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辣 >大唐御医 完 > 大唐御医 完
错误举报

大唐御医 完第22部分阅读

    大唐御医 完 作者:肉书屋

    大唐御医 完第22部分阅读

    想我跟着去,是有点儿什么小心思吧?”

    “没有!绝对没有!夫人可不能冤枉我,我可不想做窦娥的原型。”

    清白问题一定要坚决,不是什么帽子都能戴的,咱现在是司农寺少卿,只喜欢戴官帽。

    谢玖笑了,似乎就等着卫螭这一句呢,很柔媚的看着卫螭,做可怜状:“夫君说过咱家要男女平等的,难道都是骗我的?我也对青楼很好奇,你都不带人家去……”

    汗,人家都出来了,再不同意,还不知道太座大人还有啥招数等着他呢,卫螭很光棍的挥手,让谢玖去换衣裳,人家姐姐这才笑靥如花的走人,回房换衣裳去也,留下卫螭一人无语问苍天。

    不能小看女人,特别是不能小看穿越来的女人!丫也太腹黑了,这个世界,咋不省油的灯,这么多呢?

    卫螭很惨痛的总结一下经验教训,觉着,似乎只剩下他一个实诚人了,保护!这厮要求国家级的保护。

    在心中胡扯一番,苦中作乐,这厮很头痛,这该怎么对秦猛说呢?说他去逛青楼,夫人也要带去?!偶卖糕的,谁会带着老婆一起逛青楼的!?

    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四十八章 青楼旅游新式指南

    “好了,我们走吧。”

    换好衣裳出来,谢玖对卫螭道。卫螭只觉眼前一亮,不安分的眼神,往谢玖胸口瞟。那啥,谢玖长得很漂亮,平时出去,不管是多苛刻的人,都会认同这个观点,属于那种长相上就能给人一震的人。再加上她清冷知性的气质,优雅贵气的举动,感觉,就算笑呵呵的,也不会有人敢轻待她,属于那种不能亵渎的,挺有威严的主儿。

    这会儿,穿起男装吧,斯文、优雅、俊美、高贵,一米七的身高,只要不和卫螭站一起,还是不错的,不过,卫螭关心的不是这个,现在没空,他比较关心的是别处:“夫人,那啥,你那发育良好的胸大肌呢?你怎么处理的?现在,那可是属于我的宝贝,可不能给你虐待了!”

    谢玖脸上一红,捶了卫螭一拳,嗔骂:“流氓!”

    卫螭嘿嘿坏笑,贼眉鼠眼的看看四周没人,狼爪一伸,摸了一把,惊咦一声,也不管谢玖来掐他的手,气急败坏:“咋……咋能这么对待呢?赶紧,咱快去快回,勒坏了我心疼的啊!”

    “讨厌!快走了,就你话多!”

    谢玖恼羞成怒,狠狠踩了卫螭一脚,踩得这厮很想抱着脚板跳一阵独脚舞,不过,为了能跟上太座大人,还只能一瘸一拐的跟上去。

    去与秦猛汇合,秦猛大老远就叫着:“老四你终于来了,还以为弟妹不准你出来呢,哈哈……哈……哈……她……他……”

    黑黑的脸,憋了个通红,指着谢玖,说不出话来,只能发出些单音节,卫螭很同情他,但似乎这个问题让他家太座解释会比较好。

    谢玖很有气势,不容反驳的笑道:“小弟谢子沬,二哥有礼,小弟也想跟去见识一番。”

    连名字都取好了,谢子沬,那不就是谢子没吗?卫螭在一旁做镇定装,感叹着。

    秦猛愣了半晌儿,黑黑的脸孔,白一阵,青一阵,好不容易,似乎接受现实了,结巴着道:“那……那啥,好,可以,咱……咱们现在就走吧。”

    说完,当先走在前头,转身时,看卫螭的眼神,那叫一个崇拜,那叫一个纠结,那叫一个同情,而对谢玖,就没那么理直气壮了,一扫平时的粗犷豪迈,表情那叫一个小心翼翼,就差没举块牌子,表明他没有带坏卫螭的意思。

    卫螭忽视秦猛的同情,小声对谢玖道:“夫人,你在二哥心目中的形象坍塌了!看把人家吓的,可怜呐。”

    谢玖小小的白他一眼,小声道:“请称呼我子沬兄,子悦兄。”

    卫螭缩回去。三人一路去到青楼,没电视剧里演的那种,有人在外面招揽客人的,或许就是秦猛领俩人来的,是比较高级的青楼,反正装修啥的吧,挺雅致,没有想象中那么庸俗。姑娘们的打扮,咋说呢,挺大唐的,反正,卫螭是不喜欢那个粉抹的,虽说是习俗,是现在的流行吧,但,素素的小姑娘多可爱,往人前一站,就算长得一般,也自有一股少女的动人风情,唉,审美代沟。

