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燕离快速地眨了个眼,轻声应下:嗯。
走,本王带你去打听消息。
是。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时间还没定,存稿不多(哭泣
4、第 4 章
快汇入人群之前,薛浪娴熟地从燕离怀里翻出另一个面具,好生戴着,他现在可是禁足的厉王,被人瞧见又该参自己一本了。
酒楼人声鼎沸,说书人唾沫横飞,讲的正是厉王在边关的剽悍战绩。
传说厉王系青面獠牙,三头六臂的妖魔,只一口气,就能吹得楚军人仰马翻。
嚯,本王好大的口气,薛浪听得忍不住发笑,手指轻轻扣着桌沿。
他常使三杆□□,每一杆枪上都有小鬼,对垒三军之时,小鬼一露面,楚军便吓破了胆,不敢再战。
他回来的时候,百姓夹道欢迎,却并不将人当作保家卫国的英雄,转眼就忘了他长什么样子,却还记得他身上背了三把枪。
他只需一声吼,天上便会降下神仙,替他扫平一切障碍。
薛浪看了眼好像在走神的燕离,神仙没有,所向披靡的影卫倒是有一个。
说书人将他吹得神乎其神,着重强调了他的凶恶残暴,尤其是长相,据说头生三角,眼如巨鼓,比门神还要吓人。
民间已经渐渐流传出了厉王样的门神像,谈不上对他多尊崇,就是听闻有这么一尊煞神,能喝百鬼。
燕离握剑的手绷得死紧,双眼通红,犹疑道:主子。。。。。。
杀了吧,杀了这些愚民,厉王在楚军铁蹄下为大庆寻一线生机,而居于后方的安逸百姓,竟敢如此污蔑于他!
薛浪嘴角勾起,把手覆在他拿剑的手上,刚想开口安慰两句,耳边忽地一震。
这厉王,竟是个断袖!
薛浪扬起的嘴角渐渐放下,又忍不住抽搐了两下。
说书的猛灌了口茶,接着信誓旦旦地说:厉王的禁足就是这么来的!
虽然他确实跟老皇帝提了一嘴,但老皇帝顾忌皇家颜面,定不会将这句胡话展出来,一切全凭百姓想象。
薛浪摸了摸鼻子,眼皮一掀就迎上了一向老实本分的影卫疑惑不解的目光,这让他面子上更加挂不住。
他胡说的。
燕离点头应是,没发表意见,薛浪还当他替自己打抱不平,拍了拍他的肩,却又不知道说什么,索性跟着沉默了。
这些议论算轻的,薛浪不怎么放在心上,听了半晌天书,扔下碎银便走了,再听下去可能拉不住燕离。
主子,燕离回头看了一眼兴致勃勃的那群人,低声道,属下割了他们的舌头去。
薛浪忙拉住他,心里酸酸涨涨的,燕离听不得别人说薛浪的不好,前几年不服管教的时候,经常偷跑出去伤人,所幸做得利落又隐蔽,没让人逮到过。
长剑出鞘,天气骤变,狂风呼啦作响,吹得两人发丝纠缠不清,薛浪闭眼感受了一番,心情舒畅,他最喜欢狂风天,什么都能带走。
主子。。。。。。
燕离还待劝他,手腕被薛浪紧紧捏着,不敢挣扎,怕伤了他。
薛浪倾身抱了抱炸毛的小影卫,安慰地笑笑:没事,本王受得。
他不是心胸宽广,只是需要蛰伏,磨去锋芒,练就一颗磐石心,不为世间万物所动摇。
燕离身体微僵,良久,微微低头:属下知错。
之后,两人吃过饭去看了薛浪名下的产业,都是他趁出征之前那一年空闲置办下的,经过几年的经营,可以称为欣欣向荣,好过当年,进账比出账多。
北燕军只回来了一小部分,被安置在城外的别院里,薛浪说了,大手花钱大口吃肉,这是他欠兄弟们的。
老皇帝尽管不喜他,但该有的赏赐一样不少,唯一令薛浪头疼的是,御赐之物不能典当。
厉王已及冠,还未有封地,老皇帝打算把他扔得远远的,却不是现在这个时候,要等太子地位稳固,方能丢弃这枚棋子。
