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重山(穿越)——蜜秋(12)
方守敬稍楞,问道,谁如此大胆,竟敢诋毁当今天子?
陈泽面无半分神色,冷冷道,多了,朝中重臣,无一例外。
不一会儿高仁进殿禀告说内阁和太子皆已至英华殿,陈泽下了榻,一旁小太监忙过来服侍着穿好便鞋外袍,陈泽走出殿外,一顶华贵软轿已候在殿外,陈泽上了轿,太监们抬着往英华殿议事阁方向走去。
英华殿内候着的五位内阁朝臣还带着夜里的雨水湿气,太子陈佶也在其间,却不见韩王陈仪。
陈泽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问道,韩王还未到?
正说着,殿外传来皇后秋忆人的声音,仪儿刚感染风寒,来得迟了些,皇上莫怪。
皇后带着陈仪一同进了英华殿,陈仪胖胖墩墩,一边用手背蹭着鼻子,见了太子哥哥立马往边上靠过去。
陈泽眉头紧锁,朝皇后严声说道,内阁商议军机要事,皇后不必前来。
秋忆人面上尴尬一瞬,随即恢复常色,道,臣妾只是护送仪儿过来,即刻便回宫,皇上息怒。说罢浅浅行了礼退出了殿外。
陈泽手指了指传令兵,那骑兵仍一身潮湿,问道,西北军情如何?
传令兵叩首跪地,道,疏勒国大汗塔克忽伦已经一统天山南北,此次亲率大军进犯我西北边防实是有备而来,西北营统领副将纪苒失守关西,节节败退,纪将军已被敌军擒获,总统领颜将军带剩余军部退守西宁,若无援军,则关西七卫将尽失!
众人大惊,陈泽转向身后怒问,顾铖,西北军情你可知晓?为何军情紧急到如此地步才通传?!
兵部尚书顾铖连慌起身跪叩,陛下息怒,臣知晓,只是边关战况瞬息万变,前几日不曾听闻纪将军失守
话音未落,陈泽已然暴怒,未曾听闻便可高枕无忧了是吗?我大宁南北两道铁骑防线,若不是当年,你们一干人等在朝堂当庭陈述林漠烟玩忽失职,令关西七卫一夜屠城,逼得朕将他撤职软禁在家,会有今日的不堪一击?!
陈泽痛心疾首,关西七卫!那是我大宁整个西面的盾啊!若无关西,整个关中便可长驱直入,等到他人铁骑踏破京城,你们一个个再捧着地上的脑袋跟朕说不曾听闻!
众人皆惶恐伏地,唯祁言之冷静起身劝解道,林漠烟将军当年失职造成的屠城惨案,并不比今日的军情更值得有借口推诿,陛下当年的处罚已经格外仁慈,只判了个家族流放,且念在他多年镇守边关有过功劳,让他自己软禁在家而已,要说今日西北的紧急战况,若不是当年被屠城狠伤了军民元气,也不至于到如今如此地步,要追究起来,根源还在林氏身上。
梁洛书听到此言,气得须发皆抖,跪在地上就差老泪纵横,颤抖着说道,林将军守了边关二十年太平,治下军纪严明,断不可能出现因为玩忽失职而一夜屠尽满城之事,当年惨案发生,你们不深究探查内里究竟有何诡异,反倒一口咬定就是林将军过错,轻易就夺了将军戎马一生打下的铁骑名声,你们我倒想问问你们究竟是何居心!
太傅不必为一个罪人舍身辩护,当年人证物证俱在,玩忽失职是铁案,并无人冤枉林漠烟,他自己也未曾为自己辩护,我们今日又何必在此再为此人舌战。顾铖如斯说道。
陈泽长袍挥动,怒不堪言,当年之事暂且不议,朕今日就问你们一个问题,除了林漠烟,谁能再守西北安宁?嗯?你们当年联名推举颜世良,而今可好,出了副将被抓这等奇耻大辱,高仁,传旨给颜世良,若西宁守不住,他颜世良九族去关西陪葬都不够!
