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节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作者:南枝
第19节
他有些后悔,又知道,后悔也来不及了。
他曾经以为自己是不会后悔的,其实,谁人又真会一生不悔呢。
赵致礼又和小灵仙说了几句话,然后就说到正事上来,道,“你不用担心,要好好养着伤养着身子,以后脚会好的,脸上的伤也不要太担心,以前季衡也伤过脸,现在也看不出痕迹了,到时候你的脸也会好的。你只管好好养着就行。季衡是个值得相信的人,我过几日就要下江南去办事去了,不能再多看你陪你,所以将你托付给了季衡,虽然他年纪还小,但是不可小看,皇上也是看重他的,我把你托付给他,相信他一定不会让郡主再伤害你。他会在外面找个院子让你住着,让你先养伤。你看,如何呢?”
小灵仙没有回答,只是目光幽幽地看着他。
赵致礼知道小灵仙这是不愿意,就又说道,“我会出钱将你从戏班赎身出去,你的卖身契,到时候直接毁了,又让季衡去给你改了贱籍,你以后就是平民身份,做什么事都是可以的。我并不会限制你,等你伤好了,你想做什么都行。”
小灵仙眼里还是带着忧郁,嘴唇又动了动,发出一点声音,“你什么时候回来?”
赵致礼心里十分难受,说,“不知道,要等事情办完才会回来,不过,我总会回来的。你好好养伤,我回来了,又可以一起喝酒赏花。”
小灵仙点了一下头,赵致礼就说,“那就好,我将你交给季衡,我会和他将一切说好的。”
小灵仙只是目光静静地看着他,赵致礼这时候已经站起了身来,将他的手放进被子,要转身出去的时候,小灵仙又叫了他一声,“季庸。”
他一向是叫赵致礼世子的,这还是第一次叫他的字,赵致礼愣了一下,回过头来,看向小灵仙,但小灵仙并不再说话,两双眼睛就这么静静地对视着。
赵致礼犹豫了一瞬,走到了床边去,慢慢倾身在小灵仙的额头上轻轻印下一吻,柔声道,“好好养伤。”
这才走了。
赵致礼又让灵岚进屋去照顾小灵仙,他出了次间来,季衡和许七郎还坐在那里。
赵致礼对季衡点点头,说,“他答应了。我就将他交给你了,我再和你说说具体情形。”
于是将和小灵仙说的具体情况和季衡说了,说希望季衡将小灵仙先藏起来,能够好好医治,然后还有就是给他改了贱籍的事情。
季衡听着,一一应了,因为实在是太疲倦,最后还撑不住地打了个呵欠。
赵致礼也不好和他再说了,道,“之后的事,我有时间再找你详谈,今日就到这里了。”
说完,又对许七郎说,“你爱护灵仙的事,我在此向你道谢了。”
许七郎哼了一声道,“灵公子又不是你的,我对他好,怎么需要你的道谢。”
赵致礼本来不想和许七郎一般见识,但是此时也许是心情好些了,就恢复了活气,故意气许七郎道,“怎么不是我的,他答应了让我为他赎身,他答应了你吗?”
许七郎不高兴地皱了一下眉,没话可说了。
季衡拉着许七郎出门,说赵致礼道,“你别稍稍好过点就嘴上不饶人。”
赵致礼对他笑了一下,看着季衡带着许七郎出门走了。
回家的马车上,季衡就靠着车厢打瞌睡,许七郎赶紧坐在他的旁边,将自己的肩膀借给他,季衡愣了一下,没有靠过去,只是说,“到家了叫我。”
许七郎便有些强硬地搂住他的腰,让季衡靠在自己还嫌单薄的怀里,季衡实在太困,很快就睡过去了。
回到季府,下马车的时候,季衡就醒了,夜里清凉的空气让他精神好了些,下车后,还没走到二门处,就看到了荔枝,荔枝过来说,“大少爷,表少爷,都快三更了,你们怎么现在才回来。太太一直没睡在房里等着呢。”
季衡看了许七郎一眼,许七郎有些脸红,说,“我们也没想到怎么这么一会儿就近三更了。”
季衡和他说,“我还有事情要找父亲说,你就先去母亲房里,和她说一声,如若你不想回自己房里睡觉,就在我的房里睡下吧,我和父亲谈完话,再回去。”
许七郎十分高兴,想到能够和季衡同床,又有些不自在,但还是受不住诱惑没有拒绝,说,“嗯,好的,我这就去姑母那里劝她赶紧睡下。”
季衡点点头,就让小厮提着灯,送他去了前院季大人的住处。
季大人此时居然也是没有睡的,还在书房里坐着和张先生谈话。
季大人要下江南去处理去年秋闱舞弊案,这可不是一件好办的事。
处理舞弊案只是明面上,暗地里还要借此将江南依附吴王的官员拔除掉,其中难度可想而知,再说,这件事也很具危险性。
季大人大约是要和赵致礼一起下江南的,他要下江南的一应事情,府里都已经准备好了。
季衡进书房的时候,在门口听了两句,张先生正在说,“我看我也和你一起去才好。”
季大人却带着背水一战先托孤的意思,说,“这一趟是不成功便成仁,你也跟着我一起去,哪里能行。我要是真出了什么事,府里衡哥儿年岁还小,虽然他老成,到底还是个孩子,璎哥儿就更不用说了,才刚满周岁。以后你总要帮着照管,扶持衡哥儿成人才好。”
张先生沉默了下来,一时没出声。
季衡因为季大人的话心里也十分沉重,在外面说,“父亲,张先生,我回来了。”
季大人听到他的声音,就说,“你怎么现在才回来,赶紧进来。”
75、第五十八章
季衡进了书房去,季大人坐在书案后面,张先生坐在下手位的一张椅子上,正一脸肃穆沉思,季衡进去后,他才对季衡露出了一点笑容,神色稍稍柔和了一些。
季衡对季大人和张先生问过好,这才在张先生下面的一张椅子上坐下。
季衡出门去找许七郎,是先禀报了季大人的。
于是此时季大人就问道,“七郎被带回来了?”
季衡点点头,“嗯,回来了。”
季大人叹了一声,说,“这个孩子,也不小了,在我们家出了什么事可不好。只是这次他要跟着我一起,我带他回扬州,也不是好事,我看你还是让他今年不要回去,等江南局势稳定了再回去才好。你大舅,这两年也多在广州,没住在扬州了。”
季衡也是这么想的,晚上让许七郎睡自己房,也是要劝他先不回扬州。
季衡应了之后,又和季大人说起皇帝的意思来,如此一谈论,就又是一个时辰过去了,等季衡回到自己房里,已经是四更上下,他累得就要睁不开眼,连脸也不想洗,只是被丫鬟桂圆伺候着脱了衣裳,又接过荔枝打着哈欠递过来的帕子随便抹了抹脸,就穿着里衣爬上了床,跨过睡在外面的许七郎,让两个丫鬟放下床帐后就先去睡去,他也拉过被子准备睡了。
季衡才刚盖上被子,许七郎就朝他凑过来了一点,睡眼惺忪,声音含混地问,“你怎么才进来?”
季衡含含糊糊地说,“我困,睡了。我明天回来再和你说件事,你这次不要跟着我父亲回扬州了,你过两年再回去。”
其实经过季衡的一番话,许七郎自己也不大想回去了。
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总是又欢喜又痛苦的,他痛苦的时候就想回扬州去,欢喜的时候就只想待在季衡身边,这样可以看着他,可以碰到他,甚至可以和他睡在一张床上,这是多么开心的事情,回了扬州,可就没有了。
于是许七郎根本不需要季衡的劝,就答应了,“嗯,我最近也不想回去了,以后再说吧。”
季衡也没多想,几乎是瞬间就陷入了黑沉睡梦中去。
许七郎虽然很亢奋,却也太困了,在被子里将季衡的手抓在手心里,也睡了过去。
季衡只睡了一个时辰,五更天就要起来进宫去,季衡起床时十分痛苦,但也不得不起来,许氏亲自来为他擦了擦身,又替他换了衣裳,将他拾掇好,整个过程中,季衡的眼睛都没能睁开。
季衡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嗜睡是本能,即使意志力强大,也没法和这个本能抗衡。
所以他早饭也基本上没吃什么,吃不下。
许氏十分心疼儿子,让抱琴带了些吃的上马车,季衡在马车里,也一直在睡觉,等到了丹凤门,他才醒过来,在清晨的冷空气的刺激下,才彻底醒了,又开始新的一天的生活。
这一天杨钦济依然没有来上课,不过赵致祥倒是来了,病病歪歪的,上课精神也不大好。
皇帝看季衡的脸色也不大好,一副倦倦的样子,课上到半途休息时,他就让小太监送了参茶来,一人一碗,季衡喝了参茶,精神才稍稍好些了。
上午的课结束,午时要用午膳前,坐在西侧的休息间里,皇帝就很担心地询问季衡,“君卿,你身子没事吧,朕看你今日脸色发白,都没有血色。”
季衡对他笑了笑,说,“根本没事,就是昨晚睡得太晚,只睡了一个时辰,瞌睡得紧,除了想睡觉,也没别的了。我看永昌侯世子倒是比我身子差多了,只是勉勉强强能够来御前伴读,还不如让他下午就回去,好好养着身子。”
皇帝一想也是,就招来小太监去对赵致祥传话。
没想到赵致祥却说自己没事,希望留下来下午上拳脚课。
皇帝也就无话可说了。
午膳后皇帝让季衡睡了午觉,下午季衡精神就要好不少,在下午课上,赵致祥就来找季衡说话,说,“大伯府上,四嫂子的事情出了之后,四哥在家里日子可没有之前好了,君卿,你是四哥的好友,你有时间的话,就见见他劝劝他吧。”
季衡没说昨晚就见过赵致礼的事,只是问道,“他怎么了?”