    很明显,老鸨很会看人,也或许秦猛经常来吧,反正人家鸨母一看到他,立马儿就认出来了,秦爷秦爷的叫的那叫一个热络,因为有谢玖在的关系,秦猛脸孔又是一阵涨红,眼见就要发火,卫螭赶紧拉他一把,秦猛醒悟过来,抑制一下脾气,粗声粗气的道:“兰音姑娘房里有人没?今天某是带兄弟来见识的,叫几个好点的来。”

    唐朝的风气很开放,女子多会诗词,特别是青楼女子,诗文风气极盛,在全唐诗中,就收集了二十三位名妓的诗词。貌似秦猛口中的这位兰音姑娘,就是这青楼的红人,也就是现在的名妓。

    趁着老鸨去叫姑娘的当口,卫螭再细细打量谢玖一番,恩,耳洞用粉给抹平了,不凑近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胸部啥的,只要不贴身上,就没破绽了。

    三人进那啥兰音的房中,跪坐于地,椅子只是在权贵间流传,青楼还没流传到。为了保护谢玖,让谢玖坐中间。

    叫来三位姑娘,毫无例外,三位姑娘一进来,看到谢玖的眼神都是一亮,也是,比起谢玖俊美文雅的卖相,卫螭和秦猛就差了一点点。很打击俩人啊,看来有副好相貌也是不错的,不过,这是父母给的,属于先天问题,没得挑的,这是世界性难题,或许等数千年后,人类基因被破解了才能解决吧。

    这时候的妓女,都比较有文学素养,谈诗论词,那是人家的修养,所以,历代,传才子佳人故事的,多是文士,谁听说过有武将和名妓传风流故事的。所以说,秦猛不受人家待见,也是情有可原。

    为了不暴露身份,谢玖不怎么说话,只是静静的听着,静静的观望四周,这种时候,就轮到卫螭和秦猛上场了。

    秦猛这厮是武人,于诗词文学一道,学是学了点儿,但比起人家姑娘来说,还差了点儿。卫螭也属于半瓶水,不过,捡些后世经典的评论啥的,出来应付一下,也足够了。

    这厮很注意分寸,不敢背诗啥的出来显摆,省的太座大人又扣他一顶帽子,他不喜欢随便戴帽子。

    随意的喝喝小酒,谈谈天,卫螭态度一直很温和,倒没有看不起人的心思,这些姑娘,大多处在十五六岁的年纪,在现代,那还是父母怀中的宝,如今,为了各种原因,沦落风尘,强颜欢笑,迎来送往,过着夜夜换新郎的生活,挺悲惨的。

    卫螭和谢玖都有些索然无味,谢玖还好,表情比较平淡,低声对卫螭道:“我们回去吧。”

    卫螭点头,拉拉秦猛走人。秦猛虽然奇怪为啥只来了一小会儿,还没谈尽兴就走人,不过因为有谢玖在,他也不自在,便扔下银子走人。

    出了青楼,卫螭苦笑摇头,道:“以后这种地方,还是不要来了,不适合我。”

    谢玖妙目转了他一眼,道:“男人不是都喜欢看美女吗?”

    “拜托,姐姐,强颜欢笑,内心凄苦的美女,有啥看头,再说,那些不过是些小丫头,和姐姐您哪能比啊,咱只要想起您的芳容,那些小丫头的魅力就哗啦啦的往负值掉了。”

    “贫嘴!”

    这姐姐小小的嗔怪了一句,脸上的笑容,倒是很开心。

    为失三从泣泪频,此身何用处人伦。

    虽然日逐笙歌乐,常羡荆钗与布裙。——(唐)江淮名妓徐月英

    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四十九章 似是而非

    谢谢大家理解!!某些人不理解,大家也不用骂了,每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还有经历不同,看法也不同!咱也不用上升到问候人家亲属的程度,只是建议那些童鞋,去看看凤凰网或是腾讯网的那些新闻图片,摸摸心口,或许,会受到一些启发也说不定。咱要别人尊重咱,咱也尊重别人一下!呵呵,看文,看文,还有,稍后更新!

    ==

    当一个无辜的人,处于悲惨境地的时候,有多少人能若无其事的旁观?

