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小青梅她有点难追 > 小青梅她有点难追
错误举报

小青梅她有点难追(50)

    徐侃风看不下去,伸腿踢了一脚。
    操,影响食欲啊。
    陈劲不鸟他,继续嚼。
    吃完最后一口,那边又传来对话声。
    据说另一位状元是个女孩儿,我认识首都理工的副院,他说他们每年招收的学生百分之八十都是男生,女孩就是稀缺物,能进去的,各方面都很优待。
    没想到一群老东西说着说着还能扯到杳妹妹身上。
    几人竖起耳朵,目光下意识看向裴衍。
    明晃晃的灯光下,烤全羊还冒着热气。
    提及这茬,陆校长故作遗憾地叹了口气:你早说这忙我还能帮,不过截止今天中午,云中毕业班学生的志愿都已经全部填写完毕,等下届,下届我帮着留意留意。
    本就是玩笑话,众人谈笑间一听了之。
    一杯酒下肚,刚才说话那人随口问了句:最后填了哪所学校,我猜八九不离十是清华吧。
    720的高分成绩,去清华基本没问题。
    陆校长摆摆手道:不是清华,但也是全国名列前十五的,可能不想离家太远,就留在了蓉城。
    后面隔壁又说了什么,陈劲几个再没心思听。
    他们一直关注衍哥的神情,前面倒还风平浪静,却在听到陆校长最后那句时,眸底掀起惊骇的凉意。
    羊吃了小半,裴衍从座位上起身,抓起车钥匙朝包间外走。
    欸,衍哥去哪儿啊?
    三双眼睛透过窗户,看着那道身影转角下楼,径直消失在他们的视线里。
    陈劲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估计是去找杳妹妹了。
    不见得。贺轻舟摇了摇头,朝旁边徐侃风问道:你上次办理护照花了多长时间?
    按正常流程走,十五天吧。
    正常流程指的是什么,大家心照不宣。
    快的话也得至少一个礼拜。
    贺轻舟去年无意间看到过衍哥的护照,仔细回想起来,有个细节的地方还挺耐人寻味。
    不过,也可能是他想多了。
    老大离场,几人继续吃着没什么意思,陈劲一撸袖子说今晚这顿他请,去柜台结账时,瞟了眼墙上的挂钟,还差半小时到十二点。
    还说嗨通宵呢,这连半个通宵都算不上。
    当晚,一辆银灰色超跑从海滨城一路飙向至臻别墅区。
    剑南大道沿线,道路监控抓拍到跑车不下二十个超速镜头。
    以这种违章的恶劣程度来讲,车主未来至少半年恐怕再难上路。
    姜书杳填报蓉城大学的事,很快在六班班级群里传开。
    追问她原因的人不在少数,毕竟明明能百分百被清华或是首都大学这等顶尖院校录取,何必要继续留在本地。
    在这里待了整整十八年,就没腻?就不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好多人都在替她惋惜,包括班主任俞正清。
    一石激起千层浪,姜书杳没想到自己填写什么学校,会引起大家如今高的关注。
    她是蓉城土生土长的孩子,留在蓉城,努力去创造学习,将来用智慧与专长造福家乡不好吗。
    当然,很早以前并不是这样想的。
    那时候的姜书杳,一心想要考进首都,考进央津。
    但到底从何时开始改变心意的,连她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
    只知道在填报志愿的那刻,鼠标选中蓉城大学,点击提交的瞬间,她满脑子想的都是裴衍。
    蓉城,有她和他之间太多的回忆。
    她不愿让这些回忆随着时间而慢慢淡去,哪怕已经分手,两人不再有任何关系,她也要留在这里,等他回来。
    等那个人回来,即便已经不喜欢她,甚至还恨她。
    她也认了。
    七月五号,蓉城仍是艳阳天,气温升到三十四摄氏度。
    朱韵一大早起来,出门前在冰箱上留了便利贴,叮嘱闺女按时吃饭。
    今天是林臻和裴衍回洛杉矶的日子,十一点的飞机,这会儿开车过去时间还很充裕。
    姜书杳卧室房门紧闭,脑袋蒙在被子里,呼吸绵长,听到外面传来关门声,她才慢慢睁开了眼睛。
    其实她早就醒了,最近睡眠越来越浅,稍有动静就会被惊醒,然后再难入眠。
