事。
萧朔点点头:来人。
御史中丞刚听了朝堂密辛,心头一紧,往后退开半步。
萧朔抬眸,似是觉得有趣,轻轻笑了一声。
他眉眼薄凉,不笑已足够慑人,一笑便更叫人心中发寒。
御史中丞看了看两侧玄铁卫,下意识要再退,又听见萧朔出声:不必找柱子。
御史中丞抱着门框,愣愣抬头。
原来靠这个办法,就能困住他不跑。
萧朔饶有兴致,拾了两枚棋子:中丞这半个月,撞了几次?
御史中丞脸涨得通红,松开手,飞快整理衣冠:此事与王爷无关!
佑和二十六年榜眼。
萧朔今天难得的好兴致,并没计较他言语冒犯,看着下人分拣棋子:你是那个刚赐了琼林宴,族中就有人触法抄斩,被他保下来的?
萧朔言语间已提了两次他,御史中丞来不及装听不懂,咬牙低头:是。
他那时还同先帝说,一家之人也有同室操戈,一样血脉未必同气连枝。
萧朔道:一人犯罪抄斩全家,十分不好。
只可惜,先帝当时并未当真笑谈几句,便罢了。
下人分拣干净棋子,重新摆正棋盘。萧朔拾起一枚黑子,在手里掂了掂。
御史中丞越听越皱眉:王爷,陈年旧事,不必再提
巧的是,他与他家,关系也势同水火。
萧朔道:镇远侯不曾养过他一日,连爵位也没留给他。父子冰炭不能同器,真论起来,早和决裂差不多。
镇远侯家事,京中知之者甚多。
御史中丞入仕虽晚,却也清楚这些密辛,看着萧朔,慢慢站定。
镇远侯不喜正妻,当初他才生下来,就被放逐偏院自生自灭。再过几年,连正妻也殁了,更无人看顾。
萧朔:若不是被先皇后抱进宫里养着,说不定连命也没了。
萧朔拈着那枚黑子,落在天元星位上:镇远侯想干什么,疯了才会同他商量。
既如此。御史中丞抬头,王爷如此,岂非与迁怒无异
他话音未落,余光瞥见玄铁卫冷戾目光,不及反应,刀锋已抵在颈间。
御史中丞身形不动,咬牙站直。
炭火噼啪一响。
萧朔偏了偏头,像是听到了什么格外有趣的话:迁怒?
御史中丞想要说话,被他眼底冰寒一慑,没能立时出声。
萧朔看了片刻,轻笑一声。
他显然已没了谈兴,随手挥了挥叫人送客,再要去拿白子,忽然被人抢在了前面。
王爷。御史中丞牢牢攥着白子,胸口起伏,王爷同小侯爷究竟有何恩怨,下官确实不知。可下官还是要说
御史中丞将那枚白子落在角星,抬起头:进御史台狱的第一日,小侯爷同下官要了三样东西。
萧朔:飞虎爪、夜行衣、蒙面巾?
御史中丞:
这是三日后才要的!御史中丞连气带恼,拂袖沉声,小侯爷整整三天,都没说要逃!
萧朔不知道这种事有什么可自豪的,看了御史中丞半晌,稍一颔首,又落了一子。
他与云琅实在太熟,几乎不用细想,便能猜出十之八九:太师椅、龙井茶、兽金炭?
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这是七日后才要的!王爷
萧朔按住棋盘,笑了笑:说罢。
面前琰王实在阴晴不定,不知碰上了哪句话,眼下竟又似和缓了几分。
御史中丞警惕看了他半晌,摸起枚白子,放在棋盘上。
人是大理寺狱连夜送来的。
御史中丞道:送来的时候,铁锁重镣,一身病伤。
萧朔神色不动,又拾了枚棋子。
当夜,侍卫司并太师府提审三次。
御史中丞:太师府主审,侍卫司动刑。一问端王当年暗中行止,二问昔日脱逃同谋。
萧朔看着棋局,手中棋子轻顿,敲了下桌面。
胡言乱语!一旁玄铁卫怒喝,端王之事,分明已早有定论
两夜一日,手段用尽。
御史中丞:小侯爷只要说了同谋,就能免去一死。只要揭发端王
玄铁卫再听不下去,又要出刀,被萧朔抬手止住。
御史中丞定定看着萧朔,脸色煞白。
揭发端王。萧朔道,如何?
