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后宫起火了——龙柒(24)
高坐马上,雍理对他笑道:不许想别人,看朕。
沈君兆抬头,只觉这寅时阳光, 胜似正午。
雍理驾马而去, 他戎装轻铠,墨发半束, 弯弓的姿势劲力十足,咻的一声弓箭射出, 刺中的亦全是靶心!
少年帝王, 意气风发, 长弓一挽, 日月同辉。
沈君兆哪还想得着旁人,他眼里心里只剩那耀眼之极的年轻君主。
雍理登基时,年号更为元曜。
元为初始, 曜为日光。
最初始的这道光, 注定会开启大雍的承平盛世!
雍理的骑射绝不比沈君兆差,两人同样射了三十箭,皆是命中靶心, 箭无虚发。
能练到这个境界,固然是天赋高,却也是够勤奋。雍理嘴上总说自己惫懒, 可干起正事,哪有半点惫懒的模样,从来都是闷不吭声拿第一。
雍理勒住缰绳,擦了把额间薄汗,同沈君兆扬下巴:你去骑朕的游欢!
他的那匹汗血宝马,得名游欢。
沈君兆也没推诿。
雍理加紧马腹,身体前倾,嘴角尽是愉悦:陪朕跑两圈!
沈君兆应道:恭敬不如从命。
演武堂并不小,跑马轻而易举。
他们离了骑射区,笔直向着外围疾驰而去。
一黑一白,两匹骏马;一朝阳一辉月,两名少年。
区区宫墙,哪能锁住他们这不羁的灵魂!
武课的师父教了个寂寞,倒是雍理这一通跑下来,大汗淋漓,十分畅快。
夜幕微落,不久便是晚膳。
沈君兆与他不同,他极少出汗,就像他那不留疤的奇怪体质一般,他哪怕在炎炎夏日纵马狂奔,耗了一下午体力,也不曾见额间有汗。
倒是那透白的肌肤,被烈日晒得有了血色,更显清丽。
清丽这词,雍小理也只敢心里嘀咕一下,真说出来,他家昭君嘴上不说,只怕又得悄悄生闷气。
哦!
雍理想起来了,沈君兆方才还在别扭呢,也不知是他说了什么惹他不痛快。
罢了
活动了这一下午,瞧这样似乎已经忘了,他还是别哪壶不开提哪壶了!
出了一身汗,雍理难受得要死:朕要沐浴
赵小泉已经去安排了。
雍理眼珠子一转,赖上沈君兆:阿兆一起吧
沈君兆怔了下。
雍理当着一帮子宫人,自然不好撒娇讨乖,只能疯狂暗示:天这么热,阿兆陪朕跑马这许久,泡一泡朕的池子,也是应该的。快来快来,你不来朕就生气了朕给你讲!
沈君兆也不知是刚才跑马累到,还是因为雍理的共浴邀请,总之面上的血色更多了些:我没出汗
雍理瞪他。
沈君兆是真的不能去:陛下先去沐浴,我在外面候着。
雍理:沈君兆!
叫什么叫,人影都没了!轻功好了不起啊!
还真挺了不起的
雍理没好气地泡浴,想着晚上回了寝殿,一定要把沈君兆摁在被窝里亲,看他还往哪儿跑!
年纪不大,心思不小的元曜帝,又把自己给哄得美滋滋了。
他一身清爽地去了书房,见沈君兆也换了身衣服,不满道:你就是不愿和朕沐浴。
沈君兆垂眸道:不合规矩
雍理凑近他,压低声音道:你把朕亲得喘不上气的时候,怎么不说规矩了?
沈君兆:
周围宫人多,雍理到底也不敢多说,坐下道:陪朕复习功课。
沈君兆:嗯
雍理东一句西一句的,只觉得身边伺候的人十分碍眼。
赵小泉,替朕去御书房盯着,朕要吃要吃醉卧鸳鸯!
赵小泉一愣:啥,啥!
雍理清了下嗓子:怎么,朕吃不得?
