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先婚后爱文妖艳小妾她咸鱼了 > 先婚后爱文妖艳小妾她咸鱼了
错误举报

先婚后爱文妖艳小妾她咸鱼了-by皇小帝(27)

    白芙蓉看的泽朝话本里,倒没有敢写本朝的,但是写前朝的流行志异里,就有将一位宠妃说成修炼千年的狐妖披了人皮化生的,懂得魅惑摄魂之术,所以才将君王迷得丟了魂魄的。
    子不语怪力乱神!太太立马斥责,但此时本来就是在聊闲篇儿,她并没有沉了脸色,而是一种笑骂的感觉,你敢拿贵妃比如此小心传到贵妃耳朵里,把你个泼丫头拉去拔了舌头。
    太太身后的嬷嬷是在宫里做过宫女的,也捂嘴笑了:这些年陛下身体不佳,贵妃要为陛下积福,近些年还算是温和了,贵妃年青些的时候,凡有敢妄议娘娘一句的,便就是提一句娘娘比陛下年长的岁数,娘娘都要叫人将那些宫女太监拔了舌头,昔年,甚至还把一个小才人的舌头都给拔了呢。
    太太救我!芙蓉再不敢了!白芙蓉就做惊恐万分状,着急忙慌地捂自己嘴,又从指缝里发出闷闷的声音,本来就不讨人喜欢了,要是没有舌头说不了话,那不是太凄惨了。
    虽则太太等人也常嫌她言行无状,但是这些活灵活现的夸张表情,在别的后辈媳妇妾室身上,还真看不到,此时别说太太,就连余沛宁都不禁唇角微弯,王思萱也拿绣帕掩了唇角,都笑了起来。
    余沛宁温言道:太太逗你顽呢,你在咱们府里这几个人一起闲谈两句,咱们又没谁会出去说的,贵妃娘娘哪里会知晓,然后来与你计较呢。
    每当这种闲话八卦的时候,大家方能短暂地从彼此身为妻、妾的身份中,或多或少地抽离了出来,白芙蓉忽而恍然觉得,抛开余沛宁因为重生一遭,从二十多岁回到10岁重新长大、另择夫君,心理年龄有三十余岁,这一屋子不管是宅斗狠人的正妻、还是苦心算计的贵妾,都只是几个放现代还在无忧无虑地上高中,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呢。
    白芙蓉这才接着问:太太就给我这没见识的讲讲古罢,贵妃长得有多美?贵妃怎么就这么得宠了?且让芙蓉开开眼界吧太太~
    太太又笑了白芙蓉两句,才娓娓道来:有多美?贵妃呢,我每年入宫领宴也能见到,自然是雍容万方的了,不过皇后在世的时候,有评过那时候还是容妃的贵妃,只说是三宫婢同行,则有一容妃也',你们说,贵妃容姿如何?
    哦~~白芙蓉故意恍然大悟似地拉长了嗓音叹一声,又捂住嘴,意思是她知道了,但她不敢说。
    太太这才继续:至于殷贵妃怎么能得宠,那还得从先帝时辅政大臣之首孙太傅把持朝纲,皇后贤妃分为为首辅大臣孙太傅的女儿与侄女,外戚势大,后妃二人横行宫闱说起
    帝妃轶事
    要说殷贵妃的得宠原因, 她这个老妇怎么就让皇帝情有独钟,就自然要提到皇上的幼年经历,那便要提到先帝朝的后宫形势,要解释殷贵妃年过五旬还能继续独占帝心的的原因, 那就要说到她诞下的唯一健康的成年皇子七皇子, 顺着又得解释一下前面的几位皇子是怎么没的。
    说来就是很长很长的旧事了。
    泽朝现在执掌天下的帝皇是本朝第三位皇帝, 本朝开国皇帝高祖戎马一生、驰骋天下, 从只占了一县之地开始, 用了二十多年结束乱世、驱逐北羌,打下来了泽朝江山,但却也在连年征战中痛失已成年的长子和三子, 自己也留下了满身伤病。
    高祖登临天下后勉强撑了四年, 基本将泽朝的统治稳固,就薨逝了,高祖之二子则是襁褓中就已夭折了,皇位只能传给年仅13岁、尚是半懵懂少年的第四子,即是先帝□□。
    高祖本身安排了三位辅政大臣共同辅佐朝政、互相制衡, 又以威国公掌北方七省兵符以稳定边防,令海侯则执掌海防,但其中一位辅政大臣居然意外壮年暴病而终, 另一位辅政大臣是当时的左相吴相爷, 则被孙太傅以权斗之术打压排挤,终被架空。
