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这是他后妈常做的,他后妈和关白羽一样,煮饭的时候顺便蒸点什么,就当菜了。
咸菜和榨菜,都是关白羽腌的,他奶奶还在世的时候,就教过他做这些,等他奶奶没了,他就自己做。
也亏得他有这手艺,捡了隔壁村榨菜厂种了之后长得不好不要的榨菜和榨菜厂不要的榨菜叶子回来腌制,能腌够吃一年的咸菜榨菜。
他养父母家里有种菜的地,但他不会去那边摘菜,而是自己在河边种了一些零零碎碎的蔬菜,再加上左邻右舍偶尔给的,倒也够吃。
就是吃不上肉。
不过他奶奶在世的时候,他也吃不上,其实习惯了。
他奶奶以前是什么样子的他不知道,自他有记忆以来,他奶奶一直都是只顾着自己吃好喝好的,她都不许正在奶孩子的儿媳妇吃她的肉,别说他这个养孙子了。
关白羽抬头去看石振。
这个表哥出现的突然,他起初有些忐忑,现在却已经变成诚惶诚恐。
这人对他,实在太好。
三人吃了饭,石振就道:家里柴火不够,我出去买一些。
关白羽闻言,忙道:我跟你一起去。
见石振看过来,关白羽又道:周围的人家我都认识,我跟着去,买柴火也能便宜点。
他身世尴尬,村里总有些孩子看不起他,拿他取笑。
不过村里的大人对他是同情居多,并不讨厌他,尤其在他成绩很好的情况下。
毕竟他碍不着别人什么,他亲爹还是在村里长大的。
我本来想去跟关叔买石振道。
关白羽想也不想就说:关叔那里没有柴火。关婶在工厂上班,他们家不养蚕,也没有桑枝。
关建国的妻子婚前就在村里的化纤厂上班,婚后因为生孩子被化纤厂辞了,隔了一年又去沙发厂找了工作。
沙发厂离这边有点远,她上班又要三班倒,有时候就不回来睡觉,在工厂睡宿舍,石振之前都没见过她。
她有工作,自然就不养蚕了,毕竟养蚕是个辛苦活儿,要起早贪黑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不说,还赚不了多少钱。
所以他家的桑地,是租给了别人的,租地的就是关白羽的养父母。
关白羽的养父母很勤劳,每年都要养三四张蚕种村里人养蚕,都是统一买的蚕种,而蚕卵产在纸张上,一张张的。
蚕养大的时候,他养父家堂屋地上,他家楼上地上,到处都是蚕,一家三口吃饭睡觉都挤在一间屋里。
不过即便这样,他们也没挣到多少钱,因为又是盖房子,又是办丧事,还要供两个孩子读初中,甚至欠了外债。
当然,村里这样的人家不少,多得是为了面子,欠钱也要把两层小楼给盖起来的。
关白羽带着石振去了自己养父那边。
石振还是第一次见关白羽的养父母。
他本是想有了点钱,买点礼物再上门的,可惜实在太穷,现在就只能端了一碗猪皮炖黄豆。
好在关广国并不在意。
要是关白羽爷爷奶奶过来,他们肯定要计较一下,毕竟他们帮人家把孩子养这么大了。
但石振只是关白羽姨妈家的孩子,按照关白羽说的,他妈已经死了,石振的妈也没了他们还能计较啥?
听说关白羽要买桑枝,关广国拿了几捆给他:不要你的钱了。
张秀美却不乐意:人家要买,轮得到你做好人?
