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摇(24)
暗卫沉默一瞬,才道:卫侯的豹房,公主知晓吗?那豹房实际上就是圈起来的森林,里面放养着卫燕的几百条猎狗,而金雀台,就是豹房里一处荒废的高台。
姜吟玉浑身血冷。
父皇为了不让她与母妃相见,竟用这样的手段。他还故意利用她对卫燕惧怕的心思,想让她望而却步,是吗?
暗卫走后,姜吟玉将母妃留给自己的玉佩拿出来,这枚玉佩在她逃婚那日被她弄丢,如今经过一番辗转,又回到了她手上。
她小心翼翼将它抚摸,最后贴在心口。
不管如何,她总归要和母妃再见一面。
午后,姜玄召姜吟玉去未央宫说话。
姜吟玉一身茶白色淡雅襦裙,跪坐在蒲团上,认真听案几对面姜玄训话。
袅袅茶气升腾,突突吹起茶盏边沿。
姜吟玉提醒道:父皇,茶水沸腾了。
姜玄这才回过神,将茶炉拿下,示意宦官上来洗茶。
他看向对面,见小女儿坐在秋日光晕下,烟眉情目,青丝微拢,气质婉柔娴静,身形被秋色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金光。
那些他准备好敲打她的话,忽然就说不出来了。
姜玄道:还在为父皇昨日骂你而生气呢?父皇不会害你,让你不去后山,自有我的道理,你就听父皇一次话,行吗?
回应他的是少女一声轻轻的嗯。
姜玄见她这么乖巧,走过去,揽住她的肩膀,目光染上几分爱怜,本以为她会像以前一样顺势抱住自己,却见她始终闷闷不乐。
阿吟,怎么不开心?
见姜吟玉不回话,姜玄思量许久,道:是还没从卫燕这事缓过神呢?这样吧,这几日父皇正好有空,便带你去京郊外的行宫里散心,你去骑马,吹吹风,怎么样?
这话掷地,少女果然有了反应,转过头问:京郊外的行宫吗?
对,就是芙蓉园的温泉行宫。
姜玄道:现在气候暖和,你还能去草场骑马,等再过一段时日,天冷了,草叶沾上霜冻,可就不能了。阿吟想去吗?
姜吟玉注意点放在京郊外三字上。
京郊外,是不是离豹房很近?
姜吟玉道:我去。
姜玄宽和笑道:到时候,父皇再喊一些世家女郎来,与你作伴,好不好?
姜吟玉倒也不是很在意这个,只道:可以。
姜玄松开她的肩膀,出行的日子就定在后日吧。
姜吟玉应下,盈盈退下。
两日弹指一过,到了这日,皇宫的车驾浩浩荡荡,驶出皇城,前往芙蓉园行宫。
行宫占地几百顷,前后雄伟壮阔,有草场、温泉、山林。薮泽陂池连接蜀汉江水,缭以周墙四百余里,离宫别苑几十所。养珍禽野兽,各种奇花异草。
车驾缓缓驶入行宫,贵女走下马车,结伴成群,嬉戏笑闹。
草场一望无垠,有一群贵族子弟策马而来,疾驰的马蹄踏过留下一地践踏成泥的花叶,欢笑声直上云霄,可谓风流倜傥,肆意洒脱。
十几匹骏马狂奔,引得众人纷纷退让。
驾
这群贵族少年毫无畏惧,纵情狂乐,打马嬉闹。
然而很快,他们中有人注意到原野上出现一抹火红的衣裙。
你们看
众少年寻声看去。
原是姜吟玉正从车舆中走下来。
夕阳如金,她立在原野上,旷野的风吹来,长发飘然,衣袂翩飞。
原野之上,少女衣裙迎风飘举,如耀眼妩媚的海棠,衣摆在风中一层一层绽放,夕阳做了她的背景,苍茫且悠远。
风卷起她的幕离,她双手挑开白纱,一双多情美眸向下看来。
这一刻天地华光都静默了下来,众少年忽然间就移不开眼。
在他们当中,有一锦袍少年,鲜衣华服,容貌俊秀,出神地眺望着那一抹亮色,眼底的像升起朝霞一般。
魏家三郎!魏家三郎!
身旁有人唤他,见他愣神,皆玩笑道:你看痴了去!什么样女儿家没瞧见过?竟也有对着女郎发呆的一天!
又有人道:那是何家女郎?
