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门派的小狼狗惦记我[重生]——东家书(
肖奉这才察觉旁边还歪歪斜斜坐了一人,十分眼生。他听得流景阁这个门户名字时,已收了几分讨好,再闻得名姓,眼里只挂着客套的礼貌,奇怪道:在下所知,流景阁只有两位长老,再算上顾少阁主,这何时有了排行第六的长老?
喻识心内飞快算了一遭儿,他不肯降了生前的辈份,故而大言不惭:肖长老有所不知,在下原是顾少阁主师祖那个辈份的。
肖奉脑子里过了一下,若追溯到那个年月,除魔之战尚未开始,流景阁依托飞天镜等珍宝法器,正是鼎盛煊赫,别说六长老,六十长老也是有的。
若是早年闭关,倒也难怪自己不识得。
只不过瞧着这人文弱苍白,除了模样好些,无任何出挑之处。也不知流景阁这个当口派了一如此长老前来,究竟是何意。
他心思重,这样想罢,面上就只余淡淡的疏离,再不提指教话:是在下想岔了,前辈别见怪。
喻识对旁人的态度无所谓,封弦冷眼旁观,倒提起另一茬事:我与这位六长老,相识恨晚,颇为投机。肖长老若是方便,可否将我二人住处安排到一起?
肖奉着实没给流景阁特意安排什么好地方,眼下被戳破了,只好顺势道:封散人的庭院宽敞,还有一个空余厢房,这位石六长老如果不嫌弃,可以过去住。
那原是他为自家弟子方便随时讨教,精心备下的地方,此时当真忍痛割爱。
喻识大度挥手:不嫌弃。却又是多事一桩,笑笑道:眼下天色晚了,我看我们与这陶颂小友颇有缘分,不如请他带路过去,路上也好叙叙旧?
陶颂立在原地,叙旧二字,让他顿时气血上涌。
第6章 当年的剑修
陶颂巴不得隔上八丈远绕着喻识走,再不想提那夜之事。
叙什么旧?叙如何被吊在崖上教训的旧?
陶颂飞快地推脱:师叔,我初来山庄几日,尚不甚熟悉。日后还有机会请教,若是耽搁前辈休息,实非妥当。
肖奉一想也是,不必急在一时,于是点了旁的弟子,客气两句就离开了。
陶颂前后脚跟着他跑了,落在喻识的眼里,颇有些仓皇的意思。
喻识心情大好,一路哼着曲儿遛达到住处。
这日子还得过下去,总不能让无用情绪一直拿捏住。
喻识一向是个不得不看开些的人。
陶颂躺在床上,也试图看开些。
师叔方才殷殷让他多与二人来往的话,还在耳边响着。
说实话,陶颂于事后细想,当夜确实杀红了眼,行事说话全然不像素日冷静,若换个计较的前辈,早就抽自己了,被收拾了一顿也纯属自找。
但他一对上那位六长老笑吟吟的眸子,整颗心除了害羞就是恼火,根本平静不下来。
偏生那人的剑法还出奇地好,简直要刻在他心上,让他时时忍不住回想当年众人口中第一剑修的绝世风采。
陶颂乱得一把扯住被子蒙上头,末了还是打算逃,心道讨教之事还是从长计议吧。
这一计议,就拖到了比试开始之日。
喻识压根没有这些烦扰,吃好喝好,仗着封弦的幌子四处探看,一来二去的,竟顶着石六长老的名头,混了个眼熟。
直到他又见到顾昙时,才记起解释:占了你家点儿便宜,别介意哈。
顾昙为父亲治丧之事,此刻才来,整个人都憔悴了一圈,眉眼越发深沉阴鸷,也没心思追究:你先前的辈分就那么高,咱们之间也论不着血亲,占什么便宜。
论不着血亲一句,让喻识心下忍不住微微一疼。
顾昙瞥见他神色,又淡淡道:爹临终前还惦记着姑母,你若是真当自己是义子,千万把查明真相放在心上就是了。
我既然随了师父的姓,就是他的亲生儿子。喻识轻声接口,师父师娘无子,原该我奉灵送终,使之安于九泉。况且还有我自己并师兄弟的七条性命,我若有一刻忘了这血海深仇,便是合该天打雷劈的罪人。
顾昙眸中泛起复杂情绪,也不知是怜惜还是哀伤,默了半晌,才沉声道:你又何必如此说,便是天打雷劈,也该先轮着幕后下黑手的恶人。
许是再不忍心看喻识神情,他随口嘱咐了两句不要紧的话,便去与其他门派应酬了。
封弦远远望了一眼他的背影,难得皱起眉头:以后少同他往来。
喻识又恢复些素日轻松模样,不由问道:怎么了?