众人跪地面面相觑,陈佶陈仪也一同伏低在地上,不一会只见陈仪抖着墩胖的身子,自袍摆下沁出一滩水来。
一旁的陈佶楞了下,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悄悄朝门边守着的高仁招招手,示意了下地面,高仁一瞧,面上惊异之色一闪而过,转身找了干净棉布过来。
陈泽也发现了陈仪的异样,见地面氲开的水渍,看向陈仪的面色又怒又嫌,高仁连连过来拉起陈仪,说道,韩王既身体不适,老奴就带他提早回去休息吧。
陈泽嗯了一声,陈仪抖霍着被高仁拉走,身下一路淋淋漓漓狼狈不堪,众臣见状只摇了摇头不敢言语。
那头被高仁送回皇后寝殿的陈仪,见了母后哭着奔过去,嚎叫着父皇吓坏孩儿了。
而皇后秋忆人见状,稍楞片刻之后一把推开他,朝着脸上狠狠扇了过去,没用的东西!父皇叫你一旁听政,也能吓尿了。打完看着哭哭啼啼的儿子,眼中狠厉嫌弃之色全然不是白日那个温言可亲的皇后,似是自嘲般自言自语,怂成这样,哪日真坐上那把椅子,还不得吓得魂都没了。
陈仪刚从父皇那惊惧而回,又在母后这得了更惊惧的耳光,一时间茫然失措,泪珠子挂在脸上都忘了哭,楞在了原地
英华殿议事阁内,内阁众臣迟迟未能拟定出征将领名单,从进殿一直沉默的陈佶此刻抬了抬脸,朝陈泽拱手说道,父皇,孩儿有一不情之请。
陈泽摆了摆手,你说。
朝中此刻既无人可出征西北,不若让林漠烟将军戴罪出征,林将军视西北如家,必会尽全力护之,加之此番为父皇特设开恩,以戴罪之身前往,为着感恩,也为着家人能再重聚,必然也不会叫关西七卫失手。
此言一出,祁言之和顾铖双双反对,万万不可,太子殿下此言儿戏了
陈泽再次打断二人,你们倒是给我一个名单?林漠烟之外,谁能平定西北?朕即可命他镇北大将军,赐虎符,今夜即刻出发!
祁顾二人相视,祁言之深叹一口气,朝中无人,可悲可叹!
陈泽招手让高仁拟诏,暂恢复林漠烟镇北营统领之职,从辽东调兵十万,即刻出发前往西北。
陈佶和梁洛书此刻才略微松了心神。
陈泽这才命陈佶起身赐座,看着陈佶越发像先皇后春晖娘娘的面容,陈泽有一瞬的恍惚,回过神来对他说道,夜深了,回府歇息吧。
待陈佶出宫,已是寅时一刻,看到宫门外守着的殷涔,陈佶只觉心头一暖,快步奔了过去。
陈佶拉着殷涔一同上了马车,马车内不算宽敞,垫了软铺靠枕,刚好够两个人挤着并坐一起。
陈佶和殷涔交叠着肩膀胳膊,感受周身传来的暖意气息,只觉得心神俱安,片刻之前在议事阁的紧张惶恐都被冲散了。
殷涔问道,半夜这么急召进宫到底所为何事?
