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节
重生之出魔入佛[下半部] 作者:柳明暗
第22节
至于谢景瑜……他倒又是不同。
他对谢家人的东西(除了他父亲留下的那些)统都没兴趣,再好再难得也没有兴趣。不过现在嘛,就不同了。更何况,这些东西可不是要给他,是净涪比丘拿了去。
净涪比丘从这里拿走的越多,谢老太爷越心疼,他就越高兴!
净涪看得两眼,就转眼一瞥,望见侧旁跃跃欲试的谢景瑜,便对着他无声点头。
谢景瑜咧开了嘴对着面无表情的谢老太爷笑了笑,一摇一摆地从谢老太爷身后走出,转转悠悠地转入了库房中,边走他还漫不经心地嚷嚷道:“唉?给来个人帮忙搬东西啊。”
谢老太爷密布皱纹的额角跳了跳,却也对着跟在更后面的库房管事点头,“去吧。”
看管库房的管事小心地偷瞥了谢老太爷两眼,应声踏入库房的同时还回头示意他身后的两个婢仆留下,生怕谢老太爷被气出个好歹来。
谢老太爷没在意,他只陪着净涪站在库房边上,时不时地闲聊上两句。
他许也是知道了净涪修持闭口禅,也不在乎净涪的沉默,尽力让气氛不会太僵硬尴尬。
谢景瑜在库房里转悠了好一会儿,再钻出来的时候,不光他自己手上捧了一堆的东西,便连跟在他身后的足有四人的管事仆从手上也都是一堆堆的。
谢老太爷停下话头,目光在谢景瑜他们手上转了一圈又一圈,额间皱纹一跳一跳的始终没能平静下来。
他吸气吐气几个来回,到底按捺了下来,平平地唤了一声:“谢景瑜……”
三五件极品的墨砚,两盒上好的狼毫,一大匣子的徽墨,好几堆人高的雪纸,再是几件难得的摆设……
谢景瑜此时正忙着将手上的东西一件件地给净涪过眼,听谢老太爷叫他,不甚在意地回了一句:“怎么了?”
谢老太爷咧开僵硬的脸皮,笑问他:“你可都帮比丘挑好了?”
谢景瑜撩起眼皮看得他一眼,见他那副心疼的样子,心里舒坦得不行,“勉勉强强吧。”
谢老太爷极力拔开自己落在那些物件上的目光,望向始终沉默的净涪。不知为何,见着净涪,谢老太爷胸口的那股闷气就在须臾间散尽了。
“比丘,这些够不够,可还要再挑一些?”
谢景瑜听着,诧异地扭头看了谢老太爷一眼,见他面上眼底俱是平静,眨了眨眼睛,便收回了目光。
净涪看得谢景瑜一眼,点了点头。
谢老太爷这会儿已经不心疼了,他笑着道:“若还缺了,比丘尽管来寻我,我再带你去找来。”
净涪摇了摇头,取出一个空的随身褡裢过来,一一将谢景瑜递过来的东西收了进去。
明明只是一个寻常的平扁的布袋子,却硬是能将谢景瑜带出来的一应笔墨纸砚和摆设一件件全都收纳了进去。完了之后,袋子还是那个袋子,平平扁扁的,全不见半点鼓胀。
这库房里的管事婢仆看得都惊了。
倒是谢景瑜,他只接过那个随身褡裢看了两眼,便又递还给了净涪。
又有谢老太爷,他平平淡淡地看着,并不觉得如何惊奇。显见,他是知道也见过这类相关的储物器具的。
净涪并不奇怪。
这谢家千年世家,除了谢家族人在吴国朝廷中担任的各个要职之类的常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根基之外,自当还有他们扎根在天静寺中的势力。
魔身就说过,‘谢家的真正根底,是天静寺中的一位大和尚。那位大和尚就出身谢家。’
净涪很随意地将这褡裢往他身上挂着的那个随身褡裢一塞,便抬眼望向谢老太爷。
这回全不用谢景瑜转述,谢老太爷也能明白净涪的意思,他似是早已想好了,都不需要时间考量,直接向着净涪合掌一拜,“可否请比丘留下一部《佛说阿弥陀经》?”
这便是请经了。
谢景瑜站在一侧,默然地看着。
净涪点头,自他的随身褡裢中捧出一部《佛说阿弥陀经》来递与谢老太爷。
谢老太爷弯身深深拜下,双手上举至头顶,稳稳接住净涪交给他的《佛说阿弥陀经》。
谢老太爷自己虽只是凡俗百姓,没有修为,没有灵目,看不见这部《佛说阿弥陀经》的灵光,但并不代表他就不知道这部《佛说阿弥陀经》的价值了。
这可是出自净涪比丘的《佛说阿弥陀经》啊。
纵然净涪比丘作为佛门弟子,每日里誊抄的经文不知几何,说来这样一部《佛说阿弥陀经》并不如何稀罕,可整一个景浩界,除了当年竹海灵会的那一次之外,谁又听说过净涪比丘散经了?
谁家又真能有一部净涪比丘手书的《佛说阿弥陀经》了?
据他所知,整一个吴国,也就只有他手上这么一部了。
唯一的一部!
捧住这一部《佛说阿弥陀经》,谢老太爷又是深深拜得三拜,口中不断称谢。
到了这个时候,谢景瑜才往前迈出一步,跨入净涪与谢老太爷身边,浪荡儿戏地道:“好了好了,比丘拿你物件儿的报酬也已经给了,现在可以放人了吧?”
说完,他也不等谢老太爷反应,转头就与净涪挤了挤眼,道:“我们得快些走了,不然,可就没那么容易脱身了……”
净涪点头,也真的就与在场众人合掌一礼,跟在谢景瑜身后走了。
谢老太爷半响回过神来,见得人早不见了,立时就要跳脚,但又记挂着自己手上捧着的那一部《佛说阿弥陀经》,不好太过失态。如此矛盾着,一时竟让人看着就怕他背过气去。
旁边的管事一使眼色,侧旁便有一个侍婢走到谢老太爷身侧,帮着他顺气。
谢老太爷缓过气来,问道:“比丘和那个不肖儿孙呢?”
管事连忙应声道:“景瑜少爷好像带着比丘回他那边去了。”
听得这话,谢老太爷就知道净涪一时半会还不会离开,脸上笑开了朵花,连声道:“快快快,快给我寻个檀木盒子来,里头记得给我配上赤锻,要上好的!”
