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进修手册(重生)——木兮娘(78)
秘书:郑总,又是催产品设备交货的。
郑河头焦额烂,猛地摔电话起身问:厂里和代理商备货能撑过久?
秘书:厂商存了一个月的备货,代理商那边也一个月,我们最多能撑两个月。
继续联系高通。
秘书为难:对方已经拒绝
我他妈让你联系!!郑河突然暴怒。
秘书吓了一跳,连忙应道:我现在就去办。
郑河:站住!算了,先安抚客户,备货先提供近期的客户,其他拖一拖,就说我们这边已经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秘书:是。
等人一走,郑河颓然倒坐回座位,烦躁不安:狗东西!妈的!
一向是他郑河坑人,谁料到居然被高通和美国商务部联手摆了一道!
鸿芯这两年来在基金会和陈天鹤保驾护航之下,发展势头迅猛无比,光刻机研发项目、芯片设计业务和各类通信设备研发业务做得风生水起,光是去年下半季度的盈利就有10亿左右。
这还是刨除烧钱的科研项目和买入精密芯片所得净利润!
如此暴利的行业,连郑河都改变原来狂揽一笔钱之后跑路的想法,全心全意做大鸿芯。
被制裁之前,鸿芯聘请的科研人才在高薪诱惑的动力驱使下,研发卖力,好消息不断,郑河深觉这是炒作鸿芯的好机会,所以接连对外放出好消息。
炒得全网都以为鸿芯就快研发出高阶光刻机了!
他们连日本尼康的双工作台订单都拿下来,该好消息传开,津市政府更重视鸿芯项目,准备加大力度扶持和投资。
郑河早制定后续发展计划,却棋差一招反被美国控制。
鸿芯去年在高通订购的那批芯片被应用于高端路由芯片、数模、光模块芯片等电子通信设备产品生产,订单排到了18年。
然而美国商务部一句鸿芯违反出口法规,扣下高通出口的芯片,无论怎么交涉让步就是不肯松口,导致鸿芯内部芯片断供。
芯片断供,计算机和通信领域等电子产品受到制约,无法按时出厂,延迟交货就得赔付违约金30%!
美国商务部那边拖个两三月,鸿芯就能关门大吉!
鸿芯不是华兴那样家大业大的中央国企,背靠祖国,就算被制裁,还有华国政府帮忙谈判。
鸿芯是一颗小卒子,只能自救!
郑河用力揉着脸让自己保持清醒,心想现在应该怎么办?怎么完成自救?如果鸿芯破产了他怎么办?靠津市基金会还能不能救鸿芯?
他完全没想过如果鸿芯一倒,津市基金会会不会就此崩溃,其他曾信任鸿芯而投入大量资金、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合作公司会不会被鸿芯崩塌的海啸波及。
叮铃
郑河迅速接起话筒,是陈天鹤的电话。
陈董,您那边怎么样?高通怎么说?美国商务部那边怎么说?郑河急切抛出连环问。
陈天鹤的声音有些疲惫:没商量。
郑河:什么意思?
高通推辞,让我们去找商务部谈,美帝商务部不肯松口。
事发后,陈天鹤立刻飞美国,在高通和美国商务部来回奔波,确定不会有结果才回国,第一时间联系郑河:鸿芯撑不了两个月,两个月后你我都赔得血本无归,现在有个办法及时止损。
郑河急忙问:什么办法?
陈天鹤:准备资金转移。
郑河心里一咯噔,脑门瞬间渗出冷汗,紧张得呼吸急促,陈天鹤这话的意思是放弃鸿芯跑路,逃走之前转移走大量资金。
他们这两年来一直悄悄转移鸿芯账面的资金,不管是盈利所得还是投资资金,留在鸿芯账面的资金不多。
那些资金大多都转移各个小皮包公司,最后经过各种洗钱手段丰富陈天鹤的个人资产。
郑河当然也赚了不少。
他沉迷于滚滚入账的金钱,身边人的吹捧以及国民的崇拜和盲目夸赞,仿佛他真的是那个造芯报国、圆梦中华的爱国企业家!
