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节
重生之出魔入佛[下半部] 作者:柳明暗
第33节
他虽然是村里里正兼族长,威望、权力都重,在村里向来说一不二,但他若真在这个时候和一整村的村人对上,就是他也讨不了好。
看看现下在他院里院外挤了满满当当的人,除了那位年轻师父还能占去半个庭院之外,他这屋里屋外的,哪儿还有个能落脚的地儿?
再看看那些挤在这里的人。老的,小的,男的,女的,亲近的,有怨的,勤快的,耍赖子的,身体康健的,体弱多病的,……整一个村里的人,又真漏了哪一个?
无奈何,王二也就只能闭紧了嘴巴,只在一旁震慑,提醒他们这些人守着分寸,别一个不注意,惊扰到了这位一看就知道了不得的师父。真到了那个时候,便是这个年轻师父大度不和他们计较,怕他们王家村也能将到手的东西又给交出去。
王二想得挺多,但旁人就没有那么多心思了,他们只挤在一起闭紧了嘴巴看着,将眼前所见的一幕死死刻在脑海里。
王家村的村人一辈子都困在山里,很少外出,见识也不多,但他们本能地知道,他们现下眼前所见的,根本就是他们一生中仅见的奇迹。
错过了就再也没地方寻觅的奇迹!
不说大人们,便连年幼懵懂的小孩儿们此时也不闹腾了,乖乖地站在大人侧旁,拿着天真懵懂的好奇眼睛打量着那边披着一层光的光头大哥哥。
而这些小孩儿最幸福的,还是要数王二家那个小名球子的重孙儿。
他拿着他自己专属的小凳子在净涪侧旁不远处坐着,那是他在金光冒出来之前就坐定了的位置。如今这一片金光升起,就将他给裹在了里头,那种比冬天里晒日光还要暖融舒坦的感觉,使得这个小孩儿眯着眼挨着院墙就睡了过去。
王二原本见他坐在金光里还是惊讶的,但见他睡得安稳,就没有别的动作了。他甚至还拦下了家里的其他人,由着王球子在那阵看着就恢宏明灿的佛光里沉沉睡去。
净封沙弥从村外一直寻到王二这院子里来的时候,正是中午时分。往常这个时候,不光是这村子里的村民在田地里扒拉忙活的时候,还是他们张罗着吃午饭的时候。可这会儿,也不知道是他们这些人早晨没干活不饿,还是他们就不愿意错开一步怎么的,愣就是没有人动。
净封沙弥见这阵仗,也知道自己不可能不惊动这里的人挤到院子里头去,便当机立断,合掌低唱得一声佛号。
“南无阿弥陀佛。”
如惊雷一般的佛唱声在这王家村每一位村民耳边炸响,也只在这些村民耳边炸响,完全没影响到那边厢入定的净涪,甚至连在佛光中沉睡的王球子也没惊一下。
王家村的人齐刷刷地转过身、转过头,往着那个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这一望,所有人又都愣了。而等到他们意识到什么的时候,就又齐刷刷地将脑袋转了过来,看看那边厢院子里盘膝坐着的净涪,又打量打量站在人群外头的净封。
第一眼乍看,这些村人是觉得他们两个人很相像的,可再细眼去比较这两人,就算是王家村这些见识不够的村人们也都看出了差别。
除了他们两人的穿着和形象之外,其实也没什么相似的地方……
但即便仅仅只有穿着、形象上的相似,也能让王家村的这些人意识到他们两人之间的联系。
还是王二先回过神来,他从院子里挤出来。
王二一动,院里院外围着的一众人等也都自动自发地往旁边退,想要给他让出一条行走的路来。
可即便村里的人都愿意,也都自觉,王二从院子里走出来也很费了一番力气,甚至还弄出了一小片混乱。
净封见着,也没只在一旁光看着,他向人群里伸出了手。
当下,那些围着院子挤得转身都艰难的村人们就感觉有一股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柔软力道将他往侧旁拉出了一小段距离。
每一个人都往侧旁送出了一小段距离,王二也就能轻松地从院子里挤出来了。
王二心下感叹,走动的时候还忍不住抬头打量了好几眼站在他前方的这个青年师父。
王二打量归打量,却怎么也没将后头出现的净封和还在他院子里的净涪对比。
他自己自认还算隐晦的打量过后,待站定到净封面前时,就全都收敛了。
王二又是生疏地和净封合掌一拜,还用他在净涪面前拿出来的不怎么清晰的官话和净封见礼,“王家村里正王二柱,见过这位师父。”
净封沙弥虽出身妙安寺,来往相交的是沙弥比丘,少见的也都是各地高官皇族等身份、层次相对较高的凡俗,还从来没有和王二这样的山间小民打过交道。
他们妙安寺也确实少和王二这样的人打交道。因为即便是村中里正,即便他们举一村之力想要筹办供奉诸佛、诸菩萨的仪轨,那也都是寺中修为更低辈分更浅的师弟去忙活,甚至是直接交由外寺的那些凡俗僧人处理,并不需要劳动到净封这样的妙安寺內寺ji,ng英弟子。
这样的行事方式,不仅仅是在天静寺总寺盛行,就是在妙音、妙潭等各分寺也都没有例外。
唯一不同的,就只是各寺对其中行事的种种规定而已。
但相对而言,这些条条规规限制上,还是妙安寺最为讲究。至于其他各寺的话,却又要以妙定寺最为宽松随意。
不过先前没打过交道是没打过交道,现下情况却又不同。
面对迎上来见礼的王二,净封沙弥没将寺里的种种习惯摆出来,而是含着笑,态度平和自然地和王二回了一礼,同时还答道:“小僧妙安寺净封,贸然来访,还望檀越不要介意。”
这话王二哪里能应?他连连摆手,正要说些什么,却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一样,瞪大眼睛望着净封,半天没说出话来。
后头一应巴望着他们这边的村人面面相觑,怎么都想不明白一向威严持重的里正会是他们现下所见的模样。
也就村里有几个老人一字不漏地听见净封的话,一遍遍咀嚼着“妙安寺”三个字,终于在记忆的最深处找到了关乎这三个字的只言片语。
但就是这么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的记忆,却让他们瞪大了眼睛,一个个望着净封说不出话来。
先前就说过,别看王家村现在四面里有三面被大山包围,村人生活也似乎困顿艰难,但他们村祖上也是有些来历的。
他们村祖上,出过几位官员,位卑的仅只是地方小吏,不入品级,但位高的却是朝廷四品官员。
他们王家村的这点来历,真拿到净封面前细说,那就是说了都没能jian出个水花,可拿到旁边的村寨去比,却能让他们的腰杆挺得笔直。
哪怕现如今他们村子已经没落,也还是能让他们知晓些事情,到底比真正的村夫山民好一点。
而这些山外头的事情里,又以妙安寺最让他们先祖惦念不已。哪怕他们临终,也还在榻前一字一字地和自家后辈提起。
王家村的这些老人们就算半截身体都埋土里了,也还是将自家祖先的那点事情死死地记在脑子里,半点不敢忘记。
第515章 王家村里1
而现如今,那些被尘埃一点点封存的记忆,在这一刻都冒出头来了,还在他们的脑子里不断地回放循环,以主人们完全不可忽视的方式宣告它们的存在。
净封见王二表情,又看看那堆挤挤攘攘的村人里几个老人的样子,就知道王家村是知道他们妙安寺的。
这就足够了。
净封也不催促王二,还含笑站在原地耐心等待着。
他也没将自己的目光往净涪那边扫,即便此时他还很好奇净涪那边的情况。
哪怕是和王家村里有数的几个老人比,也还是王二先回神。
他合掌,再度深深和净封拜了一拜,“原来是妙安寺的小师父,请,快请!”
虽然王二的声音和身体都在竭力稳定,但也还能听得出和看得出他的那点子激动的微颤来。
净封沙弥笑笑,合掌还了一礼,“有劳了。”
王二当即就要引着净封沙弥往里走,但他才刚转身,就望见了院子里那一片升腾的金色佛光,以及沐浴在金色佛光里的净涪。
王二脚步停了下来,扭头望着净封,“小师父,这……”
他一时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但他顿了顿,却又很快拿定了主意。
“小师父,我们往旁边去吧。”
净封看看那边院子里映衬着佛光的净涪,又看看面前这个局促但到底坚定的村中老人,心下不由得叹了口气。
不得不说,这位净涪师兄还真是了得,这才多长点时间,居然就能让这里正对上他,对上妙安寺,还能这么偏向他。
净封可不相信他面前的这里正知道净涪的身份,知道这位净涪师兄他自己乃至他背后的种种份量。
这老里正要从哪里知道呢?
