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1
一夜回到七零末 作者:崽崽猪
分卷阅读271
的,特别讨厌太阳的渣作者,第一次这么迫切希望出大太阳。
第203章
有些人, 脸皮厚,把赵国生家的帮忙看成了免费的劳动力。
凭什么?
尤其是赵宏生当上那什么赵家村的小队长之后, 王梅芳的尾巴都快翘上天去了。
张口闭口全是赵宏生去大队开会了,去镇上开会了,不是开会, 就是帮赵家村村民解决困难去了,总之就是忙忙忙。
然后, 用这个借口来匡人。
不用说,刘兰秀的意思怕是王梅芳明天又用这个借口来请他们家帮忙了。
哼, 前些天, 他们家起木匠工作间和猪圈时,想同赵宏生说一声,让他帮忙做见证人去同邻里协商换块地, 谁知赵宏生不在家, 王梅芳狐假虎威的摆起架子来了。
赵国生二话不说, 转头和邻居一起找了村子作见证, 签字盖章,一只野鸡, 两包烟, 瞬间搞定。
等到赵宏生得知此事来道歉时,杂屋和猪圈已经起好了。
都说朝中有人好办事,那得看这人是不是干实事的。
赵宏生的道歉,他收下了,王梅芳的推三堵四, 他记下了。
还说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在赵国生看来,王梅芳坑得就是自家人。
“明天,我们和爱华他们小两口一起去巧儿娘家帮忙。”赵国生心里衡量了一下,思前想后,在老三家和亲家之间做出了选择。
“你确定?”刘兰秀似笑非笑的说。
其实在她看来,赵国生不会做出这么明显得罪人的选择,这不符合他好老实人的性格。
按照他的性格,应该是他们两口子去帮老三家,赵爱华两口子去帮巧儿她娘家。
两边都顾及到,谁也不冲撞。
看来,上次王梅芳真的惹怒了赵国生。
拿着鸡毛当令箭,真以为她男人那小队长是很大的官?还摆谱?
恐怕某人忘记了,那个小队长的竞选资格是怎么得来的了。
“那好,我听你的。”刘兰秀也就在心里吐槽和不满,嘴巴很有分寸的紧闭。
她可以私底下跟赵国生抱怨老三媳妇几句,但是她并不会在赵家人面前说老三的不是。
“好了,这事你和爱华他们提一句,我去爸妈哪里说一声。”家里没人,鸡鸭和猪也得有人管啊。
除此之外,他要先一步让赵父赵母知道这件事,不能让某人故意扭曲事实的恶人先告状。
而且,老三家还没来请他去帮忙呢。
春风的和煦,春意的韵味。
迎着春风,赵国生故意绕路而行,不愿意让远处斜对着赵父赵母家屋子的王梅芳看到,免得被她抢先一步开口邀请帮忙。
“爸,姆妈,在家吗?”推着虚掩的门,赵国生试探的往里喊道。
一般这个时候赵父赵母都在家,坐等着孙子孙女们放学回来热闹一番。
“是国生啊,我和你爸在后院呢。”
一听赵父赵母在家,赵国生便不客气的直接推门而入。
虽说是赵国生是嫡亲的儿子,但是他可不想在没有人在家的情况下,独自呆在赵父赵母家,个人性格所致吧。
“国生,你来的正好,你爸今天在河里捕到了好几只大草鱼,你捉一条回去吃。”刚刚还卖了两条鱼,赵母高兴着呢。
“好啊。”赵国生已经习惯了,到没有客气的拒绝。
赵父赵母公平着呢,这样大收获的情况,不用说,三家都有份,又不是单独偏心他家。
“对了,你来是有什么事吗?”赵母随口问。
有了孙子孙女天天来尽孝心,逗他们两老开心,赵母有点嫌弃赵国生在这碍眼了,抬头看看天色,这个点,她孙子孙女快放学回来了,灶台上还熬着鱼汤呢。
“……”没事就不能来吗?赵国生怎么从这句话的语气中听出了嫌弃的味道呢?
“噢,爸,姆妈,明天麻烦您们帮忙看下家,明天我们去巧儿她娘家帮忙插秧。”赵国生说这句话的时候格外注意赵父赵母的脸色。
很奇怪,赵父赵母一脸平静,跟往常一样带着笑容。
最正常的反应才是赵国生感到最奇怪的。
人老成精的赵父赵母不可能不知道老三家明天也插秧的事,也不可能不清楚赵国生做出这个选择会引起老三的心里不痛快。
既然都知道,他们两老为什么什么都不说呢?起码也可提醒和劝说几句吧?
