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节
重生之出魔入佛[下半部] 作者:柳明暗
第25节
清怀大和尚好笑地看得净乐沙弥一眼,却没说什么,只转过头来请净涪安坐。
净涪坐定后,谢老太爷亲捧了茶过来。
他手中的第一盏茶,给的不是初来又地位不凡的清怀大和尚,而是净涪。
净涪抬眼看得谢老太爷一眼,无声合手,点头谢过。
谢老太爷只是笑笑,与净涪说道:“比丘请。”
清怀大和尚也看得谢老太爷一眼,只“呵呵”一笑,并不生气。
上完茶之后,虽是谢府的主人,但谢老太爷也没在这厅堂中多停留,只与堂中的僧人们合掌一礼,说道了两句,便退出去了,完全地将空间留给了他们。
纵是因吴国朝廷里汹涌的暗流找上门来,清怀大和尚却半点没提这茬事,他捧了茶盏在手,撩起眼皮看着净涪,目光含笑。
“这些时日,比丘在吴国可还顺遂?”
净涪含笑点头。
若只是以此打开话题,这话清怀大和尚这个地主问着没有问题。但问完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之后,清怀大和尚却半点没提吴国外廷内宫里的那些事情,而是又问道:“我看比丘在此地大有所得,不知比丘可愿在此开讲一次法会?”
法会?
净涪闻言,抬眼细看了清怀大和尚一眼。
清怀大和尚面上眼底半点异色也无,反倒坦荡真诚。
净涪放开目光,将清怀大和尚侧旁的那位小沙弥表情都收入眼中。
这位净乐沙弥的期盼渴望都写在了脸上,叫人一眼看得明白清楚。
净涪笑着摇了摇头。
清怀大和尚叹了一声,说道:“真是可惜。我还以为能听一听比丘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呢。”
他身侧的净乐沙弥也是无比失落,那气机颓唐得就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样。
净涪笑了笑,站起身来,捧出几张写着文字的薄薄纸张递了过去。
清怀大和尚脸色一整,也一整表情,端正严肃地从椅上站起,双手接过那几张薄纸。
他低眼一扫,果然从那第一张薄纸上看见几个笔墨虬庭的文字。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净乐沙弥见净涪和清怀大和尚两人的表情动作,面色立时一整,也跟随着清怀大和尚一道,站了起来。
清怀大和尚双手接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他虽因着位置关系,没能看清那纸张上的文字,但也还是恭恭敬敬地向着净涪合掌拜了一拜。
清怀大和尚的目光才刚扫过那第一页纸张,便再挪不开去。
他抬起手去,翻开那一页薄纸。
净乐沙弥就站在清怀大和尚身侧,这样的距离太近,他清晰地看见他师父抬起手的时候那根本就在发颤的手指。
然而,这只是一开始。
等到清怀大和尚的手指真正捻定在那一张薄纸上的时候,他颤抖的手立时就稳了,稳得几如磐石。
净乐沙弥下意识地望定着清怀大和尚手掌上托定的那几页薄纸,然后不可自抑地吞了吞口水。
净涪抬眼望向他。
净乐沙弥回过神来,正迎上净涪的目光,脸颊一时又涨得通红。
他不敢看净涪,只垂下眼睑,避开净涪的目光。
净涪只笑得一笑,看着净乐沙弥的目光依旧平静。
净乐沙弥等了等,到底收拾了心情,又抬头望向净涪。
净涪见他望来,抬手指了指清怀大和尚手上捧着的那几张薄纸,眼带询问。
净乐沙弥循着净涪的手指方向望去,望见清怀大和尚的模样,一时竟愣住了。
他的师父,吴国皇寺里镇守着藏经阁的大和尚,整日和阁中部部经典首在一处的师父,如今居然只捧着几张薄纸看得入神……
净乐沙弥的目光从清怀大和尚的手一寸寸上移到他的脸,最后停在了他的眼睛上。
那双眼睛啊,满是沉醉和赞叹!
净乐沙弥的心静了下来,他回头迎上净涪的目光,合掌与净涪说道:“如此,多谢师兄。”
净涪笑着摇摇头,还自身上的随身褡裢里捧出几张薄薄的纸张来,双手递予净乐。
许是感受到了净涪此刻的郑重,又或许是因为他师父里平常的教导,净乐沙弥也是正色合掌与净涪拜了一拜,才双手接过了那几张薄薄的纸张。
见得那第一张纸张上的几个文字,净乐沙弥便知道他师父此番情态所为何来。
因为他此刻的心脏也是跳得那般失律,像是要从心腔里跳出来一样。
净涪看着清怀、净乐这对师徒用如出一辙的郑重态度翻开这几张薄薄的纸张,虔诚而细致地翻阅那上面的经文,也不打扰,退回到他自己的位置安静坐下。
净乐到底只是一个沙弥,修为、眼界和底蕴积蓄都不够,只看得他手上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阵,心中便有杂念层出不穷。
纵然心底不甘,净乐也还是继续将那最后的一部分经文在心底默诵完成,才将心神从那经文中记载的佛理抽出。
净乐小心翼翼地将那几张薄纸妥帖收好,又看的他师父一眼,才望向那边厢的净涪。
净涪见他望来,抬起目光也看向他,顺手指了指净乐身后的位置,示意他坐下。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净乐才记起自己还愣愣地站在那里。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却也没说话,只小心翼翼地退了回去,就怕一不小心打扰到了他侧旁还沉浸在那经文中的师父。
净涪与净乐边坐边等。
等得一会儿,见清怀大和尚一时半会是真的抽不出心神来,净涪也就不再干等了,自己从随身褡裢里抽出一部经文来,慢慢地翻看着。
净乐沙弥看见净涪动作,自己想了想,又偷瞥得清怀大和尚两眼,想起自家师父往日里的事迹,也重新捧出了他先前才妥帖收好的那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虽还是残缺不全,但就只是这几张薄纸上写着的几个片段,也别有一番其他滋味。
到底是什么滋味,净乐沙弥不知道,但他却能体会得到,这种滋味和《佛说阿弥陀经》大有不同。
第489章 无题
净涪一页一页慢慢地翻着经书。
然而此时他的识海世界里,并没有如外人所见的那般平静。
魔身收回打量清怀、净乐师徒的目光,望定佛身,颇有兴趣地问道:‘你真就觉得这大和尚和小沙弥可以将天静寺的佛统和妙音寺即将立下的佛统融汇一炉,自成一家?’
佛身也正凝神观望着清怀大和尚和净乐沙弥的反应,‘并不确定,但我隐隐觉得,应该就是他们这么一脉了。’
这一脉的意思是,能将两门佛统融汇的人,不一定就要是清怀大和尚和净乐两人,还可能是净乐的弟子或是徒孙。
魔身听见佛身这般说法,又看得那边厢沉浸在新得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里的师徒两人一眼,才收敛了心思。
佛身倒是定眼观察着这师徒两人,看着他们头顶虚空处,许久没有挪开目光。
虽然天静寺一脉法统的些许根系被慧真删改,但根底还是未变,还是佛门一脉。天静寺的法统是佛门一脉,妙音寺的自然也是。既然都是一脉,那最根本的地方必定是相通相同的。
他想看看,这相通相同的两脉法统,到底能不能同参。
而眼前的这一对师徒,哦,他们的这一整师脉,就会是最好最合适的试行者。毕竟……
他们师徒一脉的修行似乎已经生出了这样的苗头不是?