管事有些苦恼,檀木盒子好说,但上好的赤缎……
谢老太爷见没人应声,瞥得管事一眼,便知道他的难处了,也不生气,只道:“我这里没有的,你去大库房里给我寻,大库房里没有,就去找老爷要,再没有……”
管事听到这里,心里一个激灵。
这是要翻遍整个谢府也要备齐这些物什啊。
管事偷看得谢老太爷一眼,只重重应得一声,“是。”
谢老太爷给了牌子让管事去各处要东西,自己却双手捧着那部《佛说阿弥陀经》一路去了佛堂。
入得佛堂,将佛经郑重地供奉在佛前,独身一人的谢老太爷终于卸下了脸上的种种表情,看着佛堂上方慈悲宽悯的世尊法相轻轻叹得一口气。
以谢老太爷的城府和眼力,如何还猜不到今日谢景瑜将净涪比丘带回谢家的用意?
真的就只为了一堆文房四宝、摆设物件?
不,他为的是谢家。
不论起因如何,立于所有有心人目光中央的谢景瑜将行踪明确但始终没有谁胆敢贸然上前接触的净涪比丘拉回谢家,那么不论那些人都在谋算什么,根底如何,在这位净涪比丘面前,他们全都得将他们生出的心思、伸出来的手给收回去!
哪怕那些人再眼馋再心动,他们也只能眼馋着,心动着,但就是不能出手。
谢老太爷定定地望着佛案前供奉着的那部《佛说阿弥陀经》半响,又起身捻了香拜得三拜,再将香枝cha入香炉,便就跨步出了佛堂。
他才刚拉开门跨过门槛,便有守在一旁的管家凑到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谢老太爷沉沉一垂眼睑,在原地站得半响,才抬脚往前走。
管家垂头跟在他身后。
然而,谢老太爷转过拐角,却是入了佛堂侧旁的祠堂。
管家没资格入祠堂,便守在祠堂门口,只得谢老太爷自己推门入去。
谢老太爷入得祠堂,照例给祠堂里的祖祖辈辈上香祭拜了,才站定在他三儿的牌位前。
他定定看得他儿子的牌位许久,才叹得一口气,低声说道:“景瑜那孩子是真难,但他是个好孩子……”
谢景瑜是真的难。
他有那样一个被际遇滋养出野心的娘,有他们这样因想要保存家族而放弃他的族人,被迫成了一个囚困在牢笼里的鹰。
分明少年意气,却只能浪荡流离。
但他也……真的是个好孩子。
第479章 第七贝叶
谢老太爷静默半响,才又低声与谢嘉睿说话,全不介意侧旁还有谢家列祖列宗看着。
“今日,那孙昌和薄婉君去找景瑜了……没人知道他们两人都说了些什么,但看样子,景瑜已经有决定了。”
他絮叨着,眼底有些决然。
“我谢家对不起你,对不起他……”
如果那一次寿宴没有让孙昌见过薄婉君,谢嘉睿不会死,谢景瑜也还会是谢家三房着力培养的长子,哪怕一时仕途黯淡,也能有命等到东山再起之时。不至于会……像现在一样。
“但我想,我或许可以给他谢家人没有的自由,你曾经那么想要但就是没有得到过的自由……”
说到这里,他话音一转,重又和谢嘉睿说起吴国前朝后宫的那些事情。
“你在天有灵,应是也能看见他们的。薄贵妃娘娘宠冠六宫,但到底有太后压着,太后庇护皇后,庇护中宫子,贵妃娘娘再得宠再机敏灵巧,也没能将凤印拿到手,其子……”
谢老太爷在祠堂里一个人絮絮叨叨了半天,带了净涪回他那边院子的谢景瑜却只用一句话决定了他与净涪之间的因果。
他解下腰间挂着的锦囊,将锦囊小心拉开,倒出里面压袋的那片空白贝叶。拿着空白贝叶摩挲得两下,谢景瑜将它递给了净涪,道:“作为交换,我想跟在你身边。”
净涪没有接过谢景瑜递来的那片贝叶,谢景瑜有些奇怪,他解释一般地道:“我打听过了的,僧人身边也是会有一些跟随在他身侧修行的人的,他们一般被称为追随者?我想要……”
他边说着,边将一直跟着那片贝叶的目光上挪,想要看看净涪的态度。
孰料净涪此时也正望着他。
谢景瑜眨了眨眼睛,还如先前一般,似能察觉到净涪的意思,他咧着嘴笑了笑,“你原来也是有这个意思的?”
“那倒真是好!”
他笑着,拿着那片贝叶的手也往上抬了抬,顺带也往净涪那边再去了一点。
净涪还没抬手接过,只看着他。
谢景瑜还笑:“这算是拜师礼了吧?”
他索性将贝叶往净涪手里一塞,便往后退得一步,端正了神色,向着净涪行了端正的拜师大礼。
当然,这所谓的端正的拜师大礼,并不是修士间的拜师大礼,而只是凡间学生初次与老师见礼时候用的大礼。
谢景瑜也不是不想用修士间的礼仪,但他不会,也没有见过,想学都没地方学,只能拿他见过的拜师礼凑数。
但即便是凑数的礼仪,谢景瑜也行得端正肃穆,一丝不苟。
净涪或者说净涪佛身也没拦,他稳稳站在原地,扎扎实实地受了谢景瑜的大礼。
识海世界中,魔身和净涪本尊也都严肃地看着。
直待到礼毕,净涪佛身给谢景瑜见面礼,魔身才有些不太真实地问道:‘我们……这就收了弟子了?’
不怪魔身没有实感,实在是认认真真地数过两辈子,眼前的这个谢景瑜还是他的第一个弟子。
前世没有,今生白凌也不是,但现在,就有了这么一个?
