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阅读-萌萌的月饼(10)
对于马丽的惊呼,苏挽好心解释道:宋延说结婚后都要带上戒指,让别人知道自己结婚了。所以特意找人在城里做了一对。说完迷惑的眨眨眼:约莫是这里的习俗吧?
习俗?神他妈的习俗,你看见村里哪个婆娘带了?马丽心里骂娘。
没有女人不喜欢首饰,更别说对于马丽这个从小苏挽有的都要拥有的人来说,看着别提心里多难受了
再看看苏挽那张红润的脸,一看就不缺吃的,再对比自己脸色蜡黄,马丽更加难受了,瞪了苏挽一眼,气冲冲的走了。
苏挽看着她的背影,眨眨眼,吞吞舌头,两人从小就不对付,怎么应付马丽,苏挽那是驾轻就熟的很。
这件事两人还提起呢,村里面就先传开了。
听说宋小子又看上了一个女知青?
可不,就是砖厂的那个,听说生的也美的很呢。
就是那个女知青,娇滴滴的,说话也好听着呢
那这娇滴滴的女知青怎么进入砖厂的?说话的那人意味深长。
村里娱乐少,这一有点八卦就成了饭后谈资了。
窦晓刚听到这些还一脸懵呢,接着心里就是狂喜,她早就过够了天天在砖厂里搅泥的日子,胳膊酸死了,身上也臭。
她听说宋工的媳妇也是知青,但是却天天只用出去割点草,还能时不时吃上肉,那脸色就不缺油水,她就惦记上了。
那想到那个木头,那么好的机会跑掉了,原本还以为只能重新在想办法了,那知道......真是老天爷都在帮他!
不过,她也没想真要嫁给一个乡下人,她以后还得回城呢,捞点好处就行了,最好能让她在砖厂里什么也不用做,给她带点好吃的。
想到这美好生活,窦晓笑得眉毛的飞起来了。
这边这位当事人真美呢,那边可就惨了。
挽挽,你可得相信我,我都不认识那个女的,我下工的时候看见她在路上说自己脚崴了,我就赶紧跑了,叫的成婆婆去扶的人,我可没和她说话,更没接触过。宋延连忙,解释道。
他可知道,以前做生意的时候,好多人就是这样离的婚,他看见心里就不妙,没敢往前跨半步。
苏挽始终一言不发,低着头,细看身子还微微发颤,宋延急得不行。
一旁的宋清看着一向成熟、稳重的哥哥这样,心里好笑的不行,同时心里又升起羡慕。
她这段时间可是彻底明白,她哥到底有多稀罕她嫂子,多宠媳妇。
每天早上天不亮她哥就起床,蒸好鸡蛋糕或者打好罐头汤做好饭才叫嫂子起床,看着嫂子吃完,她哥才去上工。
只要不忙就一定会回来做饭,洗衣服。她说她来做,她哥还不让,心里想着法子做好吃的哄她嫂子多吃点。
家里零嘴什么的也没断过,她嫂子上工去,她哥就塞一把在嫂子兜里,让她休息的时候吃,别饿着自己,糖水什么的也没有断过。
每次有什么事去镇上也都会带点小礼物,头绳,发卡什么的,她嫂子梳妆台都要装满了,就是带小孩都没有这么惯过。
刚开始她还觉得她哥太惯着了,还和她哥说过。
可她哥却目光沉沉,带着沉溺的温柔,眼眸含笑道:她还小,才19。又算是远嫁,我不能委屈她。
想到这里,宋清咂嘴,看她哥还在哄着呢,不由得取笑:哥,我嫂子明显在逗你玩呢。
宋延伸手抬起苏挽的下巴,看着她眉眼的笑意,不由得拍拍她脑袋道:学坏了啊。
苏挽嘟嘟嘴不乐意,摸着自己的头,瞪了他一眼。
这件事,苏挽从头到尾就没信过,她自己最能知道宋延是怎么对她的,怎么会因为别人几句话就闹脾气。
挨了瞪,宋延又宠溺的揉揉她脑袋。
宋清酸的不行,赶紧起身离开,走到门外,看着外面的天空,她还是早点搬出去吧,不然迟早酸死。
这一刻,宋清升起了斗志。
时间会慢慢抚平她的阴霾,过去的一切都会消散,只要自己坚定,一切都会好起来。
虽然两人感情没出现什么问题,但问题还是要解决的。
那个传的谣言哦,明明是那窦知青脚崴了,宋小子在路上看见了,这男女授受不亲,怕被人看到说闲话,就把我叫过去了,我扶着窦知青回去的。成婆婆听了这些了留言,摆摆手连忙解释道。
人家小两口过得好着呢,可别瞎说话。要是闹起来了,咱们可就是罪人了。成婆子想到家里的两斤白糖,嘴上更来劲了:咱们这砖厂,能卖出那么多砖,可全靠着宋小子,万一给人整生气了,砖厂咋办?