张秀美又拿了几捆桑枝出来,对关白羽道:一块钱。
石振正要拿钱,关白羽就给了张秀美一块钱。
张秀美见状,轻嗤一声。
她就知道,那个没了的老太婆,一定给关白羽留了钱。
明明她女儿才是关家人,那个老太婆却只惦记着关白羽。
关白羽没说话,和石振一起,分几趟把柴火搬回去,放在自己床边。
他这房子很小,所以粮食柴火,他都是放在自己床边的。
他们搬好柴火,却见关白羽养父家并不像往日那样早早关门,家里的大门大开着,关白羽的养父还从隔壁滚了一口大缸过来。
这是要干什么?石振问。
关白羽道:有人来杀猪。
确实是有人要来杀猪。
村里平常没啥事儿,大家都很闲,知道关广国家里有人要来杀猪,都跑出来看热闹,还有人问关广国要猪血。
关广国应了:等下一定给你们一碗。
杀猪的人没过多久就来了,瞧见那人,石振挺惊讶的来杀猪的,竟然就是他早上买肉的那个摊贩。
当然来的不止他一个,还有别的摊贩,他们一共三个人。
三人一来,二话不说就去关广国家后面的猪圈拖猪,几个大男人硬生生把叫个不停的猪拖了出来,又按到长凳上去,准备杀猪。
其实杀猪,直接在地上杀最方便,但他们舍不得浪费猪血,所以会用长凳把猪架起来,下面好接猪血。
猪血也是好东西,吃了能补血关白羽那样子,明显营养不了,多半也贫血。
石振琢磨着要买点猪血了,也想着能不能趁此机会,再买点肉。
第13章
那三个屠户,一共要杀三只猪。
三只猪能接不少猪血了,这边的人接猪血,会先准备一桶水,在里面放上盐,等猪血放进去的时候,不停地搅拌最后混了水和盐的猪血会凝结起来,再将之煮熟切开,就成了一块块的血豆腐。
一般一只猪做的血豆腐能有一大锅,一家人是吃不完的,关白羽的养父就只要了一只猪的猪血。
剩下两只猪的猪血,被左邻右舍要了,他们分一分带回去吃。
猪杀了之后,要剃毛,要处理内脏,那三个屠户分工合作,忙活起来。
石振就去跟自己买过两次东西的屠户搭话。
他五官长得很好,穿的衣服倒是破破烂烂的,再配上一身黑皮,瞧着就是个淳朴的农村青年,反正是让人很有好感,容易亲近的那种。
那屠户三十几岁,姓朱,他就挺喜欢石振的,有一搭没一搭地跟石振说话。
这年头,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之后,大家就越来越爱面子,朱屠户在镇上卖肉,有些人家一分钱没有,也会想着要来赊点肉吃,实在买不起不得不买便宜的肉的时候,也爱找理由,甚至还有人说是给狗吃的眼前的青年直接说自己没钱,少见的真诚,也让他印象很深。
朱大哥,你们都是前一天晚上杀好猪,第二天去卖的?我能跟你学杀猪吗?石振问。
卖菜说实话赚不到几个钱,不过卖肉应该会赚的多一点。
他记得他在菜场逛的时候,买肉的人有不少,但卖肉的人数量不多,总共也就十来个人,这也就算了,其中有几个人对顾客的态度明显态度不好。
这应该是历史遗留问题以前在镇上卖肉,那是国家单位的,对顾客态度再差,依然有人来买!
后来肉联厂解散了,这些人却还是在卖肉,并且态度不怎么样。
以后这边的人口会越来越多,石振相信在超市之类没有出现在这个镇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卖肉会是个很好的生意。
当然,他不会一直卖肉,但他出来闯荡,也不止为了自己他上辈子想法子把村里很多人带了出来,这次也会一样。
哪怕他将来不卖肉了,也可以让他村里人来卖。
学杀猪?你学了也不能去卖肉啊,朱屠户笑起来,我们杀猪,都是偷偷杀的,按理要卖的猪肉,都要从屠宰场拿。而且菜场的摊位是有数的,你要弄到也不容易,买一个摊位总要个几千。
朱屠户一说屠宰场,周围人也聊了起来。
镇上卖肉的人按规定是不能自己杀猪来卖的,因为这样就少交税了眼下,一只猪要交五元的税,还有五元的屠宰费。
