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重生之奋斗 > 重生之奋斗
错误举报

——(96)

    因为石振的插手,赵秋娟接下来相看,都黄了。
    赵美云是个不太敢跟人说真实想法的人。
    她焦头烂额地回绝了那些来提亲的人,又去回绝石志强。
    到了石志强家,她不敢说是没看上石志强,只唯唯诺诺地说是赵秋娟还小,不着急。
    赵冬娟都嫁了,赵秋娟还小?石志强的母亲自然是要逼问的,赵美云说来说去说不通,最后道:是大林不同意。
    石志强的母亲知道他们家跟石大林的那点矛盾,得了这个理由,就知道这事儿确实成不了了,干脆在赵美云身上发泄了一番怒气:我家志强这么好,你们还不同意,这是有了点钱,眼睛就长天上去了,还想配个龙子啊?我倒要看看,你女儿这么一副丑样子,最后能嫁个什么人,小心嫁不出去!
    石志强的母亲还道:这些,我会跟村里人好好说道说道的!保管所有人都知道你们家眼光高!
    赵美云被说了一通,还真的就开始担心,怕村里传开赵秋娟眼光高的传言,怕因为这样的流言,没人来提亲了。
    她念叨了好一会儿。
    石振:
    不等石振说话,关白羽道:赵姨,我们后天就要走了,你怕什么?
    关白羽一直跟石振一起,赵秋娟这事儿,也是看在眼里的。
    他也觉得,赵美云和赵秋娟,有点太好欺负了。
    赵美云听到关白羽的话,才放松下来:也是
    石振又道:赵姨,大家都羡慕你呢,现在我姐一个月能挣一千多,她眼光高一点,也是正常的。你要怕人说,就去外面,把我姐每个月能挣多少钱的事情说出去,到时候铁定没人会说我姐眼光高。
    赵秋娟摆饭团摊子,一个月下来至少能挣六七百,她还另外绣毛衣。
    她的赚钱能力其实很强。
    但之前,赵美云虽然跟别人说了赵秋娟能挣钱的事情,但只模糊说赵秋娟摆摊能挣个工资钱村里人都以为赵秋娟一个月,就挣个两三百。
    还有人觉得赵秋娟最多挣个一百,自然也就不觉得赵秋娟有多么出众了。
    赵美云一咬牙,还真的去外面了。
    赵秋娟脸都涨红了:我也不是每个月都能挣一千的,我这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话这么说,她还是想让人知道她很厉害,夸一夸她的。
    赵秋娟的心情,复杂极了。
    赵美云倒是在去了外面之后,一咬牙,说赵秋娟一个月,能挣八百块。
    她没好意思说全。
    但这已经让村里人震惊了,他们以为石家最挣钱的,也就是石大林,一个月顶天了挣个一千。
    因为石大林说外面什么都要花钱,还买了彩电,他们觉得石家应该没多少存款。
    可现在赵秋娟一个月能挣八百?
    这也太多了!
    这么看来,石志强真的配不上赵秋娟啊,村长的儿子都不够格!
    乡长的儿媳妇,都挣不了赵秋娟这么多!
    村里人突然觉得,相貌平平的赵秋娟,跟天仙似的,甚至有人专门来石家,看一眼赵秋娟。
    赵秋娟有些不好意思,又克制不住地虚荣,听到别人夸她,就觉得高兴。
    她也知道这多亏了石振,这几天那是恨不得一天给石振吃十顿,弄得石振哭笑不得。
    一直犹犹豫豫,虽然被自己的儿子逼着,已经收拾好东西,但还是不太想出去的石大山听说这事儿,也震惊了:赵秋娟一天能挣八百?
    这有什么奇怪的?石星朝道:我是给石振干活的,一个月都能挣五六百,她自己摆摊,肯定挣的比我多!
    石大山这下,总算下定决心,要出去了。
    初七这天,石家人收拾好东西,就离开了村子。
    和他们一起离开的,还有另外十五个青壮男子。
    其中六个,是石振挑中,决定带走的,另外的那些,则是打算自己出去打工的。
    石振要带走六个人的事情传出来之后,村里有些人很不高兴,觉得石振不带他们太过分,还有人找上门来,跟石振要说法。
    不过石振不是赵美云,他也不在乎这些人的质问,只道:我觉得他们合适。
    他除了这话,就没有别的话了,那些人闹了没用,只能偃旗息鼓,最后就打算不跟着石振了,他们自己出去打工他们就不信,没有石振带着,他们就找不到工作了。
    大家伙儿,是一起往乡里走的。
    那九人里,大部分人虽然对石振不带他们这件事有点不满,但面上还是跟石振保持了友好。
    可被赵秋娟拒绝的石志强,就对石振很有意见了,一直在跟那六个跟着石振走的人说石振坏话:你们真打算跟着石振走啊?他要是不给你们工资怎么办?你们知道他是要你们去做什么的吗?他把你们带出去,多半是要让你们去做苦力的!