砖厂如今可是全村命根子,家家户户指望着添进项呢,更别说还有好些人家里有人在里面做工,这下,哪里还有人敢开腔?
宋工,大家都知道,我们名声......我......窦晓一脸羞涩。
宋延退了半步,目光沉了沉,眼神清冷道:你抗揍吗?
这是什么意思?窦晓呆愣。
宋延挽挽袖子道:我这人,别的爱好没有,就是喜欢打老婆,不知道你抗不抗揍呢?
他生的本就高,身子健壮,面无表情还真像那么回事。
窦晓这彻底傻眼了,看着面无表情的宋延忍不住后退了几步。
一瞬间,她脑海里突然想起来一个片段,有人问苏挽为什么今天不去上工,有人说苏挽病了,莫非?不是病了,是被打的?不然好端端怎么就突然病了?
窦晓忍不住一颤,再也忍不住,赶紧跑了。毕竟她也是想得点好处,不是想找死。
这一招,保管人离得八丈远,再也不会往前凑,苏挽听了,好笑的不行,宋延倒是觉得是个好办法,心里暗暗决定,以后再有这样的事,还这样办。
作者有话说:
最近有些忙~来晚啦~
感谢陪伴~谢谢
第十六章
关于小学建设的通知也都下来了。
每个村都可以建设自己的小学,上面会给予一定帮助,条件好的村自己可以建,实在条件困难就几个村一起建一个,村里的有知青可以当老师,当然不是知青,只要考试通过了也可以。
几乎是一收到通知,宋延就带人运了批砖过去,他们这个村子后面靠着山,山脚下就是是村里的祠堂,小学的位置就选在不远处,哪里很少有人去,安静适合娃娃们念书。
这起房子当小学教室,可没有人说一句不是的话,哪怕没有分到这个活的汉子们,干完自己的活也乐意来帮忙,不要工分都行。
毕竟村里的汉子那个家里没有娃?就算没有以后也会有,这建小学,村里汉子没有一个含糊。大伙们都想赶紧盖好,让村里的娃们早点上学,所以这建小学的热情空前高涨。
知青们也收到了通知,都高兴疯了,这可比工人还要体面,至于考试?他们都是初中/高中毕业,还能不行?反正大家都挺自信,这几天,腰板都挺直了。一有时间大家都捧着书再读。
挽挽,这么晚就不要看书了?宋延将苏挽手里的书抽出来,这个时候没有电灯,点的煤油灯,光线暗,伤眼睛。
苏挽还恋恋不舍呢,平时里一天宋延也不会让她看太久的书,只是今个,宋延进城给外边订了砖的人送砖,她才看的久了。
宋延揉揉她的脸,笑道:这还早呢,教室起来了,还得准备桌椅,等差不多都过年了,再怎么着都到过年之后去了。
啊?这么久?苏挽有些失望,那还得有三四个月呢。
我过两天带你回家?宋延做到苏挽旁边,说道。他今个去送的是最后一批砖了,之后烧的得砖都要留着给各各村送去建教室,让其他人去就行,刚好他就请假带着苏挽回一趟苏家。
回家?苏挽愣住了,是她想的那个意思吗?