    第155章 怀疑
    睡眠不好,导致她整个人很难提起精神。
    明明睡不着,却又窝在床上不想起来,感觉动一下都要消耗掉全身的体力。
    直到老姜打来电话,让她去卧室帮他找一份数据资料,然后拍照给他。
    父亲要的急,姜书杳不得不凭着意志力从床上爬起来。
    书房被她占用,老姜很多工作文件就只好放在了卧室里。
    姜书杳平时很少进父母的房间,对东西的存放不太熟悉。
    按照电话那头的指引,她走到露台外,在储物柜的倒数第二格,找到了相关文件。
    拍完照,她将资料放进去,不小心错放到了下面一层,然后,余光不经意瞥见了干妈的病历单。
    姜书杳下意识伸手过去拿出病历,粗略看了两眼。
    里面还夹了两张治疗方案,但不知为什么,明明写好的方案后面又被全部打码遮盖。
    关于干妈的病,母亲一直没跟她详细聊过。
    她只知道是很棘手的心脏类疾病,具体的,恐怕连老姜也模棱两可。
    姜书杳回到房间,坐在床上拿手机搜了下病名。
    看到心力衰竭四个字的时候,她几乎不敢相信,干妈才刚四十出头的年纪,之前毫无征兆,怎么会短短半年就......
    这三年,干妈在洛杉矶,到底经历过什么。
    根据她的浏览记录,网页下方很快弹出了许多类似病历的相关链接。
    姜书杳眼睛酸涩,握着手机再也没有继续翻看下去的勇气。
    但其中有一条,却引起了她的注意。
    是关于瑞士Roche生物公司两年前展开研发心衰特效药的最新讯息。
    更新时间是去年十一月份,里面提到采用心脏移植手术辅助特效药物,可达到长期稳定的治疗。
    这种方案能极大的挽救患者生命,唯一不好的地方是,病人需要终身服药。
    瑞士Roche,世界医疗领域顶级的存在。
    母亲作为华仁心内科主任,对这方面的了解,肯定远远超出普通人。
    姜书杳盯着手机一动不动,脑子里突然生出一股不可置信的猜想。
    一个是她的亲生母亲,一个是她最尊敬的干妈。
    她怎么能怀疑她们。
    可想到刚才那两张打过码的治疗方案,有些念头一旦萌芽,就会控制不住地胡思乱想,慢慢的越想越可怕,直至长成参天大树。
    墙上挂钟稳稳指向十点,还有一个小时,裴衍和干妈就该起飞了。
    这一走,归期未知。
    姜书杳捂住难受到极致的胸口,轻颤着划开手机,在上面叫了去机场的网约车。
    上班高峰期已过,这一路几乎畅通无阻。
    即便再快,从雅颂居到机场,也得要半小时。
    她知道今天能见到裴衍的几率微乎其微。
    正常情况下,乘客提前半小时就会办理完登记手续。
    她想着,哪怕只是白折腾一场,也不愿意放过这百分之零点一的机会。
    姜书杳赶到机场,飞往洛杉矶的航班已经关闭了登机入口。
    她连忙掏出手机,给裴衍打电话,里面却提示关机。
    还有十分钟起飞,不应该这么早就关机的。
    她从没想过,可能不是关机,而是裴衍根本就不想接她的电话。
    姜书杳红着眼眶,又把电话打到母亲那里。
    朱韵两小时前本来在去机场的路上,中途却接到科室的电话,说一位急诊病人情况危急,需要她亲自主刀。
    患者大于天,她自然又原路返回。
    手术室里手机开着静音,对闺女的来电,朱韵是一无所知。
    今天,仿佛周围所有人的电话都在忙碌。
    姜书杳静静坐在公共大厅,透过面前明亮的落地玻璃,望向外头那片湛蓝的天空。
    飞机的尾翼,曾是宗南大师笔下最美丽的色彩。
    世人眼里,它代表着自由与希望,还有追梦者对未来无尽的遐想。
    但有多少人知道,天空中的那抹白,承载了无数亲人,恋人,朋友间的离别。
    有的离别短暂。
    而有的,则是一辈子。
    姜书杳不知在机场坐了多久,直到夜幕降临,霓虹闪烁,她走在车流涌动的街道,走着走着,止不住地仰起了头。
    她一直暗示自己,没资格哭。
    她亲手将他逼走,现在能哭给谁看。
    泪水顺着眼角滑落,流进女孩漆黑的发间,像被现实撞碎的梦,再美好的东西,终究不过昙花一现。
    朱韵下班的途中,看到路边熟悉的身影,以为是她眼花。
    后来,注意到女孩穿在脚下的那双浅蓝色拖鞋。
    杳杳?