三郎,你才情出众,最会吟诗作赋,说几句诗来形容形容那女郎!
那被唤作魏三郎的少年,终于反应过来,笑着摇头,这一刻再多的诗词,也变得苍白无力,他只能拾人牙慧,道了一句。
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
四下哄笑声纷起,见之不忘?一见倾心了?
魏三郎丝毫未见脸红,目光追随着那抹倩影。
那美人也在看他。
美人俯下眼,随意扫过,不经意与他对视,很快又移开。一双莹白的手伸出,将薄薄的白纱捞下,容颜很快隐于幕离之后。
她转过身,往车舆中走去。
那一辆华盖马车,气势恢宏,花纹繁复,车后一道黑旗,上绣金色龙纹。
众人认出那上面的图案不一般,是皇家的马车,顿时议论起来。
魏家三郎脸颊迎着夕阳,久久未动,一直看着美人,直到那道身影消失不见。
原野上,姜吟玉慢步行走,傍晚的风吹过,夕阳将她的身影拉成纤细的一道。
她提不起兴致,现在满心满眼只想见一个人。
皇兄现在哪里?我想他了。
她身边有姜曜安排的暗卫,回道:太子殿下刚启程去金雀台一趟,等晚些时候,便会来行宫。
姜吟玉停下,又像刚刚一样,捞起幕离,悠远的目光向外眺望,声音似呢喃:金雀台,是在行宫的南边吗?
她从北眺望惊雀台,那里树木葱茏,森林笼罩。
有一高台矗立在林海中,四角屋檐雄飞,呈现展翅凤凰之姿,身后是血色的黄昏。
姜曜便是在这个时候,登上了金雀台内部的石台阶。
他绕着回旋的台阶,一步一步往上走。
有暮色从金雀台顶部的方窗射下,照在他俊美的面容上,在他鼻梁一侧打下浓重的暗影。
男子面容如雪,姿态端方,着美玉,佩朱缨,双目明亮,身后拖长的影子一如其人一样颀秀。
他终于走完最后一步,踏上金雀台的最高一层。
他听人说,那里囚着一个女人。
作者有话要说:
薮泽陂池连接蜀汉江水这句话化用自《两都赋》。
我在想,如果有评论破千,要不要考虑加更一章,感觉大家很热情,那现在评论2000多,下一次就评论破3000多加更吧。
第32章 玉足
金雀台的一间暗室里,侍卫和侍女屏息静立。
紧扣在栅栏上的锁链,被风吹动,发出哐当的声响。
姜曜走上金雀台,脚步声惊动侍卫,他们欲朝他行礼,被姜曜制止。
姜曜独自往前,看清了这座高台的布局。
木栅栏之后,是一座宽阔的宫殿,里面摆放着一应家具,与平常宫殿无差。
任何人都可以透过栅栏,监视着里面的人。
用牢笼来形容这一处地方也不为过。
桌案处有一女子,背对外头坐着。
大概是察觉到背后有一道灼灼的视线,她转身起来,一步步走近。
随着她的面容逐渐显露,姜曜眸子微微一眯。
兰昭仪趴在栅栏上,仰起头问:你是谁?
姜曜默不作声地打量她。
兰昭仪何尝不也在看他?她视线上下扫过,见姜曜着锦袍,腰间佩白玉,便知他身份不简单,极其尊贵。
沉默中,姜曜出声:你们先下去。
众侍从喏了一声,齐齐弯腰退下。
兰昭仪指甲轻掐进木头里,问道:是皇帝让你来的吗,还是另有其人?
姜曜不说话,就单单凝视她,几息之后,眼里疑惑的迷雾打消,回道:我是柔贞的皇兄。
兰昭仪挑眉:我女儿的皇兄?
一份记忆跳进了她的脑海,兰昭仪望着青年的轮廓,眼前浮现出一个稚子的模样,有些狐疑地道:你是姜玄的太子?
兰昭仪见他没否认,便知没有猜错。
她压低声音:带我出去吧。我知晓你不会无缘无故来这里的。你提起柔贞,是她让你来的吗?你和她关系很好?
姜曜道:确实是她让我来的。
兰昭仪微微一笑,可见极其高兴:我的阿吟在想念我是不是?
她伸出一只瘦白的手,握住姜曜的袖口,太子,我被困在这里,好多年了,这都是你父皇做的,我瞧你气度与你父皇完全不同,当是心地善良慈爱之人,你来帮我,救我出去,好吗?