现在要放弃鸿芯,郑河舍不得。
陈天鹤察觉郑河的犹豫,语气冷静:郑河,别怪我没提醒你,鸿芯是彻底做不下去了。拖泥带水只会连累己身,最好趁现在把烂摊子甩给政府、银行、分包商和供应商,让他们承担风险。
鸿芯项目成立之初的公司是一个空壳公司,从一开始陈天鹤等人的目的就是捞钱,所以债务和风险全部可以转嫁给政府银行等。
陈天鹤产生过垄断国内芯片市场的野心,虽中道崩殂但只要及时撤退,鸿芯的崩溃不会影响到他。
可
鸿芯破产,那些与鸿芯相关联的供应商、投资公司都会受到波及,甚至津市半导体基金和产业链都将因此遭受重创。
陈天鹤:你承担得起鸿芯破产的债务吗?
!郑河打了个冷颤,破产后的百亿债务压死了他那点猫哭耗子的慈悲心,陈董,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68章 星晓[15] 半导体产业危机!
鸿芯芯片断供,津市政商两界与鸿芯相关的部门、企业四处奔走,为解决美国商务部对鸿芯制裁而出力。
鸿芯表现颇为强硬,屡次在围脖官方账号发声,国民好感度高涨,纷纷呼吁国家、华芯和华电科等帮忙一拖二、二带三,拉鸿芯走出困境。
呼声直到三月底,鸿芯官博不再发声,静悄悄仿佛无事发生,外界不明所以,还以为美国商务部的制裁已经解禁,只有圈内的半导体发烧友察觉事态古怪,但没有内部消息来源。
他们也决然猜不出鸿芯领导层企图跑路的打算。
四月初,郑河安排好后路,悄无声息递交辞呈,公司内部除了领导层没有人知道。
领导层一个比一个绝,陆续辞职,而公司还照常运转,直到芯片库存用光、通信行业产品迟迟交不出去,讨债的人跑到公司门口闹,底下的人处理不了,想起找管理层,结果没一个联系得上,这才惊觉事情不对。
领导层联系不上,手机号注销的注销、关机的关机,鸿芯群龙无首,债务缠身,底下一层又一层的员工乱哄哄,生怕被拖欠工资。
银行、供应商、投资商等闻讯而来,堵在了鸿芯总部前台,彼时大楼后面还有六栋基地扩建的高楼同时在建。
机器轰鸣,伴随前来讨债的人群愤怒惊惶的面孔,嘈杂荒诞,充满戏剧性。
鸿芯中下层管理者报警,经过一番彻查得出结果,鸿芯包括郑河在内的一众高层均已辞职走人,领导层空缺只剩下那位从台积电高薪挖来的造芯顾问。
台积电来的造芯顾问今年七十岁。
老者发现鸿芯变成一个空壳,面对警察、银行、债主和记者的询问,表情茫茫然,显然没料到叱咤风云一辈子退休后居然还能被玩成这样。
警察的追查没有到此为止,鸿芯坑惨了津市的政商两界,被祸害的人气急败坏,严令彻查,鸿芯资金链断裂、供不上货,光刻机研发进度别说16nm、7nm,连193nm工艺制程都达不到!