    或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不过,卫螭确定,他和谢玖不在其中,这个世界上,许多人都不在其中,在其中的,仅有少数。

    小俩口拉着秦猛一起回家,回到秦府,谢玖进去换衣服,秦猛拉着卫螭,鬼鬼祟祟的躲到一边,贼眉鼠眼,满脸同情,悄声问道:“别难过,下次哥再带你去,我们悄悄去,这次不算数。”

    “……”

    卫螭冲着房顶直瞪眼,丫秦猛是从哪里看出他难过的?再说,他是为那个难过吗?拜托,不是所有男人都是用下半身思考的人。

    卫螭还没有说话,秦猛探头看了看,见谢玖还没出来,又很仗义的道:“放心,下次绝不会让弟妹知道,唉,老四,哥同情你!”

    卫螭额头上,很明显的一滴冷汗滑落,抬起脚,一脚踹过去,怒叱:“鬼才需要你的同情!改天我让我家谢玖去找嫂子谈谈,哼哼,到时候,还不知道谁同情谁呢!”

    秦猛脸色一变,一把拉住卫螭,陪笑道:“别!我知道错了,不该同情你……不,不是,是应该同情你……呃,也不对,那啥,我先走了!”

    秦猛被卫螭瞪得落荒而逃,卫螭嘿嘿一笑,闪进卧室去,谢玖已经换好衣服,神情有些恍惚,靠着被子出大神呢。见卫螭进来,微微一笑,好整以暇的道:“怎么?没在外面和二哥好好倒一下苦水?”

    卫螭咯噔一下,表情不变,眼睛都不眨一下,皱着眉头,苦着脸,道:“苦水?!什么苦水?是要我游说二哥不要再去青楼吗?貌似这个问题,我们代沟太大,沟通不来。”

    谢玖很是妩媚的白了那厮一眼,很是不忿的道:“装!你就接着装吧!那点儿小心思,我还不知道吗?”

    顿了顿,谢玖好整以暇的淡淡一笑,道:“刚才二哥肯定拉着你说了什么了吧?”

    “……夫人英明。”

    卫螭擦去额头冷汗,噌了过去,施展转移话题大法,做关怀状,死皮赖脸的搂住谢玖,很是温柔的问道:“夫人,刚才在想什么?不会还在想那些女孩子吧?这个问题吧,我觉着,这是大时代环境的问题,咱无力改变,只能不参与。”

    谢玖笑笑,神情又落寞下来,摇摇头道:“我不是因为她们,这是今天的事情,让我想起一些往事。”

    这姑娘想家了!

    卫螭在心中默默叹息,俩人都在现代有着如意的生活,怀念,是无法用理智控制的感情,不然,哪里还会有那啥触景伤情的说法。

    抱紧谢玖,放松的躺床上,哄小孩儿似的拍着她的背,低声问:“什么往事?来,说给夫君我听听,咱很喜欢客串你一个人的知心哥哥。”

    谢玖看卫螭的眼神,很让人心动,微笑着,低声怀念道:“今天和二哥、你,一起去青楼,让我想起以前,想起我大哥谢壹。”

    “为啥?”

    谢玖似是想起什么有趣的事情,笑了笑,略带羞涩的道:“我出国一年,回国休假,因为同学笑话我从未去过迪厅这些年轻人经常去的地方,我就央求大哥带我去见识一下,我想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同学喜欢去,大哥怕我一个人去,就答应带我把那些地方都见识一下。今天和你们一起去青楼,让我想起来这件事。”

    美女姐姐小小的叹气一声,虽有些落寞怀念,但情绪很稳定,只是把身体又往卫螭怀中挪了挪,小手紧紧抓着卫螭的衣服,坚强得很可爱。

    根据现在对谢玖的了解,卫螭这厮很好奇人家姑娘的感想:“你看后有啥感想?”

    谢玖皱眉,很认真的想了想,道:“我觉得好奇怪哦!”

    “呃……为啥觉得奇怪?”

    “迪厅那么吵的地方,为什么有人喜欢去?还有,明明很可爱、漂亮的女孩子,为什么要化那么恐怖的妆?化妆不为了使仪表更出色、得体吗?还有还有,我看到有人在鼻子上挂了个环,好像牛魔王哦……”

    卫螭的问题,似乎勾起了美女姐姐的某种兴致,人家越说越兴致高昂,卫螭很怀疑她是不是在说笑,但偏偏脸色、表情,又是一副认真得不能再认真的样子,很像在进行某种严肃的学术探讨。

    一滴冷汗,三根黑线,脊背凉飕飕的。

    这是卫螭此刻的心情写照,重重咳一声,道:“呃……每个人审美不同,貌似,那叫时尚,本人对这方面不了解,子曰,不了解情况,木有发言权。咱说别的,你哥还领你去了什么地方?”

    “去了所谓的红灯区,还有一个算是级别比较高的夜总会。”

    “红灯区?!偶卖糕的,这种地方你哥也敢带你去?”