净涪本尊既不点头也不摇头,只平平静静无波无澜地道:‘是学生。’
学生与弟子,还是有不一样的。
魔身这才松了一口气,点了头,‘确实,他还只是学生而已。’
魔身承认谢景瑜悟性绝佳,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确实是有缘,但要他就这样承认这一个弟子,一时之间还是不能的。
哪怕他确实看他顺眼,也是不行。
魔身沉沉看得外间一眼,便自收回目光,垂下眼睑,背倚皇座静默。
除了同为净涪双身的净涪本尊和佛身之外,谁也不知道此时的魔身想了什么。但即便是净涪本尊和佛身,他们也没谁太计较魔身的态度,一人静坐识海中央静修,一人掌控r_ou_身料理外事,忙活得随性。
纵然将新的一片贝叶拿到手,净涪佛身也没急着立时就将自己关入静室中体悟贝叶中的经义,他反和谢景瑜分坐两席,开始他们两人间的另类交流。
就如此时,净涪看了谢景瑜一眼,谢景瑜便老老实实地回答。
“老师有意收下弟子,并不就是弟子不能以拜师来作为交换那片贝叶的原因。”“弟子觉得能跟在老师身边修学,已经足以满足弟子一切要求的了。犯不着再去想要些其他什么什么,要来也是没用,还会惹来很多麻烦……”
拜了师之后的谢景瑜出奇的老实,不见平日里特意彰显的浪荡,反而是难得的通透。
他也不用净涪佛身多作示意,自己便与净涪佛身说了起来。
或许是平时少有人能这样听他说话,也或许是他终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真正的长辈,谢景瑜说得有些多。
“弟子跟随在老师身边,不论日后弟子能否修炼有成,或是完全就是一个庸碌无为空有一套理论的凡俗僧人,但想来,所有知道老师的人都得看在老师的面上,对谢府礼让三分……如此,谢府无忧矣。”
谢景瑜没有看净涪,而是直直地望向前方,目光渺远,“谢府虽没教我,但它养了我,我保它无忧,便算是还它了。”
“我离开之后,当今的孙昌没了最后拿捏她的地方,她或许就能放手去做她所有想做的事情,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最后等待着她的是荣华还是灭亡,好歹算是有了个结果,不致像现在这样,不上不下地拖着……”
如何说谢景瑜聪明呢?
这就是原因了。
虽他这十余年间被谢家人漠视,被作为当今国君的孙昌压制,他还是看到了被人层层掩盖的真相,看到了那些不得已和甘愿。
净涪佛身抬眼看了谢景瑜一眼。
谢景瑜没有发现,他还在自顾自地说着那些压在他心头许久,但总也没有人能够或者是愿意听一听的话。
“我知道……她曾经也不是甘愿的。”
即便只是数月的时间,但至少在那数月的时间里,那时的薄婉君是惦念着他与父亲的。
一场寿宴,前来贺寿的皇子一眼看上了新婚的谢三夫人,自此念念不忘。直到皇子登上皇座,君临吴国,他才真正地揭开了这份心思。
虽然君夺臣妻有违君道,说破天都没理,但君既是君,君权压下,谁又能和他说理?
于是,贬谪的谢三郎在赴任路上被药死,身怀六甲的谢三夫人薄氏在几番凶险之下,终于察觉到苗头,为了保下他,她甚至几度以死相逼。
“我都知道……”
好不容易拼命生下他,厥死过去之后的她被娘家人从婆家抢走,婆家象征性地拦了拦,就再没有过问。
因为当今君王的那份心思昭然若揭,也因为他。
为了家族荣华,薄家将她更易身份送入宫中,为了谢景瑜小命,谢家眼看着她宫中沉沦。
她一人,纵有薄家支撑,纵有君王数年惦念,在宫里宫外的讥笑辱骂的目光中艰难生存。
是啊,薄贵妃入宫即承宠,位份不断拔高,直至如今有子有宠,荣光无限。但谁又曾经记得,当年那个只能为了幼子妥协的年轻母亲?
谁都不记得了,连薄贵妃娘娘自己都忘了。
是了,那个温婉贤淑的谢三夫人薄氏,早已没有了。
现在在皇宫毓秀宫里的那位,是薄贵妃娘娘。
“她不是她了,她早不是她了……”
谢景瑜手里捧着的只是茶盏,但光只这一杯清茶,就已胜过万盏烈酒。
他醉了,所以在这里说着醉话。
现在的薄贵妃娘娘,心里有了孙昌,有了别的儿子,有了权力,有了富贵,她能留给他们父子的,只剩下一角记忆。
所以……
“她可以出现在我面前,肆无忌惮地拿着我身上流的血来耍手段,问我要东西,要我偿还她的生恩……”
“呵呵……呵呵呵……”
“她怎么就没要我偿还她曾经的忍辱负重?”
因为在如今的薄婉君看来,那些曾经的屈辱过往再不是屈辱了啊。
如果薄婉君在最开始就是自愿,就是和孙昌有牵系,那谢景瑜或许还没有那么伤心。但偏偏,薄婉君不是。
薄婉君是为了他才入的宫,为了他才成为了薄嫔。
他是最初的因由。
但可惜,最初不是始终。
人心变了,人也变了。
第480章 师徒之间
她得到的东西越来越多,能舍弃的不能舍弃的,都在她心里抢占下位置,留下痕迹,然后,就轮到他被舍弃。
他终于步上了他父亲的后尘,也被她舍弃掉了。
时至今日,怕是连那位薄贵妃娘娘自己都已经弄不清楚他谢景瑜还能作为孙昌拿捏她的着力点这件事,是不是她自己有意为之的。
就为了能让孙昌相信他还能掌控她拿捏她。
谢景瑜摇摇头,随手拎过旁边的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温热的茶水。
捧着已经不冒热气的茶水,谢景瑜没喝,他只低着头,凝望着那茶水里倒映出来的熟悉面庞。
“说来,也是我傻……”
傻到以为她还会是她,傻到以为自己在她心里真的还有地位,傻到为了日后能见得到她,甘愿守在这一处国土,日日受人冷眼、同情和悲悯的目光,自我放逐,自甘堕落,乃至如今。
但事实上,他若能看透,多的是机会脱离现下的局面。
谢家虽漠视他,但他该得的该有的,也从来没有缺了他的。
是他自己放弃罢了。
他没抬头,却笑了,对着净涪笑。
“我其实不该怨你的,老师。你的出现并不是给我带来麻烦,只是将我一直遮掩着自己眼睛的幕布拉开了而已……”
哪怕知道内情,知道一切的转变,他也欺骗着自己,蒙蔽着自己,自襁褓一直走到现在。如今他长大了,却没长成他爹当年期许的样子,他爹九泉之下得见,得该是多么的痛心疾首。
又或者,他早早就转世投胎去了,没见到后头发生的这种种。
若真是那样,倒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谢景瑜终于抬起头看向净涪,脸上带笑,眼中也带着诚恳的歉意。
“方才在那书坊里给你挑挑拣拣了半日,对不起。”
净涪佛身一摇头,却是低头,从他自己身上挂着的随身褡裢里摸出另一个褡裢递给谢景瑜。
谢景瑜一愣,定定地看得那个眼熟的褡裢两眼。
能不眼熟么?