赵小泉:老奴这就去吩咐。
雍理哼了一声,复又盯上了掌墨太监:去把御庭殿的那杆狼毫笔给朕拿来。
小太监忙应下。
雍理又吩咐大宫女兰铃去给他拿个熏了次第佛香的扇子,若是没有就现熏。
这一来二去的,宫人们也不傻,自然察觉到陛下是要支开他们。
若屋里是旁人,他们定是不敢离开的,但沈君兆是沈相独子,他们哪里惹得起,索性纵着小皇帝,退了下去。
把人都支走,雍理满意了:人都走了,看你还往哪跑。
沈君兆低声道:隔墙有耳
雍理亲他是不敢的,但嘴上必须占尽便宜:说好了的,陪朕复习功课。
沈君兆目不斜视道:正在读
雍理按下他手上的书卷:谁要和你复习这些死东西。
沈君兆把书卷往上一抬,露出自己的掌心,雍理登时眉开眼笑,扣住他。
沈君兆面上不变,却是在书卷下与他十指交缠。
雍理这声音也就软下来了:今日钱老头头师
沈君兆瞥他:老师
雍理瘪嘴:行,尊师重道,朕全听你的,谁让你住在朕心肝上。
沈君兆:
他说不出这样的话,只能握着他,实打实的把眼前人放在心尖上。
雍理虽说想和他腻歪,却也是一心向学的。
今日老师拿前朝安慧帝的科举革新举例,朕觉得倒有几分意思。
取士乃国本,陛下莫要妄动。
正是国本,朕才重视。
沈君兆耐心同他说:大雍初成,正是百废待兴之时,此时动了世族根基,他们如何为陛下出力卖命?
雍理道:此时不动,待到他们功高自居,朕还动得了他们?
沈君兆顿了下。
雍理怕他心疑,忙又道:朕自是信你的,你父子二人,朕一百个信任,只是沈家为世族之首,长此以往反而容易被裹挟。
到时候便是沈家与他一心,却也会被世族这个庞然大物拖住臂膀。
沈君兆笑了下,忽然直白问道:陛下有何想法,只要我能做到,定会倾尽全力。
雍理也笑了,眼中全是狡黠:你最懂朕
沈君兆轻轻扣着他手指:陛下吩咐便是。
未尽之言是,哪怕刀山火海,他亦为他无所畏惧。
雍理道:你还记得咱们前阵子在东临轩遇到的那个穷酸书生吗?
沈君兆记性极佳:乌弘朗
雍理:对,是那刺头!
沈君兆无奈道:陛下总爱给人起歪名。
雍理见他一笑,便又晃了神:朕这辈子,起过最好的便是为你。
沈君兆睨他。
雍理忙道:不是昭君!
虽说他家阿兆名字形似昭君,又生得倾国倾城,风流无双,但这位绝代女子命运实在多舛,他不要沈君兆如此坎坷。
沈君兆疑惑道:还有别的?
雍理眼睛一弯,嘴巴比抹了蜜还甜:子瑜哥哥
沈君兆:
如此这般撩了一波心上人,雍理别提有多快活,他刚想把话题给扯回来,麻烦沈君兆安排一下乌弘朗这穷酸秀才
谁知哗啦纸张声一响,沈君兆低声道:失礼了
雍理眼睛蓦地睁大。
沈君兆松了他的手,又一扬手将书卷高高扔起,书卷绑得很紧实,但抵不住这内劲,整个散开后写满圣贤文字的澄心堂纸像落雪般坠下。
在这半遮半掩中,沈君兆侧身吻住雍理。
雍理:!
第34章 一双人
情难自禁的一个吻, 很快就松开了。
毕竟在御书房,哪怕人都被雍理支出去了,也难讲会不会回来。
万一被撞见
后果不堪设想。
沈君兆有些后怕, 更多是恼自己这般失了规矩。
雍理呆呆看他,半晌蹦出俩字:阿兆
沈君兆哪还敢再看他。
偏生雍理不放过他:这样的失礼, 朕还要。
沈君兆:
诶雍理急了,你坐那儿去干吗?
沈君兆不仅不给他失礼了,还起身去了书案对面,同他隔了将近四五尺!
雍理这就要跟过来, 沈君兆定声道:陛下若是不复习功课, 我就先回去了。
雍理哪还敢动,老实坐在龙椅上, 眼巴巴看他:只准你放火,不许朕点灯, 阿兆你好不讲道理。
沈君兆整理着散乱的书卷。
雍理舔舔唇, 又道:子瑜
哥哥二字没喊出来, 沈君兆低声道:陛下!
雍理毫不客气地笑出声:好了好了, 不招你。
杀手锏要省着点用,回头沈君兆听多了不当回事了,他该怎么逗他!
