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不皂- 免费阅读(36)
苗笙并没注意到他神情低落,继续回忆旧事:当年前前后后找了你三个月,最终仍没有消息老鸨才作罢,一直嚷嚷着赔大了。你可不知道当时我们这些人有多羡慕,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福分被人救出生天。
卓应闲看了看他:看你现在过得也不错,是不是早就离开柳心苑了?
是好是坏只有自己心里知道。苗笙淡淡道,但我没你幸运,干的还是本行,即便是自己做老板,还不是被人看不起。
他边说着,边回头看了一眼聂云汉,问卓应闲:这是你相好的?我看他对你倒是很紧张。
卓应闲哽了哽,摇头道:不是,我就是拜托他帮我去救师父。
聂云汉支着耳朵想听他们两个聊什么,但两人说话声音都小,他隐约只听见了相好的两个字,然后就看到卓应闲摇头,心里就像被谁捏了一把似的,别扭得难受。
他仰头看马上的游萧:哎,小孩,你们家到底做什么的?
游萧骑在马上,目光紧紧跟着苗笙,仍旧没有放松警惕:跟着我舅舅走不就知道了么对了阿爹,你不说我坐着还没你站着高么?现在如何?
他一边说,还一边拿小手比划了一下俩人的高度落差,神情十分得意。
聂云汉斜睨他:小兔崽子还怪精明,到现在都不松口。那我问你,苗笙是你亲舅舅吗?为什么说你亲爹不是玩意?这是你自己的事儿,总能告诉我吧?
游萧迟疑了一会,认真道:这也没什么不能跟你说的,反正大家都知道。三年前我爹把我卖进红玉楼,那会儿舅舅心疼我,带我逃出来了。他是我救命恩人。
三年前?!你现在多大?
我八岁啦!
聂云汉一口气堵在肺管子里喘不出来,憋得难受极了。
红玉楼这名一听便知道是风月之地,也难怪苗笙也给游萧取名小弦儿,原来只因他与卓应闲有着相同的境遇,希望他也能像阿闲一样,复归自由。
聂云汉知道民生凋敝之时,卖儿卖女不鲜见,纯属无奈之举,可这都是什么狠心的爹,将这么小的孩子卖到风月场所去?
就因为那里出价高么?
聂云汉是在爹娘宠爱下长大,即便后来成了孤儿,也有义父视如己出,他从小到大没缺过来自于长辈的疼爱,想想自己所得的这一切,阿闲和游萧却从来没享受过,他就打心眼里替他们心疼。
可苗笙他们,哪一个是心甘情愿做这行呢?哪一个不让人同情?
他能将游萧救出来,恐怕也是不想对方步自己后尘吧。
想到这,聂云汉看了看游萧,声音也软了下来:过去的事早点忘干净,也不用恨你那狗爹,他都不配叫人恨。你还小,将来还有更好的日子要过。
游萧坦然道:那是自然,跟红玉楼里其他小孩相比,我已经很走运啦,恨什么恨,开心都来不及。就是苦了舅舅,他为了救我受了很多罪,所以我要好好孝顺他。
所以就要给舅舅拉郎配?聂云汉苦笑,这倒是真孝顺。
卓应闲跟苗笙边聊边走,也试图打听些消息出来,可游萧是苗笙一手教出来的,都能做到滴水不漏,更何况苗笙本人。
他总能不动声色地把话题拉到一边,只跟卓应闲聊些旧事。
卓应闲的心思同游萧一样,只因觉得自己已经比同样被卖进柳心苑的孩子走运多了,所以倒从不曾恨过什么,对曾在柳心苑的那两年也没觉得有什么难以启齿。
况且苗笙也是同样的出身,他若避讳,岂不是给人难堪?
于是苗笙说旧事,他也就听着,既然要打感情牌救左横秋,那就得把感情铺垫到位。况且他当年是真的很佩服苗笙,多年后再次相见,他对苗笙的现状也很是好奇。
说起来,其实当年两人相交时间并不长,当时苗笙刚被转卖到柳心苑也就几个月,很快声名远播。卓应闲和其他几个孩童那时候羡慕人家有这一技之长,走到哪里都被人捧着,还能卖艺不卖身,出于普遍的慕强心理,几人也都爱围着苗笙转。
苗笙偏巧与卓应闲很投缘,常与他私下一起玩。况且那会儿卓应闲一心要成名,好叫自己不再被欺负,便经常虚心向苗笙请教,得了他不少指点。
也正是这样,那日他才站在水缸边练小曲,才被他那老不正经的师父惦记了,顺手将他救了出去。
听到这,苗笙不禁笑了:后来他让你给他唱了么?
