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节
借贾修真 作者:木天道境
第34节
苍朴道人微微一笑,方稽首道:“陛下、王爷,小道当年自身修为浅薄,行事荒谬,虽也有欺人之事却到底无害人之实。如今却是修有所得,略窥天道,这才洗心革面,弃暗投明。小道心知陛下乃真龙明主,愿供陛下驱策,为苍生百姓略尽绵力。”
皇帝听了这话笑了,心说你这话的意思是你没本事瞎糊弄的时候找俩呆子哄着得些好处,如今真有本事了就赶紧寻正主来了。这般不要脸皮的话偏让他说得如此正义凛然,好似该当如此一般,也是好笑,便开了金口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是你道如今修炼有成,却成了什么?”指了指案上砚台道,“喏,这东西给你,你能给点成金的?”
信王几乎要笑出声来,苍朴道人却一脸肃然道:“寻常凡人或者寻求那点石成金的富贵之道,圣上乃九五至尊,又乃心怀天下的明君正主,小道焉敢用如此雕虫小技玷辱天目?”
皇帝哂笑道:“哦?这你也是算出来的?还是扶乩得的天示?”
苍朴道人一头到地,才又抬起慢声道:“圣上在位,一心只为百姓筹谋,先有商队走通海上内河各线,以商为舟以利为刃,将因官员势力而曲虬难伸的物资源流另辟蹊径而得通行全国。若非如此,当年各地先旱后水之时,怕已激起民乱。
又有技师府、围水工场等司衙如在明处实在暗,里头研习所得,外间或道为‘奇技淫巧’,却是大借自然之力,数倍数十倍乃至数百倍于原先人工之效,一样时日里却可产几十倍物产,乃是民用得丰之根本。
若圣上同那两位一般眼界,怕早该将力气都下在朝堂争夺上,若是如此,异己早除,只是又哪里会有如今的太平天下!圣上乃千古难遇之明君智圣,又有王爷这等忠心不二的臣子兄弟,实乃天下之福!
小道虽是修行之人,却仍在这青天所覆之下,能保身存久亦是得圣上爱民之恩,如今既得修小技在身,敢不思报国君一二?万望圣上怜惜小道这点道心,准许小道阶前效力。”
信王看了看皇帝,心道这老道好厉害唇舌,难怪那俩对他奉若神明。皇帝听了这话,面上波澜是分毫不起,仍问他:“如此,你倒说说你有何道行,能做什么事?”
苍朴道人回道:“圣上,小道修习观星诀已久,近年才有所得,如今可观星识云,能断九洲物候,预言各地天时。”
皇帝笑道:“这话说来,朕的钦天监莫不是摆设不成?”
苍朴道人也不争辩,只又叩首道:“陛下,今年都中冬日会比往年冷上一倍不止,且那运河亦要等到来年四月方能开河,比往年足足晚上将近一月。万望陛下早做安排,避免灾损。”
皇帝沉吟片刻,又道:“你这话说在这里,准或不准却要等过了这一冬才知,朕如何能这般轻易因你一言便让百姓军民妄动?”
苍朴道人抬头看了眼窗外,才道:“如此,臣敢断言,今日这场雪将下足三日,且雪势渐大,今夜三更后更将起大风,直刮到雪后四日方止。”
皇帝听了便抬眼看信王,信王咧嘴一乐道:“皇兄,这老道若是真能说对了,倒比钦天监的还算得准些。咱们也不差这三五日的,就等过了七天,再定是传他还是……他不迟。”
皇帝闻言亦点了点头,同苍朴道人道:“小十言之有理,那便七日后再见真章了。”
那场雪果然下了三日,京城积雪两尺有余,雪住后劲风不止,把那雪又吹得如扬沙一般,只闹够了七日方停了。
前庭西暖阁里,苍朴道人这回却得了个鼓凳坐了,信王仍是立在阶下,他笑问:“你这老道还猜得挺准,如何,除了这个,还能猜旁的不能?”
苍朴道人亦笑道:“王爷说笑了,小道花了这大半辈子才修得了这一个本事,旁的还真是不通。”
皇帝同信王对视一眼,信王便道:“光能断个晴雨有何用处?最多能告诉本王明日出门要不要带伞罢了。”
苍朴道人笑着说道:“王爷玩笑!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小道如今只能参透个风云雨雪之事,却亦在这天地人三才之中。天人相应,余者自然也可推演一二。”
信王道:“哦?不防说来听听。”
苍朴道人立起了身,冲上头二人一礼,才指了窗外道:“小道上回说今年当大寒,实则尚不是全本,还有一句,来年之后,这天下寒气渐增,怕要冷上一个甲子才罢。”座上二人听了这话,都不禁面色一凝。
苍朴道人接着道:“观山可知,山上山下所生之物大别,所因在何?寒热也。山顶寒而山脚温,故有开荒山田地于半山则止,哪个能在雾灵山顶上开田种稻子?同理,九洲南北亦如此数,南温北寒,致各处作物农时大异,在江南稻可两熟,再南甚或可三熟,在都中则难矣。
天道有常,南温北寒者便归为常,常中有变,往后一甲子,天气日渐寒凉,一年中酷热时短而冰封期长,南渐不温而北地愈寒。此为天变,乃天之呼吸往返之常。与之相应,地亦变,水纹改作物易;人亦变,耐寒而衣厚。顺之而变则通,逆之则亡。天变乃天数,人力难及,地变、人变却大有可为处。为或不为,为此或为彼则成了生死存亡之大事。”
皇帝略垂了眸,不知想些什么,信王干笑一声道:“老道言过其实否?”
苍朴道人微微摇头道:“小道未能穷通人事,只能说两样现今便能推得的。其一、北疆必有战事;其二、天下必多饥馑。”
“此话怎讲?”
“王爷稍安,请听小道言来。北戎苦寒之地,多草少树,靠牧牛放羊以为生计。此后天候渐变,北地愈寒,牛羊伤冻身死即可眼见,春晚草弱,再略有旱情必成生死大事。
当此间,其北原为冰原酷寒之地,难寻可供生养之隙,南下却是我大好河山,岂非最好出路?此时彼等南侵,不再是原先常年里到了秋冬便来劫掠一番的寻衅之举了,却是生死存亡的栖地之争,势必不能轻言后退,唯其退一步即死也!圣上、王爷请细想,到时该是何等惨烈大战?
又一个,方才说天变、地变,天时已改,天下农人却不知,仍是按着昔时农谚播种耕作,怕难有丰收之期。想前些年,那一夏冷雨凉风,京城及周围几县几乎颗粒无收。那不过是一时一地,如今天变却波及整个天下,若无应对之策,饿殍遍野易子相食之惨剧实可想见。天下粮产不足,便是坐拥金山银山又有何用,到那时,只怕一个金馒头也换不来一个面馒头了!”
皇帝却问:“你所言天下渐寒,只我九洲之地之祸耶?番邦诸国如何?”
苍朴道长答道:“禀圣上,此祸乃因天起,其根在那日头上,往后数年这日头的力道不足了,洒下的阳光少了,才使阴寒势胜。却是整个天下的大祸,并非我一朝一地的难期。”
信王无奈道:“这么说来,要从南边运米上来都难了?”
苍朴道长摇摇头道:“这却是人事了,其中能运作者甚多,小道不敢妄言。”
皇帝犹自思索,又问:“虽是天下渐寒,那南边总比北边暖和些,想来方才你说那能一年三熟的地界,哪怕到了一年两熟,也还是有些余粮的。”
苍朴道长却道:“圣上,天时变,五行相生,并非只在冷热一途。或因此引得雨水不均,旱者旱,涝者涝,亦不少见。”
皇帝不由得有些怒意,看着他道:“你这是说没个活路的意思了?”
苍朴道长略低了头道:“圣上,有道是不怕多算,只怕少算啊。”
信王笑着打圆场:“好了,老道那话也有道理,人力可为处能经营的事儿多了去了。便是这天要冷,也没有一年就把人都逼死的道理吧。”
老道点点头,又道:“且如今圣上治下已出了许多运外之变,也是国之祥瑞。”
信王忙道:“你不早说?”
老道笑笑:“头一个自然就是海运通商之事,我朝地大物博,一年之中灾患总是难免,要紧却在一个救助即时上。往常靠了官府,实在是……如今圣上兴出这么个手段来,实在是巧妙得很。
另一个自然是技师府了,那围水工场里织造的毛呢岂不是御寒的妙物?再一个便是那些土芋、番薯、玉麦之流,如今各地都在试种了,却是天下万民又多了几样口粮,不是天赐?此几件都是添加国运之数,实乃社稷之福,百姓之福。”
信王笑道:“老道,你说的这几样都好,我看着,却不如你这张嘴好。说了半日,都是咱们已经在办的事儿了。你倒好,就凭说能看个天气,就得了妙云观主持的位置,啧啧,什么社稷百姓之福,我看头一个该是你老道的福吧?”
苍朴道人笑道:“小道岂敢,小道不过是跟在圣上王爷身后,得了运数恰好捡丝儿福根儿罢了。”
信王同皇帝都失笑,也不知这说起来确有两分本事,转眼间又惯于溜须拍马的老道到底是个什么来历了。只是不管他怎么来历,这天下渐寒一话说了,他们也不能放他往别处去了。
老道儿一走,信王问皇帝:“皇兄,你信那老道的话?”
皇帝轻轻蹙眉:“你还疑他?”
信王认真想了想,摇摇头:“倒也不是,就是觉得太也便宜他了!从前在那头也混得风生水起,若是真半点用场不管,那俩又不是真的傻子,能容他到现在?”
皇帝摇摇头:“听其言,观其行。先看看今冬如何吧。”
说着话,从一边取过几本题本顺手批了上去,信王在一旁伸脖子瞧了,噗嗤笑出声来。“次年正月十五日上元之日,恩准贵妃省亲。”……“次年正月十六,恩准诚嫔省亲。”一总儿,妃位及以上的都在正月十五,余者都在正月十六,统统归家省亲去吧。
“皇兄,那几日得多冷?老道说了比往年还要冷上一倍不止!”
皇帝手下不停,淡淡道:“这会儿你又信他的话了?”
信王无语,反正我看出来你定是信了!
☆、188劫后
188劫后
苍朴道人凭着一招观天术谋得了一个妙云观主持的位置,连带着天罡北斗门的徒子徒孙们也过上了吃喝不愁的好日子。世间会此术者却不止这一位。
早在初雪那日一早,妫柳悄没声息地寻了容掌事,倒把她吓了一跳,嗔着她道:“知道你会功夫,好好在自个儿家里头,也跟个鬼似的飘进来作甚么!吓我老人家这一后背冷汗!”
妫柳木着脸道:“容先生,不做亏心事,不怕我敲门呐。”
容掌事伸手给了她一下,骂道:“越发口没遮拦了,说吧,寻我做什么来?”
妫柳道:“不是说今儿要去接姑娘?现在便去吧。”
容掌事道:“做什么急成这样,都是下晌才去,这样才好在家多留一夜不是?”
妫柳却道:“下晌就该下雪了,现在去最好!这回接来了,能在家里住好几日呢。那么大雪,这里的车马可不好行走。”
容掌事皱眉看着她,妫柳却是认定了这话,不依不饶地歪缠,容掌事怕了她了,只好打发了人去接,妫柳也趁机跟着一同去。
果然黛玉接了回来,刚用过饭就开始飘雪,到了晚边那雪势越发大了。容掌事特地跑来同黛玉说妫柳早上的胡话,她道:“这丫头莫不是深山里跟着什么老怪师父学出来的?寻常悄没声息地飞来跳去也罢,如今竟连天象都看上了!好个人才,姑娘若不要她时,便让她跟了我去也好。”
妫柳急着道:“姑娘怎么会不要我!我好着呢!”
黛玉听了闷头笑个不止,见妫柳要起急,忙安慰她:“那是,那是,柳儿姐姐什么都会,哪个丫头比得上?我再不肯放人的。”
妫柳这才得意点头,还冲容掌事挑眉。容掌事亦失笑,道:“果然这丫头有两分本事。”
妫柳得了意,嘴上便少了把门的,又道:“这算什么!你们这日头如今被人炼了几滴烈阳露去,往后冷的日子且有呢!”
容掌事看着黛玉道:“姑娘看看,就这样脾性,还是我们这里的日头呢,合着她还藏了旁的日头在别处。”
说了众人都笑,妫柳道:“我们那里原有三个日头的,你们这儿本就只有一个,还教人偷了光热,可不是为难了。”众人皆知她素爱胡话,偏说起来还一脸正色的,只当笑话听,便不理她。
这一回,黛玉在林府足住了七日,待雪停风静才往贾府去,一路上妫柳不放心非要跟着去,若非辛嬷嬷拦着,她还要去抢车把子的位子呢。
实在是她看积雪犹在,恐车行不稳伤了黛玉,却不知如此行事真吓坏了辛嬷嬷,回头赶紧让黛玉记着下回回去好好教教妫柳道理。妫柳却大恨这世间女儿身行事不便至此。可惜她不曾会得宝二爷,若不然,你们两个换换岂不最好?
草田庄上,苏大夫拿了单子给闫钧,正是此番要进城采买的药材。闫钧看时,起头大段都是荆芥、防风、麻黄、紫苏、细辛、柴胡、桂枝之类,且分量都不少,便问道:“先生,何以今年需备这么些?看着倒是风寒药居多。”
苏大夫捋了下颌下长须,笑道:“时症随时,自然是应天而变了。对了,今冬恐怕要大寒,庄头也早些做准备才好。”
闫钧道:“这倒好办,庄上屋子都是几年前新修整过的,这防寒过冬的法子,咱们倒都熟。”
苏大夫目光微闪,笑问:“怎的,往年也有过这样的事?”
