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重山(穿越)——蜜秋(13)
臣领旨,叩谢皇恩。
林漠烟起身接过圣旨,高仁神色忧思,将军此去,多有凶险,皇上为国忧虑之心,望将军多有体恤。
本已戴罪之身,皇上还记得罪臣,臣的命是关西给的,也必将还于关西。
高仁沉沉点头,府外车马已备,将军稍后可即刻出发。随即告辞。
林漠烟转身回房,他并无行装要收拾,只待与陪伴数年的哑口仆役叮嘱数声,即可奔赴西北。
殷涔自屋角轻掠着地,身前的林漠烟却猛然转身,双目精光炯炯,望向他道,来者何人?
殷涔扯下面罩,自报家门,太子近身侍卫,殷涔。
太子?所为何事?
太子殿下今日向皇上陈情,恳请复将军统领之位,为西北驱逐胡掳。
林漠烟拱手道,老臣谢过太子殿下。
但太子殿下于内阁议事时,深感当年关西一案事有蹊跷,特此命我前来与将军稍作沟通。
林漠烟眼神深邃,沉吟片刻后断然道,经年往事,老臣已铸下滔天罪过,请太子不必再做无谓揣测。遂转身朝房内走去。
殷涔跟上,又道,将军,此事不单只是太子忧心记挂,那亡于屠刀之下的万万百姓,也求将军给一个清白之词。
林漠烟再次转身,盯着殷涔双眼,你究竟何人?
关西,青远府,查哈镇,殷涔。当年屠刀之夜侥幸避过,而父母家人尽皆葬身于此,我与妹妹被擒敌国军营,与人做角斗,与狼做厮杀,只为供人玩乐,妹妹于敌营不知所踪,应已遇害。后我被高人所救,流落于难民市场,又被艾公公买下,从此以太子侍卫自居至此。
听到此,林漠烟冷峻神色之下隐隐有了一丝激动,又似极为克制,伸出双手又退回,叹息说道,没料到,今日还能见到当年幸存之人。
殷涔再次问道,将军,当年之事是否有隐情?
林漠烟招手做了个手势,转身进屋,在桌上铺开纸笔,快速写下寥寥字句,口上却截然说道,当年皆是林某一人疏于职守所犯之过,不必再过多追问。
说着将所写信笺塞进殷涔手中,殷涔展开,一眼瞥过,心口骤然喘息不止,低声说道,果然果然将军当年守了关西二十年太平,我竟不知珍惜,还道岁月无聊
林漠烟扶住殷涔双臂,往事不欲多纠结,往前看,好好活。
殷涔突然生出一股子似与父作别的沧然感,双眼微红,也对林漠烟道,将军此去,万望当心,平山期待来日还能与将军再重逢。
林漠烟点头,遂又与老仆告别,一头苍苍灰白发,寥落布衣衫,就这么孑然一人出了门,车马声动,奔向那茫然凶险的远方。
殷涔捏着手中字条,目光落在那潦草数言:宫中有人,借通关文书,引敌军入关。
第20章 垂幔
卯时初,天色已微明,下了一天一夜的雨终于停了,殷涔回到太子府,无声无息进入陈佶寝房内,正待往里间暗房走,卧榻上的人突然起了身,平山哥哥,你回来了。
殷涔一惊,掠到床边,发现陈佶神情清醒,原来压根未睡,他拢了拢对方耳边碎发,笑着说道,怎么我一不在你就不肯好好睡觉,这习惯可不好?
陈佶也面上一笑,房内此刻正暗,窗纸透着些微的白,人脸上一道朦胧的光跟着化开,陈佶问道,林将军如何说?
殷涔掏出那张薄薄字条,陈佶就着微光展开看到,面色重重一惊,未待他开口,殷涔抢先道,我料到朝中有人做鬼,却不想竟是宫中。
昏暗中陈佶紧紧盯着殷涔,殷涔知他心中所想,自己又何尝不是大惊失色,他将陈佶拉近抱在怀中,双手又轻轻抚上后背。
这消息太过震惊,皇室中人通敌叛国?他不知道林将军是否了解更详细的内情,而从林漠烟多年来绝不辩护,甚至绝不开口来看,他所写下的一定是证据确凿之事,却因为种种不可言说的原因,宁愿家破人亡,也无法将其公之于众。
只是,殷涔无论如何也找不出理由,宫中人为何要如此行事?