陈佶讲了西北边防的紧急状况,林漠烟将军在当年惨案之后所遭遇的一切也大致说了遍,又讲到今夜他举荐再次任用林将军,皇上也允准了。
殷涔听后在脑中思索了一遍,更加确定当年的关西之案大有蹊跷,不过听闻林漠烟将军总算又能再次去往西北,心中略略安定了些。
陈佶握住殷涔双手,每一次一听到关于关西当年的事件,就想到你,即便不为大宁,只为你,我也要保了关西平安。
殷涔被他将双手裹住,感觉这孩子的力气越发见长,转头笑了笑,心道,当年有些事已经过去,而有些,可能永远也无法过去。
陈佶更凑近了些,将头靠在殷涔肩上,如今他已高过殷涔半个头,如此靠过来却仍是一副孩童撒娇之态,殷涔立了立脊背,让他靠得更舒适些,又一手搭在对方背上,轻轻抚摸拍打着,从殷涔十三岁进府,陈佶遭遇那场天旋地转的念香散中|毒之后,便经常如此哄着陈佶入睡,衬着熟稔的节奏拍打,陈佶很快陷入迷迷糊糊的酣睡之中。
殷涔身上有一种味道,隔得非常近才能闻到,一种雨后青草地的淡淡清爽之气,陈佶每次将头靠近他肩膀颈窝时,都忍不住凑近了像动物一般嗅着,屡屡被殷涔笑骂说远看是太子近看是小狗,他不好意思跟殷涔说就是喜欢你身上的味道,只好每次装作嬉笑打闹一般狠狠嗅一通。
此刻他又陷在那味道中,温暖的,带着刚刚好的体温,清爽的,伴着殷涔平顺的呼吸和起伏的胸膛,不知道为什么,周身如此多凶险,而只有这个身形并不魁梧,甚至略嫌单薄的人,能给他安然入睡的安全感,捏住殷涔纤细修长的指节,靠在他的颈窝,闻着清爽带丝丝甘甜芬芳的味道,恍惚着,陈佶觉得眼前的平山哥哥全然不似平时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请多多收藏,感恩!
第19章 隐情
陈佶眼前的殷涔,穿着从未穿过的胭脂红长裙里衣,外着浅浅一层似缎似纱外袍,黑色腰带之下一圈纤薄腰身盈盈可握,头发披散着,只松松扎了个髻,狭长的凤眼半闭着,仰头喝一口酒,再回头嘴角一动,斜斜瞥过来一抹若有似无的笑,那颗痣跟着唇角上下开合,将陈佶的魂勾了去。
陈佶从未见过如此慵懒的殷涔,从认识起就只见殷涔对周遭一切警觉,见他护自己周全,唯独不见他松散片刻,而此刻,眼前的殷涔一口口酒喝下,整个人都似映上了桃花。
回眸一笑之下,殷涔飞身向屋顶之上的漆黑夜空掠去,陈佶一惊,也随之跃上屋顶,紧紧跟着那抹醉红,殷涔鬓发飞扬,衣纱外袍似片片海棠花瓣晕染在夜空,陈佶只觉得眼前人|妖异艳丽至鬼魅,望向自己那猜不透的笑意,让人如沉溺深渊,即便快要死亡,也舍不得移开目光。
陈佶追着身影到了山顶一潭水雾缭绕的温泉,星垂四野,山风虫鸣,一袭红袍猎猎舞动,殷涔缓缓褪下衣衫,黑发如瀑,尽皆没入泉中,待再次从水中仰起头,满面湿糯,发丝蜿蜿蜒蜒贴在颌角,泉水珠子在眉梢眼角间滚动。
陈佶随之也褪了衣衫,一同进入泉中,水汽氤氲,他们隔着一整泓泉,殷涔抬了抬手,一节湿漉漉雪白的手臂自水中而上,陈佶如被勾魂一般靠近,待到殷涔身旁,只见对方如水魅一般袅娜着贴近了耳旁,吐气如兰,轻轻说道,我,美吗?
望着那双比星空还要深,比星空还要璀璨的眼睛,陈佶呆呆说道,美,太美。
殷涔掩唇大笑,笑声在山谷回响,突然间泉水开始波动得厉害,山与山交叠重重,星空似颗颗下坠山摇地裂之间,陈佶大惊,身体也猛烈晃动起来
陈佶猛的睁开眼,只见殷涔正轻轻拍着他的脸说,阿月,到家了,一路睡得可香?
