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石振这时候,又看向石大林和赵美云:爸,赵姨,你们先熟悉一下这个小卖部,等熟悉了,以后早上上学,还有晚上放学,也可以再卖点别的东西。
我们卖什么啊?赵美云问,她是想要多挣点钱的。
比如卖泡面。石振笑道。
这时候的孩子,对泡面那是非常喜欢的,他记得上辈子再过几年,小学门口就有人摆摊卖泡面。
现煮的泡面一包卖一元,加一根火腿肠一元五,当时买这个当早餐的孩子,还不少。
光卖这个,赚钱不会太多,但是石大林和赵美云开店的同时顺道卖卖,哪怕一天就卖个十包,也能挣五块钱。
这时的泡面,进价一般是四毛五毛的样子,对一些农村孩子来说,甚至是奢侈品,卖的话完全可以卖一元一碗。
还有就是晚上,一包泡面分成两份放在塑料杯里,再给一个塑料叉子,也会有很多放学的时候肚子饿了的孩子来买。
粉丝汤也能这么卖。
石振随便出了点主意,挑的都是不讲究厨艺的。
赵美云和石大林两个人,可没有厨艺。赵美云对石振很相信,一听就觉得这个能做: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在门口摆一张折叠桌几个凳子,早上就能卖泡面了!
又过了几天,星期一。
凌盛强星期六星期天,是住在自己爷爷奶奶那里的。
他爷爷奶奶都是退休工人,工资不比他爸妈低,给他零花钱给的也大方,以至于他星期一去上学的时候,兜里有五块钱!
他打算去买一个笔袋。
嗯,那家小店里,有些玩具看着也很不错
凌盛强一大早到了小店里,就要买笔袋。
他买了一个三块钱的笔袋,买完之后,突然看到旁边一张硬板纸上,写着泡面一元,旁边还有桌子
这里卖泡面?凌盛强问。
是啊,赵美云笑着问,你要么?要的话我去给你烧。
要!凌盛强想也不想就道。
要加火腿肠吗?火腿肠五毛。
要!凌盛强手上还有两块钱,花钱很大方。
店里有灶台,赵美云往锅里加热水,拆开一包袋装泡面放进去煮,再把一根火腿肠切片放进去
没一会儿,她就端了一碗泡面给凌盛强。
凌盛强吃得特别满足。
来上学的其他孩子看到立刻又有人来买泡面吃了。
他们平常去小卖部买袋装泡面,最便宜的也要六毛七毛,现在烧好的卖一元,他们一点不觉得贵。
赵美云这个早上,大概卖了二十几包泡面。
到了晚上,她又按着石振说的,煮了泡面放进一次性塑料杯,每一杯泡面上,还放一片火腿肠,然后卖五毛钱一杯。
镇上的孩子零花钱多,有很多孩子掏钱买,到后来还有不少孩子围着她等,就等她把泡面煮出来。
这么一天下来,光是卖泡面,赵美云就挣了二十几块钱。
当然这是第一天,所以挣得多,但以后她可以再卖点别的么!
比如茶叶蛋粉丝汤什么的!
她白天空得很,做了之后放店门口卖,多多少少能挣一点。
至于晚上放学的时候店里特别热闹,她要是卖这些,石大林一个人顾不过来这不是有秋娟帮忙吗?