魔身收敛心神入定修行,佛身观察着清怀师徒两人,净涪本尊则没有理会外事,只专注于手上的那一部佛经。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谢老太爷估摸着时间,往这厅堂里送了几壶茶。但他每次来去都是轻手轻脚的,生怕一个不小心打扰到了这边入神的三个僧人。
夜色将将降临的时候,谢老太爷亲来给他们这边厅堂点亮烛火。他才刚进来,便见到了抬眼往他这边方向望来的净涪。
净涪站起身来,合掌与谢老太爷行了一礼。
谢老太爷连忙放下手中托着的满满一盘烛火,与净涪合掌还得一礼。
两人动作都是轻悄无声,那边厢入神的大和尚小沙弥也没注意到他们。
谢老太爷轻舒了一口气,望定面前的净涪,眼带询问。
净涪与他摆摆手,又指了指天色。
谢老太爷见多识广,见净涪这么一指,便明白他的意思了。
谢老太爷也没去询问到底需不需要他为净涪准备静室完成晚课,只单掌一引,示意他自便。
净涪到他们谢府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一切起居都已有人安排妥当,并不需要他再来过问。
净涪笑着与谢老太爷点头,便抬脚出了这处厅堂,一路回谢家三房的院子去。
他还在路上遇见了谢景玘。
谢景玘显然也是才从外间归来,身侧跟随着一位面相机灵的书童,书童身上还背了个书箱。
谢景玘没料到会遇到净涪的,他愣了愣,才回神来与净涪合掌见礼,“净涪比丘。”
净涪笑着还了礼。
谢景玘顿了顿,倒是没再和净涪多说什么,领着书童给净涪让出路来,低头道:“比丘先请。”
净涪点头,也真的就穿过长廊离开了。
留下谢景玘和书童站在原处。
谢景玘愣愣看着净涪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半天没有个动静。
他身后的书童见着,想到了早前一段日子夫人叫他过去吩咐他的话,踌躇半响,到底低声唤回了谢景玘的心神,“少爷,少爷……”
谢景玘定了定神,回头看得书童一眼,语气少有的烦躁,“怎么了?!”
书童缩了缩脖子,但还是问道:“少爷,天色暗了,还开始起风……”
这时候,也确实有一股冷风卷过长廊,吹得长廊周遭栽种着的花木枝叶晃荡。
谢景玘收回目光,转身带了书童离开,“走吧。”
正如父亲所说,就算他有那样的资质和机缘,他到底放不下谢家,放不下父母,放不下胸中的抱负……
既然如此,又何必巴望着另一条路的风景?
净涪早没将谢景玘放在心上,他一路前行,到得谢家三房院门外,便有谢远迎了上来。
“比丘回来了,可是要准备晚课了?”
净涪点头还礼,谢远便走前一步与净涪带路,边走他边低声询问净涪道:“比丘,少爷他此时还在睡,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净涪带着点笑意摇头。
谢远松了一口气,没再多问,只在自己心底盘算该为谢景瑜准备什么,才好让他更舒服一点。
嗯,热水是要的,少爷在地上至少躺了一天了,是该好好洗一洗。另外,膳食、清茶也要备着,不然清醒过来的少爷会饿了,再有……
净涪只看得谢远一眼,便知道此时的谢远都在盘算着些什么。但既然谢远没有打扰到他,他也就不多理会。
谢远送净涪回到给他预备的云房便离开了。
净涪目送他离开后便关了门,自己拿案桌、蒲团、香炉布置出了一个合适的角落,又用净水洗过手后,才将一尊佛陀金身从他的随身褡裢中请出来,供奉到案桌上。
他取出线香,就着烛火燃起,又捧了线香在手恭敬拜得三拜,才将飘着烟柱的线香cha入到佛前佛香炉中。
如此忙活过后,净涪才在佛前的蒲团上坐了,拿出木鱼来敲经。
不过这回,他敲的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而只是《佛说阿弥陀经》。
经文敲响,虽声音只飘在这云房左右,但沉睡在静室之外的谢景瑜、五色鹿和还在那还沉浸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义中的清怀大和尚、净乐小沙弥,却都仿佛听到了这一阵阵平缓舒畅的木鱼声,舒缓了眉眼。
净涪只一心一意地敲经,并不理会这诸般外事。
忙活完晚课之后,净涪简单地梳洗过,便在佛前入了定。
待到他从定中清醒过来,却恰是东边露出一片白的时候。
简单收拾过之后,净涪开门往外间看得一阵,倒也不出去,而是重新回到了佛前的蒲团上落座,还拿过木鱼来敲经。
他敲的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往常并无异样。但当第一声木鱼声响起的时候,净涪就察觉到今日与往常的区别了。
今日除了他自己之外,这谢府范围内,还有三人也在同一时间开始早课。
净涪知道他们都是谁,但他没在意,更没分神,只拎着木鱼槌子,专注地一下下敲着木鱼。
身前的木鱼、手上的木鱼槌子、耳边的木鱼声、心中的诵经声,此般种种汇聚在一起,便是此时净涪的整个世界。
做完早课之后,净涪自是还如往常般地收了木鱼和木鱼槌子,另一边厢的清怀大和尚和净乐小沙弥却都是心潮汹涌,久久未能平复。
直到谢老太爷自外间进来,他们才收敛了心神,与谢老太爷说话。
净涪出了云房,迎面碰上的就是来寻他的五色鹿和谢景瑜。
五色鹿见得他,眼睛一亮,便要像往常一般走到净涪身侧,但它还没有动作,就被净涪一眼镇在了原地。
只是寻寻常常的一眼,明明不带任何意味,但五色鹿却就是不敢上前,只能低垂着头立在原地,呜呜低鸣。
谢景瑜一时也没敢上前。但他不比五色鹿,五色鹿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他却不知,所以即便心中有所预感,他还是能够鼓起勇气往前迈出一步,强撑着与净涪合掌一拜,口中称道:“弟子拜见老师。”
净涪也知谢景瑜无辜,也不想不教而责,便与他点了点头,示意他跟上。
五色鹿低垂着脑袋在原地站了一会,感觉到净涪只扫了它一眼,便要领着谢景瑜去往外间,心头一紧,连忙抢到净涪身侧,与他低低地鸣叫道歉。
“呦……呦……呦……”
净涪没看它,脚步不停。
谢景瑜小心地瞥了瞥净涪,虽面上还如先前平静,但心底却开始惴惴。
老师……生气了。
是鹿师兄做错了什么?