陈佶仍微微喘着气,原只是一场梦,他捂着心口,心仿佛还在那氤氲水汽中,也着实太过旖旎绮丽了那梦中人,此刻就在眼前,只不过仍是如常的黑衣素装。
殷涔不知陈佶做了什么梦,竟睡着了还能笑得醉意盎然,此刻也是一副醒不过来的恍惚样,他原本想将人打横抱起直接进屋,奈何对方身形高过自己,殷涔虽不忍心,却也只得将他叫醒。
回到卧房,陈佶换了寝服,见着殷涔仍似回不过神来,那夜空中、泉水中的魅影和眼前人交叠在一起,难以分辨现实和虚空,自从雨中跑马回来之后,不知为何常常梦到殷涔,梦中皆是一派意乱情迷景象,看到此刻的殷涔,仍只觉得难以启齿的心悸撩人。
殷涔兀自仍坐立不动,似在思索,陈佶望着人,收了收心神问道,平山哥哥在想什么?
殷涔道,林漠烟将军即刻就要出发去镇北军营,听你说到刚才内阁群臣关于当年关西惨案的议论说辞,定有蹊跷,我想听林将军讲讲当年他究竟经历了什么,过了今夜,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将军,也不知他还肯不肯再讲。
听到此,陈佶正色说道,林将军应会知晓此次他回镇北军营是我向父皇的请求,也许看在此番情义上,他愿意同你讲。
殷涔明白,这意味他可以借太子之名去见林将军,他点了点头,换上夜行衣,飞身离去。
陈佶这才松下心神,彻底瘫软在床上,却睁着双眼望着漆黑房梁。
这是怎么了?
为何日里夜里梦里都想见着平山哥哥?
为何,不管在哪里,一见着平山哥哥就心跳、心痒、心慌?
京城,林府旧宅。
门口的石狮子已积灰多年,两只摇摇欲坠的灯笼上依稀可辨出一个林字,门上的朱红漆早已斑驳得看不出本来面目,在这风雨飘摇之夜更显破败不堪。
高仁带着圣旨连夜赶去了林府,见着满院的青苔横生,山石枯流水竭,也颇为感慨。他陪伴了皇上逾三十年,也几乎眼见着林漠烟从圣眷滔天,到一夕之间城破家亡,关西惨案之后,皇上念及林漠烟多年戍守边关的劳苦,和从小伴读情分,只判了个流亡和软禁,但对于生来就青云志的林漠烟来说,无异于比死还痛苦,正值壮年,却只能枯坐家中不见天日,明知强敌进犯,却无能为力。
这五年来林漠烟苍老了许多,鬓已斑白,面上沟壑深重,其实才不过不惑之年而已,一眼望过去竟已似半百之人。他未曾为自己申辩过,那血流成河的一夜,已将他的心彻底掏空碾碎,那是他守了二十年的百姓,就在他的眼底下被屠了个干净,他难辞其咎,他也不知自己是如何熬过被审判,被驱逐,从此终生软禁在这四方天地里。
他沉默了五年,再无只言片语,朝堂有人唾骂他千年之祸,有人为他辩护,关西一案必有内情,有人跪地联名求皇上让他以死谢罪他都尽皆沉默,朝堂、狱中、软禁的家里,是否有内情已经不重要了,那数万数不尽的冤魂,就是他一辈子的地狱。
这个雨夜林漠烟并无入睡,看着深夜来客,如古井般眼底似起了一丝波澜。
高仁站在前厅,手托一物,却并未急着展开宣旨,看着眼前苍老之人,缓声道,将军,这些年可好?
林漠烟负手而立,终于缓缓开了口,却道,早已是戴罪之身,何来将军。
高仁似未闻,再道,将军深夜未眠,是在等老奴吗?
林漠烟声音沙哑如西北大漠黄沙,道,罪臣林某以为,等的是陛下。
将军为何认定陛下会来?
如陛下今夜未至,罪臣便知,与陛下此生将不复再见。
陛下不会来了,托老奴转告将军。
林漠烟抬首,高仁缓缓展开手中圣旨,林漠烟随即跪地。
罪臣林漠烟接旨。
臣在。
敌国疏勒,屡犯边境,前屠我关西,又进犯北营,海内疆土,为敌国鱼肉,朕命你复镇北营统帅之职,率辽东十万援军,即刻起前往西宁,必北逐胡虏,耻前王辱,兴师振旅,复我大宁国之旧疆。宁熙二十二年,钦此!