结婚这么久,我还没去登过门,实在是不像话。宋延点点头道。
苏挽一下子崩了起来,激动的眼眶都红了,手足无措,有些慌乱:我。
宋延拉住她,把她抱在怀里,问道:我给爸妈准备了收音机,给大哥准备了手表,给侄子准备了钢笔,你看需要给大嫂准备点啥?还缺啥?这些东西,都是他早就让孙强国帮他带的,今个去送砖,刚好取了回来。
苏挽赶紧摆手,连忙道:不用,不用。都太贵重了。、
宋延却没觉得,他还觉得有些不够呢,连丈母娘都没见就娶了人家姑娘,还隔了这么久才登门,要是给的礼不重,不然还以为一点不重视呢。
傻丫头,娶了人家闺女,再重的礼都是应该的。宋延下巴蹭了蹭苏挽的头发。
真的太贵重啦。苏挽忍不住小声嘟囔,这些都是有钱也弄不来的好东西。
我都准备好了。宋延还是坚持。他说实话,要不是怕拿出其他东西,太招眼,这些东西,他还看不上。
那清清咋办?苏挽又想到宋清,有些迟疑。
现在他们住在一起,他俩走了,就只剩下宋清一个人,又是女孩子,总归不太好。
宋延早就想好了,回答道:我给她准备了口粮,让她去找大姐待段时间,刚好也能帮大姐带带孩子去。
苏挽这才点点头,没了所有的顾虑,又确实是想回家看看,心里不断地想,不知道爸妈怎么样了,侄子是不是长高了,家里有没有什么变化,平日里不想起还好,一想起恨不得立马插上翅膀回去。
凭什么她苏挽可以回家?黄梦自从之前的倒霉事,彻底沉寂了一段时间,整天疑神疑鬼,一个人越来越抑郁,本就有点神经质,这几天不知道从哪里听到苏挽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彻底爆发了。
整个人头发凌乱,神情激动,像个疯婆子一样。
对啊,凭什么苏挽可以回去?
我们也要回家。
回家,回家。
这就像是个导火索,彻底点燃了所有知青心中的渴望,他们下乡之后就集体开过会,除非上面通知,否则他们都不能回家,要去镇上也需要大队长开证明签字。
要是自己出去了就会受到处分,而且村大多靠山,要是自己跑,遇上什么野兽,还有生命危险,村里的日子苦,每天干不完的活,吃的也不好。
就算在城里条件再差也没吃过这种苦,大家都想回家,可没办法,也只能压制着自己,可这突然听到有人可以回家,心里都疯了一样。
知青们都罢工了,在大队长门口纷纷闹着要回家,神情激动,拦都拦不住。
够了。张大根被吵得头疼,大队长的威力还是有一点的,至少知青们全部停了下来,看着他。
大队长,请您给我们一个说法,为什么苏知青可以回家?而我们却不行?杜磊还算理智的,站出来客气的询问,反正就是要个说法。
其他人也都看着大队长,等着他给个说法呢。
快过年了,本就忙,张大根实在被他们闹得不耐烦,敲敲旱烟,点头道:好,我今个就给你们个说法。村里的砖厂是宋小子一手操办起来的,建小学也是他提出来的,村里能有如今这副光景都是他的功劳,人家今年工分就是半年不干了也饿不着,苏知青和宋小子结婚,那就算是宋家人,这过年了,人家两口子走亲戚有什么错?