御史中丞:下官不知道。
萧朔放下棋子,视线落在他身上。
问到第二日。御史中丞道,小侯爷和下官要了三样东西。
萧朔:什么?
御史中丞:毒酒,宝剑,三尺白绫。
烛火一跳,屋内静了静。
玄铁卫立在窗前,胸口起伏目眦欲裂。
下官常恨登科太晚,入朝之时,同戎狄和谈已毕,战火已熄。
御史中丞抬手,又落了一子:那一日,下官终见少将军风姿。
幽暗天牢,云琅靠在干草堆里,身前是那三样要命的物事。
神色平淡,偏偏带了一身叫人不寒而栗的凌厉气势,沙场铁血淬出的一身冷冽锋芒,叫天牢都像是变成了中军的营帐。
哪怕稍微一动,都会被强弓硬弩瞬息穿喉。
小侯爷写了封血书。
御史中丞深吸口气:与下官说
御史中丞:他若真死在牢中,就叫下官去殿前撞柱死谏。
室内愈静,落针可闻。
萧朔拈着棋子,视线落在窗外。
几个玄铁卫沉默对视,又垂下视线,一人上前,替御史中丞看了座。
京城安宁久了,禁军多年没打过仗。
御史中丞敛衣落座:那些人是暗中来的,怕圣上知道,怕犯人身死交不了差,又心虚胆怯
萧朔静坐良久,忽然出声:哪只手?
御史中丞愣了愣:什么?
萧朔看他半晌,笑了一声。
昔日对弈,云琅棋力便远胜于他,行事向来步步缜密。他已足够提防,却没想到云琅能布局到这么远。
困在府中,还能叫御史中丞来编故事求情。
若是不多此一举,连写血书这等故事都编出来,说不定当真能唬弄过他。
他写血书。
萧朔昨夜看得清楚,除了腕间血痕,并没见云琅手上有伤,不动声色落了一子:哪只手?
御史中丞:下官的手。
萧朔:
御史中丞正气凛然,昂首抬头。
萧朔放下棋子,按了按额角。
他用你的手。萧朔道:写了血书。
御史中丞坦坦荡荡:是。
萧朔:让你去殿前撞柱死谏。
御史中丞问心无愧:是。
萧朔坐了一阵:来人。
王府主簿就在门外候着,小跑进来,跪下听命。
今日起,继续探听朝野消息。
萧朔道:近几年入朝为官的,身份来路,多查一查
萧朔抬头:神智。
御史中丞不料他这等事竟也做得毫不避人,愣愣听到最后,不由怒从心中起:下官神清智明!王爷
送客。
萧朔道:这副棋子,送给中丞。
小侯爷受侍卫司私刑,伤在脏腑。御史台尽力调理,众目睽睽,收效甚微!
御史中丞还想求见云琅,被连人带棋往门外推搡,奋力挣扎:下官受小侯爷大恩,冒死一言,别无他意!王爷不必忌惮下官立场
萧朔原本也并不在意他立场:病因不清,本王怕传上。
御史中丞气得手脚发抖,来不及说话,已被人请出了门。
文人一怒,祢衡击鼓。人已被拖得远了,还能听见遥遥传来的捶柱怒斥声。
王府不见人不迎客,老主簿这些年不曾见过此等阵仗,有些迟疑:王爷
萧朔起身,走到窗前。
老主簿小心跟上去:王爷可还要探查百官?
萧朔推开窗户,从袖口摸出包精细黍米,随手洒在窗外。
雪后鸟雀无处觅食,正是饥饿的时候,没多久便密密匝匝聚了一片。
老主簿候了一阵,不见回音,低声:是。
屋中静得落针可闻,主簿向后退了几步,正要出门,又听见萧朔出声:那个中丞。
老主簿停下脚步。
萧朔手上仍剩了些黍米,有胆大的云雀饿得狠了,迟疑着凑过来,扑棱了两下翅膀。
跟着。萧朔伸手,让云雀跳上来,盯准他都去了什么地方、见了什么人。
王爷还有所怀疑?老主簿愣了下,中丞大人神智虽然有些反常,心性大抵
他信不过我,也清楚我不会对他心软。
萧朔淡声道:不可能只布了这一步棋,定然还有后招。
老主簿听到最后,才反应过来萧朔口中的他不是御史中丞:您是说云公子?