赵秋娟现在早上摆过摊之后,就来店里坐着了,绣毛衣也在这边绣,能帮上她。
前段时间赵冬娟那一番折腾,一度让赵美云很不安。
但后来她病了石大林一点不嫌弃,现在跟石大林一起开店,挣的还不少,她心里的那点惶恐,顿时消失不见。
她私底下跟赵秋娟说:秋娟,现在我们开这个店,挣的可比摆摊卖炸串多,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还你钱了,之后再给阿振还点钱你明年如果想买房子,可以跟你爸借钱的,到时候我们肯定有钱了。
嗯。赵秋娟喜滋滋的。
她已经在镇上摆摊卖饭团很长时间了,镇上很多人认识她,现在她父母开了店,她在店里帮忙
附近的人都觉得她是个勤快的姑娘,还有不少人说她漂亮。
这几天甚至有人打听她的情况,想要给她做媒她心里是很高兴的。
第110章
赵美云对赵秋娟的婚事很上心,但凡有人想给赵秋娟做媒,她都对人家好声好气的。
不过经历过石志强的事情,再加上赵冬娟找了一户很不靠谱的人家,赵美云现在不敢自己做主,有人给赵秋娟介绍对象,她会第一时间告诉石大林和石振,问两人的意见。
石大林对安山镇这边的情况不了解,给不出多少意见,到了石振那里,石振全给否决了。
那些来给赵秋娟说媒的人,一共说了三个人选,那三人在石振看来,都不是什么好的。
不管是他还是赵秋娟,他们的个人条件,放到他们老家去,算很好的了,放到安山镇周边农村,也算不错的。
但是在镇上的人眼里他们是外地人,还没有学历没有正式工作,就算收入不错,也只能跟周边农村家庭的年轻男女在条件上勉强持平。
他们给赵秋娟介绍的,都是镇上那些条件不太好,找不到对象的人。
条件好的镇上的男人,在九十年代,没人会给他介绍一个摆摊的外地女人,那是得罪人。
性别互换也一样。
当然附近农村的话,不管是石振还是赵秋娟,只要露出个意向,还是会有很多人愿意相看的。
再过些年,情况又会不一样,农村做小生意赚到钱的人多起来之后,渐渐的就有农村人有钱的说法了。
唉,我家秋娟年纪还小,不想她这么早结婚赵美云又回绝了一个人。
这边的人跟他们老家不一样,介绍人一开始就探个口风,赵美云这边不愿意,这事儿就悄无声息了。
赵美云等人走了,就跟赵秋娟一起,把煮熟的鸡蛋敲碎,准备做茶叶蛋。
茶叶蛋赵美云每天准备的都不多,卖到后来有剩下的,就自家吃了,一点不浪费。
此外,粉丝汤她也开始卖了。
粉丝很便宜,要不了多少钱,就能煮一大锅。
锅里是放好盐和味精的,有人要的话,就舀一碗出来,然后放进去一点猪油,一点葱花,一点榨菜末,还有火腿肠末,卖五毛钱。
每天放学的时候,赵美云还会把粉丝汤放在一次性杯子里,搭一个一次性的勺子,五毛一杯卖给放学的学生。
利润还是很不错的。
等把茶叶蛋煮上,就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赵秋娟负责做饭。
石大林骑着三轮车出去进货了,赵美云就坐在柜台后面看电视,正看着呢,有人进来。
要买点什么?赵美云下意识地问道,又看过去,然后表情就僵住了。
来的是赵冬娟。
妈,你真的一直在骗我啊!跟我说家里没钱,结果有钱开店!赵冬娟一进来就是指责。
赵美云许久不见女儿,升起的那点子思念,啪嗒一下就没了。
你们两个,就知道帮着石家人,给人家做牛做马,却一点不管我。赵冬娟又道。
赵美云不想听到这些。
以前她不知道怎么办好,就哄着赵冬娟,让她不要说。
不过现在,石大林和石振都已经知道她小女儿是怎么个样子了,她倒是不在意了。
赵美云问:你来做什么?
赵冬娟伸手就要去拿柜台上的豆腐干。
这是一种用透明塑料袋包装,里面指甲大小一块块的豆腐干,味道很好,三毛一包五毛两包,是店里最受欢迎卖得最好的零食之一。
赵美云眼疾手快地拦住了赵冬娟的手,又问:你到底是来做什么的?
赵冬娟表情僵了僵,态度倒是好了点:妈,大伯他们卖的那个里脊肉,是从哪里买的?
赵美云一时间无比失望。
赵冬娟这时候又道:那里脊,肯定是石振找来的吧?他对大伯他们真好啊!又是给炸串摊子,又帮他们弄来这东西他就顾着他们石家人呢!
赵美云道:你走吧。
妈!
你不是处处为着你公婆吗?还让他们来抢你爸的生意你以后别来了!赵美云道。
石大山和陈小芬这炸串摊子,是花钱跟石振买的,可没有占他们便宜。
而且石大林当时是被人跟着抢生意,实在卖不下去了,才把摊子卖给别人的!
陈小芬他们也感恩,这些日子时不时给他们送点吃的,炸鸡腿炸鹌鹑什么的,她都吃过。
她女儿可没给她买过什么吃食,今天过来,就什么都没有拿。
赵冬娟见赵美云这样,都懵了。
赵美云又道:秋娟,让你妹妹出去,看着她一点,别让她拿店里的东西。
赵秋娟闻言,也不做饭了,盯着赵冬娟看。
赵冬娟气不过,转身就走:你把我当贼呢!你不想我来,我以后不来了!