净涪比丘自己说的?
这整一个景浩界,但凡知道这位净涪师兄的,谁又还不知道他修持的闭口禅?更了解他一点的,谁又还不清楚他现下根本就不能开口说话?
且哪怕是净涪比丘要自己和这老里正说,他又该花费多少口舌,多少时间,才能让一个一辈子长在山林里的老里正了解清楚这里头的种种关系?
说到底,还是这位净涪比丘自己的人格魅力。
净封抬头往净涪方向看得一眼,目光扫过佛光里的那个人的眉眼和气度,心里很平静。然后他回望王二,摇头道:“无碍的,何况小僧我原就是为了这位师兄来的。”
其实王二心里也有这样猜想过的,但听到净封真的这么说,并直白地称呼那边的年轻师父做师兄的时候,他也还是被惊了一下。
连同他的声音都有那么一小会儿的拔高。
“师……师兄?”
但很快,王二就下意识地将音量压了下来。
因那声音在一时的拔高后又迅速地被压下,那顷刻间的急速转变让这声音显得扭曲而怪异,甚至还有些狰狞的意味。
旁边还在围观的村里人绝大部分都还是糊里糊涂的不明白,唯有寥寥几个意识到净封来历的老人听见这声音,心脏也都忽然剧烈一跳,齐齐抬手捂住了自己的心脏,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但饶是这样,这几个老人们还是拼着命转过身,瞪大了眼睛去望院子里那位还沐浴在那一片金色光芒里的青年。
而站得他们近一点的亲人朋友察觉到这几位老人的不对劲,不是匆匆伸手去扶老人,给他顺气,就是也跟着转身望定那位金光里的青年。
净封没有错过后头村人的那一幕,但他在出来的时候就被寺里长辈叮嘱过,要顺道帮着净涪师兄扬名,所以这会儿他也就特别利索地点了头,“是的,他是来自妙音寺的净涪师兄。”
妙音寺是什么地方,净涪又是什么人,王二他们这些人真不知道,可他们却能确认,这位突然寻上门来的青年师父,是他们只曾耳闻的来自妙安寺的小师父的师兄!
净封见王二等人脸色,还嫌事情不够震聋发聩,他还将净涪的底子也掀了一角。
“净涪师兄现下在四处寻找世尊阿弥陀传予他的真经,对了,你们见到他从你们这里拿到了什么东西么?”
王二等人顺着净封的目光望向那边厢的净涪,但他们的眼神都是木的,根本就是还没有反应过来。
净封倒也没再说话了,只笑着站在原地,将时间留给王二他们,好让他们能整理自己的心情。
大半响后,王五抬手一抹自己的老脸,扭头盯紧了王二。
王二哪有空理会他?他想了好一会儿,总算是这一日的事情理出了点头绪。
“小师父……”
净封点头,态度极和善地应了一声,“嗯?”
王二不敢抬手去指净涪,因为那似乎太过冒犯。他只拿眼神示意净封去看净涪手上那一片升腾着金色佛光,鎏刻着金色文字的空白纸张。
“那……那是不是……就是你所说的,世尊阿弥陀……”
这话说得断断续续的,就像是如果这一口气没续上来就要断掉了一样,更兼王二那一口乡音,更是含糊得难以辨别,倒是难为了净封。
但净封这会儿态度也依旧和善,耐心地等待着王二将话说完。
“……授予那位师父的真经?”
听得王二这话,净封倒也没隐瞒,他往净涪那边看了一眼,便应了。
“应该是了。”
净涪那边厢的动静闹得那般大,净封真不信这会儿他握在手上的还不是那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王二整个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连他自己一时都不知道自己脑子里想的都是什么。等到他回过神来后,唯一的想法却是……
回头一定要再仔细将贡案前的那部书典给好好供奉起来!
净封见他模样,还与他说道:“老檀越,现下是净涪师兄没空,回头净涪师兄空闲了,是必得还你们一个因果的,你还是好好想一想吧。”
净封真不担心王二会为着这么一个因果跟净涪狮子大开口。小民有小民的生存智慧,他反倒更担心王二顾忌这个顾忌那个,没胆子和净涪说话,将这份因果给留了下来。
那才是真妨碍到了净涪了。
可怜王二,才刚稳定下来的心绪又被一颗炸弹炸得混乱不堪。
“还……还我们一个因果?”
净封点点头,既然他都已经开口了,倒也不介意帮着净涪将这件事的后续给顺带料理了。
他简单地给王二解释了几遍,王二才算是勉强了解了他们当前的情况。
他也才知道……这次是真的从天上掉馅饼砸到他们头上了!
净封见他明白了,也就没再多说,转头看得净涪那边一眼,问王二道:“老檀越,我想去看看净涪师兄。”
王二叫他这么一提醒,当即就是一个激灵,下意识地道:“请,请跟老朽来。”
净封点点头。
王二回神,再不敢拖延,带着净封穿过人群还回到了净涪所在的院子里。
净封在院子边沿上站定,就再不往里迈进一步了。
也不是他不想靠近,实在是净涪当前正在参悟那一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经义,像王二、王五甚至是王球子这样的没有修炼过的凡俗还百无禁忌,想靠近就靠近,只要没对净涪生出什么恶意,净涪周身沐浴着的金色佛光就不会对他们有所妨碍,恰恰相反,那佛光还能护持他们。但净封就不一样了。
这佛光真不伤人,但净封若敢随意接近,这佛光轻易就能混淆他的修行根基。
哪怕这佛光无意,单只这佛光自然而然外溢的至微至真的妙理就能让他不自觉沉沦,甚至不自觉地参悟这些佛门妙理,然后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转换门庭……
而现今这佛光的这一层附带效果,放在道门、魔门和散修眼里,也就是凶名赫赫的强行渡化。
这强行渡化在外头传得玄乎,传得凶残,能让人闻之色变。可在佛门弟子眼里,却没有那么避讳,顶多只是忌惮而已。
这强行渡化,其实说穿了,不过是道与道之间一种相互渲染而已。
就譬如当下的净涪和净封两人。
不得不承认,净封在佛门佛理上的体悟是和净涪有着相当大的一段差距的。且撇开这段差距不说,他们两者的修行方向也都不一样。也就是说,在佛门这一条道上,净涪比净封走得更远,摸索得更广,看到的也是更美妙神异的风景。
那当净涪和净封两人敞开来论道辩经的话,净涪与净封之间的差距会让净封本能地渴望窥探净涪的道,去窥看他看到的风景。而对于净涪来说,情况就没有那么糟糕。因为他的道足够广阔,世界足够宽广,道心足够坚定,所以他能够坚守自己的道不动摇,还能在这种基础上汲取净封的道中于他有益的部分开拓自己的道。
可净封不行。
就像净涪在每一次拜见三位世尊一样,若不是那三位世尊特意收敛,单凭净涪自己,怕是只一照面就会陷入三位世尊的道中。别说挣扎,净涪根本连意识到那样灭顶恐惧的事实的机会都不会有。
第516章 王家村里2
毕竟,对比起来,净封对上净涪的情况是要比净涪对上三位世尊的情况要好太多的。毕竟就双方实力而言,净封和净涪确实还有差距,却还没有净涪与三位世尊的差距那般令人恐惧且绝望。
而除了这修为间的差距之外,双方的心性也是一个影响。尤其是当双方间的差距还可以预见的时候,那这心性就是关键。
心性坚定通透、对自己的道无比固执的人,是能够抵抗得了那来自道的诱惑,始终坚定自己的道途,只吸纳补充自己所需要的,而排斥掉一切扭曲自己那些东西。
说是这样说的,可净封没有那个兴致去测试一下净涪与他之间的差距,更没想去到这位比丘面前去试一试自己的心性坚定与否。
他不是没自信,而是不想拿自己的道途去试那个万一。
说到底,景浩界偌大一个佛门,谁真的能拍着自己的胸膛保证自己摸清了这位年轻比丘的底细?