封弦摇摇头,只道:见他一次就惹你难受一次,瞧着心烦。
喻识叹了口气:事情又不是难受就可以不做了。又大大伸了个懒腰:谁让我命硬呢?又活了一辈子,该着操心啊。
却又有一熟悉声音自身侧想起,带着些腼腆的笑意:人都说闭关凶险万分,且年久了,出关就恍如隔世,前辈如此说,看来是真的了。
崔淩一身月白道袍于一旁坐下,银线绣云鹤,飞江掠水,穿云度日,这青江城的华贵道袍,倒真将他衬出些名门大户传人的雍容气度。
他想是只听见了后半句,兀自给喻识描补上了。
喻识只想掩过去,调笑道:你这样,快赶上陶颂好看了。
崔淩微微红了脸,忙推辞:前辈谬赞了,我哪儿能和陶颂比。说着,面色又深了几分:你瞧,仙门众家的女修,一多半都与他搭话呢。
喻识看过去,正巧有两位清丽女修凑在陶颂面前说话。若是陶颂的脸不像冰块一样冷,这幅郎才女貌的画卷,当真赏心悦目得很。
喻识不知从哪里寻来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这人还是年岁太小,有花堪折都不会折。
崔淩连这话都不好意思听,垂头默了默,品着自身阅历当真太浅,实在与前辈说不到一处去,正要没话找话,大会就于此时开始了。
广渡台邻水而建,初夏新荷未绽,明镜一般的化风湖上只有亭亭十里莲叶,清风拂来,碧波轻舞。
大比自次日开始,这起始仪式便安排在薄暮时分。只天气不甚好,有些阴沉,积云层层堆来,有些要落雨的意思。
仙门大会中的这场比试,才是十年一度的重头戏。
扶风山的庄慎掌门端方严正地坐于当中,星目剑眉,长须美髯,很有些不怒自威的气势,衬得左下首云台门的尚渊掌门越发慈眉善目,和蔼可亲。
云台门与扶风山皆座于东海侧畔,只有一道天堑之隔,追溯至上古时期,祖师爷都是上念真人。同为主剑修的门派,又师出同源,若论亲近,是没有二话,若说暗斗,也着实不少。
卢往先前的话其实并未说错。
昔年云台门稳坐第一仙门,喻岱长老一脉尽数折损之后,虽声称韬光养晦,却也着实大不如前。倒是扶风山青云直上,人才济济,隐隐有些越众而出的势头。
今日坐席的主次之分,虽于此无关,倒暗合了当下仙门情势。
仙门百家尊崇剑修,但青江城医修一门,传世久远,地位卓然,宋持掌门便端坐右下首。
余下门派皆按序落座,喻识略略扫了一眼,发觉顾昙的位置很是不起眼。流景阁于除魔之战中伤亡过重,着实落魄了许多,连曲桑谷这般人少地狭的新生门户,位置都优于他。
当世大拿江海客封散人自然不必排资论辈,肖奉惯会做人,生生在主席一侧加了个不伦不类的雅座,连带着封散人一见如故的好友石六长老也跟着沾了光。
这位置视野极好,除了离庄掌门的棺材脸太近之外,没有任何缺点。
众人坐定,各门派弟子在台子下站好,喻识挑挑拣拣,拾了一把松子,开始听肖奉抑扬顿挫地念词:世间大道,驱邪除恶,仙门百家,兼济天下。昔群魔作乱,众门派燕华聚首,共担除魔大任,今苍生安宁,然先辈浴血竭心,我辈不可忘怀,当铭记于心,常居安思危,潜心磨砺......