朱屠户他们出来杀猪,就是为了省这个税和屠宰费,这样一只猪就能多挣十块钱。
杀猪多累啊,我要不是盖房子欠了钱,肯定不干这活儿。朱屠户叹气。
他杂七杂八说了不少事情,比如屠宰场的猪,是会用能吃的颜料在猪身上盖章的,他们外面杀的猪没有盖章,所以他拿去镇上卖,要小心翼翼的,不然被发现了要被罚款。
而他们出来杀猪,跟村里人买猪肉的价格,跟屠宰场跟村里人买肉的价格一样,村里人之所以把猪给他们,而不是送屠宰场,一是因为让他们杀可以接猪血,二则是因为屠宰场那边,村民的猪杀了之后到底称出来几斤,村民压根不知道。
在屠宰场买猪,他们有时候会把猪的分量写少几斤给我们,朱屠户笑起来,然后回头再来我们摊位上,跟我们拿肉。
如今屠宰场的工作人员,都是以前肉联厂的,这样乱七八糟的事情有不少。
石振想起来自己买猪尾巴那次,就有人来朱屠户这边,朱屠户二话不说,就给了人家一块肉。
朱屠户大概也是心里郁闷,说了一些屠宰场乱七八糟的事情,比如屠宰场每天杀好几只猪,猪肉也就罢了,要当着他们的面过称的,不能少给他们,但猪有大小,它们的内脏也就有轻重,到头来谁跟他们关系好,就给谁重的猪内脏,哪怕人家从屠宰场拿走的猪分量很轻。
猪肚猪肝猪心等等等等,价格都不便宜,两百斤的猪跟一百斤的猪的内脏,算下来差不少钱!偏偏这边卖猪,是杀了之后称没了内脏的整猪的分量算钱的,内脏不过称白送。
石振顺着朱屠户聊天,越聊越投机,也把猪肉价格全弄清楚了。
当屠户怕是不成了,不过石振问:猪头只要五毛钱一斤?
朱屠户道:去了舌头耳朵的,五毛钱一斤。
年底的时候,猪头价格会特别贵,因为本地人喜欢买个猪头祭祖,但平常猪头很便宜,至于为什么这么便宜猪头里面骨头很多,肉少,五毛钱一斤买回来,不知道会拆出多少骨头。
猪头个头还挺大的,一般人家,想吃猪肉的时候,不会买个猪头回家。
石振看完杀猪才回去睡觉,当然,也没忘记跟人要一点猪血。
他跟关白羽的事情,现在村里人都已经知道了,众人对他很好奇,但没有什么恶意,也不介意分他一点猪血。
第二天一大早,石振去镇上买了一块豆腐,准备晚上吃猪血豆腐羹,此外还买了一点桂皮香叶之类的香料调料。
他打算攒几天钱,买个猪头炖了,然后趁着周末的时候,试试去镇上卖猪头肉。
周末孩子放学,镇上的人乐意买点好吃的给孩子们吃。
此外这时候镇上几乎没有卖熟食的人,卖猪头肉应该没有问题。
最重要的是,卖不掉也亏不了多少钱,还能自己吃。
至于他要去挖河泥周末的话,可以让关白羽看着卖。
当然,这要跟关白羽商量一下。
石振有了打算,就准备当天晚上跟关白羽石星火商量一下。
结果这天晚上回到家,他就得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带着石星火卖泥的那个人,不继续卖泥了。
卖泥给水泥厂能挣钱,但这泥是不能乱挖的,就算卖自家地里的泥,也不能把自己的地掘成大坑。
事实上,村里是不允许的卖泥,只是大部分时候睁只眼闭只眼罢了挖坑不行,把土坡什么的挖了就没问题。
所以那人本就不可能一直卖泥。
只是他不卖泥了,就不需要雇佣石星火了,石星火也暂时没有了工作。
石振想了想,就道:哥,明天你跟我去我工作的地方,我的活儿给你干。
他决定了,明天就开始卖猪头肉。
挖河泥的活儿石星火是能干的,让石星火去干这活儿,他就能腾出手做小生意了。
之前他只能找做小工的工作,是因为做卖猪头肉这样的生意至少也要一口锅,要有买猪头的钱,而他没有。
现在的话,他可以在关白羽这里做了去卖。
第14章
第二天一大早,石振就带着石星火去了自己工作的地方,跟汪成发说了想让自己堂哥代替自己工作的事情。
他们做小工的,也不签什么合约,谁干都一样,石星火年纪大,看着还比刚成年的石振壮实,汪成发自然没意见。