各寺里的大和尚?
他们能吗?
不能的,便连天静寺那些大和尚们,也都不能。
便是那些大和尚们敢夸口说能,净封也不敢信。
他没见过这位比丘在各寺大和尚面前的模样,但他见过竹海灵会那会儿的净涪。
当时这位可还只是个十来岁的小沙弥呢,就已经一路所向披靡,踩在所有人头上取走了魁首。那现在呢?
现在出现在他面前的,可再不是那个净涪沙弥了,而是比丘。
净涪比丘!
净封自己在妙安寺里待得好好的,可不想放弃自己先前数十年的修持,转投妙音寺。
哪怕当前妙音寺的前景就是要比他们妙安寺要好也不行。
也幸好净涪没有要将路过的修行者都强行渡化入妙音寺修行,他很收敛了。
净封错开眼去,不敢看净涪握在手上的那一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而当他将目光艰难从净涪身上移开,望向净涪侧旁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儿。
那小孩儿不过一身山村孩子的穿着,可他脖颈上,却带了一串短佛珠……
那短佛珠的材质以及那佛珠上头凝而不散的很眼熟的佛光,让净封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他心中分明已经有了答案,但还是不自觉地转头去问王二:“老檀越,那边的那孩子是……”
王二顺着净封的目光望去,答道:“那是老朽的重孙子。小师父,我这重孙子他……他是怎么了吗?”
净封见自己仿佛吓到王二了,连忙安抚道:“没事,这小孩儿没事。小僧只是想问,那孩子脖颈上带着的那串佛珠是?”
“哦,那串佛珠啊……”王二也冷静下来了,他望着被王球子小心护在手里,就算睡着了也怕有人将它抢了去的模样,心下又更安稳了许多,“那串佛珠是那位净涪师父给老朽我这重孙子的。”
既然这位妙安寺来的净封师父都说净涪师父是他的师兄了,那么他师兄给的东西,应该是好东西才对,他乱个什么乱?!
净封得到了王二的确认,便兀自打量着那个小孩儿沉吟,倒没如何注意旁边那王二柱的神色变化。
他打量着那王球子半响,怎么都没看出这小孩儿有什么能让净涪另眼相看的地方,自然就更不知道缘何净涪会将自己随身的佛珠送了出去。
但既然想不明白,净封也索性不想了。
或许这就是净涪比丘与小孩儿之间的缘法呢?
谁又知道?
可净封没再抓住这件事深究,并不代表他不会在此事上做出他的应对。
他再次侧过身去,郑重地望着王二,问他:“不知老檀越舍不舍得下你这重孙儿?”
王二一时脸色也变了。
这个王家村的老里正在这一刻,隐约地察觉到了什么。
净封见他模样,心下一叹,合掌与王二低唱了一声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王二久久没有作声。
净封也不急,他又再次侧过身去,凝望着佛光中的净涪。
他们侧旁守着的一众老人见得净封和王二都没再说话,几人目光交流半响,其中一位老人低声吩咐扶着他的孙子,“你过去,请族长过来一趟。”
老人的孙子下意识地转头望向王二,又回头问他祖父,“现,现在?”
老人沉着脸点头。
那年轻人吞咽了下口水,无奈何,只能将他扶着的老人手转给侧旁的兄弟,自己挤出人群,壮着胆子走向王二。
哪怕靠得近了,这年轻人也不敢贸然作声,生怕惊扰到了王二旁边的净封。
可这年轻人被老人使唤过来,也不完全是个木脑子的,还有几分灵醒。他只站了一小会儿,便定了定神,伸手去拉了拉王二的衣角。
也就是王二的衣裳还算讲究,他自己也注意着劲道,否则,怕不能当场将王二的衣角撕拉下来?
王二被年轻人的动作拉回了心神,扭头望去。
这年轻人在王二面前也还算得脸,这会儿见得王二望来,也不怕,只一个劲地冲王二笑。
王二瞪了他一眼,便也顺着这年轻人的力道往外走了走。
也是走出了一段距离之后,这年轻人才敢和王二说话。
“二叔爷,我爷爷请您老过去一趟呢。”
王二也只知道今天的这些事情,哥几个是要问的。且不单是哥几个,便是村里的老老小小都想知道。
他叹了口气,拍开年轻人的手,“行了行了,你自个先回去,我一会儿自己过去就行了。”
年轻人也没敢多话,只应了一声,便回去了。
王二回到净封身边。
净封也恰在这个时候转过头来看他。
王二对着净封弯了弯腰,低声道:“师父你……”
净封还没等他腰真弯下去就伸手扶稳了他,见他开口,也不多话,只微笑着点头道:“小僧知道了,老檀越且自去吧。”
王二见净封随和,面上也松了口气,但到底不敢真放净封一人,他抬手从侧旁招了招,立时就有一个中年汉子走了过来。
“小师父,爹。”
王二见王大石过来,先与净封说道:“小师父,有什么事,你和他说就行了。这是老朽大儿,对村里的事情都熟的。”
净封目光扫过王大石那张和王球子几分相似的脸,点了点头。
王二见他应了,和净封合掌拜了一拜,又低声叮嘱过王大石,这才提着心走了。
王大石站在净封侧旁,束手束脚的,很有些拘谨。
净封见得,微微笑了笑,反先和王大石问道:“那边的那小孩儿,可是你的孙子?”
王大石往王球子那边看了一眼,很快答道:“是,是的。”
净封唇边笑意加深,“若这孩子与佛有缘,你可舍得将他送出?”
佛门弟子的收纳,除了一部分被佛门收养的孤儿会询问过他们自己的意愿后才在皈依日参加皈依礼,选出与佛有缘的人,而父母高堂俱在的那些孩子,却是要得到他们的父母高堂同意才能参加皈依礼,不会强抢他们的孩子。
可尽管如此,因佛门势大,每年参加皈依礼的孩子也还是很多,足够让他们挑选出真正的好苗子。
但好苗子从来不缺,这会儿既然让见到了得净涪青眼的王球子,哪怕他还想不太明白个中的因由,他也不想要错过这个人。
试一试,总是无妨的。
万一又试出来一个净涪呢?
不,像净涪比丘和那位道门左天行一般的人物近乎万年一出,他不奢求这王球子能比得上净涪。可比不上净涪,能和净音或者是净栋这样的人物比一比也好啊。
净封想得很好,但王大石听着,却傻了眼。
“与……与佛有缘?这,这孩子他……”
净封摇头:“现下还不知道,我问的是如果。”
“如果是真的,你舍得将他送出吗?”
舍得吗?舍不得吗?