    最后孙太傅大权独揽、又将女儿大孙氏嫁给先皇为后,一时, 挟天子而号令天下。
    孙皇后挟母族之势, 把持后宫、不敬帝王, 除同为孙氏一族之女的贤妃外, 不许先帝靠近任何女子,凡有皇帝临幸的女子,若是不曾怀孕,靠着对皇后与贤妃恭敬侍奉,或还能苟全一二,但凡有怀孕被查出或显怀者,孙后毫不顾忌先帝,立刻一尸两命直接上板子在宫中打死示众,称:帝若有嗣,则必为孙氏血脉。
    但越是这样,先帝越是宁亲近宫婢或是无女子可亲近,也不愿与后妃二女同房,后孙氏一族被夷三族后,先帝曾与近臣回忆当年,称:若真如孙氏父女之意,与孙氏诞下皇嗣,只恐幼子能言之日,就是朕被驾崩宫中之时。
    时先帝德妃在母族于宫中的势力庇护之下,悄悄在宫中诞下一子,刚满半岁,就被孙后搜出,指示贤妃将小皇子活活摔死,溺于夜香桶中,其状可悯。
    德妃当夜就发了失心疯,而这个孩子,先帝每于忌日想起,执掌天下之尊,也都会涕泪俱下。
    而今上,是先帝悄悄幸了一个宫女生下的,后来这个宫女自然母凭子贵,虽然没能活着享受到荣华富贵,死后却被今上在登基后追封为太后,配享太庙香火。
    那时后族煊赫,孙皇后在后宫中也势甚嚣张,先帝得知自己无意临幸的宫女居然怀孕了,也怕哪日孙太傅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弑君,只想起码先为郑氏嫡支皇族留下血脉,就将宫女藏到死忠掌管的掖庭之中,假充貌丑体肥的洗衣婢以掩人耳目。
    而现在的殷贵妃,就是当年怀着孕还要劳作的太后身边,一同浣衣的一个11岁低等小宫女,因口齿伶俐、善解人意,又时常愿意帮助身子重的太后多干点活儿,被太后认作了干妹妹一般的存在。
    直到先帝终于扳倒孙太傅,7岁以前,今上都被隐姓埋名藏在掖庭之中,因不能惊动孙氏一族,只能靠着掖庭宫人们以自己的份例挤出来供养,而太后本就身体纤弱、还身量未足就获幸产子,又久居掖庭也没有良好的医疗和生活条件,在今上3岁多的时候,就默默死在了掖庭的宫人窄床上。
    这个藏在掖庭的宫女,她在凋谢死去的时候,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儿子会成为皇帝,自己以后会被追封为太后,成为一个令全族都获得荣光的女人。
    母亲逝去之后的3至7岁,都是当年还是掖庭低等宫婢的殷贵妃,在照顾不知何日才能恢复皇子身份、随时都有可能被孙后搜出来打死的小皇子。
    而恢复皇子身份之后,在当今陛下的念旧之下,先帝自然许了他带自己身边照顾多年的殷姑姑继续在身边服侍。
    这服侍着服侍着,纵然先帝不喜、伦理上亦有微瑕,少年慕艾的皇子有意、青年未嫁的宫女有情,跨越12岁的年龄差,两人也悄悄走到了一起,今上放着当时豆蔻青春的太子妃不要,就爱这已经是老姑娘的宫女殷氏。
    后来先帝驾崩,泽朝进入今上为皇的永定年间,没了父皇压着,16岁的少年皇帝就立刻光明正大地将藏娇已久的殷氏正式收入后宫。
    虽然因为群臣力谏和太子妃吴氏母家的势力,只能将太子妃吴氏依照祖宗规矩封为皇后,但还是在封后大典的次日,立马将殷氏从无品级的宫女,直接封妃,封号容。
    要知道,当今皇上的名讳,乃是郑戎,是先帝亲口所取,意望此子如生父高祖一般,文治武功、永安天下。
    一年余后,殷氏怀上龙胎产下二皇子,又封贵妃。
    现今皇上宫中的妃位以上妃嫔,已经仅有殷贵妃、殷贵妃宫婢出身的颖妃,加上只诞下过三公主、六公主两位皇女的端妃三人了,但皇帝即位后的前十年,后宫中有先帝时右相吴相爷家族所出的吴皇后、及容淑端丽四妃,容妃即为现在的殷贵妃,淑妃即为现在已逝去多年的威国公的亲妹宗氏。
    只是二皇子降生的当年,丽妃在潜邸时所生的,年已三岁的皇长子就夭折了。