林漠烟不肯对外示众,殷涔和陈佶即便知道了这一层内情,自也无法跟任何人说,好似原已昏暗的底色又降下一层黑幕,而若揭了这黑幕,便会如坠深渊,粉身碎骨。
半晌,陈佶从殷涔怀中抬头,说道,无论如何,也要还关西七卫一个真相。
殷涔缓缓点头,如若不是为了真相,他又怎会在这重重宫闱之中藏身数年,只是,不知从何时开始,他留在这的理由似乎不止是那么唯一一个,怀中这半大小子,不知不觉中成了他最为牵绊的人事之一。
从前那个粉糯骄横的小粽子,而今成了高出他半个头,身强体壮的魁梧少年,然而依赖人的性子却似越来越重,但凡只有两人的私下,陈佶便在他身旁又蹭又靠的,从幼年时的小奶狗到如今俨然一只小狼狗,殷涔无法对这只又真又憨的小狗说出半个拒绝的字。
然而真相,所有的真相都伴随刀光剑影,血流成灾。
仿若看不见的绳索套在二人头上,一定要追寻的真相,不知何时就会勒紧了绳索,顷刻毙命。
殷涔原觉得只是自己的事,不欲拖陈佶下水,而今宫里二字,让整件事变成二人都逃不开的枷锁,好似命运的枝干注定彼此交缠。
罢了罢了,天上|人间,天涯黄泉,一起去罢!
广明殿内,陈泽也一夜未眠,仍侧卧于罗汉榻上,丝滑衣衫斜斜垂于地面,此前伴于身侧的道士方守敬已先行退下。
高仁进了殿内,陈泽双目微睁,缓声道,他走了?
走了,行李也未收拾,接旨后即刻就出了家门。
陈泽嘴角扯过一笑,他倒是连夜等着朕的旨意,算准了此番朕一定会用他。
陛下,高仁走近些,柔着一把嗓子,林将军此番看着,老得厉害。
陈泽微微一怔,我记得他将将小朕一岁。
高仁道,而今看着倒像成了兄长。
陈泽沉默半晌,高仁又道,当年在安宁宫,皇上与云将军一同让梁太傅授课,还常常拉了林将军陪着
陈泽睁眼打断道,你这奴才,今日话这么多。
高仁哎哟一声,轻轻拍了拍嘴角,老奴多嘴,却并不停下,继续说道,奴才老了,见着将军,难免想到过去,当年林将军和云将军镇守南北防线,天下何等太平
陈泽默不出声,待高仁说完,似想起什么,问道,云渐青之子近日已进京?
是的,皇后娘娘还设宴款待过,接风酒就在朝贺殿。高仁答道。
她倒是会替朕做人,那个孩子,叫什么?你见过吗?陈泽看向高仁,继续问道。
单名一个野字,表字止戈,倒是出落得一表人才,翩翩公子一名。
云野,云止戈,陈泽在口中念着,改日让他进宫,让朕好好瞧瞧,渐青的孩子,当年朕还只是太子,一同玩耍时朕还戏言日后要结为姻亲,他若是儿子,朕就将公主嫁给他,他若得了女儿,必是朕皇儿之妃。
老奴也记着呢,当年林将军还不服气,说为何姻亲一事将他排除在外,云将军当时口不择言的说道还不是因为你糙,谁敢将儿子女儿送到你家,将林将军气得够呛高仁回忆着,微笑说道。
陈泽也似想起那情景,面上带了抹笑意,而后却又忽的沉了下去,谁都想不到,林漠烟果真一生未婚,在那黄沙大漠一待二十年,只将他乡做故乡。
陛下,高仁叩首跪了下来,若林将军此次守住了关西
陈泽挥了挥手,不用你来告诉朕,敌军撤退之日,林漠烟可继续任统领将军一职,戍守西北,流放亲眷也悉数赦免。
陛下宽仁。高仁起身,背过身用衣袖擦了擦眼角。
扶朕宽衣,该早朝了。陈泽从榻上起身,双手打开,高仁忙命人取过新衣与发冠,扶侍穿戴好,再一路陪着前往春秋殿。
散朝后,群臣往殿外走去,祁言之似满腹心事,缓缓走在最后,赵纶跟在身侧,转过春秋殿后一道转弯,路上已只见二人身形,赵纶问道,老师,可是为西北边防一事所扰?