    “嘻嘻,我哥只是带着我远远的躲在一边看了,他才不敢把我带过去呢。”

    “夜总会呢?你们进去了?”

    “嗯!我们装情侣进去的,那地方……唉,赤裸裸的钱色交易,都是些年轻漂亮的女孩子,有些受教育程度还很高,怎么就那么自甘堕落呢?特别是今天去青楼看了,同样是妓女,差别很大。”

    这美女姐姐,认真得很可爱啊!卫螭笑着拍着她的背,叹道:“这就是二十一世纪和大唐的区别了,在大唐,妓院叫青楼,现代叫鸡窝;古代笑娼不笑贫,现代笑贫不笑娼;古代的说法是沦落风尘,现代叫自甘堕落。当然,咱也不能以偏概全,或许里面,还真有迫不得已,不过,人嘛,自尊自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是吧?总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的。”

    “恩,我大哥带我出去见识的事,后来被我爷爷知道,不过,我大哥很有理由,他说让我看看所谓的叛逆、时尚小孩儿是怎么回事,就不会因为好奇做一些将来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我爷爷听了,没有打他,只是罚他抄写了一遍毛选。”

    汗!毛选?!谢家老爷子真有创意!也好狠!那么多字!万分同情!

    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五十章 民以食为天

    秋社后,农闲时节来了,卫螭想借工作忙的借口逃早朝,貌似不可能了,每天早上的早朝,成了最痛苦的一桩事情。

    “我要辞官!我要告老还乡!”

    闭着眼睛,某男很是不忿的念叨,因为瞌睡的缘故,愤怒也没什么热血的感觉,更不用提什么精神了,早朝真是个不仁道滴规定啊。

    迷迷瞪瞪上早朝,这厮很自觉,反正政事也轮不到他插嘴,干脆自个儿缩在一边迷糊,就盼着退朝两个字的到来。不过,这个愿望,很华丽滴落空了,因为,拜这几天的好天气所赐,玉米晒干了,人家李二陛下和群臣们,想见识一下玉米面的吃法儿。

    玉米磨成面儿,吃法很多,玉米面疙瘩,只需要拿少许水拌一下,和米饭放在一起蒸,饭熟了,玉米面疙瘩也熟了,米饭带着玉米的香甜,很好吃。还有窝窝头,玉米面菜团子,玉米鸡蛋饼等等,做法非常多。

    卫螭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吃不起全米饭,母亲就是把玉米面拌了做出来给全家吃的,变着方儿的搞创新,这在贫穷一些的农村地区,是很常见的吃法。

    大唐的米价是很便宜,但是,米贱伤农,在现代社会,都还不是人人都能吃上大米饭,吃上白面儿,更何况是在大唐!无论什么事物,总有个相对的。

    “民以食为天,吃是一种本能行为,喜欢吃好的,偏食、挑食,那是人都有可能存在的缺点,人嘛,口味不同,喜欢的食物也不一样。健康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对人的身体,那是大有好处的。不是说吃的越好,对身体越好。人的身体健康,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不同的食物,包含的东西不一样,合理搭配,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药膳大家听说过吧?”

    “听过啊?那就好!说药膳的起源,各位学问都比咱好,应该都知道,那是老祖宗就传下来的东西,寓医于食,有病治病,没病强身,这是药膳的指导精神。古人说了,是药三分毒。没灾没病的,卫某身为医生,咱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建议大家不要服药,补药也不能乱吃,最好是在医生建议下再服用。咱打个比方吧,这人吧,就是一块平铺的台子,支撑台子的柱子,就是人体需要的各种养分,讲究的是个合适,是个平衡,缺啥咱补啥,不能乱补,哪个多了都不好,多了容易倾斜,一倾斜,身体就垮了。”

    “这些柱子是怎么建起来的?说白了,就是从各位的饮食中摄取的。肉吃多了,不好,容易引起肥胖,只吃羊肉也不好,每种肉里面的营养不同,咱吃饭,要讲究个荤素搭配,菜式变换,不暴饮暴食,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对身体、对健康、对记忆、对长寿,都有益处。比如说,上了年纪的人,咱讲究的是荤素兼顾,偏重素食。”

    说得兴起,卫螭这厮干脆把合理膳食,平衡饮食结构的概念都给整了出来。经历了隋末大乱的人民,安定下来后,生活越来越好,这饮食,也越来越好,荤腥啥的都多起来,肉食一多,富贵病就多起来了。

    “当然,这样说,也不是让各位浪费,咱的生活刚刚在陛下的带领下好起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咱不是提倡浪费,咱在种类上下功夫的同时,也要注意节约,不能浪费。”