赵致祥蹙着细致的眉毛说,“四嫂肚子里的孩子没了,家里都在责怪他。孩子没了,总要伤心的吧。”
季衡因这句话倒沉默了下来,他自己从没有孩子,所以也不知道,孩子没了到底会多难过,他想了一阵就点了头,说,“我知道的。”
邵黎是个一天也没几句话的人,和赵致祥的关系,倒好了起来,经常指导赵致祥的拳脚动作,下午放学后,皇帝又留了季衡一阵子,两人说了些话,季衡才回去了。
季大人和赵致礼在几日后就下了江南,赵致礼走时,是风风火火而走的,季大人则是乘了一辆马车,没有要人相送,在一个清冷的早晨安静地离开了京城。
有句话叫有钱能使鬼推磨,季大人是穷苦过来的人,就更是深知这个道理。
这些年为许大舅疏通关系,将生意越发做大,而且分散生意来做,这样可以不太引人注意,许大舅这才没几年,身家恐怕隐隐有江南首富之势,只是他这几年到了广州去,也算是避开了江南一带的风头,而且将精力更多放在了海外生意上。
季大人自然不是个无谋之人,这次下江南如此凶险,他当然不会毫无准备。
跟着他的江湖人士,就有十几个之多,而且还买通了黑道上的关系,所以季大人的人身安全,倒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张先生之前一直十分担心,最后也放下了些心,留在京城,一心坐镇后方,辅佐起季衡来。
四月末,季衡得到了消息,吴王第二子杨钦渊没有回杭州去,是半路上就不知道消失到哪里了。
杨钦渊消失了两个月,要是他在这段时间一直是在京城里活动,那么,不知道已经搞出了多少事情来。
季衡觉得事不宜迟,当天就将此事告诉了皇帝,皇帝听到此事也是一脸沉重。
麒麟殿里,季衡说,“皇上,我觉得你最近注意膳食安全才是最重要,而且也不要再出宫,吴王府二殿下既然在京城,他们想的,第一就该是对皇上您不利。”
皇帝也明白此事,他目光深沉里又一闪而过阴冷,之后就拉住了季衡的手,让自己镇定下来,道,“嗯,朕明白。既然二堂兄他在京里,那也正好给了咱们一个机会。你去给平国公说,让他找法子将他找出来,赐死吧。”
所谓赐死,不过是暗杀。
季衡感受到皇帝手上轻轻的颤抖,也不知道皇帝是害怕,亦或是激动,他点了点头,说,“此事,倒不用劳烦平国公。微臣可以想办法。”
皇帝些微疑惑,“季大人已经下了江南,你这里有什么法子。”
季衡在心里犹豫了一瞬,有瞬间,他觉得自己不该暴露自己家里的势力——季大人同江湖上的黑道势力有瓜葛,所以,他换了个说法,道,“微臣知道江湖上有势力只要花钱就能够买通杀人,用他们比让平国公出手反而好些。而查出二殿下的事情,微臣也想好了法子。微臣看最近四殿下神情镇定平和了很多,大约他就是和二殿下有联系的,通过他,或者郡主,就该能够顺藤摸瓜摸到二殿下在哪里。”
皇帝想了想,就点了头,说,“这样也正好,平国公府还是更擅长沙场征战,这种事交给他,若是反而打草惊蛇就不好了。”
季衡说完后,就又道,“上次皇上说召回林师傅的大哥林敏回防京师的事情,李阁老答应了吗?”
皇帝笑了一下,点头,“李元卿现在也知道厉害了,根本不会阻朕,已经下诏召他回来了。”
季衡的脸上也带上了笑容,轻声说,“皇上,您亲政的时日就会不远了。”
皇帝看着季衡的笑脸,心中暖洋洋的,这比季衡对他说的那句话让他更开心,他不由凑了过去,将额头抵在了季衡的额头上,季衡被他吓了一跳,赶紧避开了,皇帝也瞬间尴尬起来,眼神闪了闪,不知道说什么好。
最后只好轻轻咳了一声,道,“君卿,是朕,鲁莽了。”
季衡完全不明白皇帝既然知道这很鲁莽,又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小孩子表达亲近的方法吗。
说起来,许七郎开心的时候,也很喜欢腻上来,又抱又揉的,好像得了多动症。
到了五月,季大人也早到了江南,赵致礼也到了江南,江南一地,局势瞬间就更加紧张起来。
76、第五十九章
因香安郡主流产后身体很差,杨钦济就时常从宫里出去看望他的姐姐,太后娘娘也不好阻止。
这些日子,杨钦济出宫就更是频繁。
这一日,他出了宫,去了定国侯府,和还在养着身子的香安郡主说了一阵话,香安郡主让房里伺候的人都出去了,又让自己的心腹守好外面的门,才和杨钦济说道,“四弟,现在江南局势不妙,父王恐怕会在这两月举事了。”
杨钦济已经做好了准备,问道,“那咱们应该怎么办?”
香安郡主说,“二哥的意思,是让咱们不要轻举妄动,父王举事前,他会想办法带咱们从这里离开,二哥说一定会保住咱们的。”
杨钦济点点头,在宫里待了大半年了,他也不是刚进京的那个莽撞而恐慌的少年了。
杨钦济想了一阵后又说,“姐姐,我想见一见二哥,可以吗?”
香安郡主说,“我也不知道二哥到底在哪里,每次都是他派人来向我传消息,反正他人在京里就是了。我们尽可放心。”
杨钦济说,“我还是想见一见二哥,你可以帮忙传个话吗?”
香安郡主想了想后就点了头。
五月中下旬,不仅是江南,连京城里的局势也是十分紧张了,只是一般老百姓还什么都不知道,保持着京里的繁华和表面的平静。
杨钦济从宫里出来,先去了定国侯府,然后在香安郡主的卧室里换了一身女装,扮成了一个丫鬟,由香安郡主派出去办事。
这是杨钦济第一次穿女装,还要扮成个丫鬟,不由就有些别扭,好在他很快就适应了。
从定国侯府侧门出去时,门房还多看了他几眼,问带着他的婆子说,“林妈妈,以前怎么没见过这个丫头。”
林妈妈笑着说,“是府里不久才招的人,现在在郡主跟前服侍的。”
自从郡主肚子里的孩子被府里世子爷给踢没了,郡主就没了以前的骄傲跋扈,世子爷现在又下了江南进了军队,郡主就更是很少出她住的那个德馨院了,经常说身子差,连给府里太太请安的时候都少,而且还闭门谢客,妯娌们找她,她大多时候都是称病不见的。
府里的下人们,见到这个郡主的机会也就少了,而且下人们也知道这个郡主得罪不得,现在赵府对待郡主,都是听之任之的态度,谁都不敢拿她怎么样。
所以门房听林妈妈说这个丫头是郡主跟前的,就不敢再多问,让他们出去了。
林妈妈带着杨钦济去了一隐蔽巷子里的一家小酒馆里,杨钦济被带到了后面去等着,很快,就来了一个长相十分平常的矮小男人,男人看到杨钦济后,就对他行了一礼,说,“请跟奴才一起来吧。”
这是杨钦济第一次做这种机密活动,不由有点紧张,跟着此人从酒馆后面出去了,在巷子里左拐右拐,总算是到了一处院子的后门。
杨钦济自己都转得头晕了,也不知道这里是哪里。
跟着进了后门,里面就有人接了杨钦济进去。
这时候是下午,杨钦济隐约听到不远处的丝竹之声,便不得不猜测这里是烟花之地。
他在一处地下室里见到了他的二哥,杨钦渊看起来略微有些疲惫,比两三个月前最后一次相见要瘦了一些,他坐在椅子上,看到杨钦济一身女装,不由愣了一下,就笑了,说,“难为你穿成这样也要来见二哥。”
杨钦济有些赧颜,然后就反唇相讥道,“你躲在这地下,也没见怎么好。”
杨钦渊也不怪罪弟弟没有好言好语,上前好好打量了杨钦济,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这么几个月不见,你倒是长高了一些。”
说着,又问,“萱妹那里传来消息,说你一定要见我?”
杨钦济在一边的椅子上去坐下,经过了几个月,他已经不是去年在梅花林里大发脾气的那个少年了,他皱着眉一脸很不如意的神色,语气却沉稳,说道,“姐姐说从没有见过你,只是有人传递消息,姐姐没有怀疑,我却是要怀疑一下的,所以来见见二哥,心里才会踏实一些。”
杨钦渊叹了一声,“你有这种警醒倒是好的,只是,以后不可再要求来见我了,马上,局势就会翻天覆地了。咱们不能见面,以免被发现端倪。”
杨钦济直截了当地问,“父亲要举事了吗?”
杨钦渊点点头,在杨钦济身边的椅子上去坐下了,说,“是的。皇上和内阁派了钦差,刚升任刑部尚书的季道恭下了江南查去年江南秋闱舞弊案,这是借着此事将父王在江南安排下的官员拔除,父王要是再不举事,之后情形只会更加糟糕了。而且,太后这个老狐狸,她不是早就没有意向和父王合作了吗,她已经找了蜀王的儿子来替代皇上。父王再不动手,也就要晚了。”
杨钦济看着杨钦渊,想了一阵说,“父王手里的兵力,没有了赵家的支持,怕是不足的。”
杨钦渊说,“我这几个月在京里活动,也不是白费了时间,不少大臣,是愿意支持父王的。”
他说到这里,就目光肃穆地看向杨钦济的眼睛,说,“老四,现在有件事需要你去办了。”
杨钦济没有迟疑,问,“什么事?”
杨钦渊说,“我这里有无色无味的毒药,能让人很快衰弱而死,你想法子让皇上吃下去,要是能给太后顺便下了药,让她也去了,就更好了。”
杨钦济愣了一下,没有回答。
杨钦渊接着说,“只要皇上暴毙而亡,父王马上就有了理由举事上京。说赵家一直以来挟持皇上,坏了杨家的江山,父王上京,也就是名正言顺了。要是太后也没了,父王的计划就更好办。现在此事十分急迫,怕时间拖久了,父王在江南就不妙了,而且太后也和蜀王完全联系好了。赵家那么对待萱妹,咱们能够忍得下这口气吗。出了萱妹的事情,父王也有理由和赵家翻脸了。”
杨钦济没有及时答应,好半天才说,“要下毒,这事可不容易办到。皇上现在十分注意他的膳食,他有自己的小厨房,现在要进他的麒麟殿,别说是我,就是太后也是不容易的,更何况要在那里下毒。太后那里,我也是被监视着,要做什么事,很困难。”
杨钦渊叹了一声,说,“这个,二哥也是知道的,所以,只能你才能办到。我们在宫里也安插了一些人,但是这些人现在几乎起不到作用。反而是你,是距离皇上和太后最近的,有机会下手。只要你得手,我马上就想办法将你从宫里带出来,连带着和萱妹一起送出京城去。”
杨钦济也知道要是自己不做这件事,恐怕他们整个吴王府都要面临更大的危机,他想了想就点了头,说,“二哥,你将毒药给我吧。”
杨钦渊去拿了一张手巾来,手巾是深蓝色,上面绣着兰草,手巾是双层的,中间夹着一层东西,杨钦渊将手巾的使用方法展示给杨钦济看,说,“毒药就在这里面,是无色的粉末,沾水即化,你想办法让皇上和太后吃下就行了。吃了这个毒药,不会马上就死,只会精神不济,要十来天才会慢慢死去。这个毒药来之不易,是从南海海路那边得到的,统共就这么点,你要善用。”
杨钦济有些紧张地接到了手里,将手巾叠好放进自己的袖子里。收好后,又问了一句,“可有解药吗?”
杨钦渊摇摇头,“没有,至少咱们这里是没有的。”
杨钦济点点头,说,“二哥,你记得一定要将我和姐姐救出去,要是我在宫里难以救出去,但姐姐,你一定要保证她的安全。”
杨钦渊点头,“放心,我一定会办到的。”
杨钦济也不能在这里待太久,就先走了。
季衡已经早将赵致礼让他帮的忙办好了,将小灵仙赎身出来后,把他安顿在了城南的一处院落里养伤,又找了关系,将他的贱籍给除了,从此小灵仙想做什么都行。
小灵仙甚至自己改了名,他说他记得自己是姓夏,便自己起名夏锦,大约是他起名那一天,天空上彩霞满天,如一片绚丽的织锦。
季衡每天十分忙碌,便也没有什么时间和他谈心,就用他的这个新名字,帮他上了户籍。
京城以皇城为贵,这里是围绕着皇宫,有着朝廷的各个官署,又居住着一些达官贵人,然后就是内城,其次是外城。
外城是一般平民住的地方,其中以城南治安最好,住民最富。
小灵仙的这个新住处,就是在这里,院子不小,里面的摆设都不差,可见季衡对他的确是上了心的。
季衡这天又来看了小灵仙后,就坐了马车回了季府去,在门口就有小厮吟铃来叫他,“张先生请大少爷您去说事情。”
季衡整了整身上的衣裳,就跟着过去了,张先生在季府的前院有自己的书房和休息的房间,自从季大人走后,他不少时间都在这里坐镇。
要近六月了,天气早就热起来了,季衡到书房的时候,额头上出了一额头汗,张先生看到,就让伺候的小厮赶紧给端了水拿了巾帕让他洗脸,又让端了茶水来他喝。
季衡收拾了一番后,脸蛋依然带着十分红晕,在椅子上坐好后就问张先生,“不知是不是有什么要紧事?”