当然他这么好说话,主要也是因为前些日子,石振跟他们把关系搞得很好的缘故。
我堂哥家离的远,我们这里的话不太会说,拜托你们看着他点。石振又对其他人说。
众人都答应了。
石振闻言放下心来,石星火不太会跟陌生人交流,但现在他说了石星火是听不懂这边的话,这些人也就不会想到石星火智力有问题了。
至于干活,让石星火跟着别人干这种不需要什么技术的活,这是一点事情都没有的。
石星火已经挖了好几天泥,这次挖河泥虽然跟他之前干的挖泥的活儿不太一样,但也差不多,他完全能做。
汪成发见他跟石振一样干活卖力,挺满意的。
这段河他们快挖完了,因为干得快,上面还给了奖励,接下来砌石坡,上面会安排别的人来管,轮不到他,但要他挑几个小工跟着人家干,他打算挑几个干活卖力的。
原本石振是其中之一,现在换成石星火也可以。
把石星火送到工地上之后,石振就背着猪头,回到村子里。
他今天早上去屠户那里买了个猪头。
这个猪头已经没有舌头和耳朵了,一共十二斤,花了他六元钱。
除了猪头,他还买了一个挺大的不锈钢盆子,准备等下用来装猪头肉。
这不锈钢盆子就比较贵了,花了他二十元他不得不挪用了给石星火存的钱。
等过几天,他连本带利还回去。
农村土灶上的铁锅都很大,完全炖的下一颗猪头,石振先用火烧掉猪头上的毛,这才将猪头放进去炖,又放进去各种调料。
他炖了三个小时,猪头早已骨肉分离,就拆了骨头,然后将肉切小,连同卤汁一起,倒进不锈钢脸盆里。
石振的厨艺一般,他做不出令人惊艳的吃食,就打算做本地人会做的一种吃食,冷切猪头肉。
冷切猪头肉的做法跟冷切羊肉差不多,就是将猪头肉煮熟之后,和卤汁一起放进容器里,等变凉凝固了,再连肉带卤汁,一块块切开。
恋耽美
咸菜和榨菜,都是关白羽腌的,他奶奶还在世的时候,就教过他做这些,等他奶奶没了,他就自己做。
也亏得他有这手艺,捡了隔壁村榨菜厂种了之后长得不好不要的榨菜和榨菜厂不要的榨菜叶子回来腌制,能腌够吃一年的咸菜榨菜。
他养父母家里有种菜的地,但他不会去那边摘菜,而是自己在河边种了一些零零碎碎的蔬菜,再加上左邻右舍偶尔给的,倒也够吃。
就是吃不上肉。
不过他奶奶在世的时候,他也吃不上,其实习惯了。
他奶奶以前是什么样子的他不知道,自他有记忆以来,他奶奶一直都是只顾着自己吃好喝好的,她都不许正在奶孩子的儿媳妇吃她的肉,别说他这个养孙子了。
关白羽抬头去看石振。
这个表哥出现的突然,他起初有些忐忑,现在却已经变成诚惶诚恐。
这人对他,实在太好。
三人吃了饭,石振就道:家里柴火不够,我出去买一些。
关白羽闻言,忙道:我跟你一起去。
见石振看过来,关白羽又道:周围的人家我都认识,我跟着去,买柴火也能便宜点。
他身世尴尬,村里总有些孩子看不起他,拿他取笑。
不过村里的大人对他是同情居多,并不讨厌他,尤其在他成绩很好的情况下。
毕竟他碍不着别人什么,他亲爹还是在村里长大的。
我本来想去跟关叔买石振道。
关白羽想也不想就说:关叔那里没有柴火。关婶在工厂上班,他们家不养蚕,也没有桑枝。
关建国的妻子婚前就在村里的化纤厂上班,婚后因为生孩子被化纤厂辞了,隔了一年又去沙发厂找了工作。
沙发厂离这边有点远,她上班又要三班倒,有时候就不回来睡觉,在工厂睡宿舍,石振之前都没见过她。
她有工作,自然就不养蚕了,毕竟养蚕是个辛苦活儿,要起早贪黑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不说,还赚不了多少钱。
所以他家的桑地,是租给了别人的,租地的就是关白羽的养父母。
关白羽的养父母很勤劳,每年都要养三四张蚕种村里人养蚕,都是统一买的蚕种,而蚕卵产在纸张上,一张张的。