这词自喻识头一回参加仙门大会起,就一个字都没变过,喻识都会倒着背了,听得百无聊赖。
肖奉也念得口干舌燥,好容易才读完,咽了咽口水一顿,才扬声道:第一百九十二次仙门大比,始
喻识顿时来了精神。
这大比有个规矩,在宣布彩头规则前,与会仙门要依次各自燃一盏长明灯。这长明灯自然没有什么稀奇,看头是这点灯的人。
既然是炫耀各家后辈的时机,一般点灯之人都是各家门派眼下最出挑的后生。或许未来十年百年后,就是坐在这台上,共同左右世间大道之人。
这其实也不甚重要。此仪式这般惹人注目,是因为各大仙门均不能免俗,这择选的后生往往一个赛一个地长得出挑,场面每每都十分养眼。
当年喻识也绰绰有余地当得起玉树临风四个字,只因为左眼下一道淡淡疤痕,就被众人好一通议论。自然,他后来用一手剑法简洁明了地打了众人的脸,此话就再无人提起了。
肖奉这边宣布燃灯开始,喻识便捧着满心期待坐直了。
化风湖畔依次缓缓起了一排莲花样式的白玉烛台,工法细致,精巧莲瓣层层相依,托着一截千载不熄的人鱼烛。喻识仔细数了一遭儿,足足有六十七支,比起当年多出一半去。
如今当真世道清明,修真门派也多了起来。
丹炉火起,肖奉宣布第一个燃灯门派:云台门
喻识起了些微失望。他原以为主理门派应当排第一个。
依着肖奉先前所言,十有八九燃灯者就是那长得极好的陶颂,却等来了自家门派。想来主理门派压轴更有分量,起始门派又要压场子,自是云台门最合适。
喻识也不介意见熟人,虽然相逢不相识,但他心里所存之事太重,不是可以黯然感怀的时候。
他做好了观赏自家优秀后辈的准备,却不料云台门今次的燃灯者,是许愫。
许愫是尚渊掌门的关门弟子,论资历,甚至比喻识还要深些,在喻识未露面的前五六次仙门大比上,燃灯者俱是他。
云台门似乎并不在意众人对其后继无人的议论,又将他拿了出来。
许愫轻车熟路地行至第一盏莲花烛台边,朝广渡台上遥遥一礼。此仪式不许用术,他从旁捻起一支灯芯草,从丹炉中借出灼灼真火,点亮莹白烛体,再执起琉璃罩轻轻扣在烛台之上。
灼烈的灯火笼在琉璃罩内,顿时柔和下来,浅淡光晕映上许愫一身素袍,恰似他本人的性子一般,温和得不像话。
喻识与许愫没有多少交情。不比喻识这样无父无母荒地里摸爬滚打长大的孩子,许愫出自乡野老实规矩的读书人家,打小知书知礼地教养着长大,入了云台门历练许多年,还是一副轻声寡语的温吞性子,不争不抢,和善得都不像个剑修。
喻识和他对不上脾气,极少来往。待喻识长到百岁,尚渊掌门又硬生生地把燃灯者的位置从许愫手里给了他,喻识瞧见他就越发不自在。
许愫听话得不像样子,到手的东西被人抢了,听见旁人奚落,还不会哭不会闹。倒是喻识知道了气不过,硬是跑到尚渊掌门跟前替他理论了一场。
喻岱长老把他狠狠骂了一顿,而后又道:许愫根骨极好,掌门着意栽培了这许多年,不是没下过功夫。只可惜本性难移,这孩子缺了三分锐气,成事有余,难当大任。
喻识又问道:那我呢?
喻识记得,当时师父些微叹了口气:你锐气太盛,我的意思是再打磨些时日,但掌门师兄只担心延误时机,就要推你出去。
他望着喻识的目光有些许看不透的忧虑:我只担心,木秀于林并月盈则亏,你日后于人前务必要收敛锋芒。
喻岱长老或许并未想到,他此时一语成谶,喻识堪堪两百岁,便一朝亡于归墟,连带着同门六名师兄弟,一并命丧黄泉。仙门百家中,嫉恨他的人与称颂他的人一般多,连幕后黑手都寻不出来。
第7章 寻剑的剑修
喻识随往事一晃神,已经徐徐过了十余个门派了。
夜幕四临,积云散去,有月无星,一湖静水映着盈盈灯火,流萤隐约划过,喻识兴致缺缺地伸手抓了抓,一错眼瞥见弟子堆里的陶颂,又抖擞起了些许精神。
封弦拦他:收收眼,看上了也拐不走,庄慎宝贝着呢。
瞎说什么呢。喻识随手托着脸,又笑笑转了个弯,那也说不定,我这相貌还挺少见,拐个人应当不在话下。
但他随即摸着胸口,深明大义道:可我不仅有英俊的外表,还有美丽的良心,我不能耽搁了人家孩子。
封弦一个白眼:你有什么玩意儿?