众人语塞,黄梦大喊道:明明知青轻易不可以离乡,她这是犯了原则错误,你们都是帮凶,我要去领导哪里告你们。
知青轻易不能离开下乡所在的村子,可问题是人家结婚了就是村里人了,出去走个亲戚还能有错?村里嫁出去的姑娘们还没事回回娘家呢。
尽管去告,苏知青嫁给宋小子也就算是咱村里的人了,村里那家过年不走个亲戚,串个门?你们就是去县城里面告我,我也不心虚,倒是你们这些蓄意闹事的人,等着处分吧,谁要是觉得不公平,就自个找个村里人结婚,我也给你买批假。张大根可不怕,这事是镇上书记同意了的。
彻底没有人再发声了,谁也不想出头背个处分,倒是有些人眼睛打转,心里升起了鬼念头。
都回去干活,再闹就取消竞选教师的资格。张大根扫了他们一眼,他们那些个心思都了然于胸,心里冷笑,更不用和她们客气了。
这下就连黄梦都安静下来,沉默的走了,其他人哪里还敢闹?
这事对宋延和苏挽没有一点影响,苏挽的家在H市,离这里还挺远,正巧也过年啦,宋延也就打算带着苏挽回去多待两天。
口粮和钱票我都给你留够了,你去姐哪里,别给人家添乱。宋延吩咐道。
自从离婚之后,宋清开朗了许多,翻了个白眼,酸酸的说:哥,你眼里怕是就只有嫂嫂吧。
宋延摆摆手:实在不行,你去张婶子家里也行。对于宋清,他们到底不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亲兄妹,宋延对她只是一种责任,可苏挽对他来说确实爱人,是亲人,更是一种羁绊。
知道了。宋清也就是说说,她现在除了上工,还绣点东西,日子过得充实得很。
宋延早就买好了火车票,安顿好家里,就带着苏挽赶火车去。
这时候绿皮火车不比后世的高铁,一趟火车并不能直达,这趟火车只有一天,然后再转一趟,需要坐两天
这一趟,宋延没有买到卧铺只能买了两张坐票,倒是下一趟买到了卧铺能少受点罪。
吃点东西?宋延心疼的看着苏挽,小声哄道。
苏挽晕车,一上来就晕乎乎的,全然没了一开始的激动兴奋,惨白着脸,可怜的紧。她哪里又吃得下东西,摇摇头。
见她实在难受,宋延就让她靠着休息,心里心疼,心里想着要是早点让飞机,高铁出现,出行也方便,或者干脆把家搬到城里去,离苏家近一点。
宋延心里反复盘算着这两种办法的可行性。
真是乡下人。对面一个穿着布拉吉,烫着头的女人,瞥了他俩一眼,嫌弃的说道。
宋延和苏挽都不是追求穿着的人,衣服都是简单朴素,能穿、舒服就行。可在女人看来,拎着大包小包,穿的这么寒酸,要做那么久的火车连东西都舍不得吃,和家里那些穷酸亲戚一模一样。
宋延瞥了她一眼,懒得搭理她,小心的给苏挽别着头发。
别理他们,媛媛,我给你买了盒饭,你将就吃点。旁边的男人将盒饭打开,放在桌上小心哄着。
女人看着盒饭里面,简单的饭菜,有些不满,抱怨道:这才只有两块瘦肉。
男人低声下气哄着:这在车上,也没办法,将就一下嘛。
女人这才不情不愿的拿起了筷子,挑起那块肉的时候还故意在停了挺抱怨道:真是每天都只能吃肉。可眼睛里却满是得意,尤其是看着宋延和苏挽,满满的优越感。
第十七章
看着苏挽难受的发白的小脸,再看看对面女人吃个东西还叽叽喳喳闹个不行,宋延烦躁的心情达到了顶峰,深邃的眼眸看了女人一眼,深呼吸一口气,转而从怀里掏出个肉罐头,用小刀划开。
肉香味一瞬间蔓延出来,整个车厢的人视线都被吸引过来,目不转睛的死死盯着宋延手上的肉罐头。
对面的女人表情猛地一僵硬,脸色一下子难看了起来。
宋延倒是面色如常,将肉罐头切了一小块下来,柔声哄道:上车就没吃什么东西,要不要吃点?