闫钧点头道:“正是前些年最艰难那时候我们主子得的这庄子,作坊也是那会儿开的。您老看作坊那屋子没?就是那时候修的。早几天许大管事也同我说起过,刚进十月就风大雪大的,让我早做准备。”苏大夫默然不语,又有人来寻闫钧,闫钧向他告声罪,拿了那单子便匆匆去了。
苏大夫却想了开去。当日他在和生道京里专管着药房,原先是柜上专门配药的,旁人也不知他会医术。
那回在北边山里采药,路过此庄,恰好见有人在地间中暑晕倒,正要施救,边上有人取了罐凉茶来给那人灌下了,片刻后那人便醒了。
庄人见他是个大夫,多有敬重,他便提议要看一看那凉茶。取过来小饮一口,不过是寻常祛暑汤水,只里头一丝雪凉却有寒髓之意。这地方如何能有寒髓那样东西?问了却说是庄上庄头大院里通夏天舍的凉茶罢了。又问为何这等清凉,众人都道庄上管事心善,每日都往里放冰供他们解渴消暑。
心下起疑,一路往庄头院子行去,路上又见几拨庄户,心里更惊,怎的这一地竟有这许多人带着“劫后余生”之相?寻常天灾人祸,或千中有一万中有一得一时因缘避了过去,凡此人等多增福禄,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是也。这一处小小庄子,总共才多少人,居然这许多大难不死的。到了那庄头大院,果然见有舍凉茶的。拿了勺子舀一碗喝,当中那丝雪凉哄得过这些农人却哄不过他去,这哪里是寻常冰块能出来的滋味?
回到京中,心里十分放不下,恰好听闻东家来问有没有人愿意去都中东北的田庄上去常住的。心里不知怎么的就想到了白日里经过的那地儿,跑去打听时倒把人吓了一跳,这位平日里连话也不多说的老爷子忽的关心起这个来了!却不瞒他,果然是草田庄。
当下毫不犹豫地应下了此事。初时那管事犹自担心这老儿虽在药铺里浸淫日久,却到底不是正经大夫出身,怕坏了东家的事不好交代。老儿也不再藏拙,略略露了几手,那掌柜的却又有些舍不得放人了。到底拗不过两头,前后不过半月,便打点行装往那庄上去了。
从那时候起,他在庄上一边替人治病,一边探寻这么些人得脱大难的前因后果。哪知道竟是分毫也打探不出来。这一个个明明带着劫后余生之相的,却个个想不起来自己经过什么劫。有被逼急了的,连前年在村口上茅厕时踏板折了差点栽里头这样的奇事也说出来,直把老头儿搞的哭笑不得。
今日无意中听闫钧说起往年避冬之事,忽然福至心灵,好似抓到了什么一般。转过几日,跟着庄上的人往庄户人家一家家去转了,看看房屋是否需要修补,火炕是否牢靠。他却趁了这回,旁敲侧击地问起一家家一户户那年过冬时候的事情。果然一一相应,有一家整家都是劫后之相的,那屋子正是那年入冬前庄上出材料人工给新盖的。
如此可知,这一庄子的人,所避过的灾劫,怕就是数年前那场雪灾了。再看闫钧带着庄丁毫不马虎地做着活儿,心里暗叹:“这福可真是积大发了。”
庄上正忙着修整备冬的时候,不知哪里忽地传出话来,道是因作坊的机子被人偷了出去,如今外间几处都开起了作坊,个个都把价格往死里压,里头都不用平民只用奴才,便是省了工钱。如此,庄上的作坊竟是开不下去了,待过了年便要关停。
一时哗然,有人不信,特去庄上寻人打听了,却得知那消息是从秋管事那里出来的。想来是差不了了。如今虽不比从前难过,这作坊上还是好些人的一块收入,这么白白地就没了,如何肯善罢甘休?却又不是庄子上的缘故,想来想去,便想到那偷机子的贼人身上去了。
庄上管事便让众人放心,已将此事报到了官府,年后便会有官差上门来查,到时候众人合力,把那贼人揪了出来便是。这才转了心绪,又一群群一众众商讨猜测起来。更有那泼辣的便骂:“呸个烂心肝黑肠子的!使这样狠毒没下辈子的心思,来算计我们这么些人!便是得了好处也买不来个囫囵棺材,使的断子绝孙钱!”
闫钧媳妇同她老娘两人这几日是避也避不得,躲也躲不得。彭巧娘先待不下去了,听着年后又要来官差,当日卖那机子得的几两银子早就花了个干净,再让她拿什么去填?再说这机子如今已经被传出去了,就算自己认了错,这一庄子女人们能饶了自己?又想起这几日听在耳朵里各种杀千刀的咒骂,要说一点不怕也难。
她不敢去找闫钧,只跟彭巧打了招呼,只说北边太冷过不惯,要往南边守着彭巧他爹去。彭巧早知事情前后,只这是自己娘,又没有别的法子,主子肯放一条生路已经是大恩了。她既自己说了,便也顺水推舟给了她些银钱,寻了个南去的商队托付了过去。
彭巧家的不知各种内情,还道时已入冬,太过寒冷,恐行路不便,还劝彭巧娘过了年待天暖和了再走。彭巧娘听这话气不打一处来,“这是要害我啊!”急赤白脸地抢白了儿媳几句,转日一早也不同自己女儿打招呼,坐了庄上的大车跟着派去联络的人便往城里寻那商队去了。
闫钧媳妇两日后才知道自家老娘已经逃回南边去了,竟是连个话儿都没同自己透,心下越发慌了。
这日闫钧回了院子,她东想西想到底还是拿了主意,便对闫钧道:“我娘一个人往南边去,我也不放心,我想跟着去看看。你不是说主子奶奶在南边也有茶山?不如年后你求了婆婆,让主子奶奶给你换个地方当庄头,去那里做茶叶也好。当年计良不就是管那一摊的?”
闫钧平着声道:“去做什么?让你再去偷一回主子的制茶方子?”
闫钧媳妇一听,霎时白了脸,“你……你说什么,我听不明白!”
闫钧摇摇头道:“你要等年后衙门里派了人来查到你头上时再肯明白我的话?”
闫钧媳妇霍的站了起来道:“我、我、就是我又如何!我是你媳妇,你是这庄上的庄头,你能不保我?你不保下我,真让衙门里来人抓了我去,你有什么好处?你还能有脸在这庄上待下去?!”
闫钧抬眼看着她,面无表情道:“你太高看我了。我不过是个奴才,没听说主家丢了东西却要去看个奴才的脸面的。再说了,你都作出这样的事了,还同我说什么脸面?”说着从袖中取了个信封出来递给她道:“这里头是一百两银票同一封休书。休书是你我再无瓜葛,该我认的罪我自会去认,却不想再同你有牵扯。那一百两银子是你这些时日一直在寻的东西,家里原先的积蓄也都在你的手里,费尽心思寡廉鲜耻不就是为了这个?都给了你也罢。”
闫钧媳妇这才知道事情真以难以挽回,颤着声儿道:“大钧哥,你不能这样!当年你有什么?哪家女儿肯嫁给你?独我什么都不要得跟了你!走到如今,好容易有好日子过了,你就想把我甩开,我同你讲没门儿!你这般行事,天也不容你!”
闫钧本待离去,听了这话住了脚,不由哈哈大笑起来,笑够了才转身看着他媳妇道:“实在是……或者我从前根本不认得你。你也晓得如今是好日子?只是你也不用难受,我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了。娶了你这样的灾星入门,偷了庄上的机子卖于旁人,断了庄上几十户人家的营生财路,我还有哪个脸去做这个庄头?!
天不容我,哈哈哈,何用你说!早在我娶你进门那时,天就已经不容我了!若不然,我哪至于眼瞎心盲到娶了你这个丧门星?!我今日便休了你!你若不服,自管往外问去,只看你敢不敢同人说说,我为何一定要休了你!”说了便顾自走了。
那婆娘这才知道回天无力,脚下一软便跪坐在了地上。
这闫钧媳妇是李纨陪嫁过来庄子上的仆役,如今闫钧既休了她,许嬷嬷却仍要顾着闫钧的面子。同李纨商议过后,便把两人的身契都还给了他们。闫钧仍是庄上的庄头,他虽固辞,李纨却道:“便是朝里当官的被家人牵连也没有一定要辞官的道理,且判他一个戴罪立功也罢。”闫钧听了这话却也不好再坚持,便继续带了人忙起防寒备冬的诸项事体。
照着贾府的规矩,闫钧媳妇这样背主的奴才,不是打一顿寻人卖了,就是索性送去衙门了结了,也是杀鸡敬猴的意思。李纨性子软,又想着一日夫妻百日恩,总没有一边要重用人家,另一边转眼就把人刚休的媳妇给卖了的道理。就让许嬷嬷发还了她身契,倒不是恩典了,实在是这样的人不想再留用罢了。
既已不是庄上的奴才,庄上亦无留用之意,自然也不能在这里多呆。且她又恨彭巧身为自己兄长,竟也无一句回护之语。有心要出人头地给这些人一个好看,奈何并无甚才能,姿色也只寻常,也只好收了心,另谋出路。好在还有闫钧那里得来的两百余两银子,便是一时寻不着什么活计,也很够过一阵子了。
这事闹完了,许嬷嬷才把闫钧几个叫到一处,商议起李纨说的明年新起的几样营生来。一个便是粉丝作坊,那焱粉汤卖得大好,庄上自己种这些东西又不缺原料,那东西又不经搁的,不如做了这个也好。
一个是皂儿作坊,也是李纨那里来的方子,弄些草木灰同猪油煮熬出来,又加各样花露香药做出来的。光看着方子实在令人难以想象,不过李纨那里出来的稀奇东西向来不少,却是个个有用,虽觉不可思议倒也不疑她的。
还一个酱坊,却是因尝了巧娘子几个做的酱,觉着味道不错。这又是庄上能出产的东西,且有了酱,还能用庄上产的瓜果蔬菜做些酱菜,也是好的。
再一个就是点心作坊了,一摞子点心食谱,大半都闻所未闻的,说是技师府那头既然生意好,不如多卖点给他们。
还有几样,许嬷嬷却是觉着太多了未免添乱,不如这几样先商议着做,若是不成再换余下的几个法子也罢。众人议了半日,都道纸上谈兵怕是难说好坏,不如趁着如今事少,一样样先试做起来。试做成了,再计算本利也容易,也好知道多少出产,需得多少原料多少人手。许嬷嬷也道有理,便都议定就这么办了。
往后两三个月,庄上都忙得不可开交。庄户听说在试新的营生,事关生计,也个个积极,来帮忙的跑腿的看热闹的不一而足,倒像是过了几个月的年!
☆、189善财童子
这年的冬天果然出奇的冷。贾府自得了恩旨更忙得昼夜不休。只李纨暗暗想着这般奇寒的天气各大家却要备着各家娘娘省亲,不说这天寒地冻行动易出差池,只说到时光候驾怕就能冻坏他几个,也不知这圣上到底是赐恩来了还是寻仇来了。不得不说,大奶奶这回竟是学会揣摩着圣意的边儿了!
妫柳自得了李纨的允诺和好处,对黛玉越发尽心起来。再来她元神也是草木所化,同黛玉分属同源,两人原就易生亲近。如今见天冷,她自己是不惧寒暑,知道黛玉还远没到这样道行,便跟着操心起黛玉的日常起居来。
辛嬷嬷看着也觉欣慰,只是这丫头嘴里总是说些:“也不得个大鼎,若不然炼套火焰甲多好,也不成,这里也没焰翎兽,哪里得那火皮来!若是有火焰珠,没那皮子倒也成的……唉,该再出去两回寻一寻东西……不对,有东西也没用,又没个鼎……”
辛嬷嬷茫然,墨鸽儿听了一句半句的便同她拌嘴:“傻丫头,顶什么顶,你爱拿大顶你自个儿去,别瞎撺掇姑娘!”
妫柳斜她一眼:“小丫头什么都不懂,连个鼎都不知道还偏爱瞎说。”
墨鸽儿替黛玉取了暖玉出来,“净说些没用的!姑娘有这个,看着没?暖玉!戴上就自然暖和多了!”
可惜那几双炎毧袜紫鹃只当黛玉长大了用不了了,便不知收到哪个箱子里去,若不然,让妫柳看着了她更该到处寻鼎去了!
妫柳看了那暖玉一眼,忙一伸手夺了过来,拿手里细细抚了一遍,对黛玉道:“姑娘果然很有些家底啊。”
黛玉一乐:“我算是知道了,你这丫头旁人的东西都不识得,只认得大嫂子那里来的东西。这个便是大嫂子与我的。不止我,府里姐妹人人都有的。”
妫柳紧紧抿了嘴,想了想才道:“大奶奶寻常却看不出来是个如此败家的。”
黛玉笑出声来。妫柳给黛玉戴上那暖玉,低了声对她道:“姑娘你试试将你修习功夫时周身似有似无的那股子气息往这玉里头引一引看。”
黛玉抬头看她一眼,默不作声运起青冥诀,以念相引,恍惚听到一声花开的声响,霎时如置暖春,绝非寻常炭火之热能比。
宁心静气收了青冥,才又抬头看着妫柳,尚未来得及说话,便听那丫头道:“如何?姑娘,这可不是寻常的暖玉,这叫‘融阳春’,最是温养神魂的。可不是那些寻常不冰手的石子儿能比的。只是有一个,这东西出来的融阳如春实则是神魂之感,于肉身却无用的。姑娘用着自然是好,富贵锦绣地里本无受冻受寒之忧。若是给了个全无炼体之功的平常人家,恐怕就要闹笑话了,他自己是不会觉着冷,手脚却怕是要被生生冻到生疮。”
她这里说着,黛玉那里正琢磨,就看雪雁取了一盒子过来打开道:“妫柳姐姐你看看这个,是不是也是好东西?”
恰是那套广寒玉,妫柳接过看了,啧啧道:“姑娘,这可更了不得了。哪家练冰寒路子的,只怕三代家当同你换这个都肯。退可守,进可攻,上头的细阵也不是寻常手笔,便是在那浮尘集市里,这样的东西也没两家能有的。”
正说着,却见她神色一呆,几乎把刚被她自己夸到天上去的那套广寒玉饰给扔地上,周围一众都没一个看清她动作,便见她手里已握了块青纹似带点点星纹的岫玉,“这!……咦?……这莫不是?……”
但见她凝神运功,忽又垂头丧气更迷惑不解地喃喃:“没有反应啊?这不会是灵玉吧?不会真是灵玉吧?不会,不会,一点反应都没有怎么会是……可这鸢尾芒星纹可也太像了啊……”
雪雁一早接过那套广寒玉饰先收好了,见她犹自喃喃,便道:“妫柳姐姐,这是我们姑娘原先放在枕头底下镇觉使的,什么是不是的?还有啊,你说的那个集市在哪里?离正阳门可近?我正要让人买些东西去呢。”
墨鸽儿在一旁道:“雪雁,你理她呢!她就这样,见天儿神神叨叨的,惯说些胡话哄姑娘高兴。你要把她说的话都当了真啊,保管到时候连北都找不着了!”