台下白衣玄带的小弟子悄悄拽了拽陶颂衣袖:陶师兄,流景阁的石六长老总是盯着你看。
陶颂让他说得不敢抬眼,面上不知为何有些烫,只训他:你好好站着,别四处乱看,当心掌门瞧见了骂你。
小弟子委委屈屈地撇撇嘴。
各大仙门的惹眼后生一个接一个地上来,化风湖畔只剩最后两盏莲花烛台未明。人鱼灯烛明晃晃的,惹得莲叶底下的金红锦鲤摇着尾巴凑过来,频频跃出水面。
这美人看多了,也有些疲乏,但这最后两个大门派,青江城与扶风山,传言俱是派了新人出来,是以众人又提起几分精神,伸脖子等着看这两株谢家宝树。
崔淩着实没有辜负众人的期待。
青江城在沃野万顷之地,很是富庶,门派的道袍针线纹样精致繁复,大气庄重,丝毫不肯失了千年仙门的气度。
这繁琐衣裳笨重得很,崔淩却生生穿出了一身从容不迫的华贵气质,素日瞧不出来,此刻越众而出,当真是卓尔不群。更不用说他低眉颔首皆不卑不亢,进退有度,举止合仪,连朝着广渡台执的晚辈礼都比旁人规整几分。
有人许是生来就比旁人贵气,一下子就将先前门派都比了下去。
连素来不苟言笑的庄慎掌门都开了金口夸赞:青江城好教养。
青江城主宋持一向冷淡,比他还端着,只略略颔首:庄掌门抬举。
周围大小门派立时开始恭维。
这崔淩将美人的档次骤然拔高了一个水准,让人忍不住对压轴出场的陶颂更抱有几分期待。
因而并未有丝毫差错,也未带来任何意外之喜的陶颂,除了出众的样貌,只能称得上一句表现平平。
喻识顿觉押错了宝,开始手忙脚乱地找补:都怪庄慎这审美不行,成日要什么端庄简素,道袍就拿条带子一系,连个花样都没有,多影响陶颂发挥!
恋耽美
喻识心内飞快算了一遭儿,他不肯降了生前的辈份,故而大言不惭:肖长老有所不知,在下原是顾少阁主师祖那个辈份的。
肖奉脑子里过了一下,若追溯到那个年月,除魔之战尚未开始,流景阁依托飞天镜等珍宝法器,正是鼎盛煊赫,别说六长老,六十长老也是有的。
若是早年闭关,倒也难怪自己不识得。
只不过瞧着这人文弱苍白,除了模样好些,无任何出挑之处。也不知流景阁这个当口派了一如此长老前来,究竟是何意。
他心思重,这样想罢,面上就只余淡淡的疏离,再不提指教话:是在下想岔了,前辈别见怪。
喻识对旁人的态度无所谓,封弦冷眼旁观,倒提起另一茬事:我与这位六长老,相识恨晚,颇为投机。肖长老若是方便,可否将我二人住处安排到一起?
肖奉着实没给流景阁特意安排什么好地方,眼下被戳破了,只好顺势道:封散人的庭院宽敞,还有一个空余厢房,这位石六长老如果不嫌弃,可以过去住。
那原是他为自家弟子方便随时讨教,精心备下的地方,此时当真忍痛割爱。
喻识大度挥手:不嫌弃。却又是多事一桩,笑笑道:眼下天色晚了,我看我们与这陶颂小友颇有缘分,不如请他带路过去,路上也好叙叙旧?
陶颂立在原地,叙旧二字,让他顿时气血上涌。
第6章 当年的剑修
陶颂巴不得隔上八丈远绕着喻识走,再不想提那夜之事。
叙什么旧?叙如何被吊在崖上教训的旧?