恋耽美
陈泽面无半分神色,冷冷道,多了,朝中重臣,无一例外。
不一会儿高仁进殿禀告说内阁和太子皆已至英华殿,陈泽下了榻,一旁小太监忙过来服侍着穿好便鞋外袍,陈泽走出殿外,一顶华贵软轿已候在殿外,陈泽上了轿,太监们抬着往英华殿议事阁方向走去。
英华殿内候着的五位内阁朝臣还带着夜里的雨水湿气,太子陈佶也在其间,却不见韩王陈仪。
陈泽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问道,韩王还未到?
正说着,殿外传来皇后秋忆人的声音,仪儿刚感染风寒,来得迟了些,皇上莫怪。
皇后带着陈仪一同进了英华殿,陈仪胖胖墩墩,一边用手背蹭着鼻子,见了太子哥哥立马往边上靠过去。
陈泽眉头紧锁,朝皇后严声说道,内阁商议军机要事,皇后不必前来。
秋忆人面上尴尬一瞬,随即恢复常色,道,臣妾只是护送仪儿过来,即刻便回宫,皇上息怒。说罢浅浅行了礼退出了殿外。
陈泽手指了指传令兵,那骑兵仍一身潮湿,问道,西北军情如何?
传令兵叩首跪地,道,疏勒国大汗塔克忽伦已经一统天山南北,此次亲率大军进犯我西北边防实是有备而来,西北营统领副将纪苒失守关西,节节败退,纪将军已被敌军擒获,总统领颜将军带剩余军部退守西宁,若无援军,则关西七卫将尽失!
众人大惊,陈泽转向身后怒问,顾铖,西北军情你可知晓?为何军情紧急到如此地步才通传?!
兵部尚书顾铖连慌起身跪叩,陛下息怒,臣知晓,只是边关战况瞬息万变,前几日不曾听闻纪将军失守
话音未落,陈泽已然暴怒,未曾听闻便可高枕无忧了是吗?我大宁南北两道铁骑防线,若不是当年,你们一干人等在朝堂当庭陈述林漠烟玩忽失职,令关西七卫一夜屠城,逼得朕将他撤职软禁在家,会有今日的不堪一击?!
陈泽痛心疾首,关西七卫!那是我大宁整个西面的盾啊!若无关西,整个关中便可长驱直入,等到他人铁骑踏破京城,你们一个个再捧着地上的脑袋跟朕说不曾听闻!
众人皆惶恐伏地,唯祁言之冷静起身劝解道,林漠烟将军当年失职造成的屠城惨案,并不比今日的军情更值得有借口推诿,陛下当年的处罚已经格外仁慈,只判了个家族流放,且念在他多年镇守边关有过功劳,让他自己软禁在家而已,要说今日西北的紧急战况,若不是当年被屠城狠伤了军民元气,也不至于到如今如此地步,要追究起来,根源还在林氏身上。
梁洛书听到此言,气得须发皆抖,跪在地上就差老泪纵横,颤抖着说道,林将军守了边关二十年太平,治下军纪严明,断不可能出现因为玩忽失职而一夜屠尽满城之事,当年惨案发生,你们不深究探查内里究竟有何诡异,反倒一口咬定就是林将军过错,轻易就夺了将军戎马一生打下的铁骑名声,你们我倒想问问你们究竟是何居心!
太傅不必为一个罪人舍身辩护,当年人证物证俱在,玩忽失职是铁案,并无人冤枉林漠烟,他自己也未曾为自己辩护,我们今日又何必在此再为此人舌战。顾铖如斯说道。
陈泽长袍挥动,怒不堪言,当年之事暂且不议,朕今日就问你们一个问题,除了林漠烟,谁能再守西北安宁?嗯?你们当年联名推举颜世良,而今可好,出了副将被抓这等奇耻大辱,高仁,传旨给颜世良,若西宁守不住,他颜世良九族去关西陪葬都不够!