他几个斗嘴,黛玉却想起当日“摄灵”的事来,想着妫柳叨叨的这个像又不是的缘故,或者就是因为当日的神异。只是这话却不好说,黛玉那面皮子薄的,怎么开口说“我把那玉石放肚脐上了,一练功,觉着‘嗖’地一下把那石头吸进肚子去了!”这样的话来?只好垂了头默不作声,饶是这样,脸还透上粉来了。
妫柳琢磨了半日,到底那玉壳任她如何试探总是分毫反应没有,也只好作罢。想着到底是自个见识浅薄,不得知这个究竟。又一想,若真是块灵玉,恐怕一早被人抢去养仙草神木去了,哪里会这么白白放着。
黛玉却心下过意不去,便道:“嗯,那个,柳儿姐姐,这块儿青玉你若喜欢就拿去吧。如今我也很不用那个助眠了。”
妫柳惊喜道:“当真?”
黛玉赶紧点头:“你又不肯要月钱银子,就拿这个充了也好。”
妫柳大喜,忙将那灵玉壳收到了贴身的储物囊里,跟着大拜黛玉道:“谢过姑娘!”
把黛玉吓一跳,赶紧扶她起来。
一旁墨鸽儿撇嘴,心说这鬼头柳果然是个没见识的,那么块杂色玉就高兴成这样!不过她倒也知道自己整日里不干正事,不好意思拿月钱了,也算有两分自知之明。想到这里,觉着妫柳也不算太无可救药。
李纨素心度日,奈何人世如此,你既伸过手,便难有再收回来的道理。好在还有五湖四海几个商行,只漫撒银钱便可了结实乃大善。
许嬷嬷几个自初雪后,又接连往庄里拉东西。好在这两年年景转好,李纨那租子又定的极低,各家饱腹无忧。只虑着寒冬难过,恰有这年后山开荒时伐下的小树大材,按着好坏分了堆,截断入窑,连着烧了几个月的炭。再有西山众煤窑,如今尽在内廷手里,倒没了早些年这个进水那个待查的龃龉,城内外共计二十几处大小场子做这石炭交易。许嬷嬷也没再过四海商行的手,直让庄子上管事带了人去采买,煤块煤渣各买了几万斤备着。
闫钧彭巧则带着人遍修庄上屋宅,这日转到后头的加砌院那块,这里大大小小几处原都是行商来时的落脚院落,西边头一个就是孙家。原先是顶冷僻不过的所在,自从庄上陆续整户整户地进人,许嬷嬷便做主都给安排在了此处。老渔头,余先生,连着苏大夫几家都成了邻舍。
孙家如今日子过得红火,从他家院子出来,又往前走,便见苏大夫捧着个紫砂壶从自家后门里出来,见着闫钧几个笑道:“各位辛苦,辛苦!”
闫钧笑笑:“老先生今日怎不在前院晒日阳,倒跑后头来了。”
彭巧道:“整好这院子还没瞧呢,钧儿你去看看,我往前头余先生家去。”
闫钧答应着带了三五个人往苏大夫家去了。一路上苏大夫不时觑眼打量他,闫钧笑道:“老先生,莫非我身子有什么不妥?”
苏大夫笑了笑,想了想便把闫钧往前院一角他寻常晒太阳的地方拉去,又看了看四周,问道:“庄头儿,你同我说句准话,你媳妇是不是没了?”
闫钧一愣,他休妻的事儿并无旁人知晓,只同许嬷嬷说过,旁人只道她追她老娘去了,如今这“没了”之说却让人疑惑,便迟疑道:“老先生叫我名字便罢,只是先生何出此言?”
苏大夫道:“你可有字?”
闫钧道:“有,万廷。”
苏大夫笑道:“那我便唤你万廷吧。不瞒你,我自学医,又学易,略通相术。你原先面相,有福少禄却被妻害,该是个因妻历劫之象。要待运转,却得知天命之后了。今日观你面相却同原先大不相同,细察乃是妻祸早除之变,才有此问。”
闫钧心知这大夫有两分本事,不是平常人,也不再瞒他,遂道:“不瞒先生,小子之妇前日已被休弃了,只未同外人说起。”
苏大夫眼珠一转,道:“可是因先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作坊失物之事?”
闫钧面色一红:“什么也瞒不过先生。”
苏大夫摇头叹息道:“此地人事多奇异,却不知是哪处风水之故,让人好费思量。”又道,“万廷,你虽命中无官禄,却是有寿有福之人,原本你那妻祸需延至四十八岁,如今却让你早早解了。只是这世上皆有定数,你既弃了这命中之人,那必定妻位空悬难得良配了。往后却多时间同我老头子喝酒饮茶,于我却是好事呢。”
闫钧听了也不以为意,笑道:“怎么老先生也一直孤身一人?”
苏大夫笑答:“你虽是祸,却好歹在有,我却可怜,从头便无,能奈何哉?”
两人说话间,这苏大夫的房子也都一一看过了,便有庄丁上来道:“庄头儿,这里几处屋子都没毛病,保管住得。”
闫钧一点头,冲苏大夫一礼道:“还要往旁家去呢,明日得空了再来陪先生小酌几杯。”苏大夫呵呵笑着送了几人出门。
这一冬却果然极冷,贾府园子里的水面都大半冻了个结实,幸好还有几道活水尚留几分生机。为着准备省亲的事,年也胡乱过了,只是年酒却比往年热闹许多,实在让人头疼。
黛玉年前便向贾母请辞,家去料理祭祖祭天事宜。林家如今家业齐全,主虽少仆尤在,又加上此前林如海曾领了黛玉回苏州祖宅特交代过诸事关要,显见是打算“女代父职”的,也难让一个外家长辈来说是非,便也只好准了。
如此一来,这年在宝玉眼里自然越发无趣,凤姐也打趣他:“原还道你林妹妹从此便能在我们家常住了呢,却没料着如此。”
宝玉忙道:“凤姐姐万不可再说这样话,妹妹听了难免多心。”凤姐一笑。
黛玉归家前也曾想着到时候举目无亲的,空对院落,只怕伤感难抑。哪知道一到了家,一群丫头就围了上来,忙着显摆各处的装饰打点。
容掌事又抱上一叠叠的大账来,先是这一年林家各处田庄的收成同孝敬,再是各家铺子的收益,还有几处同旁人家入股合伙的买卖,更有各处送来的年下进鲜。这一摊过去了,再来就要依着上述账目,给各地管事掌柜们定分红等例,劳苦功高的更要另加赏赐。
那等例也不是随意能定的,有些庄子报了灾损的,就得寻了那地的当年邸报来对,看所言是否属实。有收成异常好的,也要察定因由,再看是否有经营诀窍以便来年在旁的田庄上也推而广之。又有几处宅子里的使唤人,人口增减亦要查实,同样要定当年年赏。
哪里还有空悲春伤秋?只累得日日倒头便睡了。
辛嬷嬷替黛玉落了灯,叮嘱守夜的妫柳两句,出来了却没回自己房里,披了大衣裳往容掌事屋里去了。
容掌事正在灯下对账,见她进来笑道:“这天儿多冷,南边住惯了都想不出来的冷法,你还到处跑来?”
辛嬷嬷给容掌事新上了茶,才道:“你还不是一样,又说冷,大晚上还忙个什么,眼睛不看花了去。”容掌事笑道:“别同我打马虎眼。姑娘可歇下了?”
辛嬷嬷点点头:“容姐姐,寻常这些东西不都是管家同你看着?这么这会儿一股脑儿交给姑娘了?我们姑娘是清风晓月里走出来的人物儿,你可别给拐带俗了!”
容掌事哈哈乐道:“你懂个什么!若非如此,这样时候,姑娘那性子,不知道要伫立寒窗到什么时候去!你瞧如今,就有那么股子精气神,看着就利落。”
辛嬷嬷道:“冬日当歇,她本就身子弱,我怕这许多事把她给累着了可怎么好。”
容掌事摇头道:“你说说你!摇光堂果然是只管滋养一路的,慈母多败儿说的就是你们这样的了!你想想,姑娘生的这个样儿,又生在那样的人家,自小儿就是被捧在手心里如珠似宝得养大的。可如今世道艰难,当她娇花儿似的养着的那天塌了。
若照着你的意思,你同我,加上那几个,给她造出个小园子似的,还让她同先前那样过日子,却是大谬。物是人非,哪里是能作假的?为今之计,只好另辟蹊径。
你别看姑娘身子弱,性子却是个强的。单看那几日在扬州时看顾老爷便知道了。凡‘人’之一字,不过相互依靠而已,或作依靠他人之人,或被他人所依。姑娘当了这些年的娇花儿,往后啊,恐怕得学着自成天地才行了。
你只知道围着罩着的养护,却不知另有一路可令人坚韧的法子,便称作‘背负’。女人‘为母则强’贫户‘贫苦孩子早当家’大致类此。
我如今所作,无非让姑娘晓得,她虽是女儿身,又失了双亲,却仍是这天下几百数千人的依仗所在。若姑娘有个差池,这些人便又要经历一场变故,或者要另寻出路,或者要被转卖他乡,甚者那些姓了几辈子‘林’的田庄也无法再话‘当年’了。
姑娘何等玲珑心思之人,自然晓得我的意思。若非如此,她若定要躲懒或者实无心思,你当我能用什么法子迫她就范?”
辛嬷嬷这才了然道:“原来如此。怪不得我劝她时,她只笑却不言语,却是知道你这番苦心的意思了。”
容掌事道:“这也是这小女儿家的可贵处,若心力不足的,便是再求几个我来,也是扶不起一个阿斗。”
辛嬷嬷却道:“却是让人看着心疼。”
容掌事嗤笑:“天下哪个是容易的?哪个是一日日都舒心称怀的?只活着就总要选个活法罢了。人之意,岂非正在此处。”辛嬷嬷叹口气,饮茶不语。
绣楼上妫柳又同黛玉说着胡话,“姑娘,我可算把那些破铜烂铁玩意给弄出去了!”
黛玉笑问:“你又去做什么了?”
妫柳道:“我做善财童子啊。那日我跟着掌事上街去,看着有几个冻死的人。便问掌事,掌事道是因天冷无钱购置冬衣的缘故。我想着,那钱不就是我上回捡来那些东西?便问掌事,要多少才能许一人过了这一冬。
掌事道原先不消许多,今冬大寒,又恰逢都中各处大兴土木,把好些东西都带得涨了价。如今看来,一人怎么也得需个七八两银子才能好过这一冬了。
我回头便把上回那些锞子都给摇碎了,半两一两的,待到晚间幻了个人形往街上寻那瑟瑟发抖,无钱过冬的人一一给过去。如此,便都分光了。”
黛玉恍然道:“前阵子在府里听人说东街慈济堂附近有神明显圣,布施了好些金银,还有人专门寻去拿两倍银两换取那些‘神银’。府里太太还得了些,说要让人融了去铸个像呢。却原来是你这丫头?!”
妫柳道:“哎?那些人不拿这钱赶紧买衣裳买馒头去,还等着人去换呢?”
黛玉摇头道:“我哪里晓得这些,不过去请安时听人说起罢了。你这丫头,你若待要救他们,怎的不索性替他们买好了东西?他们贫无立锥之人,拿了金银锞子去买卖东西,一个不好还被当成盗贼呢,岂不是造孽?”
妫柳摇头道:“我不过是要腾地方,又懒得跑太远去扔这些东西罢了,哪里要费那个劲!”黛玉道:“既要为善,如何又这般偷懒?”
妫柳摇头:“什么为善?天道自然,难道说天道不对,还要我这小道来补?大家投胎做人,难不成他投胎来的时候不晓得是到哪里去做什么东西去的?谁说活着定是好的,死了就定是不好?啊呀姑娘,是非之论最是无稽了,你若堕入这个圈套,往后修行就难了。”
黛玉被她一通说得凌乱,一口气几乎回不过来,半日才道:“你这说法,还真是无赖得紧。”
妫柳嘻嘻笑道:“我是修行人,拔一毛以利天下的事情都不会做,姑娘你说呢?”
黛玉默然,只是想着王夫人虔诚求来的那些“神银”,铸一个善财童子的像来,本尊却是这等模样,不知为何,总觉着其中滋味一言难尽得很。
☆、190贵妃省亲(一)
到底待不了几天,省亲要事,里外人等都要听几回宫规,到了初五这日,贾母便派了人来接了。凤姐打从年前起就忙得脚打后脑勺,这几日尤甚。上下人等,除了贾母王夫人几个有封诰的,余者皆新裁衣裳新着彩。上身先试了,但凡有丁点不合适的立马要改。
薛姨妈还非在这时候添乱,死活不肯让府里给裁衣裳,自家制了,虽说外亲到时未必能见的,只是贵妃娘娘原在家时便是极为平易近人的性子,这到时万一宣了,那服饰打扮也一样要紧。
大面如此,只哪个又能没几分私心?宫中之外,私下不免又要多备几样镇场子的,怕到时候让人盖过了风头,岂非喜中不悦?
园中各处,自打宝玉题了联匾,贾政也都寻高人名家写了字,按形制样样镌刻了来,当中或有搁上对眼看了,才觉着同屋宇门庭不合的,未免又是一番折腾。凡此等等,大大小小,事无巨细,直把整个贾府闹个人仰马翻。
黛玉到了府里,少不得也要跟着学这学那,倒是宝钗因曾往宫里待选过,在那宫规礼仪上还能提点着姐妹们几分。李纨如今真把这些当成云烟,哪里耐烦,好在她那身份,也没什么事正经派她,只跟着一同进退罢了。
要说起来,东府里秦氏丧了时候,为着出殡好看还给贾蓉捐了个出身,贾琏身上也挂着个虚衔儿的。只贾珠这里,当年因着是要走科举实业的,没想到命途不济,一病没了,贾政那性子自然不会谋划那些,因此贾珠却是个白身,李纨身上自然也无封诰。如今家中要迎贵人,最是讲究身份高下的时候,越发没她事了。旁人或者因此更看轻了她或者为她鸣不平,她却分毫不放在心上,只领了贾母之命带着三春并黛玉几个,乐得清闲。
转眼就到了正月十四,这天比往常要冷上不少,入冬至今,府里就不得消停,先是贾赦风寒重症高烧了几日,之后贾母身子又不爽利,到了年前好歹安生了些偏宝玉又咳嗽上了。
为着十五接驾的时候不要再出岔子,打进了年,这一家子就都拿药培着,按顿喝苦汤啃大蜜丸子,光百年的老参都用去了三根,什么‘正月不见药’的说法也顾不得了。
李纨自然也躲不过,便暗地里把自己同贾兰的份都匀给身边几个人了,倒把素云碧月几个补得小脸红扑扑的。
十四这日一大早起了身,往王夫人那里去请安时却没见着人,连两个姨娘都不在院子里。便又转去上房,见凤姐正从穿堂急匆匆往外走,见了李纨也没停步,只高声笑道:“也只大嫂子稳坐钓鱼台了,我这儿都快忙抽抽爪儿了!”