唱个屁,一开始我死活不肯,后来想唱的时候突然变了嗓,就不能唱了。卓应闲看向苗笙,你那会儿一直没变嗓,是因为吃了药?
嗯,吃了几年,后来才慢慢停了。苗笙淡淡道,江湖代有才人出,自有后来人赶上,况且年龄一大,没有那些新来的鲜嫩可口,我又不肯卖身,谁还愿意多看一眼呢,只能自己另谋出路。
说到出路,卓应闲很自然地问道:小笙哥哥,现在在五陵渡,你以何为生?看起来过得还不错。
苗笙看了他一眼:我若还是做本行,你会瞧我不起么?
当然不会!卓应闲立刻道,心里想着,只会更心疼罢了。
倒也不必替我难过。苗笙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微微笑道,我只不过是从被欺压的,变成欺压别人的。方才你说来过五陵渡几次,可曾听说这里最大的风月之地?
卓应闲想了想:绿绮琴?
苗笙点头:是我开的。
作者有话要说:
疑似情敌有钱有势,跟阿闲还是旧友。
汉哥:宝宝心里酸,但是宝宝不能说。
阿闲:听说有人要保持距离来着。
第37章 大宅
卓应闲不禁讶然, 想刚刚那被人围攻的阵势,也能猜到现在的苗笙今非昔比,肯定是权钱在手,但并没有料到那绿绮琴竟是为他所有。
绿绮琴性质比较复杂, 既有小唱, 也有不少妓子, 想必是能更多地招揽客源。
不仅有皮肉生意,里面还有个规模宏大的赌坊, 市面上见得着的玩法这里都有,可令来宾尽欢,也更能捞钱。
但除了这些下九流的买卖, 绿绮琴还有些颇为高雅的表演,他们养了几个舞团,每日也会有些演出。听说有时候县令大宴宾客,也会选择这里, 并没有人在乎这地方体面不体面。
至少从排场和价格上来说,都是相当体面的。
县令虽为父母官,可他招待的那些人, 都是江湖草莽,甚至是各个行业的翘楚或者行霸, 若不来这儿,人家还觉得被怠慢了呢。
都说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想在这五陵渡稳坐县太爷的宝座,那就不得不向这些人屈服, 按他们的规则说话。
不过这帮人比普通地痞流氓格调稍微高那么一点,讲究有钱大家一起赚, 想必这县太爷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委屈。
苗笙看到卓应闲的表情,便知他对绿绮琴的情况了解不少,莞尔一笑,便也没多解释,而是道:现在人人只知我名叫苗千里,但凡还叫我苗笙的,不是昔日仇敌,就是故旧,而我又哪有那么多故旧,所以刚刚没认出你之前,过分紧张了。
况且对他所用香囊香味熟悉的人不少,但知道这香气名字的并不多,且其中大部分都成了仇人。
人之常情,刚离开柳心苑的头一年,我也是只惊弓之鸟。卓应闲道,唉,只可惜我每次来五陵渡都是匆匆离去,要不然我们可能早就重逢了。
苗笙抿唇,笑而不语。
卓应闲饶有兴致地问道:绿绮琴这名字取得很特别,以前听说时便觉得与众不同,比那些什么楼什么苑的要强多了。你是怎么想到的?
几人经过路边一株海棠树,忽有朵花从枝头脱落,恰好飞到苗笙发鬓上,而他全然不知。
卓应闲本想替他摘掉,却看他这侧颜被海棠点缀得更加生动,二者相得益彰,不忍破坏,举起的手复又放下。
跟在后面的聂云汉见了,想起自己曾为他簪的那朵芍药,一时心中五味杂陈。
游萧完全没有考虑他的心情,欣喜地叫道:阿爹,你看我舅舅和应闲哥哥多般配!
聂云汉悻悻:你懂什么叫般配?!
苗笙并未意识到卓应闲的动作,他恍若出了神,片刻后才道:还记得之前教你背过的《有所思》么?