于是乎薛浪的能在陵阳城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厉王府,算是老皇帝做的薄面,堵天下悠悠众口。
薛浪在几个铺子外面晃了一圈,没进去,这些都是他明面上的产业,为了赚钱,其中盈利最多的就是几家青楼,生意日常红火。
一时兴起,他跑到了北燕军住的别院里,跟人过了两招,确定自己没有荒废武功,扔出燕离揍了他们一顿,打击一下他们的自信,便悠哉游哉地往回走。
今夜有天灯会,薛浪自然要去凑凑热闹,于是刚进门吃了口饭,他又换件衣服出门去了。
混在拥挤的人群中,有人忽然撞了一下他的肩膀,接着,燕离清冷的声音传来:主子,有人跟踪您。
嗯。
燕离说完,再度隐入黑暗。
阴谋阳谋他都接得住,就看那人打的什么算盘了。
经过一家酒楼时,二楼有人叫:三哥。
薛浪下意识脚步一顿,脸上的面具防君子不防小人,当初他有多喜欢这个四弟,现在就有多厌恶他。
他原打算当没听见,继续看景时,有个小厮打扮的人拦在他面前:公子,我家主子有请。
薛浪这才抬头看向那扇窗,娃娃脸的公子眼含期待地望着他。
无法,他只能应了,总不能因此跟人在街上大打出手吧。
进了二楼雅间,瑞王,太子,相府公子齐聚一堂,好大的阵仗。
薛浪克己守礼地站在门口,恭敬地见礼:公子。
他不应该认识这些人,他可不舍得这么美的日子用来叙旧。
瑞王握着一截玉笛,坠着金色的流苏,一看便是锦衣玉食养大的小公子,完全可以用富得流油来形容这人。
太子内敛,忠厚老实,或许这只是他的表象。
相府公子相较于二人就显得真实许多,甚至回了个礼,温润如玉。
薛浪一落座,瑞王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道:三哥,你戴着面具做什么?
公子找我何事?薛浪冷淡地忽视他的称呼,表现出些许不耐,在下有要紧事未办,烦请公子长话短说。
瑞王被噎得哑口无言,还是太子无奈开口:三弟,别任性了。
薛浪微微摇头:在下并不认识几位,是否认错人了?
这话一出,瑞王不着痕迹地皱了眉头,可那个跟踪的家伙说的是寸步不离,他刚刚也是看着人进来的,没理由认错了。
面具,对,把面具摘了,看他还怎么抵赖,禁足期间偷跑出府,乃是大不敬,捅到父皇那儿去,再参他一本。
可否摘下面具,瑞王舔舔嘴唇,压制着喜悦的心情,道,我们才知道是否错认了公子。
薛浪还是摇头:在下貌丑,恐会吓到几位。
瑞王连连表示绝对不会,他们不以样貌论英雄。
似乎被纠缠得烦了,薛浪摘了面具,瑞王脸色当时就垮掉了:这,这。。。。。。
不是貌丑,而是漂亮,这是个顶好看的男人,但却绝不是他的三哥。
此人正是燕离,拐上楼的那一点时间,足够他理解主子的意思,换了薛浪的外袍,以假乱真。
太子面沉似水,一肚子被愚弄的怒气,唯有相府公子,兴味盎然地问:这位公子好面生,是何方人士?
为了不给薛浪添麻烦,燕离胡编乱造了一个地方,看相府公子意犹未尽的样子,燕离深知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于是他站起身,一脸被冒犯的不悦:告辞,恕在下不奉陪了。
反正他一个小地方的人,不可能认识陵阳城里的皇亲国戚,也就不存在尊卑观念。
等他走出去,雅间里传来瑞王懊恼的声音:怎么会呢?本王明明亲眼所见。
离开酒楼之后,跟踪的人自然消失了,燕离在小巷里同薛浪换了回来,简单跟他讲了里面发生的事。
薛浪乐不可支:本王的两位兄弟好不经吓。
不过,薛浪熟练地摘了他的面具,捏着他的下巴动了动手腕,疑惑不解道,你是怎么顶着这么漂亮一张脸,说出貌丑的?