祁言之闻言站定,抬头正要说话,旁侧来了位公公,拂尘一摆,对祁言之说道,祁大人,皇后娘娘有请。
祁言之转头看着何进,烦劳何公公替下官禀明娘娘,昨夜与陛下商议边关一案至夜深,下官年纪大了,熬了夜就有些精神恍惚,此刻需回家静养,来日再与娘娘请罪。
说着便要走,何进向前一步拦在祁言之身前,神情已然愠怒,当日阁老有求于娘娘,姿态何等低微可亲,如今在朝中独揽大权,这就不把娘娘放在眼里了吗?阁老可别忘了,自你来求娘娘那日起,就已经将身家性命都托付出去了!
祁言之指着何进,气息微喘,你
祁大人,请吧?何进拂尘朝前掸了一掸。
祁言之看了看赵纶,犹豫了下,说道,止心,不若你也一道吧。
赵纶应了一声,一齐走向前。
庆春殿内,秋忆人端坐于主殿正位,身前垂着轻纱帷幔,从外看不清面目,只瞧出一个端庄华贵的轮廓。
祁言之和赵纶入殿内行李,纱帐内的人摆摆手,两人坐于殿内右侧。秋忆人的声音自纱帐后绵绵传来,如今想见阁老一面都难了,不是何公公一请再请,阁老怕这辈子也不会主动再来见哀家一面了。
祁言之闻言起身跪地,赵纶也跟着一并伏地,祁言之道,娘娘折煞老臣了,只因昨夜忧思过虑,想着还是改日拜见娘娘的好。
罢了,起身吧,都这么些年,这些面子上的话不说也罢。秋忆人淡淡说道。
祁言之和赵纶再次起身,坐了回去。
秋忆人再道,皇上终究还是又用回了林漠烟。
祁言之道,是臣的过错,没有想到可以替代颜将军镇守关西之人。
秋忆人道,林漠烟心气已折,此番再次出征,未必能如皇上所愿。
祁言之沉默片刻,道,若关西尽失,于我大宁倒是真正的威胁了。
秋忆人站了起身,于垂幔后缓步走动着,威胁?就凭他塔克忽伦,一介莽夫,若不是
娘娘!祁言之突然高声打断,如今天山十六部已尽皆统一,疏勒国早已不是当日散沙之土,娘娘不可小觑!
秋忆人停住,望向祁言之,你的意思是哀家莽撞了?
不敢。
那是何意?!秋忆人厉声问道。
赵纶此时突然冲出,跪地向秋忆人说道,娘娘息怒,老师的意思是,疏勒国当年暗地进犯,已算得了天大的好处,如今竟敢全线开战,娘娘无论如何也要给他们教训,让他们从哪来,回哪去。
祁言之,你的好学生,倒比你会讲话多了。
不待祁言之回话,赵纶又说道,谢娘娘,老师方才只是心急,娘娘切勿放在心上。
祁言之侧头看了一眼赵纶,秋忆人又道,赵纶,那哀家问你,此种情形,若林漠烟守住了关西,哀家当如何?若林漠烟守不住关西,我大宁又当如何?