兰昭仪果然是姜吟玉的生母,她求人时,那流露出的情态和姜吟玉格外的像。
兰昭仪双手合十,抵在围栏上,声音沙哑带着一丝蛊惑:好孩子,救我出去吧,我是柔贞的母妃。你救我出这樊笼,我会感激你,我的女儿也会感激你的
她轻声:这高台之下,四处都是猎狗。夜里会发疯嚎叫,我昨夜一夜未能安寐。
姜曜沉默半刻,问:你是从柔贞生下来那年,被囚着的吗?
当然!
兰昭仪不假思索回答,身子低着栏杆,叹道:我也不强求你带我出去了。你能不能给我女儿带几句话?
就告诉她,她的母妃真的很爱她。
兰昭仪被困了十几年,太久没有和人正常交谈,说话有些颠三倒四。
我还记得,她才生下来时,就像一个小奶猫蜷缩在我怀里。我就想,她一辈子平平安安长大就好。
兰昭仪说着,想起什么,眼底蓄泪:不行,我还不能离开这里!若我走了,皇帝一定会将气撒在我女儿身上!
她转身往回走,身后一道声音传来:您所说种种,我会转达给柔贞。
兰昭仪停下步子,扭头看去。
青年立在月色下,身形如鹤,唇角弧度清浅。
我会想办法带您出去。现在,请您先和我说说这些年事情的始末,以及您最初为何会被囚。
有些人天生便是有这样的能力,寥寥几语便能蛊惑人心。
兰昭仪犹豫一刻,走过去,声音缥缈地便开始倾诉过往。
金雀台外,银月升起。
**
芙蓉园行宫里,姜吟玉已经歇下。
她睡眠极浅,夜里一有动静便会醒来,然而这次她睡完觉,睁开眼,才发现床榻边上坐了一道男子的身影。
天还没全亮,帷帐里光线昏暗。
她看不清那人的脸,却能闻到那人身上熟悉清幽的气息,困意一下消散,从榻上爬起来,欣喜道:皇兄,你何时来的?
姜曜道:才来不久。昨天夜里我便到行宫了,怕打扰你,便没有来。
姜吟玉长发披肩,问:怎么样?那个女人是我的母妃吗?
姜曜道:那个女人的确是兰昭仪,我幼时见过她一回。
不仅如此,姜曜还将兰昭仪的话带到给她。
少女听着听着,拢紧怀里被子,低低垂下头。
她盯着被褥,仿佛在默默忍受情绪。
就听姜曜道:你不用闷闷不乐,兰昭仪眼下并无危险。等过几日,我便会和父皇交涉,把兰昭仪接出来。
姜吟玉扬起面庞,问:真的吗?
见姜曜点头,姜吟玉驱散了心头暗暗的阴影。
姜曜视线落在她脸上,问:怎么没戴我送给你的耳珰,是不喜欢吗?
姜吟玉摸摸自己耳垂,道:没有不喜欢,是我睡觉的时候觉得不舒服,怕硌着便拿下来了。
床头柜上正摆着她那一对耳珰,在黑暗中散发着幽寂的光亮。
姜曜帮姜吟玉将它们扣上,柔和的声线擦过她耳垂,若不喜欢,下次我再送你双新的。
他纤细的指尖沿着她耳廓游走,触及之处,激起姜吟玉肌肤一片颤.栗。
她侧开他的呼吸,低声:喜欢的。
姜曜揉了揉她耳垂,喜欢便好。
这时,殿外响起了脚步声,有侍女走进来,公主,奴婢听到了您的说话声,您是醒了吗?
姜吟玉赶紧去推姜曜,让他离开。
那侍女一走进来,便清楚瞧见公主床榻上有两道影子,好似一高一低,再一看,又像一男一女,吓得险些魂飞魄散。
一只男子的手伸出,捞起床帏,身影从里面走出来。
侍女看清那男人是太子,不是旁的人,松了一口气。
不过是这也足以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太子没事来妹妹寝舍做甚?
白露没敢问,捧着铜盆,服侍公主洗漱净面,一边又悄悄用余光去瞥太子,见太子坐在案几旁,好似没有要走的迹象。
白露其实想提醒公主,毕竟太子是男子,二人共处一屋不合适,但转念一想,太子对公主有救命之恩,那公主依赖太子,也是情理之中。
白露去柜子里拿出几件衣裙来,问姜吟玉今日要穿哪一件。
姜吟玉捞起一件茶白色碎花的襦裙,贴在身上,问姜曜:我今日穿这件,好看吗?