净涪佛身递给谢景瑜的这个褡裢可才刚在他面前装下了他从谢老太爷的库房里挑拣许久挑出来的所有笔墨纸砚和摆件。
现在净涪这样递给他……
谢景瑜一时不知自己都是什么表情,他静默半响,抬头问净涪佛身,“原来,老师都是给我准备的么?”
净涪佛身点头。
他身上备着的笔墨纸砚是够他用的,但身边既然跟了一个谢景瑜,当然得替他备下一些。
谢景瑜可不同白凌。当日白凌寻来的时候,他身上已经有了了之僧人给他备下的物什。那些东西尽够他完成十年功课了的。但谢景瑜一个公子少爷,怕不太了解僧人的日常,到时候需要他完成功课的时候,缺这缺那的就不好了。
净涪自己用的东西不是不能给谢景瑜用,但净涪向来没有这个习惯,所以就另给他备下。
但说实话,这褡裢里的物什确实不少,可也还不太够。
而且不单单是数量,还有很多东西都缺。
净涪佛身望定谢景瑜。
谢景瑜看着他的眼神,双手从净涪佛身手上接过那个褡裢,点头道:“学生知道了,学生会再添补进去的。”
谢景瑜摸着手上的褡裢,想着他也得跟着净涪上路,便也就顺理成章地开始盘算自己都该收拾些什么东西带上,一时倒也没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净涪佛身就坐在那边厢,也不理会谢景瑜。
谢景瑜不知想到了什么,猛地抬头望向净涪光秃秃的脑袋,边看他还边伸手摸上了他自己的头顶。
摸到他那竖得整齐的头发,谢景瑜脸色变幻了好一会儿,终于问净涪道:“老师,弟子……弟子作为您的追随者,也得像您一般顶着一颗……”
净涪佛身看着他,唇角浅浅上扬,勾出一点意味深长的弧度。
谢景瑜艰难地吞咽了口水,不舍地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又打量了净涪两眼,最后一咬牙,“剃了也就剃了吧……”
不就一个光头么?
老师不也是光头?
不也一样挺好看的么?
光头怎么了?老师扛得住,他应该也能扛得住才对!
但是,这就单只是剃一个光头那么简单么?
谢景瑜又看了净涪一眼,低下头去,“是,弟子知道了,弟子会再去好好了解了解的。”
净涪佛身这才点头。
谢景瑜确实需要去再了解多一点。
关于皈依,关于戒律。
然后他才能做出真正的决定。
到底是成为一名居士还是会是一位僧人的决定。
谢景瑜埋头沉默了很久,忽然低声道:“老师,我想,我还是要还她的生恩。”
既然还的是生恩,那么这她指的是谁,就很明确了。
净涪佛身仍自沉默。
谢景瑜知道净涪在听,他一点点地和净涪说。
“她既然都提了要我偿还她的生育之恩,”谢景瑜的话音间没听出倔强和不舍,只有很平静的淡漠,“那我就还她好了。”
还了之后,自然就是两不相干。
但是……
“老师,”他抬起头,对着净涪讨好地笑,“学生我手无缚ji之力,无权无势无财……”
权势财,谢景瑜有是有一点的,但究其根本,这些东西全都源自他谢家少爷的身份。他拿谢家的东西去偿还她的生育之恩其实不是不可以,但这里头牵扯太多,谢家或许会愿意,他也不会想。
而除开谢家,现下的谢景瑜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刚到手的净涪比丘学生的身份了。
净涪佛身看得谢景瑜一眼,明白他的计较。
谢景瑜这是在转接因果。
在他看来,怕是欠他的比欠她的好。
哪怕她是他的生身母亲,哪怕他只是他见过几面刚刚拜师的老师。
净涪佛身往识海世界中看得一眼。
净涪本尊淡淡地说了一个字:‘可。’
魔身也是默然地点头。
既得双身应允,净涪佛身也就对谢景瑜点了点头。
谢景瑜先是一愣,然后笑开了眉眼。那眉眼舒展得,像是要飞起来一样。
事实上,谢景瑜此时的心情也真的是飞起来了。
那种轻飘飘但又无比踏实的感觉让他如此迷醉。
他第一次觉得,他也是有可以倚靠的长辈护持的。
虽然这个长辈看上去年轻得过份,还总有一份疏远感,但他确确实实是他的长辈,愿意护持着他的长辈!
谢景瑜笑完了,直接将手上的茶盏往案桌上一扔,走到堂前向着净涪合掌躬身一拜,严整肃穆地道:“多谢老师。”
净涪佛身只一抬手,谢景瑜便不由自主地站直了。
他也不勉强,重又在他的位置上坐了,且再开口的时候,他都没再去和净涪说起他与那位薄贵妃娘娘之间的事,而是问净涪,“老师,你近来有什么安排?”
净涪佛身望向始终被他拿在手上的那片贝叶。
谢景瑜也随着他的目光望去,见得那片贝叶,他的眼神有一瞬间的恍惚。待他回过神来后,他便问净涪道:“老师,可需要给你安排一间静室?”
净涪佛身抬眼,点了点头。
谢景瑜站起身,向着净涪一拜,便出得厅堂去。
厅堂之外,谢远正在门边守着。
见得谢景瑜出来,谢远连忙凑上前来:“少爷?”
谢景瑜吩咐道:“远叔,你亲自带人去收拾出一间静室来,我老师要用。”
谢远听得这句话,先是脸色一肃,然后大喜,他不急着去忙活,而是看着谢景瑜,不敢置信地问道:“少爷,你……你拜了那位比丘为师了?!”
谢远在谢府中很有资历,又素来得谢老夫人另眼相待,自然能够探听到一些旁人无处得知的消息,自然也能知道净涪的真正身份。
谢景瑜看着这位背梁已经开始佝偻的中年男子,心下叹得一声,面上却笑着点了头。
“远叔,你亲自去,收拾得干净点。也不用什么熏香,用佛堂里的檀香就好。”
谢远连连点头,“是,老仆知道了!”
然而他才刚应下,眼眶就忍不住泛红,有水迹自眼角流出。
谢远背过身去拿袖子擦了擦眼角,才转身和谢景瑜立誓道:“少爷放心,老仆一定安排得妥妥帖帖的。”
他家少爷可终于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他可不能给他搞砸了。
绝对不能!