    那六人都是石振特地挑的,人挺不错,其中年纪最大的那个就道:我们知道我们是出去卖力气的怎么了?
    石志强满肚子的话,被噎了回去。
    这人又道:你出去找活儿干,难道不卖力气?就他们这些人,都是没怎么读书的,出去了不卖力气还能干啥?当老师当医生?
    这个石志强,也太飘了。
    石振的拖拉机还停在乡里的学校旁边。
    几天不开,这拖拉机一下子发不着了。
    石振折腾了很久,才把它发动,然后石家人、关白羽还有那六个男人,就全都挤上去,坐在自带的行李上。
    换成十年后,石振这么开到外面去,铁定被抓。
    不过现在么隔壁拖拉机上,人比他这里还多!
    那边车上除了九个他们村的人,还有几个别的村的呢。
    人多了之后,大家在车里待着,就不那么舒服了,石振为了能透气,甚至没有把塑料布的棚子搭起来,大家伙儿要一起吹冷风。
    不过都是能吃苦的人,大家倒也并不在意。
    石振先把他们带到了县城,然后那六人去住大通铺,他和石家人开了房间。
    第二天,石振本是想让这六人去坐长途公交的,但他们不愿意,石大林也觉得没有要花这个钱,最后大家竟是就这么挤着,一路到了安山镇。
    路上,还有两个跟着石振出来打工的人,学会了开拖拉机。
    拖拉机速度不快,这时候路上人又少,大家学拖拉机,都是直接就在路上学了,然后才去考个交通知识,拿个证。
    石振没打算一直开拖拉机,自然要教会别人。
    他现在,已经琢磨着,要去买一辆自行车了,很多事情,还是骑自行车最方便。
    回去因为人多,其实挺不方便的。
    好在这路石振开过一趟了,对什么时间休息之类的事情更有把握,倒也能忍受。
    初九这天晚上,他们就来到了安山镇。
    石振直接把车开到关建国家,然后让这六人先在关建国家住几天。
    羊毛衫厂那边,最忙的是下半年,上半年活儿不多,也因此他们要过了十五才重新开工,这几天这边,也就是空着的。
    至于往后这几天总能找到地方给这六人住。
    他们村里的人,以前从未想过房子可以出租,可现在,都巴不得有人去跟他们租房子!
    关家村是农村,这里的村民的生活水平,其实远不如镇上,更不能跟大城市比。
    但那六个刚从山里出来的土包子,看到关家村的情况,就被惊呆了:这里的房子真漂亮,都是两层的啊我以后挣了钱,也回去盖一个!
    石振没跟他们多说什么。
    刚出来的人,都会想着要回去山里盖房子,不过等以后他们多半会在外面买房定居。
    石振第二天,就跟村里人租了个房子,又去买了一袋水泥,把那六个人叫去,教他们用碎砖砌墙。
    他们砌出一些半米高的矮墙,到时候在上面架上门板,就是一张张的床了。
    至于为什么睡门板村里人什么都不舍得扔,常常会有以前留下的旧门板,稍微花点钱就能买到,比买床便宜。
    石振教那些人砌墙,还在屋里给他们砌了一个土灶,接了一个水龙头,林林总总的,花了好几天才全部完成。
    而这时候关白羽和梁秦轩,已经找了帮他们做代加工的人,帮他们生产笔袋了。
    不仅如此,梁秦轩的舅舅还从别处买来了一批货,那是一些卡通人物的布贴,可以用缝纫机缝在衣服上做装饰的那种这东西都只有鸡蛋大小,缝在笔袋上,直接就是个装饰品,让他们不用专门去找印有卡通人物的布料了。
    不仅如此,这些东西用缝纫机缝在笔袋上,还更牢固。
    他们公司的启动资金,一共两万,关白羽平均分了一下,一种一万用来生产笔袋,另一万,用来生产书包。
    书包款式都一样,就是用的布料颜色不同,花纹不同,有了区别,至于笔袋,款式分成两种。
    一种是有夹层,制作比较复杂的笔袋,成本每个九毛,另一种没有夹层的笔袋,成本每个只要四毛。
    两种搭配着一万块钱,他们打算生产一万六千个笔袋。
    至于书包,布料和拉链不便宜,每个书包的成本大概要五元左右,他们一共生产两千个。
    这些最后是批发出去的,他们赚的不会太多,但至少能赚一万。
    这已经是暴利了!