李纨笑回一句:“能者多劳吧。”凤姐一径往外去了,李纨略站了站才又往里走。
到了贾母正房院门口,还没待进门,就听得里头一团热闹,廊下当院满插插的人,彩绣迎风,粉香扑鼻。进了屋子,更是洋洋喜气,不止邢夫人跟王夫人,尤氏也带了贾珍的几个姬妾来了,薛姨妈也带了宝钗过来帮忙。
这日子口儿,李纨倒成了最晚到的。上前行了礼,便往一旁站了,尤氏悄悄扒拉她胳膊,笑道:“你可真能沉住气。”
李纨悄声道:“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夹手夹脚的倒添乱了。”
几个管事媳妇上前来同王夫人禀事,王夫人一一回了,才对贾母道:“今日事情要紧,还就借了老太太这福地吧,有个什么,也好让老太太帮着参详参详。”
原先王夫人都该是在自己院子里处置这些,这日却不同平常,贾母亦点头道:“要紧,要紧,就在这里说吧。”又想起一事来,问道:“明日是上元节正日子,各样花灯可都得了?有没有试过灯?”
王夫人忙道:“早几日都得了,初八那日宫里来人指点了各处仪注,都比着那个布的灯,挨个当时都试过,有差池的都换过了。”
贾母点点头,又道:“这单个是单个的,整的点起来什么样儿还没个数。”
王夫人却没想到这一茬儿,偏凤姐这会子不在跟前,正讷讷不知何言时探春在一旁道:“方才听林之孝家的说起,外头老爷们商议着要全点上试试灯景儿,只是要等天黑才看得出样儿。”
贾母这才安了心。却也安不得多会儿,片刻又想起另一件,不免又要问王夫人。邢夫人在一旁看着默默撇嘴,看这一问三不知的样儿,若不是借了自家儿媳妇帮衬不晓得要乱到什么田地去!
黛玉在自家时,被容掌事使了计诓去管家理事,那是没得法子,素性里却不爱这繁杂的。这会子在一旁呆坐着便觉得十分无趣。恰好宝玉也是一样性子,见黛玉一个神色,便了然于心,悄悄道:“林妹妹,这里没趣儿得紧,咱们往后头逛逛园子去可好?”
黛玉瞟他一眼道:“你呆了不是?那里头比咱们这儿还乱呢,哪里得逛?”
宝玉一想也是,一时无法,只在那里叹气。
王夫人好容易得了个空子,却听宝玉叹气,便骂道:“好好儿的,叹什么懒气?!大正月里,越发不知道忌讳了,欠你老子捶呢!”
宝玉忙陪了笑道:“哪里,是儿子方想起来,咱们只管在这里坐着,明日大姐姐却是要游赏园子的,不如趁这会子去园子里各处看看有没有什么差池,倒还管用些。”
探春笑道:“二哥哥说得这般堂皇,怕是听家务杂事无趣,想偷偷溜出去逛园子的吧。”宝玉自然不能认了,俩人便耍起花枪来。
贾母却道:“我看宝玉说的在理,咱们在这里呆坐着,那里头的人,他们虽尽心行事了,到底眼界上差着呢。便是一一回报来,也难免有疏漏。这么坐着可不成,还是去园子里各处看看才放心些。”贾母发话了,旁人哪个敢拦着,便使了人给外头传话。
贾政贾赦不得空儿,贾珍领了命进来,行了礼才道:“老祖宗,这会子园子里正乱着,晚些儿再过去吧。”
贾母一听更不安了,问他:“怎么好好的乱了?”
贾珍只好回话:“原先那日议定的贵人游赏路线是要沿河下舟的,这些日子冻得太厉害,有一段水面冻住了,这会子正让小子们拿了冰镩子破冰呢。”
贾母急道:“那如何使的?这会子破得了,晚边更冷不是还得冻上?倘或明日一早娘娘就摆驾前来,到时候可如何是好?”
贾珍忙道:“老祖宗莫急,待小子们破好冰,咱们就都给捞了运出去。另派了几个媳妇子们坐了船在那块来回不歇,又在进水的渠子里不停歇得往里倒热水,保管冻不上。”
贾母前后想了才点头道:“你们有安排就好。”
又说起试灯景儿的事儿来,贾珍便道:“一早就议定了,待今儿晚间天黑了便把各处都点上,彩扎张和琉璃灯两家都给请进来了,到时候有哪处不妥的,便让他们现扎。”
贾母点点头,又道:“到底明日娘娘是何时起驾都没个准数,我的意思,今日该齐全的都该齐全了。很该沿了议定的线路走上一遭,白日里一回,晚边亮灯后一回。□□样样,细枝末节,都要查全查真,万不可有一点疏漏。这也是最后关头了,让各处都咬着点牙,圆圆满满,顺顺当当,事后自然有赏。”
贾珍忙道外头也是这个安排,想着贾母不走这一遭终究不能放心,只是天黑后风大冷气,便定下早饭后贾母带着王夫人邢夫人几个由贾政贾珍陪着查验一路,晚边则由贾赦贾政贾珍几个爷们查看。只凤姐是两处都得跟着,一有差池立时便得布置更换的。
旁人都是喜气连着紧张,只宝玉浑似无干,只听了过会子能一同跟着去游园子便有两分兴头,哪想到到了跟前却没见黛玉,刚要问,便听贾母叫他:“你大姐姐在家时何等宠爱你,这会子你可别想着躲懒,跟着我们同去一回才好。”
宝玉自然应着,才又问:“林妹妹还没过来?”
贾母道:“你林妹妹身子弱,这会子外头冷气,着了风倒不好,待明日正日子了再说。”宝玉心里便有些不是滋味,好在抬眼见宝钗同探春两个袅袅而来,才又上前说话。
众人集齐,赖大家的带着几个管事媳妇前头引路,凤姐扶着贾母走在当前,后头跟着邢夫人同王夫人,再之后是李纨同宝钗、探春几个。黛玉、迎春、惜春都未曾跟来。各人又带着近身伺候的,一行数十人沿着此前管事太监指定的线路细行慢查,好不费功夫。更不时有旁处的管事媳妇到凤姐或王夫人跟前回事请命,如此走走停停,半圈下来,便是宝钗探春几个亦觉得有些疲乏了。
贾母做主,众人在一处暖阁里歇腿略坐。凤姐走到李纨跟前,笑问她:“怎么没见素云几个?”
李纨道:“没让她们跟来。”
凤姐嗤笑道:“偏你小心,还怕真碰坏了什么赖到你身上?!”
李纨扯开话头:“对了,前几日习那仪注宫规,怎么没见环哥儿?”
凤姐瞟她一眼,道:“你这话问得稀奇,想是害了病,不得见人吧。”
李纨摇头道:“娘娘归家省亲这样大事,怎么好不露脸?这才不成话了呢。”
凤姐又笑,打量李纨两眼,眼看外头又有人来寻,临抬脚前冲李纨笑道:“你道娘娘很盼着见他们嚒!”说了转身顾自己走了。
李纨又想起这事摆在明面上的,贾母同王夫人几个却都未曾提过,想来也是怕贾环那性子模样,若是惹出什么笑话来才真丢人了,是以才拿这个话掩过去。不禁抬头往几位姨娘那里看去,便见赵姨娘一身鲜亮满面喜色,并不见什么不妥,倒更衬得一旁的周姨娘黯淡了。
待得贾母一行走完整程,日已西斜。大大小小也挑了几处不妥,凤姐忙着寻人改换去了。李纨抽了空子带了俩小丫头回一趟院子,进门便见嬷嬷几个连同素云碧月等迎了出来,没等她们开口,李纨先道:“不是让你们赶紧歇着去?好好的跑出来做什么!”
众人拥着她进了屋,才道:“哪有主子在外头忙碌,奴才倒先管自个儿歇着去的道理?再说了,如今这时候,哪个能歇得着!”
李纨一边往炕上坐,一边摇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事儿且折腾呢,你们不趁这会子歇足了,真要忙起来盯在前头可就不得空儿了。到时候熬眍?了眼睛,可别寻我哭来。”
常嬷嬷哭笑不得:“奶奶,这什么时候呢!满府满门哪个不是热血上脸的,你倒好,先吩咐我们歇着去,这是什么道理?”
李纨接过素云递来的热帕子擦了擦手,淡淡道:“有什么好热的?实在想不通。”
闫嬷嬷道:“奶奶这话可别让旁人听了去。”
李纨叹气道:“怎么就不能平平静静地过日子呢,个个冲这虚热闹去。又能怎么样了?怎么也不能怎么样。这一夜不睡,十夜不醒,点灯熬油最伤性命。什么东西有这命儿要紧?自然是歇足了要紧。晚上还有得折腾呢。明日又是正日子,更不得歇了。你们呐,话我也说到那儿了,偏是不信,我也懒怠管了。”
常嬷嬷笑道:“好了好了,是我们辜负奶奶一片好心。一会子怕就得上去伺候晚饭,奶奶这会子倒很该得空歇一歇才是。”
李纨点点头,正想往屋子里去好进珠界歇歇,外头就来人了,她道:“太太奶奶们都在老太太那里,让来请大奶奶过去呢。”
李纨叹道:“看看,也就擦把脸的功夫。”
素云忙道:“奶奶要不要换身衣裳?这太阳下山了越发冷了,跟冰窟窿似的。”
李纨摇摇头:“罢了,这会子再耽误了更不好。我没事,你们倒该好好合计合计。这回你跟着我去,晚些儿碧月来换。嬷嬷们留下看着兰儿。晚上怕难歇着了,你们是要做事的人,更不能有差池,熬朽了怕坏事,轮着歇一歇才成。”
几句话说完紧着往外走,到檐下看妙儿在那里站着,便道:“方才跟了这一路了,这会儿不用你,也歇着去吧。”妙儿赶紧答应一声往边上站了。
碧月几个送了李纨出院子才回转来,常嬷嬷见她还在屋子里东摸摸西擦擦的,便道:“还是听奶奶的,吃点东西趁早歇一歇去吧。咱们这儿留了三人,哥儿身边还有樱草同青葙,不会有事。你同闫嬷嬷先歇着去,有事了我唤你们。”
碧月皱眉道:“不是娘娘明儿才家来吗?今儿白日里已经各处看了,还能怎么着呢?”
常嬷嬷摇头道:“你知道个什么!这凡事要紧关头,有没有能耐的都要显出两分诚意热血来才好哄得过去。你兜头睡了,明儿保不齐哪里出了差池就赖到你身上去。还不如都熬着,来来回回忙上忙下,哪怕到时候出了什么事,也有句尽心尽力可言,便挨不了大罚。世上的事,哪有万全的,这个时候谁敢打那个保票?自然是显着‘忙碌尽心’还容易些。”
碧月点头道:“怪道听说那园子里的人连着府里厨上的茶房的各处都不歇呢,我还稀奇,这娘娘还没来呢,这么些人都不歇着倒是伺候哪个来!”
常嬷嬷笑笑:“幸好咱们这里什么事也落不着,只伺候好奶奶同哥儿便罢了。你且看看平儿、鸳鸯几个,这几日非得累枯了血不可。”
碧月尚未说话,闫嬷嬷在一旁道:“这会子正是见高下的时候,这样大事,哪个能往前凑一凑,手里管着什么事儿,替主子拿着什么主意,都落在旁人眼里,说不得从今往后就越发得意了。这平儿同鸳鸯便是个中翘楚,也只你说得出这样的话来!这世上哪个不是赔上性命博个富贵体面的?”
常嬷嬷笑道:“才刚奶奶都说了,什么东西有自个儿的命要紧?命都没了,富贵体面要来做什么!可见我们不是一路人。”
闫嬷嬷摇摇头:“你也越发把我们奶奶带歪了。没了上进心,这么白白活着可做什么呢!”
两位嬷嬷打着机锋,碧月却想起自家干娘了,招呼了一声便往自己屋里抱了个包袱出来给妙儿拿去,妙儿正想家去,见了她便道:“姐姐不歇会儿去?”
碧月点点头:“这就歇着去了,这个你拿着,里头两件衣裳给干妈的。听说今儿统不得歇呢,晚边可冷得狠,让妈换上了再去厨上。”
妙儿忙答应着,碧月又道:“上回给你那袄子可穿着呢?奶奶这会儿让你歇着,说不准半夜要轮班呢。”
妙儿笑道:“姐姐上回给了我好几件衣裳,我身上穿了两件呢,方才跟着奶奶往园子里走一圈,也不觉着冷。若半夜要进出,我便再套上一件。”碧月这才放心了,又零碎嘱咐两句才走开。
妙儿便拿了衣裳去寻她娘老子,妙儿娘刚和了几盆面,见妙儿来了也顾不上招呼,妙儿上前低了声说了缘由,妙儿娘心里热乎,笑道:“这丫头,尽惦记我们了!我这里大锅蒸着饽饽,热腾腾的哪里会冷?”
妙儿见几个灶上都是堆高的蒸笼,知道是备着园子里做活的人吃的,这时候也没有顿整饭了,蒸饽饽倒还便当些。因笑道:“我也不家去了,衣裳我给你老放在后头柜子里,万一到时候冷了也好换。”
见她老娘答应了,才拿了钥匙往厨房后头几间敞屋里寻了她老娘的一格柜子打开了把包裹放进去,又重新锁上,把钥匙交还她老娘才往外去。
刚走两步,就见婧儿对面来了,便笑着招呼,婧儿带了两个婆子来领饽饽的,见妙儿空着手出来问道:“饺儿还没蒸得?”