于是两人面对面坐着, 一起整理乱七八糟的书案。
都是些琐碎至极的事, 却因为一抬眼就能看到对方而觉得异常甜蜜。
若有天长地久,就停在这琐碎中也未尝不可。
念及天长地久,沈君兆便恨自己痴心妄想, 只能岔开话题,让自己冷静一些:乌弘朗学问可以,但为人太过耿直, 陛下若想他入朝,只怕难以驾驭。
雍理道:无需驾驭,朕只是想树个标杆。
沈君兆知他心思。
大雍开国后,因先帝早亡,幼帝又在学政,朝政全落到了沈争鸣手里。
沈争鸣是什么身份,百年世族中的世家大族,他倾慕先帝才干,选择追随于他,是感觉到了世族冗长,不破不立。
可惜他远没有先帝的气魄和果决,也因生在泥沼而离不开泥沼,他本期望着先帝能大刀阔斧颠覆中原格局,让圈地不复存在,让百姓重见希望,让盘根错节腐朽不堪却死而不僵的世族溃散重组。
然而先帝一腔抱负,未能施展,却早早去了。
沈争鸣不得不接过权柄,他有心变革,却无力挣脱,会的只是腐朽陈旧的那一套。
甚至因为他的摄政,让这风气越演越烈。
世族凌驾于皇权。世族只拥护世族。
这乱象同那前朝末帝时有何区别!
沈争鸣疼爱雍理,与他留着先帝的血脉有关,也与他展露出的性情有关。
明明已是大雍最尊贵的人,已经走进了最核心的利益圈,却不为所动。
他胸有天下,心怀抱负,看到的哪是这巴掌大的雍皇宫,而是雍皇宫外的广袤天地。
沈争鸣渴望培养出先帝的继承人,沈君兆却心疼雍理的路太难走。
改科举、废封地,撼动世族利益,建立新的法度,给百姓自由平等。
谈何容易!
更何况这样做了,于雍理有什么好处?
天下至尊的皇帝,不需要给任何人自由。
沈君兆心疼,却也向往。
行不可为,做无用功,走荆棘路,何等勇气与魄力。
也唯有朝阳,才能破开黑夜。
雍理对沈君兆毫无隐瞒,把心中想得一五一十说与他听:朕也不需要你多麻烦,你找个靠得住的人,扮做富家翁去资助乌弘朗,别让这刺头饿死街头。
朕今年说什么也要整治下科举的阅卷,断不能再让他们瞧出是哪家子弟写的,什么狗屁文章也敢评个甲等。
真给朕惹急了,朕自己去阅卷!
沈君兆笑了下。
雍理戳他手背:你也跑不了,陪朕一起熬夜。
沈君兆温声道:陛下何不自己养了那批无依无靠的书生。
雍理一愣:怎讲?
沈君兆知道他爱去东临轩,常听那些投身无门的书生慷慨而谈,早就想过此事:也不拘着他们做什么事,只要能规规矩矩写一手小楷,不求笔锋和形意,只要工整和统一,等科举的卷子落了印,由他们誊抄一份交于主考官便是。
雍理眼前一亮:阿兆厉害!
沈君兆:倒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三百年前的华朝实行过此举,我闲来翻书,瞧见过。
中原繁衍千年,朝代更替不断,留有史实记录的便有六个之多。
前朝文化由世族把控,不少史书记录都被阉割,也就沈君兆这般家中才留有这些古书传记。
雍理又觉不甘:三百年前的古人都有这般章程,怎到如今反而倒退了。
自然是世族抱团,只想世袭,所以藏了这些不利的史实。沈君兆不言,雍理却也明白,他怕他多思,道:还好有阿兆助朕!
沈君兆道:明日我把那书拿来给陛下看看。
雍理眨眨眼:可惜得后日了。
沈君兆没反应过来。
雍理点他手背道:说好今晚留在宫里陪朕的。
沈君兆心一跳。
无妨雍理压低声音道:朕知道你记性好,晚点上了g,你一字一句背给朕听。
沈君兆:
生怕一不小心把自己昭君吓跑,元曜帝不敢胡言乱语了,忙起身道:该用晚膳了
解决了一件大事,他晚上能多吃两碗饭!