等赵冬娟走了,赵美云才长松了一口气。
这天晚上,石家人照旧是在店里吃饭的。
等小学各个年级的学生都走了,赵秋娟和赵美云就开始做饭。
荤菜他们一般下午就炖好了,饭也会提前做好,所谓做饭,就是炒两个蔬菜。
他们炒菜的时候,石振和石婷都回来了。
石婷一回来,就拿着赵秋娟的自行车,学着骑。
赵秋娟当初学骑自行车,一学就会,石婷个子矮,坐在车座上脚有点够不着地,再加上她胆子小,于是磨磨蹭蹭很久都没有学会。
今天又是石婷没有学会骑自行车的一天。
也是她又一次对着店里的各种零食流口水的一天。
不过石大林听了石振的,要她花钱买,她也就不敢随便拿了拆来吃。
石振还注意到他妹妹现在,似乎只对店里的吃食感兴趣,竟然对那些玩具啊,各种笔啊什么的,没那么在意。
上辈子,她可不止喜欢吃。
不过她这样也正常,这时候大部分玩具外面没有包装。
店里有,她直接就能拿来玩,那些笔也是,她都可以拿着随意把玩。
大概是这样,她觉得买不买无所谓。
吃的就不一样了,那是能吃到肚子里的。
现在石婷最想要的,也就是一辆自行车,这个,石大林是跟她约好的,只要她期末能考进班级前三十,就给她买一辆。
她每天都要上学,有一辆自行车,会方便很多。
石婷如今胃口很好,吃晚饭时盛的饭,比赵秋娟多多了。
石振见她吃得飞快,突然注意到他妹妹好像有点胖?
上辈子石婷从头到尾,都没有胖过。
她从山里出来没多久就恋爱结婚了,第一个夫家又是很抠门的那种,她要吃点什么都不给她吃,她怀孕生孩子,一点没胖。
再后来她就知道爱美了,自己会控制着,不让自己长胖。
现在的石婷,个子还没有长足,但她的腿,比她上辈子要粗很多。
当然,石振宁愿她这样,上辈子的石婷,他一直觉得太瘦了。
石婷上辈子身高长到一米六五,体重就九十斤出头
石振觉得这个身高,一百十斤刚刚好,标准体重。
石婷吃完了,就去阁楼做作业。
石振则回了关家村,去关建国家那边忙活。
他最近,早上都是自己随便弄点吃,中午和石大牛他们一起吃,晚上去石大林那边吃,在家里待着的时间都变少了。
他不太想在一个人在家待着,到底冷清。
石振到了关建国家,见到了关建国。
关叔,你啥时候回来的?这次回来待几天?石振跟关建国打招呼。
关建国去年不开拖拉机之后,跟人合伙买的船,在今年年初造好,下了水。
然后关建国在家呆的时间,就急剧减少,常常一出门就十天半个月的。
这年头没有手机什么的,他每次出去开船,关二奶奶都在家担惊受怕的,一天提他十几回。
关建国的老婆上班是三班倒的,累得很,也因此以前她不怎么出门,整天在家睡觉,现在也总出来了,没少追着女儿跑,让女儿穿棉衣什么的。
昨天晚上回来的,待两天又要走了。关建国道。
你们开船,生意怎么样?石振问,据他所知,九五年应该还是能赚不少的。
没想到关建国听他这么一问,竟然大倒苦水:赚是能赚,可那些瘟神,钱都被他们抢走了!
怎么了?石振问。
关建国就开始说一些开船路上的事情,说是总有人在江上拦着他们,然后就要钱。
有些人是政府工作人员,有些人是假扮的政府工作人员,他们也搞不明白,反正只要被拦下来,不给个一百块,就不让他们走。
另外轮船之间相互抢生意之类乱七八糟的事情也很多。
关建国还道:我这次出去,有一艘小船被撞翻了,那把它撞翻的大船直接开走了,小船上的夫妻从江里爬上来,哭个不停,但已经找不着撞他们的人了。
叹口气,关建国又道:很多江北人,全家生活在船上,我还遇到过有人家的孩子找不着了在江上呢,还能去哪儿了?唉!