陶颂飞快地推脱:师叔,我初来山庄几日,尚不甚熟悉。日后还有机会请教,若是耽搁前辈休息,实非妥当。
肖奉一想也是,不必急在一时,于是点了旁的弟子,客气两句就离开了。
陶颂前后脚跟着他跑了,落在喻识的眼里,颇有些仓皇的意思。
喻识心情大好,一路哼着曲儿遛达到住处。
这日子还得过下去,总不能让无用情绪一直拿捏住。
喻识一向是个不得不看开些的人。
陶颂躺在床上,也试图看开些。
师叔方才殷殷让他多与二人来往的话,还在耳边响着。
说实话,陶颂于事后细想,当夜确实杀红了眼,行事说话全然不像素日冷静,若换个计较的前辈,早就抽自己了,被收拾了一顿也纯属自找。
但他一对上那位六长老笑吟吟的眸子,整颗心除了害羞就是恼火,根本平静不下来。
偏生那人的剑法还出奇地好,简直要刻在他心上,让他时时忍不住回想当年众人口中第一剑修的绝世风采。
陶颂乱得一把扯住被子蒙上头,末了还是打算逃,心道讨教之事还是从长计议吧。
这一计议,就拖到了比试开始之日。
喻识压根没有这些烦扰,吃好喝好,仗着封弦的幌子四处探看,一来二去的,竟顶着石六长老的名头,混了个眼熟。
直到他又见到顾昙时,才记起解释:占了你家点儿便宜,别介意哈。
顾昙为父亲治丧之事,此刻才来,整个人都憔悴了一圈,眉眼越发深沉阴鸷,也没心思追究:你先前的辈分就那么高,咱们之间也论不着血亲,占什么便宜。
论不着血亲一句,让喻识心下忍不住微微一疼。
顾昙瞥见他神色,又淡淡道:爹临终前还惦记着姑母,你若是真当自己是义子,千万把查明真相放在心上就是了。
我既然随了师父的姓,就是他的亲生儿子。喻识轻声接口,师父师娘无子,原该我奉灵送终,使之安于九泉。况且还有我自己并师兄弟的七条性命,我若有一刻忘了这血海深仇,便是合该天打雷劈的罪人。
顾昙眸中泛起复杂情绪,也不知是怜惜还是哀伤,默了半晌,才沉声道:你又何必如此说,便是天打雷劈,也该先轮着幕后下黑手的恶人。
许是再不忍心看喻识神情,他随口嘱咐了两句不要紧的话,便去与其他门派应酬了。
封弦远远望了一眼他的背影,难得皱起眉头:以后少同他往来。
喻识又恢复些素日轻松模样,不由问道:怎么了?
封弦摇摇头,只道:见他一次就惹你难受一次,瞧着心烦。
喻识叹了口气:事情又不是难受就可以不做了。又大大伸了个懒腰:谁让我命硬呢?又活了一辈子,该着操心啊。
却又有一熟悉声音自身侧想起,带着些腼腆的笑意:人都说闭关凶险万分,且年久了,出关就恍如隔世,前辈如此说,看来是真的了。
崔淩一身月白道袍于一旁坐下,银线绣云鹤,飞江掠水,穿云度日,这青江城的华贵道袍,倒真将他衬出些名门大户传人的雍容气度。
他想是只听见了后半句,兀自给喻识描补上了。
喻识只想掩过去,调笑道:你这样,快赶上陶颂好看了。
崔淩微微红了脸,忙推辞:前辈谬赞了,我哪儿能和陶颂比。说着,面色又深了几分:你瞧,仙门众家的女修,一多半都与他搭话呢。
喻识看过去,正巧有两位清丽女修凑在陶颂面前说话。若是陶颂的脸不像冰块一样冷,这幅郎才女貌的画卷,当真赏心悦目得很。
喻识不知从哪里寻来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这人还是年岁太小,有花堪折都不会折。
崔淩连这话都不好意思听,垂头默了默,品着自身阅历当真太浅,实在与前辈说不到一处去,正要没话找话,大会就于此时开始了。
广渡台邻水而建,初夏新荷未绽,明镜一般的化风湖上只有亭亭十里莲叶,清风拂来,碧波轻舞。
大比自次日开始,这起始仪式便安排在薄暮时分。只天气不甚好,有些阴沉,积云层层堆来,有些要落雨的意思。
仙门大会中的这场比试,才是十年一度的重头戏。
扶风山的庄慎掌门端方严正地坐于当中,星目剑眉,长须美髯,很有些不怒自威的气势,衬得左下首云台门的尚渊掌门越发慈眉善目,和蔼可亲。
云台门与扶风山皆座于东海侧畔,只有一道天堑之隔,追溯至上古时期,祖师爷都是上念真人。同为主剑修的门派,又师出同源,若论亲近,是没有二话,若说暗斗,也着实不少。
