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黑皮崽崽的太子妃日常 > 黑皮崽崽的太子妃日常
错误举报

黑皮崽崽的太子妃日常——桃之幺(184)

    皇上站着,林恪哪里敢坐,也站着。陆兼唤他上前:从这里能看见咸熙宫。
    咸熙宫,密王陆玺的住处。
    林恪心下一突,只听陆兼继续道:已经过了四十多年了,那时候朕还未出生,只是听父皇提起过。
    林恪不敢接话,也不知道该如何接,幸好陆兼也没有打算让他接这个话茬,只是继续道:父皇曾对朕说过,明面上密王是因豢养面首被废,实则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密王陆玺乃陆渊的兄长,两人并非一母同胞,但陆玺生母早亡,两人年岁又相差很大,陆渊出生的时候陆玺便已经是太子了。两人关系好是因为,陆渊小时他的生母为了自保将他送到当时后宫中地位最高的高贵妃膝下抚养,那时高贵妃时常疯疯癫癫,陆玺便对这个自小便没人关爱的六弟多有照拂。之后陆渊成年后封王后离宫,陆玺还时不时去陆渊府邸喝上两杯。
    是以陆渊虽不是太子党,但两人的感情却是兄弟中最好,也是最纯粹的。
    之后陆玺被因养男宠之事被皇上废了太子之位时,陆玺更是对皇上直言不讳道若父皇希望江山稳固,储君之位非六弟莫属。之后陆玺被囚禁时直接发动宫变,虽然对于这场宫变的结果陆玺,他一早就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只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的对手向来不是诸皇子,而是他的父皇,他想要的是父皇的全部信任,而帝王者最难给予的也是信任。
    林恪猛地抬头,这是他心底最深的一根刺,深得四十年的时光只能将这根刺包裹,却无法拔除。
    他承认武帝陆渊是一个好皇帝,甚至远比密王陆玺更适合那个位子,但是他也难免会想,如若当年密王没有豢养面首呢?如果当年密王一直循规蹈矩呢?所以当皇上同意太子娶男子时,林恪当即便想起了四十年多前的这桩宫廷秘史。
    林恪也说不清楚这是什么样的情绪,一方面他担心皇上是因为想废长立幼才出此下策,可一方面他却隐约觉得太子对此事没有半点排斥,换个角度思考,若太子其实就是想娶男子为妃,那凭什么凭什么当年密王却因此事被废?
    父皇确实是这般说的,他说密王自己也很清楚此事。密王曾对父皇说,若今日他宠幸的是女子而非男子,同样也会以纵情声色被废。就算他断情绝爱,也会因旁的理由被废。陆兼缓缓道,父皇说祖父是个多疑之人,晚年又多行荒唐之事,朝臣更愿意拥趸在彼时还是太子的密王身旁,父子猜忌便由此而生。
    此乃皇家之事,臣乃外人,不敢揣度。林恪颤抖着声音,他不愿再听下去,只因为将那藏了四十年的刺拔除实在是过于痛苦。
    朕同你说这些便是清楚当年之事你亦被牵扯其中,父皇当年登基后便赦免了密王旧臣,其中也包含你的师兄楚致远。
    林恪猛地抬头,但他脸上此刻已经是老泪纵横,再也无法遮掩,他哽咽道:皇上
    陆兼叹了一口气:朕同祖父并不相同,也不会如此待太子的,太子大婚之事你便别再插手了。纲常伦理朕比你清楚,大道理你也无需再同朕说了。你是老臣,父皇器重你,朕亦如是,朕不希望你心结难解,想必这也是父皇的心愿,同样也是密王与你师兄的心愿。
    林恪的情绪因为陆兼的话再次崩溃,哽咽着:老臣
    良久,等到清风拂过,亭角挂着的铃铛响起。林恪想起那日他们坐在亭中的对话
    殿下,臣为亭子题字于礼不合。师兄向来是一板一眼的,半点都不肯逾距。
    有何不可?还是太子殿下的陆玺懒洋洋道,你的字京城第一,谁敢说不好。
    此乃皇家亭台,臣贸然题字恐会让皇上迁怒于殿下
    婆婆妈妈,孤让你题你便题,左不过父皇问起时孤不告诉他便是了,再说孤于礼不合之事多了,多一桩少一件也改变不了什么。
    那时,过于年轻的自己在旁边笑,笑太子嚣张,笑师兄古板,却唯独没听出他们对话中的隐忧与自暴自弃。
    是了,没有豢养男宠还有别的事。或许若没有那男宠之事,这陶然亭牌匾也可能会成为□□也说不定
    与君一醉一陶然,只可惜他们已经无法再共饮一坛酒了。
    朕还有事,先回御书房了,你想出宫的时候宁公公会带你出去的。陆兼走了两步又道,朕方才见那桌子下有坛酒,或许是从前有人留在此处的也说不定。
    对了,还有一事,太子前些日子陪两位长辈出宫散心,碰巧碰见了你的小孙子,倒也是有缘。说完这话后,陆兼便离去了,他离去时宁公公将梁上悬挂的薄纱放下,于是乎沉浸于往事的林恪并没有看见有两人从三楼的楼梯上走下,和陆兼一同下了楼离开了陶然亭。