谢景瑜下意识明白,五色鹿的疏漏应该是着落在它为他寻来的那两株灵草上。
然而,鹿师兄那是为了他才去找的……
谢景瑜给了五色鹿一个歉意的眼神。
五色鹿察觉到谢景瑜的目光,但它没敢在净涪面前顶风作案,只连连低声道歉。
谢景瑜也想求情,但他莫名觉得,如果他真在什么都不清楚的情况下贸然与净涪开口,那到时候被罚的就不只是五色鹿一个,还得算上他。
可是……
谢景瑜一咬牙,到底低声开口道:“老师,鹿师兄它……”
净涪看了他一眼。
谢景瑜却还是道:“是弟子请的鹿师兄,鹿师兄耐不住弟子请求,才在未请示老师之前妄自作为的。便是有错,也是错在弟子身上,老师……”
净涪始终没有表态。
五色鹿看得谢景瑜一眼,又偷偷地看了看净涪,正对上净涪随意瞥下的目光。
它猛地垂头,再不敢作声。
谢景瑜见得,也立时闭紧了嘴巴。
一行人彻底安静了下来。
但和净涪与平常一般无二的平静比起来,五色鹿和谢景瑜倒是明显更忐忑。可他们不敢再说什么做什么,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净涪身后。
净涪带着他们转过长廊、门户,去往昨日他与清怀大和尚、净乐小沙弥见面的那个花厅。
而这会儿,清怀大和尚也正领着净乐沙弥等在那里。
陪着他们一道的,除了谢老太爷之外,还有今日休沐的谢四郎谢嘉本。
清怀大和尚正与谢老太爷和谢嘉本闲话,忽然停住话头,笑望着花厅的门户。
净乐沙弥见状,也满怀欢喜地往门边望去。
果然没让他等多久,净涪并自外间跨步走了进来。
跟随在他身后的,自是心下忐忑却在见到此间众人后立时摆出平静模样来的五色鹿和谢景瑜。
见得净涪进来,花厅里坐着的一众人等都站起身来,与净涪见礼。
净涪自也一一还礼。
便连五色鹿和谢景瑜也没拖沓,规规矩矩地和各人见礼。
落座的时候,谢老太爷和谢嘉本目光在谢景瑜身上转过一圈,心头俱各一叹。
他们两人都是宦海沉浮的人物,虽然不能说是炼就了一双利眼,但要仔细看一个人,还是能看出点什么来的。
正如此时,仔细见过谢景瑜的他们心中就已经明白了。自此以后,谢景瑜真的就只是谢景瑜,与他们谢家不会有太多的牵扯了。
事实上,他们想的还不妥当。
谢景瑜确实是从心底彻底放开了谢家,但到底,他与谢家之间的因果还没有斩断。从因果上算来,他还是谢家的谢景瑜。
但此时,谢家老太爷、谢嘉本乃至谢家和谢景瑜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是清怀大和尚需要与净涪确认的事情。
不过这会儿,清怀大和尚也不急。
他只和净涪闲话。
就像是他与寺里的其他师兄弟叙在一起闲话的时候一样,说说修行,说说弟子,说说功课。
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兴致尽了便转移话题。
哪怕他们两人中根本就只有清怀大和尚一个人说话,净涪只是听着,偶尔点头,偶尔摇头,又偶尔细想,清怀大和尚自己也能说得高兴,说得欲罢不能。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这花厅里的气氛好得让谢景瑜和五色鹿暂时缓了口气,脸上也带上了笑意。
到得后来,谢景瑜甚至还和净乐沙弥低声说起话来了。
如此天南地北地聊过之后,清怀大和尚忽然敛了脸上的笑意,郑重地问净涪道:“说起来,比丘也在这吴国好一段时日了,你可知道近日里这吴国朝廷内外发生的事情?”
听得清怀大和尚这话,谢老太爷和谢嘉本对视了一眼,就又各自收回目光,只捧着手中茶盏,低眉静坐,全不多话。
倒是谢景瑜,他心头一突,停下与净乐沙弥的话头,抬头望向前方的净涪与清怀大和尚。
净乐沙弥其实也猜到这里头有谢景瑜的关系,见他这般情状,也没硬拉着谢景瑜说话,而是和他一道,也抬头望向了前方。
但他却还是安抚地低声说道:“没事的,你且看着吧。”
谢景瑜感激地看了净乐沙弥一眼。
虽然在净涪和清怀大和尚天南地北地闲聊的时候他也在和净乐沙弥说话,但他也是有始终注意着净涪和清怀大和尚那边的,所以他自然也知道清怀与净乐的来历。
吴国皇寺的大和尚和沙弥,可是很早之前谢景瑜见都见不到的人物。在吴国这片地界上,清怀大和尚和净乐沙弥他们的话比吴国国君孙昌的怕还要管用。
五色鹿倒是没有谢景瑜那般忧心,在它看来,这世上还真少有事能为难得了净涪的。
它甚至知道,在净涪收下谢景瑜,应下谢景瑜请求的时候,他就已经料想到了今日,也早已有了准备。
五色鹿不担心这个,它担心的是自己该怎么向净涪认错才能让净涪原谅它。
这花厅里的众生相净涪和清怀大和尚都知道,但他们谁都没在意。清怀大和尚仍只定定注视着净涪,净涪也只迎着清怀大和尚的目光,然后点了点头。
清怀大和尚也不意外,他说道,“吴国内廷的薄贵妃娘娘服下了一株据说能让人长生不老的灵草,且已经开始恢复容颜,生机绵延。”
净涪沉默地听着。
五色鹿在一旁缩了缩脑袋,没敢作声。
清怀大和尚看得五色鹿一眼,又问道:“据说,薄贵妃娘娘手中还有一株同样药效的灵草。据说,薄贵妃娘娘手里的两株灵药,是出自净涪比丘之手。这些据说,可都是事实?”
谢景瑜听着,心中越发觉得不稳。
他似乎……
做错事了。
净涪看了谢景瑜一眼。
清怀大和尚也顺着净涪的目光望去。
一同望向谢景瑜的,其实还有刚刚与他说过一会儿话的净乐沙弥。
哦,还包括此前一直在装不存在的谢老太爷和谢四两父子。
谢景瑜心中明白,他迎着清怀大和尚的目光摇了摇头:“那两株灵草并不能长生不老,只是可以保人容颜不衰、身体康泰而已。而且……”
五色鹿也在此时冲着清怀大和尚叫了一声,“呦。”
“是我请的鹿师兄寻来的,和老师不相干。”
谢景瑜知道自己该是做错事了,也都能认,但他不想将他老师扯进来。
他老师虽年轻,模样看上去就不像是个长辈,但他确确实实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师长。
而且……
这本来就不关老师的事情,是他与师兄做的。
到得这个时候,谢景瑜也终于明白早先他去请五色鹿的时候五色鹿为何会是那种表现了,也终于明白为何老师出关见得他们会生气了。
他们做的事牵连甚大,可能一不小心就会招惹祸患。
鹿师兄明明也知道,却偏明知故犯。
花厅里的气氛一时变得厚沉而紧张。
除了净涪之外,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清怀大和尚。
在这种时候,清怀大和尚却笑了笑,扭头与净涪道:“净涪比丘,你看我的脸,像是来问罪的模样吗?”
听得这话,谢老太爷、谢嘉本和净乐沙弥齐齐松了一口气。唯独只有谢景瑜和五色鹿,扭头就去看净涪。
净涪仔细看了两眼清怀大和尚的脸色,郑重其事地点头。
清怀大和尚脸上笑意加深:“这可真是冤枉啊……”
清怀大和尚笑过之后,却是正色看着净涪,沉声问道:“比丘,cha手皇朝更替的因果,你可做好了接受的准备?”
净涪点头。
谢景瑜却扬声唤道:“慢着!”
清怀大和尚转头看他,问道:“哦?”
谢景瑜腾地从椅子上站起,两步走到花厅中央,合掌向着清怀大和尚拜了一拜,挺直背梁问清怀大和尚道:“小子有些问题想与大和尚请教,不知可否?”
“老僧我大概知道你想问的什么。”清怀大和尚笑笑,转头与净涪道,“看来比丘才刚将这孩子收入门下没多久,很多东西都还没有与他细说。比丘不介意的话,就由老僧越蛆代庖一回?”
净涪自然笑着点头。
既得了净涪的许可,清怀大和尚也就放开了手脚。
他也不忌讳旁边的谢老太爷和谢嘉本,完整而直接地将皇朝与修士、皇朝与佛寺佛庙之间的因果忌讳与谢景瑜说了一遍。
因为他有把握即便他都细说了,不该知道的谢老太爷和谢嘉本也还是不会知道。谢老太爷和谢嘉本两人也真的没有听到清怀大和尚的话,他们只看见清怀大和尚嘴巴张合,却就是没有听见声音。
谢老太爷和谢嘉本对视了一眼,还自安坐在位置上,并不妄图去探听些什么。
谢老太爷和谢嘉本看得见听不见,但谢景瑜却是完完整整地将清怀大和尚说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听进去了,还听得清清楚楚,明白无误。
到了这个时候,谢景瑜才知道他那一回应了薄婉君,到底都给他与五色鹿、净涪带来了什么样的麻烦。
他将他师兄、他老师扯入了吴国皇朝的因果之中。
他能猜得到薄婉君拿到那两株灵药都会怎么用,会在吴国上下掀起什么样的浪潮,他先前也并不在意。
毕竟吴国如何,朝廷如何,甚至是薄婉君、谢家如何,他都不甚在乎。
既不在乎,又如何会放在心上?