自然记得。卓应闲想了想,突然明白,笑道,原来如此。
那是苗笙当年最爱的诗,是卢仝写的那首,特意教给卓应闲。他说自己喜欢的香囊便是以此命名,因为那香是梅花香,而《有所思》的最后一句便是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当时的小弦儿看他小笙哥哥什么都好,自然会把对方教的东西背得滚瓜烂熟,这会儿想想,其中一句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便应是这馆名来历。
他忽地又想到当中另一句,不由问道:那你的名字
翠眉蝉鬓生别离,一望不见心断绝。心断绝,几千里?苗笙笑笑,被你看出来了?见笑。
卓应闲那时少不更事,就记得苗笙念这首诗的时候表情甚痴,现在想起,心底倏然一动,问道:小笙哥哥,这首诗,是不是你意中人赠你的?
不然怎么事事都以这诗中内容为名?
那么多年过去了,他还在惦记,情之一字,居然令人如此念念不忘?
什么意中人,只是特别喜爱这首罢了。走到一处大院门口,苗笙停下脚步,做了个请的手势,这便是寒舍了。
游萧坐在马背上大喊:光叔,我们回来啦,快开门!
大门吱呀应声而开,一个五十多岁的家奴迎了出来,殷勤地喊道:主人、小少爷回来了?哟,有客到?
苗笙点头:嗯,吩咐厨子多做几样菜,给我故交接风洗尘。
光叔一边应着,一边接了聂云汉手里的缰绳,待几人进门后,他才牵着马进去。
游萧还在马上坐着,一脸不过瘾的样子,看来是非要到最后一刻才肯下来。
聂云汉回头瞅他一眼:你可别摔了!
放心吧阿爹!
这小子越喊越顺嘴,聂云汉甚是无奈,他觉得自己也答应得越来越自然。
这一分神,卓应闲和苗笙已经走得远了,聂云汉赶紧跟上,同时打量这座宅院。
苗笙谦称寒舍,着实过分谦虚,这宅子至少五进,高墙大院,看不太分明,像聂云汉他们这种普通出身,搞不好进去能迷路。
这家也就苗笙和游萧住,顶多佣人多一点,但这宅院几乎能住得下一个百户所的兵,现在就住这几个人,也实在太浪费了,想必大部分房间都空着,晚上不觉得吓人么?
也不知左哥会不会被关在这儿?
或许苗笙置办这么大的宅院,便是为了故布疑阵,好叫人不知道他到底住在哪间看他这派头,恐怕五陵渡里惦记着要他不得好死的人肯定不在少数。
苗笙也没带他们观赏自己的大宅院,径直把人领到了正堂,然后叫来几个杂役,叫他们带着聂云汉和卓应闲去客房修整,稍后共进晚膳。
聂云汉有话想问卓应闲,也就没急在这一时,两人从善如流地跟着杂役去客房,又是穿过了几重厅,进了一处偏院。
这院子打理得甚是漂亮,走廊里雕梁画栋,一排客房整整齐齐,看着颇为幽静,但也不知道是苗笙有心还是无意,将卓应闲安排在了走廊第一间,聂云汉则在尾端最后一间。
虽然中间只隔了几间房,相距并不远,但这么安排是不是有点过分?
聂云汉便直接开口问那杂役:为何两间房不挨着?
杂役弯腰拱手,回话道:刚刚主人吩咐过,说卓公子怕憋闷,所以安排到头上这间,够敞亮。聂公子行伍出身,休息时可能怕吵爱静,就给您安排到最里头了。
他倒是想得周到!聂云汉不禁有些阴阳怪气,心道这特意强调我和阿闲对居住环境要求不同,是何用意?
杂役听不出这腔调,只顾客气:两位公子满意就好。
聂云汉从牙根儿里搓出一句:满意得很!