蚕养大的时候,他养父家堂屋地上,他家楼上地上,到处都是蚕,一家三口吃饭睡觉都挤在一间屋里。
不过即便这样,他们也没挣到多少钱,因为又是盖房子,又是办丧事,还要供两个孩子读初中,甚至欠了外债。
当然,村里这样的人家不少,多得是为了面子,欠钱也要把两层小楼给盖起来的。
关白羽带着石振去了自己养父那边。
石振还是第一次见关白羽的养父母。
他本是想有了点钱,买点礼物再上门的,可惜实在太穷,现在就只能端了一碗猪皮炖黄豆。
好在关广国并不在意。
要是关白羽爷爷奶奶过来,他们肯定要计较一下,毕竟他们帮人家把孩子养这么大了。
但石振只是关白羽姨妈家的孩子,按照关白羽说的,他妈已经死了,石振的妈也没了他们还能计较啥?
听说关白羽要买桑枝,关广国拿了几捆给他:不要你的钱了。
张秀美却不乐意:人家要买,轮得到你做好人?
张秀美又拿了几捆桑枝出来,对关白羽道:一块钱。
石振正要拿钱,关白羽就给了张秀美一块钱。
张秀美见状,轻嗤一声。
她就知道,那个没了的老太婆,一定给关白羽留了钱。
明明她女儿才是关家人,那个老太婆却只惦记着关白羽。
关白羽没说话,和石振一起,分几趟把柴火搬回去,放在自己床边。
他这房子很小,所以粮食柴火,他都是放在自己床边的。
他们搬好柴火,却见关白羽养父家并不像往日那样早早关门,家里的大门大开着,关白羽的养父还从隔壁滚了一口大缸过来。
这是要干什么?石振问。
关白羽道:有人来杀猪。
确实是有人要来杀猪。
村里平常没啥事儿,大家都很闲,知道关广国家里有人要来杀猪,都跑出来看热闹,还有人问关广国要猪血。
关广国应了:等下一定给你们一碗。
杀猪的人没过多久就来了,瞧见那人,石振挺惊讶的来杀猪的,竟然就是他早上买肉的那个摊贩。
当然来的不止他一个,还有别的摊贩,他们一共三个人。
三人一来,二话不说就去关广国家后面的猪圈拖猪,几个大男人硬生生把叫个不停的猪拖了出来,又按到长凳上去,准备杀猪。
其实杀猪,直接在地上杀最方便,但他们舍不得浪费猪血,所以会用长凳把猪架起来,下面好接猪血。
猪血也是好东西,吃了能补血关白羽那样子,明显营养不了,多半也贫血。
石振琢磨着要买点猪血了,也想着能不能趁此机会,再买点肉。
第13章
那三个屠户,一共要杀三只猪。
三只猪能接不少猪血了,这边的人接猪血,会先准备一桶水,在里面放上盐,等猪血放进去的时候,不停地搅拌最后混了水和盐的猪血会凝结起来,再将之煮熟切开,就成了一块块的血豆腐。
一般一只猪做的血豆腐能有一大锅,一家人是吃不完的,关白羽的养父就只要了一只猪的猪血。
剩下两只猪的猪血,被左邻右舍要了,他们分一分带回去吃。
猪杀了之后,要剃毛,要处理内脏,那三个屠户分工合作,忙活起来。
石振就去跟自己买过两次东西的屠户搭话。
他五官长得很好,穿的衣服倒是破破烂烂的,再配上一身黑皮,瞧着就是个淳朴的农村青年,反正是让人很有好感,容易亲近的那种。
那屠户三十几岁,姓朱,他就挺喜欢石振的,有一搭没一搭地跟石振说话。
这年头,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之后,大家就越来越爱面子,朱屠户在镇上卖肉,有些人家一分钱没有,也会想着要来赊点肉吃,实在买不起不得不买便宜的肉的时候,也爱找理由,甚至还有人说是给狗吃的眼前的青年直接说自己没钱,少见的真诚,也让他印象很深。
朱大哥,你们都是前一天晚上杀好猪,第二天去卖的?我能跟你学杀猪吗?石振问。
卖菜说实话赚不到几个钱,不过卖肉应该会赚的多一点。
他记得他在菜场逛的时候,买肉的人有不少,但卖肉的人数量不多,总共也就十来个人,这也就算了,其中有几个人对顾客的态度明显态度不好。
这应该是历史遗留问题以前在镇上卖肉,那是国家单位的,对顾客态度再差,依然有人来买!
