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修真) >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修真)
错误举报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修真)——骑鲸南去

    此言一出,四下皆惊。

    就连如一也多看了他一眼。

    桑落久诧道:师父,您说要留宿在此,是为了

    文三小姐的死,显然是冲着我来的,不过是要逼我下山罢了。封如故靠在屏风边,懒散道,用唐刀的杀人者既然有能力在文始山来去自如,这里又是他的最后一站,我留在这里,说不准能见他一面呢。

    罗浮春骇然之余,渐渐明白过来,一把捉住那小道士前襟:是你杀了你家三小姐?

    话音未落,他便被封如故一掌拍上了后脑勺。

    呆子。封如故道,你在这里胡乱揣测,不如进去捞了尸体看一看。

    尸体?

    封如故再次语出惊人:文三小姐香躯便在里头,仔细照看着,万勿唐突了。

    罗浮春急急转入屏风内侧。

    只见月光之下,真有一具无头女尸,面朝下倒在冷泉之中,腔子里的血都流干了,前襟上绽着大片大片血迹。

    女尸身上穿的是浴衣,盘扣精细,上头描着银凤。

    这绝不会是外出的装扮。

    但捏一捏女尸肢体,罗浮春吃了一惊。

    那身体虽是冷的,但柔软异常,像方死之人的躯体。

    罗浮春霍然起身,快步行至石屏外,不由分说,一把执住少年手腕,稍一测他灵脉,便怒气升腾:你是魔道?!

    话音未落,他就听封如故在旁笑话他道:你是炮仗?

    罗浮春被拆了台,气急交加:师父!那文家三小姐被炼成醒尸了!

    喊什么。封如故瞥他,不能视,不能言,不能持握凶器,只会伸手扑人魔道中人若是炼出这等醒尸,妄想用来伤人,那就别修道了,回家种红薯吧。

    所谓醒尸,乃是死尸所化,尸体能言能行,一如生前,只是善恶颠倒、冷暖不识、黑白不辨。

    文三小姐所化的醒尸粗劣至极,轻轻一拽便倒,则是尸主修为低劣、穷尽全力也只能供她行动片刻所致。

    如一淡道:现如今的问题该是,为什么一个魔道,会穿着文始山弟子的衣裳,操纵文三小姐的无头尸,找到这里来。

    穿着修士衣裳的小魔道牙关打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看上去倒有几分可怜,看得海净心生了几分恻隐,忙暗道了几声阿弥陀佛。

    此时,封如故突然道:你是来给我送这具尸体的,可对?

    小魔道抬起头来,双目里噙着的泪也随着他身体的轻晃摇摇欲坠。

    我本来是等凶手,没想到等来了你。你送来尸身,却掉头就跑。有意思。

    封如故蹲下身来,直视于他,发上残水顺着眼睫和下巴滑落,他也懒得擦,只是微微歪头,盯视着他。

    你是下级弟子。封如故拉过他的修士服查看,又低头嗅了嗅,能熟门熟路地溜进来,身上还有硫磺味。你是平日里负责洒扫这处别馆的。但今日,你却不在,来伺候的弟子粗手笨脚,对这里并不熟悉。

    常人看不出来那引他们入别馆的弟子有何不妥,但封如故不同。

    他最是懂得享受,三言两语,便知道那是个新手,因为他连摆放浮觞的位置也不很清楚。

    罗浮春猜测:莫不是文三小姐来此沐汤时,被他趁机

    封如故看他一眼:文三小姐再不济,也有炼气三期的修为,他以他这点粗陋的旁门左道,哪怕是偷袭,也不可能一刀断首。

    罗浮春不由想起,文三小姐的尸身上,浴衣齐整,连粒扣子都没掉,除了颈上的致命创口,确实毫无伤痕,再看看眼前的小魔修,也起了疑窦。

    封如故望着小魔修,目光与语气一道放柔,低音仿若耳语:你看到了什么?你把尸身送来,是想让我知道什么?你不在遗世里好好呆着,为什么出现在此?