    宫中的官方说法是皇长子不慎感染风寒、久治未愈而去,连陛下都承认这个说法,丽妃一族则流传,是因为殷贵妃有了皇嗣,就将皇上的长子当做了眼中钉肉中刺,就令太监在冬日里往皇长子小床上倾倒冷水,又暗暗开窗引进冷风,活活令原本身体健旺的皇长子冻毙而亡。
    只是皇长子虽然夭折了,但是殷贵妃所生的二皇子,却是确实自落生下来就孱弱不已,终究还不如他的小哥哥,连一岁生辰都没有过上,就离开了锦绣成堆的皇宫。
    殷贵妃经此一次丧子之痛,又内心深深怀疑是别的后妃暗害了她的麟儿,身心俱疲、憔悴不堪,而吴皇后却在二皇子忌日后的不满三月,就诞下了皇帝第一个嫡子三皇子。
    慧嫔也紧随其后诞下年龄与三皇子相差不到两月的四皇子,淑妃与端妃也在殷贵妃丧子的四个月内相继被诊出怀有龙嗣。
    殷贵妃此时已年过三十,沉溺于丧子悲痛、与皇帝也略有怨言生疏。
    吴皇后膝下却有皇帝当时的唯一嫡子三皇子,诞下四皇子的慧嫔,母家也是吴氏家族的世交,在宫中,因殷贵妃过于专宠跋扈,慧嫔也一向是依附皇后以求存,唯吴皇后马首是瞻的。
    两相比较,本人又还年轻貌美的吴皇后自是志得意满、得意非常。
    竟然在殷贵妃见了皇后不行大礼的时候,借机发难,指使身边女官当众掌掴殷贵妃,致贵妃两腮乌肿,唇角流血,口不能言。
    殷贵妃不堪受辱,当日回到自己宫中,就要悬梁自尽,被宫婢惊恐拦下、匆匆禀告皇帝,皇帝来后,殷贵妃哭泣不已,妾年已三旬,竟被后生之女所辱,待皇后嫡子登临天下之日,只恐有凌迟灭族之祸,不若此时先行一死,还以得个清净,又欲以剪刀自戕,被皇帝拼着自己手受伤才拦下。
    十余日后,出生未满三月的皇帝嫡子三皇子病夭。
    太太的说法是,三皇子病夭的病因至今也无确切说法。
    三皇子毕竟是皇上有过的唯一一个嫡子,吴氏又是桃李满天下的清流之家,流量比其他的几个早夭的皇子要大,所以三皇子之死,是坊间传言最多的。
    白芙蓉回羡鱼院后又和春雨夏云私下再吃过这个瓜,得到的一个打开方式,是有些人暗地里传言,当年是殷贵妃以命相挟,说是若三皇子长大以嫡子身份继位,吴皇后深恨于她,她会被吴皇后日日折辱,以后也会死无葬身之地,迫皇上亲手捂死了三皇子。
    三皇子夭折后盈月,皇帝就以无德、善妒、暴戾、奢靡等十条罪状,无视群臣上谏,废黜了曾生下嫡子的元后吴皇后,并将慧嫔所生的四皇子抱到殷贵妃宫中抚养。
    只是慧嫔毕竟也曾为皇后党,令殷贵妃不喜,时下女子及笄即可成亲,32岁的女子当上奶奶、外祖的都颇多,殷贵妃亦担心自己不能再怀上龙嗣,就提拔了自己一个同族小殷氏,小殷氏进宫数月后就怀孕了,生下了落地就有足足7斤、健康活泼的六皇子。
    而与六皇子同年出生,但生下来就瘦弱如小鼠,哭声也孱虚弱沙哑,后来还被诊出腿疾无法正常行走的五皇子,夹在都在贵妃宫中的四、六两位皇子之间,也就在淑妃小心谨慎地照料下,虽然狼狈,因为腿疾,出入都要太监背着、如厕都要人伺候,连出淑妃的撷芳宫中和哥哥弟弟一道跑跑跳跳都不能,但却勉强地活了下来。
    四皇子7岁、六皇子5岁那年,贵妃领着一群奶娘嬷嬷、宫女太监带着两位皇子在御花园中玩耍,在贵妃于亭中小憩之时,不知怎的,也都怪奴才们照料不精心,两位皇子竟推搡打闹起来,四皇子是兄长,一贯被教导地是要谦让弟弟一些,六皇子又健壮得跟小牛犊似的,两个孩子一时推搡起来,四皇子也不太还手,就被弟弟给推进了御花园的池子里。
    贵妃听见动静大惊失色,立即叫会水的小太监们跳下水救人,但初春水冷、御花园池水又甚深,等小太监们把四皇子捞起来,白白瘦瘦的7岁男童,身子都已经冰凉了。
    青白的小手里还攥着方才跟弟弟争抢的,一个贵妃亲手绣的虎头小帽子。
    一脉相承