可是他不知道,他的纵容到底都为自家师兄和老师添了什么样的麻烦。
吴国这个皇朝、吴国的皇寺、佛门祖寺天静寺,这样三重因果俱都压了下来。可这三重因果找的不仅仅是他这个始作俑者,还有他的师兄,他的老师。
第490章 景瑜所请
谢景瑜混混沌沌的眼眸下意识地望向上首的净涪。
然而就在下一瞬,他浑身一个激灵,眼底浑噩尽扫,整个人都清醒过来了。
因为他看到了一双眼。
很静,很沉,不见半点涟漪。
他下意识地就吐出胸中的那口闷气,无声笑了起来。
老师……
净涪看得谢景瑜一眼,便自回过头来,望定清怀大和尚。
清怀大和尚将谢景瑜和净涪之间的种种尽收眼底,如今见净涪望来,他“呵呵”笑了两声,却又正色问道:“比丘既然已经做好了接受cha手皇朝更替因果的准备,那么……”
“比丘又打算如何了却你与我寺之间的因果呢?”
净涪抬手往清怀大和尚的方向一引,示意他将吴国皇寺,或者说,天静寺那边的决议说来。
吴国是天静寺辖下属国,吴国朝政若是他们自己乱起来的,那自然是无事,但若是因净涪cha手而成乱局,除了净涪自己需要承担这份因果之外,也是会累及吴国皇寺和天静寺的。
清怀大和尚也没多犹疑,直接将天静寺那边的决定与净涪说来,“稳定吴国政局,至少不能乱。”
‘南无阿弥陀佛。’佛身垂眸,开口道,‘天静寺这次处事确实公允。’
只要求稳定吴国政局,没趁机要求更多,确实算是公允。
魔身笑得一声,反驳佛身道:‘未必吧。’
他睁开眼,往恒真僧人所在一扫,‘他们这一次的要求确实简单,但真的就要求公允?若面对此事的不是我们,而是旁的什么人,真的能顺利跨过这一关?’
开玩笑。
治大国如烹小鲜,半点急不得,哪有说说那么容易?
再者,人心复杂,尤其是料理国务的人心思更是叵测。他们之间的谋算,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年轻能够应付得来的?一旦入了他们的坑,不从人身上撕咬下他们所有能撕咬的r_ou_,他们是绝对不会放过那人的。
至于身份,呵,在利益面前,谁又会真的在乎入坑的人的身份了?
反正作为佛门比丘,他需要守着条条框框的清规戒律,也不能真的将他们打杀了不是?
佛身撩起眼皮看了魔身一眼,‘但这本来就是我们该处理的事情。即便他们不和我们明说,我们也得拿出这样的结果来不是么?’
‘如此,如何又不算公允了呢?’
魔身哼哼一声,没再说话。
佛身看得,只低唱一声佛号,便也静默。
识海里的这番来回其实不过须臾,落在外间其他人眼里,也只是净涪听得他的话后权衡了一阵而已。
清怀大和尚就见净涪垂眼静默半响后又望定他点头。
清怀大和尚仔细打量得净涪两眼,见他面色始终平静,不显为难,心中却是叹了一口气,他低唱得一声佛号,到底与净涪提醒道:“若是能放手施为,稳定吴国朝局于我等不过是翻掌之事。但比丘若是打算亲身入局,却需记得,其一,绝不可以运使神通;其二……”
这里头的种种避忌,清怀大和尚都一一与净涪说全说细了。
他毕竟在吴国皇寺中修持多年,对这些事情就是比旁人熟悉。
到得最后,清怀大和尚顿了一顿,还是劝了他一句,“这吴国里的事情,比丘最好还是另请高明来处理的好。”
清怀大和尚很领净涪赠予他师徒两人两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情,这会儿替净涪盘算得很明白。
一来吧,净涪还需要往各地寻找其他散落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没那么多时间和ji,ng力在这里与吴国朝局空耗;二来吧,净涪一个在寺中修行的年轻比丘,纵然眼界、智慧、心性俱是超凡,但亲身掺和这些事情,也还是不知道情况会不会像他修行那般顺畅呢。
如此计较下来,还真不如另请一人来为他处理这事。待得此事了却,再与他一个因果不就可以了?
欠下一人的因果了却一个皇朝的因果,很划算了的。
对于清怀大和尚的提议,净涪没点头也没摇头,只是笑着谢过他的好意。
清怀大和尚见得,脸色未变,只转过话题,与净涪闲聊起来。
旁边的众人也都陪着听着,心下各有盘算。
清怀大和尚这回也没和净涪闲说多久,只临近午时便与净涪等人告别。
谢老太爷和谢嘉本作为主家,却不好苦留清怀大和尚,只得亲陪净涪将清怀大和尚师徒两人送到了大门口。
停在谢府大门外,清怀大和尚回头看着净涪,双手一合,邀请净涪道:“我此间出来是有事在身,实不好再留,望比丘不要见怪才是。比丘日后若得了闲暇,还请别忘了皇寺里的老僧。”
净涪笑着颌首。
清怀大和尚也是一笑。
笑过之后,他转头又与谢老太爷和谢嘉本等人说过几句,退后得一步,正色与净涪合掌弯身一拜。
他身侧的净乐沙弥也是一般严肃端正的态度,合掌弯身与净涪拜得一拜。
他们师徒两人的态度之端重认真,没有人会错认。
净涪知道他们这是诚心感激他的赠经,也不避让,稳稳立定在原处,然后也是正色合掌弯身还礼。
如此礼拜过后,清怀大和尚才领着净乐沙弥转身离开了。
直等到清怀大和尚和净乐沙弥两人的背影消失在众人眼前,净涪才回身与谢老太爷、谢嘉本一点头,领着谢景瑜先回去了。
谢嘉本与谢老太爷对视一眼,也往屋里走。边走,他们父子两人也在低声说话。
谢老太爷摆摆手,侧身道:“你才是谢家家主,谢家的事情,你自己决定就是了,不必问我。”
谢嘉本苦笑得一声,道:“可是父亲,娘亲那边……”
先前清怀大和尚和净涪比丘之间的谈话他们可都是从头听到尾,一点没有遗漏。如何还不知道在种种因果牵系之下,他们吴国盛世将至?
国朝盛世,亦将是各个家族的盛世。若能把握得好,他们谢府还能再昌盛数代。
当然,这还需要他们把握得好。
而所谓的把握,除了他们谢家族人的出色之外,还需得选对人。
而这人……
“你娘亲……”谢老太爷沉声道,“你娘亲也难,你另选一个吧。”
谢老太爷的态度很明确,不接受薄婉君。
哪怕早早就开始准备了的薄婉君确实是最有胜算的那一个人。
谢嘉本面色为难。
谢老太爷看得他一眼,反问道:“她若真的上了位,还能放得过我们谢家?”
谢嘉本默默在心底答道:不一定。
在利益面前,旧账……也不是不能翻过去。
谢老太爷一眼便知道自己这四儿子心里想的什么,他也不在意,只又问了他一个问题,“便是她愿意放下,那位又真的能够让我们谢家安生?”
那位?哪位?