想必那酸味儿把卓应闲给熏着了,他主动道:不必了,聂公子还是住我旁边那间吧,他倒没那么爱静。
何止不爱静,想起头回见的时候,那人跟那树上的鸣蝉似的,叽嘹起来没个完,倒是现在沉默多了。
杂役道:随公子们的意,房门没锁,直接进去就可以,一会儿小的把行李给您送过来。再有什么需要您二位尽管吩咐。
卓应闲拱手道:没别的事了,多谢。
见那杂役退出院子,两人才各自进了屋。房间颇为宽敞,窗明几净,看来也是每天都有人洒扫的。
过了一会儿,杂役果然把行李送来,一时分不出谁是谁的,就直接都送去了卓应闲那屋,顺道添了茶水离开。
聂云汉闻声闻声过来,粗粗看了行李一眼,便知没人动过,放下心来。
不过这并不代表什么,苗笙若是有心对他俩下手,也不用急,反正两人已经进了这深宅大院,已成羊入虎口之势,以少敌多,他们未必能占得了便宜。
若要是别的情况,聂云汉未必会答应进到对方的院子来,但从先前两人对峙可以判断,苗笙这人是个软硬不吃的,硬撬肯定撬不开他的嘴。
五陵渡大家都不熟,这地儿又龙蛇混杂,就算没有苗笙,说不定还会碰到别的硬茬,现在既然卓应闲与苗笙有旧,说不定是个机会,只能冒险跟进来了。
俩人衣服原本打包在一起,这会儿分房住,卓应闲便打开包袱,将聂云汉的衣服挑出来。
聂云汉一屁股坐在桌边,借着倒水喝,不看人家脸,装作漫不经心地问:你俩叙旧,都聊了些什么?看着有说有笑挺热闹,问没问左哥的情况?
问了,他没说哎,这衣服有点潮,你拿回去再晾晾。卓应闲低着头,也没看他。
这点事,啧,搁你这晾不就行了,别分了,衣服都放你这。又不是住店,什么情况还不知道,不用这么仔细。一会儿干了还是打包起来,说不定随时得跑。
卓应闲这会儿看了他一眼:你信不过小笙哥哥?
他把左哥抓起来,到现在也不给句实在话,亏你俩还是故交,连这点诚意都没有,我凭什么信他?聂云汉不爽地说,能不能别叫他什么小笙哥哥,不觉得幼稚?
卓应闲心里冷笑一声,坐了下来,淡淡道:啊,对,他现在叫苗千里。
聂云汉心道,什么千里万里的,都不能信,人心隔肚皮,这么些年过去了,谁知道这人现在安的什么心。
但他没说出口,觉得要这么说了,显得有点不大气。
算了,小人还是自己来做,只管看顾好阿闲,尽快找到左哥他们的下落就是了。
哦。聂云汉也不咸不淡地应着,他这阵势,在五陵渡算是一霸了吧?
恋耽美
卓应闲看了看他:看你现在过得也不错,是不是早就离开柳心苑了?
是好是坏只有自己心里知道。苗笙淡淡道,但我没你幸运,干的还是本行,即便是自己做老板,还不是被人看不起。
他边说着,边回头看了一眼聂云汉,问卓应闲:这是你相好的?我看他对你倒是很紧张。
卓应闲哽了哽,摇头道:不是,我就是拜托他帮我去救师父。
聂云汉支着耳朵想听他们两个聊什么,但两人说话声音都小,他隐约只听见了相好的两个字,然后就看到卓应闲摇头,心里就像被谁捏了一把似的,别扭得难受。
他仰头看马上的游萧:哎,小孩,你们家到底做什么的?
游萧骑在马上,目光紧紧跟着苗笙,仍旧没有放松警惕:跟着我舅舅走不就知道了么对了阿爹,你不说我坐着还没你站着高么?现在如何?
他一边说,还一边拿小手比划了一下俩人的高度落差,神情十分得意。
聂云汉斜睨他:小兔崽子还怪精明,到现在都不松口。那我问你,苗笙是你亲舅舅吗?为什么说你亲爹不是玩意?这是你自己的事儿,总能告诉我吧?
游萧迟疑了一会,认真道:这也没什么不能跟你说的,反正大家都知道。三年前我爹把我卖进红玉楼,那会儿舅舅心疼我,带我逃出来了。他是我救命恩人。
三年前?!你现在多大?
我八岁啦!
聂云汉一口气堵在肺管子里喘不出来,憋得难受极了。
红玉楼这名一听便知道是风月之地,也难怪苗笙也给游萧取名小弦儿,原来只因他与卓应闲有着相同的境遇,希望他也能像阿闲一样,复归自由。
聂云汉知道民生凋敝之时,卖儿卖女不鲜见,纯属无奈之举,可这都是什么狠心的爹,将这么小的孩子卖到风月场所去?
就因为那里出价高么?