“好啊,那再给你捉一条大草鱼,给亲家也尝尝。”赵母向赵父使了个眼色,赵父默不吭声的麻利递上一条鱼。
赵国生:“……”
还是感觉好不对劲。
算了,这不正是他想要的结果吗?不用多费口舌去解释什么了。
“爷爷,奶奶,好香啊。”三个熊孩子兴冲冲的跑了进来,打断了赵国生的莫名思考。
“哎哟,你们几个今天回来的有点晚啊,快去洗手,奶奶今天给你们炖了鱼汤喝。”赵母一个侧身利索的从赵国生身边越过,脚步飞快的一点看不出有六十岁了,碍眼的拐杖压根就没着地,跟个装饰品一样拿在手上。
“爸,你也在啊。”三个熊孩子看到赵国生,先是一惊,然后后知后觉的挠着头傻笑。
赵国生:“……”你们才看到吗?
“哎呀,国生,你快回去吧,你说的事,我和你爸记住了,不就是帮忙喂猪吗?”就赵国生家那几只鸡和鸭,赵母闭着眼睛都能数清楚。
不怪刘兰秀不会持家,补贴家,实在是有了野鸡和野兔子后,家里再养很多鸡和鸭就没必要了,浪费粮食。
赵国生:“……”他没出现幻觉,他姆妈是真的嫌弃他在这碍事。
深受打击的赵国生拎着一个大木桶,默默的孤独着走了。
远远的,赵国生还能听到三个熊孩子逗笑赵父赵母的欢声笑语声。
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先是赵国生最先看出赵父赵母重男轻女,使其稍稍变动下,他家就得到了重视和取得了欢心。
现在是刘兰秀火眼金睛的看出赵父赵母人老寂寞,喜欢热闹,故意让孩子们天天放学后去两老家逗乐,甚至还不吝啬野鸡野兔子等等。
最终呢,还是孩子们最讨赵父赵母的喜爱。
其实,赵国生误会刘兰秀的本意的。
要说刘兰秀知道赵国生把她想得这般‘威武高大’这么孝顺的为赵父赵母着想,她会捂着发红发烫的脸,不好意思的。
她只是单纯怕家里熊孩子常去赵父赵母家蹭吃蹭喝引起两外两家兄弟不满而已。
再就是,家里的野味自家孩子不吃,不是便宜别家了吗?
如此一来,美好的误会就此产生了。
晚上,赵父赵母家。
“老头子,你不怕老二家和老三
分卷阅读271
分卷阅读271
的,特别讨厌太阳的渣作者,第一次这么迫切希望出大太阳。
第203章
有些人, 脸皮厚,把赵国生家的帮忙看成了免费的劳动力。
凭什么?
尤其是赵宏生当上那什么赵家村的小队长之后, 王梅芳的尾巴都快翘上天去了。
张口闭口全是赵宏生去大队开会了,去镇上开会了,不是开会, 就是帮赵家村村民解决困难去了,总之就是忙忙忙。
然后, 用这个借口来匡人。
不用说,刘兰秀的意思怕是王梅芳明天又用这个借口来请他们家帮忙了。
哼, 前些天, 他们家起木匠工作间和猪圈时,想同赵宏生说一声,让他帮忙做见证人去同邻里协商换块地, 谁知赵宏生不在家, 王梅芳狐假虎威的摆起架子来了。
赵国生二话不说, 转头和邻居一起找了村子作见证, 签字盖章,一只野鸡, 两包烟, 瞬间搞定。
等到赵宏生得知此事来道歉时,杂屋和猪圈已经起好了。
都说朝中有人好办事,那得看这人是不是干实事的。
赵宏生的道歉,他收下了,王梅芳的推三堵四, 他记下了。
还说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在赵国生看来,王梅芳坑得就是自家人。
“明天,我们和爱华他们小两口一起去巧儿娘家帮忙。”赵国生心里衡量了一下,思前想后,在老三家和亲家之间做出了选择。
“你确定?”刘兰秀似笑非笑的说。
其实在她看来,赵国生不会做出这么明显得罪人的选择,这不符合他好老实人的性格。
按照他的性格,应该是他们两口子去帮老三家,赵爱华两口子去帮巧儿她娘家。
两边都顾及到,谁也不冲撞。
看来,上次王梅芳真的惹怒了赵国生。
拿着鸡毛当令箭,真以为她男人那小队长是很大的官?还摆谱?