说起来,张先生对季衡,比季大人对季衡还要亲昵多了。
季衡最开始并没有完全理解季大人,一直认为季大人对自己根本没有多少父子之情,无非是嫌弃自己的身子不男不女,能利用则利用。
现在和季大人相处得久了,季衡也对季大人对他的感情也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
季大人是个什么都不多说的人,即使他对季衡有着深厚的父子情,他也不会说。
季衡知道季大人即使至今,也没将自己当成能够传宗接待的长子,但是,他对自己,也并没有少了父子情。
季大人爱璎哥儿,是因为璎哥儿要给季家传宗接代,也许,季大人将来还会要璎哥儿将儿子过继给说不定没有生育能力的自己做儿子的。
人对小儿子总是要宠爱些,对大儿子则要求严格,季衡想明白这个后,至今对璎哥儿也没有了最开始的嫉妒之情。
季大人对自己的重视,也的确是对长子的重视。
而他对自己不远不近,公事公办,可能还有他不敢得罪自己的意思,毕竟自己最近和皇帝的关系越来越近了,他也要仰仗着自己。
在有着各种利害关系的时候,单纯的感情总会有些变化的。
和季大人之间的关系,季衡觉得和一般父子情是越来越远了。
但是前阵子听到季大人对张先生说让他扶持自己的话,季衡当时虽然没有任何一点表示,心中却依然起了些涟漪。
而张先生对季衡就不同了,他不知道季衡的身体状况,对他,反而要多一些亲昵。也没有季大人的那种有所顾忌。
77、第六十章
张先生看季衡一张嫩嫩的脸蛋红扑扑的,眼睛黑亮,这种时候才带上了孩子的稚嫩,他有时候自己都要好奇,为什么季华云能够生出季衡这样容貌秀丽却心思过于成熟的孩子来。
张先生收起在季衡脸上的目光,说起正事来,“方才有人来报了,说查到了吴王府的二殿下的藏身之处。”
季衡一听到,眼睛就是一亮,但是面上却依然是稳妥的沉肃,问,“张先生能够说一下详情吗?”
张和廷便将从杨钦济入手跟踪,从而知道杨钦济换装去了城东的桂树巷子的事说了。
又说,“只是知道杨钦渊是在桂树巷子那一带住着,具体在什么地方,还要再探查。”
季衡神色沉稳,道,“确定他在那里,事情就好办多了。我记得桂树巷子那一带是烟花之地,是吗?”
张和廷笑着点了一下头,心想季衡小小年纪,知道这些倒不含糊。
季衡看出了张先生的调笑之意,就有些赧颜,但是面上却表现得不以为意,道,“既然那里是烟花之地,乱一些也没有办法。我之前看了京城地图,桂树巷子那一带引了河水过去,若是起了火,倒是容易扑灭的,而趁着火灾之乱,处理掉吴王府这位多谋的二殿下,恐怕连他自己也会意想不到。”
张和廷愣了一下,已经收起了任何一点玩笑心思,他想到季大人对季衡的评价,此子现在年岁小,有着慈善之心,若是将来没有了慈善之心,恐怕连皇上也是无法节制他的,那时候不知是季家的福还是祸。
张和廷一时没有说话,季衡继续说道,“桂树巷子周围有大桂河,小桂渠包围,大桂河宽广,可以阻隔火势,断然不会让火势往城中蔓延开来,小桂渠从桂树巷子穿过,水可以用来灭火,而桂树巷子往东边,就是京城最大的仓货街,这里引水隔火,而且修建有高高的火墙,京城里出过那么多次火灾,这里也没有被烧过,桂树巷子被烧了,火势也不能往东边蔓延的。再说,桂树巷子是烟花巷,这里鱼龙混杂,不少大臣也是这里暗地里的常客,说不得就是在这里,吴王府二殿下才活动得那么如意,即使这次不能借着火灾灭了这位二殿下,也会毁了他的藏身之所,何乐而不为。”
说到这里,季衡也知道自己可能做法太激进莽撞了,所以张先生才一直没有同意,然后他就又说道,“这个只是一个预想,请张先生再做定夺,然后报给皇上知晓了,皇上定夺了,才能实施。但是让在桂树巷子监视的人,监视虽然要紧,不要打草惊蛇更要紧。”
张和廷此时才点点头,“你的这个想法十分合理,事不宜迟,你明天进宫,就同皇上说了,看皇上什么意思。”
季衡点头应了,又问张和廷还有什么事,张和廷说,“再就是你父亲的事情了,他在江南遇到了几次刺杀,好在是全身而退,让咱们不要担心,他也给你母亲写了信,不知写的什么,你去问问你的母亲,就知道了。”
说到这里,他又拿出一个香丸递给季衡,“这是他给皇上的密信,你明天带进宫给皇上。”
季衡接到了手里,那封密信,是被封在一个蜡丸里面的,蜡丸外面裹着一层香料,做成了一般人带在身上的香丸样子,季衡接到手里后,就从颈子上取下戴在胸前的荷包,将香丸放了进去,放好后要和张和廷道别准备回内院时,突然想到什么,又转回来,说道,“不知大哥二哥最近如何?”
大哥二哥,是指张和廷的大儿子二儿子,二儿子其实还是季衡的大姐夫。
张和廷笑了一下,说,“都还好。你姐夫本让他在扬州书院读书不要回京的,但是江南现在局势紧张,你姐姐又刚生了儿子,也就让他回来了,才没回来多久,之前来拜访过太太了,你那时候没在家。”
季衡笑了一下,说,“姐姐为我生了外甥,因我是男丁,也没有过去看,只等百日酒时才能去了。姐夫也有些日子没见到,不知他如何了。只是之前知道他和翰林院几位大人的公子,还有邵家的公子走得近,不知最近如何?”
张和廷听他这么说,就知道季衡跟着皇帝,恐怕知道更多他们也不知道的机密,也许翰林院那几位大人和吴王有联系,以后免不了遭殃的,张和廷对季大人不可谓不知心,完全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架势,但是他家的儿子,他有时候却不免没有太上心。
张和廷沉吟了一阵,说,“天气也热起来了,最近就让他带着你姐姐到乡下庄子里去避暑,孩子不到周岁,不要回来。”
季衡又和他说了两句,这才出书房走了。
季衡一路想着事情,由抱琴撑着伞遮阳回到内院,进了堂屋,听到许氏那边次间里说话的声音,不由多看了一眼,荔枝就上前来,小声对他说,“是四姨娘在。”
季衡没在意,说,“准备浴汤,我洗个澡。”
荔枝看他不在意,不免就又小声提醒了一句,“是三姑娘的婚事。”
季衡这才愣了一下,看向荔枝,荔枝看他果真起了精神,就抿嘴笑了笑,说,“奴婢去为少爷准备浴汤去。”却不说三姑娘的婚事到底怎么了。
季衡心想这丫头什么时候也这么会故意挑人的趣味了,但是也没说什么,他觉得自己满身汗,必须洗个澡才好。
季衡在荔枝和桂圆的伺候下洗头,他头发长长了,早就到了腰下,有时候也是要修一修整的,最近却没有修整,不由就让他觉得有点过长了,在总算洗完后,他就说,“什么时候将头发再剪一剪才好。”
桂圆是个爱美的小娘子,无不羡慕地说,“大少爷,您这头发实在是好,剪了多可惜。”
季衡就说,“这样长在头上,每日里要梳理也麻烦,洗头也麻烦,总归不方便。等干了,今日就剪了罢。”
荔枝说,“这可得问了太太才行。”
季衡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以前也是许氏操持剪刀剪的,便想着问了许氏就剪。
让两个丫鬟都出去了,他才自己洗了澡,换了一身衣裳,将那重要的荷包又检查了一遍才又戴上,叫荔枝进来收拾脏衣服的时候,他坐在贵妃椅上,一边喝调气的蔷薇花露茶,一边才问道,“三姐的事情,是怎么回事。”
荔枝娇俏地撇了一下嘴,说,“还以为大少爷您不会问了。”
季衡有点不满地说,“你就赶紧说吧,有一句没一句的,我就不听了。”
虽然季衡这话也不显严厉,但是还是让荔枝心中一颤,赶紧说道,“三姑娘也有十五岁了,该说婆家了。前阵子,三姑娘去大姑娘婆家张先生府上看大姑娘,没成想偶然撞上了大姑爷的好友,说是邵家的公子,邵家公子大约是看上了三姑娘美貌,之后就让人来探望三姑娘的情况了。”
季衡眼神沉了沉,喝完了水,将手里的水晶杯放到一边,就问,“邵公子?邵归?”
荔枝撇撇嘴,“奴婢哪里知道邵公子的名讳呢,大少爷您在外面,总会比奴婢知道得多些。”
季衡想到三姐儿的心高气傲,而且那么想入宫,以小皇帝的深沉心思,三姐儿入宫可不是个好出路,而邵家虽然现在和赵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毕竟是大族,皇帝有要用他们的意思,所以他家也不一定会受赵家牵连,邵归他虽只见过一面,但邵归却和赵致礼关系非凡,三姐儿嫁给他倒是不错的。
他便又问,“那你有听到母亲和四姨娘是个什么意思吗?”
荔枝道,“太太没有说什么,四姨娘自个儿不乐意。”
季衡愣了一下,“为何?”