妙儿道:“不知道呢,我不是领这个来的。”
婧儿笑道:“也是,你们院子里人少,借不出人手去。”
妙儿道:“我说呢,你们院子哪里用得着来这里领。”
婧儿笑道:“我都两日没回去了,这几日都在园子里帮忙呢。”说着话,厨上那头招呼她了,这才冲妙儿点点头往里头去。
妙儿回头细想想,心里叹一句“薛家可真会做人。”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抱歉,存货不够了,不是纸上存货,是肚里存货不够了。
好些东西得再前后想想才能下笔,这就快不了。
还请包涵啊,等理清楚了就能再快些。
☆、191贵妃省亲(二)
第34节
恋耽美
第34节
苍朴道人微微一笑,方稽首道:“陛下、王爷,小道当年自身修为浅薄,行事荒谬,虽也有欺人之事却到底无害人之实。如今却是修有所得,略窥天道,这才洗心革面,弃暗投明。小道心知陛下乃真龙明主,愿供陛下驱策,为苍生百姓略尽绵力。”
皇帝听了这话笑了,心说你这话的意思是你没本事瞎糊弄的时候找俩呆子哄着得些好处,如今真有本事了就赶紧寻正主来了。这般不要脸皮的话偏让他说得如此正义凛然,好似该当如此一般,也是好笑,便开了金口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是你道如今修炼有成,却成了什么?”指了指案上砚台道,“喏,这东西给你,你能给点成金的?”
信王几乎要笑出声来,苍朴道人却一脸肃然道:“寻常凡人或者寻求那点石成金的富贵之道,圣上乃九五至尊,又乃心怀天下的明君正主,小道焉敢用如此雕虫小技玷辱天目?”
皇帝哂笑道:“哦?这你也是算出来的?还是扶乩得的天示?”
苍朴道人一头到地,才又抬起慢声道:“圣上在位,一心只为百姓筹谋,先有商队走通海上内河各线,以商为舟以利为刃,将因官员势力而曲虬难伸的物资源流另辟蹊径而得通行全国。若非如此,当年各地先旱后水之时,怕已激起民乱。
又有技师府、围水工场等司衙如在明处实在暗,里头研习所得,外间或道为‘奇技淫巧’,却是大借自然之力,数倍数十倍乃至数百倍于原先人工之效,一样时日里却可产几十倍物产,乃是民用得丰之根本。
若圣上同那两位一般眼界,怕早该将力气都下在朝堂争夺上,若是如此,异己早除,只是又哪里会有如今的太平天下!圣上乃千古难遇之明君智圣,又有王爷这等忠心不二的臣子兄弟,实乃天下之福!
小道虽是修行之人,却仍在这青天所覆之下,能保身存久亦是得圣上爱民之恩,如今既得修小技在身,敢不思报国君一二?万望圣上怜惜小道这点道心,准许小道阶前效力。”
信王看了看皇帝,心道这老道好厉害唇舌,难怪那俩对他奉若神明。皇帝听了这话,面上波澜是分毫不起,仍问他:“如此,你倒说说你有何道行,能做什么事?”
苍朴道人回道:“圣上,小道修习观星诀已久,近年才有所得,如今可观星识云,能断九洲物候,预言各地天时。”
皇帝笑道:“这话说来,朕的钦天监莫不是摆设不成?”
苍朴道人也不争辩,只又叩首道:“陛下,今年都中冬日会比往年冷上一倍不止,且那运河亦要等到来年四月方能开河,比往年足足晚上将近一月。万望陛下早做安排,避免灾损。”
皇帝沉吟片刻,又道:“你这话说在这里,准或不准却要等过了这一冬才知,朕如何能这般轻易因你一言便让百姓军民妄动?”
苍朴道人抬头看了眼窗外,才道:“如此,臣敢断言,今日这场雪将下足三日,且雪势渐大,今夜三更后更将起大风,直刮到雪后四日方止。”
皇帝听了便抬眼看信王,信王咧嘴一乐道:“皇兄,这老道若是真能说对了,倒比钦天监的还算得准些。咱们也不差这三五日的,就等过了七天,再定是传他还是……他不迟。”
皇帝闻言亦点了点头,同苍朴道人道:“小十言之有理,那便七日后再见真章了。”
那场雪果然下了三日,京城积雪两尺有余,雪住后劲风不止,把那雪又吹得如扬沙一般,只闹够了七日方停了。
前庭西暖阁里,苍朴道人这回却得了个鼓凳坐了,信王仍是立在阶下,他笑问:“你这老道还猜得挺准,如何,除了这个,还能猜旁的不能?”
苍朴道人亦笑道:“王爷说笑了,小道花了这大半辈子才修得了这一个本事,旁的还真是不通。”
皇帝同信王对视一眼,信王便道:“光能断个晴雨有何用处?最多能告诉本王明日出门要不要带伞罢了。”
苍朴道人笑着说道:“王爷玩笑!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小道如今只能参透个风云雨雪之事,却亦在这天地人三才之中。天人相应,余者自然也可推演一二。”
信王道:“哦?不防说来听听。”
苍朴道人立起了身,冲上头二人一礼,才指了窗外道:“小道上回说今年当大寒,实则尚不是全本,还有一句,来年之后,这天下寒气渐增,怕要冷上一个甲子才罢。”座上二人听了这话,都不禁面色一凝。
苍朴道人接着道:“观山可知,山上山下所生之物大别,所因在何?寒热也。山顶寒而山脚温,故有开荒山田地于半山则止,哪个能在雾灵山顶上开田种稻子?同理,九洲南北亦如此数,南温北寒,致各处作物农时大异,在江南稻可两熟,再南甚或可三熟,在都中则难矣。
天道有常,南温北寒者便归为常,常中有变,往后一甲子,天气日渐寒凉,一年中酷热时短而冰封期长,南渐不温而北地愈寒。此为天变,乃天之呼吸往返之常。与之相应,地亦变,水纹改作物易;人亦变,耐寒而衣厚。顺之而变则通,逆之则亡。天变乃天数,人力难及,地变、人变却大有可为处。为或不为,为此或为彼则成了生死存亡之大事。”
皇帝略垂了眸,不知想些什么,信王干笑一声道:“老道言过其实否?”
苍朴道人微微摇头道:“小道未能穷通人事,只能说两样现今便能推得的。其一、北疆必有战事;其二、天下必多饥馑。”
“此话怎讲?”
“王爷稍安,请听小道言来。北戎苦寒之地,多草少树,靠牧牛放羊以为生计。此后天候渐变,北地愈寒,牛羊伤冻身死即可眼见,春晚草弱,再略有旱情必成生死大事。
当此间,其北原为冰原酷寒之地,难寻可供生养之隙,南下却是我大好河山,岂非最好出路?此时彼等南侵,不再是原先常年里到了秋冬便来劫掠一番的寻衅之举了,却是生死存亡的栖地之争,势必不能轻言后退,唯其退一步即死也!圣上、王爷请细想,到时该是何等惨烈大战?
又一个,方才说天变、地变,天时已改,天下农人却不知,仍是按着昔时农谚播种耕作,怕难有丰收之期。想前些年,那一夏冷雨凉风,京城及周围几县几乎颗粒无收。那不过是一时一地,如今天变却波及整个天下,若无应对之策,饿殍遍野易子相食之惨剧实可想见。天下粮产不足,便是坐拥金山银山又有何用,到那时,只怕一个金馒头也换不来一个面馒头了!”
皇帝却问:“你所言天下渐寒,只我九洲之地之祸耶?番邦诸国如何?”
苍朴道长答道:“禀圣上,此祸乃因天起,其根在那日头上,往后数年这日头的力道不足了,洒下的阳光少了,才使阴寒势胜。却是整个天下的大祸,并非我一朝一地的难期。”
信王无奈道:“这么说来,要从南边运米上来都难了?”
苍朴道长摇摇头道:“这却是人事了,其中能运作者甚多,小道不敢妄言。”
皇帝犹自思索,又问:“虽是天下渐寒,那南边总比北边暖和些,想来方才你说那能一年三熟的地界,哪怕到了一年两熟,也还是有些余粮的。”
苍朴道长却道:“圣上,天时变,五行相生,并非只在冷热一途。或因此引得雨水不均,旱者旱,涝者涝,亦不少见。”
皇帝不由得有些怒意,看着他道:“你这是说没个活路的意思了?”
苍朴道长略低了头道:“圣上,有道是不怕多算,只怕少算啊。”
信王笑着打圆场:“好了,老道那话也有道理,人力可为处能经营的事儿多了去了。便是这天要冷,也没有一年就把人都逼死的道理吧。”
老道点点头,又道:“且如今圣上治下已出了许多运外之变,也是国之祥瑞。”
信王忙道:“你不早说?”
老道笑笑:“头一个自然就是海运通商之事,我朝地大物博,一年之中灾患总是难免,要紧却在一个救助即时上。往常靠了官府,实在是……如今圣上兴出这么个手段来,实在是巧妙得很。
另一个自然是技师府了,那围水工场里织造的毛呢岂不是御寒的妙物?再一个便是那些土芋、番薯、玉麦之流,如今各地都在试种了,却是天下万民又多了几样口粮,不是天赐?此几件都是添加国运之数,实乃社稷之福,百姓之福。”
信王笑道:“老道,你说的这几样都好,我看着,却不如你这张嘴好。说了半日,都是咱们已经在办的事儿了。你倒好,就凭说能看个天气,就得了妙云观主持的位置,啧啧,什么社稷百姓之福,我看头一个该是你老道的福吧?”
苍朴道人笑道:“小道岂敢,小道不过是跟在圣上王爷身后,得了运数恰好捡丝儿福根儿罢了。”
信王同皇帝都失笑,也不知这说起来确有两分本事,转眼间又惯于溜须拍马的老道到底是个什么来历了。只是不管他怎么来历,这天下渐寒一话说了,他们也不能放他往别处去了。
老道儿一走,信王问皇帝:“皇兄,你信那老道的话?”
皇帝轻轻蹙眉:“你还疑他?”
信王认真想了想,摇摇头:“倒也不是,就是觉得太也便宜他了!从前在那头也混得风生水起,若是真半点用场不管,那俩又不是真的傻子,能容他到现在?”
皇帝摇摇头:“听其言,观其行。先看看今冬如何吧。”
说着话,从一边取过几本题本顺手批了上去,信王在一旁伸脖子瞧了,噗嗤笑出声来。“次年正月十五日上元之日,恩准贵妃省亲。”……“次年正月十六,恩准诚嫔省亲。”一总儿,妃位及以上的都在正月十五,余者都在正月十六,统统归家省亲去吧。
“皇兄,那几日得多冷?老道说了比往年还要冷上一倍不止!”
皇帝手下不停,淡淡道:“这会儿你又信他的话了?”
信王无语,反正我看出来你定是信了!
☆、188劫后
188劫后
苍朴道人凭着一招观天术谋得了一个妙云观主持的位置,连带着天罡北斗门的徒子徒孙们也过上了吃喝不愁的好日子。世间会此术者却不止这一位。
早在初雪那日一早,妫柳悄没声息地寻了容掌事,倒把她吓了一跳,嗔着她道:“知道你会功夫,好好在自个儿家里头,也跟个鬼似的飘进来作甚么!吓我老人家这一后背冷汗!”
妫柳木着脸道:“容先生,不做亏心事,不怕我敲门呐。”
容掌事伸手给了她一下,骂道:“越发口没遮拦了,说吧,寻我做什么来?”
妫柳道:“不是说今儿要去接姑娘?现在便去吧。”
容掌事道:“做什么急成这样,都是下晌才去,这样才好在家多留一夜不是?”
妫柳却道:“下晌就该下雪了,现在去最好!这回接来了,能在家里住好几日呢。那么大雪,这里的车马可不好行走。”
容掌事皱眉看着她,妫柳却是认定了这话,不依不饶地歪缠,容掌事怕了她了,只好打发了人去接,妫柳也趁机跟着一同去。
果然黛玉接了回来,刚用过饭就开始飘雪,到了晚边那雪势越发大了。容掌事特地跑来同黛玉说妫柳早上的胡话,她道:“这丫头莫不是深山里跟着什么老怪师父学出来的?寻常悄没声息地飞来跳去也罢,如今竟连天象都看上了!好个人才,姑娘若不要她时,便让她跟了我去也好。”
妫柳急着道:“姑娘怎么会不要我!我好着呢!”
黛玉听了闷头笑个不止,见妫柳要起急,忙安慰她:“那是,那是,柳儿姐姐什么都会,哪个丫头比得上?我再不肯放人的。”
妫柳这才得意点头,还冲容掌事挑眉。容掌事亦失笑,道:“果然这丫头有两分本事。”
妫柳得了意,嘴上便少了把门的,又道:“这算什么!你们这日头如今被人炼了几滴烈阳露去,往后冷的日子且有呢!”
容掌事看着黛玉道:“姑娘看看,就这样脾性,还是我们这里的日头呢,合着她还藏了旁的日头在别处。”
说了众人都笑,妫柳道:“我们那里原有三个日头的,你们这儿本就只有一个,还教人偷了光热,可不是为难了。”众人皆知她素爱胡话,偏说起来还一脸正色的,只当笑话听,便不理她。
这一回,黛玉在林府足住了七日,待雪停风静才往贾府去,一路上妫柳不放心非要跟着去,若非辛嬷嬷拦着,她还要去抢车把子的位子呢。
实在是她看积雪犹在,恐车行不稳伤了黛玉,却不知如此行事真吓坏了辛嬷嬷,回头赶紧让黛玉记着下回回去好好教教妫柳道理。妫柳却大恨这世间女儿身行事不便至此。可惜她不曾会得宝二爷,若不然,你们两个换换岂不最好?
草田庄上,苏大夫拿了单子给闫钧,正是此番要进城采买的药材。闫钧看时,起头大段都是荆芥、防风、麻黄、紫苏、细辛、柴胡、桂枝之类,且分量都不少,便问道:“先生,何以今年需备这么些?看着倒是风寒药居多。”
苏大夫捋了下颌下长须,笑道:“时症随时,自然是应天而变了。对了,今冬恐怕要大寒,庄头也早些做准备才好。”
闫钧道:“这倒好办,庄上屋子都是几年前新修整过的,这防寒过冬的法子,咱们倒都熟。”
苏大夫目光微闪,笑问:“怎的,往年也有过这样的事?”
闫钧点头道:“正是前些年最艰难那时候我们主子得的这庄子,作坊也是那会儿开的。您老看作坊那屋子没?就是那时候修的。早几天许大管事也同我说起过,刚进十月就风大雪大的,让我早做准备。”苏大夫默然不语,又有人来寻闫钧,闫钧向他告声罪,拿了那单子便匆匆去了。
苏大夫却想了开去。当日他在和生道京里专管着药房,原先是柜上专门配药的,旁人也不知他会医术。
那回在北边山里采药,路过此庄,恰好见有人在地间中暑晕倒,正要施救,边上有人取了罐凉茶来给那人灌下了,片刻后那人便醒了。
庄人见他是个大夫,多有敬重,他便提议要看一看那凉茶。取过来小饮一口,不过是寻常祛暑汤水,只里头一丝雪凉却有寒髓之意。这地方如何能有寒髓那样东西?问了却说是庄上庄头大院里通夏天舍的凉茶罢了。又问为何这等清凉,众人都道庄上管事心善,每日都往里放冰供他们解渴消暑。
心下起疑,一路往庄头院子行去,路上又见几拨庄户,心里更惊,怎的这一地竟有这许多人带着“劫后余生”之相?寻常天灾人祸,或千中有一万中有一得一时因缘避了过去,凡此人等多增福禄,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是也。这一处小小庄子,总共才多少人,居然这许多大难不死的。到了那庄头大院,果然见有舍凉茶的。拿了勺子舀一碗喝,当中那丝雪凉哄得过这些农人却哄不过他去,这哪里是寻常冰块能出来的滋味?