赵纶起身,朝垂幔中人抬首,沉声说道,若林将军守住了关西,则是百姓之福,大宁之幸,疏勒狼军理应回到他们的大漠戈壁中去,皇后娘娘也应为此庆贺,尤其,赵纶加重了语调,在皇上面前为林将军美言。
若林将军失了关西,则真正是狼已入室,要阻止疏勒继续进犯,无论和亲、割地求和,或是调集全国之兵力予以阻挡,全力一搏,都只有一个目的,将此狼国驱逐出境,此种情形下,林将军下场如何,自不必娘娘忧心。
话音落地,秋忆人沉吟半晌,沉沉一声笑,说道,赵大人好分析,看起来,哀家倒似真的只有这么一条路了。
又狠声道,塔克忽伦此等莽夫,哀家断然不会让他活成气候。
祁言之此时才又缓缓说道,娘娘,万事请三思。
秋忆人已然调转了方向,问向赵纶,赵大人,平日如不忙,不若也教教皇儿吧,祁大人平日忙于公务,皇儿这般年纪,正需明师引路,随即口气幽幽叹道,不然也不会在他父皇面前如此胆寒,惹他父皇不快。
赵纶看向祁言之,只见老师神色如常,还未答,祁言之看向他说道,止心就应了吧,我老头子一个,观念太过迂腐,这些年也没教导好韩王,让皇后伤心了。
赵纶这才转向秋忆人,拱手叩谢道,谢皇后娘娘垂爱,臣必定倾囊而授。
秋忆人问道,今日朝堂之上,皇上待太子如何?
祁言之道,与往常如一,国事议论,太子有一二建议被皇上采纳。
秋忆人冷哼一声,那叫如常?一个林漠烟,让皇上觉得太子读懂了他的心,今后只怕越发看得上眼了。
说罢又朝赵纶看过一眼,虽隔着重重垂幔,赵纶也觉得那一眼之中的狠厉与迫切之色,如浮萍一般明晃晃漂于水面之上,于是他说道,太子久不得势,如今渐有抬头迹象,但此刻尚早,一切都还来得及。
秋忆人突然哈哈大笑,好一个来得及,赵大人,就依你所言,来得及。
待二人出了庆春殿,赵纶如往常一般走在祁言之身后,出了宫门,祁言之站定说道,今日早些回府吧。
赵纶一愣,问道,老师,今日不用再去府上做抄录,与老师议政吗?
不必了,祁言之摆摆手,累了,回家歇息吧。
恋耽美
林漠烟起身接过圣旨,高仁神色忧思,将军此去,多有凶险,皇上为国忧虑之心,望将军多有体恤。
本已戴罪之身,皇上还记得罪臣,臣的命是关西给的,也必将还于关西。
高仁沉沉点头,府外车马已备,将军稍后可即刻出发。随即告辞。
林漠烟转身回房,他并无行装要收拾,只待与陪伴数年的哑口仆役叮嘱数声,即可奔赴西北。
殷涔自屋角轻掠着地,身前的林漠烟却猛然转身,双目精光炯炯,望向他道,来者何人?
殷涔扯下面罩,自报家门,太子近身侍卫,殷涔。
太子?所为何事?
太子殿下今日向皇上陈情,恳请复将军统领之位,为西北驱逐胡掳。
林漠烟拱手道,老臣谢过太子殿下。
但太子殿下于内阁议事时,深感当年关西一案事有蹊跷,特此命我前来与将军稍作沟通。
林漠烟眼神深邃,沉吟片刻后断然道,经年往事,老臣已铸下滔天罪过,请太子不必再做无谓揣测。遂转身朝房内走去。
殷涔跟上,又道,将军,此事不单只是太子忧心记挂,那亡于屠刀之下的万万百姓,也求将军给一个清白之词。
林漠烟再次转身,盯着殷涔双眼,你究竟何人?
关西,青远府,查哈镇,殷涔。当年屠刀之夜侥幸避过,而父母家人尽皆葬身于此,我与妹妹被擒敌国军营,与人做角斗,与狼做厮杀,只为供人玩乐,妹妹于敌营不知所踪,应已遇害。后我被高人所救,流落于难民市场,又被艾公公买下,从此以太子侍卫自居至此。
听到此,林漠烟冷峻神色之下隐隐有了一丝激动,又似极为克制,伸出双手又退回,叹息说道,没料到,今日还能见到当年幸存之人。
殷涔再次问道,将军,当年之事是否有隐情?