    这厮不轻不重的拍了李二陛下一个马屁,李二陛下瞪他一眼,故作严肃状,眼里的笑意却没有隐藏。

    药膳,是从古早就传下来的,在晋、唐时候形成成熟理论,渐渐发展起来。最早的有《黄帝内经》,还有《食经》、《食方》等著作,卫螭的结拜兄长、药王孙大大也是个中能手。

    卫螭这厮,绕了一个大弯儿,把在现代人人都耳熟能详的合理膳食结构,平衡营养的理论搬了出来,侃了一大圈之后,听得众人频频点头后,这厮做严肃状,很是郑重的道:“所以,接下来,我要为大家郑重推荐的就是玉米。玉米的营养价值,根据海外的农学家研究,其蕴含的营养比稻米、小麦高了510倍,长期食用玉米,能对抗眼睛的老化,增强记忆力等等有着积极的作用。且,这玉米吧,味道还不错,吃了玉米,既注重健康,又兼顾了美味,可谓鱼与熊掌兼得。各位大人,正好御厨们做好了菜式,请陛下率先品尝。”

    “请陛下品尝。”

    “呵呵,如此,朕就尝尝。”

    李二陛下笑眯眯的抓起一个玉米鸡蛋饼就吃。这个玉米饼与青玉米时候卫螭做的那个做法不同,青玉米时候是用油炸,现在的是煎的,生生烘烤熟的。表皮脆而香,内里软,很好吃。

    李二陛下尝了一个,赞不绝口,让群臣都尝尝。卫螭这厮这才偷偷擦了把汗水,心中偷笑,幸好谢玖不在,不然肯定会发现,他刚刚的说辞,和电视里那些电视购物的说法大同小异,反正都是可着劲儿的忽悠,所不同的是,这厮说的都是真的,电视购物里的东西,套句电影台词,泱泱大国,诚信为本。电视购物很需要这个品质。

    群臣,每人就分到一小块,尝了尝味道,可以说,刚刚吃出点儿味道来,就没有了。看御厨们的样子,似乎也没有继续上的意思。

    卫螭这厮打量李二陛下的目光,很邪恶,很阴暗,很诡异。这厮敢拍胸脯担保,御膳监里绝对还有。这些都是他那八亩地的收成,磨面的时候,这厮亲自监工的,除了自家的份儿,给秦老国公府、蝗虫军的其他成员都留了一点儿之外,剩下的,全拿给宫里了。

    不过,人家李二陛下又没说还有没有,总不能掐着他脖子,逼着他拿出来给大家吃吧。不厚道呀,李二陛下。一国元首,咋能这么小气涅!

    “各位大人,觉着这玉米的味道如何?”

    卫螭问得好正经。青玉米,不是谁都有幸尝到的,在场的许多人,还是第一次吃到玉米制作的食物。

    “很好,不仅营养价值高,且口感甚好,应推广!”

    “最好不过的是,山地就能种植,不占良田,不影响五谷的种植,再加上卫大人的与黄豆一起套种的方法,应该大力推广。”

    …………

    群臣一个个发表意见,大唐君臣上下达成一致,一致认为,玉米,明年应该开始在长安地界推广,然后再慢慢推及全国。

    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五十一章 妙 比

    “呜呜……”

    正积极讨论中,一阵哭声,突然响起,听声音,由低到高,还是极力压抑,但又压抑不住,发展成嚎啕大哭的状况。卫螭纳闷谁那么不长眼色,这种时候居然哭成儿这样!转头一看,才发现哭的是他家上司大人、司农寺正卿严九龄筒子,心中不禁咯噔一下,赶紧望向李二陛下。

    果然,李二陛下面沉如水,沉声问道:“严卿,为何啼哭不止?”

    严九龄擦擦眼泪,忍了忍,还是没忍住泪水,哽咽着道:“陛下,臣是又高兴又难过,这才失了仪态,忍不住哭了。”

    这下,不止李二陛下,连众臣都开始奇怪了,李二陛下问出大家的心声:“高兴?!难过?!卿何以如此?细细说来。”

    严九龄“砰”一声跪下,抹抹眼泪,继续哽咽道:“陛下,臣的高兴,一是因为卫大人的回归,我大唐又多了一门口粮,我大唐子民今后又少了一份挨饿的可能;二是因为陛下的英明决策,使得玉米能在我大唐境内推广;三是因为玉米不占良田,不受种植地区限制,能种植的地区很多。三者综合,我大唐子民,今后挨饿的可能越来越少,只要我大唐君臣上下一心,饿死人的事件,今后将不会再发生!臣的难过,是为卫大人的晚归,如果他能早几年归来,那或许臣的亲人们,就不会饿死,早些年的那些子民,也就不会饿死。”

    说至后来,严九龄几乎泣不成声,在场的人,多数都知道他的过往,对那段时光,经历过的人不少,齐齐沉默一阵,神色,似乎都有些感慨,连李二陛下也是一副唏嘘的样子,道:“严卿所言甚是,如此说来,卫螭功劳不小,朕,要如赏呢?”

