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叁百二十九章 欲去南疆(叁更)
不要活了!他不要活了!</p>
他以为自己的剑招过人,结果表妹改用拳腿工夫了。</p>
莫十二郎累得不轻,可连陈蘅半分衣袂都没伤到,喘着粗气,看着又继续练拳的她。</p>
“你……你刚才用的拳腿,招式古怪,我从未见过。”</p>
“世间怪招了多了去,你才多大,就能都见过?”</p>
莫静之携着几个仆妇过来,笑盈盈地问道:“蘅表妹起得真早。”</p>
“表姐今儿也起得早呢。”</p>
“今儿是小年,不起早都不成。”莫静之身后的仆妇个个捧着托盘,上头叠放着几块衣料,“要过年节了,祖母说得给表妹添几身新裳。”</p>
“我衣裳可不少呢。”</p>
“新年新裳,这是少不得的,何况且我们这样的人家。”</p>
莫静之走近,你哄小孩子一般压住陈蘅的双腿,“你好好站一会儿,就一会儿,绣婢们量完就好。这可是祖母派给我的活,我若办不好,祖母该训我了。”</p>
陈蘅问道:“大舅、二舅不回来过年?”</p>
“官衙上午封印,就算要回来,也得几日后,我阿耶回来得还早些,大伯父那儿还不知道能不能赶回过除夕夜。去年,大伯父一家未归,祖母整个年节都在念叨,祖父也不高兴。”</p>
绣婢们动作爽利。</p>
莫静之拿着衣料一块又一块往陈蘅身上比划。</p>
陈蘅道:“表姐,冬裳做新式的,如何?”</p>
“新式的?”</p>
“我从都城来的时候,冯娥送了我几身新式冬裳,我瞧着很别致,让她们照着那几身做。”</p>
陈蘅让杜鹃将几身新裳取来。</p>
莫静之很是喜欢。</p>
姐妹说了几句话,莫静之带着绣婢们离去。</p>
小年这一日,莫府上下都在忙。</p>
莫叁夫人在清点过年时的吃用,各种食材、菜蔬、果子、羊肉、鸡鸭鱼样样不能少,诸事繁琐。</p>
莫四夫人依上帮着莫十二郎的婚事,她挑唆着莫十二郎娶陈蘅,可莫十二郎就不听,直说陈蘅太厉害,娶了陈蘅会挨揍,还说了一大堆自己的道理:“做蘅表妹的夫婿,很没面子。”“我没同胞妹妹,我拿蘅表妹当妹妹。”</p>
总之,任莫四夫人说了不少的好话,他完全不上当。</p>
莫府大房的后宅里,莫叁夫人、莫四夫人早早将大舅、二舅的寝院打扫干净,他们的寝院塬就留有下人清扫,只是将收起来的摆件重新摆上去,锦衾晒得暖暖的。</p>
腊月二十六日午后,莫二舅带着妻妾儿女、儿妇、孙子浩浩荡荡地回来了。</p>
听说莫二舅结发元配所出的嫡长子亦在姑苏那边做官,是莫二舅给安排的,官职不大不小,是县令。他的妻妾儿女亦都在任上,这次回来的只是几个年纪稍大些的小公子、小娘子,姑苏府上还留有侍妾、忠仆照看。</p>
莫二舅一家人聚在清心堂陪莫老夫人说话。</p>
莫老夫人抱着一个不到叁岁的重孙,身边还站了两个大些的,最大的十二叁岁,小些的七八岁。</p>
因莫二舅一家的抵达,莫家上下很热闹。</p>
陈蘅早起习武时,看到莫二舅的孙儿、庶子抱着书,或是朗声高读,或是低声吟诵,这画面,不知道的还以为误入哪家学堂、书院。</p>
她习她的拳腿,他们读他的书,年纪小些的,看着陈蘅打得漂亮,不由自己的跟着动,没学几下,就被年纪大的抬用轻叩:“你又偷懒,明日阿耶要考校功课,若是背不出,我可不帮你说话。”</p>
“长兄有没有觉得表姑的拳腿很好看。”</p>
“快背书。”</p>
陈蘅用罢晨食去清心堂,花殿上的人更多了。</p>
莫二舅母举止温婉地坐在一边,“二老爷说,过了年,六郎的妻儿就留在广陵家里。六郎血气方刚,身边没个女人服侍不放心。母亲要不要赐一个侍妾去南疆?”</p>
六少夫人半垂着脑袋,瞧不清她在想什么。</p>
莫老夫人问:“六孙妇,你怎么想的?”</p>
“孙妇想去南疆照顾六郎,只是叁个孩子现下年纪小,怕是要劳叁叔母、叁叔操劳。”</p>
莫叁夫人无法相信地道:“你去照顾六郎自是好的,你撇下叁个孩子去南疆,旁人照顾他们,哪有亲娘照顾得好。”</p>