恋耽美
习俗?神他妈的习俗,你看见村里哪个婆娘带了?马丽心里骂娘。
没有女人不喜欢首饰,更别说对于马丽这个从小苏挽有的都要拥有的人来说,看着别提心里多难受了
再看看苏挽那张红润的脸,一看就不缺吃的,再对比自己脸色蜡黄,马丽更加难受了,瞪了苏挽一眼,气冲冲的走了。
苏挽看着她的背影,眨眨眼,吞吞舌头,两人从小就不对付,怎么应付马丽,苏挽那是驾轻就熟的很。
这件事两人还提起呢,村里面就先传开了。
听说宋小子又看上了一个女知青?
可不,就是砖厂的那个,听说生的也美的很呢。
就是那个女知青,娇滴滴的,说话也好听着呢
那这娇滴滴的女知青怎么进入砖厂的?说话的那人意味深长。
村里娱乐少,这一有点八卦就成了饭后谈资了。
窦晓刚听到这些还一脸懵呢,接着心里就是狂喜,她早就过够了天天在砖厂里搅泥的日子,胳膊酸死了,身上也臭。
她听说宋工的媳妇也是知青,但是却天天只用出去割点草,还能时不时吃上肉,那脸色就不缺油水,她就惦记上了。
那想到那个木头,那么好的机会跑掉了,原本还以为只能重新在想办法了,那知道......真是老天爷都在帮他!
不过,她也没想真要嫁给一个乡下人,她以后还得回城呢,捞点好处就行了,最好能让她在砖厂里什么也不用做,给她带点好吃的。
想到这美好生活,窦晓笑得眉毛的飞起来了。
这边这位当事人真美呢,那边可就惨了。
挽挽,你可得相信我,我都不认识那个女的,我下工的时候看见她在路上说自己脚崴了,我就赶紧跑了,叫的成婆婆去扶的人,我可没和她说话,更没接触过。宋延连忙,解释道。
他可知道,以前做生意的时候,好多人就是这样离的婚,他看见心里就不妙,没敢往前跨半步。
苏挽始终一言不发,低着头,细看身子还微微发颤,宋延急得不行。
一旁的宋清看着一向成熟、稳重的哥哥这样,心里好笑的不行,同时心里又升起羡慕。
她这段时间可是彻底明白,她哥到底有多稀罕她嫂子,多宠媳妇。
每天早上天不亮她哥就起床,蒸好鸡蛋糕或者打好罐头汤做好饭才叫嫂子起床,看着嫂子吃完,她哥才去上工。
只要不忙就一定会回来做饭,洗衣服。她说她来做,她哥还不让,心里想着法子做好吃的哄她嫂子多吃点。
家里零嘴什么的也没断过,她嫂子上工去,她哥就塞一把在嫂子兜里,让她休息的时候吃,别饿着自己,糖水什么的也没有断过。
每次有什么事去镇上也都会带点小礼物,头绳,发卡什么的,她嫂子梳妆台都要装满了,就是带小孩都没有这么惯过。
刚开始她还觉得她哥太惯着了,还和她哥说过。
可她哥却目光沉沉,带着沉溺的温柔,眼眸含笑道:她还小,才19。又算是远嫁,我不能委屈她。
想到这里,宋清咂嘴,看她哥还在哄着呢,不由得取笑:哥,我嫂子明显在逗你玩呢。
宋延伸手抬起苏挽的下巴,看着她眉眼的笑意,不由得拍拍她脑袋道:学坏了啊。
苏挽嘟嘟嘴不乐意,摸着自己的头,瞪了他一眼。
这件事,苏挽从头到尾就没信过,她自己最能知道宋延是怎么对她的,怎么会因为别人几句话就闹脾气。
挨了瞪,宋延又宠溺的揉揉她脑袋。
宋清酸的不行,赶紧起身离开,走到门外,看着外面的天空,她还是早点搬出去吧,不然迟早酸死。
这一刻,宋清升起了斗志。
时间会慢慢抚平她的阴霾,过去的一切都会消散,只要自己坚定,一切都会好起来。
虽然两人感情没出现什么问题,但问题还是要解决的。
那个传的谣言哦,明明是那窦知青脚崴了,宋小子在路上看见了,这男女授受不亲,怕被人看到说闲话,就把我叫过去了,我扶着窦知青回去的。成婆婆听了这些了留言,摆摆手连忙解释道。
人家小两口过得好着呢,可别瞎说话。要是闹起来了,咱们可就是罪人了。成婆子想到家里的两斤白糖,嘴上更来劲了:咱们这砖厂,能卖出那么多砖,可全靠着宋小子,万一给人整生气了,砖厂咋办?