关建国去开船,不仅路上会被人拦着要钱,到了码头那边,要用钱的地方也多。
一船货物运过去,利润确实不少,但到他手里的,其实没多少。
他赚的钱,远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多。
但那么贵的船都买了,活儿肯定要去干。
关建国又说了一些事情,比如有些船运水泥,船主太贪心运的多一点,船身没比江面高多少,结果一个大浪,水就进了船舱,水泥都湿了
石振上辈子见过很多事情,知道这世间的苦命人非常多。
关建国年纪大,又一直在外面跑,说起这些时候,也很平静。
恋耽美
我们卖什么啊?赵美云问,她是想要多挣点钱的。
比如卖泡面。石振笑道。
这时候的孩子,对泡面那是非常喜欢的,他记得上辈子再过几年,小学门口就有人摆摊卖泡面。
现煮的泡面一包卖一元,加一根火腿肠一元五,当时买这个当早餐的孩子,还不少。
光卖这个,赚钱不会太多,但是石大林和赵美云开店的同时顺道卖卖,哪怕一天就卖个十包,也能挣五块钱。
这时的泡面,进价一般是四毛五毛的样子,对一些农村孩子来说,甚至是奢侈品,卖的话完全可以卖一元一碗。
还有就是晚上,一包泡面分成两份放在塑料杯里,再给一个塑料叉子,也会有很多放学的时候肚子饿了的孩子来买。
粉丝汤也能这么卖。
石振随便出了点主意,挑的都是不讲究厨艺的。
赵美云和石大林两个人,可没有厨艺。赵美云对石振很相信,一听就觉得这个能做: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在门口摆一张折叠桌几个凳子,早上就能卖泡面了!
又过了几天,星期一。
凌盛强星期六星期天,是住在自己爷爷奶奶那里的。
他爷爷奶奶都是退休工人,工资不比他爸妈低,给他零花钱给的也大方,以至于他星期一去上学的时候,兜里有五块钱!
他打算去买一个笔袋。
嗯,那家小店里,有些玩具看着也很不错
凌盛强一大早到了小店里,就要买笔袋。
他买了一个三块钱的笔袋,买完之后,突然看到旁边一张硬板纸上,写着泡面一元,旁边还有桌子
这里卖泡面?凌盛强问。
是啊,赵美云笑着问,你要么?要的话我去给你烧。
要!凌盛强想也不想就道。
要加火腿肠吗?火腿肠五毛。
要!凌盛强手上还有两块钱,花钱很大方。
店里有灶台,赵美云往锅里加热水,拆开一包袋装泡面放进去煮,再把一根火腿肠切片放进去
没一会儿,她就端了一碗泡面给凌盛强。
凌盛强吃得特别满足。
来上学的其他孩子看到立刻又有人来买泡面吃了。
他们平常去小卖部买袋装泡面,最便宜的也要六毛七毛,现在烧好的卖一元,他们一点不觉得贵。
赵美云这个早上,大概卖了二十几包泡面。
到了晚上,她又按着石振说的,煮了泡面放进一次性塑料杯,每一杯泡面上,还放一片火腿肠,然后卖五毛钱一杯。
镇上的孩子零花钱多,有很多孩子掏钱买,到后来还有不少孩子围着她等,就等她把泡面煮出来。
这么一天下来,光是卖泡面,赵美云就挣了二十几块钱。
当然这是第一天,所以挣得多,但以后她可以再卖点别的么!
比如茶叶蛋粉丝汤什么的!
她白天空得很,做了之后放店门口卖,多多少少能挣一点。
至于晚上放学的时候店里特别热闹,她要是卖这些,石大林一个人顾不过来这不是有秋娟帮忙吗?