    母亲惊讶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姜书杳迟愣愣回头,脸上的泪迹还未来得及擦干。
    朱韵几步走过去,拉住她冰凉的小手,你怎么跑这么远?
    问完这句,她立马意识到女儿的不对劲,心里顿生出不好的预感。
    中午杳杳给她打电话,她那会儿正在手术。
    后面回拨过去,电话里闺女只说了声没事就挂断,朱韵那时忙着开会,便没放在心上。
    母亲眼神里满是担忧,姜书杳静静站在原地,宛如一具没有生气的木偶。
    轿车缓缓行驶,往雅颂居开。
    副驾驶上,女孩闭着眼靠在座椅后背,呼吸绵长,竟不知觉间睡了过去。
    朱韵腾出一只手,将后排的毯子轻轻盖在女儿身上,倾身摸了摸她额头,接着是手臂,还有其他位置。
    没有受伤。
    朱韵松了口气,微微将车提速。
    抵达雅颂居,停好车后,朱韵偏过头去,犹豫着要不要叫醒女儿。
    此时姜书杳慢慢掀起眸子,眼底一片清明,并不像刚睡醒的样子。
    妈。她嗓子发涩,轻声问:治愈率不足百分之五,只剩下一年的时间,这是干妈的主意,还是你的。
    姜书杳说话时没去看母亲,垂着头在等一个答案。
    空气安静,朱韵呼吸一滞。
    她想过纸有包不住火的一天,却没想到,第一个发出质问的人,会是自己女儿。
    朱韵没打算隐瞒,沉思了许久许久,才缓缓开口:你干妈的病没有作假,如果不加以干预,别说一年,就是半年都活不了。
    说到这里,她语气变得又缓又沉:杳杳,我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好朋友去死。
    第156章 真相
    作为医者,朱韵很清楚地知道其实这病并非无药可治。
    目前心脏移植技术已成熟,再加以特效药的结合治疗,虽不能保证百分百康复,但绝不至于面临生命垂危。
    可林臻说,她在洛杉矶的无数个夜里,想儿子想到发疯,她不贪心,只要儿子陪在身边一年就满足。
    朱韵亦为人母,怎能体会不到林臻的痛苦。
    但仅此这一点,也绝不能成为让她放弃职业原则跟着一起隐瞒的借口。
    朱韵万没想到的是,她拒绝的话还没说出口,林臻竟露出个苍白的笑来:如果阿衍不肯跟我走,那我就留在蓉城,守在他身边,直到他原谅我为止。
    留在蓉城,意味着放弃治疗。
    特效药还未正式进入国内,就算做完心脏移植手术,没有药物加持,排异反应也会要了她的命。
    那刻,面对眼前的闺蜜,朱韵竟觉得前所未有的陌生。
    她最好的朋友,曾经连撒一句谎都会脸红的大家闺秀,现在却拿自己的命,来威胁她。
    林臻自晕倒被送入华仁,各方面全部由朱韵亲自接手,包括住院期间的用药,以及接下来的治疗方案,除去朱主任本人,其余医师几乎一概不知。
    所以想要瞒过所有人,简直轻而易举。
    看着大家对她毫无保留的信任,朱韵挣扎,纠结。
    一次次地想要向丈夫吐露心事,却一次次的欲言又止。
    那段时间,朱韵常常一个人待在办公室里,盯着电脑上林臻的病历报告,反问自己还配当一名医生么。
    或许从点头答应林臻请求的那刻开始,她就已经不配。
    狭小的空间,姜书杳听母亲娓娓道来。
    每听一句,她胸口就更压抑一分。
    在她的内心深处,干妈温柔善良,就算以前抛弃过裴衍,可总也有她的苦衷。
    但为什么,事情的真相会是这样。
    裴衍知道吗?