谢景瑜看着谢远满身干劲地带着人去了,才回身往厅堂里去。
厅堂这边厢,净涪佛身还坐在座椅上,还拿着手上空白的贝叶看着。
见得谢景瑜从外间走了回来,他一指谢景瑜自己的座椅,示意他坐下。
谢景瑜却还是合掌和净涪见了一礼,才在椅上坐了。
净涪佛身见他望来,才抬起蕴着金色佛光的另一只手,抹过他手上拿着的那片贝叶。
谢景瑜仿佛能够察觉到什么,他来不及多想,凝神死盯着净涪手上拿着的那片贝叶。
但见那片原本空白干净的贝叶在净涪的手抹过之后,亦有一片磅礴的金色佛光乍起,刺得他眼睛生疼。
第481章 师徒之间
饶是如此,谢景瑜也还是睁着眼睛望着那片贝叶,死不愿意眨一眨眼睛,就怕在那眨眼的功夫错过了些什么不能错过的东西。
谢景瑜不傻,他知道他这位新出炉的老师早不开始晚不开始,偏在他回来之后才开始动作,里头必大有玄机。
他不能错过!
他牢牢盯着那片散着金色佛光的贝叶,哪怕眼睛痛得流泪也始终没有偏移分毫。
他的等待和坚忍,终在这个时候给予了他回报。
谢景瑜清楚地看见,那一片流淌着金色佛光的空白贝叶中,仿佛有谁执笔,一笔笔地勾勒出一个个鎏金文字。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
那一片金色佛光,那一个个鎏金的文字,落在谢景瑜眼中,却印在了谢景瑜心头,最后在他的识海中烙下一个难以磨灭的印记。
此印记将会化作一枚种子。而这枚种子,会是他一生修行的根基所在。
这是一份难得的机缘,便连净涪佛身这个始作俑者,也没想到他这不经意的动作会真的给予谢景瑜这么一个机缘。
实是没有想到。
他收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残片早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而曾经在一旁观望着他收取这些残片有佛门的沙弥有比丘,但也没见谁像谢景瑜一般,结成这样的一个印记?
到底是缘法的问题。
不过净涪佛身这会儿也没空关注谢景瑜,他的心神仍和往常的那六次一样,早被牵引着落入了那一处身在不知名空间中的树园,仍落在那处树园中他坐过了六次的位置。
净涪佛身熟门熟路地收敛心神,听着上首那位世尊说经。
“法会因由分第一。”
“善现启请分第二。”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一遍经文听完,净涪佛身自经义中清醒,便毫不意外地发现自己还像往常那样脱出了那片树园,重归了景浩界。
净涪佛身眨了眨眼睛,顺着感知到的那股波动望去,却正正望见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闭上了眼睛的谢景瑜。
看着谢景瑜身上浮起的波动,净涪佛身点了点头,便自收回了目光。
不过是眨眼间,净涪眼中浅浅荡开的佛光便已经敛尽,再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而随着净涪眼底佛光一并隐去的,还有原本拿在净涪手上的那一片鎏刻了金色文字的贝叶。
净涪看得那边厢的谢景瑜一眼,便自闭上眼睛入定。
到得炽白的日光转至金黄,谢景瑜才自那种舒畅迷醉的感觉中清醒过来。
他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净涪也自睁开眼睛望向他来。
谢景瑜被净涪看了这么一眼,立时反应过来,问净涪道:“老师,那片贝叶上刻着的经文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净涪点了点头。
谢景瑜快速平复下自己的心情,他将目光从净涪身上收回,往外间看得一眼,见已经守在那里的谢远,便笑着与净涪道:“老师,静室已经准备好了,请随弟子来。”
净涪点头,自也跟着谢景瑜走出了厅堂。
谢远见得谢景瑜领着净涪走来,连忙向着两人合掌一拜,也不多话,“比丘、少爷,请随我来。”
到得静室,谢景瑜先看了一眼,心中满意,便笑着问净涪道:“老师看这静室可还合适?”
这静室虽是谢远等人在这半日时间里收拾出来的,但因为收拾的人实在用心,这静室虽不如净涪自己在妙音寺里收拾的合心,但也不差了。
他点了点头。
不说谢远,便连谢景瑜也都松了口气。
解决了这件事情之后,谢景瑜才又问净涪道:“老师,如今天色也不早了,可需要给你准备膳食?”
净涪摇头。
谢景瑜也不勉强,只另又问净涪道:“老师,净水呢?可需要给你准备净水沐浴?”
第22节
恋耽美
第22节
至于谢景瑜……他倒又是不同。
他对谢家人的东西(除了他父亲留下的那些)统都没兴趣,再好再难得也没有兴趣。不过现在嘛,就不同了。更何况,这些东西可不是要给他,是净涪比丘拿了去。
净涪比丘从这里拿走的越多,谢老太爷越心疼,他就越高兴!
净涪看得两眼,就转眼一瞥,望见侧旁跃跃欲试的谢景瑜,便对着他无声点头。
谢景瑜咧开了嘴对着面无表情的谢老太爷笑了笑,一摇一摆地从谢老太爷身后走出,转转悠悠地转入了库房中,边走他还漫不经心地嚷嚷道:“唉?给来个人帮忙搬东西啊。”
谢老太爷密布皱纹的额角跳了跳,却也对着跟在更后面的库房管事点头,“去吧。”
看管库房的管事小心地偷瞥了谢老太爷两眼,应声踏入库房的同时还回头示意他身后的两个婢仆留下,生怕谢老太爷被气出个好歹来。
谢老太爷没在意,他只陪着净涪站在库房边上,时不时地闲聊上两句。
他许也是知道了净涪修持闭口禅,也不在乎净涪的沉默,尽力让气氛不会太僵硬尴尬。
谢景瑜在库房里转悠了好一会儿,再钻出来的时候,不光他自己手上捧了一堆的东西,便连跟在他身后的足有四人的管事仆从手上也都是一堆堆的。
谢老太爷停下话头,目光在谢景瑜他们手上转了一圈又一圈,额间皱纹一跳一跳的始终没能平静下来。
他吸气吐气几个来回,到底按捺了下来,平平地唤了一声:“谢景瑜……”
三五件极品的墨砚,两盒上好的狼毫,一大匣子的徽墨,好几堆人高的雪纸,再是几件难得的摆设……
谢景瑜此时正忙着将手上的东西一件件地给净涪过眼,听谢老太爷叫他,不甚在意地回了一句:“怎么了?”
谢老太爷咧开僵硬的脸皮,笑问他:“你可都帮比丘挑好了?”