    直到红霞漫天,林恪才离开了陶然亭,也离开了宫。出宫的路上碰巧碰见了陆詷与吴珣正说说笑笑地打算进昭阳殿,在他们二人有些惊讶的目光中,林恪拱了拱手道了声好。
    他已经老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有些事情他已经管不了了。
    皇上说得不错,皇上并非永泰帝,太子也并非密王。这对天家父子更与当年永泰帝与诸多皇子的关系大相径庭。
    当然,这位大昱朝战功赫赫最年轻的国公爷也绝非是当年密王豢养的面首。
    如今的朝堂时局也与当时的混沌截然不同。
    或许,或许这场大婚也不是那么不值得期待的,也许这场大婚以后,日后历朝历代再也不会有人会被这样的罪名断送了前程甚至是性命。
    林恪是挂着笑意出的宫,只不过这个笑意在回府听完孙子吞吞吐吐讲完那日经过时便彻底荡然无存,恨不得抄起笤帚痛打一顿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孙子,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第242章 蒋仪责女罚佛堂青灯自省,恼怒侍郎欲嫁女。
    安平许配给龙少阑之事,是几家欢喜几家忧。
    蒋仪散朝后回家,气呼呼地坐在正厅生闷气。他与夏褚分别为礼部左右侍郎,论资历夏褚比他浅许多,如今好不容易等到尚书告病在家,皇上竟然将公主以及太子大婚之事交予夏褚而不是自己。夏褚还这么年轻,而自己机会却不多了,日后若那毛头小子当上了自己的顶头上司
    爹爹回来了?
    蒋仪抬头便看见自己如花似玉活泼可爱的二女儿蒋娇娇,神色缓了些许:嗯,不在房间绣嫁衣,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房间闷死了。蒋娇娇嘟起了嘴,反正舅舅找了顶好的绣娘送来,女儿做做样子便好了。有那个时间,女儿更想多陪陪爹爹。
    你啊。蒋仪招了招手就蒋娇娇唤道跟前,日后出嫁可不许如此任性了。
    蒋娇娇眨巴眨巴眼睛:女儿任性那是因为爹宠着舅舅疼着,若夫家不满女儿岂不是就是不满爹和舅舅,爹同舅舅能放过他们吗?
    蒋仪大笑,点了点她的鼻头:你个鬼灵精。
    父女俩又说笑了一会儿,蒋娇娇问道:女儿看爹爹叹气,可是朝堂之上有什么烦心事。
    蒋仪的眉间又皱了起来,想起朝会上皇上的敲打,脸色有些难看:你姐姐如果像你一般会为爹分忧就好了。
    蒋娇娇笑嘻嘻道:爹爹别怪姐姐,而且女儿其实也不懂事,都是娘亲教导的我。
    果不其然,蒋仪瞬间联想起自家长女的娘亲,想起自己早亡的元配蒋仪脸色更加不渝:她已二十有二了,怎么?还需要人教?
    蒋仪喝了一口茶,回想起朝臣的目光,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气沉丹田:来人,叫大小姐过来!
    管家慌忙去叫人,他毕竟是看着蒋含忆长大的,知道她过得不容易,所以不免出生提点。蒋含忆轻轻道了谢:妹妹也在?
    管家干笑了两声,点了点头。
    蒋含忆了然,大抵猜到了后面的事,毕竟这与从前并无差别,每一次似乎蒋娇娇在的时候,父亲就看自己格外不顺眼。
    一路上蒋含忆手捻佛珠手钏,默念了佛经,见到蒋仪这才微微一福,敛眉顺目:父亲万福。
    万福?蒋仪见到自己这个和元配气质模样都极为相似的长女便觉得碍眼,为父没有被你气死便算是有福了。
    蒋含忆虽早有准备,但被自己父亲这样没来由地训斥也难免眼眶微红。见她垂下头不言不语,蒋仪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你娘好不容易豁出面子为你谋求一桩婚事,人家不仅不计较你的年纪反而对你颇为看重,你呢?
    表哥与女儿并不合适。
    确实不合适,他乃康国府的嫡次子,你呢?
    蒋含忆幽幽地叹了一一口气,听着蒋仪发泄似地贬低了自己也贬低全府人的话,一时间又不难过了,她开始有些可怜她的父亲,怜悯他的自卑。
    等到蒋仪的怒火发泄得差不多,终于停下来后,蒋含忆福了福身子,淡淡道:如果没有别的事女儿先下去了。说罢便要退去。
    蒋仪本来已经渐消的火气嚯地就冒了上来:给我站住!他一掌拍在桌上,不是喜欢礼佛吗?那便将你关在佛堂自省,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出来,要是想不明白蒋仪狠狠道,那你就长伴青灯吧!