谢嘉本也是聪明人,只是一转念,便知道他父亲所指的那位到底是哪位。
谢嘉本回想起那位皇子几次与他遇上时候不冷不热的态度,心下有了决定。可到底,他心头还是有点顾虑。
第25节
恋耽美
第25节
清怀大和尚好笑地看得净乐沙弥一眼,却没说什么,只转过头来请净涪安坐。
净涪坐定后,谢老太爷亲捧了茶过来。
他手中的第一盏茶,给的不是初来又地位不凡的清怀大和尚,而是净涪。
净涪抬眼看得谢老太爷一眼,无声合手,点头谢过。
谢老太爷只是笑笑,与净涪说道:“比丘请。”
清怀大和尚也看得谢老太爷一眼,只“呵呵”一笑,并不生气。
上完茶之后,虽是谢府的主人,但谢老太爷也没在这厅堂中多停留,只与堂中的僧人们合掌一礼,说道了两句,便退出去了,完全地将空间留给了他们。
纵是因吴国朝廷里汹涌的暗流找上门来,清怀大和尚却半点没提这茬事,他捧了茶盏在手,撩起眼皮看着净涪,目光含笑。
“这些时日,比丘在吴国可还顺遂?”
净涪含笑点头。
若只是以此打开话题,这话清怀大和尚这个地主问着没有问题。但问完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之后,清怀大和尚却半点没提吴国外廷内宫里的那些事情,而是又问道:“我看比丘在此地大有所得,不知比丘可愿在此开讲一次法会?”
法会?
净涪闻言,抬眼细看了清怀大和尚一眼。
清怀大和尚面上眼底半点异色也无,反倒坦荡真诚。
净涪放开目光,将清怀大和尚侧旁的那位小沙弥表情都收入眼中。
这位净乐沙弥的期盼渴望都写在了脸上,叫人一眼看得明白清楚。
净涪笑着摇了摇头。
清怀大和尚叹了一声,说道:“真是可惜。我还以为能听一听比丘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呢。”
他身侧的净乐沙弥也是无比失落,那气机颓唐得就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样。
净涪笑了笑,站起身来,捧出几张写着文字的薄薄纸张递了过去。
清怀大和尚脸色一整,也一整表情,端正严肃地从椅上站起,双手接过那几张薄纸。
他低眼一扫,果然从那第一张薄纸上看见几个笔墨虬庭的文字。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净乐沙弥见净涪和清怀大和尚两人的表情动作,面色立时一整,也跟随着清怀大和尚一道,站了起来。
清怀大和尚双手接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他虽因着位置关系,没能看清那纸张上的文字,但也还是恭恭敬敬地向着净涪合掌拜了一拜。
清怀大和尚的目光才刚扫过那第一页纸张,便再挪不开去。
他抬起手去,翻开那一页薄纸。
净乐沙弥就站在清怀大和尚身侧,这样的距离太近,他清晰地看见他师父抬起手的时候那根本就在发颤的手指。
然而,这只是一开始。
等到清怀大和尚的手指真正捻定在那一张薄纸上的时候,他颤抖的手立时就稳了,稳得几如磐石。
净乐沙弥下意识地望定着清怀大和尚手掌上托定的那几页薄纸,然后不可自抑地吞了吞口水。
净涪抬眼望向他。
净乐沙弥回过神来,正迎上净涪的目光,脸颊一时又涨得通红。
他不敢看净涪,只垂下眼睑,避开净涪的目光。
净涪只笑得一笑,看着净乐沙弥的目光依旧平静。
净乐沙弥等了等,到底收拾了心情,又抬头望向净涪。
净涪见他望来,抬手指了指清怀大和尚手上捧着的那几张薄纸,眼带询问。
净乐沙弥循着净涪的手指方向望去,望见清怀大和尚的模样,一时竟愣住了。
他的师父,吴国皇寺里镇守着藏经阁的大和尚,整日和阁中部部经典首在一处的师父,如今居然只捧着几张薄纸看得入神……
净乐沙弥的目光从清怀大和尚的手一寸寸上移到他的脸,最后停在了他的眼睛上。
那双眼睛啊,满是沉醉和赞叹!
净乐沙弥的心静了下来,他回头迎上净涪的目光,合掌与净涪说道:“如此,多谢师兄。”
净涪笑着摇摇头,还自身上的随身褡裢里捧出几张薄薄的纸张来,双手递予净乐。
许是感受到了净涪此刻的郑重,又或许是因为他师父里平常的教导,净乐沙弥也是正色合掌与净涪拜了一拜,才双手接过了那几张薄薄的纸张。
见得那第一张纸张上的几个文字,净乐沙弥便知道他师父此番情态所为何来。
因为他此刻的心脏也是跳得那般失律,像是要从心腔里跳出来一样。
净涪看着清怀、净乐这对师徒用如出一辙的郑重态度翻开这几张薄薄的纸张,虔诚而细致地翻阅那上面的经文,也不打扰,退回到他自己的位置安静坐下。
净乐到底只是一个沙弥,修为、眼界和底蕴积蓄都不够,只看得他手上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阵,心中便有杂念层出不穷。
纵然心底不甘,净乐也还是继续将那最后的一部分经文在心底默诵完成,才将心神从那经文中记载的佛理抽出。
净乐小心翼翼地将那几张薄纸妥帖收好,又看的他师父一眼,才望向那边厢的净涪。
净涪见他望来,抬起目光也看向他,顺手指了指净乐身后的位置,示意他坐下。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净乐才记起自己还愣愣地站在那里。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却也没说话,只小心翼翼地退了回去,就怕一不小心打扰到了他侧旁还沉浸在那经文中的师父。
净涪与净乐边坐边等。
等得一会儿,见清怀大和尚一时半会是真的抽不出心神来,净涪也就不再干等了,自己从随身褡裢里抽出一部经文来,慢慢地翻看着。
净乐沙弥看见净涪动作,自己想了想,又偷瞥得清怀大和尚两眼,想起自家师父往日里的事迹,也重新捧出了他先前才妥帖收好的那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虽还是残缺不全,但就只是这几张薄纸上写着的几个片段,也别有一番其他滋味。
到底是什么滋味,净乐沙弥不知道,但他却能体会得到,这种滋味和《佛说阿弥陀经》大有不同。
第489章 无题
净涪一页一页慢慢地翻着经书。
然而此时他的识海世界里,并没有如外人所见的那般平静。
魔身收回打量清怀、净乐师徒的目光,望定佛身,颇有兴趣地问道:‘你真就觉得这大和尚和小沙弥可以将天静寺的佛统和妙音寺即将立下的佛统融汇一炉,自成一家?’
佛身也正凝神观望着清怀大和尚和净乐沙弥的反应,‘并不确定,但我隐隐觉得,应该就是他们这么一脉了。’
这一脉的意思是,能将两门佛统融汇的人,不一定就要是清怀大和尚和净乐两人,还可能是净乐的弟子或是徒孙。
魔身听见佛身这般说法,又看得那边厢沉浸在新得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里的师徒两人一眼,才收敛了心思。
佛身倒是定眼观察着这师徒两人,看着他们头顶虚空处,许久没有挪开目光。
虽然天静寺一脉法统的些许根系被慧真删改,但根底还是未变,还是佛门一脉。天静寺的法统是佛门一脉,妙音寺的自然也是。既然都是一脉,那最根本的地方必定是相通相同的。
他想看看,这相通相同的两脉法统,到底能不能同参。
而眼前的这一对师徒,哦,他们的这一整师脉,就会是最好最合适的试行者。毕竟……
他们师徒一脉的修行似乎已经生出了这样的苗头不是?