后来肉联厂解散了,这些人却还是在卖肉,并且态度不怎么样。
以后这边的人口会越来越多,石振相信在超市之类没有出现在这个镇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卖肉会是个很好的生意。
当然,他不会一直卖肉,但他出来闯荡,也不止为了自己他上辈子想法子把村里很多人带了出来,这次也会一样。
哪怕他将来不卖肉了,也可以让他村里人来卖。
学杀猪?你学了也不能去卖肉啊,朱屠户笑起来,我们杀猪,都是偷偷杀的,按理要卖的猪肉,都要从屠宰场拿。而且菜场的摊位是有数的,你要弄到也不容易,买一个摊位总要个几千。
朱屠户一说屠宰场,周围人也聊了起来。
镇上卖肉的人按规定是不能自己杀猪来卖的,因为这样就少交税了眼下,一只猪要交五元的税,还有五元的屠宰费。
朱屠户他们出来杀猪,就是为了省这个税和屠宰费,这样一只猪就能多挣十块钱。
杀猪多累啊,我要不是盖房子欠了钱,肯定不干这活儿。朱屠户叹气。
他杂七杂八说了不少事情,比如屠宰场的猪,是会用能吃的颜料在猪身上盖章的,他们外面杀的猪没有盖章,所以他拿去镇上卖,要小心翼翼的,不然被发现了要被罚款。
而他们出来杀猪,跟村里人买猪肉的价格,跟屠宰场跟村里人买肉的价格一样,村里人之所以把猪给他们,而不是送屠宰场,一是因为让他们杀可以接猪血,二则是因为屠宰场那边,村民的猪杀了之后到底称出来几斤,村民压根不知道。
在屠宰场买猪,他们有时候会把猪的分量写少几斤给我们,朱屠户笑起来,然后回头再来我们摊位上,跟我们拿肉。
如今屠宰场的工作人员,都是以前肉联厂的,这样乱七八糟的事情有不少。
石振想起来自己买猪尾巴那次,就有人来朱屠户这边,朱屠户二话不说,就给了人家一块肉。
朱屠户大概也是心里郁闷,说了一些屠宰场乱七八糟的事情,比如屠宰场每天杀好几只猪,猪肉也就罢了,要当着他们的面过称的,不能少给他们,但猪有大小,它们的内脏也就有轻重,到头来谁跟他们关系好,就给谁重的猪内脏,哪怕人家从屠宰场拿走的猪分量很轻。
猪肚猪肝猪心等等等等,价格都不便宜,两百斤的猪跟一百斤的猪的内脏,算下来差不少钱!偏偏这边卖猪,是杀了之后称没了内脏的整猪的分量算钱的,内脏不过称白送。
石振顺着朱屠户聊天,越聊越投机,也把猪肉价格全弄清楚了。
当屠户怕是不成了,不过石振问:猪头只要五毛钱一斤?