谢景瑜撩起眼皮看得他一眼,见他那副心疼的样子,心里舒坦得不行,“勉勉强强吧。”
谢老太爷极力拔开自己落在那些物件上的目光,望向始终沉默的净涪。不知为何,见着净涪,谢老太爷胸口的那股闷气就在须臾间散尽了。
“比丘,这些够不够,可还要再挑一些?”
谢景瑜听着,诧异地扭头看了谢老太爷一眼,见他面上眼底俱是平静,眨了眨眼睛,便收回了目光。
净涪看得谢景瑜一眼,点了点头。
谢老太爷这会儿已经不心疼了,他笑着道:“若还缺了,比丘尽管来寻我,我再带你去找来。”
净涪摇了摇头,取出一个空的随身褡裢过来,一一将谢景瑜递过来的东西收了进去。
明明只是一个寻常的平扁的布袋子,却硬是能将谢景瑜带出来的一应笔墨纸砚和摆设一件件全都收纳了进去。完了之后,袋子还是那个袋子,平平扁扁的,全不见半点鼓胀。
这库房里的管事婢仆看得都惊了。
倒是谢景瑜,他只接过那个随身褡裢看了两眼,便又递还给了净涪。
又有谢老太爷,他平平淡淡地看着,并不觉得如何惊奇。显见,他是知道也见过这类相关的储物器具的。
净涪并不奇怪。
这谢家千年世家,除了谢家族人在吴国朝廷中担任的各个要职之类的常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根基之外,自当还有他们扎根在天静寺中的势力。
魔身就说过,‘谢家的真正根底,是天静寺中的一位大和尚。那位大和尚就出身谢家。’
净涪很随意地将这褡裢往他身上挂着的那个随身褡裢一塞,便抬眼望向谢老太爷。
这回全不用谢景瑜转述,谢老太爷也能明白净涪的意思,他似是早已想好了,都不需要时间考量,直接向着净涪合掌一拜,“可否请比丘留下一部《佛说阿弥陀经》?”
这便是请经了。
谢景瑜站在一侧,默然地看着。
净涪点头,自他的随身褡裢中捧出一部《佛说阿弥陀经》来递与谢老太爷。
谢老太爷弯身深深拜下,双手上举至头顶,稳稳接住净涪交给他的《佛说阿弥陀经》。
谢老太爷自己虽只是凡俗百姓,没有修为,没有灵目,看不见这部《佛说阿弥陀经》的灵光,但并不代表他就不知道这部《佛说阿弥陀经》的价值了。
这可是出自净涪比丘的《佛说阿弥陀经》啊。
纵然净涪比丘作为佛门弟子,每日里誊抄的经文不知几何,说来这样一部《佛说阿弥陀经》并不如何稀罕,可整一个景浩界,除了当年竹海灵会的那一次之外,谁又听说过净涪比丘散经了?
谁家又真能有一部净涪比丘手书的《佛说阿弥陀经》了?
据他所知,整一个吴国,也就只有他手上这么一部了。
唯一的一部!
捧住这一部《佛说阿弥陀经》,谢老太爷又是深深拜得三拜,口中不断称谢。
到了这个时候,谢景瑜才往前迈出一步,跨入净涪与谢老太爷身边,浪荡儿戏地道:“好了好了,比丘拿你物件儿的报酬也已经给了,现在可以放人了吧?”
说完,他也不等谢老太爷反应,转头就与净涪挤了挤眼,道:“我们得快些走了,不然,可就没那么容易脱身了……”
净涪点头,也真的就与在场众人合掌一礼,跟在谢景瑜身后走了。
谢老太爷半响回过神来,见得人早不见了,立时就要跳脚,但又记挂着自己手上捧着的那一部《佛说阿弥陀经》,不好太过失态。如此矛盾着,一时竟让人看着就怕他背过气去。
旁边的管事一使眼色,侧旁便有一个侍婢走到谢老太爷身侧,帮着他顺气。
谢老太爷缓过气来,问道:“比丘和那个不肖儿孙呢?”
管事连忙应声道:“景瑜少爷好像带着比丘回他那边去了。”
听得这话,谢老太爷就知道净涪一时半会还不会离开,脸上笑开了朵花,连声道:“快快快,快给我寻个檀木盒子来,里头记得给我配上赤锻,要上好的!”
管事有些苦恼,檀木盒子好说,但上好的赤缎……
谢老太爷见没人应声,瞥得管事一眼,便知道他的难处了,也不生气,只道:“我这里没有的,你去大库房里给我寻,大库房里没有,就去找老爷要,再没有……”
管事听到这里,心里一个激灵。
这是要翻遍整个谢府也要备齐这些物什啊。
管事偷看得谢老太爷一眼,只重重应得一声,“是。”
谢老太爷给了牌子让管事去各处要东西,自己却双手捧着那部《佛说阿弥陀经》一路去了佛堂。
入得佛堂,将佛经郑重地供奉在佛前,独身一人的谢老太爷终于卸下了脸上的种种表情,看着佛堂上方慈悲宽悯的世尊法相轻轻叹得一口气。
以谢老太爷的城府和眼力,如何还猜不到今日谢景瑜将净涪比丘带回谢家的用意?
真的就只为了一堆文房四宝、摆设物件?
不,他为的是谢家。
不论起因如何,立于所有有心人目光中央的谢景瑜将行踪明确但始终没有谁胆敢贸然上前接触的净涪比丘拉回谢家,那么不论那些人都在谋算什么,根底如何,在这位净涪比丘面前,他们全都得将他们生出的心思、伸出来的手给收回去!