是云公子特意让中丞来说的?老主簿有些愕然,这么说,云公子来咱们府上,难道也是早计划好的?只是利用王府,设法脱身
萧朔抬眸:不然呢?
老主簿原本几乎还有些期待,闻言叹一口气,低下头。
萧朔:
萧朔不打算细问老主簿期待的内容,垂下视线,看着掌中幼雀。
他又添了些谷粒,看着那只云雀一点点吃干净,振翅飞远。
云琅心思,远比你们缜密得多。萧朔道,留他在府里,是为了弄清他身后的人。
老主簿有心相劝,瞄见萧朔神色,咽回去:是。
御史中丞来说不动,他会再想别的手段。
萧朔神色平淡:装病耍赖喊委屈,都是他用惯了的,无非要人要东西,不必心软。
老主簿低声:是。
日夜着人把守,围墙上嵌一层钉板,尖头朝上。
恋耽美
			雪夜寂静,云琅额头滚烫,用力抵在地上,闭紧眼睛。
第七章
京城的雪下了一整夜。
雪霁天明,御史中丞奉圣旨,一早就匆匆赶到了琰王府。
御史中丞在正门外锲而不舍地候了两个时辰。
终于在叫人搭梯子、准备一头撞死在先帝亲手题的匾额上的时候,被从房檐上请下来,进了王府侧门。
萧朔在书房,披着件玄色外袍,正专心致志打着棋谱。
琰王。
御史中丞双手奉着圣旨,在门前站满了一炷香,终于再忍不住:圣上有旨
萧朔点点头:放下罢。
御史中丞看得诧异,还要说话,被边上的传旨太监笑呵呵拉了一把。
太监接过圣旨,朝萧朔恭敬俯身,承到了桌案上。
御史台奉命监察官员行止,御史中丞晾在一旁,眼睁睁看着违礼破例的条目一条一条往上加,不由皱眉:公公
大人头一回来这琰王府,不明白里面的规矩。
传旨太监笑笑:皇上对琰王宠爱有加,这些小事,一律都是不管的。
街头巷尾传说的那些,最多只是寻常人眼中的表面文章。在朝里宫中,厚待更是有增无减。
有朝不必上,有错不必审。一应贡品份例俱由琰王先挑,大宛进贡的汗血宝马,禁军和朔方军都没轮到,先给了琰王府。
御史台上了弹劾的条文,圣上看都不看,就拨付给龙图阁烧了火。
哪怕和几个皇子比,琰王的恩宠也是独一份。
御史中丞听得隐约心惊,眉头蹙得反而愈紧:长此以往,岂不
太监笑道:大人。
御史中丞醒神,忙刹住话头。
前几任御史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都过来了。
传旨太监与他私交尚可,顿了一顿,又低声道:敢来府里的,都被结结实实打了一顿扔出去。非要弹劾的,都去补了冷清闲缺。
中丞是佑和年间榜眼,不涉党派,底子干净。太监悄声,前程无量。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
御史中丞听得怔忡,站在门口,看着萧朔掌中棋子。
太监不再多说,笑吟吟告了罪,由府内下人领着出了殿门。
萧朔打完了一副棋谱,落下最后一枚黑子,拂乱棋局。
那封圣旨被晾在桌旁,萧朔看了看,随手搁在一旁:中丞还有事?
下官御史中丞定了定神,拱手道,有些私事。
萧朔点点头:来人。
御史中丞刚听了朝堂密辛,心头一紧,往后退开半步。
萧朔抬眸,似是觉得有趣,轻轻笑了一声。
他眉眼薄凉,不笑已足够慑人,一笑便更叫人心中发寒。
御史中丞看了看两侧玄铁卫,下意识要再退,又听见萧朔出声:不必找柱子。
御史中丞抱着门框,愣愣抬头。
原来靠这个办法,就能困住他不跑。
萧朔饶有兴致,拾了两枚棋子:中丞这半个月,撞了几次?
御史中丞脸涨得通红,松开手,飞快整理衣冠:此事与王爷无关!
佑和二十六年榜眼。
萧朔今天难得的好兴致,并没计较他言语冒犯,看着下人分拣棋子:你是那个刚赐了琼林宴,族中就有人触法抄斩,被他保下来的?