回到京中,心里十分放不下,恰好听闻东家来问有没有人愿意去都中东北的田庄上去常住的。心里不知怎么的就想到了白日里经过的那地儿,跑去打听时倒把人吓了一跳,这位平日里连话也不多说的老爷子忽的关心起这个来了!却不瞒他,果然是草田庄。
当下毫不犹豫地应下了此事。初时那管事犹自担心这老儿虽在药铺里浸淫日久,却到底不是正经大夫出身,怕坏了东家的事不好交代。老儿也不再藏拙,略略露了几手,那掌柜的却又有些舍不得放人了。到底拗不过两头,前后不过半月,便打点行装往那庄上去了。
从那时候起,他在庄上一边替人治病,一边探寻这么些人得脱大难的前因后果。哪知道竟是分毫也打探不出来。这一个个明明带着劫后余生之相的,却个个想不起来自己经过什么劫。有被逼急了的,连前年在村口上茅厕时踏板折了差点栽里头这样的奇事也说出来,直把老头儿搞的哭笑不得。
今日无意中听闫钧说起往年避冬之事,忽然福至心灵,好似抓到了什么一般。转过几日,跟着庄上的人往庄户人家一家家去转了,看看房屋是否需要修补,火炕是否牢靠。他却趁了这回,旁敲侧击地问起一家家一户户那年过冬时候的事情。果然一一相应,有一家整家都是劫后之相的,那屋子正是那年入冬前庄上出材料人工给新盖的。
如此可知,这一庄子的人,所避过的灾劫,怕就是数年前那场雪灾了。再看闫钧带着庄丁毫不马虎地做着活儿,心里暗叹:“这福可真是积大发了。”
庄上正忙着修整备冬的时候,不知哪里忽地传出话来,道是因作坊的机子被人偷了出去,如今外间几处都开起了作坊,个个都把价格往死里压,里头都不用平民只用奴才,便是省了工钱。如此,庄上的作坊竟是开不下去了,待过了年便要关停。
一时哗然,有人不信,特去庄上寻人打听了,却得知那消息是从秋管事那里出来的。想来是差不了了。如今虽不比从前难过,这作坊上还是好些人的一块收入,这么白白地就没了,如何肯善罢甘休?却又不是庄子上的缘故,想来想去,便想到那偷机子的贼人身上去了。
庄上管事便让众人放心,已将此事报到了官府,年后便会有官差上门来查,到时候众人合力,把那贼人揪了出来便是。这才转了心绪,又一群群一众众商讨猜测起来。更有那泼辣的便骂:“呸个烂心肝黑肠子的!使这样狠毒没下辈子的心思,来算计我们这么些人!便是得了好处也买不来个囫囵棺材,使的断子绝孙钱!”
闫钧媳妇同她老娘两人这几日是避也避不得,躲也躲不得。彭巧娘先待不下去了,听着年后又要来官差,当日卖那机子得的几两银子早就花了个干净,再让她拿什么去填?再说这机子如今已经被传出去了,就算自己认了错,这一庄子女人们能饶了自己?又想起这几日听在耳朵里各种杀千刀的咒骂,要说一点不怕也难。
她不敢去找闫钧,只跟彭巧打了招呼,只说北边太冷过不惯,要往南边守着彭巧他爹去。彭巧早知事情前后,只这是自己娘,又没有别的法子,主子肯放一条生路已经是大恩了。她既自己说了,便也顺水推舟给了她些银钱,寻了个南去的商队托付了过去。
彭巧家的不知各种内情,还道时已入冬,太过寒冷,恐行路不便,还劝彭巧娘过了年待天暖和了再走。彭巧娘听这话气不打一处来,“这是要害我啊!”急赤白脸地抢白了儿媳几句,转日一早也不同自己女儿打招呼,坐了庄上的大车跟着派去联络的人便往城里寻那商队去了。
闫钧媳妇两日后才知道自家老娘已经逃回南边去了,竟是连个话儿都没同自己透,心下越发慌了。
这日闫钧回了院子,她东想西想到底还是拿了主意,便对闫钧道:“我娘一个人往南边去,我也不放心,我想跟着去看看。你不是说主子奶奶在南边也有茶山?不如年后你求了婆婆,让主子奶奶给你换个地方当庄头,去那里做茶叶也好。当年计良不就是管那一摊的?”
闫钧平着声道:“去做什么?让你再去偷一回主子的制茶方子?”
闫钧媳妇一听,霎时白了脸,“你……你说什么,我听不明白!”
闫钧摇摇头道:“你要等年后衙门里派了人来查到你头上时再肯明白我的话?”
闫钧媳妇霍的站了起来道:“我、我、就是我又如何!我是你媳妇,你是这庄上的庄头,你能不保我?你不保下我,真让衙门里来人抓了我去,你有什么好处?你还能有脸在这庄上待下去?!”
闫钧抬眼看着她,面无表情道:“你太高看我了。我不过是个奴才,没听说主家丢了东西却要去看个奴才的脸面的。再说了,你都作出这样的事了,还同我说什么脸面?”说着从袖中取了个信封出来递给她道:“这里头是一百两银票同一封休书。休书是你我再无瓜葛,该我认的罪我自会去认,却不想再同你有牵扯。那一百两银子是你这些时日一直在寻的东西,家里原先的积蓄也都在你的手里,费尽心思寡廉鲜耻不就是为了这个?都给了你也罢。”
闫钧媳妇这才知道事情真以难以挽回,颤着声儿道:“大钧哥,你不能这样!当年你有什么?哪家女儿肯嫁给你?独我什么都不要得跟了你!走到如今,好容易有好日子过了,你就想把我甩开,我同你讲没门儿!你这般行事,天也不容你!”
闫钧本待离去,听了这话住了脚,不由哈哈大笑起来,笑够了才转身看着他媳妇道:“实在是……或者我从前根本不认得你。你也晓得如今是好日子?只是你也不用难受,我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了。娶了你这样的灾星入门,偷了庄上的机子卖于旁人,断了庄上几十户人家的营生财路,我还有哪个脸去做这个庄头?!
天不容我,哈哈哈,何用你说!早在我娶你进门那时,天就已经不容我了!若不然,我哪至于眼瞎心盲到娶了你这个丧门星?!我今日便休了你!你若不服,自管往外问去,只看你敢不敢同人说说,我为何一定要休了你!”说了便顾自走了。
那婆娘这才知道回天无力,脚下一软便跪坐在了地上。
这闫钧媳妇是李纨陪嫁过来庄子上的仆役,如今闫钧既休了她,许嬷嬷却仍要顾着闫钧的面子。同李纨商议过后,便把两人的身契都还给了他们。闫钧仍是庄上的庄头,他虽固辞,李纨却道:“便是朝里当官的被家人牵连也没有一定要辞官的道理,且判他一个戴罪立功也罢。”闫钧听了这话却也不好再坚持,便继续带了人忙起防寒备冬的诸项事体。
照着贾府的规矩,闫钧媳妇这样背主的奴才,不是打一顿寻人卖了,就是索性送去衙门了结了,也是杀鸡敬猴的意思。李纨性子软,又想着一日夫妻百日恩,总没有一边要重用人家,另一边转眼就把人刚休的媳妇给卖了的道理。就让许嬷嬷发还了她身契,倒不是恩典了,实在是这样的人不想再留用罢了。
既已不是庄上的奴才,庄上亦无留用之意,自然也不能在这里多呆。且她又恨彭巧身为自己兄长,竟也无一句回护之语。有心要出人头地给这些人一个好看,奈何并无甚才能,姿色也只寻常,也只好收了心,另谋出路。好在还有闫钧那里得来的两百余两银子,便是一时寻不着什么活计,也很够过一阵子了。
这事闹完了,许嬷嬷才把闫钧几个叫到一处,商议起李纨说的明年新起的几样营生来。一个便是粉丝作坊,那焱粉汤卖得大好,庄上自己种这些东西又不缺原料,那东西又不经搁的,不如做了这个也好。
一个是皂儿作坊,也是李纨那里来的方子,弄些草木灰同猪油煮熬出来,又加各样花露香药做出来的。光看着方子实在令人难以想象,不过李纨那里出来的稀奇东西向来不少,却是个个有用,虽觉不可思议倒也不疑她的。
还一个酱坊,却是因尝了巧娘子几个做的酱,觉着味道不错。这又是庄上能出产的东西,且有了酱,还能用庄上产的瓜果蔬菜做些酱菜,也是好的。
再一个就是点心作坊了,一摞子点心食谱,大半都闻所未闻的,说是技师府那头既然生意好,不如多卖点给他们。
还有几样,许嬷嬷却是觉着太多了未免添乱,不如这几样先商议着做,若是不成再换余下的几个法子也罢。众人议了半日,都道纸上谈兵怕是难说好坏,不如趁着如今事少,一样样先试做起来。试做成了,再计算本利也容易,也好知道多少出产,需得多少原料多少人手。许嬷嬷也道有理,便都议定就这么办了。
往后两三个月,庄上都忙得不可开交。庄户听说在试新的营生,事关生计,也个个积极,来帮忙的跑腿的看热闹的不一而足,倒像是过了几个月的年!
☆、189善财童子
这年的冬天果然出奇的冷。贾府自得了恩旨更忙得昼夜不休。只李纨暗暗想着这般奇寒的天气各大家却要备着各家娘娘省亲,不说这天寒地冻行动易出差池,只说到时光候驾怕就能冻坏他几个,也不知这圣上到底是赐恩来了还是寻仇来了。不得不说,大奶奶这回竟是学会揣摩着圣意的边儿了!
妫柳自得了李纨的允诺和好处,对黛玉越发尽心起来。再来她元神也是草木所化,同黛玉分属同源,两人原就易生亲近。如今见天冷,她自己是不惧寒暑,知道黛玉还远没到这样道行,便跟着操心起黛玉的日常起居来。
辛嬷嬷看着也觉欣慰,只是这丫头嘴里总是说些:“也不得个大鼎,若不然炼套火焰甲多好,也不成,这里也没焰翎兽,哪里得那火皮来!若是有火焰珠,没那皮子倒也成的……唉,该再出去两回寻一寻东西……不对,有东西也没用,又没个鼎……”
辛嬷嬷茫然,墨鸽儿听了一句半句的便同她拌嘴:“傻丫头,顶什么顶,你爱拿大顶你自个儿去,别瞎撺掇姑娘!”
妫柳斜她一眼:“小丫头什么都不懂,连个鼎都不知道还偏爱瞎说。”
墨鸽儿替黛玉取了暖玉出来,“净说些没用的!姑娘有这个,看着没?暖玉!戴上就自然暖和多了!”
可惜那几双炎毧袜紫鹃只当黛玉长大了用不了了,便不知收到哪个箱子里去,若不然,让妫柳看着了她更该到处寻鼎去了!
妫柳看了那暖玉一眼,忙一伸手夺了过来,拿手里细细抚了一遍,对黛玉道:“姑娘果然很有些家底啊。”
黛玉一乐:“我算是知道了,你这丫头旁人的东西都不识得,只认得大嫂子那里来的东西。这个便是大嫂子与我的。不止我,府里姐妹人人都有的。”
妫柳紧紧抿了嘴,想了想才道:“大奶奶寻常却看不出来是个如此败家的。”
黛玉笑出声来。妫柳给黛玉戴上那暖玉,低了声对她道:“姑娘你试试将你修习功夫时周身似有似无的那股子气息往这玉里头引一引看。”
黛玉抬头看她一眼,默不作声运起青冥诀,以念相引,恍惚听到一声花开的声响,霎时如置暖春,绝非寻常炭火之热能比。
宁心静气收了青冥,才又抬头看着妫柳,尚未来得及说话,便听那丫头道:“如何?姑娘,这可不是寻常的暖玉,这叫‘融阳春’,最是温养神魂的。可不是那些寻常不冰手的石子儿能比的。只是有一个,这东西出来的融阳如春实则是神魂之感,于肉身却无用的。姑娘用着自然是好,富贵锦绣地里本无受冻受寒之忧。若是给了个全无炼体之功的平常人家,恐怕就要闹笑话了,他自己是不会觉着冷,手脚却怕是要被生生冻到生疮。”
她这里说着,黛玉那里正琢磨,就看雪雁取了一盒子过来打开道:“妫柳姐姐你看看这个,是不是也是好东西?”
恰是那套广寒玉,妫柳接过看了,啧啧道:“姑娘,这可更了不得了。哪家练冰寒路子的,只怕三代家当同你换这个都肯。退可守,进可攻,上头的细阵也不是寻常手笔,便是在那浮尘集市里,这样的东西也没两家能有的。”
正说着,却见她神色一呆,几乎把刚被她自己夸到天上去的那套广寒玉饰给扔地上,周围一众都没一个看清她动作,便见她手里已握了块青纹似带点点星纹的岫玉,“这!……咦?……这莫不是?……”
但见她凝神运功,忽又垂头丧气更迷惑不解地喃喃:“没有反应啊?这不会是灵玉吧?不会真是灵玉吧?不会,不会,一点反应都没有怎么会是……可这鸢尾芒星纹可也太像了啊……”
雪雁一早接过那套广寒玉饰先收好了,见她犹自喃喃,便道:“妫柳姐姐,这是我们姑娘原先放在枕头底下镇觉使的,什么是不是的?还有啊,你说的那个集市在哪里?离正阳门可近?我正要让人买些东西去呢。”
墨鸽儿在一旁道:“雪雁,你理她呢!她就这样,见天儿神神叨叨的,惯说些胡话哄姑娘高兴。你要把她说的话都当了真啊,保管到时候连北都找不着了!”