燕离由他施为,视线落在虚处,等薛浪放开手,他便后退一步:属下告退。
去吧。
有了这一茬,薛浪逛天灯节的兴致更高了,只是最后万灯齐放的时候,他的身形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萧索。
燕离在暗处看得心疼,大楚折辱薛浪,大庆不接纳他,薛浪就像狂风暴雨中的一叶孤舟,找不到归属。
不像他,他至少有个顶天立地的主子,虽然都是同一人,他尚且能依靠薛浪,薛浪却谁也不能信。
看着薛浪昂着头的背影,燕离想穿过人群,为他披上披风,道一句:主子,歇会儿吧。
可他不能,局势瞬息万变,他才刚回陵阳,太子和瑞王就暗里试探,等他一放松,就扯下他一块肉来。
薛浪不知道他那个小影卫光看他一个背影就能想那么多,他只是盯着天灯燃起的火,思考它们在猎猎秋风中什么时候会彻底熄灭。
5、第 5 章
三月时间一晃而过,薛浪再不情愿,还是要爬起来去早朝。
一上朝,朝臣激烈争辩溅出的口水差点把他淹了,原是武安城发了水灾,难民流离失所,急需发放银两,安抚民众。
而他们正在吵的,就是这块肥肉该分给谁。
这件事说来很简单,办好了大功一件,百姓感念,办不好也能找无关宵小顶罪,顺利脱身。
薛浪自觉朝中无人,安安静静地当个小王爷,甚至想端杯茶喝个彩,这些臣子比酒楼里说书的强多了。
一片混乱中,忽然有人提了一嘴薛浪的名字,喧闹声一滞。
老皇帝若有若无的视线落在薛浪身上,方才那人不是别人,正是薛浪外祖剽骑大将军,身上战功无数,每说一句话都有极大的分量。
老将军一直以来刚正不阿,不因为血缘而对薛浪开方便之门,只因为薛浪有领兵之才,他才肯高看一眼。
薛浪正纳闷,他从小养在宫中,与严肃的外祖并不亲厚,没理由他突然就站队到了自己这边。
鸦雀无声的大殿内,瑞王替薛浪婉拒了老将军的提议:三皇兄为我大庆打下无数胜仗,如今才回来,恐不熟悉政事。。。。。。
说一半,留一半,那意思不就是说他薛浪是个莽夫吗?
这弟弟他是真不喜欢,既然他先三番两次出手了,就别怪他跟他作对了。
薛浪左踏一步站了出来,脸上毫无羞色,反而有慷慨之意,语气诚恳道: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龙椅上的人看了看强出风头的瑞王,想到自己内敛木讷的太子,终究还是允了此事,瑞王锐气太过,是时候挫挫了。
不过老皇帝也没将这事全权交给薛浪去做,指了户部侍郎邢新和禁卫统领叶航协助。
叶航是荆贵妃的表兄,站的瑞王一党,这一去算是对他的削权,敲打敲打不清醒的瑞王。
说实话,薛浪只是代表皇家去的,做不做得了什么不重要,有人帮他做就够了,就算是带个傻子去,也能给赶上树。
薛浪携着一身冷气回府,表情看不出喜怒,带出去那几个侍从亦步亦趋跟着,甚至要跟进薛浪的院子,被薛浪一脚踹了出去。
蠢货。
王爷恕罪!
几个人两股战战地跑了,当天就卷铺盖离开,这主子是真不好伺候。
他们走后,薛浪揉着额角,叫燕离给他收拾包袱。
燕离往包里装了碟点心,不言不语地把不久前才拿出来的东西又装回去。
早朝的事他都听说了,薛浪不愿意被人当作棋子,更不乐意亲民,这一行只能说是枯燥乏味。
薛浪倒在椅子上,眼神冷漠,说着:到地方了,本王就把烂摊子全扔给他们。
吃过午饭,他们就要启程了,户部侍郎不会骑马,坐的马车,叶航心情郁闷,也坐了马车,唯独薛浪骑着匹棕红色的骏马,如回京那天一般,招摇过市。
秋风飒飒,离了陵阳城,满目青山,大人们窝在马车里打盹儿,薛浪叼着朵野花,哼着不着调的曲儿。
边关的生活也是这样惬意,却没有这样好的风光。
沿路,薛浪并不主动同那些人交流,但该看的折子一点没少看,都是些武安城的急报。
大水冲毁了半个武安,死了不少人,剩下的要么苟在危险的大水边缘,要么匆忙出了城,赶往最近的章豫。
一路上他们确实遇到不少难民,但看他们的表情,薛浪觉得或许不是大水那么简单。
夜里,他叫燕离绑了个难民来,说自己是王爷,要去武安治水,问他点情况。
那人一听,面色煞白,急忙劝他:王爷您可千万别去,武安,武安城现在太危险了!