众人跪地面面相觑,陈佶陈仪也一同伏低在地上,不一会只见陈仪抖着墩胖的身子,自袍摆下沁出一滩水来。
一旁的陈佶楞了下,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悄悄朝门边守着的高仁招招手,示意了下地面,高仁一瞧,面上惊异之色一闪而过,转身找了干净棉布过来。
陈泽也发现了陈仪的异样,见地面氲开的水渍,看向陈仪的面色又怒又嫌,高仁连连过来拉起陈仪,说道,韩王既身体不适,老奴就带他提早回去休息吧。
陈泽嗯了一声,陈仪抖霍着被高仁拉走,身下一路淋淋漓漓狼狈不堪,众臣见状只摇了摇头不敢言语。
那头被高仁送回皇后寝殿的陈仪,见了母后哭着奔过去,嚎叫着父皇吓坏孩儿了。
而皇后秋忆人见状,稍楞片刻之后一把推开他,朝着脸上狠狠扇了过去,没用的东西!父皇叫你一旁听政,也能吓尿了。打完看着哭哭啼啼的儿子,眼中狠厉嫌弃之色全然不是白日那个温言可亲的皇后,似是自嘲般自言自语,怂成这样,哪日真坐上那把椅子,还不得吓得魂都没了。
陈仪刚从父皇那惊惧而回,又在母后这得了更惊惧的耳光,一时间茫然失措,泪珠子挂在脸上都忘了哭,楞在了原地
英华殿议事阁内,内阁众臣迟迟未能拟定出征将领名单,从进殿一直沉默的陈佶此刻抬了抬脸,朝陈泽拱手说道,父皇,孩儿有一不情之请。
陈泽摆了摆手,你说。
朝中此刻既无人可出征西北,不若让林漠烟将军戴罪出征,林将军视西北如家,必会尽全力护之,加之此番为父皇特设开恩,以戴罪之身前往,为着感恩,也为着家人能再重聚,必然也不会叫关西七卫失手。
此言一出,祁言之和顾铖双双反对,万万不可,太子殿下此言儿戏了
陈泽再次打断二人,你们倒是给我一个名单?林漠烟之外,谁能平定西北?朕即可命他镇北大将军,赐虎符,今夜即刻出发!
祁顾二人相视,祁言之深叹一口气,朝中无人,可悲可叹!
陈泽招手让高仁拟诏,暂恢复林漠烟镇北营统领之职,从辽东调兵十万,即刻出发前往西北。
陈佶和梁洛书此刻才略微松了心神。
陈泽这才命陈佶起身赐座,看着陈佶越发像先皇后春晖娘娘的面容,陈泽有一瞬的恍惚,回过神来对他说道,夜深了,回府歇息吧。
待陈佶出宫,已是寅时一刻,看到宫门外守着的殷涔,陈佶只觉心头一暖,快步奔了过去。
陈佶拉着殷涔一同上了马车,马车内不算宽敞,垫了软铺靠枕,刚好够两个人挤着并坐一起。
陈佶和殷涔交叠着肩膀胳膊,感受周身传来的暖意气息,只觉得心神俱安,片刻之前在议事阁的紧张惶恐都被冲散了。
殷涔问道,半夜这么急召进宫到底所为何事?