他几个斗嘴,黛玉却想起当日“摄灵”的事来,想着妫柳叨叨的这个像又不是的缘故,或者就是因为当日的神异。只是这话却不好说,黛玉那面皮子薄的,怎么开口说“我把那玉石放肚脐上了,一练功,觉着‘嗖’地一下把那石头吸进肚子去了!”这样的话来?只好垂了头默不作声,饶是这样,脸还透上粉来了。
妫柳琢磨了半日,到底那玉壳任她如何试探总是分毫反应没有,也只好作罢。想着到底是自个见识浅薄,不得知这个究竟。又一想,若真是块灵玉,恐怕一早被人抢去养仙草神木去了,哪里会这么白白放着。
黛玉却心下过意不去,便道:“嗯,那个,柳儿姐姐,这块儿青玉你若喜欢就拿去吧。如今我也很不用那个助眠了。”
妫柳惊喜道:“当真?”
黛玉赶紧点头:“你又不肯要月钱银子,就拿这个充了也好。”
妫柳大喜,忙将那灵玉壳收到了贴身的储物囊里,跟着大拜黛玉道:“谢过姑娘!”
把黛玉吓一跳,赶紧扶她起来。
一旁墨鸽儿撇嘴,心说这鬼头柳果然是个没见识的,那么块杂色玉就高兴成这样!不过她倒也知道自己整日里不干正事,不好意思拿月钱了,也算有两分自知之明。想到这里,觉着妫柳也不算太无可救药。
李纨素心度日,奈何人世如此,你既伸过手,便难有再收回来的道理。好在还有五湖四海几个商行,只漫撒银钱便可了结实乃大善。
许嬷嬷几个自初雪后,又接连往庄里拉东西。好在这两年年景转好,李纨那租子又定的极低,各家饱腹无忧。只虑着寒冬难过,恰有这年后山开荒时伐下的小树大材,按着好坏分了堆,截断入窑,连着烧了几个月的炭。再有西山众煤窑,如今尽在内廷手里,倒没了早些年这个进水那个待查的龃龉,城内外共计二十几处大小场子做这石炭交易。许嬷嬷也没再过四海商行的手,直让庄子上管事带了人去采买,煤块煤渣各买了几万斤备着。
闫钧彭巧则带着人遍修庄上屋宅,这日转到后头的加砌院那块,这里大大小小几处原都是行商来时的落脚院落,西边头一个就是孙家。原先是顶冷僻不过的所在,自从庄上陆续整户整户地进人,许嬷嬷便做主都给安排在了此处。老渔头,余先生,连着苏大夫几家都成了邻舍。
孙家如今日子过得红火,从他家院子出来,又往前走,便见苏大夫捧着个紫砂壶从自家后门里出来,见着闫钧几个笑道:“各位辛苦,辛苦!”
闫钧笑笑:“老先生今日怎不在前院晒日阳,倒跑后头来了。”
彭巧道:“整好这院子还没瞧呢,钧儿你去看看,我往前头余先生家去。”
闫钧答应着带了三五个人往苏大夫家去了。一路上苏大夫不时觑眼打量他,闫钧笑道:“老先生,莫非我身子有什么不妥?”
苏大夫笑了笑,想了想便把闫钧往前院一角他寻常晒太阳的地方拉去,又看了看四周,问道:“庄头儿,你同我说句准话,你媳妇是不是没了?”
闫钧一愣,他休妻的事儿并无旁人知晓,只同许嬷嬷说过,旁人只道她追她老娘去了,如今这“没了”之说却让人疑惑,便迟疑道:“老先生叫我名字便罢,只是先生何出此言?”
苏大夫道:“你可有字?”
闫钧道:“有,万廷。”
苏大夫笑道:“那我便唤你万廷吧。不瞒你,我自学医,又学易,略通相术。你原先面相,有福少禄却被妻害,该是个因妻历劫之象。要待运转,却得知天命之后了。今日观你面相却同原先大不相同,细察乃是妻祸早除之变,才有此问。”
闫钧心知这大夫有两分本事,不是平常人,也不再瞒他,遂道:“不瞒先生,小子之妇前日已被休弃了,只未同外人说起。”
苏大夫眼珠一转,道:“可是因先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作坊失物之事?”
闫钧面色一红:“什么也瞒不过先生。”
苏大夫摇头叹息道:“此地人事多奇异,却不知是哪处风水之故,让人好费思量。”又道,“万廷,你虽命中无官禄,却是有寿有福之人,原本你那妻祸需延至四十八岁,如今却让你早早解了。只是这世上皆有定数,你既弃了这命中之人,那必定妻位空悬难得良配了。往后却多时间同我老头子喝酒饮茶,于我却是好事呢。”
闫钧听了也不以为意,笑道:“怎么老先生也一直孤身一人?”
苏大夫笑答:“你虽是祸,却好歹在有,我却可怜,从头便无,能奈何哉?”
两人说话间,这苏大夫的房子也都一一看过了,便有庄丁上来道:“庄头儿,这里几处屋子都没毛病,保管住得。”
闫钧一点头,冲苏大夫一礼道:“还要往旁家去呢,明日得空了再来陪先生小酌几杯。”苏大夫呵呵笑着送了几人出门。
这一冬却果然极冷,贾府园子里的水面都大半冻了个结实,幸好还有几道活水尚留几分生机。为着准备省亲的事,年也胡乱过了,只是年酒却比往年热闹许多,实在让人头疼。
黛玉年前便向贾母请辞,家去料理祭祖祭天事宜。林家如今家业齐全,主虽少仆尤在,又加上此前林如海曾领了黛玉回苏州祖宅特交代过诸事关要,显见是打算“女代父职”的,也难让一个外家长辈来说是非,便也只好准了。
如此一来,这年在宝玉眼里自然越发无趣,凤姐也打趣他:“原还道你林妹妹从此便能在我们家常住了呢,却没料着如此。”
宝玉忙道:“凤姐姐万不可再说这样话,妹妹听了难免多心。”凤姐一笑。
黛玉归家前也曾想着到时候举目无亲的,空对院落,只怕伤感难抑。哪知道一到了家,一群丫头就围了上来,忙着显摆各处的装饰打点。
容掌事又抱上一叠叠的大账来,先是这一年林家各处田庄的收成同孝敬,再是各家铺子的收益,还有几处同旁人家入股合伙的买卖,更有各处送来的年下进鲜。这一摊过去了,再来就要依着上述账目,给各地管事掌柜们定分红等例,劳苦功高的更要另加赏赐。
那等例也不是随意能定的,有些庄子报了灾损的,就得寻了那地的当年邸报来对,看所言是否属实。有收成异常好的,也要察定因由,再看是否有经营诀窍以便来年在旁的田庄上也推而广之。又有几处宅子里的使唤人,人口增减亦要查实,同样要定当年年赏。
哪里还有空悲春伤秋?只累得日日倒头便睡了。
辛嬷嬷替黛玉落了灯,叮嘱守夜的妫柳两句,出来了却没回自己房里,披了大衣裳往容掌事屋里去了。
容掌事正在灯下对账,见她进来笑道:“这天儿多冷,南边住惯了都想不出来的冷法,你还到处跑来?”
辛嬷嬷给容掌事新上了茶,才道:“你还不是一样,又说冷,大晚上还忙个什么,眼睛不看花了去。”容掌事笑道:“别同我打马虎眼。姑娘可歇下了?”
辛嬷嬷点点头:“容姐姐,寻常这些东西不都是管家同你看着?这么这会儿一股脑儿交给姑娘了?我们姑娘是清风晓月里走出来的人物儿,你可别给拐带俗了!”
容掌事哈哈乐道:“你懂个什么!若非如此,这样时候,姑娘那性子,不知道要伫立寒窗到什么时候去!你瞧如今,就有那么股子精气神,看着就利落。”
辛嬷嬷道:“冬日当歇,她本就身子弱,我怕这许多事把她给累着了可怎么好。”
容掌事摇头道:“你说说你!摇光堂果然是只管滋养一路的,慈母多败儿说的就是你们这样的了!你想想,姑娘生的这个样儿,又生在那样的人家,自小儿就是被捧在手心里如珠似宝得养大的。可如今世道艰难,当她娇花儿似的养着的那天塌了。
若照着你的意思,你同我,加上那几个,给她造出个小园子似的,还让她同先前那样过日子,却是大谬。物是人非,哪里是能作假的?为今之计,只好另辟蹊径。
你别看姑娘身子弱,性子却是个强的。单看那几日在扬州时看顾老爷便知道了。凡‘人’之一字,不过相互依靠而已,或作依靠他人之人,或被他人所依。姑娘当了这些年的娇花儿,往后啊,恐怕得学着自成天地才行了。
你只知道围着罩着的养护,却不知另有一路可令人坚韧的法子,便称作‘背负’。女人‘为母则强’贫户‘贫苦孩子早当家’大致类此。
我如今所作,无非让姑娘晓得,她虽是女儿身,又失了双亲,却仍是这天下几百数千人的依仗所在。若姑娘有个差池,这些人便又要经历一场变故,或者要另寻出路,或者要被转卖他乡,甚者那些姓了几辈子‘林’的田庄也无法再话‘当年’了。
姑娘何等玲珑心思之人,自然晓得我的意思。若非如此,她若定要躲懒或者实无心思,你当我能用什么法子迫她就范?”
辛嬷嬷这才了然道:“原来如此。怪不得我劝她时,她只笑却不言语,却是知道你这番苦心的意思了。”
容掌事道:“这也是这小女儿家的可贵处,若心力不足的,便是再求几个我来,也是扶不起一个阿斗。”
辛嬷嬷却道:“却是让人看着心疼。”
容掌事嗤笑:“天下哪个是容易的?哪个是一日日都舒心称怀的?只活着就总要选个活法罢了。人之意,岂非正在此处。”辛嬷嬷叹口气,饮茶不语。
绣楼上妫柳又同黛玉说着胡话,“姑娘,我可算把那些破铜烂铁玩意给弄出去了!”
黛玉笑问:“你又去做什么了?”
妫柳道:“我做善财童子啊。那日我跟着掌事上街去,看着有几个冻死的人。便问掌事,掌事道是因天冷无钱购置冬衣的缘故。我想着,那钱不就是我上回捡来那些东西?便问掌事,要多少才能许一人过了这一冬。
掌事道原先不消许多,今冬大寒,又恰逢都中各处大兴土木,把好些东西都带得涨了价。如今看来,一人怎么也得需个七八两银子才能好过这一冬了。
我回头便把上回那些锞子都给摇碎了,半两一两的,待到晚间幻了个人形往街上寻那瑟瑟发抖,无钱过冬的人一一给过去。如此,便都分光了。”
黛玉恍然道:“前阵子在府里听人说东街慈济堂附近有神明显圣,布施了好些金银,还有人专门寻去拿两倍银两换取那些‘神银’。府里太太还得了些,说要让人融了去铸个像呢。却原来是你这丫头?!”
妫柳道:“哎?那些人不拿这钱赶紧买衣裳买馒头去,还等着人去换呢?”
黛玉摇头道:“我哪里晓得这些,不过去请安时听人说起罢了。你这丫头,你若待要救他们,怎的不索性替他们买好了东西?他们贫无立锥之人,拿了金银锞子去买卖东西,一个不好还被当成盗贼呢,岂不是造孽?”
妫柳摇头道:“我不过是要腾地方,又懒得跑太远去扔这些东西罢了,哪里要费那个劲!”黛玉道:“既要为善,如何又这般偷懒?”
妫柳摇头:“什么为善?天道自然,难道说天道不对,还要我这小道来补?大家投胎做人,难不成他投胎来的时候不晓得是到哪里去做什么东西去的?谁说活着定是好的,死了就定是不好?啊呀姑娘,是非之论最是无稽了,你若堕入这个圈套,往后修行就难了。”
黛玉被她一通说得凌乱,一口气几乎回不过来,半日才道:“你这说法,还真是无赖得紧。”
妫柳嘻嘻笑道:“我是修行人,拔一毛以利天下的事情都不会做,姑娘你说呢?”
黛玉默然,只是想着王夫人虔诚求来的那些“神银”,铸一个善财童子的像来,本尊却是这等模样,不知为何,总觉着其中滋味一言难尽得很。
☆、190贵妃省亲(一)
到底待不了几天,省亲要事,里外人等都要听几回宫规,到了初五这日,贾母便派了人来接了。凤姐打从年前起就忙得脚打后脑勺,这几日尤甚。上下人等,除了贾母王夫人几个有封诰的,余者皆新裁衣裳新着彩。上身先试了,但凡有丁点不合适的立马要改。
薛姨妈还非在这时候添乱,死活不肯让府里给裁衣裳,自家制了,虽说外亲到时未必能见的,只是贵妃娘娘原在家时便是极为平易近人的性子,这到时万一宣了,那服饰打扮也一样要紧。
大面如此,只哪个又能没几分私心?宫中之外,私下不免又要多备几样镇场子的,怕到时候让人盖过了风头,岂非喜中不悦?
园中各处,自打宝玉题了联匾,贾政也都寻高人名家写了字,按形制样样镌刻了来,当中或有搁上对眼看了,才觉着同屋宇门庭不合的,未免又是一番折腾。凡此等等,大大小小,事无巨细,直把整个贾府闹个人仰马翻。
黛玉到了府里,少不得也要跟着学这学那,倒是宝钗因曾往宫里待选过,在那宫规礼仪上还能提点着姐妹们几分。李纨如今真把这些当成云烟,哪里耐烦,好在她那身份,也没什么事正经派她,只跟着一同进退罢了。
要说起来,东府里秦氏丧了时候,为着出殡好看还给贾蓉捐了个出身,贾琏身上也挂着个虚衔儿的。只贾珠这里,当年因着是要走科举实业的,没想到命途不济,一病没了,贾政那性子自然不会谋划那些,因此贾珠却是个白身,李纨身上自然也无封诰。如今家中要迎贵人,最是讲究身份高下的时候,越发没她事了。旁人或者因此更看轻了她或者为她鸣不平,她却分毫不放在心上,只领了贾母之命带着三春并黛玉几个,乐得清闲。
转眼就到了正月十四,这天比往常要冷上不少,入冬至今,府里就不得消停,先是贾赦风寒重症高烧了几日,之后贾母身子又不爽利,到了年前好歹安生了些偏宝玉又咳嗽上了。
为着十五接驾的时候不要再出岔子,打进了年,这一家子就都拿药培着,按顿喝苦汤啃大蜜丸子,光百年的老参都用去了三根,什么‘正月不见药’的说法也顾不得了。
李纨自然也躲不过,便暗地里把自己同贾兰的份都匀给身边几个人了,倒把素云碧月几个补得小脸红扑扑的。
十四这日一大早起了身,往王夫人那里去请安时却没见着人,连两个姨娘都不在院子里。便又转去上房,见凤姐正从穿堂急匆匆往外走,见了李纨也没停步,只高声笑道:“也只大嫂子稳坐钓鱼台了,我这儿都快忙抽抽爪儿了!”