赵小泉还真让御书房给做了一道醉卧鸳鸯。
周围全是宫人伺候,雍理瞧着这道菜也不敢去打趣沈君兆。
恋耽美
沈君兆抬头,只觉这寅时阳光, 胜似正午。
雍理驾马而去, 他戎装轻铠,墨发半束, 弯弓的姿势劲力十足,咻的一声弓箭射出, 刺中的亦全是靶心!
少年帝王, 意气风发, 长弓一挽, 日月同辉。
沈君兆哪还想得着旁人,他眼里心里只剩那耀眼之极的年轻君主。
雍理登基时,年号更为元曜。
元为初始, 曜为日光。
最初始的这道光, 注定会开启大雍的承平盛世!
雍理的骑射绝不比沈君兆差,两人同样射了三十箭,皆是命中靶心, 箭无虚发。
能练到这个境界,固然是天赋高,却也是够勤奋。雍理嘴上总说自己惫懒, 可干起正事,哪有半点惫懒的模样,从来都是闷不吭声拿第一。
雍理勒住缰绳,擦了把额间薄汗,同沈君兆扬下巴:你去骑朕的游欢!
他的那匹汗血宝马,得名游欢。
沈君兆也没推诿。
雍理加紧马腹,身体前倾,嘴角尽是愉悦:陪朕跑两圈!
沈君兆应道:恭敬不如从命。
演武堂并不小,跑马轻而易举。
他们离了骑射区,笔直向着外围疾驰而去。
一黑一白,两匹骏马;一朝阳一辉月,两名少年。
区区宫墙,哪能锁住他们这不羁的灵魂!
武课的师父教了个寂寞,倒是雍理这一通跑下来,大汗淋漓,十分畅快。
夜幕微落,不久便是晚膳。
沈君兆与他不同,他极少出汗,就像他那不留疤的奇怪体质一般,他哪怕在炎炎夏日纵马狂奔,耗了一下午体力,也不曾见额间有汗。
倒是那透白的肌肤,被烈日晒得有了血色,更显清丽。
清丽这词,雍小理也只敢心里嘀咕一下,真说出来,他家昭君嘴上不说,只怕又得悄悄生闷气。
哦!
雍理想起来了,沈君兆方才还在别扭呢,也不知是他说了什么惹他不痛快。
罢了
活动了这一下午,瞧这样似乎已经忘了,他还是别哪壶不开提哪壶了!
出了一身汗,雍理难受得要死:朕要沐浴
赵小泉已经去安排了。
雍理眼珠子一转,赖上沈君兆:阿兆一起吧
沈君兆怔了下。
雍理当着一帮子宫人,自然不好撒娇讨乖,只能疯狂暗示:天这么热,阿兆陪朕跑马这许久,泡一泡朕的池子,也是应该的。快来快来,你不来朕就生气了朕给你讲!
沈君兆也不知是刚才跑马累到,还是因为雍理的共浴邀请,总之面上的血色更多了些:我没出汗
雍理瞪他。
沈君兆是真的不能去:陛下先去沐浴,我在外面候着。
雍理:沈君兆!
叫什么叫,人影都没了!轻功好了不起啊!
还真挺了不起的
雍理没好气地泡浴,想着晚上回了寝殿,一定要把沈君兆摁在被窝里亲,看他还往哪儿跑!
年纪不大,心思不小的元曜帝,又把自己给哄得美滋滋了。
他一身清爽地去了书房,见沈君兆也换了身衣服,不满道:你就是不愿和朕沐浴。
沈君兆垂眸道:不合规矩
雍理凑近他,压低声音道:你把朕亲得喘不上气的时候,怎么不说规矩了?
沈君兆:
周围宫人多,雍理到底也不敢多说,坐下道:陪朕复习功课。
沈君兆:嗯
雍理东一句西一句的,只觉得身边伺候的人十分碍眼。
赵小泉,替朕去御书房盯着,朕要吃要吃醉卧鸳鸯!
赵小泉一愣:啥,啥!
雍理清了下嗓子:怎么,朕吃不得?