陈佶讲了西北边防的紧急状况,林漠烟将军在当年惨案之后所遭遇的一切也大致说了遍,又讲到今夜他举荐再次任用林将军,皇上也允准了。
殷涔听后在脑中思索了一遍,更加确定当年的关西之案大有蹊跷,不过听闻林漠烟将军总算又能再次去往西北,心中略略安定了些。
陈佶握住殷涔双手,每一次一听到关于关西当年的事件,就想到你,即便不为大宁,只为你,我也要保了关西平安。
殷涔被他将双手裹住,感觉这孩子的力气越发见长,转头笑了笑,心道,当年有些事已经过去,而有些,可能永远也无法过去。
陈佶更凑近了些,将头靠在殷涔肩上,如今他已高过殷涔半个头,如此靠过来却仍是一副孩童撒娇之态,殷涔立了立脊背,让他靠得更舒适些,又一手搭在对方背上,轻轻抚摸拍打着,从殷涔十三岁进府,陈佶遭遇那场天旋地转的念香散中|毒之后,便经常如此哄着陈佶入睡,衬着熟稔的节奏拍打,陈佶很快陷入迷迷糊糊的酣睡之中。
殷涔身上有一种味道,隔得非常近才能闻到,一种雨后青草地的淡淡清爽之气,陈佶每次将头靠近他肩膀颈窝时,都忍不住凑近了像动物一般嗅着,屡屡被殷涔笑骂说远看是太子近看是小狗,他不好意思跟殷涔说就是喜欢你身上的味道,只好每次装作嬉笑打闹一般狠狠嗅一通。
此刻他又陷在那味道中,温暖的,带着刚刚好的体温,清爽的,伴着殷涔平顺的呼吸和起伏的胸膛,不知道为什么,周身如此多凶险,而只有这个身形并不魁梧,甚至略嫌单薄的人,能给他安然入睡的安全感,捏住殷涔纤细修长的指节,靠在他的颈窝,闻着清爽带丝丝甘甜芬芳的味道,恍惚着,陈佶觉得眼前的平山哥哥全然不似平时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请多多收藏,感恩!
第19章 隐情
陈佶眼前的殷涔,穿着从未穿过的胭脂红长裙里衣,外着浅浅一层似缎似纱外袍,黑色腰带之下一圈纤薄腰身盈盈可握,头发披散着,只松松扎了个髻,狭长的凤眼半闭着,仰头喝一口酒,再回头嘴角一动,斜斜瞥过来一抹若有似无的笑,那颗痣跟着唇角上下开合,将陈佶的魂勾了去。
陈佶从未见过如此慵懒的殷涔,从认识起就只见殷涔对周遭一切警觉,见他护自己周全,唯独不见他松散片刻,而此刻,眼前的殷涔一口口酒喝下,整个人都似映上了桃花。
回眸一笑之下,殷涔飞身向屋顶之上的漆黑夜空掠去,陈佶一惊,也随之跃上屋顶,紧紧跟着那抹醉红,殷涔鬓发飞扬,衣纱外袍似片片海棠花瓣晕染在夜空,陈佶只觉得眼前人|妖异艳丽至鬼魅,望向自己那猜不透的笑意,让人如沉溺深渊,即便快要死亡,也舍不得移开目光。
陈佶追着身影到了山顶一潭水雾缭绕的温泉,星垂四野,山风虫鸣,一袭红袍猎猎舞动,殷涔缓缓褪下衣衫,黑发如瀑,尽皆没入泉中,待再次从水中仰起头,满面湿糯,发丝蜿蜿蜒蜒贴在颌角,泉水珠子在眉梢眼角间滚动。
陈佶随之也褪了衣衫,一同进入泉中,水汽氤氲,他们隔着一整泓泉,殷涔抬了抬手,一节湿漉漉雪白的手臂自水中而上,陈佶如被勾魂一般靠近,待到殷涔身旁,只见对方如水魅一般袅娜着贴近了耳旁,吐气如兰,轻轻说道,我,美吗?
望着那双比星空还要深,比星空还要璀璨的眼睛,陈佶呆呆说道,美,太美。
殷涔掩唇大笑,笑声在山谷回响,突然间泉水开始波动得厉害,山与山交叠重重,星空似颗颗下坠山摇地裂之间,陈佶大惊,身体也猛烈晃动起来
陈佶猛的睁开眼,只见殷涔正轻轻拍着他的脸说,阿月,到家了,一路睡得可香?