说着,她还转了个圈,摇动裙摆。
姜曜手支着额头,浅浅含笑:好看,不过穿红色的好看一点。
姜吟玉便将茶白色的放回去,捞起红色的:这件?
她抱着红裙走过去,嫣然巧笑:那我就听你的,我今日穿红衣,完全是为你穿的。谢谢皇兄帮我去见我母妃。
姜曜失笑,眉眼轻弯,秀丽若芝兰玉树。
姜吟玉还是头一回见他笑得这般,有些不好意思,道:我说错话了吗?
没有,姜曜起身,又道,父皇在行宫,这几日长安城中的政务,都需要我回去处理,没办法一直陪你。
姜吟玉明事理,只说让他忙去,不必管她。
临出门时,他贴着她耳,低沉的声音道:等过几日,带你去见你母妃。
姜吟玉愣了下,脸上浮起笑意:好。
姜曜出了屋子,一直往前走,等转过拐角,姜吟玉看不到他了,才让躲在暗处的暗卫走出来。
暗卫问:殿下有何事吩咐?
姜曜道:你去好好查查兰昭仪的过往。从她留下的一些东西上开始查。
兰昭仪的过往难寻,她留下的宫人不多,这么多年过去了,几乎没什么人还活着。
因此,搜查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姜曜想起什么,道:那宦官陈琦的娘,是不是当过兰昭仪的侍女?你去刺探刺探他们,看能不能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暗卫抱拳:喏。
**
午后,姜吟玉应众贵女的邀约,外出一起骑射。
秋高气爽,水波澹澹。
众女郎骑着马儿跃入林间,巧笑打闹,笑声清脆,自成一道靓丽的风景,引得林中郎君们纷纷侧目。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是一少女,红衣白马,美得夺魂摄魄。
被无数道目光偷偷打量的姜吟玉,此刻在林间停下,牵着自己的白马到湖泊边喝水。
此处偏僻,四下无人。
姜吟玉不喜融入贵女圈,便主动退出来,来这里避避。
加上她刚追赶猎物,射出几只箭,额间出了香汗,也需要缓一缓。
恋耽美
姜吟玉浑身血冷。
父皇为了不让她与母妃相见,竟用这样的手段。他还故意利用她对卫燕惧怕的心思,想让她望而却步,是吗?
暗卫走后,姜吟玉将母妃留给自己的玉佩拿出来,这枚玉佩在她逃婚那日被她弄丢,如今经过一番辗转,又回到了她手上。
她小心翼翼将它抚摸,最后贴在心口。
不管如何,她总归要和母妃再见一面。
午后,姜玄召姜吟玉去未央宫说话。
姜吟玉一身茶白色淡雅襦裙,跪坐在蒲团上,认真听案几对面姜玄训话。
袅袅茶气升腾,突突吹起茶盏边沿。
姜吟玉提醒道:父皇,茶水沸腾了。
姜玄这才回过神,将茶炉拿下,示意宦官上来洗茶。
他看向对面,见小女儿坐在秋日光晕下,烟眉情目,青丝微拢,气质婉柔娴静,身形被秋色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金光。
那些他准备好敲打她的话,忽然就说不出来了。
姜玄道:还在为父皇昨日骂你而生气呢?父皇不会害你,让你不去后山,自有我的道理,你就听父皇一次话,行吗?
回应他的是少女一声轻轻的嗯。
姜玄见她这么乖巧,走过去,揽住她的肩膀,目光染上几分爱怜,本以为她会像以前一样顺势抱住自己,却见她始终闷闷不乐。
阿吟,怎么不开心?
见姜吟玉不回话,姜玄思量许久,道:是还没从卫燕这事缓过神呢?这样吧,这几日父皇正好有空,便带你去京郊外的行宫里散心,你去骑马,吹吹风,怎么样?
这话掷地,少女果然有了反应,转过头问:京郊外的行宫吗?
对,就是芙蓉园的温泉行宫。
姜玄道:现在气候暖和,你还能去草场骑马,等再过一段时日,天冷了,草叶沾上霜冻,可就不能了。阿吟想去吗?
姜吟玉注意点放在京郊外三字上。
京郊外,是不是离豹房很近?