荔枝已经将季衡的衣物都叠好在洗衣篮子里放好了,绕过屏风来到季衡跟前,小声说,“邵家公子已经有定好的正妻了,三姑娘过去,只能做妾。大姑娘都能嫁给一个嫡子,三姑娘怎么就要去给人为妾呢,虽然奴婢听说邵家是公侯之家,但也不能这么为难人的。”
季衡一听居然是这样,就觉得邵归真是太没诚意了,便说,“三姐儿人不差,的确不该给人为妾。”
没想到荔枝还是不满,道,“就是人差,咱们姑娘也没给人为妾的道理啊。”
季衡苦笑了一下,点头说,“你说得对。”
荔枝在季衡跟前久了,而且一直伺候季衡,以后说不得要给季衡做通房,只有两个人在的时候,她就有点没大没小,说,“大少爷,您最近总是沉着脸,说话就跟老爷一样的,奴婢都不敢同你多说,开个玩笑也不敢了。您这下笑一笑,奴婢胆子才能大点。”
季衡愣了愣,心想居然是这样吗,不由说,“你胆子还不够大啊,我都怕你了。”
把荔枝逗得笑了起来。
季衡的头发也晾得差不多干了,让荔枝给自己梳顺简单挽了起来,他就起身往许氏这边来看情况。
作者有话要说:对于七郎不招人爱,倒是很出乎我的意料的。
难道是我的审美已经和大家相差如此之远了吗,我一直觉得他挺可爱啊。
七郎没心没肺地肆意生活,难道不正是因为有季衡的保护吗,要是有季衡在,七郎还活得很苦逼,那季衡自己都该十分内疚了,七郎对于季衡来说,是他的弟弟和孩子一类的存在。
七郎并不是要对季衡有大用,他才值得季衡对他好啊,只要有七郎这么一个存在,季衡就会对他好。一个人陪伴另一个人长大,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了。而七郎对季衡来说,才是一个最纯粹的存在,许氏是希望儿子好的,所以季衡也会压力很大,皇帝和赵致礼季大人,都是因为季衡优秀,所以才在最初对他另眼相看,而对许七郎来说,无论季衡怎么样,是否变丑,是否有能力,是否骂自己管自己,他对他的感情都没有变过。
所以我不明白七郎到底哪里不好了,再说,他才十二三岁呢,被宠着长大,难道不该幼稚一点吗。
还有就是季大人的问题,虽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人很多时候还是会变的。
78、第六十一章
季衡到许氏这边时,四姨娘还没有走,看到季衡进来,她就起身来对季衡福了一礼,季衡赶紧回了礼,又对许氏请了安。
许氏对他招手,说,“到母亲身边来坐着。”
季衡只得过去了,在许氏身边坐下。
四姨娘此时也不好多待,就起身说,“太太,那奴婢先告辞了。”
许氏就说,“这事,我会再好好考虑的,不仅是我,我也会告诉老爷,让他做定夺。三姐儿的婚事,你当知道,现下也不仅仅是她的婚事了,这也关系着咱们家。老爷以前做事为人低调,倒还好,现下大家都知道他是皇上跟前的人,咱们家也是被人盯着的,一举一动,都不能如以前一般随性了。”
四姨娘点点头,又说了几句礼节上的话,这才离开了。
她走了之后,本来面无表情的许氏脸上神色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
她带着笑容地看着季衡,摸了摸他的头发,又握了握他手,自己的儿子,无论怎么看,无论怎么摸,都是最好的,笑着说,“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先来娘这里说话。”
季衡也笑了,说,“最近热呢,下午没上课,去外面办了事。回来一身汗,就先沐浴换了身衣裳才过来,以免一身汗气反而将母亲您给熏着了。”
许氏捏了季衡的面颊一把,略带婴儿肥的白嫩面颊,总是惹人手痒的,虽然季衡已经长到十一二岁了,人也大了,很少再有人敢往他脸上伸手了,但是许氏还是喜欢捏一捏他的,在母亲跟前,他自然也不好躲避,就只得由着她捏。
许氏说,“这天也热了,要是你不必进宫的话,咱们娘儿几个到西山庄子上去避暑,那该多好啊。”
季衡就说,“母亲您去避暑去吧,我这么大了,在家里,又不会不便。”
许氏道,“我这一个人去西山避暑,又有什么意思呢。我看你几个姨娘和姐妹在家,闹得我倒心烦,让她们去避暑去吧,家里人少,我倒心静些。”
季衡笑了笑,说,“她们也是巴不得母亲您让她们去避暑的。”
说到这里,就又问道,“刚才四姨娘在这里,是说三姐的婚事吗?”
许氏因此脸上的笑容又收了一些,叹道,“怎么不是呢。三姐儿也十五岁了,该找婆家了。你爹是个大忙人,以前在京里时,虽然住在一个家里,也是十天半月才能见一回的,现下他下了江南去,还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呢,你三姐的婚事,我可不想做这个主,既烦了我的心,又讨不了好,就先等你父亲回来了再说吧。”
季衡道,“等父亲回来再说也好。不过我听说邵家的人来探问了三姐的情况。”
许氏听他说这个,就又笑了一下,道,“是荔枝那丫头同你说的吧,这个丫头,倒是什么都对你说。邵家的确托人来问了你三姐的情况。”
季衡问,“是邵家哪位公子?”
许氏说,“是西宁侯二爷家的嫡长子,叫邵子南的。听说倒是一表人才,我本还想这倒是一门好亲,就没说应,也没说不应。之后才知道这位邵子南已经有正妻了,真是胡闹,难道咱们季府的庶小姐,也只能是给人做妾的吗。做妾其实也没什么,只是你以后要入官场的,虽说是庶姊,到底是给同僚做妾,你别遭人诟病了。四姨娘还以为我是要答应,马上跑到我跟前来说,三姐儿断然不给人做妾的,好像我是要为难她们娘两一样,闹得我头疼。”
季衡赶紧拿过旁边的扇子给许氏打扇,说,“事情原来是这样。那母亲您就不要管了,说父亲回来再定夺吧。”
许氏笑了笑,“咱不说这事了。娘看你最近又长了些,春日里做的那几套夏衫,穿着虽好看,但却显得有点短了,过几日又让绣坊里的师傅来给你量量身做衣裳,七郎也要再做几套。”
季衡有点头疼,许氏对做衣裳这件事十分热衷,季衡每年都穿新衣,几乎就没穿过旧衣裳,那些旧衣裳,许氏也没让拿去送人,都放在箱子里,季衡觉得实在浪费。
季衡于是赶紧转移话题,说,“张先生说父亲写了信回来,写的什么呢?”
一般妻子等到丈夫的一封信,恐怕得开心得笑几日,许氏却是不以为然,道,“不过是报平安罢了,让咱们在家里低调为人,不要出什么事,好好约束家奴,少出门,夏日炎热,最好将女眷们送到山上避暑,秋日里再让她们回京,璎哥儿身子差,六姨娘对孩子又不心细,再安排一个奶娘才好。如此罢了。”
季衡也觉得季大人写这些的确忒没意思,就摇摇头,嘀咕道,“父亲写信总是很死板的。”
许氏倒是被他逗笑了,“那该说什么才不死板。”
季衡心性稍稍活泼些了,就说,“前阵子读到诗里说,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据说父亲当年作诗不错,也当写两句留世才好吧。”
许氏被他逗得笑得前俯后仰,说,“你父亲他写这个……他只会画押,写,斩立决罢。”
把季衡也逗笑了。
不知道是不是身体有所发育,季衡以前几乎不想以后的婚姻生活,现在却想了一下,心想要是以后有个两情相悦的妻子,写情书其实是必要的,不然看看他的母亲,每日里在内院里多无聊,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只能围着儿子转,丈夫写封信要是没有一点情趣,那就更是没有一点趣味了。
季衡第二日进宫,皇帝借口天气炎热胸口发闷,便不上课。
季衡被皇帝召到了麒麟殿伴驾,就将季大人带给皇帝的密信给他了,又和他说了杨钦渊被找到了的事情。
对于季衡提出的放火桂树巷子的事,皇帝迟疑了一瞬,也就答应了。
而季大人的那封密信,里面是用很薄的一种油纸写的字,字不是用笔墨写的,而是一种很尖的针,字十分小,要将油纸铺在黑色的布上,季衡再拿了放大镜给皇帝,这才能够看。
放大镜算不得十分稀罕的物件,但是也并不普遍,这是季衡让许大舅从广州买的,这用油纸写字的法子,也是季衡提供给季大人的,用来传递消息,倒是不错,一般人拿到这个油纸,也看不出上面是什么东西。
皇帝看了信,又让季衡看了,就说,“你父亲说吴王曾经重金得过一种南洋的毒药,吃了短时间内没有中毒的迹象,但是会在十几日内衰弱而死。吴王现在被逼到绝境了,恐怕是会出阴招了。”
季衡道,“最近要更注意才行。既然是难得的毒药,吴王恐怕也不会轻易让人使用,四殿下最近经常出宫,说不得毒药现在已经在他身上。”
皇帝看了季衡一眼,道,“现在倒是不好处理他的。太后还在指望他做人质呢,太后却不知对我这个皇叔父来说,儿子远远没有帝位来得重要。”
季衡心里沉了沉,没有细思就说,“要不先下手为强,将他处置了吧。”
季衡在说完后,瞬间心里就是一咯噔,又起了沉痛的感觉,毕竟杨钦济也还只是个孩子。
他的心揪成一团,却也知道,这时候,真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了。
他看着皇帝,突然有些发冷,他想到荔枝说的话,荔枝说他越来越像季大人,都害怕起他来了。季衡自己也有些怕自己了,季大人也在忌惮他,不知道皇帝是不是也要害怕他了。
季衡想,他在皇帝跟前出了这么多阴暗招数,不知道皇帝对他是不是在不久的将来就要鸟尽弓藏了。
他突然不敢看皇帝,只得将脸转向了窗户,窗外的夏日阳光,透过窗玻璃,有些刺眼。
皇帝本在沉思,突然发现季衡安静了下来,季衡的眼神幽深里又带着些忧郁,让他一时有些迷惑,问道,“君卿,怎么发起呆来了?”
季衡对他笑了笑,说,“只是想到微臣在皇上跟前想了这么多阴暗招数,以后见弃于皇上,可不知如何是好。”
皇帝怔愣住了,对上季衡略有些惶然的眼睛,他心下一痛,他犹记得在之前要收服他身边的大太监李安濂时,李安濂在地上磕破了额头,季衡就表现出的不忍,但是这些日子过了,季衡为了他,做了多少流血要命的事情,他一时没说话,只是看着季衡,好半天,才突然起身走到季衡跟前去,他伸手抱住了他的肩膀,紧紧搂住他,嘴唇贴在他的头发上,说道,“我永生永世不忘你是为朕做的这些,绝不会弃你。”
虽然季衡知道皇帝的话,都是此一时彼一时的,但是他此时能这么说,季衡也就满足了。
皇帝站在季衡的跟前,静静看着他,季衡只有十一、二岁,但是已经没有孩子的稚气,皇帝不知道他到底为什么会如此老成,犹记得三年前第一次见他,季衡的那份沉静如冬日皎月的姿态,皇帝有些心疼了,想到季衡从小并没有在京里长大,而是不得父亲重视在扬州长大的。
皇帝什么也没说,他捧住他的手,很想亲吻他的眉眼,亲吻他的鼻子,还有他孩子的花瓣一般娇嫩的唇。
这种渴望紧紧揪着他的心,让他只好放开了季衡的手。
季衡为他做了这么多事,虽然这些是忠心的臣子该做的,但是,他对季衡含有的心思也太龌龊了些,那是亵渎了他的这份忠心。
杨钦显作为皇帝,读了那么多史书,对历史上的那些皇帝身边佞臣的故事,也不是不知道的,他真不想将季衡摆到那个位置上去。
虽然他现在真的非常喜欢他,他身边没有任何人,有季衡让他信任,让他想要接近。
刚刚萌芽的这份感情,杨钦显不知道自己会持续多久,他要立后的事情,其实已经提上了日程,将来他身边还会有很多人,而季衡则是一旦被他玷污,就再也洗不干净了。他不能这么去做。
季衡的这句话,皇帝明白,那是季衡怕自己将来不会再信任他。
君主和臣子,总会有相疑的时候,到那时候,季衡必定会战战兢兢,一如此时对他说出这种话。
皇帝想到那一天,此时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痛苦。
他只能不断保证,“朕定然不会,朕不会和你之间生出罅隙。”
79、第六十二章
第19节
恋耽美
第19节
他有些后悔,又知道,后悔也来不及了。
他曾经以为自己是不会后悔的,其实,谁人又真会一生不悔呢。
赵致礼又和小灵仙说了几句话,然后就说到正事上来,道,“你不用担心,要好好养着伤养着身子,以后脚会好的,脸上的伤也不要太担心,以前季衡也伤过脸,现在也看不出痕迹了,到时候你的脸也会好的。你只管好好养着就行。季衡是个值得相信的人,我过几日就要下江南去办事去了,不能再多看你陪你,所以将你托付给了季衡,虽然他年纪还小,但是不可小看,皇上也是看重他的,我把你托付给他,相信他一定不会让郡主再伤害你。他会在外面找个院子让你住着,让你先养伤。你看,如何呢?”