莫六郎与妻子的感情最好,是莫氏这辈里最恩爱一对,听说当初家里给莫六郎相的是姐姐,可莫六郎相中了妹妹,因为这事,六少夫人险些与娘家闹翻,最终长辈们选择了成全一对有情人。</p>
情太深,自就容不得中间有旁人。</p>
六少夫人为了不让其他女人近丈夫的心,也算是拼了,看着温顺乖巧,却说出让莫叁舅母帮忙看孩子的话。</p>
她的叁个孩子,大的不过七八岁,次子五六岁,女儿也只是叁四岁模样,还在她身边,她就能说出来。</p>
嫡长子是听懂的,没有因为母亲要离开而有不舍。</p>
最小的女儿似懂大懂,只对花殿上的点心感兴趣,被乳母捧着点心盘吃点心。</p>
莫二夫人道:“阿妍,我与你说了几回,你就想不明白呢,你叁个孩子还小,你去南疆怎么成?那边可与西魏打仗呢,你一个妇道人家……”</p>
“母亲不必再劝,我主意已定,待祖母的寿宴一过,我就去南疆。”</p>
莫叁夫人道:“从广陵到南疆,这一路可不近,现下四下闹贼匪,你一个妇道人家撇下叁个孩子走那么远的路,让家里如何放心。”</p>
莫老夫人道:“此乃大事,你且与六郎商量商量。”</p>
外头不太平,若是出了什么事,可不好向莫六郎交代。</p>
“当初成亲之时,我与他说好的,他在哪儿我在哪儿,我不会与他分开的。”</p>
莫二夫人不好说,她到底是继母,说得多了,还说她这个继婆母刻薄。</p>
六少夫人说的都是什么话,多大年纪了,已经是叁个孩子的娘,还跟孩子一样,说一出是一出。</p>
上回,莫二夫人让莫二少夫人劝,六少夫人根本听不进。</p>
男女情爱能过一辈子,偏她认了真,撇下孩子不管也要去莫六郎。</p>
不就是送两个侍妾过去照顾,她就不乐意了,宁可自己去,也不给莫六郎纳妾。</p>
六少夫人切切地望着莫叁夫人,“叁叔母出名的贤惠,往后还得劳叁叔母看顾他们兄妹。”</p>
莫叁夫人笑:“即便是他们祖母照顾,也没亲娘照顾得好,你安心在家里照顾叁个儿女。”</p>
他以为自己的剑招过人,结果表妹改用拳腿工夫了。</p>
莫十二郎累得不轻,可连陈蘅半分衣袂都没伤到,喘着粗气,看着又继续练拳的她。</p>
“你……你刚才用的拳腿,招式古怪,我从未见过。”</p>
“世间怪招了多了去,你才多大,就能都见过?”</p>
莫静之携着几个仆妇过来,笑盈盈地问道:“蘅表妹起得真早。”</p>
“表姐今儿也起得早呢。”</p>
“今儿是小年,不起早都不成。”莫静之身后的仆妇个个捧着托盘,上头叠放着几块衣料,“要过年节了,祖母说得给表妹添几身新裳。”</p>
“我衣裳可不少呢。”</p>
“新年新裳,这是少不得的,何况且我们这样的人家。”</p>
莫静之走近,你哄小孩子一般压住陈蘅的双腿,“你好好站一会儿,就一会儿,绣婢们量完就好。这可是祖母派给我的活,我若办不好,祖母该训我了。”</p>
陈蘅问道:“大舅、二舅不回来过年?”</p>
“官衙上午封印,就算要回来,也得几日后,我阿耶回来得还早些,大伯父那儿还不知道能不能赶回过除夕夜。去年,大伯父一家未归,祖母整个年节都在念叨,祖父也不高兴。”</p>
绣婢们动作爽利。</p>
莫静之拿着衣料一块又一块往陈蘅身上比划。</p>
陈蘅道:“表姐,冬裳做新式的,如何?”</p>
“新式的?”</p>
“我从都城来的时候,冯娥送了我几身新式冬裳,我瞧着很别致,让她们照着那几身做。”</p>
陈蘅让杜鹃将几身新裳取来。</p>
莫静之很是喜欢。</p>
姐妹说了几句话,莫静之带着绣婢们离去。</p>
小年这一日,莫府上下都在忙。</p>
莫叁夫人在清点过年时的吃用,各种食材、菜蔬、果子、羊肉、鸡鸭鱼样样不能少,诸事繁琐。</p>
莫四夫人依上帮着莫十二郎的婚事,她挑唆着莫十二郎娶陈蘅,可莫十二郎就不听,直说陈蘅太厉害,娶了陈蘅会挨揍,还说了一大堆自己的道理:“做蘅表妹的夫婿,很没面子。”“我没同胞妹妹,我拿蘅表妹当妹妹。”</p>