王大石脑子都乱成了浆糊。
净封看了他一眼,照旧没催,还只凝望着那边的净涪。
另一边厢,王二也正在和一群王家村的族老们说话。
“说说吧,”将净涪、净封两人大体的来历用他们自己能理解的方式说明白了之后,王二拿着手上拄拐一拄地面,看了看几个老兄弟,“说说你们的看法。”
“我们想向那位净涪师父讨要些什么来了结这一份因果。”
几个老头子三三两两地站着,听得王二这么问,一时沉默了下来。
好半响之后,其中一个老人开口说道:“不能太过贪心,贪心会恶了那两位师父;不能太过自私,自私了我们这些老家伙也没什么脸面去见列祖列宗;目光要看得长远,长远了才好让我们村里的这些小崽子们过得好……”
他的这些话几个老家伙听着,都在心里点头,然后就一条条地否决他们先前闪过的那些念头。
因为太过郑重,许多人很久没说话。
王二见他们这些兄弟好一会儿了都没拿定主意,心里没觉得如何生气,反而还有些欢喜。
“这是大事,大家伙回去好好想想,不用急于这一时。”
第517章 王家村里3
一时半会儿的,就是他们这些人拿定了注意,那净涪小师父还没有醒来呢。还不如趁着这段时间回去再好好斟酌斟酌。
王二提起手上拐杖,转身走了。
“我就先回去陪净封小师父了。也不知道大石有没有怠慢了人家小师父……”
被王二留在后头的王氏族老们看着这个老家伙的背影,险些就想抢过王二手上的那根拐杖去敲他的脑袋。
但他们到底也没谁动手,其中一位老者无奈叹了口气,“行了,就按他说的,都各自散了吧。”
王二走回到净封身侧,先看了一眼王大石,才沉默着又站到了净封的身旁。
站了好一会儿,那边厢挨着院墙睡沉了的王球子终于睡得饱足,从无梦的睡乡中醒了过来。
他也不和以往一样先去寻他的娘亲,而是先看了看净涪,见得净涪还在原地稳稳坐着,他也不理会其他,只咧着嘴笑了。
净封见状,自语道:“他醒了啊……”
王大石和王二也都齐齐转眼去望王球子。
王球子笑完了之后才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小肚子,扭头去寻他娘亲。
王球子他娘见得自家孩子用渴望的眼睛巴望着她,也很心疼,但她扛不住王大石和王二的目光,便拿眼睛示意王球子去看王二和王大石他们。
王球子乖乖地转头望去。
小孩子先看见的,是向来对他疼宠的曾祖父。
王二见他望来,就从他招了招手。
王球子先回头看了看净涪,然后小心地从他自己的矮凳上走下,绕过净涪身上升腾的金色光芒,走了一条相当长的距离才走到王二身边。
直到走得近了,他才拿眼上下打量净封,见净封身上衣袍和头上光溜溜的脑门,不由得转头又去看了看净涪。
净封见他这副小模样,依稀明白为什么这个小孩儿能得净涪比丘的青眼了。
这小孩子年岁虽幼,但似乎早慧。而他的这种早慧,又不是那种沾染了世俗的早慧,而是带着孩子纯挚天真的早慧。
此外,他还挺胆大……
净封对着王球子笑了笑。
王球子脚步一顿,却低了头,才又加快脚步走到王二身边,然后伸手紧紧拽着王二的衣角。
他虽还年少,眼前这位哥哥似乎也和先前那位哥哥很相像,可他就是觉得,这两位哥哥是不一样的……
王球子敢凑到净涪身边去,却不敢对上净封。
净封见状,唇边笑意更浓。
王二伸手拉住王球子,下意识转头去看净封,见他脸上笑意,这才松了口气。
他拍了拍王球子的手,弯下身低头与王球子说话:“去吧,去见见那位小师父。”
王球子平日在王家村里生活,每常家里来人,都只是在家人的示意下称呼一声,还没学过什么拜见啊见礼的。
这会儿王二叫他见见,他也就和往常那样,只面对人站着,抬着头望着净封,学着王二对他的称呼叫了一声:“小师父。”
那声音不说低,但就是听得不怎么清楚,然后再听他对净封的称呼……
王二和王大石险些没将眼珠子给王球子瞪出来。
小师父……
听听!听听!这什么称呼?!
小师父是他叫的吗啊?!
王球子这会儿正抬着头望着净封,没机会看到王二和王大石的表情,但他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身体一个瑟缩,然后下意识地就要回头。
但净封先笑了笑,蹲下身去直视王球子,耐心地与他说道:“小师父是你曾祖父和祖父叫的,你叫的话,叫小僧净封师父就好了。然后……”
净封向着王球子合掌,然后微微向前弯身,做了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见面礼。
“你该这样向小僧见礼。”
王球子懵懵懂懂地看了他一眼,却也没再回头去看王二和王大石的脸色,而是真学着净封的样子,合掌弯身和他拜了一拜,口中称道:“净封师父。”
净封点了点头,却是站直了身体,合掌弯身正色与王球子还了一礼:“王小檀越。”
王球子笑了起来,原先对净封的拘禁当下就散了。
净封弯身抬手摸了摸王球子的脑袋:“好孩子。”
王球子抬着头望净封,忽然道:“净封师父,我要去找娘亲了。”
净封也不将他拘在身边,当下就点了头,“哦,去吧。”
王球子得了净封的允许,却没动静,只又扭头去望王二。
王二无奈扬手,低声道:“去吧,快点回来。”
王球子点头应了,却没蹦蹦跳跳地走,而是轻手轻脚地去了。
王二望着他离开的背影,纵容地摇了摇头,抬头却与净封为他开脱道:“小孩子年纪小,不经饿,小师父莫怪。”
净封笑道:“无妨,他还不过是个孩子。”
王二见他真没放在心上,也就放心了,安静地陪着净封在旁边等。
王球子这一去就没再回来,净封只往屋子里看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仍自望着院子里的净涪。
净封也并不就是干站着,他是在看。
看净涪的人,也在看净涪的道,还在看净涪的未来。
而除了他之外,外头的所有人都不过是在看热闹。
看一场他们这一辈子仅只一次的热闹。
为着这一场热闹,王家村一村子的人围在王二的院子里围了几乎一天,直到暮色四合,腹下不住鼓鸣,才三三两两地散了。
净封也听得王二那边厢传来的腹鸣声,转头与王二说道:“老檀越若要去用膳食的话,就自去吧,不会理会小僧了。”
王二年纪也大了,这一日还只吃了早饭,早就扛不住了,这会儿听到净封的话,不经脑袋,先就问出声来:“小师父你呢?你不用……”
他话还没有说完,自己先就闭嘴了,有些尴尬地望着净封。
净封不以为意,他摇了摇头,“檀越且去吧,小僧无碍的。”
净封既然都这么说了,王二也就没再勉强,旁边的王大石也走到了他身边扶住了他。
将身体的大半重量交付于长子,王二却还撑着与净封合掌拜了拜,“小师父,我先去了。”
王大石也就着扶着王二的姿势与净封点了点头。
净封目送着王二和王大石入屋,目光在这个原先还围满了人现下却只剩下他与净涪的院子,笑了笑,伸手从随身褡裢里摸出一个蒲团放在地上,自己坐了下去。
坐定之后,他先抬头看了看天色,然后又从随身的褡裢里拿出木鱼和木鱼槌子来,就着自净涪那边升腾起来的金色佛光做起晚课。
木鱼声、诵经声从院子里飘入屋子里,传到屋中正在吃饭的王二一家耳中,传到这王家村里的每一户人家,传到他们每一个耳边。
旁人犹自可,不过是往净封、净涪所在的方向看了看,然后又凑在一起说起闲话而已,王球子却不然。
他听着木鱼声和诵经声,连吃饭的动作都停下了。
王球子现在吃饭已经不用人喂了,但因为他年纪小,就总有人盯着。平日里是他娘他n_a_ai,但今日里,却又添了王二和王大石。
见他停下动作,王二和王大石心下一顿。这两人对视了一眼,坐得更近一点的王大石抬手夹了一块咸r_ou_放落王球子的碗里,催了一句:“快吃。”
这咸r_ou_原是他们家为了招待净封才拿出来的,净封没落座,也就他们自家吃了。平日里吃r_ou_的机会少,孩子们都馋r_ou_,每常开荤,都是家里大人夹给他们的,没敢让他们放开了自己夹。
王球子虽是王二家这一代的长孙,却不是王家现下唯一的孩子,他上头有三个姐姐,下头还有两个还在襁褓里的弟弟。但饶是如此,作为长孙子的王球子还是最得王家长辈的喜爱,尤其是王二。
可哪怕是他,平日里能吃r_ou_的机会也不多。
现下王大石亲自夹r_ou_给王球子,还是家里人最吃香的大肥r_ou_,放往常,王球子也是要大口大口往肚子里吞的。
可这会儿,哪怕王大石已经催了他,他还是侧耳听着外头的声音,没往碗里的r_ou_多看一眼。
哪怕是一眼。
看着这样子的王球子,王大石和王二都是沉默。而其他诸如王球子的爹娘见得王大石和王二的模样,不知为何,心里头就是不安稳。
王球子他娘忍不住伸手去拉王球子。
直到王球子他娘使了力,王球子才转过头去望他娘,困惑地问她:“娘?”
王球子他娘艰难地拉出一个笑容,示意他去看碗里的r_ou_,催他:“吃吧,爷爷给你夹r_ou_了呢。”
“哦。”王球子乖乖地应了一声,夹着r_ou_往嘴里放,又扭头去看王大石,“多谢爷爷。”
“唉,”王大石闷闷应了一声,还又催他一句,“吃吧,r_ou_快凉了。”
王球子还应了一声,嘴巴里也在嚼着r_ou_,但旁边的人看着,就没觉得他的心思在难得吃上一次的r_ou_上。
第33节
恋耽美
第33节
他虽然是村里里正兼族长,威望、权力都重,在村里向来说一不二,但他若真在这个时候和一整村的村人对上,就是他也讨不了好。
看看现下在他院里院外挤了满满当当的人,除了那位年轻师父还能占去半个庭院之外,他这屋里屋外的,哪儿还有个能落脚的地儿?