砖厂如今可是全村命根子,家家户户指望着添进项呢,更别说还有好些人家里有人在里面做工,这下,哪里还有人敢开腔?
宋工,大家都知道,我们名声......我......窦晓一脸羞涩。
宋延退了半步,目光沉了沉,眼神清冷道:你抗揍吗?
这是什么意思?窦晓呆愣。
宋延挽挽袖子道:我这人,别的爱好没有,就是喜欢打老婆,不知道你抗不抗揍呢?
他生的本就高,身子健壮,面无表情还真像那么回事。
窦晓这彻底傻眼了,看着面无表情的宋延忍不住后退了几步。
一瞬间,她脑海里突然想起来一个片段,有人问苏挽为什么今天不去上工,有人说苏挽病了,莫非?不是病了,是被打的?不然好端端怎么就突然病了?
窦晓忍不住一颤,再也忍不住,赶紧跑了。毕竟她也是想得点好处,不是想找死。
这一招,保管人离得八丈远,再也不会往前凑,苏挽听了,好笑的不行,宋延倒是觉得是个好办法,心里暗暗决定,以后再有这样的事,还这样办。
作者有话说:
最近有些忙~来晚啦~
感谢陪伴~谢谢
第十六章
关于小学建设的通知也都下来了。
每个村都可以建设自己的小学,上面会给予一定帮助,条件好的村自己可以建,实在条件困难就几个村一起建一个,村里的有知青可以当老师,当然不是知青,只要考试通过了也可以。
几乎是一收到通知,宋延就带人运了批砖过去,他们这个村子后面靠着山,山脚下就是是村里的祠堂,小学的位置就选在不远处,哪里很少有人去,安静适合娃娃们念书。
这起房子当小学教室,可没有人说一句不是的话,哪怕没有分到这个活的汉子们,干完自己的活也乐意来帮忙,不要工分都行。
毕竟村里的汉子那个家里没有娃?就算没有以后也会有,这建小学,村里汉子没有一个含糊。大伙们都想赶紧盖好,让村里的娃们早点上学,所以这建小学的热情空前高涨。
知青们也收到了通知,都高兴疯了,这可比工人还要体面,至于考试?他们都是初中/高中毕业,还能不行?反正大家都挺自信,这几天,腰板都挺直了。一有时间大家都捧着书再读。
挽挽,这么晚就不要看书了?宋延将苏挽手里的书抽出来,这个时候没有电灯,点的煤油灯,光线暗,伤眼睛。
苏挽还恋恋不舍呢,平时里一天宋延也不会让她看太久的书,只是今个,宋延进城给外边订了砖的人送砖,她才看的久了。
宋延揉揉她的脸,笑道:这还早呢,教室起来了,还得准备桌椅,等差不多都过年了,再怎么着都到过年之后去了。
啊?这么久?苏挽有些失望,那还得有三四个月呢。
我过两天带你回家?宋延做到苏挽旁边,说道。他今个去送的是最后一批砖了,之后烧的得砖都要留着给各各村送去建教室,让其他人去就行,刚好他就请假带着苏挽回一趟苏家。
回家?苏挽愣住了,是她想的那个意思吗?