李纨笑回一句:“能者多劳吧。”凤姐一径往外去了,李纨略站了站才又往里走。
到了贾母正房院门口,还没待进门,就听得里头一团热闹,廊下当院满插插的人,彩绣迎风,粉香扑鼻。进了屋子,更是洋洋喜气,不止邢夫人跟王夫人,尤氏也带了贾珍的几个姬妾来了,薛姨妈也带了宝钗过来帮忙。
这日子口儿,李纨倒成了最晚到的。上前行了礼,便往一旁站了,尤氏悄悄扒拉她胳膊,笑道:“你可真能沉住气。”
李纨悄声道:“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夹手夹脚的倒添乱了。”
几个管事媳妇上前来同王夫人禀事,王夫人一一回了,才对贾母道:“今日事情要紧,还就借了老太太这福地吧,有个什么,也好让老太太帮着参详参详。”
原先王夫人都该是在自己院子里处置这些,这日却不同平常,贾母亦点头道:“要紧,要紧,就在这里说吧。”又想起一事来,问道:“明日是上元节正日子,各样花灯可都得了?有没有试过灯?”
王夫人忙道:“早几日都得了,初八那日宫里来人指点了各处仪注,都比着那个布的灯,挨个当时都试过,有差池的都换过了。”
贾母点点头,又道:“这单个是单个的,整的点起来什么样儿还没个数。”
王夫人却没想到这一茬儿,偏凤姐这会子不在跟前,正讷讷不知何言时探春在一旁道:“方才听林之孝家的说起,外头老爷们商议着要全点上试试灯景儿,只是要等天黑才看得出样儿。”
贾母这才安了心。却也安不得多会儿,片刻又想起另一件,不免又要问王夫人。邢夫人在一旁看着默默撇嘴,看这一问三不知的样儿,若不是借了自家儿媳妇帮衬不晓得要乱到什么田地去!
黛玉在自家时,被容掌事使了计诓去管家理事,那是没得法子,素性里却不爱这繁杂的。这会子在一旁呆坐着便觉得十分无趣。恰好宝玉也是一样性子,见黛玉一个神色,便了然于心,悄悄道:“林妹妹,这里没趣儿得紧,咱们往后头逛逛园子去可好?”
黛玉瞟他一眼道:“你呆了不是?那里头比咱们这儿还乱呢,哪里得逛?”
宝玉一想也是,一时无法,只在那里叹气。
王夫人好容易得了个空子,却听宝玉叹气,便骂道:“好好儿的,叹什么懒气?!大正月里,越发不知道忌讳了,欠你老子捶呢!”
宝玉忙陪了笑道:“哪里,是儿子方想起来,咱们只管在这里坐着,明日大姐姐却是要游赏园子的,不如趁这会子去园子里各处看看有没有什么差池,倒还管用些。”
探春笑道:“二哥哥说得这般堂皇,怕是听家务杂事无趣,想偷偷溜出去逛园子的吧。”宝玉自然不能认了,俩人便耍起花枪来。
贾母却道:“我看宝玉说的在理,咱们在这里呆坐着,那里头的人,他们虽尽心行事了,到底眼界上差着呢。便是一一回报来,也难免有疏漏。这么坐着可不成,还是去园子里各处看看才放心些。”贾母发话了,旁人哪个敢拦着,便使了人给外头传话。
贾政贾赦不得空儿,贾珍领了命进来,行了礼才道:“老祖宗,这会子园子里正乱着,晚些儿再过去吧。”
贾母一听更不安了,问他:“怎么好好的乱了?”
贾珍只好回话:“原先那日议定的贵人游赏路线是要沿河下舟的,这些日子冻得太厉害,有一段水面冻住了,这会子正让小子们拿了冰镩子破冰呢。”
贾母急道:“那如何使的?这会子破得了,晚边更冷不是还得冻上?倘或明日一早娘娘就摆驾前来,到时候可如何是好?”
贾珍忙道:“老祖宗莫急,待小子们破好冰,咱们就都给捞了运出去。另派了几个媳妇子们坐了船在那块来回不歇,又在进水的渠子里不停歇得往里倒热水,保管冻不上。”
贾母前后想了才点头道:“你们有安排就好。”
又说起试灯景儿的事儿来,贾珍便道:“一早就议定了,待今儿晚间天黑了便把各处都点上,彩扎张和琉璃灯两家都给请进来了,到时候有哪处不妥的,便让他们现扎。”
贾母点点头,又道:“到底明日娘娘是何时起驾都没个准数,我的意思,今日该齐全的都该齐全了。很该沿了议定的线路走上一遭,白日里一回,晚边亮灯后一回。□□样样,细枝末节,都要查全查真,万不可有一点疏漏。这也是最后关头了,让各处都咬着点牙,圆圆满满,顺顺当当,事后自然有赏。”
贾珍忙道外头也是这个安排,想着贾母不走这一遭终究不能放心,只是天黑后风大冷气,便定下早饭后贾母带着王夫人邢夫人几个由贾政贾珍陪着查验一路,晚边则由贾赦贾政贾珍几个爷们查看。只凤姐是两处都得跟着,一有差池立时便得布置更换的。
旁人都是喜气连着紧张,只宝玉浑似无干,只听了过会子能一同跟着去游园子便有两分兴头,哪想到到了跟前却没见黛玉,刚要问,便听贾母叫他:“你大姐姐在家时何等宠爱你,这会子你可别想着躲懒,跟着我们同去一回才好。”
宝玉自然应着,才又问:“林妹妹还没过来?”
贾母道:“你林妹妹身子弱,这会子外头冷气,着了风倒不好,待明日正日子了再说。”宝玉心里便有些不是滋味,好在抬眼见宝钗同探春两个袅袅而来,才又上前说话。
众人集齐,赖大家的带着几个管事媳妇前头引路,凤姐扶着贾母走在当前,后头跟着邢夫人同王夫人,再之后是李纨同宝钗、探春几个。黛玉、迎春、惜春都未曾跟来。各人又带着近身伺候的,一行数十人沿着此前管事太监指定的线路细行慢查,好不费功夫。更不时有旁处的管事媳妇到凤姐或王夫人跟前回事请命,如此走走停停,半圈下来,便是宝钗探春几个亦觉得有些疲乏了。
贾母做主,众人在一处暖阁里歇腿略坐。凤姐走到李纨跟前,笑问她:“怎么没见素云几个?”
李纨道:“没让她们跟来。”
凤姐嗤笑道:“偏你小心,还怕真碰坏了什么赖到你身上?!”
李纨扯开话头:“对了,前几日习那仪注宫规,怎么没见环哥儿?”
凤姐瞟她一眼,道:“你这话问得稀奇,想是害了病,不得见人吧。”
李纨摇头道:“娘娘归家省亲这样大事,怎么好不露脸?这才不成话了呢。”
凤姐又笑,打量李纨两眼,眼看外头又有人来寻,临抬脚前冲李纨笑道:“你道娘娘很盼着见他们嚒!”说了转身顾自己走了。
李纨又想起这事摆在明面上的,贾母同王夫人几个却都未曾提过,想来也是怕贾环那性子模样,若是惹出什么笑话来才真丢人了,是以才拿这个话掩过去。不禁抬头往几位姨娘那里看去,便见赵姨娘一身鲜亮满面喜色,并不见什么不妥,倒更衬得一旁的周姨娘黯淡了。
待得贾母一行走完整程,日已西斜。大大小小也挑了几处不妥,凤姐忙着寻人改换去了。李纨抽了空子带了俩小丫头回一趟院子,进门便见嬷嬷几个连同素云碧月等迎了出来,没等她们开口,李纨先道:“不是让你们赶紧歇着去?好好的跑出来做什么!”
众人拥着她进了屋,才道:“哪有主子在外头忙碌,奴才倒先管自个儿歇着去的道理?再说了,如今这时候,哪个能歇得着!”
李纨一边往炕上坐,一边摇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事儿且折腾呢,你们不趁这会子歇足了,真要忙起来盯在前头可就不得空儿了。到时候熬眍?了眼睛,可别寻我哭来。”
常嬷嬷哭笑不得:“奶奶,这什么时候呢!满府满门哪个不是热血上脸的,你倒好,先吩咐我们歇着去,这是什么道理?”
李纨接过素云递来的热帕子擦了擦手,淡淡道:“有什么好热的?实在想不通。”
闫嬷嬷道:“奶奶这话可别让旁人听了去。”
李纨叹气道:“怎么就不能平平静静地过日子呢,个个冲这虚热闹去。又能怎么样了?怎么也不能怎么样。这一夜不睡,十夜不醒,点灯熬油最伤性命。什么东西有这命儿要紧?自然是歇足了要紧。晚上还有得折腾呢。明日又是正日子,更不得歇了。你们呐,话我也说到那儿了,偏是不信,我也懒怠管了。”
常嬷嬷笑道:“好了好了,是我们辜负奶奶一片好心。一会子怕就得上去伺候晚饭,奶奶这会子倒很该得空歇一歇才是。”
李纨点点头,正想往屋子里去好进珠界歇歇,外头就来人了,她道:“太太奶奶们都在老太太那里,让来请大奶奶过去呢。”
李纨叹道:“看看,也就擦把脸的功夫。”
素云忙道:“奶奶要不要换身衣裳?这太阳下山了越发冷了,跟冰窟窿似的。”
李纨摇摇头:“罢了,这会子再耽误了更不好。我没事,你们倒该好好合计合计。这回你跟着我去,晚些儿碧月来换。嬷嬷们留下看着兰儿。晚上怕难歇着了,你们是要做事的人,更不能有差池,熬朽了怕坏事,轮着歇一歇才成。”
几句话说完紧着往外走,到檐下看妙儿在那里站着,便道:“方才跟了这一路了,这会儿不用你,也歇着去吧。”妙儿赶紧答应一声往边上站了。
碧月几个送了李纨出院子才回转来,常嬷嬷见她还在屋子里东摸摸西擦擦的,便道:“还是听奶奶的,吃点东西趁早歇一歇去吧。咱们这儿留了三人,哥儿身边还有樱草同青葙,不会有事。你同闫嬷嬷先歇着去,有事了我唤你们。”
碧月皱眉道:“不是娘娘明儿才家来吗?今儿白日里已经各处看了,还能怎么着呢?”
常嬷嬷摇头道:“你知道个什么!这凡事要紧关头,有没有能耐的都要显出两分诚意热血来才好哄得过去。你兜头睡了,明儿保不齐哪里出了差池就赖到你身上去。还不如都熬着,来来回回忙上忙下,哪怕到时候出了什么事,也有句尽心尽力可言,便挨不了大罚。世上的事,哪有万全的,这个时候谁敢打那个保票?自然是显着‘忙碌尽心’还容易些。”
碧月点头道:“怪道听说那园子里的人连着府里厨上的茶房的各处都不歇呢,我还稀奇,这娘娘还没来呢,这么些人都不歇着倒是伺候哪个来!”
常嬷嬷笑笑:“幸好咱们这里什么事也落不着,只伺候好奶奶同哥儿便罢了。你且看看平儿、鸳鸯几个,这几日非得累枯了血不可。”
碧月尚未说话,闫嬷嬷在一旁道:“这会子正是见高下的时候,这样大事,哪个能往前凑一凑,手里管着什么事儿,替主子拿着什么主意,都落在旁人眼里,说不得从今往后就越发得意了。这平儿同鸳鸯便是个中翘楚,也只你说得出这样的话来!这世上哪个不是赔上性命博个富贵体面的?”
常嬷嬷笑道:“才刚奶奶都说了,什么东西有自个儿的命要紧?命都没了,富贵体面要来做什么!可见我们不是一路人。”
闫嬷嬷摇摇头:“你也越发把我们奶奶带歪了。没了上进心,这么白白活着可做什么呢!”
两位嬷嬷打着机锋,碧月却想起自家干娘了,招呼了一声便往自己屋里抱了个包袱出来给妙儿拿去,妙儿正想家去,见了她便道:“姐姐不歇会儿去?”
碧月点点头:“这就歇着去了,这个你拿着,里头两件衣裳给干妈的。听说今儿统不得歇呢,晚边可冷得狠,让妈换上了再去厨上。”
妙儿忙答应着,碧月又道:“上回给你那袄子可穿着呢?奶奶这会儿让你歇着,说不准半夜要轮班呢。”
妙儿笑道:“姐姐上回给了我好几件衣裳,我身上穿了两件呢,方才跟着奶奶往园子里走一圈,也不觉着冷。若半夜要进出,我便再套上一件。”碧月这才放心了,又零碎嘱咐两句才走开。
妙儿便拿了衣裳去寻她娘老子,妙儿娘刚和了几盆面,见妙儿来了也顾不上招呼,妙儿上前低了声说了缘由,妙儿娘心里热乎,笑道:“这丫头,尽惦记我们了!我这里大锅蒸着饽饽,热腾腾的哪里会冷?”
妙儿见几个灶上都是堆高的蒸笼,知道是备着园子里做活的人吃的,这时候也没有顿整饭了,蒸饽饽倒还便当些。因笑道:“我也不家去了,衣裳我给你老放在后头柜子里,万一到时候冷了也好换。”
见她老娘答应了,才拿了钥匙往厨房后头几间敞屋里寻了她老娘的一格柜子打开了把包裹放进去,又重新锁上,把钥匙交还她老娘才往外去。
刚走两步,就见婧儿对面来了,便笑着招呼,婧儿带了两个婆子来领饽饽的,见妙儿空着手出来问道:“饺儿还没蒸得?”
妙儿道:“不知道呢,我不是领这个来的。”
婧儿笑道:“也是,你们院子里人少,借不出人手去。”
妙儿道:“我说呢,你们院子哪里用得着来这里领。”
婧儿笑道:“我都两日没回去了,这几日都在园子里帮忙呢。”说着话,厨上那头招呼她了,这才冲妙儿点点头往里头去。
妙儿回头细想想,心里叹一句“薛家可真会做人。”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抱歉,存货不够了,不是纸上存货,是肚里存货不够了。
好些东西得再前后想想才能下笔,这就快不了。
还请包涵啊,等理清楚了就能再快些。
☆、191贵妃省亲(二)
第34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