再看看那些挤在这里的人。老的,小的,男的,女的,亲近的,有怨的,勤快的,耍赖子的,身体康健的,体弱多病的,……整一个村里的人,又真漏了哪一个?
无奈何,王二也就只能闭紧了嘴巴,只在一旁震慑,提醒他们这些人守着分寸,别一个不注意,惊扰到了这位一看就知道了不得的师父。真到了那个时候,便是这个年轻师父大度不和他们计较,怕他们王家村也能将到手的东西又给交出去。
王二想得挺多,但旁人就没有那么多心思了,他们只挤在一起闭紧了嘴巴看着,将眼前所见的一幕死死刻在脑海里。
王家村的村人一辈子都困在山里,很少外出,见识也不多,但他们本能地知道,他们现下眼前所见的,根本就是他们一生中仅见的奇迹。
错过了就再也没地方寻觅的奇迹!
不说大人们,便连年幼懵懂的小孩儿们此时也不闹腾了,乖乖地站在大人侧旁,拿着天真懵懂的好奇眼睛打量着那边披着一层光的光头大哥哥。
而这些小孩儿最幸福的,还是要数王二家那个小名球子的重孙儿。
他拿着他自己专属的小凳子在净涪侧旁不远处坐着,那是他在金光冒出来之前就坐定了的位置。如今这一片金光升起,就将他给裹在了里头,那种比冬天里晒日光还要暖融舒坦的感觉,使得这个小孩儿眯着眼挨着院墙就睡了过去。
王二原本见他坐在金光里还是惊讶的,但见他睡得安稳,就没有别的动作了。他甚至还拦下了家里的其他人,由着王球子在那阵看着就恢宏明灿的佛光里沉沉睡去。
净封沙弥从村外一直寻到王二这院子里来的时候,正是中午时分。往常这个时候,不光是这村子里的村民在田地里扒拉忙活的时候,还是他们张罗着吃午饭的时候。可这会儿,也不知道是他们这些人早晨没干活不饿,还是他们就不愿意错开一步怎么的,愣就是没有人动。
净封沙弥见这阵仗,也知道自己不可能不惊动这里的人挤到院子里头去,便当机立断,合掌低唱得一声佛号。
“南无阿弥陀佛。”
如惊雷一般的佛唱声在这王家村每一位村民耳边炸响,也只在这些村民耳边炸响,完全没影响到那边厢入定的净涪,甚至连在佛光中沉睡的王球子也没惊一下。
王家村的人齐刷刷地转过身、转过头,往着那个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这一望,所有人又都愣了。而等到他们意识到什么的时候,就又齐刷刷地将脑袋转了过来,看看那边厢院子里盘膝坐着的净涪,又打量打量站在人群外头的净封。
第一眼乍看,这些村人是觉得他们两个人很相像的,可再细眼去比较这两人,就算是王家村这些见识不够的村人们也都看出了差别。
除了他们两人的穿着和形象之外,其实也没什么相似的地方……
但即便仅仅只有穿着、形象上的相似,也能让王家村的这些人意识到他们两人之间的联系。
还是王二先回过神来,他从院子里挤出来。
王二一动,院里院外围着的一众人等也都自动自发地往旁边退,想要给他让出一条行走的路来。
可即便村里的人都愿意,也都自觉,王二从院子里走出来也很费了一番力气,甚至还弄出了一小片混乱。
净封见着,也没只在一旁光看着,他向人群里伸出了手。
当下,那些围着院子挤得转身都艰难的村人们就感觉有一股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柔软力道将他往侧旁拉出了一小段距离。
每一个人都往侧旁送出了一小段距离,王二也就能轻松地从院子里挤出来了。
王二心下感叹,走动的时候还忍不住抬头打量了好几眼站在他前方的这个青年师父。
王二打量归打量,却怎么也没将后头出现的净封和还在他院子里的净涪对比。
他自己自认还算隐晦的打量过后,待站定到净封面前时,就全都收敛了。
王二又是生疏地和净封合掌一拜,还用他在净涪面前拿出来的不怎么清晰的官话和净封见礼,“王家村里正王二柱,见过这位师父。”
净封沙弥虽出身妙安寺,来往相交的是沙弥比丘,少见的也都是各地高官皇族等身份、层次相对较高的凡俗,还从来没有和王二这样的山间小民打过交道。
他们妙安寺也确实少和王二这样的人打交道。因为即便是村中里正,即便他们举一村之力想要筹办供奉诸佛、诸菩萨的仪轨,那也都是寺中修为更低辈分更浅的师弟去忙活,甚至是直接交由外寺的那些凡俗僧人处理,并不需要劳动到净封这样的妙安寺內寺ji,ng英弟子。
这样的行事方式,不仅仅是在天静寺总寺盛行,就是在妙音、妙潭等各分寺也都没有例外。
唯一不同的,就只是各寺对其中行事的种种规定而已。
但相对而言,这些条条规规限制上,还是妙安寺最为讲究。至于其他各寺的话,却又要以妙定寺最为宽松随意。
不过先前没打过交道是没打过交道,现下情况却又不同。
面对迎上来见礼的王二,净封沙弥没将寺里的种种习惯摆出来,而是含着笑,态度平和自然地和王二回了一礼,同时还答道:“小僧妙安寺净封,贸然来访,还望檀越不要介意。”
这话王二哪里能应?他连连摆手,正要说些什么,却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一样,瞪大眼睛望着净封,半天没说出话来。
后头一应巴望着他们这边的村人面面相觑,怎么都想不明白一向威严持重的里正会是他们现下所见的模样。
也就村里有几个老人一字不漏地听见净封的话,一遍遍咀嚼着“妙安寺”三个字,终于在记忆的最深处找到了关乎这三个字的只言片语。
但就是这么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的记忆,却让他们瞪大了眼睛,一个个望着净封说不出话来。
先前就说过,别看王家村现在四面里有三面被大山包围,村人生活也似乎困顿艰难,但他们村祖上也是有些来历的。
他们村祖上,出过几位官员,位卑的仅只是地方小吏,不入品级,但位高的却是朝廷四品官员。
他们王家村的这点来历,真拿到净封面前细说,那就是说了都没能jian出个水花,可拿到旁边的村寨去比,却能让他们的腰杆挺得笔直。
哪怕现如今他们村子已经没落,也还是能让他们知晓些事情,到底比真正的村夫山民好一点。
而这些山外头的事情里,又以妙安寺最让他们先祖惦念不已。哪怕他们临终,也还在榻前一字一字地和自家后辈提起。
王家村的这些老人们就算半截身体都埋土里了,也还是将自家祖先的那点事情死死地记在脑子里,半点不敢忘记。
第515章 王家村里1
而现如今,那些被尘埃一点点封存的记忆,在这一刻都冒出头来了,还在他们的脑子里不断地回放循环,以主人们完全不可忽视的方式宣告它们的存在。
净封见王二表情,又看看那堆挤挤攘攘的村人里几个老人的样子,就知道王家村是知道他们妙安寺的。
这就足够了。
净封也不催促王二,还含笑站在原地耐心等待着。
他也没将自己的目光往净涪那边扫,即便此时他还很好奇净涪那边的情况。
哪怕是和王家村里有数的几个老人比,也还是王二先回神。
他合掌,再度深深和净封拜了一拜,“原来是妙安寺的小师父,请,快请!”
虽然王二的声音和身体都在竭力稳定,但也还能听得出和看得出他的那点子激动的微颤来。
净封沙弥笑笑,合掌还了一礼,“有劳了。”
王二当即就要引着净封沙弥往里走,但他才刚转身,就望见了院子里那一片升腾的金色佛光,以及沐浴在金色佛光里的净涪。
王二脚步停了下来,扭头望着净封,“小师父,这……”
他一时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但他顿了顿,却又很快拿定了主意。
“小师父,我们往旁边去吧。”
净封看看那边院子里映衬着佛光的净涪,又看看面前这个局促但到底坚定的村中老人,心下不由得叹了口气。
不得不说,这位净涪师兄还真是了得,这才多长点时间,居然就能让这里正对上他,对上妙安寺,还能这么偏向他。
净封可不相信他面前的这里正知道净涪的身份,知道这位净涪师兄他自己乃至他背后的种种份量。
这老里正要从哪里知道呢?