小灵仙没有回答,只是目光幽幽地看着他。
赵致礼知道小灵仙这是不愿意,就又说道,“我会出钱将你从戏班赎身出去,你的卖身契,到时候直接毁了,又让季衡去给你改了贱籍,你以后就是平民身份,做什么事都是可以的。我并不会限制你,等你伤好了,你想做什么都行。”
小灵仙眼里还是带着忧郁,嘴唇又动了动,发出一点声音,“你什么时候回来?”
赵致礼心里十分难受,说,“不知道,要等事情办完才会回来,不过,我总会回来的。你好好养伤,我回来了,又可以一起喝酒赏花。”
小灵仙点了一下头,赵致礼就说,“那就好,我将你交给季衡,我会和他将一切说好的。”
小灵仙只是目光静静地看着他,赵致礼这时候已经站起了身来,将他的手放进被子,要转身出去的时候,小灵仙又叫了他一声,“季庸。”
他一向是叫赵致礼世子的,这还是第一次叫他的字,赵致礼愣了一下,回过头来,看向小灵仙,但小灵仙并不再说话,两双眼睛就这么静静地对视着。
赵致礼犹豫了一瞬,走到了床边去,慢慢倾身在小灵仙的额头上轻轻印下一吻,柔声道,“好好养伤。”
这才走了。
赵致礼又让灵岚进屋去照顾小灵仙,他出了次间来,季衡和许七郎还坐在那里。
赵致礼对季衡点点头,说,“他答应了。我就将他交给你了,我再和你说说具体情形。”
于是将和小灵仙说的具体情况和季衡说了,说希望季衡将小灵仙先藏起来,能够好好医治,然后还有就是给他改了贱籍的事情。
季衡听着,一一应了,因为实在是太疲倦,最后还撑不住地打了个呵欠。
赵致礼也不好和他再说了,道,“之后的事,我有时间再找你详谈,今日就到这里了。”
说完,又对许七郎说,“你爱护灵仙的事,我在此向你道谢了。”
许七郎哼了一声道,“灵公子又不是你的,我对他好,怎么需要你的道谢。”
赵致礼本来不想和许七郎一般见识,但是此时也许是心情好些了,就恢复了活气,故意气许七郎道,“怎么不是我的,他答应了让我为他赎身,他答应了你吗?”
许七郎不高兴地皱了一下眉,没话可说了。
季衡拉着许七郎出门,说赵致礼道,“你别稍稍好过点就嘴上不饶人。”
赵致礼对他笑了一下,看着季衡带着许七郎出门走了。
回家的马车上,季衡就靠着车厢打瞌睡,许七郎赶紧坐在他的旁边,将自己的肩膀借给他,季衡愣了一下,没有靠过去,只是说,“到家了叫我。”
许七郎便有些强硬地搂住他的腰,让季衡靠在自己还嫌单薄的怀里,季衡实在太困,很快就睡过去了。
回到季府,下马车的时候,季衡就醒了,夜里清凉的空气让他精神好了些,下车后,还没走到二门处,就看到了荔枝,荔枝过来说,“大少爷,表少爷,都快三更了,你们怎么现在才回来。太太一直没睡在房里等着呢。”
季衡看了许七郎一眼,许七郎有些脸红,说,“我们也没想到怎么这么一会儿就近三更了。”
季衡和他说,“我还有事情要找父亲说,你就先去母亲房里,和她说一声,如若你不想回自己房里睡觉,就在我的房里睡下吧,我和父亲谈完话,再回去。”
许七郎十分高兴,想到能够和季衡同床,又有些不自在,但还是受不住诱惑没有拒绝,说,“嗯,好的,我这就去姑母那里劝她赶紧睡下。”
季衡点点头,就让小厮提着灯,送他去了前院季大人的住处。
季大人此时居然也是没有睡的,还在书房里坐着和张先生谈话。
季大人要下江南去处理去年秋闱舞弊案,这可不是一件好办的事。
处理舞弊案只是明面上,暗地里还要借此将江南依附吴王的官员拔除掉,其中难度可想而知,再说,这件事也很具危险性。
季大人大约是要和赵致礼一起下江南的,他要下江南的一应事情,府里都已经准备好了。
季衡进书房的时候,在门口听了两句,张先生正在说,“我看我也和你一起去才好。”
季大人却带着背水一战先托孤的意思,说,“这一趟是不成功便成仁,你也跟着我一起去,哪里能行。我要是真出了什么事,府里衡哥儿年岁还小,虽然他老成,到底还是个孩子,璎哥儿就更不用说了,才刚满周岁。以后你总要帮着照管,扶持衡哥儿成人才好。”
张先生沉默了下来,一时没出声。
季衡因为季大人的话心里也十分沉重,在外面说,“父亲,张先生,我回来了。”
季大人听到他的声音,就说,“你怎么现在才回来,赶紧进来。”
75、第五十八章
季衡进了书房去,季大人坐在书案后面,张先生坐在下手位的一张椅子上,正一脸肃穆沉思,季衡进去后,他才对季衡露出了一点笑容,神色稍稍柔和了一些。
季衡对季大人和张先生问过好,这才在张先生下面的一张椅子上坐下。
季衡出门去找许七郎,是先禀报了季大人的。
于是此时季大人就问道,“七郎被带回来了?”
季衡点点头,“嗯,回来了。”
季大人叹了一声,说,“这个孩子,也不小了,在我们家出了什么事可不好。只是这次他要跟着我一起,我带他回扬州,也不是好事,我看你还是让他今年不要回去,等江南局势稳定了再回去才好。你大舅,这两年也多在广州,没住在扬州了。”
季衡也是这么想的,晚上让许七郎睡自己房,也是要劝他先不回扬州。
季衡应了之后,又和季大人说起皇帝的意思来,如此一谈论,就又是一个时辰过去了,等季衡回到自己房里,已经是四更上下,他累得就要睁不开眼,连脸也不想洗,只是被丫鬟桂圆伺候着脱了衣裳,又接过荔枝打着哈欠递过来的帕子随便抹了抹脸,就穿着里衣爬上了床,跨过睡在外面的许七郎,让两个丫鬟放下床帐后就先去睡去,他也拉过被子准备睡了。
季衡才刚盖上被子,许七郎就朝他凑过来了一点,睡眼惺忪,声音含混地问,“你怎么才进来?”
季衡含含糊糊地说,“我困,睡了。我明天回来再和你说件事,你这次不要跟着我父亲回扬州了,你过两年再回去。”
其实经过季衡的一番话,许七郎自己也不大想回去了。
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总是又欢喜又痛苦的,他痛苦的时候就想回扬州去,欢喜的时候就只想待在季衡身边,这样可以看着他,可以碰到他,甚至可以和他睡在一张床上,这是多么开心的事情,回了扬州,可就没有了。
于是许七郎根本不需要季衡的劝,就答应了,“嗯,我最近也不想回去了,以后再说吧。”
季衡也没多想,几乎是瞬间就陷入了黑沉睡梦中去。
许七郎虽然很亢奋,却也太困了,在被子里将季衡的手抓在手心里,也睡了过去。
季衡只睡了一个时辰,五更天就要起来进宫去,季衡起床时十分痛苦,但也不得不起来,许氏亲自来为他擦了擦身,又替他换了衣裳,将他拾掇好,整个过程中,季衡的眼睛都没能睁开。
季衡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嗜睡是本能,即使意志力强大,也没法和这个本能抗衡。
所以他早饭也基本上没吃什么,吃不下。
许氏十分心疼儿子,让抱琴带了些吃的上马车,季衡在马车里,也一直在睡觉,等到了丹凤门,他才醒过来,在清晨的冷空气的刺激下,才彻底醒了,又开始新的一天的生活。
这一天杨钦济依然没有来上课,不过赵致祥倒是来了,病病歪歪的,上课精神也不大好。
皇帝看季衡的脸色也不大好,一副倦倦的样子,课上到半途休息时,他就让小太监送了参茶来,一人一碗,季衡喝了参茶,精神才稍稍好些了。
上午的课结束,午时要用午膳前,坐在西侧的休息间里,皇帝就很担心地询问季衡,“君卿,你身子没事吧,朕看你今日脸色发白,都没有血色。”
季衡对他笑了笑,说,“根本没事,就是昨晚睡得太晚,只睡了一个时辰,瞌睡得紧,除了想睡觉,也没别的了。我看永昌侯世子倒是比我身子差多了,只是勉勉强强能够来御前伴读,还不如让他下午就回去,好好养着身子。”
皇帝一想也是,就招来小太监去对赵致祥传话。
没想到赵致祥却说自己没事,希望留下来下午上拳脚课。
皇帝也就无话可说了。
午膳后皇帝让季衡睡了午觉,下午季衡精神就要好不少,在下午课上,赵致祥就来找季衡说话,说,“大伯府上,四嫂子的事情出了之后,四哥在家里日子可没有之前好了,君卿,你是四哥的好友,你有时间的话,就见见他劝劝他吧。”
季衡没说昨晚就见过赵致礼的事,只是问道,“他怎么了?”