    卫螭吓了一跳,所谓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才来半年,都做到农业部副部长了,四品官了,人家宰相也才三品官,再升,可就没边儿了。这厮赶紧道:“陛下,臣有话说。”

    李二陛下看卫螭的眼光,很深沉,简单的说了一个字:“讲。”

    卫螭憨笑着,抓抓脑袋,道:“陛下,臣以为,咱没功,不应该赏。”

    李二陛下眼光闪了闪,表情不变,沉声问道:“此话怎讲?说来给朕听听。”

    这厮一本正经的道:“陛下,首先,臣以为这是陛下的功劳,与臣无干。”

    “胡说!卫螭,朕不用你拍马屁,难道你以为朕是个昏君吗?”

    这厮表情很无辜,语气也很无辜:“陛下,臣可没这么说,污蔑陛下的罪名,臣可担当不起。再说,臣话还没说完呢。”

    李二陛下轻哼一声,让卫螭继续说。这厮很严肃的道:“陛下,还是臣的来历问题,因为海外的经历,臣夫妻会的东西,与咱大唐子民的全然不同,带来的一切用具,也全然陌生,如果不是陛下胸襟宽广,英明睿智,启用我们夫妻,只怕,臣夫妻的尸骨都找不到了,所以,对陛下,臣夫妻,从内心,发自心底的感谢和敬重。玉米,是一种新作物,如果遇到个昏君,别说推广,说不定还会给臣夫妻安个罪名处死,说我们是异端邪说啥的。因此,臣以为,如今的一切,都是陛下英明睿智、胸襟气魄非凡的决策所致,与臣,那是半点儿关系都没有,所以,臣不敢居功。”

    卫螭的说法,很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就像他说的一般,如果不是李二陛下胆子大,敢用他,敢于尝试新的东西,不因循守旧,不固步自封,那结局,还真不好说。

    卫螭见李二陛下不动声色,看不出他想法的情况下,赶紧再加重砝码,道:“还有,臣要自首,臣的工作态度不是很好,这点正卿大人可以作证。一开始吧,臣对玉米的重视不够,惰性频发,工作积极性不够,对此,严大人对臣进行了耐心的、细致的、无私的教育,臣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不是严大人的殷殷教诲,这次的工作,不会完成的这么好,所以,臣以为,此次的功劳,还有严大人的一份。”

    “另外,臣还要说说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以一国太子的身份,不顾体伤,不顾疲劳,不顾尊贵的身份,艰苦朴素,在收割玉米期间,与臣等一起,守在田间地头督办,这种精神,值得臣等学习和效仿,因此,这功劳,还有太子殿下的。”

    “照你这么说,这功劳都是别人的,你自己没有功劳啰?”

    卫螭憨笑道:“陛下,臣的功劳,很小,只有一点点,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微不足道。和臣对陛下的感恩,和陛下对臣的知遇之恩相比,不足以报答万一,因此,臣不应该奖赏。”

    “哈哈……”

    沉默一阵,李二陛下突然大笑出声,李二陛下指着卫螭,笑骂道:“虽然你绕的圈子有点大,虽然是歪理吧,但也有点能说通。”

    卫螭赶紧道:“陛下,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臣没学问呀,能当上四品官就已经是托陛下的洪福了,再升官儿,那啥,臣自个儿也羞愧呀。”

    “卫螭呀卫螭,朕还是第一次看到朕要给他升官,他自己主动推托的。”

    这厮不好意思了,小声道:“陛下,臣这是有自知之明,臣不是那块儿料,没有办法。”

    “没有办法?!嗯,此话倒也中肯。”

    李二陛下一副心有戚戚焉的样子,卫螭巨汗,丫到底想夸人,还是打击人啊?!

    “卫螭,做个四品小官就满足了?”

    “陛下,其实吧,臣做个四品官就诚惶诚恐,唯恐无法胜任,不如,陛下还是给臣换一个吧?臣觉着,以前封的承议郎、太医博士啥的不错,与臣的本行相符,不用上早朝,能专心钻研医术,陛下,臣越想越觉得以前的官职合适。”

    李二陛下眯眼看着卫螭,慢悠悠的问道:“这是真心话?”

    卫螭赶紧表态:“陛下,这绝对是真心话,比金子还真。”

    “先别忙着说,回去自个儿好好想想,是否真心话,想清楚了,就给朕一个折子,把你想的理由写写。记住,你丫给朕好好的想想。”

    卫螭巨汗!咋李二陛下也学会说丫了呢?他要郑重声明,这不是他教的,今后历史上可别写是他教的,那会让他无脸见人的。

    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五十二章 幽默的谢玖童鞋

    “不喜欢做官?”