姜吟玉道:我去。
姜玄宽和笑道:到时候,父皇再喊一些世家女郎来,与你作伴,好不好?
姜吟玉倒也不是很在意这个,只道:可以。
姜玄松开她的肩膀,出行的日子就定在后日吧。
姜吟玉应下,盈盈退下。
两日弹指一过,到了这日,皇宫的车驾浩浩荡荡,驶出皇城,前往芙蓉园行宫。
行宫占地几百顷,前后雄伟壮阔,有草场、温泉、山林。薮泽陂池连接蜀汉江水,缭以周墙四百余里,离宫别苑几十所。养珍禽野兽,各种奇花异草。
车驾缓缓驶入行宫,贵女走下马车,结伴成群,嬉戏笑闹。
草场一望无垠,有一群贵族子弟策马而来,疾驰的马蹄踏过留下一地践踏成泥的花叶,欢笑声直上云霄,可谓风流倜傥,肆意洒脱。
十几匹骏马狂奔,引得众人纷纷退让。
驾
这群贵族少年毫无畏惧,纵情狂乐,打马嬉闹。
然而很快,他们中有人注意到原野上出现一抹火红的衣裙。
你们看
众少年寻声看去。
原是姜吟玉正从车舆中走下来。
夕阳如金,她立在原野上,旷野的风吹来,长发飘然,衣袂翩飞。
原野之上,少女衣裙迎风飘举,如耀眼妩媚的海棠,衣摆在风中一层一层绽放,夕阳做了她的背景,苍茫且悠远。
风卷起她的幕离,她双手挑开白纱,一双多情美眸向下看来。
这一刻天地华光都静默了下来,众少年忽然间就移不开眼。
在他们当中,有一锦袍少年,鲜衣华服,容貌俊秀,出神地眺望着那一抹亮色,眼底的像升起朝霞一般。
魏家三郎!魏家三郎!
身旁有人唤他,见他愣神,皆玩笑道:你看痴了去!什么样女儿家没瞧见过?竟也有对着女郎发呆的一天!
又有人道:那是何家女郎?
三郎,你才情出众,最会吟诗作赋,说几句诗来形容形容那女郎!
那被唤作魏三郎的少年,终于反应过来,笑着摇头,这一刻再多的诗词,也变得苍白无力,他只能拾人牙慧,道了一句。
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
四下哄笑声纷起,见之不忘?一见倾心了?
魏三郎丝毫未见脸红,目光追随着那抹倩影。
那美人也在看他。
美人俯下眼,随意扫过,不经意与他对视,很快又移开。一双莹白的手伸出,将薄薄的白纱捞下,容颜很快隐于幕离之后。
她转过身,往车舆中走去。
那一辆华盖马车,气势恢宏,花纹繁复,车后一道黑旗,上绣金色龙纹。
众人认出那上面的图案不一般,是皇家的马车,顿时议论起来。
魏家三郎脸颊迎着夕阳,久久未动,一直看着美人,直到那道身影消失不见。
原野上,姜吟玉慢步行走,傍晚的风吹过,夕阳将她的身影拉成纤细的一道。
她提不起兴致,现在满心满眼只想见一个人。
皇兄现在哪里?我想他了。
她身边有姜曜安排的暗卫,回道:太子殿下刚启程去金雀台一趟,等晚些时候,便会来行宫。
姜吟玉停下,又像刚刚一样,捞起幕离,悠远的目光向外眺望,声音似呢喃:金雀台,是在行宫的南边吗?
她从北眺望惊雀台,那里树木葱茏,森林笼罩。
有一高台矗立在林海中,四角屋檐雄飞,呈现展翅凤凰之姿,身后是血色的黄昏。
姜曜便是在这个时候,登上了金雀台内部的石台阶。
他绕着回旋的台阶,一步一步往上走。
有暮色从金雀台顶部的方窗射下,照在他俊美的面容上,在他鼻梁一侧打下浓重的暗影。
男子面容如雪,姿态端方,着美玉,佩朱缨,双目明亮,身后拖长的影子一如其人一样颀秀。
他终于走完最后一步,踏上金雀台的最高一层。
他听人说,那里囚着一个女人。
作者有话要说:
薮泽陂池连接蜀汉江水这句话化用自《两都赋》。
我在想,如果有评论破千,要不要考虑加更一章,感觉大家很热情,那现在评论2000多,下一次就评论破3000多加更吧。
第32章 玉足
金雀台的一间暗室里,侍卫和侍女屏息静立。
紧扣在栅栏上的锁链,被风吹动,发出哐当的声响。
姜曜走上金雀台,脚步声惊动侍卫,他们欲朝他行礼,被姜曜制止。
姜曜独自往前,看清了这座高台的布局。
木栅栏之后,是一座宽阔的宫殿,里面摆放着一应家具,与平常宫殿无差。
任何人都可以透过栅栏,监视着里面的人。
用牢笼来形容这一处地方也不为过。
桌案处有一女子,背对外头坐着。
大概是察觉到背后有一道灼灼的视线,她转身起来,一步步走近。
随着她的面容逐渐显露,姜曜眸子微微一眯。
兰昭仪趴在栅栏上,仰起头问:你是谁?