总之,任莫四夫人说了不少的好话,他完全不上当。</p>
莫府大房的后宅里,莫叁夫人、莫四夫人早早将大舅、二舅的寝院打扫干净,他们的寝院塬就留有下人清扫,只是将收起来的摆件重新摆上去,锦衾晒得暖暖的。</p>
腊月二十六日午后,莫二舅带着妻妾儿女、儿妇、孙子浩浩荡荡地回来了。</p>
听说莫二舅结发元配所出的嫡长子亦在姑苏那边做官,是莫二舅给安排的,官职不大不小,是县令。他的妻妾儿女亦都在任上,这次回来的只是几个年纪稍大些的小公子、小娘子,姑苏府上还留有侍妾、忠仆照看。</p>
莫二舅一家人聚在清心堂陪莫老夫人说话。</p>
莫老夫人抱着一个不到叁岁的重孙,身边还站了两个大些的,最大的十二叁岁,小些的七八岁。</p>
因莫二舅一家的抵达,莫家上下很热闹。</p>
陈蘅早起习武时,看到莫二舅的孙儿、庶子抱着书,或是朗声高读,或是低声吟诵,这画面,不知道的还以为误入哪家学堂、书院。</p>
她习她的拳腿,他们读他的书,年纪小些的,看着陈蘅打得漂亮,不由自己的跟着动,没学几下,就被年纪大的抬用轻叩:“你又偷懒,明日阿耶要考校功课,若是背不出,我可不帮你说话。”</p>
“长兄有没有觉得表姑的拳腿很好看。”</p>
“快背书。”</p>
陈蘅用罢晨食去清心堂,花殿上的人更多了。</p>
莫二舅母举止温婉地坐在一边,“二老爷说,过了年,六郎的妻儿就留在广陵家里。六郎血气方刚,身边没个女人服侍不放心。母亲要不要赐一个侍妾去南疆?”</p>
六少夫人半垂着脑袋,瞧不清她在想什么。</p>
莫老夫人问:“六孙妇,你怎么想的?”</p>
“孙妇想去南疆照顾六郎,只是叁个孩子现下年纪小,怕是要劳叁叔母、叁叔操劳。”</p>
莫叁夫人无法相信地道:“你去照顾六郎自是好的,你撇下叁个孩子去南疆,旁人照顾他们,哪有亲娘照顾得好。”</p>
莫六郎与妻子的感情最好,是莫氏这辈里最恩爱一对,听说当初家里给莫六郎相的是姐姐,可莫六郎相中了妹妹,因为这事,六少夫人险些与娘家闹翻,最终长辈们选择了成全一对有情人。</p>
情太深,自就容不得中间有旁人。</p>
六少夫人为了不让其他女人近丈夫的心,也算是拼了,看着温顺乖巧,却说出让莫叁舅母帮忙看孩子的话。</p>
她的叁个孩子,大的不过七八岁,次子五六岁,女儿也只是叁四岁模样,还在她身边,她就能说出来。</p>
嫡长子是听懂的,没有因为母亲要离开而有不舍。</p>
最小的女儿似懂大懂,只对花殿上的点心感兴趣,被乳母捧着点心盘吃点心。</p>
莫二夫人道:“阿妍,我与你说了几回,你就想不明白呢,你叁个孩子还小,你去南疆怎么成?那边可与西魏打仗呢,你一个妇道人家……”</p>
“母亲不必再劝,我主意已定,待祖母的寿宴一过,我就去南疆。”</p>
莫叁夫人道:“从广陵到南疆,这一路可不近,现下四下闹贼匪,你一个妇道人家撇下叁个孩子走那么远的路,让家里如何放心。”</p>
莫老夫人道:“此乃大事,你且与六郎商量商量。”</p>
外头不太平,若是出了什么事,可不好向莫六郎交代。</p>
“当初成亲之时,我与他说好的,他在哪儿我在哪儿,我不会与他分开的。”</p>
莫二夫人不好说,她到底是继母,说得多了,还说她这个继婆母刻薄。</p>
六少夫人说的都是什么话,多大年纪了,已经是叁个孩子的娘,还跟孩子一样,说一出是一出。</p>
上回,莫二夫人让莫二少夫人劝,六少夫人根本听不进。</p>
男女情爱能过一辈子,偏她认了真,撇下孩子不管也要去莫六郎。</p>
不就是送两个侍妾过去照顾,她就不乐意了,宁可自己去,也不给莫六郎纳妾。</p>
六少夫人切切地望着莫叁夫人,“叁叔母出名的贤惠,往后还得劳叁叔母看顾他们兄妹。”</p>
莫叁夫人笑:“即便是他们祖母照顾,也没亲娘照顾得好,你安心在家里照顾叁个儿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