    回家之后,咬着笔头,坐书房里发愣,谢玖进来,坐他对面,手托着下巴,问卫螭。卫螭摇摇头,道:“不是不喜欢,而是不擅长吧。这与我们的时代不同,失败了,只要不犯太过分的罪行,除了权利没了,命都能保住,大唐,不行。失败了,那就是全家一起完蛋!咱是死过一次的人了,珍惜生命,先做好本职工作,咱还是先继续医生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吧。再说,我喜欢别人欠我的感觉,不想什么东西都量化,兑现出来,情分这东西吧,记在心里才有用。”

    谢玖微微皱眉,凝视卫螭的目光,让他浑身不自在:“咋……咋了?我说错什么了?或是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那啥……咱可以商量,表用气势欺负人啊!”

    谢玖忍不住一笑,瞅他一眼,道:“没什么,只是觉得你也挺阴险的,怎么以前就没人发现呢?”

    这厮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抓抓脑袋,道:“咱喜欢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其实吧,咱是实诚人。”

    “切,信你才怪。”

    美女嗔了声,卫螭瞠目结舌:“那啥……美女不能说切!”

    美女姐姐笑笑,问道:“我现在还是美女吗?”

    这个问题是原则问题,绝对要毫不犹豫的,诚心诚意的回答:“那当然!美得一塌糊涂,惨绝人寰,祸国殃民!”

    美女姐姐皱眉:“什么乱七八糟的形容词?你这是在形容我美吗?”

    卫螭拍胸脯,很认真:“这点绝对不能怀疑,咱的红心,可是炽热的熊熊燃烧啊。”

    美女一听乐了,笑容有点小狡猾,挥挥手,道:“既然现在还是美女,那我说切也没影响。”

    卫螭:“……姐姐,我要对你五体投地。”

    这姐姐原来才是深藏不露的高手啊,看这圈子兜的,佩服佩服。罢了,看她的小得意,那么可爱的份上,咱网开一面,不计较了。

    在家憋了两天,这厮终于再次拿出一份,除了在条理上比较清晰,但毫无一丝文采可言的折子。

    折子的格式,与一般的报告,没啥区别,报告从卫螭自个儿的角度,从大唐的社会现实,需求度等方面出发,综合的、详细的阐述了医生的重要性,以及他的专业性。在农业上,这厮就是一个门外汉,扯扯自己知道的东西还行,真要让他去主管,这厮自觉,以他半瓶水的程度,保不齐哪天还真搞出个纰漏来,这厮认为,应该装深沉,保持神秘感。

    阐述完这些,这厮开始搞总结升华,从大丈夫何以报国的角度进行总结,农业方面,他能做的,知道的,都说得、做得差不多了,可以功成身退了,这时候,是时候转回他的本行——医生了,这厮要点亮自个儿,照亮别人,为大唐的医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卫螭大约写了6000字左右,以前在现代的时候,这大概就是一般报告要求的字数,这厮习惯了,一时半会儿有点改不过来,无意识间,构思的东西,写出来,不多不少,刚好6000字左右。这厮写完,很是感慨的感叹了一下习惯的伟大以及在现代时受的报告作风迫害,经常啥学习,啥感想都要你写篇报告,来个总结,看看,给他造成多大的心理创伤啊,来到大唐了,都还在不自觉的照着来。

    这份报告的第一个读者,是谢玖。人家姐姐说了,事关重大,她帮着看看,参详一下。卫螭同意了,很乖的上交,这姐姐倒也很有架势,很严肃、很认真的看了一遍,甚至让招弟整了盘朱砂来,磨成墨水,用鹅毛笔沾着,就像语文老师批改学生作文的样子,认认真真的给出批注:此文立意新颖,声情并茂,感情丰富,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条理性,比较能说服人,是一篇很成功的报告,预计,应该能说服看过此文的人,不过,还存在不容忽视的缺点,建议加强繁体字的练习和写作,尽快熟悉字体、笔画,减少错别字。

    看着宣纸上一个个红圈,卫螭很有抓狂的冲动,脸孔通红,抓着纸的手,抖个不停,牙齿咬得咯吱作响,吓得奉谢玖命令送回“作文”的招弟,撒丫子的往外跑,大大的眼睛里,含着泪水,蹿得比逃命的兔子还快。

    良久,书房里,爆发出一阵咆哮:“……谢玖,你丫把我的报告毁了,赶紧重新帮我抄一遍,6000多字啊,我不要重抄!”