聂云汉是在爹娘宠爱下长大,即便后来成了孤儿,也有义父视如己出,他从小到大没缺过来自于长辈的疼爱,想想自己所得的这一切,阿闲和游萧却从来没享受过,他就打心眼里替他们心疼。
可苗笙他们,哪一个是心甘情愿做这行呢?哪一个不让人同情?
他能将游萧救出来,恐怕也是不想对方步自己后尘吧。
想到这,聂云汉看了看游萧,声音也软了下来:过去的事早点忘干净,也不用恨你那狗爹,他都不配叫人恨。你还小,将来还有更好的日子要过。
游萧坦然道:那是自然,跟红玉楼里其他小孩相比,我已经很走运啦,恨什么恨,开心都来不及。就是苦了舅舅,他为了救我受了很多罪,所以我要好好孝顺他。
所以就要给舅舅拉郎配?聂云汉苦笑,这倒是真孝顺。
卓应闲跟苗笙边聊边走,也试图打听些消息出来,可游萧是苗笙一手教出来的,都能做到滴水不漏,更何况苗笙本人。
他总能不动声色地把话题拉到一边,只跟卓应闲聊些旧事。
卓应闲的心思同游萧一样,只因觉得自己已经比同样被卖进柳心苑的孩子走运多了,所以倒从不曾恨过什么,对曾在柳心苑的那两年也没觉得有什么难以启齿。
况且苗笙也是同样的出身,他若避讳,岂不是给人难堪?
于是苗笙说旧事,他也就听着,既然要打感情牌救左横秋,那就得把感情铺垫到位。况且他当年是真的很佩服苗笙,多年后再次相见,他对苗笙的现状也很是好奇。
说起来,其实当年两人相交时间并不长,当时苗笙刚被转卖到柳心苑也就几个月,很快声名远播。卓应闲和其他几个孩童那时候羡慕人家有这一技之长,走到哪里都被人捧着,还能卖艺不卖身,出于普遍的慕强心理,几人也都爱围着苗笙转。
苗笙偏巧与卓应闲很投缘,常与他私下一起玩。况且那会儿卓应闲一心要成名,好叫自己不再被欺负,便经常虚心向苗笙请教,得了他不少指点。
也正是这样,那日他才站在水缸边练小曲,才被他那老不正经的师父惦记了,顺手将他救了出去。
听到这,苗笙不禁笑了:后来他让你给他唱了么?
唱个屁,一开始我死活不肯,后来想唱的时候突然变了嗓,就不能唱了。卓应闲看向苗笙,你那会儿一直没变嗓,是因为吃了药?
嗯,吃了几年,后来才慢慢停了。苗笙淡淡道,江湖代有才人出,自有后来人赶上,况且年龄一大,没有那些新来的鲜嫩可口,我又不肯卖身,谁还愿意多看一眼呢,只能自己另谋出路。
说到出路,卓应闲很自然地问道:小笙哥哥,现在在五陵渡,你以何为生?看起来过得还不错。
苗笙看了他一眼:我若还是做本行,你会瞧我不起么?
当然不会!卓应闲立刻道,心里想着,只会更心疼罢了。
倒也不必替我难过。苗笙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微微笑道,我只不过是从被欺压的,变成欺压别人的。方才你说来过五陵渡几次,可曾听说这里最大的风月之地?
卓应闲想了想:绿绮琴?