薛浪疑惑发问:为何?一场大水而已,你们连城也不要了吗?
一提起武安,那人就害怕得厉害,冷汗涔涔,燕离站在他身后,他甚至想望燕离怀里靠,汲取点温暖。
薛浪把人拎回面前,威胁道:说实话,不然本王带你一起回城。
那人连连摇头,一个大男人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王爷,王爷饶了小民吧!
薛浪耐心地引导他:你在怕什么?说出来,本王就是来帮你们的。
闻言,虽然还是恐惧难安,男人还是小声地说:武安城,有杀人魔,每杀一人,就留下一截胳膊或腿,我们逃出来之前,半城的人都被他杀了!
越说,男人越害怕,缩着脖子,彷佛下一刻杀人魔就会出现在他面前,燕离碰了一下他的肩,一股热流就顺着男人的裤子流下,腥臭难当。
薛浪嫌弃地离远了一些,燕离会意,把男人扔回了大路上,一接触到地,男人便不要命地拔腿狂奔,不幸的是,在黑夜里惨烈地跌下了山崖。
且不论男人的话里有多少夸大的成分,但听他这么一描述,武安之行顿时变得诡异了起来。
薛浪靠在树干上,脸上倒映着火光,见燕离披星戴月地回来,来了兴致开玩笑:燕离,杀人魔要是对本王下手怎么办?本王可不想缺胳膊少腿。
燕离微征,认真地说:王爷放心,属下不会让他靠近您半步。
恋耽美
走,本王带你去打听消息。
是。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时间还没定,存稿不多(哭泣
4、第 4 章
快汇入人群之前,薛浪娴熟地从燕离怀里翻出另一个面具,好生戴着,他现在可是禁足的厉王,被人瞧见又该参自己一本了。
酒楼人声鼎沸,说书人唾沫横飞,讲的正是厉王在边关的剽悍战绩。
传说厉王系青面獠牙,三头六臂的妖魔,只一口气,就能吹得楚军人仰马翻。
嚯,本王好大的口气,薛浪听得忍不住发笑,手指轻轻扣着桌沿。
他常使三杆□□,每一杆枪上都有小鬼,对垒三军之时,小鬼一露面,楚军便吓破了胆,不敢再战。
他回来的时候,百姓夹道欢迎,却并不将人当作保家卫国的英雄,转眼就忘了他长什么样子,却还记得他身上背了三把枪。
他只需一声吼,天上便会降下神仙,替他扫平一切障碍。
薛浪看了眼好像在走神的燕离,神仙没有,所向披靡的影卫倒是有一个。
说书人将他吹得神乎其神,着重强调了他的凶恶残暴,尤其是长相,据说头生三角,眼如巨鼓,比门神还要吓人。
民间已经渐渐流传出了厉王样的门神像,谈不上对他多尊崇,就是听闻有这么一尊煞神,能喝百鬼。
燕离握剑的手绷得死紧,双眼通红,犹疑道:主子。。。。。。
杀了吧,杀了这些愚民,厉王在楚军铁蹄下为大庆寻一线生机,而居于后方的安逸百姓,竟敢如此污蔑于他!
薛浪嘴角勾起,把手覆在他拿剑的手上,刚想开口安慰两句,耳边忽地一震。
这厉王,竟是个断袖!
薛浪扬起的嘴角渐渐放下,又忍不住抽搐了两下。
说书的猛灌了口茶,接着信誓旦旦地说:厉王的禁足就是这么来的!