林漠烟招手做了个手势,转身进屋,在桌上铺开纸笔,快速写下寥寥字句,口上却截然说道,当年皆是林某一人疏于职守所犯之过,不必再过多追问。
说着将所写信笺塞进殷涔手中,殷涔展开,一眼瞥过,心口骤然喘息不止,低声说道,果然果然将军当年守了关西二十年太平,我竟不知珍惜,还道岁月无聊
林漠烟扶住殷涔双臂,往事不欲多纠结,往前看,好好活。
殷涔突然生出一股子似与父作别的沧然感,双眼微红,也对林漠烟道,将军此去,万望当心,平山期待来日还能与将军再重逢。
林漠烟点头,遂又与老仆告别,一头苍苍灰白发,寥落布衣衫,就这么孑然一人出了门,车马声动,奔向那茫然凶险的远方。
殷涔捏着手中字条,目光落在那潦草数言:宫中有人,借通关文书,引敌军入关。
第20章 垂幔
卯时初,天色已微明,下了一天一夜的雨终于停了,殷涔回到太子府,无声无息进入陈佶寝房内,正待往里间暗房走,卧榻上的人突然起了身,平山哥哥,你回来了。
殷涔一惊,掠到床边,发现陈佶神情清醒,原来压根未睡,他拢了拢对方耳边碎发,笑着说道,怎么我一不在你就不肯好好睡觉,这习惯可不好?
陈佶也面上一笑,房内此刻正暗,窗纸透着些微的白,人脸上一道朦胧的光跟着化开,陈佶问道,林将军如何说?
殷涔掏出那张薄薄字条,陈佶就着微光展开看到,面色重重一惊,未待他开口,殷涔抢先道,我料到朝中有人做鬼,却不想竟是宫中。
昏暗中陈佶紧紧盯着殷涔,殷涔知他心中所想,自己又何尝不是大惊失色,他将陈佶拉近抱在怀中,双手又轻轻抚上后背。
这消息太过震惊,皇室中人通敌叛国?他不知道林将军是否了解更详细的内情,而从林漠烟多年来绝不辩护,甚至绝不开口来看,他所写下的一定是证据确凿之事,却因为种种不可言说的原因,宁愿家破人亡,也无法将其公之于众。
只是,殷涔无论如何也找不出理由,宫中人为何要如此行事?
林漠烟不肯对外示众,殷涔和陈佶即便知道了这一层内情,自也无法跟任何人说,好似原已昏暗的底色又降下一层黑幕,而若揭了这黑幕,便会如坠深渊,粉身碎骨。
半晌,陈佶从殷涔怀中抬头,说道,无论如何,也要还关西七卫一个真相。
殷涔缓缓点头,如若不是为了真相,他又怎会在这重重宫闱之中藏身数年,只是,不知从何时开始,他留在这的理由似乎不止是那么唯一一个,怀中这半大小子,不知不觉中成了他最为牵绊的人事之一。
从前那个粉糯骄横的小粽子,而今成了高出他半个头,身强体壮的魁梧少年,然而依赖人的性子却似越来越重,但凡只有两人的私下,陈佶便在他身旁又蹭又靠的,从幼年时的小奶狗到如今俨然一只小狼狗,殷涔无法对这只又真又憨的小狗说出半个拒绝的字。
然而真相,所有的真相都伴随刀光剑影,血流成灾。
仿若看不见的绳索套在二人头上,一定要追寻的真相,不知何时就会勒紧了绳索,顷刻毙命。
殷涔原觉得只是自己的事,不欲拖陈佶下水,而今宫里二字,让整件事变成二人都逃不开的枷锁,好似命运的枝干注定彼此交缠。
罢了罢了,天上|人间,天涯黄泉,一起去罢!
广明殿内,陈泽也一夜未眠,仍侧卧于罗汉榻上,丝滑衣衫斜斜垂于地面,此前伴于身侧的道士方守敬已先行退下。
高仁进了殿内,陈泽双目微睁,缓声道,他走了?