    他不知道。
    他不仅不知道,还被她逼到决裂。
    姜书杳视线模糊,铺天盖地的悔恨涌入心里。
    可即便如此,她甚至连一句谴责的话都不敢对母亲说。
    有什么用呢,事情已经发生了。
    母亲没有错,错的是她太自私。
    如果她有好好的跟裴衍沟通,听听他的内心想法,不那么固执的逼他走,会不会一切都不一样。
    肯定会不一样。
    至少,她不会和他分手。
    姜书杳拼命忍住的眼泪,一颗一颗地滚落下来,砸在手背上,也砸在朱韵的心里。
    杳杳。
    朱韵伸手过去握住女儿的手问:你刚才是不是从机场回来?
    不是。姜书杳没去看母亲,默默推门下车。
    七月中旬,收到蓉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开学时间是八月十五,为期半月的军训,九月一号正式行课。
    剩下的日子里,姜书杳常常把自己关在画室,一关就是整天。
    朱韵早出晚归,唯一能见着女儿的时候,就是在周五的饭桌上。
    关于林臻那件事,她心里憋着难受,便找了个合适的时间,把前因后果告诉了丈夫。
    姜庭松听后,与女儿的反应大为不同。
    他还安慰妻子说:别太自责,就算林臻的病能治,做子女的跟过去陪陪自己的母亲,也是天经地义,况且偌大的至臻集团,将来总会要裴衍回来继承,放心,老裴自己养的儿子,跑不了。
    话虽如此,可朱韵还是过不去心里那道坎儿。
    更重要的是,似乎自那件事之后,杳杳对她的态度就冷淡了很多。
    平时也会喊人,也会跟她讲话,可除了日常用语,连半点多余的话都没有。
    朱韵直觉,闺女这是在怪她。
    第二天晚上,姜书杳接到唐醒的电话。
    那妞儿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杳杳怎么办,我到现在还没收到海市理工那边的录取通知,多半是没戏了。
    唐醒的分数多少有些尴尬,想进海市理工,说容易容易,说难也难。
    恰好她又选了该校排名第一的专业,根据以往海市理工560的录取线,想进那个专业,分数至少得超过580才保险。
    姜书杳随即问:第二志愿填的哪所学校?
    唐醒想了想,悲催地给忘了。
    她本来对海市那边胸有成竹,第二志愿就随便填了一下。
    但就算被录取,恐怕也是不愿意去的。
    最后无法,姜书杳只能提议她:这几天你多关注一下征集志愿的填报官网,看有没有对口的学校,如果不想高分低就,你再考虑要不要复读一年。
    唐醒直接哭了。
    不复读,她打死也不复读。
    好不容易熬出头,终于摆脱了那比人还高的卷子,倘若又要回去复读,还不如让她去跳黄河。
    姜书杳大概也听得出唐醒抗拒的意思,鼠标随手点进征集志愿填报页面,往下翻了一圈,发现西南科大还有两个名额。
    醒醒,你看到我给你发的截图了吗?
    两人研究征集志愿到凌晨一点,最后锁定西南科大与蓉城师范。
    唐醒感叹道:要不就师范大学吧,考教师资格证,以后毕业去云中教化学,让同学们做更多的卷子。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