先是资金链断裂被查封在建厂房和大楼,之后是津市政府发布公告直指鸿芯资金大缺口问题,最后媒体曝光,项目不得不停滞。
至此,真正的暴风才降临津市半导体。
最先收到波及的购买鸿芯产品的相关联公司、企业,他们收不到货,上链资金、下链商家同属一体,共担风险。
其次是银行、政府、供应商和分包商,它们分别为鸿芯招商引资,投资规划、补贴奖励,动员全市、全省开产业园区,将整个项目做得轰轰烈烈、华丽繁盛,以至于风险和债务全部转嫁到它们身上。
最后是津市各中小企业和个体投资客。
就群体而言,他们投资少,但个体来说,反而利益损失最惨重。
鸿芯千亿美金骗局被爆雷,全网瞬间炸了。
不过利益涉及太广,新闻很快被压下来,多方人员奔波走动,试图寻找解救破局之法。
可是很难,太难了。
一直以来,鸿芯被看好、鼓励和追捧,被推至津市半导体基金会的核心成员位置,高高位于雪山之巅。
雪山之巅崩塌,便会带来毁天灭地的雪崩灾害。
大雪压境,所过之处,无一生还。
牵一发而动全身,鸿芯就处于这么个核心位置。
如果不能完美解决鸿芯爆雷破产的问题,接下来的津市半导体将大受打击,严重还会重创津市经济。
***
津市市政府市委书记办公室。
曹书记右手握着话筒,耳边听到重重咔一声后,狠狠闭上眼,脸上表情沉重而疲惫。
几秒后,他睁开眼,鼓足精神气,照着电话簿号码继续拨打下一个电话。
电话响起来,曹书记缓和语气,放低姿态:是我,曹文翰。你我这么熟就不必寒暄,我曹文翰今天开门见山直接说,事关津市半导体的未来鸿芯项目还能不能挽救?
资金冻结,项目停滞?不,现在鸿芯不能停滞,它一停下来,那些在它带动下向前走的关联企业统统会被碾碎!
你看能不能产业重组?
收购!并购!重新确定资本结构,股权重整或者资产控制调整!总而言之,鸿芯这个项目不能停滞!事关津市未来的经济结构发展,我恳请您出面收购鸿芯,保住鸿芯项目,保住半导体基金。
沉默半晌,话筒那头的人为难的絮叨了很多话,中心内容不外乎拒绝,也劝他赶紧撒手别管鸿芯这烂摊子。
现在鸿芯就是一个烫手山芋,毫无价值可言,谁蠢得出手并购它?
曹书记也是被骗,风险和债务由政府银行等承担,不管怎么说,失误怪不到曹书记头上,别傻得主动撞枪口,能撇开就赶紧瞥干净
无奈地结束通话,曹书记无声叹气,眼神颓然,头顶似乎多了许多白发。
不过一月时间,津市原本大好的形势怎么突然间急转直下走到如今这窘迫不已的地步?
曹文翰一心为津市发展而奋斗,没想到刚来不到两年就栽了这么大一跟头!
如刚才电话里联系的那人所言,鸿芯也不是唯一被爆雷的造芯项目,津市更不是被坑得最惨的,曹书记大可以甩开手不管,反正不必他承担债务和风险。
只是责任和良心不允许曹书记什么都不做。
在津市半导体基金会未受到无可挽回的重创之前,曹书记必须得做些什么尽量挽救。
只要鸿芯项目稳住,继续开发,与之关联的半导体基金会就还能稳住再撑一段时间。
麻烦的是现在没有哪个大公司、大企业敢出手接管鸿芯做产业结构重组,曹书记这几天一直拨打电话,所有回复都是拒绝。
这时秘书敲门进来,语气急促:曹书记,华电科、中环、美鑫等半导体企业有意退出津市半导体基金会!商谈落地津市的海光临时撤回合作谈话,还有其他半导体关联的公司反对和不满的声浪越来越激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处境风急浪高,险象环生。
曹书记心焦,病急乱投医拍板道:找陈天鹤。
秘书连忙点头:我这就去备车。
等等!曹书记喝住秘书,按着抽痛不已的太阳穴说:我先联系陈天鹤,你出去吧。
是。秘书退出。
曹书记拨通陈天鹤的联系电话,将来意简单说明,得到陈天鹤长时间的沉默以及委婉推辞。
您太高看我,我哪来的本事重组一个不属于我名下资产的产业领域?我一个房地产和餐饮行业厂商,怎么敢染指半导体产业?陈天鹤说:您让我带头拉拢投资,做起半导体基金会还行,并购鸿芯重组结构是在为难我。
曹书记听懂了陈天鹤话里的推脱之意,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他不会找陈天鹤,但是到了找陈天鹤出手的时候,他也有他的考量。
陈天鹤带头组织起津市半导体基金会,人脉方面不必说,或许吆喝一声就能集齐八方管理人才。
他资产过百亿、千亿,本人也是块活招牌,如果是陈天鹤出手收购鸿芯,一能安定关联企业的心,二能活络断裂的资金链,三来可以吸引专业人才接管鸿芯做重组处理。
曹书记将理由掰开来细说,试图说服陈天鹤,他以为对外标榜爱国企业、爱国商人的陈天鹤听完理由会仔细考虑并同意。
哪料陈天鹤拒绝:曹书记,我心有余,力不足。我心力主要耗在腾辉集团,剩下一点精力放在基金会,要是腾出手接管鸿芯,不小心连累基金会的发展不是雪上加霜吗?