赵秋娟现在早上摆过摊之后,就来店里坐着了,绣毛衣也在这边绣,能帮上她。
前段时间赵冬娟那一番折腾,一度让赵美云很不安。
但后来她病了石大林一点不嫌弃,现在跟石大林一起开店,挣的还不少,她心里的那点惶恐,顿时消失不见。
她私底下跟赵秋娟说:秋娟,现在我们开这个店,挣的可比摆摊卖炸串多,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还你钱了,之后再给阿振还点钱你明年如果想买房子,可以跟你爸借钱的,到时候我们肯定有钱了。
嗯。赵秋娟喜滋滋的。
她已经在镇上摆摊卖饭团很长时间了,镇上很多人认识她,现在她父母开了店,她在店里帮忙
附近的人都觉得她是个勤快的姑娘,还有不少人说她漂亮。
这几天甚至有人打听她的情况,想要给她做媒她心里是很高兴的。
第110章
赵美云对赵秋娟的婚事很上心,但凡有人想给赵秋娟做媒,她都对人家好声好气的。
不过经历过石志强的事情,再加上赵冬娟找了一户很不靠谱的人家,赵美云现在不敢自己做主,有人给赵秋娟介绍对象,她会第一时间告诉石大林和石振,问两人的意见。
石大林对安山镇这边的情况不了解,给不出多少意见,到了石振那里,石振全给否决了。
那些来给赵秋娟说媒的人,一共说了三个人选,那三人在石振看来,都不是什么好的。
不管是他还是赵秋娟,他们的个人条件,放到他们老家去,算很好的了,放到安山镇周边农村,也算不错的。
但是在镇上的人眼里他们是外地人,还没有学历没有正式工作,就算收入不错,也只能跟周边农村家庭的年轻男女在条件上勉强持平。
他们给赵秋娟介绍的,都是镇上那些条件不太好,找不到对象的人。
条件好的镇上的男人,在九十年代,没人会给他介绍一个摆摊的外地女人,那是得罪人。
性别互换也一样。
当然附近农村的话,不管是石振还是赵秋娟,只要露出个意向,还是会有很多人愿意相看的。
再过些年,情况又会不一样,农村做小生意赚到钱的人多起来之后,渐渐的就有农村人有钱的说法了。
唉,我家秋娟年纪还小,不想她这么早结婚赵美云又回绝了一个人。
这边的人跟他们老家不一样,介绍人一开始就探个口风,赵美云这边不愿意,这事儿就悄无声息了。
赵美云等人走了,就跟赵秋娟一起,把煮熟的鸡蛋敲碎,准备做茶叶蛋。
茶叶蛋赵美云每天准备的都不多,卖到后来有剩下的,就自家吃了,一点不浪费。
此外,粉丝汤她也开始卖了。
粉丝很便宜,要不了多少钱,就能煮一大锅。
锅里是放好盐和味精的,有人要的话,就舀一碗出来,然后放进去一点猪油,一点葱花,一点榨菜末,还有火腿肠末,卖五毛钱。
每天放学的时候,赵美云还会把粉丝汤放在一次性杯子里,搭一个一次性的勺子,五毛一杯卖给放学的学生。
利润还是很不错的。
等把茶叶蛋煮上,就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赵秋娟负责做饭。
石大林骑着三轮车出去进货了,赵美云就坐在柜台后面看电视,正看着呢,有人进来。
要买点什么?赵美云下意识地问道,又看过去,然后表情就僵住了。
来的是赵冬娟。
妈,你真的一直在骗我啊!跟我说家里没钱,结果有钱开店!赵冬娟一进来就是指责。
赵美云许久不见女儿,升起的那点子思念,啪嗒一下就没了。
你们两个,就知道帮着石家人,给人家做牛做马,却一点不管我。赵冬娟又道。
赵美云不想听到这些。
以前她不知道怎么办好,就哄着赵冬娟,让她不要说。
不过现在,石大林和石振都已经知道她小女儿是怎么个样子了,她倒是不在意了。
赵美云问:你来做什么?
赵冬娟伸手就要去拿柜台上的豆腐干。
这是一种用透明塑料袋包装,里面指甲大小一块块的豆腐干,味道很好,三毛一包五毛两包,是店里最受欢迎卖得最好的零食之一。
赵美云眼疾手快地拦住了赵冬娟的手,又问:你到底是来做什么的?
赵冬娟表情僵了僵,态度倒是好了点:妈,大伯他们卖的那个里脊肉,是从哪里买的?
赵美云一时间无比失望。
赵冬娟这时候又道:那里脊,肯定是石振找来的吧?他对大伯他们真好啊!又是给炸串摊子,又帮他们弄来这东西他就顾着他们石家人呢!
赵美云道:你走吧。
妈!
你不是处处为着你公婆吗?还让他们来抢你爸的生意你以后别来了!赵美云道。
石大山和陈小芬这炸串摊子,是花钱跟石振买的,可没有占他们便宜。
而且石大林当时是被人跟着抢生意,实在卖不下去了,才把摊子卖给别人的!
陈小芬他们也感恩,这些日子时不时给他们送点吃的,炸鸡腿炸鹌鹑什么的,她都吃过。
她女儿可没给她买过什么吃食,今天过来,就什么都没有拿。
赵冬娟见赵美云这样,都懵了。
赵美云又道:秋娟,让你妹妹出去,看着她一点,别让她拿店里的东西。
赵秋娟闻言,也不做饭了,盯着赵冬娟看。
赵冬娟气不过,转身就走:你把我当贼呢!你不想我来,我以后不来了!