姜曜默不作声地打量她。
兰昭仪何尝不也在看他?她视线上下扫过,见姜曜着锦袍,腰间佩白玉,便知他身份不简单,极其尊贵。
沉默中,姜曜出声:你们先下去。
众侍从喏了一声,齐齐弯腰退下。
兰昭仪指甲轻掐进木头里,问道:是皇帝让你来的吗,还是另有其人?
姜曜不说话,就单单凝视她,几息之后,眼里疑惑的迷雾打消,回道:我是柔贞的皇兄。
兰昭仪挑眉:我女儿的皇兄?
一份记忆跳进了她的脑海,兰昭仪望着青年的轮廓,眼前浮现出一个稚子的模样,有些狐疑地道:你是姜玄的太子?
兰昭仪见他没否认,便知没有猜错。
她压低声音:带我出去吧。我知晓你不会无缘无故来这里的。你提起柔贞,是她让你来的吗?你和她关系很好?
姜曜道:确实是她让我来的。
兰昭仪微微一笑,可见极其高兴:我的阿吟在想念我是不是?
她伸出一只瘦白的手,握住姜曜的袖口,太子,我被困在这里,好多年了,这都是你父皇做的,我瞧你气度与你父皇完全不同,当是心地善良慈爱之人,你来帮我,救我出去,好吗?
兰昭仪果然是姜吟玉的生母,她求人时,那流露出的情态和姜吟玉格外的像。
兰昭仪双手合十,抵在围栏上,声音沙哑带着一丝蛊惑:好孩子,救我出去吧,我是柔贞的母妃。你救我出这樊笼,我会感激你,我的女儿也会感激你的
她轻声:这高台之下,四处都是猎狗。夜里会发疯嚎叫,我昨夜一夜未能安寐。
姜曜沉默半刻,问:你是从柔贞生下来那年,被囚着的吗?
当然!
兰昭仪不假思索回答,身子低着栏杆,叹道:我也不强求你带我出去了。你能不能给我女儿带几句话?
就告诉她,她的母妃真的很爱她。
兰昭仪被困了十几年,太久没有和人正常交谈,说话有些颠三倒四。
我还记得,她才生下来时,就像一个小奶猫蜷缩在我怀里。我就想,她一辈子平平安安长大就好。
兰昭仪说着,想起什么,眼底蓄泪:不行,我还不能离开这里!若我走了,皇帝一定会将气撒在我女儿身上!
她转身往回走,身后一道声音传来:您所说种种,我会转达给柔贞。
兰昭仪停下步子,扭头看去。
青年立在月色下,身形如鹤,唇角弧度清浅。
我会想办法带您出去。现在,请您先和我说说这些年事情的始末,以及您最初为何会被囚。
有些人天生便是有这样的能力,寥寥几语便能蛊惑人心。
兰昭仪犹豫一刻,走过去,声音缥缈地便开始倾诉过往。
金雀台外,银月升起。
**
芙蓉园行宫里,姜吟玉已经歇下。
她睡眠极浅,夜里一有动静便会醒来,然而这次她睡完觉,睁开眼,才发现床榻边上坐了一道男子的身影。
天还没全亮,帷帐里光线昏暗。
她看不清那人的脸,却能闻到那人身上熟悉清幽的气息,困意一下消散,从榻上爬起来,欣喜道:皇兄,你何时来的?
姜曜道:才来不久。昨天夜里我便到行宫了,怕打扰你,便没有来。
姜吟玉长发披肩,问:怎么样?那个女人是我的母妃吗?