虽然他确实跟老皇帝提了一嘴,但老皇帝顾忌皇家颜面,定不会将这句胡话展出来,一切全凭百姓想象。
薛浪摸了摸鼻子,眼皮一掀就迎上了一向老实本分的影卫疑惑不解的目光,这让他面子上更加挂不住。
他胡说的。
燕离点头应是,没发表意见,薛浪还当他替自己打抱不平,拍了拍他的肩,却又不知道说什么,索性跟着沉默了。
这些议论算轻的,薛浪不怎么放在心上,听了半晌天书,扔下碎银便走了,再听下去可能拉不住燕离。
主子,燕离回头看了一眼兴致勃勃的那群人,低声道,属下割了他们的舌头去。
薛浪忙拉住他,心里酸酸涨涨的,燕离听不得别人说薛浪的不好,前几年不服管教的时候,经常偷跑出去伤人,所幸做得利落又隐蔽,没让人逮到过。
长剑出鞘,天气骤变,狂风呼啦作响,吹得两人发丝纠缠不清,薛浪闭眼感受了一番,心情舒畅,他最喜欢狂风天,什么都能带走。
主子。。。。。。
燕离还待劝他,手腕被薛浪紧紧捏着,不敢挣扎,怕伤了他。
薛浪倾身抱了抱炸毛的小影卫,安慰地笑笑:没事,本王受得。
他不是心胸宽广,只是需要蛰伏,磨去锋芒,练就一颗磐石心,不为世间万物所动摇。
燕离身体微僵,良久,微微低头:属下知错。
之后,两人吃过饭去看了薛浪名下的产业,都是他趁出征之前那一年空闲置办下的,经过几年的经营,可以称为欣欣向荣,好过当年,进账比出账多。
北燕军只回来了一小部分,被安置在城外的别院里,薛浪说了,大手花钱大口吃肉,这是他欠兄弟们的。
老皇帝尽管不喜他,但该有的赏赐一样不少,唯一令薛浪头疼的是,御赐之物不能典当。
厉王已及冠,还未有封地,老皇帝打算把他扔得远远的,却不是现在这个时候,要等太子地位稳固,方能丢弃这枚棋子。
于是乎薛浪的能在陵阳城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厉王府,算是老皇帝做的薄面,堵天下悠悠众口。
薛浪在几个铺子外面晃了一圈,没进去,这些都是他明面上的产业,为了赚钱,其中盈利最多的就是几家青楼,生意日常红火。
一时兴起,他跑到了北燕军住的别院里,跟人过了两招,确定自己没有荒废武功,扔出燕离揍了他们一顿,打击一下他们的自信,便悠哉游哉地往回走。
今夜有天灯会,薛浪自然要去凑凑热闹,于是刚进门吃了口饭,他又换件衣服出门去了。
混在拥挤的人群中,有人忽然撞了一下他的肩膀,接着,燕离清冷的声音传来:主子,有人跟踪您。
嗯。
燕离说完,再度隐入黑暗。
阴谋阳谋他都接得住,就看那人打的什么算盘了。
经过一家酒楼时,二楼有人叫:三哥。
薛浪下意识脚步一顿,脸上的面具防君子不防小人,当初他有多喜欢这个四弟,现在就有多厌恶他。
他原打算当没听见,继续看景时,有个小厮打扮的人拦在他面前:公子,我家主子有请。
薛浪这才抬头看向那扇窗,娃娃脸的公子眼含期待地望着他。
无法,他只能应了,总不能因此跟人在街上大打出手吧。
进了二楼雅间,瑞王,太子,相府公子齐聚一堂,好大的阵仗。
薛浪克己守礼地站在门口,恭敬地见礼:公子。
他不应该认识这些人,他可不舍得这么美的日子用来叙旧。
瑞王握着一截玉笛,坠着金色的流苏,一看便是锦衣玉食养大的小公子,完全可以用富得流油来形容这人。
太子内敛,忠厚老实,或许这只是他的表象。
相府公子相较于二人就显得真实许多,甚至回了个礼,温润如玉。
薛浪一落座,瑞王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道:三哥,你戴着面具做什么?