结婚这么久,我还没去登过门,实在是不像话。宋延点点头道。
苏挽一下子崩了起来,激动的眼眶都红了,手足无措,有些慌乱:我。
宋延拉住她,把她抱在怀里,问道:我给爸妈准备了收音机,给大哥准备了手表,给侄子准备了钢笔,你看需要给大嫂准备点啥?还缺啥?这些东西,都是他早就让孙强国帮他带的,今个去送砖,刚好取了回来。
苏挽赶紧摆手,连忙道:不用,不用。都太贵重了。、
宋延却没觉得,他还觉得有些不够呢,连丈母娘都没见就娶了人家姑娘,还隔了这么久才登门,要是给的礼不重,不然还以为一点不重视呢。
傻丫头,娶了人家闺女,再重的礼都是应该的。宋延下巴蹭了蹭苏挽的头发。
真的太贵重啦。苏挽忍不住小声嘟囔,这些都是有钱也弄不来的好东西。
我都准备好了。宋延还是坚持。他说实话,要不是怕拿出其他东西,太招眼,这些东西,他还看不上。
那清清咋办?苏挽又想到宋清,有些迟疑。
现在他们住在一起,他俩走了,就只剩下宋清一个人,又是女孩子,总归不太好。
宋延早就想好了,回答道:我给她准备了口粮,让她去找大姐待段时间,刚好也能帮大姐带带孩子去。
苏挽这才点点头,没了所有的顾虑,又确实是想回家看看,心里不断地想,不知道爸妈怎么样了,侄子是不是长高了,家里有没有什么变化,平日里不想起还好,一想起恨不得立马插上翅膀回去。
凭什么她苏挽可以回家?黄梦自从之前的倒霉事,彻底沉寂了一段时间,整天疑神疑鬼,一个人越来越抑郁,本就有点神经质,这几天不知道从哪里听到苏挽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彻底爆发了。
整个人头发凌乱,神情激动,像个疯婆子一样。
对啊,凭什么苏挽可以回去?
我们也要回家。
回家,回家。
这就像是个导火索,彻底点燃了所有知青心中的渴望,他们下乡之后就集体开过会,除非上面通知,否则他们都不能回家,要去镇上也需要大队长开证明签字。
要是自己出去了就会受到处分,而且村大多靠山,要是自己跑,遇上什么野兽,还有生命危险,村里的日子苦,每天干不完的活,吃的也不好。
就算在城里条件再差也没吃过这种苦,大家都想回家,可没办法,也只能压制着自己,可这突然听到有人可以回家,心里都疯了一样。
知青们都罢工了,在大队长门口纷纷闹着要回家,神情激动,拦都拦不住。
够了。张大根被吵得头疼,大队长的威力还是有一点的,至少知青们全部停了下来,看着他。
大队长,请您给我们一个说法,为什么苏知青可以回家?而我们却不行?杜磊还算理智的,站出来客气的询问,反正就是要个说法。
其他人也都看着大队长,等着他给个说法呢。
快过年了,本就忙,张大根实在被他们闹得不耐烦,敲敲旱烟,点头道:好,我今个就给你们个说法。村里的砖厂是宋小子一手操办起来的,建小学也是他提出来的,村里能有如今这副光景都是他的功劳,人家今年工分就是半年不干了也饿不着,苏知青和宋小子结婚,那就算是宋家人,这过年了,人家两口子走亲戚有什么错?