等赵冬娟走了,赵美云才长松了一口气。
这天晚上,石家人照旧是在店里吃饭的。
等小学各个年级的学生都走了,赵秋娟和赵美云就开始做饭。
荤菜他们一般下午就炖好了,饭也会提前做好,所谓做饭,就是炒两个蔬菜。
他们炒菜的时候,石振和石婷都回来了。
石婷一回来,就拿着赵秋娟的自行车,学着骑。
赵秋娟当初学骑自行车,一学就会,石婷个子矮,坐在车座上脚有点够不着地,再加上她胆子小,于是磨磨蹭蹭很久都没有学会。
今天又是石婷没有学会骑自行车的一天。
也是她又一次对着店里的各种零食流口水的一天。
不过石大林听了石振的,要她花钱买,她也就不敢随便拿了拆来吃。
石振还注意到他妹妹现在,似乎只对店里的吃食感兴趣,竟然对那些玩具啊,各种笔啊什么的,没那么在意。
上辈子,她可不止喜欢吃。
不过她这样也正常,这时候大部分玩具外面没有包装。
店里有,她直接就能拿来玩,那些笔也是,她都可以拿着随意把玩。
大概是这样,她觉得买不买无所谓。
吃的就不一样了,那是能吃到肚子里的。
现在石婷最想要的,也就是一辆自行车,这个,石大林是跟她约好的,只要她期末能考进班级前三十,就给她买一辆。
她每天都要上学,有一辆自行车,会方便很多。
石婷如今胃口很好,吃晚饭时盛的饭,比赵秋娟多多了。
石振见她吃得飞快,突然注意到他妹妹好像有点胖?
上辈子石婷从头到尾,都没有胖过。
她从山里出来没多久就恋爱结婚了,第一个夫家又是很抠门的那种,她要吃点什么都不给她吃,她怀孕生孩子,一点没胖。
再后来她就知道爱美了,自己会控制着,不让自己长胖。
现在的石婷,个子还没有长足,但她的腿,比她上辈子要粗很多。
当然,石振宁愿她这样,上辈子的石婷,他一直觉得太瘦了。
石婷上辈子身高长到一米六五,体重就九十斤出头
石振觉得这个身高,一百十斤刚刚好,标准体重。
石婷吃完了,就去阁楼做作业。
石振则回了关家村,去关建国家那边忙活。
他最近,早上都是自己随便弄点吃,中午和石大牛他们一起吃,晚上去石大林那边吃,在家里待着的时间都变少了。
他不太想在一个人在家待着,到底冷清。
石振到了关建国家,见到了关建国。
关叔,你啥时候回来的?这次回来待几天?石振跟关建国打招呼。
关建国去年不开拖拉机之后,跟人合伙买的船,在今年年初造好,下了水。
然后关建国在家呆的时间,就急剧减少,常常一出门就十天半个月的。
这年头没有手机什么的,他每次出去开船,关二奶奶都在家担惊受怕的,一天提他十几回。
关建国的老婆上班是三班倒的,累得很,也因此以前她不怎么出门,整天在家睡觉,现在也总出来了,没少追着女儿跑,让女儿穿棉衣什么的。
昨天晚上回来的,待两天又要走了。关建国道。
你们开船,生意怎么样?石振问,据他所知,九五年应该还是能赚不少的。
没想到关建国听他这么一问,竟然大倒苦水:赚是能赚,可那些瘟神,钱都被他们抢走了!
怎么了?石振问。
关建国就开始说一些开船路上的事情,说是总有人在江上拦着他们,然后就要钱。
有些人是政府工作人员,有些人是假扮的政府工作人员,他们也搞不明白,反正只要被拦下来,不给个一百块,就不让他们走。
另外轮船之间相互抢生意之类乱七八糟的事情也很多。
关建国还道:我这次出去,有一艘小船被撞翻了,那把它撞翻的大船直接开走了,小船上的夫妻从江里爬上来,哭个不停,但已经找不着撞他们的人了。
叹口气,关建国又道:很多江北人,全家生活在船上,我还遇到过有人家的孩子找不着了在江上呢,还能去哪儿了?唉!
关建国去开船,不仅路上会被人拦着要钱,到了码头那边,要用钱的地方也多。
一船货物运过去,利润确实不少,但到他手里的,其实没多少。
他赚的钱,远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多。
但那么贵的船都买了,活儿肯定要去干。
关建国又说了一些事情,比如有些船运水泥,船主太贪心运的多一点,船身没比江面高多少,结果一个大浪,水就进了船舱,水泥都湿了
石振上辈子见过很多事情,知道这世间的苦命人非常多。
关建国年纪大,又一直在外面跑,说起这些时候,也很平静。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