曹书记心一沉,端正的脸如覆寒霜。
陈天鹤这是利用基金会威胁他?
我管不了鸿芯,您真有心挽救陈天鹤沉吟片刻,说道:我推荐蓝河科技,他们的革芯项目和鸿芯项目一样,技术方面说不定还有重叠的地方。
说不定蓝河科技真能力挽狂澜陈天鹤笑问:曹书记,您知道蓝河科技吗?
他怎么会不知道蓝河科技的革芯项目?
去年鸿芯和革芯明争暗斗,还是他亲自决定放弃革芯,推荐鸿芯项目列入市、省重点在建项目计划,一路开绿灯、落实鼓励优惠政策,以至于蓝河科技的革芯渐渐没了声音。
曹书记用力握紧拳头,深深地吸气、呼气,沉着冷静回应陈天鹤:我明白陈董的意思了。但是我有一点不懂,想请教陈董。
恋耽美
郑河头焦额烂,猛地摔电话起身问:厂里和代理商备货能撑过久?
秘书:厂商存了一个月的备货,代理商那边也一个月,我们最多能撑两个月。
继续联系高通。
秘书为难:对方已经拒绝
我他妈让你联系!!郑河突然暴怒。
秘书吓了一跳,连忙应道:我现在就去办。
郑河:站住!算了,先安抚客户,备货先提供近期的客户,其他拖一拖,就说我们这边已经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秘书:是。
等人一走,郑河颓然倒坐回座位,烦躁不安:狗东西!妈的!
一向是他郑河坑人,谁料到居然被高通和美国商务部联手摆了一道!
鸿芯这两年来在基金会和陈天鹤保驾护航之下,发展势头迅猛无比,光刻机研发项目、芯片设计业务和各类通信设备研发业务做得风生水起,光是去年下半季度的盈利就有10亿左右。
这还是刨除烧钱的科研项目和买入精密芯片所得净利润!
如此暴利的行业,连郑河都改变原来狂揽一笔钱之后跑路的想法,全心全意做大鸿芯。
被制裁之前,鸿芯聘请的科研人才在高薪诱惑的动力驱使下,研发卖力,好消息不断,郑河深觉这是炒作鸿芯的好机会,所以接连对外放出好消息。
炒得全网都以为鸿芯就快研发出高阶光刻机了!
他们连日本尼康的双工作台订单都拿下来,该好消息传开,津市政府更重视鸿芯项目,准备加大力度扶持和投资。
郑河早制定后续发展计划,却棋差一招反被美国控制。
鸿芯去年在高通订购的那批芯片被应用于高端路由芯片、数模、光模块芯片等电子通信设备产品生产,订单排到了18年。
然而美国商务部一句鸿芯违反出口法规,扣下高通出口的芯片,无论怎么交涉让步就是不肯松口,导致鸿芯内部芯片断供。
芯片断供,计算机和通信领域等电子产品受到制约,无法按时出厂,延迟交货就得赔付违约金30%!