陈佶仍微微喘着气,原只是一场梦,他捂着心口,心仿佛还在那氤氲水汽中,也着实太过旖旎绮丽了那梦中人,此刻就在眼前,只不过仍是如常的黑衣素装。
殷涔不知陈佶做了什么梦,竟睡着了还能笑得醉意盎然,此刻也是一副醒不过来的恍惚样,他原本想将人打横抱起直接进屋,奈何对方身形高过自己,殷涔虽不忍心,却也只得将他叫醒。
回到卧房,陈佶换了寝服,见着殷涔仍似回不过神来,那夜空中、泉水中的魅影和眼前人交叠在一起,难以分辨现实和虚空,自从雨中跑马回来之后,不知为何常常梦到殷涔,梦中皆是一派意乱情迷景象,看到此刻的殷涔,仍只觉得难以启齿的心悸撩人。
殷涔兀自仍坐立不动,似在思索,陈佶望着人,收了收心神问道,平山哥哥在想什么?
殷涔道,林漠烟将军即刻就要出发去镇北军营,听你说到刚才内阁群臣关于当年关西惨案的议论说辞,定有蹊跷,我想听林将军讲讲当年他究竟经历了什么,过了今夜,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将军,也不知他还肯不肯再讲。
听到此,陈佶正色说道,林将军应会知晓此次他回镇北军营是我向父皇的请求,也许看在此番情义上,他愿意同你讲。
殷涔明白,这意味他可以借太子之名去见林将军,他点了点头,换上夜行衣,飞身离去。
陈佶这才松下心神,彻底瘫软在床上,却睁着双眼望着漆黑房梁。
这是怎么了?
为何日里夜里梦里都想见着平山哥哥?
为何,不管在哪里,一见着平山哥哥就心跳、心痒、心慌?
京城,林府旧宅。
门口的石狮子已积灰多年,两只摇摇欲坠的灯笼上依稀可辨出一个林字,门上的朱红漆早已斑驳得看不出本来面目,在这风雨飘摇之夜更显破败不堪。
高仁带着圣旨连夜赶去了林府,见着满院的青苔横生,山石枯流水竭,也颇为感慨。他陪伴了皇上逾三十年,也几乎眼见着林漠烟从圣眷滔天,到一夕之间城破家亡,关西惨案之后,皇上念及林漠烟多年戍守边关的劳苦,和从小伴读情分,只判了个流亡和软禁,但对于生来就青云志的林漠烟来说,无异于比死还痛苦,正值壮年,却只能枯坐家中不见天日,明知强敌进犯,却无能为力。
这五年来林漠烟苍老了许多,鬓已斑白,面上沟壑深重,其实才不过不惑之年而已,一眼望过去竟已似半百之人。他未曾为自己申辩过,那血流成河的一夜,已将他的心彻底掏空碾碎,那是他守了二十年的百姓,就在他的眼底下被屠了个干净,他难辞其咎,他也不知自己是如何熬过被审判,被驱逐,从此终生软禁在这四方天地里。
他沉默了五年,再无只言片语,朝堂有人唾骂他千年之祸,有人为他辩护,关西一案必有内情,有人跪地联名求皇上让他以死谢罪他都尽皆沉默,朝堂、狱中、软禁的家里,是否有内情已经不重要了,那数万数不尽的冤魂,就是他一辈子的地狱。
这个雨夜林漠烟并无入睡,看着深夜来客,如古井般眼底似起了一丝波澜。
高仁站在前厅,手托一物,却并未急着展开宣旨,看着眼前苍老之人,缓声道,将军,这些年可好?
林漠烟负手而立,终于缓缓开了口,却道,早已是戴罪之身,何来将军。
高仁似未闻,再道,将军深夜未眠,是在等老奴吗?
林漠烟声音沙哑如西北大漠黄沙,道,罪臣林某以为,等的是陛下。
将军为何认定陛下会来?
如陛下今夜未至,罪臣便知,与陛下此生将不复再见。
陛下不会来了,托老奴转告将军。
林漠烟抬首,高仁缓缓展开手中圣旨,林漠烟随即跪地。
罪臣林漠烟接旨。
臣在。
敌国疏勒,屡犯边境,前屠我关西,又进犯北营,海内疆土,为敌国鱼肉,朕命你复镇北营统帅之职,率辽东十万援军,即刻起前往西宁,必北逐胡虏,耻前王辱,兴师振旅,复我大宁国之旧疆。宁熙二十二年,钦此!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