    火车头似的冲进去,人家姐姐很端庄,很随意的样子,好整以暇的看着卫螭,很是亲切的关怀道:“……真的要我抄吗?”

    “当然!你以为鹅毛笔很好用吗?你以为写六千字很容易吗?你以为这是一次成稿的吗?这是我写好之后重新抄写的啊,姐姐,这是凝聚着咱血泪的成品啊,都被你毁了!”

    某男欲哭无泪。可人家姐姐还是满脸无辜,很是认真的劝道:“可是你真的有好几个错别字啊,这是要给陛下看的东西,不能出错,我帮你点出来,让你纠正错误!”

    “……赶紧抄!不抄……我死给你看!让你丫当寡妇去!”

    想了想,说出个自认很有底气的威胁。谢玖抿嘴笑笑,接过报告,笑吟吟的,一副轻松的样子,问卫螭:“你很生气吗?很难过吗?”

    卫螭露出个不算笑容的笑容,龇牙咧嘴的道:“不气!不难过!我只是想拿刀砍人,想搞人道毁灭!”

    这姐姐,又是抿唇一笑,笑嘻嘻地,拿出一叠纸来,带着邀功的表情和语气,献宝道:“看看,这是什么?”

    卫螭接过一看,娟秀的字迹,熟悉的内容,谢玖已经帮他重新抄写了一遍,改正了一些错误的地方,卫螭愣了愣,有点摸不着头脑,指指一旁的“原稿”,问道:“那……那是什么意思?”

    谢玖很开心,笑得甜甜的,带点儿小得意,很柔和的道:“开个小玩笑而已,好玩吧?哈哈哈,我真幽默!”

    “……”

    卫螭倒抽一口气,差点儿背过气儿去,颤抖着伸出手,一把抓住谢玖的肩膀,语重心长:“姐姐,有句话叫认真的女人最美丽,我觉着,咱还是继续做最美丽的女人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吧吧,幽默啥的,就留给我表现吧。”

    (写这段儿,想起某位把俺给自个儿打的发言稿当作文改滴可爱人儿!嘿嘿)

    第三卷 工作在大唐 第五十三章

    报告递上去,反应是迅速的,卫螭立马就给李二陛下召进宫里去了,李二陛下沉声问卫螭:“想好了?”

    卫螭赶紧点头,笑笑,道:“陛下对臣的看重,臣很感激,只是,有些东西,臣确实不会,也不懂,外行指导内行,那是最忌讳的事情,不同的事情,臣以为,还是交由专业的人去做比较好,臣是医生,臣还是继续自个儿的专业,希望能在医术上,更进一步。”

    李二陛下摸着胡须,沉吟一阵儿,道:“朕准了!”

    卫螭神情一喜,还没说话,李二陛下就笑着道:“朕早就看出来了,你丫也不像是做过农活儿的人,就像你自个儿说的,最多就是出身农家子弟,见识过,但让你亲自上场,估计连田都挖不好。”

    卫螭偷偷擦汗,心中暗自感谢自个儿的诚实策略,笑道:“陛下英明。”

    李二陛下笑容带着点儿别的意味儿,道:“你的本职,毕竟是医生,你想做医生,朕就让你做医生,你还年轻,锻炼锻炼也好。”

    卫螭心中一阵不详预感,不会跳进了个大坑了吧?!

    还没思考出名堂,李二陛下就转移了话题,开始询问卫螭做医生打算做什么。卫螭当即把与孙思邈商议过的成药的事情说了出来。

    这个构思,经过卫螭、谢玖、孙思邈三位专业人士的探讨,目前已经成熟了许多。本着现代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卫螭和谢玖,构思方案都是本着可行性、可操作性去的,不能光有理论,要能实现,否则,什么都是白搭。

    这样的务实作风,得到了孙思邈孙大大滴高度赞扬和肯定,医者,关系的是人命,人命贵过千金。本着务实可行的指导精神,成药的研制,药理方面,交由孙思邈负责,谢玖、卫螭协助,毕竟,人家孙大大可是中医中的航空母舰。只要李二陛下批准,卫螭就能投入进去。

    李二陛下道:“司农寺少卿的位置,你还兼着,朕特许你不用早朝,不用按时点卯,有事的时候去指点一番就行,今后的关键,放在成药上,如果能成,这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这都是你在海外的见闻?”

    卫螭点点头,带着思索的神情,道:“陛下,臣从小在中国长大,见过的东西,不算多,也不算少,有些臣觉着好的,适合我大唐的东西,臣以为,可以适当的推广,当然,不是马上在全国推广,可以先在长安附近试行。别人用着好的东西,咱用起来不一定合适,试行之后,总结经验,取

    大唐御医 完第22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