美国商务部那边拖个两三月,鸿芯就能关门大吉!
鸿芯不是华兴那样家大业大的中央国企,背靠祖国,就算被制裁,还有华国政府帮忙谈判。
鸿芯是一颗小卒子,只能自救!
郑河用力揉着脸让自己保持清醒,心想现在应该怎么办?怎么完成自救?如果鸿芯破产了他怎么办?靠津市基金会还能不能救鸿芯?
他完全没想过如果鸿芯一倒,津市基金会会不会就此崩溃,其他曾信任鸿芯而投入大量资金、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合作公司会不会被鸿芯崩塌的海啸波及。
叮铃
郑河迅速接起话筒,是陈天鹤的电话。
陈董,您那边怎么样?高通怎么说?美国商务部那边怎么说?郑河急切抛出连环问。
陈天鹤的声音有些疲惫:没商量。
郑河:什么意思?
高通推辞,让我们去找商务部谈,美帝商务部不肯松口。
事发后,陈天鹤立刻飞美国,在高通和美国商务部来回奔波,确定不会有结果才回国,第一时间联系郑河:鸿芯撑不了两个月,两个月后你我都赔得血本无归,现在有个办法及时止损。
郑河急忙问:什么办法?
陈天鹤:准备资金转移。
郑河心里一咯噔,脑门瞬间渗出冷汗,紧张得呼吸急促,陈天鹤这话的意思是放弃鸿芯跑路,逃走之前转移走大量资金。
他们这两年来一直悄悄转移鸿芯账面的资金,不管是盈利所得还是投资资金,留在鸿芯账面的资金不多。
那些资金大多都转移各个小皮包公司,最后经过各种洗钱手段丰富陈天鹤的个人资产。
郑河当然也赚了不少。
他沉迷于滚滚入账的金钱,身边人的吹捧以及国民的崇拜和盲目夸赞,仿佛他真的是那个造芯报国、圆梦中华的爱国企业家!
现在要放弃鸿芯,郑河舍不得。
陈天鹤察觉郑河的犹豫,语气冷静:郑河,别怪我没提醒你,鸿芯是彻底做不下去了。拖泥带水只会连累己身,最好趁现在把烂摊子甩给政府、银行、分包商和供应商,让他们承担风险。
鸿芯项目成立之初的公司是一个空壳公司,从一开始陈天鹤等人的目的就是捞钱,所以债务和风险全部可以转嫁给政府银行等。
陈天鹤产生过垄断国内芯片市场的野心,虽中道崩殂但只要及时撤退,鸿芯的崩溃不会影响到他。
可
鸿芯破产,那些与鸿芯相关联的供应商、投资公司都会受到波及,甚至津市半导体基金和产业链都将因此遭受重创。
陈天鹤:你承担得起鸿芯破产的债务吗?
!郑河打了个冷颤,破产后的百亿债务压死了他那点猫哭耗子的慈悲心,陈董,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68章 星晓[15] 半导体产业危机!