    封如故从如一剑下救他一命,处处回护他,又这般轻声细语,小魔修终于有了勇气,张开嘴巴,期期艾艾道:大,大公子。

    一众人瞧着他,等待着他的下文。

    可谁也没想到,那下文是如此惊世骇俗

    大公子文忱,在别馆温泉中将三小姐的人头斩下,是我亲眼所见小魔修拜倒在地,砰砰砰连叩三个响头,请云中君,捉拿大公子,救我出去

    第7章 道已非道

    夜半,文忱得了通传,说别馆下榻的云中君找他有事。

    说是叙旧,文忱难免惴惴,踏月而来,到了别馆门口,还不忘整一整衣襟,理好仪容,才踏入其中。

    院中只得一人。

    封如故用他的玉酒壶自酌自饮,清辉之下,风陵独有的白衣蓝带看上去异常清圣。

    他该是喝了有一阵了,面上已有飞霞。

    他闲闲招呼道:来啦。

    文忱撩袍,行的是跪拜大礼:云中君。

    两人是同龄,这样郑重其事的礼节,难免滑稽。

    封如故安然收受:起来吧。你家遭逢白事,你也该是连日劳碌,我还把你叫来,不妨事吧?

    不妨事。文忱起身,束手立在一旁,客气又生疏。

    口头上说多年不见,但当真见了面,文忱实际上有些尴尬。

    说老实话,他们并不熟悉。

    初见也是在十年前的东皇祭礼上。

    突变未生前,他还和众道门弟子一起,议论、嘲笑坐在一侧岩石上、把秩序官令牌在指尖一甩一甩的封如故。

    不是说是风陵大师兄常伯宁来这边吗?

    是啊,凭什么轮到封如故来带我们?

    你们可听说过他封如故的出身?一个靠走街串巷、摇铃贩药发家的商贾之子,入风陵前还杀过人,那时他不过九岁!小小年纪,心辣手毒

    这些流言,文忱听过,也说过。

    但偏偏就是这个人,在他们被蓄谋已久的魔道吸入遗世、纷纷被魔气所伤时,救了他们性命。

    十年不见了。封如故开口就不是人话,文大公子眉间川字纹更深了。

    文忱修养不坏,只笑了笑。

    封如故把凳子拿脚勾给他:坐吧。我坐着,你站着;我喝着,你看着,我也不尽兴。

    文忱只好入座,却有意回避着视线,不去看封如故的眼睛:舍妹与云中君婚约已解,劳烦云中君走这一遭了。

    客气。封如故把斟满酒的杯子推给他,自己用玉杯轻轻在柔软唇畔碾压,我见过令妹画像,你说奇不奇,我今日见了令弟,她与一胞所出的二弟,并不多么相似,眉眼却与你相近。

    文忱不言,脸色却隐隐有了些变化,举杯一口酒闷下,却半丝滋味也没能尝出,脸上露出了些苦痛之色。

    嗳。封如故似是闲聊,关于令妹尸身去向,你可知晓?

    文忱怪笑一声:云中君玩笑了,我怎会知晓

    那就奇了。封如故自顾自道,这文始山上下,穷讲究礼节,我没通知何时到访,御剑石上便随时候着一堆弟子,我风陵山都没这等派头。

    文忱招架得颇为狼狈:小门小派,不敢与风陵相比。

    封如故却不理他似有意似无意的转移话题:御剑石上都是如此,那正门呢,侧门呢?一具无头尸身,该怎么送下山去?一颗头颅,又该怎么运上山来?

    头颅比躯干更方便处理。舍妹许是下山后,为人所害

    封如故淡淡道:不呢。她身上可穿着浴衣。

    文忱手中的杯子陡然落在青石桌上,发出脆亮响声。

    哎。封如故心痛,我的杯子。

    文忱神态大乱:你,你怎会

    封如故拿过玉杯,细心查看有无伤痕:令妹就在后院躺着,不妨自己去看。

    文忱几乎要控制不住自己冲向后院,然而最终还是勉力稳住了心神:云中君,莫要拿逝者玩笑

    封如故望着他:吓到你了?

    文忱不知不觉已出了一身虚汗,干巴巴地哈哈两声,举袖拭汗。

    好。既是玩笑,那我现在的话就都不算话了,权当醉话。

    封如故把杯子往桌面上轻轻一放,怜香惜玉之情甚足:看温泉边石头的水蚀程度,别馆该是这两年才修的,泉眼挖得也晚。此处冷热泉兼有,是山里唯一的一处每时辰换一次水的哦,这是我来时,听引路的小道说的。

    把这里作为别馆,一来,可用来待客,二来,你们闲暇时也能自己来此放松游玩。

    听说,文三小姐生前最爱此处,甚至有说过,要把香闺移至别馆。

    文忱脸色煞白,不言不语。

    文三小姐如果是在汤池中玉殒的,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又一杯酒下去,封如故脸颊更添绯红。

    文始山上下,别馆汤池是设计最精巧的,一个时辰一换水,水随地脉流走。此处杀人,干净方便,连血迹都不会留下。

    封如故说着,还认同地点了点头:我若是在文始山杀人,一定选择此处。

    文忱牙关咯咯作响了一阵,青红着一张脸,跳起身来,倏然拔剑,剑尖对准封如故,环佩叮叮咚咚,响得宛如他的心跳。

    坐下,手放开。

    封如故一声命令,直接叫文忱剑身抖了三分。

    还是说封如故动也未动,抬眸相望,单指贴在酒杯外壁,施力轻轻转动,你要在我面前舞剑?