哪怕那些人再眼馋再心动,他们也只能眼馋着,心动着,但就是不能出手。
谢老太爷定定地望着佛案前供奉着的那部《佛说阿弥陀经》半响,又起身捻了香拜得三拜,再将香枝cha入香炉,便就跨步出了佛堂。
他才刚拉开门跨过门槛,便有守在一旁的管家凑到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谢老太爷沉沉一垂眼睑,在原地站得半响,才抬脚往前走。
管家垂头跟在他身后。
然而,谢老太爷转过拐角,却是入了佛堂侧旁的祠堂。
管家没资格入祠堂,便守在祠堂门口,只得谢老太爷自己推门入去。
谢老太爷入得祠堂,照例给祠堂里的祖祖辈辈上香祭拜了,才站定在他三儿的牌位前。
他定定看得他儿子的牌位许久,才叹得一口气,低声说道:“景瑜那孩子是真难,但他是个好孩子……”
谢景瑜是真的难。
他有那样一个被际遇滋养出野心的娘,有他们这样因想要保存家族而放弃他的族人,被迫成了一个囚困在牢笼里的鹰。
分明少年意气,却只能浪荡流离。
但他也……真的是个好孩子。
第479章 第七贝叶
谢老太爷静默半响,才又低声与谢嘉睿说话,全不介意侧旁还有谢家列祖列宗看着。
“今日,那孙昌和薄婉君去找景瑜了……没人知道他们两人都说了些什么,但看样子,景瑜已经有决定了。”
他絮叨着,眼底有些决然。
“我谢家对不起你,对不起他……”
如果那一次寿宴没有让孙昌见过薄婉君,谢嘉睿不会死,谢景瑜也还会是谢家三房着力培养的长子,哪怕一时仕途黯淡,也能有命等到东山再起之时。不至于会……像现在一样。
“但我想,我或许可以给他谢家人没有的自由,你曾经那么想要但就是没有得到过的自由……”
说到这里,他话音一转,重又和谢嘉睿说起吴国前朝后宫的那些事情。
“你在天有灵,应是也能看见他们的。薄贵妃娘娘宠冠六宫,但到底有太后压着,太后庇护皇后,庇护中宫子,贵妃娘娘再得宠再机敏灵巧,也没能将凤印拿到手,其子……”
谢老太爷在祠堂里一个人絮絮叨叨了半天,带了净涪回他那边院子的谢景瑜却只用一句话决定了他与净涪之间的因果。
他解下腰间挂着的锦囊,将锦囊小心拉开,倒出里面压袋的那片空白贝叶。拿着空白贝叶摩挲得两下,谢景瑜将它递给了净涪,道:“作为交换,我想跟在你身边。”
净涪没有接过谢景瑜递来的那片贝叶,谢景瑜有些奇怪,他解释一般地道:“我打听过了的,僧人身边也是会有一些跟随在他身侧修行的人的,他们一般被称为追随者?我想要……”
他边说着,边将一直跟着那片贝叶的目光上挪,想要看看净涪的态度。
孰料净涪此时也正望着他。
谢景瑜眨了眨眼睛,还如先前一般,似能察觉到净涪的意思,他咧着嘴笑了笑,“你原来也是有这个意思的?”
“那倒真是好!”
他笑着,拿着那片贝叶的手也往上抬了抬,顺带也往净涪那边再去了一点。
净涪还没抬手接过,只看着他。
谢景瑜还笑:“这算是拜师礼了吧?”
他索性将贝叶往净涪手里一塞,便往后退得一步,端正了神色,向着净涪行了端正的拜师大礼。
当然,这所谓的端正的拜师大礼,并不是修士间的拜师大礼,而只是凡间学生初次与老师见礼时候用的大礼。
谢景瑜也不是不想用修士间的礼仪,但他不会,也没有见过,想学都没地方学,只能拿他见过的拜师礼凑数。
但即便是凑数的礼仪,谢景瑜也行得端正肃穆,一丝不苟。
净涪或者说净涪佛身也没拦,他稳稳站在原地,扎扎实实地受了谢景瑜的大礼。
识海世界中,魔身和净涪本尊也都严肃地看着。
直待到礼毕,净涪佛身给谢景瑜见面礼,魔身才有些不太真实地问道:‘我们……这就收了弟子了?’
不怪魔身没有实感,实在是认认真真地数过两辈子,眼前的这个谢景瑜还是他的第一个弟子。
前世没有,今生白凌也不是,但现在,就有了这么一个?
净涪本尊既不点头也不摇头,只平平静静无波无澜地道:‘是学生。’
学生与弟子,还是有不一样的。
魔身这才松了一口气,点了头,‘确实,他还只是学生而已。’
魔身承认谢景瑜悟性绝佳,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确实是有缘,但要他就这样承认这一个弟子,一时之间还是不能的。
哪怕他确实看他顺眼,也是不行。
魔身沉沉看得外间一眼,便自收回目光,垂下眼睑,背倚皇座静默。
除了同为净涪双身的净涪本尊和佛身之外,谁也不知道此时的魔身想了什么。但即便是净涪本尊和佛身,他们也没谁太计较魔身的态度,一人静坐识海中央静修,一人掌控r_ou_身料理外事,忙活得随性。
纵然将新的一片贝叶拿到手,净涪佛身也没急着立时就将自己关入静室中体悟贝叶中的经义,他反和谢景瑜分坐两席,开始他们两人间的另类交流。
就如此时,净涪看了谢景瑜一眼,谢景瑜便老老实实地回答。
“老师有意收下弟子,并不就是弟子不能以拜师来作为交换那片贝叶的原因。”“弟子觉得能跟在老师身边修学,已经足以满足弟子一切要求的了。犯不着再去想要些其他什么什么,要来也是没用,还会惹来很多麻烦……”
拜了师之后的谢景瑜出奇的老实,不见平日里特意彰显的浪荡,反而是难得的通透。
他也不用净涪佛身多作示意,自己便与净涪佛身说了起来。
或许是平时少有人能这样听他说话,也或许是他终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真正的长辈,谢景瑜说得有些多。
“弟子跟随在老师身边,不论日后弟子能否修炼有成,或是完全就是一个庸碌无为空有一套理论的凡俗僧人,但想来,所有知道老师的人都得看在老师的面上,对谢府礼让三分……如此,谢府无忧矣。”
谢景瑜没有看净涪,而是直直地望向前方,目光渺远,“谢府虽没教我,但它养了我,我保它无忧,便算是还它了。”
“我离开之后,当今的孙昌没了最后拿捏她的地方,她或许就能放手去做她所有想做的事情,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最后等待着她的是荣华还是灭亡,好歹算是有了个结果,不致像现在这样,不上不下地拖着……”
如何说谢景瑜聪明呢?
这就是原因了。
虽他这十余年间被谢家人漠视,被作为当今国君的孙昌压制,他还是看到了被人层层掩盖的真相,看到了那些不得已和甘愿。
净涪佛身抬眼看了谢景瑜一眼。
谢景瑜没有发现,他还在自顾自地说着那些压在他心头许久,但总也没有人能够或者是愿意听一听的话。
“我知道……她曾经也不是甘愿的。”
即便只是数月的时间,但至少在那数月的时间里,那时的薄婉君是惦念着他与父亲的。
一场寿宴,前来贺寿的皇子一眼看上了新婚的谢三夫人,自此念念不忘。直到皇子登上皇座,君临吴国,他才真正地揭开了这份心思。
虽然君夺臣妻有违君道,说破天都没理,但君既是君,君权压下,谁又能和他说理?