赵小泉:老奴这就去吩咐。
雍理哼了一声,复又盯上了掌墨太监:去把御庭殿的那杆狼毫笔给朕拿来。
小太监忙应下。
雍理又吩咐大宫女兰铃去给他拿个熏了次第佛香的扇子,若是没有就现熏。
这一来二去的,宫人们也不傻,自然察觉到陛下是要支开他们。
若屋里是旁人,他们定是不敢离开的,但沈君兆是沈相独子,他们哪里惹得起,索性纵着小皇帝,退了下去。
把人都支走,雍理满意了:人都走了,看你还往哪跑。
沈君兆低声道:隔墙有耳
雍理亲他是不敢的,但嘴上必须占尽便宜:说好了的,陪朕复习功课。
沈君兆目不斜视道:正在读
雍理按下他手上的书卷:谁要和你复习这些死东西。
沈君兆把书卷往上一抬,露出自己的掌心,雍理登时眉开眼笑,扣住他。
沈君兆面上不变,却是在书卷下与他十指交缠。
雍理这声音也就软下来了:今日钱老头头师
沈君兆瞥他:老师
雍理瘪嘴:行,尊师重道,朕全听你的,谁让你住在朕心肝上。
沈君兆:
他说不出这样的话,只能握着他,实打实的把眼前人放在心尖上。
雍理虽说想和他腻歪,却也是一心向学的。
今日老师拿前朝安慧帝的科举革新举例,朕觉得倒有几分意思。
取士乃国本,陛下莫要妄动。
正是国本,朕才重视。
沈君兆耐心同他说:大雍初成,正是百废待兴之时,此时动了世族根基,他们如何为陛下出力卖命?
雍理道:此时不动,待到他们功高自居,朕还动得了他们?
沈君兆顿了下。
雍理怕他心疑,忙又道:朕自是信你的,你父子二人,朕一百个信任,只是沈家为世族之首,长此以往反而容易被裹挟。
到时候便是沈家与他一心,却也会被世族这个庞然大物拖住臂膀。
沈君兆笑了下,忽然直白问道:陛下有何想法,只要我能做到,定会倾尽全力。
雍理也笑了,眼中全是狡黠:你最懂朕
沈君兆轻轻扣着他手指:陛下吩咐便是。
未尽之言是,哪怕刀山火海,他亦为他无所畏惧。
雍理道:你还记得咱们前阵子在东临轩遇到的那个穷酸书生吗?
沈君兆记性极佳:乌弘朗
雍理:对,是那刺头!
沈君兆无奈道:陛下总爱给人起歪名。
雍理见他一笑,便又晃了神:朕这辈子,起过最好的便是为你。
沈君兆睨他。
雍理忙道:不是昭君!
虽说他家阿兆名字形似昭君,又生得倾国倾城,风流无双,但这位绝代女子命运实在多舛,他不要沈君兆如此坎坷。
沈君兆疑惑道:还有别的?
雍理眼睛一弯,嘴巴比抹了蜜还甜:子瑜哥哥
沈君兆:
如此这般撩了一波心上人,雍理别提有多快活,他刚想把话题给扯回来,麻烦沈君兆安排一下乌弘朗这穷酸秀才
谁知哗啦纸张声一响,沈君兆低声道:失礼了
雍理眼睛蓦地睁大。
沈君兆松了他的手,又一扬手将书卷高高扔起,书卷绑得很紧实,但抵不住这内劲,整个散开后写满圣贤文字的澄心堂纸像落雪般坠下。
在这半遮半掩中,沈君兆侧身吻住雍理。
雍理:!
第34章 一双人
情难自禁的一个吻, 很快就松开了。
毕竟在御书房,哪怕人都被雍理支出去了,也难讲会不会回来。
万一被撞见
后果不堪设想。
沈君兆有些后怕, 更多是恼自己这般失了规矩。
雍理呆呆看他,半晌蹦出俩字:阿兆
沈君兆哪还敢再看他。
偏生雍理不放过他:这样的失礼, 朕还要。
沈君兆:
诶雍理急了,你坐那儿去干吗?
沈君兆不仅不给他失礼了,还起身去了书案对面,同他隔了将近四五尺!
雍理这就要跟过来, 沈君兆定声道:陛下若是不复习功课, 我就先回去了。
雍理哪还敢动,老实坐在龙椅上, 眼巴巴看他:只准你放火,不许朕点灯, 阿兆你好不讲道理。
沈君兆整理着散乱的书卷。
雍理舔舔唇, 又道:子瑜
哥哥二字没喊出来, 沈君兆低声道:陛下!
雍理毫不客气地笑出声:好了好了, 不招你。
杀手锏要省着点用,回头沈君兆听多了不当回事了,他该怎么逗他!