公子找我何事?薛浪冷淡地忽视他的称呼,表现出些许不耐,在下有要紧事未办,烦请公子长话短说。
瑞王被噎得哑口无言,还是太子无奈开口:三弟,别任性了。
薛浪微微摇头:在下并不认识几位,是否认错人了?
这话一出,瑞王不着痕迹地皱了眉头,可那个跟踪的家伙说的是寸步不离,他刚刚也是看着人进来的,没理由认错了。
面具,对,把面具摘了,看他还怎么抵赖,禁足期间偷跑出府,乃是大不敬,捅到父皇那儿去,再参他一本。
可否摘下面具,瑞王舔舔嘴唇,压制着喜悦的心情,道,我们才知道是否错认了公子。
薛浪还是摇头:在下貌丑,恐会吓到几位。
瑞王连连表示绝对不会,他们不以样貌论英雄。
似乎被纠缠得烦了,薛浪摘了面具,瑞王脸色当时就垮掉了:这,这。。。。。。
不是貌丑,而是漂亮,这是个顶好看的男人,但却绝不是他的三哥。
此人正是燕离,拐上楼的那一点时间,足够他理解主子的意思,换了薛浪的外袍,以假乱真。
太子面沉似水,一肚子被愚弄的怒气,唯有相府公子,兴味盎然地问:这位公子好面生,是何方人士?
为了不给薛浪添麻烦,燕离胡编乱造了一个地方,看相府公子意犹未尽的样子,燕离深知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于是他站起身,一脸被冒犯的不悦:告辞,恕在下不奉陪了。
反正他一个小地方的人,不可能认识陵阳城里的皇亲国戚,也就不存在尊卑观念。
等他走出去,雅间里传来瑞王懊恼的声音:怎么会呢?本王明明亲眼所见。
离开酒楼之后,跟踪的人自然消失了,燕离在小巷里同薛浪换了回来,简单跟他讲了里面发生的事。
薛浪乐不可支:本王的两位兄弟好不经吓。
不过,薛浪熟练地摘了他的面具,捏着他的下巴动了动手腕,疑惑不解道,你是怎么顶着这么漂亮一张脸,说出貌丑的?
燕离由他施为,视线落在虚处,等薛浪放开手,他便后退一步:属下告退。
去吧。
有了这一茬,薛浪逛天灯节的兴致更高了,只是最后万灯齐放的时候,他的身形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萧索。
燕离在暗处看得心疼,大楚折辱薛浪,大庆不接纳他,薛浪就像狂风暴雨中的一叶孤舟,找不到归属。
不像他,他至少有个顶天立地的主子,虽然都是同一人,他尚且能依靠薛浪,薛浪却谁也不能信。
看着薛浪昂着头的背影,燕离想穿过人群,为他披上披风,道一句:主子,歇会儿吧。
可他不能,局势瞬息万变,他才刚回陵阳,太子和瑞王就暗里试探,等他一放松,就扯下他一块肉来。
薛浪不知道他那个小影卫光看他一个背影就能想那么多,他只是盯着天灯燃起的火,思考它们在猎猎秋风中什么时候会彻底熄灭。
5、第 5 章
三月时间一晃而过,薛浪再不情愿,还是要爬起来去早朝。
一上朝,朝臣激烈争辩溅出的口水差点把他淹了,原是武安城发了水灾,难民流离失所,急需发放银两,安抚民众。
而他们正在吵的,就是这块肥肉该分给谁。
这件事说来很简单,办好了大功一件,百姓感念,办不好也能找无关宵小顶罪,顺利脱身。
薛浪自觉朝中无人,安安静静地当个小王爷,甚至想端杯茶喝个彩,这些臣子比酒楼里说书的强多了。
一片混乱中,忽然有人提了一嘴薛浪的名字,喧闹声一滞。
老皇帝若有若无的视线落在薛浪身上,方才那人不是别人,正是薛浪外祖剽骑大将军,身上战功无数,每说一句话都有极大的分量。
老将军一直以来刚正不阿,不因为血缘而对薛浪开方便之门,只因为薛浪有领兵之才,他才肯高看一眼。
薛浪正纳闷,他从小养在宫中,与严肃的外祖并不亲厚,没理由他突然就站队到了自己这边。
鸦雀无声的大殿内,瑞王替薛浪婉拒了老将军的提议:三皇兄为我大庆打下无数胜仗,如今才回来,恐不熟悉政事。。。。。。
说一半,留一半,那意思不就是说他薛浪是个莽夫吗?