净涪比丘自己说的?
这整一个景浩界,但凡知道这位净涪师兄的,谁又还不知道他修持的闭口禅?更了解他一点的,谁又还不清楚他现下根本就不能开口说话?
且哪怕是净涪比丘要自己和这老里正说,他又该花费多少口舌,多少时间,才能让一个一辈子长在山林里的老里正了解清楚这里头的种种关系?
说到底,还是这位净涪比丘自己的人格魅力。
净封抬头往净涪方向看得一眼,目光扫过佛光里的那个人的眉眼和气度,心里很平静。然后他回望王二,摇头道:“无碍的,何况小僧我原就是为了这位师兄来的。”
其实王二心里也有这样猜想过的,但听到净封真的这么说,并直白地称呼那边的年轻师父做师兄的时候,他也还是被惊了一下。
连同他的声音都有那么一小会儿的拔高。
“师……师兄?”
但很快,王二就下意识地将音量压了下来。
因那声音在一时的拔高后又迅速地被压下,那顷刻间的急速转变让这声音显得扭曲而怪异,甚至还有些狰狞的意味。
旁边还在围观的村里人绝大部分都还是糊里糊涂的不明白,唯有寥寥几个意识到净封来历的老人听见这声音,心脏也都忽然剧烈一跳,齐齐抬手捂住了自己的心脏,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但饶是这样,这几个老人们还是拼着命转过身,瞪大了眼睛去望院子里那位还沐浴在那一片金色光芒里的青年。
而站得他们近一点的亲人朋友察觉到这几位老人的不对劲,不是匆匆伸手去扶老人,给他顺气,就是也跟着转身望定那位金光里的青年。
净封没有错过后头村人的那一幕,但他在出来的时候就被寺里长辈叮嘱过,要顺道帮着净涪师兄扬名,所以这会儿他也就特别利索地点了头,“是的,他是来自妙音寺的净涪师兄。”
妙音寺是什么地方,净涪又是什么人,王二他们这些人真不知道,可他们却能确认,这位突然寻上门来的青年师父,是他们只曾耳闻的来自妙安寺的小师父的师兄!
净封见王二等人脸色,还嫌事情不够震聋发聩,他还将净涪的底子也掀了一角。
“净涪师兄现下在四处寻找世尊阿弥陀传予他的真经,对了,你们见到他从你们这里拿到了什么东西么?”
王二等人顺着净封的目光望向那边厢的净涪,但他们的眼神都是木的,根本就是还没有反应过来。
净封倒也没再说话了,只笑着站在原地,将时间留给王二他们,好让他们能整理自己的心情。
大半响后,王五抬手一抹自己的老脸,扭头盯紧了王二。
王二哪有空理会他?他想了好一会儿,总算是这一日的事情理出了点头绪。
“小师父……”
净封点头,态度极和善地应了一声,“嗯?”
王二不敢抬手去指净涪,因为那似乎太过冒犯。他只拿眼神示意净封去看净涪手上那一片升腾着金色佛光,鎏刻着金色文字的空白纸张。
“那……那是不是……就是你所说的,世尊阿弥陀……”
这话说得断断续续的,就像是如果这一口气没续上来就要断掉了一样,更兼王二那一口乡音,更是含糊得难以辨别,倒是难为了净封。
但净封这会儿态度也依旧和善,耐心地等待着王二将话说完。
“……授予那位师父的真经?”
听得王二这话,净封倒也没隐瞒,他往净涪那边看了一眼,便应了。
“应该是了。”
净涪那边厢的动静闹得那般大,净封真不信这会儿他握在手上的还不是那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王二整个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连他自己一时都不知道自己脑子里想的都是什么。等到他回过神来后,唯一的想法却是……
回头一定要再仔细将贡案前的那部书典给好好供奉起来!
净封见他模样,还与他说道:“老檀越,现下是净涪师兄没空,回头净涪师兄空闲了,是必得还你们一个因果的,你还是好好想一想吧。”
净封真不担心王二会为着这么一个因果跟净涪狮子大开口。小民有小民的生存智慧,他反倒更担心王二顾忌这个顾忌那个,没胆子和净涪说话,将这份因果给留了下来。
那才是真妨碍到了净涪了。
可怜王二,才刚稳定下来的心绪又被一颗炸弹炸得混乱不堪。
“还……还我们一个因果?”
净封点点头,既然他都已经开口了,倒也不介意帮着净涪将这件事的后续给顺带料理了。
他简单地给王二解释了几遍,王二才算是勉强了解了他们当前的情况。
他也才知道……这次是真的从天上掉馅饼砸到他们头上了!
净封见他明白了,也就没再多说,转头看得净涪那边一眼,问王二道:“老檀越,我想去看看净涪师兄。”
王二叫他这么一提醒,当即就是一个激灵,下意识地道:“请,请跟老朽来。”
净封点点头。
王二回神,再不敢拖延,带着净封穿过人群还回到了净涪所在的院子里。
净封在院子边沿上站定,就再不往里迈进一步了。
也不是他不想靠近,实在是净涪当前正在参悟那一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经义,像王二、王五甚至是王球子这样的没有修炼过的凡俗还百无禁忌,想靠近就靠近,只要没对净涪生出什么恶意,净涪周身沐浴着的金色佛光就不会对他们有所妨碍,恰恰相反,那佛光还能护持他们。但净封就不一样了。
这佛光真不伤人,但净封若敢随意接近,这佛光轻易就能混淆他的修行根基。
哪怕这佛光无意,单只这佛光自然而然外溢的至微至真的妙理就能让他不自觉沉沦,甚至不自觉地参悟这些佛门妙理,然后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转换门庭……
而现今这佛光的这一层附带效果,放在道门、魔门和散修眼里,也就是凶名赫赫的强行渡化。
这强行渡化在外头传得玄乎,传得凶残,能让人闻之色变。可在佛门弟子眼里,却没有那么避讳,顶多只是忌惮而已。
这强行渡化,其实说穿了,不过是道与道之间一种相互渲染而已。
就譬如当下的净涪和净封两人。
不得不承认,净封在佛门佛理上的体悟是和净涪有着相当大的一段差距的。且撇开这段差距不说,他们两者的修行方向也都不一样。也就是说,在佛门这一条道上,净涪比净封走得更远,摸索得更广,看到的也是更美妙神异的风景。
那当净涪和净封两人敞开来论道辩经的话,净涪与净封之间的差距会让净封本能地渴望窥探净涪的道,去窥看他看到的风景。而对于净涪来说,情况就没有那么糟糕。因为他的道足够广阔,世界足够宽广,道心足够坚定,所以他能够坚守自己的道不动摇,还能在这种基础上汲取净封的道中于他有益的部分开拓自己的道。
可净封不行。
就像净涪在每一次拜见三位世尊一样,若不是那三位世尊特意收敛,单凭净涪自己,怕是只一照面就会陷入三位世尊的道中。别说挣扎,净涪根本连意识到那样灭顶恐惧的事实的机会都不会有。
第516章 王家村里2
毕竟,对比起来,净封对上净涪的情况是要比净涪对上三位世尊的情况要好太多的。毕竟就双方实力而言,净封和净涪确实还有差距,却还没有净涪与三位世尊的差距那般令人恐惧且绝望。
而除了这修为间的差距之外,双方的心性也是一个影响。尤其是当双方间的差距还可以预见的时候,那这心性就是关键。
心性坚定通透、对自己的道无比固执的人,是能够抵抗得了那来自道的诱惑,始终坚定自己的道途,只吸纳补充自己所需要的,而排斥掉一切扭曲自己那些东西。
说是这样说的,可净封没有那个兴致去测试一下净涪与他之间的差距,更没想去到这位比丘面前去试一试自己的心性坚定与否。
他不是没自信,而是不想拿自己的道途去试那个万一。
说到底,景浩界偌大一个佛门,谁真的能拍着自己的胸膛保证自己摸清了这位年轻比丘的底细?