恐怕某人忘记了,那个小队长的竞选资格是怎么得来的了。
“那好,我听你的。”刘兰秀也就在心里吐槽和不满,嘴巴很有分寸的紧闭。
她可以私底下跟赵国生抱怨老三媳妇几句,但是她并不会在赵家人面前说老三的不是。
“好了,这事你和爱华他们提一句,我去爸妈哪里说一声。”家里没人,鸡鸭和猪也得有人管啊。
除此之外,他要先一步让赵父赵母知道这件事,不能让某人故意扭曲事实的恶人先告状。
而且,老三家还没来请他去帮忙呢。
春风的和煦,春意的韵味。
迎着春风,赵国生故意绕路而行,不愿意让远处斜对着赵父赵母家屋子的王梅芳看到,免得被她抢先一步开口邀请帮忙。
“爸,姆妈,在家吗?”推着虚掩的门,赵国生试探的往里喊道。
一般这个时候赵父赵母都在家,坐等着孙子孙女们放学回来热闹一番。
“是国生啊,我和你爸在后院呢。”
一听赵父赵母在家,赵国生便不客气的直接推门而入。
虽说是赵国生是嫡亲的儿子,但是他可不想在没有人在家的情况下,独自呆在赵父赵母家,个人性格所致吧。
“国生,你来的正好,你爸今天在河里捕到了好几只大草鱼,你捉一条回去吃。”刚刚还卖了两条鱼,赵母高兴着呢。
“好啊。”赵国生已经习惯了,到没有客气的拒绝。
赵父赵母公平着呢,这样大收获的情况,不用说,三家都有份,又不是单独偏心他家。
“对了,你来是有什么事吗?”赵母随口问。
有了孙子孙女天天来尽孝心,逗他们两老开心,赵母有点嫌弃赵国生在这碍眼了,抬头看看天色,这个点,她孙子孙女快放学回来了,灶台上还熬着鱼汤呢。
“……”没事就不能来吗?赵国生怎么从这句话的语气中听出了嫌弃的味道呢?
“噢,爸,姆妈,明天麻烦您们帮忙看下家,明天我们去巧儿她娘家帮忙插秧。”赵国生说这句话的时候格外注意赵父赵母的脸色。
很奇怪,赵父赵母一脸平静,跟往常一样带着笑容。
最正常的反应才是赵国生感到最奇怪的。
人老成精的赵父赵母不可能不知道老三家明天也插秧的事,也不可能不清楚赵国生做出这个选择会引起老三的心里不痛快。
既然都知道,他们两老为什么什么都不说呢?起码也可提醒和劝说几句吧?
“好啊,那再给你捉一条大草鱼,给亲家也尝尝。”赵母向赵父使了个眼色,赵父默不吭声的麻利递上一条鱼。
赵国生:“……”
还是感觉好不对劲。
算了,这不正是他想要的结果吗?不用多费口舌去解释什么了。
“爷爷,奶奶,好香啊。”三个熊孩子兴冲冲的跑了进来,打断了赵国生的莫名思考。
“哎哟,你们几个今天回来的有点晚啊,快去洗手,奶奶今天给你们炖了鱼汤喝。”赵母一个侧身利索的从赵国生身边越过,脚步飞快的一点看不出有六十岁了,碍眼的拐杖压根就没着地,跟个装饰品一样拿在手上。
“爸,你也在啊。”三个熊孩子看到赵国生,先是一惊,然后后知后觉的挠着头傻笑。
赵国生:“……”你们才看到吗?
“哎呀,国生,你快回去吧,你说的事,我和你爸记住了,不就是帮忙喂猪吗?”就赵国生家那几只鸡和鸭,赵母闭着眼睛都能数清楚。
不怪刘兰秀不会持家,补贴家,实在是有了野鸡和野兔子后,家里再养很多鸡和鸭就没必要了,浪费粮食。
赵国生:“……”他没出现幻觉,他姆妈是真的嫌弃他在这碍事。
深受打击的赵国生拎着一个大木桶,默默的孤独着走了。
远远的,赵国生还能听到三个熊孩子逗笑赵父赵母的欢声笑语声。
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先是赵国生最先看出赵父赵母重男轻女,使其稍稍变动下,他家就得到了重视和取得了欢心。
现在是刘兰秀火眼金睛的看出赵父赵母人老寂寞,喜欢热闹,故意让孩子们天天放学后去两老家逗乐,甚至还不吝啬野鸡野兔子等等。
最终呢,还是孩子们最讨赵父赵母的喜爱。
其实,赵国生误会刘兰秀的本意的。
要说刘兰秀知道赵国生把她想得这般‘威武高大’这么孝顺的为赵父赵母着想,她会捂着发红发烫的脸,不好意思的。
她只是单纯怕家里熊孩子常去赵父赵母家蹭吃蹭喝引起两外两家兄弟不满而已。
再就是,家里的野味自家孩子不吃,不是便宜别家了吗?
如此一来,美好的误会就此产生了。
晚上,赵父赵母家。
“老头子,你不怕老二家和老三
分卷阅读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