    第100章
    关白羽和梁秦轩的公司叫华光,当时他们想了很多名字出来,选了很久,最后觉得还是华光顺口又好记,而且哪怕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都认识这两个字,多好?
    华光暂时没有办公室,但有一个仓库,那是梁父腾出来给他们的。
    不过现在仓库里是空的,梁秦轩和关白羽,这会儿天天在那个给他们做代加工的小作坊里窝着。
    这是他们公司的第一件产品,质量决不能出问题,而在没有员工的情况下,他们只能自己看着。
    小作坊是开在一个农村自建房里,里面工作的人踩的缝纫机,也是老式的那种。
    在八十年代,本地结婚要买的大件之一,就是缝纫机,有那么几年,但凡家庭条件还算不错的人家,结婚的时候都会买缝纫机和自行车。
    自行车大家还是用得上的,但缝纫机很多人压根不用,搁家里角落放着,直接就落灰了。
    也因此,现在在作坊里工作的男人女人们,他们踩的缝纫机,多是自带的。
    没错,男人。
    长溪市这边,相比于重工业,轻工业发展得更好,工厂往往招女工,男人就不好找工作。
    这种小工坊按件给钱,不限男女,自然就有男人愿意来做。
    小工坊是一对夫妻开的,妻子负责接生意收钱,丈夫做搬东西送货之类的活儿,他们父母则在家给工人做饭,以及做些整理工作,全家都很忙。
    很多民营企业,就是这么靠着自家人,一点点做起来的。
    这家人的两间堂屋中间开了个大门,一边被十多个工人占满了,另一边则放了一些货,还有两张桌子。
    这两张桌子一张用来吃饭,一张上面放了热水壶茶叶,是给工人们喝茶的茶水桌。
    关白羽和梁秦轩就在吃饭的桌子边坐着,一起做作业。
    关白羽,你寒假作业,竟然没写过?梁秦轩都吃惊了。
    关白羽道:这有什么奇怪的?
    你不是很喜欢做题吗?寒假放了这么久,你怎么都不做?
    我去我哥老家了。那不是山里么?山里连个电视都看不了,不得做作业?
    关白羽瞥了梁秦轩一眼:没了电视,你就愿意做作业了?没别的好玩的了?
    当然有,但我以为你不会去玩
    关白羽不搭理他了。
    他当然不会去玩,他是要陪他哥。
    但难得的,他哥和他都没事,可以相处的日子,他疯了才做作业。
    他压根就没把作业带去石振老家!
    关白羽和梁秦轩两个人,埋头做作业。
    梁秦轩这个寒假,其实过得并不轻松他每天都要去补课。
    也就是因为这样,他寒假作业同样没做。
    开公司不用学这些的吧?为什么我要学这么多?梁秦轩有点不乐意,我爸不懂这些,照样开大公司啊!他爸虽然当过老师,但他们高中学的理科知识,他爸已经看不懂了!
    你要开比你爸还大的公司,当然要读书!关白羽毫不犹豫,而且时代变化的这么快,你确定不出去看看?
    这些年,长溪市涌现了很多暴发户,有很多人靠着做生意发家。
    也因此,一些比如读书没什么用之类的言论,也甚嚣尘上。
    尤其是那些没读过书,就赚到了钱的老板,更是喜欢这么说。
    不过石振一直对这些嗤之以鼻,常常跟关白羽说读书很重要,关白羽一向听石振的,自然也就坚持不懈地督促梁秦轩读书。
    梁秦轩性格懒散,他倒也不是真的不想读书,纯粹就是他这性格吧,非要有人看着逼着,才肯好好学。
    比如以前他不住校,回家就控制不住自己会去玩,现在住校了,和其他同学一起上晚自习,也就跟着一起学了。
    两人学着学着,到了中午,老板的父母就招呼工人们去拿饭菜。
    这边包吃,不过吃的不怎么样,比如今天,就是一人一碗上面放了一块咸肉的红烧萝卜,工人们端了菜,再拿自己的不锈钢饭盘去盛一碗饭,就回到缝纫机前吃起来。
    大部分人都不挑食,也有不吃萝卜或者不吃那很肥的咸肉的,就把菜给别人,自己拿出腐乳或者榨菜,配米饭吃。
    梁秦轩和关白羽两个人的伙食,就要比他们好了,他们是跟老板一家一起吃的,桌上一碗红烧萝卜,一碗炒青菜,一碗咸肉,还有一个蒜叶炒鸡蛋。
    最重要的是,工人们吃的咸肉是比较肥的五花肉,他们这里的就比较瘦了,五花肉上面带着的排骨也在他们这里!
    那排骨没切断,很长的两根,关白羽和梁秦轩一人一根,啃着特别香,这也就算了,他们还被老板老板娘一顿夸。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