于是两人面对面坐着, 一起整理乱七八糟的书案。
都是些琐碎至极的事, 却因为一抬眼就能看到对方而觉得异常甜蜜。
若有天长地久,就停在这琐碎中也未尝不可。
念及天长地久,沈君兆便恨自己痴心妄想, 只能岔开话题,让自己冷静一些:乌弘朗学问可以,但为人太过耿直, 陛下若想他入朝,只怕难以驾驭。
雍理道:无需驾驭,朕只是想树个标杆。
沈君兆知他心思。
大雍开国后,因先帝早亡,幼帝又在学政,朝政全落到了沈争鸣手里。
沈争鸣是什么身份,百年世族中的世家大族,他倾慕先帝才干,选择追随于他,是感觉到了世族冗长,不破不立。
可惜他远没有先帝的气魄和果决,也因生在泥沼而离不开泥沼,他本期望着先帝能大刀阔斧颠覆中原格局,让圈地不复存在,让百姓重见希望,让盘根错节腐朽不堪却死而不僵的世族溃散重组。
然而先帝一腔抱负,未能施展,却早早去了。
沈争鸣不得不接过权柄,他有心变革,却无力挣脱,会的只是腐朽陈旧的那一套。
甚至因为他的摄政,让这风气越演越烈。
世族凌驾于皇权。世族只拥护世族。
这乱象同那前朝末帝时有何区别!
沈争鸣疼爱雍理,与他留着先帝的血脉有关,也与他展露出的性情有关。
明明已是大雍最尊贵的人,已经走进了最核心的利益圈,却不为所动。
他胸有天下,心怀抱负,看到的哪是这巴掌大的雍皇宫,而是雍皇宫外的广袤天地。
沈争鸣渴望培养出先帝的继承人,沈君兆却心疼雍理的路太难走。
改科举、废封地,撼动世族利益,建立新的法度,给百姓自由平等。
谈何容易!
更何况这样做了,于雍理有什么好处?
天下至尊的皇帝,不需要给任何人自由。
沈君兆心疼,却也向往。
行不可为,做无用功,走荆棘路,何等勇气与魄力。
也唯有朝阳,才能破开黑夜。
雍理对沈君兆毫无隐瞒,把心中想得一五一十说与他听:朕也不需要你多麻烦,你找个靠得住的人,扮做富家翁去资助乌弘朗,别让这刺头饿死街头。
朕今年说什么也要整治下科举的阅卷,断不能再让他们瞧出是哪家子弟写的,什么狗屁文章也敢评个甲等。
真给朕惹急了,朕自己去阅卷!
沈君兆笑了下。
雍理戳他手背:你也跑不了,陪朕一起熬夜。
沈君兆温声道:陛下何不自己养了那批无依无靠的书生。
雍理一愣:怎讲?
沈君兆知道他爱去东临轩,常听那些投身无门的书生慷慨而谈,早就想过此事:也不拘着他们做什么事,只要能规规矩矩写一手小楷,不求笔锋和形意,只要工整和统一,等科举的卷子落了印,由他们誊抄一份交于主考官便是。
雍理眼前一亮:阿兆厉害!
沈君兆:倒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三百年前的华朝实行过此举,我闲来翻书,瞧见过。
中原繁衍千年,朝代更替不断,留有史实记录的便有六个之多。
前朝文化由世族把控,不少史书记录都被阉割,也就沈君兆这般家中才留有这些古书传记。
雍理又觉不甘:三百年前的古人都有这般章程,怎到如今反而倒退了。
自然是世族抱团,只想世袭,所以藏了这些不利的史实。沈君兆不言,雍理却也明白,他怕他多思,道:还好有阿兆助朕!
沈君兆道:明日我把那书拿来给陛下看看。
雍理眨眨眼:可惜得后日了。
沈君兆没反应过来。
雍理点他手背道:说好今晚留在宫里陪朕的。
沈君兆心一跳。
无妨雍理压低声音道:朕知道你记性好,晚点上了g,你一字一句背给朕听。
沈君兆:
生怕一不小心把自己昭君吓跑,元曜帝不敢胡言乱语了,忙起身道:该用晚膳了
解决了一件大事,他晚上能多吃两碗饭!
赵小泉还真让御书房给做了一道醉卧鸳鸯。
周围全是宫人伺候,雍理瞧着这道菜也不敢去打趣沈君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