走了,行李也未收拾,接旨后即刻就出了家门。
陈泽嘴角扯过一笑,他倒是连夜等着朕的旨意,算准了此番朕一定会用他。
陛下,高仁走近些,柔着一把嗓子,林将军此番看着,老得厉害。
陈泽微微一怔,我记得他将将小朕一岁。
高仁道,而今看着倒像成了兄长。
陈泽沉默半晌,高仁又道,当年在安宁宫,皇上与云将军一同让梁太傅授课,还常常拉了林将军陪着
陈泽睁眼打断道,你这奴才,今日话这么多。
高仁哎哟一声,轻轻拍了拍嘴角,老奴多嘴,却并不停下,继续说道,奴才老了,见着将军,难免想到过去,当年林将军和云将军镇守南北防线,天下何等太平
陈泽默不出声,待高仁说完,似想起什么,问道,云渐青之子近日已进京?
是的,皇后娘娘还设宴款待过,接风酒就在朝贺殿。高仁答道。
她倒是会替朕做人,那个孩子,叫什么?你见过吗?陈泽看向高仁,继续问道。
单名一个野字,表字止戈,倒是出落得一表人才,翩翩公子一名。
云野,云止戈,陈泽在口中念着,改日让他进宫,让朕好好瞧瞧,渐青的孩子,当年朕还只是太子,一同玩耍时朕还戏言日后要结为姻亲,他若是儿子,朕就将公主嫁给他,他若得了女儿,必是朕皇儿之妃。
老奴也记着呢,当年林将军还不服气,说为何姻亲一事将他排除在外,云将军当时口不择言的说道还不是因为你糙,谁敢将儿子女儿送到你家,将林将军气得够呛高仁回忆着,微笑说道。
陈泽也似想起那情景,面上带了抹笑意,而后却又忽的沉了下去,谁都想不到,林漠烟果真一生未婚,在那黄沙大漠一待二十年,只将他乡做故乡。
陛下,高仁叩首跪了下来,若林将军此次守住了关西
陈泽挥了挥手,不用你来告诉朕,敌军撤退之日,林漠烟可继续任统领将军一职,戍守西北,流放亲眷也悉数赦免。
陛下宽仁。高仁起身,背过身用衣袖擦了擦眼角。
扶朕宽衣,该早朝了。陈泽从榻上起身,双手打开,高仁忙命人取过新衣与发冠,扶侍穿戴好,再一路陪着前往春秋殿。
散朝后,群臣往殿外走去,祁言之似满腹心事,缓缓走在最后,赵纶跟在身侧,转过春秋殿后一道转弯,路上已只见二人身形,赵纶问道,老师,可是为西北边防一事所扰?
祁言之闻言站定,抬头正要说话,旁侧来了位公公,拂尘一摆,对祁言之说道,祁大人,皇后娘娘有请。
祁言之转头看着何进,烦劳何公公替下官禀明娘娘,昨夜与陛下商议边关一案至夜深,下官年纪大了,熬了夜就有些精神恍惚,此刻需回家静养,来日再与娘娘请罪。
说着便要走,何进向前一步拦在祁言之身前,神情已然愠怒,当日阁老有求于娘娘,姿态何等低微可亲,如今在朝中独揽大权,这就不把娘娘放在眼里了吗?阁老可别忘了,自你来求娘娘那日起,就已经将身家性命都托付出去了!