魔身收敛心神入定修行,佛身观察着清怀师徒两人,净涪本尊则没有理会外事,只专注于手上的那一部佛经。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谢老太爷估摸着时间,往这厅堂里送了几壶茶。但他每次来去都是轻手轻脚的,生怕一个不小心打扰到了这边入神的三个僧人。
夜色将将降临的时候,谢老太爷亲来给他们这边厅堂点亮烛火。他才刚进来,便见到了抬眼往他这边方向望来的净涪。
净涪站起身来,合掌与谢老太爷行了一礼。
谢老太爷连忙放下手中托着的满满一盘烛火,与净涪合掌还得一礼。
两人动作都是轻悄无声,那边厢入神的大和尚小沙弥也没注意到他们。
谢老太爷轻舒了一口气,望定面前的净涪,眼带询问。
净涪与他摆摆手,又指了指天色。
谢老太爷见多识广,见净涪这么一指,便明白他的意思了。
谢老太爷也没去询问到底需不需要他为净涪准备静室完成晚课,只单掌一引,示意他自便。
净涪到他们谢府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一切起居都已有人安排妥当,并不需要他再来过问。
净涪笑着与谢老太爷点头,便抬脚出了这处厅堂,一路回谢家三房的院子去。
他还在路上遇见了谢景玘。
谢景玘显然也是才从外间归来,身侧跟随着一位面相机灵的书童,书童身上还背了个书箱。
谢景玘没料到会遇到净涪的,他愣了愣,才回神来与净涪合掌见礼,“净涪比丘。”
净涪笑着还了礼。
谢景玘顿了顿,倒是没再和净涪多说什么,领着书童给净涪让出路来,低头道:“比丘先请。”
净涪点头,也真的就穿过长廊离开了。
留下谢景玘和书童站在原处。
谢景玘愣愣看着净涪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半天没有个动静。
他身后的书童见着,想到了早前一段日子夫人叫他过去吩咐他的话,踌躇半响,到底低声唤回了谢景玘的心神,“少爷,少爷……”
谢景玘定了定神,回头看得书童一眼,语气少有的烦躁,“怎么了?!”
书童缩了缩脖子,但还是问道:“少爷,天色暗了,还开始起风……”
这时候,也确实有一股冷风卷过长廊,吹得长廊周遭栽种着的花木枝叶晃荡。
谢景玘收回目光,转身带了书童离开,“走吧。”
正如父亲所说,就算他有那样的资质和机缘,他到底放不下谢家,放不下父母,放不下胸中的抱负……
既然如此,又何必巴望着另一条路的风景?
净涪早没将谢景玘放在心上,他一路前行,到得谢家三房院门外,便有谢远迎了上来。
“比丘回来了,可是要准备晚课了?”
净涪点头还礼,谢远便走前一步与净涪带路,边走他边低声询问净涪道:“比丘,少爷他此时还在睡,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净涪带着点笑意摇头。
谢远松了一口气,没再多问,只在自己心底盘算该为谢景瑜准备什么,才好让他更舒服一点。
嗯,热水是要的,少爷在地上至少躺了一天了,是该好好洗一洗。另外,膳食、清茶也要备着,不然清醒过来的少爷会饿了,再有……
净涪只看得谢远一眼,便知道此时的谢远都在盘算着些什么。但既然谢远没有打扰到他,他也就不多理会。
谢远送净涪回到给他预备的云房便离开了。
净涪目送他离开后便关了门,自己拿案桌、蒲团、香炉布置出了一个合适的角落,又用净水洗过手后,才将一尊佛陀金身从他的随身褡裢中请出来,供奉到案桌上。
他取出线香,就着烛火燃起,又捧了线香在手恭敬拜得三拜,才将飘着烟柱的线香cha入到佛前佛香炉中。
如此忙活过后,净涪才在佛前的蒲团上坐了,拿出木鱼来敲经。
不过这回,他敲的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而只是《佛说阿弥陀经》。
经文敲响,虽声音只飘在这云房左右,但沉睡在静室之外的谢景瑜、五色鹿和还在那还沉浸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义中的清怀大和尚、净乐小沙弥,却都仿佛听到了这一阵阵平缓舒畅的木鱼声,舒缓了眉眼。
净涪只一心一意地敲经,并不理会这诸般外事。
忙活完晚课之后,净涪简单地梳洗过,便在佛前入了定。
待到他从定中清醒过来,却恰是东边露出一片白的时候。
简单收拾过之后,净涪开门往外间看得一阵,倒也不出去,而是重新回到了佛前的蒲团上落座,还拿过木鱼来敲经。
他敲的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往常并无异样。但当第一声木鱼声响起的时候,净涪就察觉到今日与往常的区别了。
今日除了他自己之外,这谢府范围内,还有三人也在同一时间开始早课。
净涪知道他们都是谁,但他没在意,更没分神,只拎着木鱼槌子,专注地一下下敲着木鱼。
身前的木鱼、手上的木鱼槌子、耳边的木鱼声、心中的诵经声,此般种种汇聚在一起,便是此时净涪的整个世界。
做完早课之后,净涪自是还如往常般地收了木鱼和木鱼槌子,另一边厢的清怀大和尚和净乐小沙弥却都是心潮汹涌,久久未能平复。
直到谢老太爷自外间进来,他们才收敛了心神,与谢老太爷说话。
净涪出了云房,迎面碰上的就是来寻他的五色鹿和谢景瑜。
五色鹿见得他,眼睛一亮,便要像往常一般走到净涪身侧,但它还没有动作,就被净涪一眼镇在了原地。
只是寻寻常常的一眼,明明不带任何意味,但五色鹿却就是不敢上前,只能低垂着头立在原地,呜呜低鸣。
谢景瑜一时也没敢上前。但他不比五色鹿,五色鹿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他却不知,所以即便心中有所预感,他还是能够鼓起勇气往前迈出一步,强撑着与净涪合掌一拜,口中称道:“弟子拜见老师。”
净涪也知谢景瑜无辜,也不想不教而责,便与他点了点头,示意他跟上。
五色鹿低垂着脑袋在原地站了一会,感觉到净涪只扫了它一眼,便要领着谢景瑜去往外间,心头一紧,连忙抢到净涪身侧,与他低低地鸣叫道歉。
“呦……呦……呦……”
净涪没看它,脚步不停。
谢景瑜小心地瞥了瞥净涪,虽面上还如先前平静,但心底却开始惴惴。
老师……生气了。
是鹿师兄做错了什么?