苗笙点头:是我开的。
作者有话要说:
疑似情敌有钱有势,跟阿闲还是旧友。
汉哥:宝宝心里酸,但是宝宝不能说。
阿闲:听说有人要保持距离来着。
第37章 大宅
卓应闲不禁讶然, 想刚刚那被人围攻的阵势,也能猜到现在的苗笙今非昔比,肯定是权钱在手,但并没有料到那绿绮琴竟是为他所有。
绿绮琴性质比较复杂, 既有小唱, 也有不少妓子, 想必是能更多地招揽客源。
不仅有皮肉生意,里面还有个规模宏大的赌坊, 市面上见得着的玩法这里都有,可令来宾尽欢,也更能捞钱。
但除了这些下九流的买卖, 绿绮琴还有些颇为高雅的表演,他们养了几个舞团,每日也会有些演出。听说有时候县令大宴宾客,也会选择这里, 并没有人在乎这地方体面不体面。
至少从排场和价格上来说,都是相当体面的。
县令虽为父母官,可他招待的那些人, 都是江湖草莽,甚至是各个行业的翘楚或者行霸, 若不来这儿,人家还觉得被怠慢了呢。
都说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想在这五陵渡稳坐县太爷的宝座,那就不得不向这些人屈服, 按他们的规则说话。
不过这帮人比普通地痞流氓格调稍微高那么一点,讲究有钱大家一起赚, 想必这县太爷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委屈。
苗笙看到卓应闲的表情,便知他对绿绮琴的情况了解不少,莞尔一笑,便也没多解释,而是道:现在人人只知我名叫苗千里,但凡还叫我苗笙的,不是昔日仇敌,就是故旧,而我又哪有那么多故旧,所以刚刚没认出你之前,过分紧张了。
况且对他所用香囊香味熟悉的人不少,但知道这香气名字的并不多,且其中大部分都成了仇人。
人之常情,刚离开柳心苑的头一年,我也是只惊弓之鸟。卓应闲道,唉,只可惜我每次来五陵渡都是匆匆离去,要不然我们可能早就重逢了。
苗笙抿唇,笑而不语。
卓应闲饶有兴致地问道:绿绮琴这名字取得很特别,以前听说时便觉得与众不同,比那些什么楼什么苑的要强多了。你是怎么想到的?
几人经过路边一株海棠树,忽有朵花从枝头脱落,恰好飞到苗笙发鬓上,而他全然不知。
卓应闲本想替他摘掉,却看他这侧颜被海棠点缀得更加生动,二者相得益彰,不忍破坏,举起的手复又放下。
跟在后面的聂云汉见了,想起自己曾为他簪的那朵芍药,一时心中五味杂陈。
游萧完全没有考虑他的心情,欣喜地叫道:阿爹,你看我舅舅和应闲哥哥多般配!
聂云汉悻悻:你懂什么叫般配?!
苗笙并未意识到卓应闲的动作,他恍若出了神,片刻后才道:还记得之前教你背过的《有所思》么?
自然记得。卓应闲想了想,突然明白,笑道,原来如此。
那是苗笙当年最爱的诗,是卢仝写的那首,特意教给卓应闲。他说自己喜欢的香囊便是以此命名,因为那香是梅花香,而《有所思》的最后一句便是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当时的小弦儿看他小笙哥哥什么都好,自然会把对方教的东西背得滚瓜烂熟,这会儿想想,其中一句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便应是这馆名来历。
他忽地又想到当中另一句,不由问道:那你的名字
翠眉蝉鬓生别离,一望不见心断绝。心断绝,几千里?苗笙笑笑,被你看出来了?见笑。
卓应闲那时少不更事,就记得苗笙念这首诗的时候表情甚痴,现在想起,心底倏然一动,问道:小笙哥哥,这首诗,是不是你意中人赠你的?
不然怎么事事都以这诗中内容为名?
那么多年过去了,他还在惦记,情之一字,居然令人如此念念不忘?
什么意中人,只是特别喜爱这首罢了。走到一处大院门口,苗笙停下脚步,做了个请的手势,这便是寒舍了。
游萧坐在马背上大喊:光叔,我们回来啦,快开门!
大门吱呀应声而开,一个五十多岁的家奴迎了出来,殷勤地喊道:主人、小少爷回来了?哟,有客到?
苗笙点头:嗯,吩咐厨子多做几样菜,给我故交接风洗尘。
光叔一边应着,一边接了聂云汉手里的缰绳,待几人进门后,他才牵着马进去。
游萧还在马上坐着,一脸不过瘾的样子,看来是非要到最后一刻才肯下来。
聂云汉回头瞅他一眼:你可别摔了!
放心吧阿爹!
这小子越喊越顺嘴,聂云汉甚是无奈,他觉得自己也答应得越来越自然。
这一分神,卓应闲和苗笙已经走得远了,聂云汉赶紧跟上,同时打量这座宅院。
苗笙谦称寒舍,着实过分谦虚,这宅子至少五进,高墙大院,看不太分明,像聂云汉他们这种普通出身,搞不好进去能迷路。
这家也就苗笙和游萧住,顶多佣人多一点,但这宅院几乎能住得下一个百户所的兵,现在就住这几个人,也实在太浪费了,想必大部分房间都空着,晚上不觉得吓人么?
也不知左哥会不会被关在这儿?