赵致祥蹙着细致的眉毛说,“四嫂肚子里的孩子没了,家里都在责怪他。孩子没了,总要伤心的吧。”
季衡因这句话倒沉默了下来,他自己从没有孩子,所以也不知道,孩子没了到底会多难过,他想了一阵就点了头,说,“我知道的。”
邵黎是个一天也没几句话的人,和赵致祥的关系,倒好了起来,经常指导赵致祥的拳脚动作,下午放学后,皇帝又留了季衡一阵子,两人说了些话,季衡才回去了。
季大人和赵致礼在几日后就下了江南,赵致礼走时,是风风火火而走的,季大人则是乘了一辆马车,没有要人相送,在一个清冷的早晨安静地离开了京城。
有句话叫有钱能使鬼推磨,季大人是穷苦过来的人,就更是深知这个道理。
这些年为许大舅疏通关系,将生意越发做大,而且分散生意来做,这样可以不太引人注意,许大舅这才没几年,身家恐怕隐隐有江南首富之势,只是他这几年到了广州去,也算是避开了江南一带的风头,而且将精力更多放在了海外生意上。
季大人自然不是个无谋之人,这次下江南如此凶险,他当然不会毫无准备。
跟着他的江湖人士,就有十几个之多,而且还买通了黑道上的关系,所以季大人的人身安全,倒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张先生之前一直十分担心,最后也放下了些心,留在京城,一心坐镇后方,辅佐起季衡来。
四月末,季衡得到了消息,吴王第二子杨钦渊没有回杭州去,是半路上就不知道消失到哪里了。
杨钦渊消失了两个月,要是他在这段时间一直是在京城里活动,那么,不知道已经搞出了多少事情来。
季衡觉得事不宜迟,当天就将此事告诉了皇帝,皇帝听到此事也是一脸沉重。
麒麟殿里,季衡说,“皇上,我觉得你最近注意膳食安全才是最重要,而且也不要再出宫,吴王府二殿下既然在京城,他们想的,第一就该是对皇上您不利。”
皇帝也明白此事,他目光深沉里又一闪而过阴冷,之后就拉住了季衡的手,让自己镇定下来,道,“嗯,朕明白。既然二堂兄他在京里,那也正好给了咱们一个机会。你去给平国公说,让他找法子将他找出来,赐死吧。”
所谓赐死,不过是暗杀。
季衡感受到皇帝手上轻轻的颤抖,也不知道皇帝是害怕,亦或是激动,他点了点头,说,“此事,倒不用劳烦平国公。微臣可以想办法。”
皇帝些微疑惑,“季大人已经下了江南,你这里有什么法子。”
季衡在心里犹豫了一瞬,有瞬间,他觉得自己不该暴露自己家里的势力——季大人同江湖上的黑道势力有瓜葛,所以,他换了个说法,道,“微臣知道江湖上有势力只要花钱就能够买通杀人,用他们比让平国公出手反而好些。而查出二殿下的事情,微臣也想好了法子。微臣看最近四殿下神情镇定平和了很多,大约他就是和二殿下有联系的,通过他,或者郡主,就该能够顺藤摸瓜摸到二殿下在哪里。”
皇帝想了想,就点了头,说,“这样也正好,平国公府还是更擅长沙场征战,这种事交给他,若是反而打草惊蛇就不好了。”
季衡说完后,就又道,“上次皇上说召回林师傅的大哥林敏回防京师的事情,李阁老答应了吗?”
皇帝笑了一下,点头,“李元卿现在也知道厉害了,根本不会阻朕,已经下诏召他回来了。”
季衡的脸上也带上了笑容,轻声说,“皇上,您亲政的时日就会不远了。”
皇帝看着季衡的笑脸,心中暖洋洋的,这比季衡对他说的那句话让他更开心,他不由凑了过去,将额头抵在了季衡的额头上,季衡被他吓了一跳,赶紧避开了,皇帝也瞬间尴尬起来,眼神闪了闪,不知道说什么好。
最后只好轻轻咳了一声,道,“君卿,是朕,鲁莽了。”
季衡完全不明白皇帝既然知道这很鲁莽,又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小孩子表达亲近的方法吗。
说起来,许七郎开心的时候,也很喜欢腻上来,又抱又揉的,好像得了多动症。
到了五月,季大人也早到了江南,赵致礼也到了江南,江南一地,局势瞬间就更加紧张起来。
76、第五十九章
因香安郡主流产后身体很差,杨钦济就时常从宫里出去看望他的姐姐,太后娘娘也不好阻止。
这些日子,杨钦济出宫就更是频繁。
这一日,他出了宫,去了定国侯府,和还在养着身子的香安郡主说了一阵话,香安郡主让房里伺候的人都出去了,又让自己的心腹守好外面的门,才和杨钦济说道,“四弟,现在江南局势不妙,父王恐怕会在这两月举事了。”
杨钦济已经做好了准备,问道,“那咱们应该怎么办?”
香安郡主说,“二哥的意思,是让咱们不要轻举妄动,父王举事前,他会想办法带咱们从这里离开,二哥说一定会保住咱们的。”
杨钦济点点头,在宫里待了大半年了,他也不是刚进京的那个莽撞而恐慌的少年了。
杨钦济想了一阵后又说,“姐姐,我想见一见二哥,可以吗?”
香安郡主说,“我也不知道二哥到底在哪里,每次都是他派人来向我传消息,反正他人在京里就是了。我们尽可放心。”
杨钦济说,“我还是想见一见二哥,你可以帮忙传个话吗?”
香安郡主想了想后就点了头。
五月中下旬,不仅是江南,连京城里的局势也是十分紧张了,只是一般老百姓还什么都不知道,保持着京里的繁华和表面的平静。
杨钦济从宫里出来,先去了定国侯府,然后在香安郡主的卧室里换了一身女装,扮成了一个丫鬟,由香安郡主派出去办事。
这是杨钦济第一次穿女装,还要扮成个丫鬟,不由就有些别扭,好在他很快就适应了。
从定国侯府侧门出去时,门房还多看了他几眼,问带着他的婆子说,“林妈妈,以前怎么没见过这个丫头。”
林妈妈笑着说,“是府里不久才招的人,现在在郡主跟前服侍的。”
自从郡主肚子里的孩子被府里世子爷给踢没了,郡主就没了以前的骄傲跋扈,世子爷现在又下了江南进了军队,郡主就更是很少出她住的那个德馨院了,经常说身子差,连给府里太太请安的时候都少,而且还闭门谢客,妯娌们找她,她大多时候都是称病不见的。
府里的下人们,见到这个郡主的机会也就少了,而且下人们也知道这个郡主得罪不得,现在赵府对待郡主,都是听之任之的态度,谁都不敢拿她怎么样。
所以门房听林妈妈说这个丫头是郡主跟前的,就不敢再多问,让他们出去了。
林妈妈带着杨钦济去了一隐蔽巷子里的一家小酒馆里,杨钦济被带到了后面去等着,很快,就来了一个长相十分平常的矮小男人,男人看到杨钦济后,就对他行了一礼,说,“请跟奴才一起来吧。”
这是杨钦济第一次做这种机密活动,不由有点紧张,跟着此人从酒馆后面出去了,在巷子里左拐右拐,总算是到了一处院子的后门。
杨钦济自己都转得头晕了,也不知道这里是哪里。
跟着进了后门,里面就有人接了杨钦济进去。
这时候是下午,杨钦济隐约听到不远处的丝竹之声,便不得不猜测这里是烟花之地。
他在一处地下室里见到了他的二哥,杨钦渊看起来略微有些疲惫,比两三个月前最后一次相见要瘦了一些,他坐在椅子上,看到杨钦济一身女装,不由愣了一下,就笑了,说,“难为你穿成这样也要来见二哥。”
杨钦济有些赧颜,然后就反唇相讥道,“你躲在这地下,也没见怎么好。”
杨钦渊也不怪罪弟弟没有好言好语,上前好好打量了杨钦济,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这么几个月不见,你倒是长高了一些。”
说着,又问,“萱妹那里传来消息,说你一定要见我?”
杨钦济在一边的椅子上去坐下,经过了几个月,他已经不是去年在梅花林里大发脾气的那个少年了,他皱着眉一脸很不如意的神色,语气却沉稳,说道,“姐姐说从没有见过你,只是有人传递消息,姐姐没有怀疑,我却是要怀疑一下的,所以来见见二哥,心里才会踏实一些。”
杨钦渊叹了一声,“你有这种警醒倒是好的,只是,以后不可再要求来见我了,马上,局势就会翻天覆地了。咱们不能见面,以免被发现端倪。”
杨钦济直截了当地问,“父亲要举事了吗?”
杨钦渊点点头,在杨钦济身边的椅子上去坐下了,说,“是的。皇上和内阁派了钦差,刚升任刑部尚书的季道恭下了江南查去年江南秋闱舞弊案,这是借着此事将父王在江南安排下的官员拔除,父王要是再不举事,之后情形只会更加糟糕了。而且,太后这个老狐狸,她不是早就没有意向和父王合作了吗,她已经找了蜀王的儿子来替代皇上。父王再不动手,也就要晚了。”
杨钦济看着杨钦渊,想了一阵说,“父王手里的兵力,没有了赵家的支持,怕是不足的。”
杨钦渊说,“我这几个月在京里活动,也不是白费了时间,不少大臣,是愿意支持父王的。”
他说到这里,就目光肃穆地看向杨钦济的眼睛,说,“老四,现在有件事需要你去办了。”
杨钦济没有迟疑,问,“什么事?”
杨钦渊说,“我这里有无色无味的毒药,能让人很快衰弱而死,你想法子让皇上吃下去,要是能给太后顺便下了药,让她也去了,就更好了。”
杨钦济愣了一下,没有回答。
杨钦渊接着说,“只要皇上暴毙而亡,父王马上就有了理由举事上京。说赵家一直以来挟持皇上,坏了杨家的江山,父王上京,也就是名正言顺了。要是太后也没了,父王的计划就更好办。现在此事十分急迫,怕时间拖久了,父王在江南就不妙了,而且太后也和蜀王完全联系好了。赵家那么对待萱妹,咱们能够忍得下这口气吗。出了萱妹的事情,父王也有理由和赵家翻脸了。”
杨钦济没有及时答应,好半天才说,“要下毒,这事可不容易办到。皇上现在十分注意他的膳食,他有自己的小厨房,现在要进他的麒麟殿,别说是我,就是太后也是不容易的,更何况要在那里下毒。太后那里,我也是被监视着,要做什么事,很困难。”
杨钦渊叹了一声,说,“这个,二哥也是知道的,所以,只能你才能办到。我们在宫里也安插了一些人,但是这些人现在几乎起不到作用。反而是你,是距离皇上和太后最近的,有机会下手。只要你得手,我马上就想办法将你从宫里带出来,连带着和萱妹一起送出京城去。”
杨钦济也知道要是自己不做这件事,恐怕他们整个吴王府都要面临更大的危机,他想了想就点了头,说,“二哥,你将毒药给我吧。”
杨钦渊去拿了一张手巾来,手巾是深蓝色,上面绣着兰草,手巾是双层的,中间夹着一层东西,杨钦渊将手巾的使用方法展示给杨钦济看,说,“毒药就在这里面,是无色的粉末,沾水即化,你想办法让皇上和太后吃下就行了。吃了这个毒药,不会马上就死,只会精神不济,要十来天才会慢慢死去。这个毒药来之不易,是从南海海路那边得到的,统共就这么点,你要善用。”
杨钦济有些紧张地接到了手里,将手巾叠好放进自己的袖子里。收好后,又问了一句,“可有解药吗?”
杨钦渊摇摇头,“没有,至少咱们这里是没有的。”
杨钦济点点头,说,“二哥,你记得一定要将我和姐姐救出去,要是我在宫里难以救出去,但姐姐,你一定要保证她的安全。”
杨钦渊点头,“放心,我一定会办到的。”
杨钦济也不能在这里待太久,就先走了。
季衡已经早将赵致礼让他帮的忙办好了,将小灵仙赎身出来后,把他安顿在了城南的一处院落里养伤,又找了关系,将他的贱籍给除了,从此小灵仙想做什么都行。
小灵仙甚至自己改了名,他说他记得自己是姓夏,便自己起名夏锦,大约是他起名那一天,天空上彩霞满天,如一片绚丽的织锦。
季衡每天十分忙碌,便也没有什么时间和他谈心,就用他的这个新名字,帮他上了户籍。
京城以皇城为贵,这里是围绕着皇宫,有着朝廷的各个官署,又居住着一些达官贵人,然后就是内城,其次是外城。
外城是一般平民住的地方,其中以城南治安最好,住民最富。
小灵仙的这个新住处,就是在这里,院子不小,里面的摆设都不差,可见季衡对他的确是上了心的。
季衡这天又来看了小灵仙后,就坐了马车回了季府去,在门口就有小厮吟铃来叫他,“张先生请大少爷您去说事情。”
季衡整了整身上的衣裳,就跟着过去了,张先生在季府的前院有自己的书房和休息的房间,自从季大人走后,他不少时间都在这里坐镇。
要近六月了,天气早就热起来了,季衡到书房的时候,额头上出了一额头汗,张先生看到,就让伺候的小厮赶紧给端了水拿了巾帕让他洗脸,又让端了茶水来他喝。
季衡收拾了一番后,脸蛋依然带着十分红晕,在椅子上坐好后就问张先生,“不知是不是有什么要紧事?”