    至此, 宫中除了除夕、皇帝千秋等极重大节日和庆典,才也许能强撑病体出一下淑妃宫中,走一步都必须得以辇代步,一年都能病危多回的五皇子, 就只有了小殷氏所生、养在殷贵妃膝下, 虎头虎脑、健壮有力的六皇子。
    皇帝爱贵妃甚, 虽碍于群臣众意、士林之心, 不能立殷贵妃为皇后, 但在羽翼渐丰、不再用事事估计言官大臣意见之后,就极少临幸别的妃嫔,亦未再立过皇后, 殷贵妃身为后宫位份最高的主子, 既掌宫权、又持凤印,除夕等大宴还被皇上特许接受命妇朝拜,事实上也和皇后相差仿佛了。
    在殷贵妃也年纪渐长,许多人都以为后宫中就这样下去了的时候,宫中发生了一件大事。
    在皇上的而立之年, 在五皇子刚满9岁不久、六皇子8岁的时候,年四十二的殷贵妃竟老蚌生珠,诞下了她和皇帝的第二个儿子, 皇上的第七子郑渝。
    永定十八年。
    又发生了两件对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殷贵妃, 也算比较重要的事情。
    一是5岁的七皇子郑渝得水痘了,二是七皇子又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在月余的病情反复之后, 熬过了水痘, 虽然留下来了一些痘坑, 但却幸运地痊愈了。
    永定十九年。
    年初, 春三月,14岁的六皇子在皇家围场中行猎,路遇猛虎,意外惊马,从狂奔的惊马上摔下,头不幸触中尖锐的石块,当场血流如注,脑浆迸裂而亡。
    六月,皇帝三十有五的逢五生辰,千秋节,举办大宴。
    不仅有文武百官,还有北羌王庭北王爷、及高丽、暹罗、骠国等国来送寿礼的使臣。
    十五岁的五皇子由一左一右两名健壮高大太监架着,勉强不是被辇抬着地架到了座次上,出席了本次千秋宴。
    结果,五皇子好像从双腿膝盖以下不能动、不良于行,发展到已经整个下半身都无知觉,居然当着群臣百官、各国使节的面,□□处洇出一摊深色水迹堂堂泽国皇子,居然在宴会上失禁,尿裤子了。
    永定帝宴会上就面露阴云,只是压制着未曾发作,当晚回到寝宫就大发雷霆,言:朕作何孽,上不愧祖宗、下不负万民,竟生此子?此后无颜见百官耳!
    几日后,五皇子就被抬上了马车,出了京城、去了远在西北庭州的封地,自此,十年无诏、一去未归。
    而宫里除了当时还未嫁的三个公主,就只有了皇帝、贵妃、七皇子一家三口,虽为天家夫妻父子,却常似寻常一家三口一般生活,夫妻、父子之情,不但不变淡薄,反而日益愈厚。
    直到贵妃年过五旬,又体贴贤惠地将身边服侍多年的宫女给了皇帝,后来为陛下诞下了八皇子,在殷贵妃的屡次建议之下,被皇上晋封为颖妃。
    话题的最后又回到帝妃的近况:虽则贵妃比陛下年长了12岁,但贵妃从皇上恢复皇子身份就开始养尊处优,一向保养得宜,如今只从外表脸容上看去,不知者倒不太会看出贵妃比陛下年长如此多了,只似年龄相若、而贵妃略大两岁罢了,论起身体,那还真是贵妃要强多了,陛下自过不惑以来,每到秋冬就体寒、又常犯咳疾,时常缠绵病榻。
    太太说到这里也露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意:这不,就10月里,贵妃就央着陛下一同去参拜京畿四大名寺,除了皇觉寺,灵台寺、檀若寺、归云寺均要去,说是要礼佛吃斋,为陛下祈福呢。
    范雨竹也听入迷了,此时叹一声:陛下对娘娘如此深情爱重,也难怪娘娘一腔诚心以报之了。
    她秀丽的眸子微微湿润,显然有些为帝妃的爱情所动容的神态。
    余沛宁暗叹,这范雨竹看着是个通晓诗书的,其实却没什真的能令人另眼相看的诗书之才,却偏又有些书呆子的痴气,有时候却有些木讷、失之灵醒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