或许苗笙置办这么大的宅院,便是为了故布疑阵,好叫人不知道他到底住在哪间看他这派头,恐怕五陵渡里惦记着要他不得好死的人肯定不在少数。
苗笙也没带他们观赏自己的大宅院,径直把人领到了正堂,然后叫来几个杂役,叫他们带着聂云汉和卓应闲去客房修整,稍后共进晚膳。
聂云汉有话想问卓应闲,也就没急在这一时,两人从善如流地跟着杂役去客房,又是穿过了几重厅,进了一处偏院。
这院子打理得甚是漂亮,走廊里雕梁画栋,一排客房整整齐齐,看着颇为幽静,但也不知道是苗笙有心还是无意,将卓应闲安排在了走廊第一间,聂云汉则在尾端最后一间。
虽然中间只隔了几间房,相距并不远,但这么安排是不是有点过分?
聂云汉便直接开口问那杂役:为何两间房不挨着?
杂役弯腰拱手,回话道:刚刚主人吩咐过,说卓公子怕憋闷,所以安排到头上这间,够敞亮。聂公子行伍出身,休息时可能怕吵爱静,就给您安排到最里头了。
他倒是想得周到!聂云汉不禁有些阴阳怪气,心道这特意强调我和阿闲对居住环境要求不同,是何用意?
杂役听不出这腔调,只顾客气:两位公子满意就好。
聂云汉从牙根儿里搓出一句:满意得很!
想必那酸味儿把卓应闲给熏着了,他主动道:不必了,聂公子还是住我旁边那间吧,他倒没那么爱静。
何止不爱静,想起头回见的时候,那人跟那树上的鸣蝉似的,叽嘹起来没个完,倒是现在沉默多了。
杂役道:随公子们的意,房门没锁,直接进去就可以,一会儿小的把行李给您送过来。再有什么需要您二位尽管吩咐。
卓应闲拱手道:没别的事了,多谢。
见那杂役退出院子,两人才各自进了屋。房间颇为宽敞,窗明几净,看来也是每天都有人洒扫的。
过了一会儿,杂役果然把行李送来,一时分不出谁是谁的,就直接都送去了卓应闲那屋,顺道添了茶水离开。
聂云汉闻声闻声过来,粗粗看了行李一眼,便知没人动过,放下心来。
不过这并不代表什么,苗笙若是有心对他俩下手,也不用急,反正两人已经进了这深宅大院,已成羊入虎口之势,以少敌多,他们未必能占得了便宜。
若要是别的情况,聂云汉未必会答应进到对方的院子来,但从先前两人对峙可以判断,苗笙这人是个软硬不吃的,硬撬肯定撬不开他的嘴。
五陵渡大家都不熟,这地儿又龙蛇混杂,就算没有苗笙,说不定还会碰到别的硬茬,现在既然卓应闲与苗笙有旧,说不定是个机会,只能冒险跟进来了。
俩人衣服原本打包在一起,这会儿分房住,卓应闲便打开包袱,将聂云汉的衣服挑出来。
聂云汉一屁股坐在桌边,借着倒水喝,不看人家脸,装作漫不经心地问:你俩叙旧,都聊了些什么?看着有说有笑挺热闹,问没问左哥的情况?
问了,他没说哎,这衣服有点潮,你拿回去再晾晾。卓应闲低着头,也没看他。
这点事,啧,搁你这晾不就行了,别分了,衣服都放你这。又不是住店,什么情况还不知道,不用这么仔细。一会儿干了还是打包起来,说不定随时得跑。
卓应闲这会儿看了他一眼:你信不过小笙哥哥?
他把左哥抓起来,到现在也不给句实在话,亏你俩还是故交,连这点诚意都没有,我凭什么信他?聂云汉不爽地说,能不能别叫他什么小笙哥哥,不觉得幼稚?
卓应闲心里冷笑一声,坐了下来,淡淡道:啊,对,他现在叫苗千里。
聂云汉心道,什么千里万里的,都不能信,人心隔肚皮,这么些年过去了,谁知道这人现在安的什么心。
但他没说出口,觉得要这么说了,显得有点不大气。
算了,小人还是自己来做,只管看顾好阿闲,尽快找到左哥他们的下落就是了。
哦。聂云汉也不咸不淡地应着,他这阵势,在五陵渡算是一霸了吧?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