说起来,张先生对季衡,比季大人对季衡还要亲昵多了。
季衡最开始并没有完全理解季大人,一直认为季大人对自己根本没有多少父子之情,无非是嫌弃自己的身子不男不女,能利用则利用。
现在和季大人相处得久了,季衡也对季大人对他的感情也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
季大人是个什么都不多说的人,即使他对季衡有着深厚的父子情,他也不会说。
季衡知道季大人即使至今,也没将自己当成能够传宗接待的长子,但是,他对自己,也并没有少了父子情。
季大人爱璎哥儿,是因为璎哥儿要给季家传宗接代,也许,季大人将来还会要璎哥儿将儿子过继给说不定没有生育能力的自己做儿子的。
人对小儿子总是要宠爱些,对大儿子则要求严格,季衡想明白这个后,至今对璎哥儿也没有了最开始的嫉妒之情。
季大人对自己的重视,也的确是对长子的重视。
而他对自己不远不近,公事公办,可能还有他不敢得罪自己的意思,毕竟自己最近和皇帝的关系越来越近了,他也要仰仗着自己。
在有着各种利害关系的时候,单纯的感情总会有些变化的。
和季大人之间的关系,季衡觉得和一般父子情是越来越远了。
但是前阵子听到季大人对张先生说让他扶持自己的话,季衡当时虽然没有任何一点表示,心中却依然起了些涟漪。
而张先生对季衡就不同了,他不知道季衡的身体状况,对他,反而要多一些亲昵。也没有季大人的那种有所顾忌。
77、第六十章
张先生看季衡一张嫩嫩的脸蛋红扑扑的,眼睛黑亮,这种时候才带上了孩子的稚嫩,他有时候自己都要好奇,为什么季华云能够生出季衡这样容貌秀丽却心思过于成熟的孩子来。
张先生收起在季衡脸上的目光,说起正事来,“方才有人来报了,说查到了吴王府的二殿下的藏身之处。”
季衡一听到,眼睛就是一亮,但是面上却依然是稳妥的沉肃,问,“张先生能够说一下详情吗?”
张和廷便将从杨钦济入手跟踪,从而知道杨钦济换装去了城东的桂树巷子的事说了。
又说,“只是知道杨钦渊是在桂树巷子那一带住着,具体在什么地方,还要再探查。”
季衡神色沉稳,道,“确定他在那里,事情就好办多了。我记得桂树巷子那一带是烟花之地,是吗?”
张和廷笑着点了一下头,心想季衡小小年纪,知道这些倒不含糊。
季衡看出了张先生的调笑之意,就有些赧颜,但是面上却表现得不以为意,道,“既然那里是烟花之地,乱一些也没有办法。我之前看了京城地图,桂树巷子那一带引了河水过去,若是起了火,倒是容易扑灭的,而趁着火灾之乱,处理掉吴王府这位多谋的二殿下,恐怕连他自己也会意想不到。”
张和廷愣了一下,已经收起了任何一点玩笑心思,他想到季大人对季衡的评价,此子现在年岁小,有着慈善之心,若是将来没有了慈善之心,恐怕连皇上也是无法节制他的,那时候不知是季家的福还是祸。
张和廷一时没有说话,季衡继续说道,“桂树巷子周围有大桂河,小桂渠包围,大桂河宽广,可以阻隔火势,断然不会让火势往城中蔓延开来,小桂渠从桂树巷子穿过,水可以用来灭火,而桂树巷子往东边,就是京城最大的仓货街,这里引水隔火,而且修建有高高的火墙,京城里出过那么多次火灾,这里也没有被烧过,桂树巷子被烧了,火势也不能往东边蔓延的。再说,桂树巷子是烟花巷,这里鱼龙混杂,不少大臣也是这里暗地里的常客,说不得就是在这里,吴王府二殿下才活动得那么如意,即使这次不能借着火灾灭了这位二殿下,也会毁了他的藏身之所,何乐而不为。”
说到这里,季衡也知道自己可能做法太激进莽撞了,所以张先生才一直没有同意,然后他就又说道,“这个只是一个预想,请张先生再做定夺,然后报给皇上知晓了,皇上定夺了,才能实施。但是让在桂树巷子监视的人,监视虽然要紧,不要打草惊蛇更要紧。”
张和廷此时才点点头,“你的这个想法十分合理,事不宜迟,你明天进宫,就同皇上说了,看皇上什么意思。”
季衡点头应了,又问张和廷还有什么事,张和廷说,“再就是你父亲的事情了,他在江南遇到了几次刺杀,好在是全身而退,让咱们不要担心,他也给你母亲写了信,不知写的什么,你去问问你的母亲,就知道了。”
说到这里,他又拿出一个香丸递给季衡,“这是他给皇上的密信,你明天带进宫给皇上。”
季衡接到了手里,那封密信,是被封在一个蜡丸里面的,蜡丸外面裹着一层香料,做成了一般人带在身上的香丸样子,季衡接到手里后,就从颈子上取下戴在胸前的荷包,将香丸放了进去,放好后要和张和廷道别准备回内院时,突然想到什么,又转回来,说道,“不知大哥二哥最近如何?”
大哥二哥,是指张和廷的大儿子二儿子,二儿子其实还是季衡的大姐夫。
张和廷笑了一下,说,“都还好。你姐夫本让他在扬州书院读书不要回京的,但是江南现在局势紧张,你姐姐又刚生了儿子,也就让他回来了,才没回来多久,之前来拜访过太太了,你那时候没在家。”
季衡笑了一下,说,“姐姐为我生了外甥,因我是男丁,也没有过去看,只等百日酒时才能去了。姐夫也有些日子没见到,不知他如何了。只是之前知道他和翰林院几位大人的公子,还有邵家的公子走得近,不知最近如何?”
张和廷听他这么说,就知道季衡跟着皇帝,恐怕知道更多他们也不知道的机密,也许翰林院那几位大人和吴王有联系,以后免不了遭殃的,张和廷对季大人不可谓不知心,完全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架势,但是他家的儿子,他有时候却不免没有太上心。
张和廷沉吟了一阵,说,“天气也热起来了,最近就让他带着你姐姐到乡下庄子里去避暑,孩子不到周岁,不要回来。”
季衡又和他说了两句,这才出书房走了。
季衡一路想着事情,由抱琴撑着伞遮阳回到内院,进了堂屋,听到许氏那边次间里说话的声音,不由多看了一眼,荔枝就上前来,小声对他说,“是四姨娘在。”
季衡没在意,说,“准备浴汤,我洗个澡。”
荔枝看他不在意,不免就又小声提醒了一句,“是三姑娘的婚事。”
季衡这才愣了一下,看向荔枝,荔枝看他果真起了精神,就抿嘴笑了笑,说,“奴婢去为少爷准备浴汤去。”却不说三姑娘的婚事到底怎么了。
季衡心想这丫头什么时候也这么会故意挑人的趣味了,但是也没说什么,他觉得自己满身汗,必须洗个澡才好。
季衡在荔枝和桂圆的伺候下洗头,他头发长长了,早就到了腰下,有时候也是要修一修整的,最近却没有修整,不由就让他觉得有点过长了,在总算洗完后,他就说,“什么时候将头发再剪一剪才好。”
桂圆是个爱美的小娘子,无不羡慕地说,“大少爷,您这头发实在是好,剪了多可惜。”
季衡就说,“这样长在头上,每日里要梳理也麻烦,洗头也麻烦,总归不方便。等干了,今日就剪了罢。”
荔枝说,“这可得问了太太才行。”
季衡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以前也是许氏操持剪刀剪的,便想着问了许氏就剪。
让两个丫鬟都出去了,他才自己洗了澡,换了一身衣裳,将那重要的荷包又检查了一遍才又戴上,叫荔枝进来收拾脏衣服的时候,他坐在贵妃椅上,一边喝调气的蔷薇花露茶,一边才问道,“三姐的事情,是怎么回事。”
荔枝娇俏地撇了一下嘴,说,“还以为大少爷您不会问了。”
季衡有点不满地说,“你就赶紧说吧,有一句没一句的,我就不听了。”
虽然季衡这话也不显严厉,但是还是让荔枝心中一颤,赶紧说道,“三姑娘也有十五岁了,该说婆家了。前阵子,三姑娘去大姑娘婆家张先生府上看大姑娘,没成想偶然撞上了大姑爷的好友,说是邵家的公子,邵家公子大约是看上了三姑娘美貌,之后就让人来探望三姑娘的情况了。”
季衡眼神沉了沉,喝完了水,将手里的水晶杯放到一边,就问,“邵公子?邵归?”
荔枝撇撇嘴,“奴婢哪里知道邵公子的名讳呢,大少爷您在外面,总会比奴婢知道得多些。”
季衡想到三姐儿的心高气傲,而且那么想入宫,以小皇帝的深沉心思,三姐儿入宫可不是个好出路,而邵家虽然现在和赵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毕竟是大族,皇帝有要用他们的意思,所以他家也不一定会受赵家牵连,邵归他虽只见过一面,但邵归却和赵致礼关系非凡,三姐儿嫁给他倒是不错的。
他便又问,“那你有听到母亲和四姨娘是个什么意思吗?”
荔枝道,“太太没有说什么,四姨娘自个儿不乐意。”
季衡愣了一下,“为何?”