卢往先前的话其实并未说错。
昔年云台门稳坐第一仙门,喻岱长老一脉尽数折损之后,虽声称韬光养晦,却也着实大不如前。倒是扶风山青云直上,人才济济,隐隐有些越众而出的势头。
今日坐席的主次之分,虽于此无关,倒暗合了当下仙门情势。
仙门百家尊崇剑修,但青江城医修一门,传世久远,地位卓然,宋持掌门便端坐右下首。
余下门派皆按序落座,喻识略略扫了一眼,发觉顾昙的位置很是不起眼。流景阁于除魔之战中伤亡过重,着实落魄了许多,连曲桑谷这般人少地狭的新生门户,位置都优于他。
当世大拿江海客封散人自然不必排资论辈,肖奉惯会做人,生生在主席一侧加了个不伦不类的雅座,连带着封散人一见如故的好友石六长老也跟着沾了光。
这位置视野极好,除了离庄掌门的棺材脸太近之外,没有任何缺点。
众人坐定,各门派弟子在台子下站好,喻识挑挑拣拣,拾了一把松子,开始听肖奉抑扬顿挫地念词:世间大道,驱邪除恶,仙门百家,兼济天下。昔群魔作乱,众门派燕华聚首,共担除魔大任,今苍生安宁,然先辈浴血竭心,我辈不可忘怀,当铭记于心,常居安思危,潜心磨砺......
这词自喻识头一回参加仙门大会起,就一个字都没变过,喻识都会倒着背了,听得百无聊赖。
肖奉也念得口干舌燥,好容易才读完,咽了咽口水一顿,才扬声道:第一百九十二次仙门大比,始
喻识顿时来了精神。
这大比有个规矩,在宣布彩头规则前,与会仙门要依次各自燃一盏长明灯。这长明灯自然没有什么稀奇,看头是这点灯的人。
既然是炫耀各家后辈的时机,一般点灯之人都是各家门派眼下最出挑的后生。或许未来十年百年后,就是坐在这台上,共同左右世间大道之人。
这其实也不甚重要。此仪式这般惹人注目,是因为各大仙门均不能免俗,这择选的后生往往一个赛一个地长得出挑,场面每每都十分养眼。
当年喻识也绰绰有余地当得起玉树临风四个字,只因为左眼下一道淡淡疤痕,就被众人好一通议论。自然,他后来用一手剑法简洁明了地打了众人的脸,此话就再无人提起了。
肖奉这边宣布燃灯开始,喻识便捧着满心期待坐直了。
化风湖畔依次缓缓起了一排莲花样式的白玉烛台,工法细致,精巧莲瓣层层相依,托着一截千载不熄的人鱼烛。喻识仔细数了一遭儿,足足有六十七支,比起当年多出一半去。
如今当真世道清明,修真门派也多了起来。
丹炉火起,肖奉宣布第一个燃灯门派:云台门
喻识起了些微失望。他原以为主理门派应当排第一个。
依着肖奉先前所言,十有八九燃灯者就是那长得极好的陶颂,却等来了自家门派。想来主理门派压轴更有分量,起始门派又要压场子,自是云台门最合适。
喻识也不介意见熟人,虽然相逢不相识,但他心里所存之事太重,不是可以黯然感怀的时候。
他做好了观赏自家优秀后辈的准备,却不料云台门今次的燃灯者,是许愫。
许愫是尚渊掌门的关门弟子,论资历,甚至比喻识还要深些,在喻识未露面的前五六次仙门大比上,燃灯者俱是他。
云台门似乎并不在意众人对其后继无人的议论,又将他拿了出来。
许愫轻车熟路地行至第一盏莲花烛台边,朝广渡台上遥遥一礼。此仪式不许用术,他从旁捻起一支灯芯草,从丹炉中借出灼灼真火,点亮莹白烛体,再执起琉璃罩轻轻扣在烛台之上。
灼烈的灯火笼在琉璃罩内,顿时柔和下来,浅淡光晕映上许愫一身素袍,恰似他本人的性子一般,温和得不像话。
喻识与许愫没有多少交情。不比喻识这样无父无母荒地里摸爬滚打长大的孩子,许愫出自乡野老实规矩的读书人家,打小知书知礼地教养着长大,入了云台门历练许多年,还是一副轻声寡语的温吞性子,不争不抢,和善得都不像个剑修。
喻识和他对不上脾气,极少来往。待喻识长到百岁,尚渊掌门又硬生生地把燃灯者的位置从许愫手里给了他,喻识瞧见他就越发不自在。
许愫听话得不像样子,到手的东西被人抢了,听见旁人奚落,还不会哭不会闹。倒是喻识知道了气不过,硬是跑到尚渊掌门跟前替他理论了一场。
喻岱长老把他狠狠骂了一顿,而后又道:许愫根骨极好,掌门着意栽培了这许多年,不是没下过功夫。只可惜本性难移,这孩子缺了三分锐气,成事有余,难当大任。
喻识又问道:那我呢?