祁言之指着何进,气息微喘,你
祁大人,请吧?何进拂尘朝前掸了一掸。
祁言之看了看赵纶,犹豫了下,说道,止心,不若你也一道吧。
赵纶应了一声,一齐走向前。
庆春殿内,秋忆人端坐于主殿正位,身前垂着轻纱帷幔,从外看不清面目,只瞧出一个端庄华贵的轮廓。
祁言之和赵纶入殿内行李,纱帐内的人摆摆手,两人坐于殿内右侧。秋忆人的声音自纱帐后绵绵传来,如今想见阁老一面都难了,不是何公公一请再请,阁老怕这辈子也不会主动再来见哀家一面了。
祁言之闻言起身跪地,赵纶也跟着一并伏地,祁言之道,娘娘折煞老臣了,只因昨夜忧思过虑,想着还是改日拜见娘娘的好。
罢了,起身吧,都这么些年,这些面子上的话不说也罢。秋忆人淡淡说道。
祁言之和赵纶再次起身,坐了回去。
秋忆人再道,皇上终究还是又用回了林漠烟。
祁言之道,是臣的过错,没有想到可以替代颜将军镇守关西之人。
秋忆人道,林漠烟心气已折,此番再次出征,未必能如皇上所愿。
祁言之沉默片刻,道,若关西尽失,于我大宁倒是真正的威胁了。
秋忆人站了起身,于垂幔后缓步走动着,威胁?就凭他塔克忽伦,一介莽夫,若不是
娘娘!祁言之突然高声打断,如今天山十六部已尽皆统一,疏勒国早已不是当日散沙之土,娘娘不可小觑!
秋忆人停住,望向祁言之,你的意思是哀家莽撞了?
不敢。
那是何意?!秋忆人厉声问道。
赵纶此时突然冲出,跪地向秋忆人说道,娘娘息怒,老师的意思是,疏勒国当年暗地进犯,已算得了天大的好处,如今竟敢全线开战,娘娘无论如何也要给他们教训,让他们从哪来,回哪去。
祁言之,你的好学生,倒比你会讲话多了。
不待祁言之回话,赵纶又说道,谢娘娘,老师方才只是心急,娘娘切勿放在心上。
祁言之侧头看了一眼赵纶,秋忆人又道,赵纶,那哀家问你,此种情形,若林漠烟守住了关西,哀家当如何?若林漠烟守不住关西,我大宁又当如何?
赵纶起身,朝垂幔中人抬首,沉声说道,若林将军守住了关西,则是百姓之福,大宁之幸,疏勒狼军理应回到他们的大漠戈壁中去,皇后娘娘也应为此庆贺,尤其,赵纶加重了语调,在皇上面前为林将军美言。
若林将军失了关西,则真正是狼已入室,要阻止疏勒继续进犯,无论和亲、割地求和,或是调集全国之兵力予以阻挡,全力一搏,都只有一个目的,将此狼国驱逐出境,此种情形下,林将军下场如何,自不必娘娘忧心。
话音落地,秋忆人沉吟半晌,沉沉一声笑,说道,赵大人好分析,看起来,哀家倒似真的只有这么一条路了。
又狠声道,塔克忽伦此等莽夫,哀家断然不会让他活成气候。
祁言之此时才又缓缓说道,娘娘,万事请三思。
秋忆人已然调转了方向,问向赵纶,赵大人,平日如不忙,不若也教教皇儿吧,祁大人平日忙于公务,皇儿这般年纪,正需明师引路,随即口气幽幽叹道,不然也不会在他父皇面前如此胆寒,惹他父皇不快。
赵纶看向祁言之,只见老师神色如常,还未答,祁言之看向他说道,止心就应了吧,我老头子一个,观念太过迂腐,这些年也没教导好韩王,让皇后伤心了。
赵纶这才转向秋忆人,拱手叩谢道,谢皇后娘娘垂爱,臣必定倾囊而授。
秋忆人问道,今日朝堂之上,皇上待太子如何?
祁言之道,与往常如一,国事议论,太子有一二建议被皇上采纳。
秋忆人冷哼一声,那叫如常?一个林漠烟,让皇上觉得太子读懂了他的心,今后只怕越发看得上眼了。
说罢又朝赵纶看过一眼,虽隔着重重垂幔,赵纶也觉得那一眼之中的狠厉与迫切之色,如浮萍一般明晃晃漂于水面之上,于是他说道,太子久不得势,如今渐有抬头迹象,但此刻尚早,一切都还来得及。
秋忆人突然哈哈大笑,好一个来得及,赵大人,就依你所言,来得及。
待二人出了庆春殿,赵纶如往常一般走在祁言之身后,出了宫门,祁言之站定说道,今日早些回府吧。
赵纶一愣,问道,老师,今日不用再去府上做抄录,与老师议政吗?
不必了,祁言之摆摆手,累了,回家歇息吧。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