荔枝已经将季衡的衣物都叠好在洗衣篮子里放好了,绕过屏风来到季衡跟前,小声说,“邵家公子已经有定好的正妻了,三姑娘过去,只能做妾。大姑娘都能嫁给一个嫡子,三姑娘怎么就要去给人为妾呢,虽然奴婢听说邵家是公侯之家,但也不能这么为难人的。”
季衡一听居然是这样,就觉得邵归真是太没诚意了,便说,“三姐儿人不差,的确不该给人为妾。”
没想到荔枝还是不满,道,“就是人差,咱们姑娘也没给人为妾的道理啊。”
季衡苦笑了一下,点头说,“你说得对。”
荔枝在季衡跟前久了,而且一直伺候季衡,以后说不得要给季衡做通房,只有两个人在的时候,她就有点没大没小,说,“大少爷,您最近总是沉着脸,说话就跟老爷一样的,奴婢都不敢同你多说,开个玩笑也不敢了。您这下笑一笑,奴婢胆子才能大点。”
季衡愣了愣,心想居然是这样吗,不由说,“你胆子还不够大啊,我都怕你了。”
把荔枝逗得笑了起来。
季衡的头发也晾得差不多干了,让荔枝给自己梳顺简单挽了起来,他就起身往许氏这边来看情况。
作者有话要说:对于七郎不招人爱,倒是很出乎我的意料的。
难道是我的审美已经和大家相差如此之远了吗,我一直觉得他挺可爱啊。
七郎没心没肺地肆意生活,难道不正是因为有季衡的保护吗,要是有季衡在,七郎还活得很苦逼,那季衡自己都该十分内疚了,七郎对于季衡来说,是他的弟弟和孩子一类的存在。
七郎并不是要对季衡有大用,他才值得季衡对他好啊,只要有七郎这么一个存在,季衡就会对他好。一个人陪伴另一个人长大,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了。而七郎对季衡来说,才是一个最纯粹的存在,许氏是希望儿子好的,所以季衡也会压力很大,皇帝和赵致礼季大人,都是因为季衡优秀,所以才在最初对他另眼相看,而对许七郎来说,无论季衡怎么样,是否变丑,是否有能力,是否骂自己管自己,他对他的感情都没有变过。
所以我不明白七郎到底哪里不好了,再说,他才十二三岁呢,被宠着长大,难道不该幼稚一点吗。
还有就是季大人的问题,虽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人很多时候还是会变的。
78、第六十一章
季衡到许氏这边时,四姨娘还没有走,看到季衡进来,她就起身来对季衡福了一礼,季衡赶紧回了礼,又对许氏请了安。
许氏对他招手,说,“到母亲身边来坐着。”
季衡只得过去了,在许氏身边坐下。
四姨娘此时也不好多待,就起身说,“太太,那奴婢先告辞了。”
许氏就说,“这事,我会再好好考虑的,不仅是我,我也会告诉老爷,让他做定夺。三姐儿的婚事,你当知道,现下也不仅仅是她的婚事了,这也关系着咱们家。老爷以前做事为人低调,倒还好,现下大家都知道他是皇上跟前的人,咱们家也是被人盯着的,一举一动,都不能如以前一般随性了。”
四姨娘点点头,又说了几句礼节上的话,这才离开了。
她走了之后,本来面无表情的许氏脸上神色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
她带着笑容地看着季衡,摸了摸他的头发,又握了握他手,自己的儿子,无论怎么看,无论怎么摸,都是最好的,笑着说,“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先来娘这里说话。”
季衡也笑了,说,“最近热呢,下午没上课,去外面办了事。回来一身汗,就先沐浴换了身衣裳才过来,以免一身汗气反而将母亲您给熏着了。”
许氏捏了季衡的面颊一把,略带婴儿肥的白嫩面颊,总是惹人手痒的,虽然季衡已经长到十一二岁了,人也大了,很少再有人敢往他脸上伸手了,但是许氏还是喜欢捏一捏他的,在母亲跟前,他自然也不好躲避,就只得由着她捏。
许氏说,“这天也热了,要是你不必进宫的话,咱们娘儿几个到西山庄子上去避暑,那该多好啊。”
季衡就说,“母亲您去避暑去吧,我这么大了,在家里,又不会不便。”
许氏道,“我这一个人去西山避暑,又有什么意思呢。我看你几个姨娘和姐妹在家,闹得我倒心烦,让她们去避暑去吧,家里人少,我倒心静些。”
季衡笑了笑,说,“她们也是巴不得母亲您让她们去避暑的。”
说到这里,就又问道,“刚才四姨娘在这里,是说三姐的婚事吗?”
许氏因此脸上的笑容又收了一些,叹道,“怎么不是呢。三姐儿也十五岁了,该找婆家了。你爹是个大忙人,以前在京里时,虽然住在一个家里,也是十天半月才能见一回的,现下他下了江南去,还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呢,你三姐的婚事,我可不想做这个主,既烦了我的心,又讨不了好,就先等你父亲回来了再说吧。”
季衡道,“等父亲回来再说也好。不过我听说邵家的人来探问了三姐的情况。”
许氏听他说这个,就又笑了一下,道,“是荔枝那丫头同你说的吧,这个丫头,倒是什么都对你说。邵家的确托人来问了你三姐的情况。”
季衡问,“是邵家哪位公子?”
许氏说,“是西宁侯二爷家的嫡长子,叫邵子南的。听说倒是一表人才,我本还想这倒是一门好亲,就没说应,也没说不应。之后才知道这位邵子南已经有正妻了,真是胡闹,难道咱们季府的庶小姐,也只能是给人做妾的吗。做妾其实也没什么,只是你以后要入官场的,虽说是庶姊,到底是给同僚做妾,你别遭人诟病了。四姨娘还以为我是要答应,马上跑到我跟前来说,三姐儿断然不给人做妾的,好像我是要为难她们娘两一样,闹得我头疼。”
季衡赶紧拿过旁边的扇子给许氏打扇,说,“事情原来是这样。那母亲您就不要管了,说父亲回来再定夺吧。”
许氏笑了笑,“咱不说这事了。娘看你最近又长了些,春日里做的那几套夏衫,穿着虽好看,但却显得有点短了,过几日又让绣坊里的师傅来给你量量身做衣裳,七郎也要再做几套。”
季衡有点头疼,许氏对做衣裳这件事十分热衷,季衡每年都穿新衣,几乎就没穿过旧衣裳,那些旧衣裳,许氏也没让拿去送人,都放在箱子里,季衡觉得实在浪费。
季衡于是赶紧转移话题,说,“张先生说父亲写了信回来,写的什么呢?”
一般妻子等到丈夫的一封信,恐怕得开心得笑几日,许氏却是不以为然,道,“不过是报平安罢了,让咱们在家里低调为人,不要出什么事,好好约束家奴,少出门,夏日炎热,最好将女眷们送到山上避暑,秋日里再让她们回京,璎哥儿身子差,六姨娘对孩子又不心细,再安排一个奶娘才好。如此罢了。”
季衡也觉得季大人写这些的确忒没意思,就摇摇头,嘀咕道,“父亲写信总是很死板的。”
许氏倒是被他逗笑了,“那该说什么才不死板。”
季衡心性稍稍活泼些了,就说,“前阵子读到诗里说,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据说父亲当年作诗不错,也当写两句留世才好吧。”
许氏被他逗得笑得前俯后仰,说,“你父亲他写这个……他只会画押,写,斩立决罢。”
把季衡也逗笑了。
不知道是不是身体有所发育,季衡以前几乎不想以后的婚姻生活,现在却想了一下,心想要是以后有个两情相悦的妻子,写情书其实是必要的,不然看看他的母亲,每日里在内院里多无聊,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只能围着儿子转,丈夫写封信要是没有一点情趣,那就更是没有一点趣味了。
季衡第二日进宫,皇帝借口天气炎热胸口发闷,便不上课。
季衡被皇帝召到了麒麟殿伴驾,就将季大人带给皇帝的密信给他了,又和他说了杨钦渊被找到了的事情。
对于季衡提出的放火桂树巷子的事,皇帝迟疑了一瞬,也就答应了。
而季大人的那封密信,里面是用很薄的一种油纸写的字,字不是用笔墨写的,而是一种很尖的针,字十分小,要将油纸铺在黑色的布上,季衡再拿了放大镜给皇帝,这才能够看。
放大镜算不得十分稀罕的物件,但是也并不普遍,这是季衡让许大舅从广州买的,这用油纸写字的法子,也是季衡提供给季大人的,用来传递消息,倒是不错,一般人拿到这个油纸,也看不出上面是什么东西。
皇帝看了信,又让季衡看了,就说,“你父亲说吴王曾经重金得过一种南洋的毒药,吃了短时间内没有中毒的迹象,但是会在十几日内衰弱而死。吴王现在被逼到绝境了,恐怕是会出阴招了。”
季衡道,“最近要更注意才行。既然是难得的毒药,吴王恐怕也不会轻易让人使用,四殿下最近经常出宫,说不得毒药现在已经在他身上。”
皇帝看了季衡一眼,道,“现在倒是不好处理他的。太后还在指望他做人质呢,太后却不知对我这个皇叔父来说,儿子远远没有帝位来得重要。”
季衡心里沉了沉,没有细思就说,“要不先下手为强,将他处置了吧。”
季衡在说完后,瞬间心里就是一咯噔,又起了沉痛的感觉,毕竟杨钦济也还只是个孩子。
他的心揪成一团,却也知道,这时候,真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了。
他看着皇帝,突然有些发冷,他想到荔枝说的话,荔枝说他越来越像季大人,都害怕起他来了。季衡自己也有些怕自己了,季大人也在忌惮他,不知道皇帝是不是也要害怕他了。
季衡想,他在皇帝跟前出了这么多阴暗招数,不知道皇帝对他是不是在不久的将来就要鸟尽弓藏了。
他突然不敢看皇帝,只得将脸转向了窗户,窗外的夏日阳光,透过窗玻璃,有些刺眼。
皇帝本在沉思,突然发现季衡安静了下来,季衡的眼神幽深里又带着些忧郁,让他一时有些迷惑,问道,“君卿,怎么发起呆来了?”
季衡对他笑了笑,说,“只是想到微臣在皇上跟前想了这么多阴暗招数,以后见弃于皇上,可不知如何是好。”
皇帝怔愣住了,对上季衡略有些惶然的眼睛,他心下一痛,他犹记得在之前要收服他身边的大太监李安濂时,李安濂在地上磕破了额头,季衡就表现出的不忍,但是这些日子过了,季衡为了他,做了多少流血要命的事情,他一时没说话,只是看着季衡,好半天,才突然起身走到季衡跟前去,他伸手抱住了他的肩膀,紧紧搂住他,嘴唇贴在他的头发上,说道,“我永生永世不忘你是为朕做的这些,绝不会弃你。”
虽然季衡知道皇帝的话,都是此一时彼一时的,但是他此时能这么说,季衡也就满足了。
皇帝站在季衡的跟前,静静看着他,季衡只有十一、二岁,但是已经没有孩子的稚气,皇帝不知道他到底为什么会如此老成,犹记得三年前第一次见他,季衡的那份沉静如冬日皎月的姿态,皇帝有些心疼了,想到季衡从小并没有在京里长大,而是不得父亲重视在扬州长大的。
皇帝什么也没说,他捧住他的手,很想亲吻他的眉眼,亲吻他的鼻子,还有他孩子的花瓣一般娇嫩的唇。
这种渴望紧紧揪着他的心,让他只好放开了季衡的手。
季衡为他做了这么多事,虽然这些是忠心的臣子该做的,但是,他对季衡含有的心思也太龌龊了些,那是亵渎了他的这份忠心。
杨钦显作为皇帝,读了那么多史书,对历史上的那些皇帝身边佞臣的故事,也不是不知道的,他真不想将季衡摆到那个位置上去。
虽然他现在真的非常喜欢他,他身边没有任何人,有季衡让他信任,让他想要接近。
刚刚萌芽的这份感情,杨钦显不知道自己会持续多久,他要立后的事情,其实已经提上了日程,将来他身边还会有很多人,而季衡则是一旦被他玷污,就再也洗不干净了。他不能这么去做。
季衡的这句话,皇帝明白,那是季衡怕自己将来不会再信任他。
君主和臣子,总会有相疑的时候,到那时候,季衡必定会战战兢兢,一如此时对他说出这种话。
皇帝想到那一天,此时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痛苦。
他只能不断保证,“朕定然不会,朕不会和你之间生出罅隙。”
79、第六十二章
第19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