    ***
    最近陆詷其实挺闲的,那日陶然亭陆兼与林恪谈了一场,解林恪的心结,于是和林恪相交甚笃或是敬仰他为人的一些保守派大臣也不知不觉地退出了阻挠的队伍,再加上邱党四下活络,最后朝中太子大婚的战场上只剩下一些向来彪炳仁义道德的士大夫,譬如蒋仪之流,还有并不希望坐实武将壮大势力文臣世家,譬如康国公府。
    这对于陆詷来说那简直是易如反掌,眼看着安平大婚在即,陆詷没有杀人的打算,但敲打敲打却是不为过的。就算没有安平的告状,这两家本就在他打算动手的名单之中,而有了安平的告状,那陆詷便更没有理由放过他们了。
    陆詷轻飘飘地将那日拦住安平的男子,也就是蒋仪口中的康国公府的嫡次子郑冲,原本一个兵部主事被贬为了工部的一个令史。别看这样的贬谪算不得什么,但是康国公府却为此大为光火,只因为他们千辛万苦塞了一个人进兵部,日后谋求与武将分权,没想到还没等屁股坐热便被贬了。
    郑冲本就抱着混日子的想法去的,当即不干了,也是家中的被宠坏了的宝贝,当即又撒泼又打诨非要换一个清闲的岗位。气得康国公想拿拐杖抽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可拐杖快落下时便又舍不得了,于是气呼呼道:不是说蒋家的大女儿要同冲儿成婚吗?!老子管不动媳妇儿还管不动吗?!
    我才不要娶她!郑冲不乐意道,谁娶了那么个母老虎,谁还不到八辈子霉?
    她对你凶?康国公挑起眉梢,心中的怒火瞬间被另一种无名火给取代了,她若想嫁,老夫还不愿意呢。
    郑冲哼哼唧唧,吞吞吐吐才说出心声:她非要嫁,我也不是不能娶。
    康国公一愣,旋即明白了儿子的真实心思,不过他这一次捋了捋长须:为父知道了,你就只管等在家里娶蒋家女儿吧。
    于是这一日,陆兼照常摸鱼由陆詷监国时,陆詷便等到了康国公的反击,一个让他有些意外却有些惊喜的反击,康国公弹劾的是蒋仪。
    蒋仪错愕非常,显然没有想到自家大舅子会如此对自己,他想从康国公脸上看出端倪,不幸的是却一无所获,康国公连看都不看他一眼。
    等到散朝后,蒋仪本想拦住康国公的去路,但没想到却被李福唤住了:蒋侍郎,太子有请。
    蒋仪脸色不大好,但也不得不去,只不过他没有想到自己离开宫时脸色愈发的不好看了。太子并没有说什么,但每句话都像是钝刀子剌肉,在拼命地敲打着他。他回到府还没坐稳,妻子便气冲冲地走了过来:你女儿做得好事,把冲儿给惹恼了,大哥如今对我下了最后通牒。
    蒋仪赶紧细问,等听到前因后果时勃然大怒:夫人说得不错,是我太娇惯含忆了,如今她便是不想嫁也得嫁!
    第243章 激将之法请将不易激将易,安平逼出心中言。
    蒋含忆看着送到自己面前的两样东西,嫁衣和一把剃刀,怔怔地看着管家:我爹亲口说的?
    管家不忍,只是叹了一口气:大小姐,老爷只是爱之深责之切,他也是为了大小姐的终身幸福着想,小姐总不能当一辈子老姑娘吧。
    蒋含忆惨笑一声,一颗眼泪从眼中滚落:幸福?怕是为了他的前途着想吧。
    管家吞吞吐吐道:小姐,老爷说只给你三日的时间,若这三日到了你还没想明白的话,他就亲自替你做选择。
    礼部与钦天监很快便选定了安平与龙少阑大婚之日,定于一个月之后,看上去仓促但是其实很多成婚用度之物宫中早就备下。很早之前陆兼便有意要让龙少阑承爵其父,义王府的早就建造得了差不多,如今将那义王府旁边的的宅邸改一改,二者一打通便可做安平与龙少阑日后居住府邸。
    太监是去城外宣旨的,龙骁营因得了圣旨并未离京,而龙少阑虽在京中有家但还是住在军营之中与众将士同寝同食。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经钦天监与礼部共订吉日,特赐安平公主与龙少阑于七月廿一日完婚,成婚所需皆有内务府备下,钦此。
    传旨太监见龙少阑傻愣愣的乐了:驸马爷,还不接旨?
    龙少阑这才回神,赶紧接旨,之后顺势往太监手中塞了一包银子,太监也有些愣。只因他给龙少阑宣旨时从未有过这样的待遇,太监颠了颠袋子:驸马爷出手大方
    话音未落,太监就听见身后传来了一声清嗓子的声音,瞬间清醒过来将那银子还了回去:可惜咱家不能收,您与公主完婚后便是皇家之人,是咱家的主子,咱家日后还蒙驸马爷多多照拂。
    龙少阑还是坚持要给,太监哪里敢收,找了个借口说要回宫复命便离去了。
    人群之中有一人悄悄离队,不过此人并未直接去找龙少阑,而是去了校场:你们果真在这里。
    校场上正比划的几人停下手中的刀剑:安小兄弟!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