谢景瑜下意识明白,五色鹿的疏漏应该是着落在它为他寻来的那两株灵草上。
然而,鹿师兄那是为了他才去找的……
谢景瑜给了五色鹿一个歉意的眼神。
五色鹿察觉到谢景瑜的目光,但它没敢在净涪面前顶风作案,只连连低声道歉。
谢景瑜也想求情,但他莫名觉得,如果他真在什么都不清楚的情况下贸然与净涪开口,那到时候被罚的就不只是五色鹿一个,还得算上他。
可是……
谢景瑜一咬牙,到底低声开口道:“老师,鹿师兄它……”
净涪看了他一眼。
谢景瑜却还是道:“是弟子请的鹿师兄,鹿师兄耐不住弟子请求,才在未请示老师之前妄自作为的。便是有错,也是错在弟子身上,老师……”
净涪始终没有表态。
五色鹿看得谢景瑜一眼,又偷偷地看了看净涪,正对上净涪随意瞥下的目光。
它猛地垂头,再不敢作声。
谢景瑜见得,也立时闭紧了嘴巴。
一行人彻底安静了下来。
但和净涪与平常一般无二的平静比起来,五色鹿和谢景瑜倒是明显更忐忑。可他们不敢再说什么做什么,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净涪身后。
净涪带着他们转过长廊、门户,去往昨日他与清怀大和尚、净乐小沙弥见面的那个花厅。
而这会儿,清怀大和尚也正领着净乐沙弥等在那里。
陪着他们一道的,除了谢老太爷之外,还有今日休沐的谢四郎谢嘉本。
清怀大和尚正与谢老太爷和谢嘉本闲话,忽然停住话头,笑望着花厅的门户。
净乐沙弥见状,也满怀欢喜地往门边望去。
果然没让他等多久,净涪并自外间跨步走了进来。
跟随在他身后的,自是心下忐忑却在见到此间众人后立时摆出平静模样来的五色鹿和谢景瑜。
见得净涪进来,花厅里坐着的一众人等都站起身来,与净涪见礼。
净涪自也一一还礼。
便连五色鹿和谢景瑜也没拖沓,规规矩矩地和各人见礼。
落座的时候,谢老太爷和谢嘉本目光在谢景瑜身上转过一圈,心头俱各一叹。
他们两人都是宦海沉浮的人物,虽然不能说是炼就了一双利眼,但要仔细看一个人,还是能看出点什么来的。
正如此时,仔细见过谢景瑜的他们心中就已经明白了。自此以后,谢景瑜真的就只是谢景瑜,与他们谢家不会有太多的牵扯了。
事实上,他们想的还不妥当。
谢景瑜确实是从心底彻底放开了谢家,但到底,他与谢家之间的因果还没有斩断。从因果上算来,他还是谢家的谢景瑜。
但此时,谢家老太爷、谢嘉本乃至谢家和谢景瑜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是清怀大和尚需要与净涪确认的事情。
不过这会儿,清怀大和尚也不急。
他只和净涪闲话。
就像是他与寺里的其他师兄弟叙在一起闲话的时候一样,说说修行,说说弟子,说说功课。
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兴致尽了便转移话题。
哪怕他们两人中根本就只有清怀大和尚一个人说话,净涪只是听着,偶尔点头,偶尔摇头,又偶尔细想,清怀大和尚自己也能说得高兴,说得欲罢不能。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这花厅里的气氛好得让谢景瑜和五色鹿暂时缓了口气,脸上也带上了笑意。
到得后来,谢景瑜甚至还和净乐沙弥低声说起话来了。
如此天南地北地聊过之后,清怀大和尚忽然敛了脸上的笑意,郑重地问净涪道:“说起来,比丘也在这吴国好一段时日了,你可知道近日里这吴国朝廷内外发生的事情?”
听得清怀大和尚这话,谢老太爷和谢嘉本对视了一眼,就又各自收回目光,只捧着手中茶盏,低眉静坐,全不多话。
倒是谢景瑜,他心头一突,停下与净乐沙弥的话头,抬头望向前方的净涪与清怀大和尚。
净乐沙弥其实也猜到这里头有谢景瑜的关系,见他这般情状,也没硬拉着谢景瑜说话,而是和他一道,也抬头望向了前方。
但他却还是安抚地低声说道:“没事的,你且看着吧。”
谢景瑜感激地看了净乐沙弥一眼。
虽然在净涪和清怀大和尚天南地北地闲聊的时候他也在和净乐沙弥说话,但他也是有始终注意着净涪和清怀大和尚那边的,所以他自然也知道清怀与净乐的来历。
吴国皇寺的大和尚和沙弥,可是很早之前谢景瑜见都见不到的人物。在吴国这片地界上,清怀大和尚和净乐沙弥他们的话比吴国国君孙昌的怕还要管用。
五色鹿倒是没有谢景瑜那般忧心,在它看来,这世上还真少有事能为难得了净涪的。
它甚至知道,在净涪收下谢景瑜,应下谢景瑜请求的时候,他就已经料想到了今日,也早已有了准备。
五色鹿不担心这个,它担心的是自己该怎么向净涪认错才能让净涪原谅它。
这花厅里的众生相净涪和清怀大和尚都知道,但他们谁都没在意。清怀大和尚仍只定定注视着净涪,净涪也只迎着清怀大和尚的目光,然后点了点头。
清怀大和尚也不意外,他说道,“吴国内廷的薄贵妃娘娘服下了一株据说能让人长生不老的灵草,且已经开始恢复容颜,生机绵延。”
净涪沉默地听着。
五色鹿在一旁缩了缩脑袋,没敢作声。
清怀大和尚看得五色鹿一眼,又问道:“据说,薄贵妃娘娘手中还有一株同样药效的灵草。据说,薄贵妃娘娘手里的两株灵药,是出自净涪比丘之手。这些据说,可都是事实?”
谢景瑜听着,心中越发觉得不稳。
他似乎……
做错事了。
净涪看了谢景瑜一眼。
清怀大和尚也顺着净涪的目光望去。
一同望向谢景瑜的,其实还有刚刚与他说过一会儿话的净乐沙弥。
哦,还包括此前一直在装不存在的谢老太爷和谢四两父子。
谢景瑜心中明白,他迎着清怀大和尚的目光摇了摇头:“那两株灵草并不能长生不老,只是可以保人容颜不衰、身体康泰而已。而且……”
五色鹿也在此时冲着清怀大和尚叫了一声,“呦。”
“是我请的鹿师兄寻来的,和老师不相干。”
谢景瑜知道自己该是做错事了,也都能认,但他不想将他老师扯进来。
他老师虽年轻,模样看上去就不像是个长辈,但他确确实实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师长。
而且……
这本来就不关老师的事情,是他与师兄做的。
到得这个时候,谢景瑜也终于明白早先他去请五色鹿的时候五色鹿为何会是那种表现了,也终于明白为何老师出关见得他们会生气了。
他们做的事牵连甚大,可能一不小心就会招惹祸患。
鹿师兄明明也知道,却偏明知故犯。
花厅里的气氛一时变得厚沉而紧张。
除了净涪之外,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清怀大和尚。
在这种时候,清怀大和尚却笑了笑,扭头与净涪道:“净涪比丘,你看我的脸,像是来问罪的模样吗?”
听得这话,谢老太爷、谢嘉本和净乐沙弥齐齐松了一口气。唯独只有谢景瑜和五色鹿,扭头就去看净涪。
净涪仔细看了两眼清怀大和尚的脸色,郑重其事地点头。
清怀大和尚脸上笑意加深:“这可真是冤枉啊……”
清怀大和尚笑过之后,却是正色看着净涪,沉声问道:“比丘,cha手皇朝更替的因果,你可做好了接受的准备?”
净涪点头。
谢景瑜却扬声唤道:“慢着!”
清怀大和尚转头看他,问道:“哦?”
谢景瑜腾地从椅子上站起,两步走到花厅中央,合掌向着清怀大和尚拜了一拜,挺直背梁问清怀大和尚道:“小子有些问题想与大和尚请教,不知可否?”
“老僧我大概知道你想问的什么。”清怀大和尚笑笑,转头与净涪道,“看来比丘才刚将这孩子收入门下没多久,很多东西都还没有与他细说。比丘不介意的话,就由老僧越蛆代庖一回?”
净涪自然笑着点头。
既得了净涪的许可,清怀大和尚也就放开了手脚。
他也不忌讳旁边的谢老太爷和谢嘉本,完整而直接地将皇朝与修士、皇朝与佛寺佛庙之间的因果忌讳与谢景瑜说了一遍。
因为他有把握即便他都细说了,不该知道的谢老太爷和谢嘉本也还是不会知道。谢老太爷和谢嘉本两人也真的没有听到清怀大和尚的话,他们只看见清怀大和尚嘴巴张合,却就是没有听见声音。
谢老太爷和谢嘉本对视了一眼,还自安坐在位置上,并不妄图去探听些什么。
谢老太爷和谢嘉本看得见听不见,但谢景瑜却是完完整整地将清怀大和尚说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听进去了,还听得清清楚楚,明白无误。
到了这个时候,谢景瑜才知道他那一回应了薄婉君,到底都给他与五色鹿、净涪带来了什么样的麻烦。
他将他师兄、他老师扯入了吴国皇朝的因果之中。
他能猜得到薄婉君拿到那两株灵药都会怎么用,会在吴国上下掀起什么样的浪潮,他先前也并不在意。
毕竟吴国如何,朝廷如何,甚至是薄婉君、谢家如何,他都不甚在乎。
既不在乎,又如何会放在心上?