朱屠户道:去了舌头耳朵的,五毛钱一斤。
年底的时候,猪头价格会特别贵,因为本地人喜欢买个猪头祭祖,但平常猪头很便宜,至于为什么这么便宜猪头里面骨头很多,肉少,五毛钱一斤买回来,不知道会拆出多少骨头。
猪头个头还挺大的,一般人家,想吃猪肉的时候,不会买个猪头回家。
石振看完杀猪才回去睡觉,当然,也没忘记跟人要一点猪血。
他跟关白羽的事情,现在村里人都已经知道了,众人对他很好奇,但没有什么恶意,也不介意分他一点猪血。
第二天一大早,石振去镇上买了一块豆腐,准备晚上吃猪血豆腐羹,此外还买了一点桂皮香叶之类的香料调料。
他打算攒几天钱,买个猪头炖了,然后趁着周末的时候,试试去镇上卖猪头肉。
周末孩子放学,镇上的人乐意买点好吃的给孩子们吃。
此外这时候镇上几乎没有卖熟食的人,卖猪头肉应该没有问题。
最重要的是,卖不掉也亏不了多少钱,还能自己吃。
至于他要去挖河泥周末的话,可以让关白羽看着卖。
当然,这要跟关白羽商量一下。
石振有了打算,就准备当天晚上跟关白羽石星火商量一下。
结果这天晚上回到家,他就得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带着石星火卖泥的那个人,不继续卖泥了。
卖泥给水泥厂能挣钱,但这泥是不能乱挖的,就算卖自家地里的泥,也不能把自己的地掘成大坑。
事实上,村里是不允许的卖泥,只是大部分时候睁只眼闭只眼罢了挖坑不行,把土坡什么的挖了就没问题。
所以那人本就不可能一直卖泥。
只是他不卖泥了,就不需要雇佣石星火了,石星火也暂时没有了工作。
石振想了想,就道:哥,明天你跟我去我工作的地方,我的活儿给你干。
他决定了,明天就开始卖猪头肉。
挖河泥的活儿石星火是能干的,让石星火去干这活儿,他就能腾出手做小生意了。
之前他只能找做小工的工作,是因为做卖猪头肉这样的生意至少也要一口锅,要有买猪头的钱,而他没有。
现在的话,他可以在关白羽这里做了去卖。
第14章
第二天一大早,石振就带着石星火去了自己工作的地方,跟汪成发说了想让自己堂哥代替自己工作的事情。
他们做小工的,也不签什么合约,谁干都一样,石星火年纪大,看着还比刚成年的石振壮实,汪成发自然没意见。
当然他这么好说话,主要也是因为前些日子,石振跟他们把关系搞得很好的缘故。
我堂哥家离的远,我们这里的话不太会说,拜托你们看着他点。石振又对其他人说。
众人都答应了。
石振闻言放下心来,石星火不太会跟陌生人交流,但现在他说了石星火是听不懂这边的话,这些人也就不会想到石星火智力有问题了。
至于干活,让石星火跟着别人干这种不需要什么技术的活,这是一点事情都没有的。
石星火已经挖了好几天泥,这次挖河泥虽然跟他之前干的挖泥的活儿不太一样,但也差不多,他完全能做。
汪成发见他跟石振一样干活卖力,挺满意的。
这段河他们快挖完了,因为干得快,上面还给了奖励,接下来砌石坡,上面会安排别的人来管,轮不到他,但要他挑几个小工跟着人家干,他打算挑几个干活卖力的。
原本石振是其中之一,现在换成石星火也可以。
把石星火送到工地上之后,石振就背着猪头,回到村子里。
他今天早上去屠户那里买了个猪头。
这个猪头已经没有舌头和耳朵了,一共十二斤,花了他六元钱。
除了猪头,他还买了一个挺大的不锈钢盆子,准备等下用来装猪头肉。
这不锈钢盆子就比较贵了,花了他二十元他不得不挪用了给石星火存的钱。
等过几天,他连本带利还回去。
农村土灶上的铁锅都很大,完全炖的下一颗猪头,石振先用火烧掉猪头上的毛,这才将猪头放进去炖,又放进去各种调料。
他炖了三个小时,猪头早已骨肉分离,就拆了骨头,然后将肉切小,连同卤汁一起,倒进不锈钢脸盆里。
石振的厨艺一般,他做不出令人惊艳的吃食,就打算做本地人会做的一种吃食,冷切猪头肉。
冷切猪头肉的做法跟冷切羊肉差不多,就是将猪头肉煮熟之后,和卤汁一起放进容器里,等变凉凝固了,再连肉带卤汁,一块块切开。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