萧朔言语间已提了两次他,御史中丞来不及装听不懂,咬牙低头:是。
他那时还同先帝说,一家之人也有同室操戈,一样血脉未必同气连枝。
萧朔道:一人犯罪抄斩全家,十分不好。
只可惜,先帝当时并未当真笑谈几句,便罢了。
下人分拣干净棋子,重新摆正棋盘。萧朔拾起一枚黑子,在手里掂了掂。
御史中丞越听越皱眉:王爷,陈年旧事,不必再提
巧的是,他与他家,关系也势同水火。
萧朔道:镇远侯不曾养过他一日,连爵位也没留给他。父子冰炭不能同器,真论起来,早和决裂差不多。
镇远侯家事,京中知之者甚多。
御史中丞入仕虽晚,却也清楚这些密辛,看着萧朔,慢慢站定。
镇远侯不喜正妻,当初他才生下来,就被放逐偏院自生自灭。再过几年,连正妻也殁了,更无人看顾。
萧朔:若不是被先皇后抱进宫里养着,说不定连命也没了。
萧朔拈着那枚黑子,落在天元星位上:镇远侯想干什么,疯了才会同他商量。
既如此。御史中丞抬头,王爷如此,岂非与迁怒无异
他话音未落,余光瞥见玄铁卫冷戾目光,不及反应,刀锋已抵在颈间。
御史中丞身形不动,咬牙站直。
炭火噼啪一响。
萧朔偏了偏头,像是听到了什么格外有趣的话:迁怒?
御史中丞想要说话,被他眼底冰寒一慑,没能立时出声。
萧朔看了片刻,轻笑一声。
他显然已没了谈兴,随手挥了挥叫人送客,再要去拿白子,忽然被人抢在了前面。
王爷。御史中丞牢牢攥着白子,胸口起伏,王爷同小侯爷究竟有何恩怨,下官确实不知。可下官还是要说
御史中丞将那枚白子落在角星,抬起头:进御史台狱的第一日,小侯爷同下官要了三样东西。
萧朔:飞虎爪、夜行衣、蒙面巾?
御史中丞:
这是三日后才要的!御史中丞连气带恼,拂袖沉声,小侯爷整整三天,都没说要逃!
萧朔不知道这种事有什么可自豪的,看了御史中丞半晌,稍一颔首,又落了一子。
他与云琅实在太熟,几乎不用细想,便能猜出十之八九:太师椅、龙井茶、兽金炭?
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这是七日后才要的!王爷
萧朔按住棋盘,笑了笑:说罢。
面前琰王实在阴晴不定,不知碰上了哪句话,眼下竟又似和缓了几分。
御史中丞警惕看了他半晌,摸起枚白子,放在棋盘上。
人是大理寺狱连夜送来的。
御史中丞道:送来的时候,铁锁重镣,一身病伤。
萧朔神色不动,又拾了枚棋子。
当夜,侍卫司并太师府提审三次。
御史中丞:太师府主审,侍卫司动刑。一问端王当年暗中行止,二问昔日脱逃同谋。
萧朔看着棋局,手中棋子轻顿,敲了下桌面。
胡言乱语!一旁玄铁卫怒喝,端王之事,分明已早有定论
两夜一日,手段用尽。
御史中丞:小侯爷只要说了同谋,就能免去一死。只要揭发端王
玄铁卫再听不下去,又要出刀,被萧朔抬手止住。
御史中丞定定看着萧朔,脸色煞白。
揭发端王。萧朔道,如何?
御史中丞:下官不知道。
萧朔放下棋子,视线落在他身上。
问到第二日。御史中丞道,小侯爷和下官要了三样东西。
萧朔:什么?
御史中丞:毒酒,宝剑,三尺白绫。
烛火一跳,屋内静了静。
玄铁卫立在窗前,胸口起伏目眦欲裂。
下官常恨登科太晚,入朝之时,同戎狄和谈已毕,战火已熄。
御史中丞抬手,又落了一子:那一日,下官终见少将军风姿。
幽暗天牢,云琅靠在干草堆里,身前是那三样要命的物事。
神色平淡,偏偏带了一身叫人不寒而栗的凌厉气势,沙场铁血淬出的一身冷冽锋芒,叫天牢都像是变成了中军的营帐。
哪怕稍微一动,都会被强弓硬弩瞬息穿喉。
小侯爷写了封血书。
御史中丞深吸口气:与下官说
御史中丞:他若真死在牢中,就叫下官去殿前撞柱死谏。
室内愈静,落针可闻。
萧朔拈着棋子,视线落在窗外。
几个玄铁卫沉默对视,又垂下视线,一人上前,替御史中丞看了座。
京城安宁久了,禁军多年没打过仗。
御史中丞敛衣落座:那些人是暗中来的,怕圣上知道,怕犯人身死交不了差,又心虚胆怯
萧朔静坐良久,忽然出声:哪只手?