喻识记得,当时师父些微叹了口气:你锐气太盛,我的意思是再打磨些时日,但掌门师兄只担心延误时机,就要推你出去。
他望着喻识的目光有些许看不透的忧虑:我只担心,木秀于林并月盈则亏,你日后于人前务必要收敛锋芒。
喻岱长老或许并未想到,他此时一语成谶,喻识堪堪两百岁,便一朝亡于归墟,连带着同门六名师兄弟,一并命丧黄泉。仙门百家中,嫉恨他的人与称颂他的人一般多,连幕后黑手都寻不出来。
第7章 寻剑的剑修
喻识随往事一晃神,已经徐徐过了十余个门派了。
夜幕四临,积云散去,有月无星,一湖静水映着盈盈灯火,流萤隐约划过,喻识兴致缺缺地伸手抓了抓,一错眼瞥见弟子堆里的陶颂,又抖擞起了些许精神。
封弦拦他:收收眼,看上了也拐不走,庄慎宝贝着呢。
瞎说什么呢。喻识随手托着脸,又笑笑转了个弯,那也说不定,我这相貌还挺少见,拐个人应当不在话下。
但他随即摸着胸口,深明大义道:可我不仅有英俊的外表,还有美丽的良心,我不能耽搁了人家孩子。
封弦一个白眼:你有什么玩意儿?
台下白衣玄带的小弟子悄悄拽了拽陶颂衣袖:陶师兄,流景阁的石六长老总是盯着你看。
陶颂让他说得不敢抬眼,面上不知为何有些烫,只训他:你好好站着,别四处乱看,当心掌门瞧见了骂你。
小弟子委委屈屈地撇撇嘴。
各大仙门的惹眼后生一个接一个地上来,化风湖畔只剩最后两盏莲花烛台未明。人鱼灯烛明晃晃的,惹得莲叶底下的金红锦鲤摇着尾巴凑过来,频频跃出水面。
这美人看多了,也有些疲乏,但这最后两个大门派,青江城与扶风山,传言俱是派了新人出来,是以众人又提起几分精神,伸脖子等着看这两株谢家宝树。
崔淩着实没有辜负众人的期待。
青江城在沃野万顷之地,很是富庶,门派的道袍针线纹样精致繁复,大气庄重,丝毫不肯失了千年仙门的气度。
这繁琐衣裳笨重得很,崔淩却生生穿出了一身从容不迫的华贵气质,素日瞧不出来,此刻越众而出,当真是卓尔不群。更不用说他低眉颔首皆不卑不亢,进退有度,举止合仪,连朝着广渡台执的晚辈礼都比旁人规整几分。
有人许是生来就比旁人贵气,一下子就将先前门派都比了下去。
连素来不苟言笑的庄慎掌门都开了金口夸赞:青江城好教养。
青江城主宋持一向冷淡,比他还端着,只略略颔首:庄掌门抬举。
周围大小门派立时开始恭维。
这崔淩将美人的档次骤然拔高了一个水准,让人忍不住对压轴出场的陶颂更抱有几分期待。
因而并未有丝毫差错,也未带来任何意外之喜的陶颂,除了出众的样貌,只能称得上一句表现平平。
喻识顿觉押错了宝,开始手忙脚乱地找补:都怪庄慎这审美不行,成日要什么端庄简素,道袍就拿条带子一系,连个花样都没有,多影响陶颂发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