鸿芯芯片断供,津市政商两界与鸿芯相关的部门、企业四处奔走,为解决美国商务部对鸿芯制裁而出力。
鸿芯表现颇为强硬,屡次在围脖官方账号发声,国民好感度高涨,纷纷呼吁国家、华芯和华电科等帮忙一拖二、二带三,拉鸿芯走出困境。
呼声直到三月底,鸿芯官博不再发声,静悄悄仿佛无事发生,外界不明所以,还以为美国商务部的制裁已经解禁,只有圈内的半导体发烧友察觉事态古怪,但没有内部消息来源。
他们也决然猜不出鸿芯领导层企图跑路的打算。
四月初,郑河安排好后路,悄无声息递交辞呈,公司内部除了领导层没有人知道。
领导层一个比一个绝,陆续辞职,而公司还照常运转,直到芯片库存用光、通信行业产品迟迟交不出去,讨债的人跑到公司门口闹,底下的人处理不了,想起找管理层,结果没一个联系得上,这才惊觉事情不对。
领导层联系不上,手机号注销的注销、关机的关机,鸿芯群龙无首,债务缠身,底下一层又一层的员工乱哄哄,生怕被拖欠工资。
银行、供应商、投资商等闻讯而来,堵在了鸿芯总部前台,彼时大楼后面还有六栋基地扩建的高楼同时在建。
机器轰鸣,伴随前来讨债的人群愤怒惊惶的面孔,嘈杂荒诞,充满戏剧性。
鸿芯中下层管理者报警,经过一番彻查得出结果,鸿芯包括郑河在内的一众高层均已辞职走人,领导层空缺只剩下那位从台积电高薪挖来的造芯顾问。
台积电来的造芯顾问今年七十岁。
老者发现鸿芯变成一个空壳,面对警察、银行、债主和记者的询问,表情茫茫然,显然没料到叱咤风云一辈子退休后居然还能被玩成这样。
警察的追查没有到此为止,鸿芯坑惨了津市的政商两界,被祸害的人气急败坏,严令彻查,鸿芯资金链断裂、供不上货,光刻机研发进度别说16nm、7nm,连193nm工艺制程都达不到!
先是资金链断裂被查封在建厂房和大楼,之后是津市政府发布公告直指鸿芯资金大缺口问题,最后媒体曝光,项目不得不停滞。
至此,真正的暴风才降临津市半导体。
最先收到波及的购买鸿芯产品的相关联公司、企业,他们收不到货,上链资金、下链商家同属一体,共担风险。
其次是银行、政府、供应商和分包商,它们分别为鸿芯招商引资,投资规划、补贴奖励,动员全市、全省开产业园区,将整个项目做得轰轰烈烈、华丽繁盛,以至于风险和债务全部转嫁到它们身上。
最后是津市各中小企业和个体投资客。
就群体而言,他们投资少,但个体来说,反而利益损失最惨重。
鸿芯千亿美金骗局被爆雷,全网瞬间炸了。
不过利益涉及太广,新闻很快被压下来,多方人员奔波走动,试图寻找解救破局之法。
可是很难,太难了。
一直以来,鸿芯被看好、鼓励和追捧,被推至津市半导体基金会的核心成员位置,高高位于雪山之巅。
雪山之巅崩塌,便会带来毁天灭地的雪崩灾害。
大雪压境,所过之处,无一生还。
牵一发而动全身,鸿芯就处于这么个核心位置。
如果不能完美解决鸿芯爆雷破产的问题,接下来的津市半导体将大受打击,严重还会重创津市经济。
***
津市市政府市委书记办公室。
曹书记右手握着话筒,耳边听到重重咔一声后,狠狠闭上眼,脸上表情沉重而疲惫。
几秒后,他睁开眼,鼓足精神气,照着电话簿号码继续拨打下一个电话。
电话响起来,曹书记缓和语气,放低姿态:是我,曹文翰。你我这么熟就不必寒暄,我曹文翰今天开门见山直接说,事关津市半导体的未来鸿芯项目还能不能挽救?
资金冻结,项目停滞?不,现在鸿芯不能停滞,它一停下来,那些在它带动下向前走的关联企业统统会被碾碎!
你看能不能产业重组?
收购!并购!重新确定资本结构,股权重整或者资产控制调整!总而言之,鸿芯这个项目不能停滞!事关津市未来的经济结构发展,我恳请您出面收购鸿芯,保住鸿芯项目,保住半导体基金。
沉默半晌,话筒那头的人为难的絮叨了很多话,中心内容不外乎拒绝,也劝他赶紧撒手别管鸿芯这烂摊子。
现在鸿芯就是一个烫手山芋,毫无价值可言,谁蠢得出手并购它?