御史中丞愣了愣:什么?
萧朔看他半晌,笑了一声。
昔日对弈,云琅棋力便远胜于他,行事向来步步缜密。他已足够提防,却没想到云琅能布局到这么远。
困在府中,还能叫御史中丞来编故事求情。
若是不多此一举,连写血书这等故事都编出来,说不定当真能唬弄过他。
他写血书。
萧朔昨夜看得清楚,除了腕间血痕,并没见云琅手上有伤,不动声色落了一子:哪只手?
御史中丞:下官的手。
萧朔:
御史中丞正气凛然,昂首抬头。
萧朔放下棋子,按了按额角。
他用你的手。萧朔道:写了血书。
御史中丞坦坦荡荡:是。
萧朔:让你去殿前撞柱死谏。
御史中丞问心无愧:是。
萧朔坐了一阵:来人。
王府主簿就在门外候着,小跑进来,跪下听命。
今日起,继续探听朝野消息。
萧朔道:近几年入朝为官的,身份来路,多查一查
萧朔抬头:神智。
御史中丞不料他这等事竟也做得毫不避人,愣愣听到最后,不由怒从心中起:下官神清智明!王爷
送客。
萧朔道:这副棋子,送给中丞。
小侯爷受侍卫司私刑,伤在脏腑。御史台尽力调理,众目睽睽,收效甚微!
御史中丞还想求见云琅,被连人带棋往门外推搡,奋力挣扎:下官受小侯爷大恩,冒死一言,别无他意!王爷不必忌惮下官立场
萧朔原本也并不在意他立场:病因不清,本王怕传上。
御史中丞气得手脚发抖,来不及说话,已被人请出了门。
文人一怒,祢衡击鼓。人已被拖得远了,还能听见遥遥传来的捶柱怒斥声。
王府不见人不迎客,老主簿这些年不曾见过此等阵仗,有些迟疑:王爷
萧朔起身,走到窗前。
老主簿小心跟上去:王爷可还要探查百官?
萧朔推开窗户,从袖口摸出包精细黍米,随手洒在窗外。
雪后鸟雀无处觅食,正是饥饿的时候,没多久便密密匝匝聚了一片。
老主簿候了一阵,不见回音,低声:是。
屋中静得落针可闻,主簿向后退了几步,正要出门,又听见萧朔出声:那个中丞。
老主簿停下脚步。
萧朔手上仍剩了些黍米,有胆大的云雀饿得狠了,迟疑着凑过来,扑棱了两下翅膀。
跟着。萧朔伸手,让云雀跳上来,盯准他都去了什么地方、见了什么人。
王爷还有所怀疑?老主簿愣了下,中丞大人神智虽然有些反常,心性大抵
他信不过我,也清楚我不会对他心软。
萧朔淡声道:不可能只布了这一步棋,定然还有后招。
老主簿听到最后,才反应过来萧朔口中的他不是御史中丞:您是说云公子?
是云公子特意让中丞来说的?老主簿有些愕然,这么说,云公子来咱们府上,难道也是早计划好的?只是利用王府,设法脱身
萧朔抬眸:不然呢?
老主簿原本几乎还有些期待,闻言叹一口气,低下头。
萧朔:
萧朔不打算细问老主簿期待的内容,垂下视线,看着掌中幼雀。
他又添了些谷粒,看着那只云雀一点点吃干净,振翅飞远。
云琅心思,远比你们缜密得多。萧朔道,留他在府里,是为了弄清他身后的人。
老主簿有心相劝,瞄见萧朔神色,咽回去:是。
御史中丞来说不动,他会再想别的手段。
萧朔神色平淡:装病耍赖喊委屈,都是他用惯了的,无非要人要东西,不必心软。
老主簿低声:是。
日夜着人把守,围墙上嵌一层钉板,尖头朝上。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