各寺里的大和尚?
他们能吗?
不能的,便连天静寺那些大和尚们,也都不能。
便是那些大和尚们敢夸口说能,净封也不敢信。
他没见过这位比丘在各寺大和尚面前的模样,但他见过竹海灵会那会儿的净涪。
当时这位可还只是个十来岁的小沙弥呢,就已经一路所向披靡,踩在所有人头上取走了魁首。那现在呢?
现在出现在他面前的,可再不是那个净涪沙弥了,而是比丘。
净涪比丘!
净封自己在妙安寺里待得好好的,可不想放弃自己先前数十年的修持,转投妙音寺。
哪怕当前妙音寺的前景就是要比他们妙安寺要好也不行。
也幸好净涪没有要将路过的修行者都强行渡化入妙音寺修行,他很收敛了。
净封错开眼去,不敢看净涪握在手上的那一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而当他将目光艰难从净涪身上移开,望向净涪侧旁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儿。
那小孩儿不过一身山村孩子的穿着,可他脖颈上,却带了一串短佛珠……
那短佛珠的材质以及那佛珠上头凝而不散的很眼熟的佛光,让净封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他心中分明已经有了答案,但还是不自觉地转头去问王二:“老檀越,那边的那孩子是……”
王二顺着净封的目光望去,答道:“那是老朽的重孙子。小师父,我这重孙子他……他是怎么了吗?”
净封见自己仿佛吓到王二了,连忙安抚道:“没事,这小孩儿没事。小僧只是想问,那孩子脖颈上带着的那串佛珠是?”
“哦,那串佛珠啊……”王二也冷静下来了,他望着被王球子小心护在手里,就算睡着了也怕有人将它抢了去的模样,心下又更安稳了许多,“那串佛珠是那位净涪师父给老朽我这重孙子的。”
既然这位妙安寺来的净封师父都说净涪师父是他的师兄了,那么他师兄给的东西,应该是好东西才对,他乱个什么乱?!
净封得到了王二的确认,便兀自打量着那个小孩儿沉吟,倒没如何注意旁边那王二柱的神色变化。
他打量着那王球子半响,怎么都没看出这小孩儿有什么能让净涪另眼相看的地方,自然就更不知道缘何净涪会将自己随身的佛珠送了出去。
但既然想不明白,净封也索性不想了。
或许这就是净涪比丘与小孩儿之间的缘法呢?
谁又知道?
可净封没再抓住这件事深究,并不代表他不会在此事上做出他的应对。
他再次侧过身去,郑重地望着王二,问他:“不知老檀越舍不舍得下你这重孙儿?”
王二一时脸色也变了。
这个王家村的老里正在这一刻,隐约地察觉到了什么。
净封见他模样,心下一叹,合掌与王二低唱了一声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王二久久没有作声。
净封也不急,他又再次侧过身去,凝望着佛光中的净涪。
他们侧旁守着的一众老人见得净封和王二都没再说话,几人目光交流半响,其中一位老人低声吩咐扶着他的孙子,“你过去,请族长过来一趟。”
老人的孙子下意识地转头望向王二,又回头问他祖父,“现,现在?”
老人沉着脸点头。
那年轻人吞咽了下口水,无奈何,只能将他扶着的老人手转给侧旁的兄弟,自己挤出人群,壮着胆子走向王二。
哪怕靠得近了,这年轻人也不敢贸然作声,生怕惊扰到了王二旁边的净封。
可这年轻人被老人使唤过来,也不完全是个木脑子的,还有几分灵醒。他只站了一小会儿,便定了定神,伸手去拉了拉王二的衣角。
也就是王二的衣裳还算讲究,他自己也注意着劲道,否则,怕不能当场将王二的衣角撕拉下来?
王二被年轻人的动作拉回了心神,扭头望去。
这年轻人在王二面前也还算得脸,这会儿见得王二望来,也不怕,只一个劲地冲王二笑。
王二瞪了他一眼,便也顺着这年轻人的力道往外走了走。
也是走出了一段距离之后,这年轻人才敢和王二说话。
“二叔爷,我爷爷请您老过去一趟呢。”
王二也只知道今天的这些事情,哥几个是要问的。且不单是哥几个,便是村里的老老小小都想知道。
他叹了口气,拍开年轻人的手,“行了行了,你自个先回去,我一会儿自己过去就行了。”
年轻人也没敢多话,只应了一声,便回去了。
王二回到净封身边。
净封也恰在这个时候转过头来看他。
王二对着净封弯了弯腰,低声道:“师父你……”
净封还没等他腰真弯下去就伸手扶稳了他,见他开口,也不多话,只微笑着点头道:“小僧知道了,老檀越且自去吧。”
王二见净封随和,面上也松了口气,但到底不敢真放净封一人,他抬手从侧旁招了招,立时就有一个中年汉子走了过来。
“小师父,爹。”
王二见王大石过来,先与净封说道:“小师父,有什么事,你和他说就行了。这是老朽大儿,对村里的事情都熟的。”
净封目光扫过王大石那张和王球子几分相似的脸,点了点头。
王二见他应了,和净封合掌拜了一拜,又低声叮嘱过王大石,这才提着心走了。
王大石站在净封侧旁,束手束脚的,很有些拘谨。
净封见得,微微笑了笑,反先和王大石问道:“那边的那小孩儿,可是你的孙子?”
王大石往王球子那边看了一眼,很快答道:“是,是的。”
净封唇边笑意加深,“若这孩子与佛有缘,你可舍得将他送出?”
佛门弟子的收纳,除了一部分被佛门收养的孤儿会询问过他们自己的意愿后才在皈依日参加皈依礼,选出与佛有缘的人,而父母高堂俱在的那些孩子,却是要得到他们的父母高堂同意才能参加皈依礼,不会强抢他们的孩子。
可尽管如此,因佛门势大,每年参加皈依礼的孩子也还是很多,足够让他们挑选出真正的好苗子。
但好苗子从来不缺,这会儿既然让见到了得净涪青眼的王球子,哪怕他还想不太明白个中的因由,他也不想要错过这个人。
试一试,总是无妨的。
万一又试出来一个净涪呢?
不,像净涪比丘和那位道门左天行一般的人物近乎万年一出,他不奢求这王球子能比得上净涪。可比不上净涪,能和净音或者是净栋这样的人物比一比也好啊。
净封想得很好,但王大石听着,却傻了眼。
“与……与佛有缘?这,这孩子他……”
净封摇头:“现下还不知道,我问的是如果。”
“如果是真的,你舍得将他送出吗?”
舍得吗?舍不得吗?