姜曜道:那个女人的确是兰昭仪,我幼时见过她一回。
不仅如此,姜曜还将兰昭仪的话带到给她。
少女听着听着,拢紧怀里被子,低低垂下头。
她盯着被褥,仿佛在默默忍受情绪。
就听姜曜道:你不用闷闷不乐,兰昭仪眼下并无危险。等过几日,我便会和父皇交涉,把兰昭仪接出来。
姜吟玉扬起面庞,问:真的吗?
见姜曜点头,姜吟玉驱散了心头暗暗的阴影。
姜曜视线落在她脸上,问:怎么没戴我送给你的耳珰,是不喜欢吗?
姜吟玉摸摸自己耳垂,道:没有不喜欢,是我睡觉的时候觉得不舒服,怕硌着便拿下来了。
床头柜上正摆着她那一对耳珰,在黑暗中散发着幽寂的光亮。
姜曜帮姜吟玉将它们扣上,柔和的声线擦过她耳垂,若不喜欢,下次我再送你双新的。
他纤细的指尖沿着她耳廓游走,触及之处,激起姜吟玉肌肤一片颤.栗。
她侧开他的呼吸,低声:喜欢的。
姜曜揉了揉她耳垂,喜欢便好。
这时,殿外响起了脚步声,有侍女走进来,公主,奴婢听到了您的说话声,您是醒了吗?
姜吟玉赶紧去推姜曜,让他离开。
那侍女一走进来,便清楚瞧见公主床榻上有两道影子,好似一高一低,再一看,又像一男一女,吓得险些魂飞魄散。
一只男子的手伸出,捞起床帏,身影从里面走出来。
侍女看清那男人是太子,不是旁的人,松了一口气。
不过是这也足以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太子没事来妹妹寝舍做甚?
白露没敢问,捧着铜盆,服侍公主洗漱净面,一边又悄悄用余光去瞥太子,见太子坐在案几旁,好似没有要走的迹象。
白露其实想提醒公主,毕竟太子是男子,二人共处一屋不合适,但转念一想,太子对公主有救命之恩,那公主依赖太子,也是情理之中。
白露去柜子里拿出几件衣裙来,问姜吟玉今日要穿哪一件。
姜吟玉捞起一件茶白色碎花的襦裙,贴在身上,问姜曜:我今日穿这件,好看吗?
说着,她还转了个圈,摇动裙摆。
姜曜手支着额头,浅浅含笑:好看,不过穿红色的好看一点。
姜吟玉便将茶白色的放回去,捞起红色的:这件?
她抱着红裙走过去,嫣然巧笑:那我就听你的,我今日穿红衣,完全是为你穿的。谢谢皇兄帮我去见我母妃。
姜曜失笑,眉眼轻弯,秀丽若芝兰玉树。
姜吟玉还是头一回见他笑得这般,有些不好意思,道:我说错话了吗?
没有,姜曜起身,又道,父皇在行宫,这几日长安城中的政务,都需要我回去处理,没办法一直陪你。
姜吟玉明事理,只说让他忙去,不必管她。
临出门时,他贴着她耳,低沉的声音道:等过几日,带你去见你母妃。
姜吟玉愣了下,脸上浮起笑意:好。
姜曜出了屋子,一直往前走,等转过拐角,姜吟玉看不到他了,才让躲在暗处的暗卫走出来。
暗卫问:殿下有何事吩咐?
姜曜道:你去好好查查兰昭仪的过往。从她留下的一些东西上开始查。
兰昭仪的过往难寻,她留下的宫人不多,这么多年过去了,几乎没什么人还活着。
因此,搜查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姜曜想起什么,道:那宦官陈琦的娘,是不是当过兰昭仪的侍女?你去刺探刺探他们,看能不能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暗卫抱拳:喏。
**
午后,姜吟玉应众贵女的邀约,外出一起骑射。
秋高气爽,水波澹澹。
众女郎骑着马儿跃入林间,巧笑打闹,笑声清脆,自成一道靓丽的风景,引得林中郎君们纷纷侧目。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是一少女,红衣白马,美得夺魂摄魄。
被无数道目光偷偷打量的姜吟玉,此刻在林间停下,牵着自己的白马到湖泊边喝水。
此处偏僻,四下无人。
姜吟玉不喜融入贵女圈,便主动退出来,来这里避避。
加上她刚追赶猎物,射出几只箭,额间出了香汗,也需要缓一缓。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