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明末工程师 > 明末工程师
错误举报

正文 第 301 章

    明末工程师 作者:米酿

    第 301 章

    “天津总兵好大的口气,若是没有我们协助,尔能独力对阵张献忠?”

    李植看了看张应元,默然不语。

    杨嗣昌皱了皱眉,顺着张应元的话说道:

    “左都督可知?张献忠善于笼络奸民。献贼所到之处,奸民都自愿充为献贼耳目。我大军一动,虽千里之外,献贼朝夕可知。”

    “如果左都督一意孤行,恐怕诸军都不会配合左都督。到时候将军在川东楚西的大山之中追逐张献忠,张献忠知道左都督的一举一动,而左都督耳目不通仿如盲人,如何能克敌制胜?”

    听到杨嗣昌的话,李植吸了一口气。

    杨嗣昌这话说得婉转,说的是情报方面的事情。实际上,他是在暗示李植。就如张应元所说的一样,如果李植此时一意孤行要立即上战场立功,其他的明军没有一支会和他协同作战。

    明军的将领们苦战了一年没有成果,此时如果帮助天子钦点的李植,功劳就会全部归于李植。李植天下强军的名头太响,其他明军即便此时出了力,也依旧会被视为败军之将,会被认为全靠李植才能建功。

    如果杨嗣昌号召诸将精诚团结,在督师的威压下,恐怕还会有一些明军将领愿意和李植一起作战。但杨嗣昌此时铁了心拖李植的后腿,诸将亲耳听到杨嗣昌劝李植的话,自然再不会有一个人站出来帮助李植立功。

    李植如果一定要速战速决打败张献忠,就要面临独自一军迎战张献忠的局面了。

    此时崇祯十三年的张献忠,已经不是崇祯十年的张献忠。如今罗汝才等流贼都依附于张献忠,张献忠一军动辄数万人。李植虽然有一万六千人,但单独面对张献忠,仍然会有很大的压力。

    而且情报方面,也确实有问题。张献忠耳目众多,而李植的斥候骑兵有限。如果李植以单独一军对阵张献忠,在情报上是十分吃亏的。

    听到杨嗣昌话里有话的暗示,李植麾下将领都脸上变色,有些担心起来。

    不过李植却不愿意就此退缩。

    将酒杯放在案上,李植淡淡说道:“虽千万人,吾独往矣!”

    第0345章 留中不发

    听到李植这句话,大堂中诸将帅都是脸色铁青,没人说话。

    李植铁了心和诸将过不去,诸将心里都犯嘀咕:如果李植一、两个月之内就立功平贼,自己会不会被朝廷责罚、降职甚至革职?

    这个李植兵强马壮,对阵上张献忠也未必落下风,实在是可恶至极。

    杨嗣昌看着李植,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他咳得很厉害,仿佛是一个大病的病人。刚刚听杨嗣昌妙语连珠,让人忘记了他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此时听到这咳嗽声,才让人看清楚他身体的虚弱。

    杨嗣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外人根本感觉不到。

    当初杨嗣昌因为十面张网平贼计划的成功,登阁拜相位极人臣,志得意满。却又因为流贼再起官军溃败落入死局。他督师一年以来张献忠势力不减,天子已经对他失去耐心。天子派百战百胜的李植来平贼,这件事本身就是否定了杨嗣昌的价值。

    如果李植顺利平贼,杨嗣昌一个庸碌疲国的罪名是跑不掉的。一下子从人生最高点落入死局,杨嗣昌的精神已经吃不消,身体要垮了。

    那咳嗽声,一下子就把刚刚还颇热闹的酒宴气氛一扫而空。

    杨嗣昌好不容易停下了咳嗽,扶着酒案喘着气。

    李植说道:“督师身体不好,这酒,还是少喝为妙!”

    杨嗣昌看着李植,说不出话来。

    ……

    李植在襄阳修整了两日。

    这两日,自从李植说了要立即开战后,襄阳的将帅们就把李植当成了敌寇,再没人来交好李植。

    不仅如此,不但没有人来请李植喝酒了,就连本该由杨嗣昌供给的粮草也断了,理由是李植不听调度。杨嗣昌又拿出了当年逼死卢象升的老伎俩。如果李植不是早有准备,还真的要被杨嗣昌打败,还真的只能听命于他。

    好在李植不是卢象升,李植的背后是整个范家庄,有几万人在背后支持李植,比除了官位什么都没有的卢象升强大得多。李植出发时候就带了五个月的军粮豆料,不在乎杨嗣昌是否提供粮草。

    就算杨嗣昌一粒米不给李植,李植也能再支撑三个月。而且李植还带了银子来,可以在当地购买粮草。

    在襄阳城外扎营时候,李植百般小心,防贼一样防范着襄阳附近的其他官军。这些官军打仗不行,但是搞破坏还是有一套的。既然求李植失败,这些官军将领们很可能下黑手拖李植的后腿。

    李植在营寨内外加强岗哨,在附近广布斥候,防得像铁桶一样,倒是让这些明军将领无处下手。

    李植感到襄阳城内外种种不如意,不满之下,于十一月四日写了弹劾杨嗣昌的奏章一封,加急快马发往京城。

    ……

    十一月十七日,大明天子朱由检收到了李植的奏章。

    朱由检抓着李植的奏章,在乾清宫空旷的殿内来回踱步,沉吟不语。许久,他深深叹了一口气。

    朱由检慢慢坐回了御案上,说不出话来。

    王承恩凑到天子身边看了看奏章,拱手问道:“皇爷,这李植的奏章攻击杨嗣昌,可信否?”

    朱由检翻了翻那封奏章,有些无力地说道:“李植素来诚实,不会无端攻击阁臣。这奏章里的种种,十有八九是真的。”

    到了崇祯十三年冬天,朱由检对杨嗣昌最后一丝信任也已经失去了。

    杨嗣昌不但打鞑子不行,求和误国,而且打流贼也不行,被张献忠打得连番大败。当初十面张网的大好局面,一朝全失。朱由检派李植去加强围剿张献忠的力量,杨嗣昌反而处处刁难李植,甚至不发粮草给李植大军。

    杨嗣昌是朱由检亲手提拔起来的。朱由检把杨嗣昌从小小兵备道提拔为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封相。多少言官攻击杨嗣昌,朱由检都一力维护他,无条件支持杨嗣昌的种种赞画。不管是加兵剿贼,还是增赋加税,杨嗣昌的政策,朱由检都一律同意。

    就连身负天下人望的卢象升,朱由检都听杨嗣昌的,逼死了。

    没想到杨嗣昌,就用这种手段,用这种局面,来报答天子朱由检。

    朱由检十分失望。

    朱由检看了看乾清宫的屋顶,又叹了一口气。

    王承恩说道:“如果李植说的是真的,这杨嗣昌也当真过分了。皇爷要不要罚他!”

    第 301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