曹书记也是被骗,风险和债务由政府银行等承担,不管怎么说,失误怪不到曹书记头上,别傻得主动撞枪口,能撇开就赶紧瞥干净
无奈地结束通话,曹书记无声叹气,眼神颓然,头顶似乎多了许多白发。
不过一月时间,津市原本大好的形势怎么突然间急转直下走到如今这窘迫不已的地步?
曹文翰一心为津市发展而奋斗,没想到刚来不到两年就栽了这么大一跟头!
如刚才电话里联系的那人所言,鸿芯也不是唯一被爆雷的造芯项目,津市更不是被坑得最惨的,曹书记大可以甩开手不管,反正不必他承担债务和风险。
只是责任和良心不允许曹书记什么都不做。
在津市半导体基金会未受到无可挽回的重创之前,曹书记必须得做些什么尽量挽救。
只要鸿芯项目稳住,继续开发,与之关联的半导体基金会就还能稳住再撑一段时间。
麻烦的是现在没有哪个大公司、大企业敢出手接管鸿芯做产业结构重组,曹书记这几天一直拨打电话,所有回复都是拒绝。
这时秘书敲门进来,语气急促:曹书记,华电科、中环、美鑫等半导体企业有意退出津市半导体基金会!商谈落地津市的海光临时撤回合作谈话,还有其他半导体关联的公司反对和不满的声浪越来越激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处境风急浪高,险象环生。
曹书记心焦,病急乱投医拍板道:找陈天鹤。
秘书连忙点头:我这就去备车。
等等!曹书记喝住秘书,按着抽痛不已的太阳穴说:我先联系陈天鹤,你出去吧。
是。秘书退出。
曹书记拨通陈天鹤的联系电话,将来意简单说明,得到陈天鹤长时间的沉默以及委婉推辞。
您太高看我,我哪来的本事重组一个不属于我名下资产的产业领域?我一个房地产和餐饮行业厂商,怎么敢染指半导体产业?陈天鹤说:您让我带头拉拢投资,做起半导体基金会还行,并购鸿芯重组结构是在为难我。
曹书记听懂了陈天鹤话里的推脱之意,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他不会找陈天鹤,但是到了找陈天鹤出手的时候,他也有他的考量。
陈天鹤带头组织起津市半导体基金会,人脉方面不必说,或许吆喝一声就能集齐八方管理人才。
他资产过百亿、千亿,本人也是块活招牌,如果是陈天鹤出手收购鸿芯,一能安定关联企业的心,二能活络断裂的资金链,三来可以吸引专业人才接管鸿芯做重组处理。
曹书记将理由掰开来细说,试图说服陈天鹤,他以为对外标榜爱国企业、爱国商人的陈天鹤听完理由会仔细考虑并同意。
哪料陈天鹤拒绝:曹书记,我心有余,力不足。我心力主要耗在腾辉集团,剩下一点精力放在基金会,要是腾出手接管鸿芯,不小心连累基金会的发展不是雪上加霜吗?
曹书记心一沉,端正的脸如覆寒霜。
陈天鹤这是利用基金会威胁他?
我管不了鸿芯,您真有心挽救陈天鹤沉吟片刻,说道:我推荐蓝河科技,他们的革芯项目和鸿芯项目一样,技术方面说不定还有重叠的地方。
说不定蓝河科技真能力挽狂澜陈天鹤笑问:曹书记,您知道蓝河科技吗?
他怎么会不知道蓝河科技的革芯项目?
去年鸿芯和革芯明争暗斗,还是他亲自决定放弃革芯,推荐鸿芯项目列入市、省重点在建项目计划,一路开绿灯、落实鼓励优惠政策,以至于蓝河科技的革芯渐渐没了声音。
曹书记用力握紧拳头,深深地吸气、呼气,沉着冷静回应陈天鹤:我明白陈董的意思了。但是我有一点不懂,想请教陈董。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