可是他不知道,他的纵容到底都为自家师兄和老师添了什么样的麻烦。
吴国这个皇朝、吴国的皇寺、佛门祖寺天静寺,这样三重因果俱都压了下来。可这三重因果找的不仅仅是他这个始作俑者,还有他的师兄,他的老师。
第490章 景瑜所请
谢景瑜混混沌沌的眼眸下意识地望向上首的净涪。
然而就在下一瞬,他浑身一个激灵,眼底浑噩尽扫,整个人都清醒过来了。
因为他看到了一双眼。
很静,很沉,不见半点涟漪。
他下意识地就吐出胸中的那口闷气,无声笑了起来。
老师……
净涪看得谢景瑜一眼,便自回过头来,望定清怀大和尚。
清怀大和尚将谢景瑜和净涪之间的种种尽收眼底,如今见净涪望来,他“呵呵”笑了两声,却又正色问道:“比丘既然已经做好了接受cha手皇朝更替因果的准备,那么……”
“比丘又打算如何了却你与我寺之间的因果呢?”
净涪抬手往清怀大和尚的方向一引,示意他将吴国皇寺,或者说,天静寺那边的决议说来。
吴国是天静寺辖下属国,吴国朝政若是他们自己乱起来的,那自然是无事,但若是因净涪cha手而成乱局,除了净涪自己需要承担这份因果之外,也是会累及吴国皇寺和天静寺的。
清怀大和尚也没多犹疑,直接将天静寺那边的决定与净涪说来,“稳定吴国政局,至少不能乱。”
‘南无阿弥陀佛。’佛身垂眸,开口道,‘天静寺这次处事确实公允。’
只要求稳定吴国政局,没趁机要求更多,确实算是公允。
魔身笑得一声,反驳佛身道:‘未必吧。’
他睁开眼,往恒真僧人所在一扫,‘他们这一次的要求确实简单,但真的就要求公允?若面对此事的不是我们,而是旁的什么人,真的能顺利跨过这一关?’
开玩笑。
治大国如烹小鲜,半点急不得,哪有说说那么容易?
再者,人心复杂,尤其是料理国务的人心思更是叵测。他们之间的谋算,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年轻能够应付得来的?一旦入了他们的坑,不从人身上撕咬下他们所有能撕咬的r_ou_,他们是绝对不会放过那人的。
至于身份,呵,在利益面前,谁又会真的在乎入坑的人的身份了?
反正作为佛门比丘,他需要守着条条框框的清规戒律,也不能真的将他们打杀了不是?
佛身撩起眼皮看了魔身一眼,‘但这本来就是我们该处理的事情。即便他们不和我们明说,我们也得拿出这样的结果来不是么?’
‘如此,如何又不算公允了呢?’
魔身哼哼一声,没再说话。
佛身看得,只低唱一声佛号,便也静默。
识海里的这番来回其实不过须臾,落在外间其他人眼里,也只是净涪听得他的话后权衡了一阵而已。
清怀大和尚就见净涪垂眼静默半响后又望定他点头。
清怀大和尚仔细打量得净涪两眼,见他面色始终平静,不显为难,心中却是叹了一口气,他低唱得一声佛号,到底与净涪提醒道:“若是能放手施为,稳定吴国朝局于我等不过是翻掌之事。但比丘若是打算亲身入局,却需记得,其一,绝不可以运使神通;其二……”
这里头的种种避忌,清怀大和尚都一一与净涪说全说细了。
他毕竟在吴国皇寺中修持多年,对这些事情就是比旁人熟悉。
到得最后,清怀大和尚顿了一顿,还是劝了他一句,“这吴国里的事情,比丘最好还是另请高明来处理的好。”
清怀大和尚很领净涪赠予他师徒两人两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情,这会儿替净涪盘算得很明白。
一来吧,净涪还需要往各地寻找其他散落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没那么多时间和ji,ng力在这里与吴国朝局空耗;二来吧,净涪一个在寺中修行的年轻比丘,纵然眼界、智慧、心性俱是超凡,但亲身掺和这些事情,也还是不知道情况会不会像他修行那般顺畅呢。
如此计较下来,还真不如另请一人来为他处理这事。待得此事了却,再与他一个因果不就可以了?
欠下一人的因果了却一个皇朝的因果,很划算了的。
对于清怀大和尚的提议,净涪没点头也没摇头,只是笑着谢过他的好意。
清怀大和尚见得,脸色未变,只转过话题,与净涪闲聊起来。
旁边的众人也都陪着听着,心下各有盘算。
清怀大和尚这回也没和净涪闲说多久,只临近午时便与净涪等人告别。
谢老太爷和谢嘉本作为主家,却不好苦留清怀大和尚,只得亲陪净涪将清怀大和尚师徒两人送到了大门口。
停在谢府大门外,清怀大和尚回头看着净涪,双手一合,邀请净涪道:“我此间出来是有事在身,实不好再留,望比丘不要见怪才是。比丘日后若得了闲暇,还请别忘了皇寺里的老僧。”
净涪笑着颌首。
清怀大和尚也是一笑。
笑过之后,他转头又与谢老太爷和谢嘉本等人说过几句,退后得一步,正色与净涪合掌弯身一拜。
他身侧的净乐沙弥也是一般严肃端正的态度,合掌弯身与净涪拜得一拜。
他们师徒两人的态度之端重认真,没有人会错认。
净涪知道他们这是诚心感激他的赠经,也不避让,稳稳立定在原处,然后也是正色合掌弯身还礼。
如此礼拜过后,清怀大和尚才领着净乐沙弥转身离开了。
直等到清怀大和尚和净乐沙弥两人的背影消失在众人眼前,净涪才回身与谢老太爷、谢嘉本一点头,领着谢景瑜先回去了。
谢嘉本与谢老太爷对视一眼,也往屋里走。边走,他们父子两人也在低声说话。
谢老太爷摆摆手,侧身道:“你才是谢家家主,谢家的事情,你自己决定就是了,不必问我。”
谢嘉本苦笑得一声,道:“可是父亲,娘亲那边……”
先前清怀大和尚和净涪比丘之间的谈话他们可都是从头听到尾,一点没有遗漏。如何还不知道在种种因果牵系之下,他们吴国盛世将至?
国朝盛世,亦将是各个家族的盛世。若能把握得好,他们谢府还能再昌盛数代。
当然,这还需要他们把握得好。
而所谓的把握,除了他们谢家族人的出色之外,还需得选对人。
而这人……
“你娘亲……”谢老太爷沉声道,“你娘亲也难,你另选一个吧。”
谢老太爷的态度很明确,不接受薄婉君。
哪怕早早就开始准备了的薄婉君确实是最有胜算的那一个人。
谢嘉本面色为难。
谢老太爷看得他一眼,反问道:“她若真的上了位,还能放得过我们谢家?”
谢嘉本默默在心底答道:不一定。
在利益面前,旧账……也不是不能翻过去。
谢老太爷一眼便知道自己这四儿子心里想的什么,他也不在意,只又问了他一个问题,“便是她愿意放下,那位又真的能够让我们谢家安生?”
那位?哪位?
谢嘉本也是聪明人,只是一转念,便知道他父亲所指的那位到底是哪位。
谢嘉本回想起那位皇子几次与他遇上时候不冷不热的态度,心下有了决定。可到底,他心头还是有点顾虑。
第25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