    文忱勃然变色。

    封如故的归墟剑法,他是见识过的

    当啷一声,长剑坠地。

    文忱跌坐在地,知道尸身和他精心掩藏的秘密,必定是被发现了。

    他把脸深埋在掌心里,肩膀颤抖得厉害:我明明埋在松树下埋得很深,怎会

    不巧。有人看见你砍头,埋尸了。他已经听不出封如故的话是嘲讽还是真心了,下次可要当心啊。

    文忱猛然抬头:小妹不是我杀的!是他逼我是他逼我!

    谁?

    我不认识是,一个着黑衣的年轻人

    文忱神思混乱,仿佛又回到了七日之前。

    文忱其实是反对小妹与风陵结亲的。

    他的理由是,他认得封如故。小妹与封如故虽八字相合,但性情不合,也是枉然。

    文慎儿从小便与大哥文忱交好,反倒与性子莽躁的二哥时时争吵,所以一看大哥支持,愈发闹得肆无忌惮。

    父亲被这一双儿女搅得头痛不已,便把文忱叫到书房,告知了他一桩惊天之事。

    文始门内,养了几个小魔道。

    说是养,实则是监禁。

    据说,这些小魔道都有父母,也不是专靠杀人修炼的血宗后代,只是天生的魔道血脉。

    情宗两名,尸宗一名,蛊宗一名,共计四人。

    刚一听到此事,文忱骇了一跳:父亲,你收留魔道作甚?

    在如今正道之中,魔道人人得而诛之,谁也不会认为这是不义之事。

    何来收留?他们乃是我一年前擒捉上山,在身上落了法印,叫他们不得离山的。

    父亲文润津顶着文忱震愕的视线,侃侃而谈:他们的父母,为着救孩儿性命,得四处搜寻灵石,好在遗世三月一开之时,进入其中的荆门鬼市,换取一些有用之物,比如从道门流出的修炼经书,送来咱们山上

    文忱听懂后,冒了一脑门子冷汗:父亲,你扣留魔修幼子,与魔修做交易?!这于道不符

    文润津捻须一笑:吾儿,你年尚不足而立,怎得比我这个老头子还要迂腐?魔道欠我们正道良多,想何时取回报酬,那是我们道门的事情。

    文忱觉得这话有问题。

    那些流出的炼丹、铸器、剑道的秘法心诀,不都是四门先圣撰写,呕心沥血而成?和他们这些新立的小门派有何关系?

    然而,子不言父之过。

    文忱结巴道:可是

    文润津不容他再说下去,接过了他的话:可是,这非是长久之计!慎儿太不懂事,我们只要与风陵联姻,让云中君成为文始门女婿,那归墟剑法,可不就是咱们家的了?

    文忱说不出话。

    你是文始门未来之主。文润津拍着他的肩膀,文始门,早晚是要交在你手上的。父亲这也是为你的未来铺路,你要懂得父亲的一片苦心呀。

    父子两人正在密议,就传来了文三小姐第三次自缢的消息。

    这次的情况格外凶险,若是再晚发现一些,她就真的要化作一缕香魂了。

    文润津被吓得不轻。

    他虽然想要女儿联姻,为文始门带来好处,却不想女儿真的为此而死。

    无奈,他只好在女儿缓过来后,痛下决心,与风陵解除婚约。

    文忱却忧心忡忡,夜不能寐。

    父亲的一席话,在他心里烙下了不小的阴影。

    此事压在他心中,没人可以商量。

    母亲不必说,定然和父亲站在同一处;那些个道友,也没几个能与他交心的;二弟更是莽撞,成日里只知道拿着他的鞭子与剑咋咋呼呼。

    相比之下,小妹尽管任性,却格外有主意,且又与他关系最好。

    况且,她也是文始门门人,与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文始山之事,她也需得知晓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