王大石脑子都乱成了浆糊。
净封看了他一眼,照旧没催,还只凝望着那边的净涪。
另一边厢,王二也正在和一群王家村的族老们说话。
“说说吧,”将净涪、净封两人大体的来历用他们自己能理解的方式说明白了之后,王二拿着手上拄拐一拄地面,看了看几个老兄弟,“说说你们的看法。”
“我们想向那位净涪师父讨要些什么来了结这一份因果。”
几个老头子三三两两地站着,听得王二这么问,一时沉默了下来。
好半响之后,其中一个老人开口说道:“不能太过贪心,贪心会恶了那两位师父;不能太过自私,自私了我们这些老家伙也没什么脸面去见列祖列宗;目光要看得长远,长远了才好让我们村里的这些小崽子们过得好……”
他的这些话几个老家伙听着,都在心里点头,然后就一条条地否决他们先前闪过的那些念头。
因为太过郑重,许多人很久没说话。
王二见他们这些兄弟好一会儿了都没拿定主意,心里没觉得如何生气,反而还有些欢喜。
“这是大事,大家伙回去好好想想,不用急于这一时。”
第517章 王家村里3
一时半会儿的,就是他们这些人拿定了注意,那净涪小师父还没有醒来呢。还不如趁着这段时间回去再好好斟酌斟酌。
王二提起手上拐杖,转身走了。
“我就先回去陪净封小师父了。也不知道大石有没有怠慢了人家小师父……”
被王二留在后头的王氏族老们看着这个老家伙的背影,险些就想抢过王二手上的那根拐杖去敲他的脑袋。
但他们到底也没谁动手,其中一位老者无奈叹了口气,“行了,就按他说的,都各自散了吧。”
王二走回到净封身侧,先看了一眼王大石,才沉默着又站到了净封的身旁。
站了好一会儿,那边厢挨着院墙睡沉了的王球子终于睡得饱足,从无梦的睡乡中醒了过来。
他也不和以往一样先去寻他的娘亲,而是先看了看净涪,见得净涪还在原地稳稳坐着,他也不理会其他,只咧着嘴笑了。
净封见状,自语道:“他醒了啊……”
王大石和王二也都齐齐转眼去望王球子。
王球子笑完了之后才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小肚子,扭头去寻他娘亲。
王球子他娘见得自家孩子用渴望的眼睛巴望着她,也很心疼,但她扛不住王大石和王二的目光,便拿眼睛示意王球子去看王二和王大石他们。
王球子乖乖地转头望去。
小孩子先看见的,是向来对他疼宠的曾祖父。
王二见他望来,就从他招了招手。
王球子先回头看了看净涪,然后小心地从他自己的矮凳上走下,绕过净涪身上升腾的金色光芒,走了一条相当长的距离才走到王二身边。
直到走得近了,他才拿眼上下打量净封,见净封身上衣袍和头上光溜溜的脑门,不由得转头又去看了看净涪。
净封见他这副小模样,依稀明白为什么这个小孩儿能得净涪比丘的青眼了。
这小孩子年岁虽幼,但似乎早慧。而他的这种早慧,又不是那种沾染了世俗的早慧,而是带着孩子纯挚天真的早慧。
此外,他还挺胆大……
净封对着王球子笑了笑。
王球子脚步一顿,却低了头,才又加快脚步走到王二身边,然后伸手紧紧拽着王二的衣角。
他虽还年少,眼前这位哥哥似乎也和先前那位哥哥很相像,可他就是觉得,这两位哥哥是不一样的……
王球子敢凑到净涪身边去,却不敢对上净封。
净封见状,唇边笑意更浓。
王二伸手拉住王球子,下意识转头去看净封,见他脸上笑意,这才松了口气。
他拍了拍王球子的手,弯下身低头与王球子说话:“去吧,去见见那位小师父。”
王球子平日在王家村里生活,每常家里来人,都只是在家人的示意下称呼一声,还没学过什么拜见啊见礼的。
这会儿王二叫他见见,他也就和往常那样,只面对人站着,抬着头望着净封,学着王二对他的称呼叫了一声:“小师父。”
那声音不说低,但就是听得不怎么清楚,然后再听他对净封的称呼……
王二和王大石险些没将眼珠子给王球子瞪出来。
小师父……
听听!听听!这什么称呼?!
小师父是他叫的吗啊?!
王球子这会儿正抬着头望着净封,没机会看到王二和王大石的表情,但他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身体一个瑟缩,然后下意识地就要回头。
但净封先笑了笑,蹲下身去直视王球子,耐心地与他说道:“小师父是你曾祖父和祖父叫的,你叫的话,叫小僧净封师父就好了。然后……”
净封向着王球子合掌,然后微微向前弯身,做了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见面礼。
“你该这样向小僧见礼。”
王球子懵懵懂懂地看了他一眼,却也没再回头去看王二和王大石的脸色,而是真学着净封的样子,合掌弯身和他拜了一拜,口中称道:“净封师父。”
净封点了点头,却是站直了身体,合掌弯身正色与王球子还了一礼:“王小檀越。”
王球子笑了起来,原先对净封的拘禁当下就散了。
净封弯身抬手摸了摸王球子的脑袋:“好孩子。”
王球子抬着头望净封,忽然道:“净封师父,我要去找娘亲了。”
净封也不将他拘在身边,当下就点了头,“哦,去吧。”
王球子得了净封的允许,却没动静,只又扭头去望王二。
王二无奈扬手,低声道:“去吧,快点回来。”
王球子点头应了,却没蹦蹦跳跳地走,而是轻手轻脚地去了。
王二望着他离开的背影,纵容地摇了摇头,抬头却与净封为他开脱道:“小孩子年纪小,不经饿,小师父莫怪。”
净封笑道:“无妨,他还不过是个孩子。”
王二见他真没放在心上,也就放心了,安静地陪着净封在旁边等。
王球子这一去就没再回来,净封只往屋子里看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仍自望着院子里的净涪。
净封也并不就是干站着,他是在看。
看净涪的人,也在看净涪的道,还在看净涪的未来。
而除了他之外,外头的所有人都不过是在看热闹。
看一场他们这一辈子仅只一次的热闹。
为着这一场热闹,王家村一村子的人围在王二的院子里围了几乎一天,直到暮色四合,腹下不住鼓鸣,才三三两两地散了。
净封也听得王二那边厢传来的腹鸣声,转头与王二说道:“老檀越若要去用膳食的话,就自去吧,不会理会小僧了。”
王二年纪也大了,这一日还只吃了早饭,早就扛不住了,这会儿听到净封的话,不经脑袋,先就问出声来:“小师父你呢?你不用……”
他话还没有说完,自己先就闭嘴了,有些尴尬地望着净封。
净封不以为意,他摇了摇头,“檀越且去吧,小僧无碍的。”
净封既然都这么说了,王二也就没再勉强,旁边的王大石也走到了他身边扶住了他。
将身体的大半重量交付于长子,王二却还撑着与净封合掌拜了拜,“小师父,我先去了。”
王大石也就着扶着王二的姿势与净封点了点头。
净封目送着王二和王大石入屋,目光在这个原先还围满了人现下却只剩下他与净涪的院子,笑了笑,伸手从随身褡裢里摸出一个蒲团放在地上,自己坐了下去。
坐定之后,他先抬头看了看天色,然后又从随身的褡裢里拿出木鱼和木鱼槌子来,就着自净涪那边升腾起来的金色佛光做起晚课。
木鱼声、诵经声从院子里飘入屋子里,传到屋中正在吃饭的王二一家耳中,传到这王家村里的每一户人家,传到他们每一个耳边。
旁人犹自可,不过是往净封、净涪所在的方向看了看,然后又凑在一起说起闲话而已,王球子却不然。
他听着木鱼声和诵经声,连吃饭的动作都停下了。
王球子现在吃饭已经不用人喂了,但因为他年纪小,就总有人盯着。平日里是他娘他n_a_ai,但今日里,却又添了王二和王大石。
见他停下动作,王二和王大石心下一顿。这两人对视了一眼,坐得更近一点的王大石抬手夹了一块咸r_ou_放落王球子的碗里,催了一句:“快吃。”
这咸r_ou_原是他们家为了招待净封才拿出来的,净封没落座,也就他们自家吃了。平日里吃r_ou_的机会少,孩子们都馋r_ou_,每常开荤,都是家里大人夹给他们的,没敢让他们放开了自己夹。
王球子虽是王二家这一代的长孙,却不是王家现下唯一的孩子,他上头有三个姐姐,下头还有两个还在襁褓里的弟弟。但饶是如此,作为长孙子的王球子还是最得王家长辈的喜爱,尤其是王二。
可哪怕是他,平日里能吃r_ou_的机会也不多。
现下王大石亲自夹r_ou_给王球子,还是家里人最吃香的大肥r_ou_,放往常,王球子也是要大口大口往肚子里吞的。
可这会儿,哪怕王大石已经催了他,他还是侧耳听着外头的声音,没往碗里的r_ou_多看一眼。
哪怕是一眼。
看着这样子的王球子,王大石和王二都是沉默。而其他诸如王球子的爹娘见得王大石和王二的模样,不知为何,心里头就是不安稳。
王球子他娘忍不住伸手去拉王球子。
直到王球子他娘使了力,王球子才转过头去望他娘,困惑地问她:“娘?”
王球子他娘艰难地拉出一个笑容,示意他去看碗里的r_ou_,催他:“吃吧,爷爷给你夹r_ou_了呢。”
“哦。”王球子乖乖地应了一声,夹着r_ou_往嘴里放,又扭头去看王大石,“多谢爷爷。”
“唉,”王大石闷闷应了一声,还又催他一句,“吃吧,r_ou_快凉了。”
王球子还应了一声,嘴巴里也在嚼着r_ou_,但旁边的人看着,就没觉得他的心思在难得吃上一次的r_ou_上。
第33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