这弟弟他是真不喜欢,既然他先三番两次出手了,就别怪他跟他作对了。
薛浪左踏一步站了出来,脸上毫无羞色,反而有慷慨之意,语气诚恳道: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龙椅上的人看了看强出风头的瑞王,想到自己内敛木讷的太子,终究还是允了此事,瑞王锐气太过,是时候挫挫了。
不过老皇帝也没将这事全权交给薛浪去做,指了户部侍郎邢新和禁卫统领叶航协助。
叶航是荆贵妃的表兄,站的瑞王一党,这一去算是对他的削权,敲打敲打不清醒的瑞王。
说实话,薛浪只是代表皇家去的,做不做得了什么不重要,有人帮他做就够了,就算是带个傻子去,也能给赶上树。
薛浪携着一身冷气回府,表情看不出喜怒,带出去那几个侍从亦步亦趋跟着,甚至要跟进薛浪的院子,被薛浪一脚踹了出去。
蠢货。
王爷恕罪!
几个人两股战战地跑了,当天就卷铺盖离开,这主子是真不好伺候。
他们走后,薛浪揉着额角,叫燕离给他收拾包袱。
燕离往包里装了碟点心,不言不语地把不久前才拿出来的东西又装回去。
早朝的事他都听说了,薛浪不愿意被人当作棋子,更不乐意亲民,这一行只能说是枯燥乏味。
薛浪倒在椅子上,眼神冷漠,说着:到地方了,本王就把烂摊子全扔给他们。
吃过午饭,他们就要启程了,户部侍郎不会骑马,坐的马车,叶航心情郁闷,也坐了马车,唯独薛浪骑着匹棕红色的骏马,如回京那天一般,招摇过市。
秋风飒飒,离了陵阳城,满目青山,大人们窝在马车里打盹儿,薛浪叼着朵野花,哼着不着调的曲儿。
边关的生活也是这样惬意,却没有这样好的风光。
沿路,薛浪并不主动同那些人交流,但该看的折子一点没少看,都是些武安城的急报。
大水冲毁了半个武安,死了不少人,剩下的要么苟在危险的大水边缘,要么匆忙出了城,赶往最近的章豫。
一路上他们确实遇到不少难民,但看他们的表情,薛浪觉得或许不是大水那么简单。
夜里,他叫燕离绑了个难民来,说自己是王爷,要去武安治水,问他点情况。
那人一听,面色煞白,急忙劝他:王爷您可千万别去,武安,武安城现在太危险了!
薛浪疑惑发问:为何?一场大水而已,你们连城也不要了吗?
一提起武安,那人就害怕得厉害,冷汗涔涔,燕离站在他身后,他甚至想望燕离怀里靠,汲取点温暖。
薛浪把人拎回面前,威胁道:说实话,不然本王带你一起回城。
那人连连摇头,一个大男人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王爷,王爷饶了小民吧!
薛浪耐心地引导他:你在怕什么?说出来,本王就是来帮你们的。
闻言,虽然还是恐惧难安,男人还是小声地说:武安城,有杀人魔,每杀一人,就留下一截胳膊或腿,我们逃出来之前,半城的人都被他杀了!
越说,男人越害怕,缩着脖子,彷佛下一刻杀人魔就会出现在他面前,燕离碰了一下他的肩,一股热流就顺着男人的裤子流下,腥臭难当。
薛浪嫌弃地离远了一些,燕离会意,把男人扔回了大路上,一接触到地,男人便不要命地拔腿狂奔,不幸的是,在黑夜里惨烈地跌下了山崖。
且不论男人的话里有多少夸大的成分,但听他这么一描述,武安之行顿时变得诡异了起来。
薛浪靠在树干上,脸上倒映着火光,见燕离披星戴月地回来,来了兴致开玩笑:燕离,杀人魔要是对本王下手怎么办?本王可不想缺胳膊少腿。
燕离微征,认真地说:王爷放心,属下不会让他靠近您半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