众人语塞,黄梦大喊道:明明知青轻易不可以离乡,她这是犯了原则错误,你们都是帮凶,我要去领导哪里告你们。
知青轻易不能离开下乡所在的村子,可问题是人家结婚了就是村里人了,出去走个亲戚还能有错?村里嫁出去的姑娘们还没事回回娘家呢。
尽管去告,苏知青嫁给宋小子也就算是咱村里的人了,村里那家过年不走个亲戚,串个门?你们就是去县城里面告我,我也不心虚,倒是你们这些蓄意闹事的人,等着处分吧,谁要是觉得不公平,就自个找个村里人结婚,我也给你买批假。张大根可不怕,这事是镇上书记同意了的。
彻底没有人再发声了,谁也不想出头背个处分,倒是有些人眼睛打转,心里升起了鬼念头。
都回去干活,再闹就取消竞选教师的资格。张大根扫了他们一眼,他们那些个心思都了然于胸,心里冷笑,更不用和她们客气了。
这下就连黄梦都安静下来,沉默的走了,其他人哪里还敢闹?
这事对宋延和苏挽没有一点影响,苏挽的家在H市,离这里还挺远,正巧也过年啦,宋延也就打算带着苏挽回去多待两天。
口粮和钱票我都给你留够了,你去姐哪里,别给人家添乱。宋延吩咐道。
自从离婚之后,宋清开朗了许多,翻了个白眼,酸酸的说:哥,你眼里怕是就只有嫂嫂吧。
宋延摆摆手:实在不行,你去张婶子家里也行。对于宋清,他们到底不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亲兄妹,宋延对她只是一种责任,可苏挽对他来说确实爱人,是亲人,更是一种羁绊。
知道了。宋清也就是说说,她现在除了上工,还绣点东西,日子过得充实得很。
宋延早就买好了火车票,安顿好家里,就带着苏挽赶火车去。
这时候绿皮火车不比后世的高铁,一趟火车并不能直达,这趟火车只有一天,然后再转一趟,需要坐两天
这一趟,宋延没有买到卧铺只能买了两张坐票,倒是下一趟买到了卧铺能少受点罪。
吃点东西?宋延心疼的看着苏挽,小声哄道。
苏挽晕车,一上来就晕乎乎的,全然没了一开始的激动兴奋,惨白着脸,可怜的紧。她哪里又吃得下东西,摇摇头。
见她实在难受,宋延就让她靠着休息,心里心疼,心里想着要是早点让飞机,高铁出现,出行也方便,或者干脆把家搬到城里去,离苏家近一点。
宋延心里反复盘算着这两种办法的可行性。
真是乡下人。对面一个穿着布拉吉,烫着头的女人,瞥了他俩一眼,嫌弃的说道。
宋延和苏挽都不是追求穿着的人,衣服都是简单朴素,能穿、舒服就行。可在女人看来,拎着大包小包,穿的这么寒酸,要做那么久的火车连东西都舍不得吃,和家里那些穷酸亲戚一模一样。
宋延瞥了她一眼,懒得搭理她,小心的给苏挽别着头发。
别理他们,媛媛,我给你买了盒饭,你将就吃点。旁边的男人将盒饭打开,放在桌上小心哄着。
女人看着盒饭里面,简单的饭菜,有些不满,抱怨道:这才只有两块瘦肉。
男人低声下气哄着:这在车上,也没办法,将就一下嘛。
女人这才不情不愿的拿起了筷子,挑起那块肉的时候还故意在停了挺抱怨道:真是每天都只能吃肉。可眼睛里却满是得意,尤其是看着宋延和苏挽,满满的优越感。
第十七章
看着苏挽难受的发白的小脸,再看看对面女人吃个东西还叽叽喳喳闹个不行,宋延烦躁的心情达到了顶峰,深邃的眼眸看了女人一眼,深呼吸一口气,转而从怀里掏出个肉罐头,用小刀划开。
肉香味一瞬间蔓延出来,整个车厢的人视线都被吸引过来,目不转睛的死死盯着宋延手上的肉罐头。
对面的女人表情猛地一僵硬,脸色一下子难看了起来。
宋延倒是面色如常,将肉罐头切了一小块下来,柔声哄道:上车就没吃什么东西,要不要吃点?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