于是,贬谪的谢三郎在赴任路上被药死,身怀六甲的谢三夫人薄氏在几番凶险之下,终于察觉到苗头,为了保下他,她甚至几度以死相逼。
“我都知道……”
好不容易拼命生下他,厥死过去之后的她被娘家人从婆家抢走,婆家象征性地拦了拦,就再没有过问。
因为当今君王的那份心思昭然若揭,也因为他。
为了家族荣华,薄家将她更易身份送入宫中,为了谢景瑜小命,谢家眼看着她宫中沉沦。
她一人,纵有薄家支撑,纵有君王数年惦念,在宫里宫外的讥笑辱骂的目光中艰难生存。
是啊,薄贵妃入宫即承宠,位份不断拔高,直至如今有子有宠,荣光无限。但谁又曾经记得,当年那个只能为了幼子妥协的年轻母亲?
谁都不记得了,连薄贵妃娘娘自己都忘了。
是了,那个温婉贤淑的谢三夫人薄氏,早已没有了。
现在在皇宫毓秀宫里的那位,是薄贵妃娘娘。
“她不是她了,她早不是她了……”
谢景瑜手里捧着的只是茶盏,但光只这一杯清茶,就已胜过万盏烈酒。
他醉了,所以在这里说着醉话。
现在的薄贵妃娘娘,心里有了孙昌,有了别的儿子,有了权力,有了富贵,她能留给他们父子的,只剩下一角记忆。
所以……
“她可以出现在我面前,肆无忌惮地拿着我身上流的血来耍手段,问我要东西,要我偿还她的生恩……”
“呵呵……呵呵呵……”
“她怎么就没要我偿还她曾经的忍辱负重?”
因为在如今的薄婉君看来,那些曾经的屈辱过往再不是屈辱了啊。
如果薄婉君在最开始就是自愿,就是和孙昌有牵系,那谢景瑜或许还没有那么伤心。但偏偏,薄婉君不是。
薄婉君是为了他才入的宫,为了他才成为了薄嫔。
他是最初的因由。
但可惜,最初不是始终。
人心变了,人也变了。
第480章 师徒之间
她得到的东西越来越多,能舍弃的不能舍弃的,都在她心里抢占下位置,留下痕迹,然后,就轮到他被舍弃。
他终于步上了他父亲的后尘,也被她舍弃掉了。
时至今日,怕是连那位薄贵妃娘娘自己都已经弄不清楚他谢景瑜还能作为孙昌拿捏她的着力点这件事,是不是她自己有意为之的。
就为了能让孙昌相信他还能掌控她拿捏她。
谢景瑜摇摇头,随手拎过旁边的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温热的茶水。
捧着已经不冒热气的茶水,谢景瑜没喝,他只低着头,凝望着那茶水里倒映出来的熟悉面庞。
“说来,也是我傻……”
傻到以为她还会是她,傻到以为自己在她心里真的还有地位,傻到为了日后能见得到她,甘愿守在这一处国土,日日受人冷眼、同情和悲悯的目光,自我放逐,自甘堕落,乃至如今。
但事实上,他若能看透,多的是机会脱离现下的局面。
谢家虽漠视他,但他该得的该有的,也从来没有缺了他的。
是他自己放弃罢了。
他没抬头,却笑了,对着净涪笑。
“我其实不该怨你的,老师。你的出现并不是给我带来麻烦,只是将我一直遮掩着自己眼睛的幕布拉开了而已……”
哪怕知道内情,知道一切的转变,他也欺骗着自己,蒙蔽着自己,自襁褓一直走到现在。如今他长大了,却没长成他爹当年期许的样子,他爹九泉之下得见,得该是多么的痛心疾首。
又或者,他早早就转世投胎去了,没见到后头发生的这种种。
若真是那样,倒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谢景瑜终于抬起头看向净涪,脸上带笑,眼中也带着诚恳的歉意。
“方才在那书坊里给你挑挑拣拣了半日,对不起。”
净涪佛身一摇头,却是低头,从他自己身上挂着的随身褡裢里摸出另一个褡裢递给谢景瑜。
谢景瑜一愣,定定地看得那个眼熟的褡裢两眼。
能不眼熟么?
净涪佛身递给谢景瑜的这个褡裢可才刚在他面前装下了他从谢老太爷的库房里挑拣许久挑出来的所有笔墨纸砚和摆件。
现在净涪这样递给他……
谢景瑜一时不知自己都是什么表情,他静默半响,抬头问净涪佛身,“原来,老师都是给我准备的么?”
净涪佛身点头。
他身上备着的笔墨纸砚是够他用的,但身边既然跟了一个谢景瑜,当然得替他备下一些。
谢景瑜可不同白凌。当日白凌寻来的时候,他身上已经有了了之僧人给他备下的物什。那些东西尽够他完成十年功课了的。但谢景瑜一个公子少爷,怕不太了解僧人的日常,到时候需要他完成功课的时候,缺这缺那的就不好了。
净涪自己用的东西不是不能给谢景瑜用,但净涪向来没有这个习惯,所以就另给他备下。
但说实话,这褡裢里的物什确实不少,可也还不太够。
而且不单单是数量,还有很多东西都缺。
净涪佛身望定谢景瑜。
谢景瑜看着他的眼神,双手从净涪佛身手上接过那个褡裢,点头道:“学生知道了,学生会再添补进去的。”
谢景瑜摸着手上的褡裢,想着他也得跟着净涪上路,便也就顺理成章地开始盘算自己都该收拾些什么东西带上,一时倒也没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净涪佛身就坐在那边厢,也不理会谢景瑜。
谢景瑜不知想到了什么,猛地抬头望向净涪光秃秃的脑袋,边看他还边伸手摸上了他自己的头顶。
摸到他那竖得整齐的头发,谢景瑜脸色变幻了好一会儿,终于问净涪道:“老师,弟子……弟子作为您的追随者,也得像您一般顶着一颗……”
净涪佛身看着他,唇角浅浅上扬,勾出一点意味深长的弧度。
谢景瑜艰难地吞咽了口水,不舍地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又打量了净涪两眼,最后一咬牙,“剃了也就剃了吧……”
不就一个光头么?
老师不也是光头?
不也一样挺好看的么?
光头怎么了?老师扛得住,他应该也能扛得住才对!
但是,这就单只是剃一个光头那么简单么?
谢景瑜又看了净涪一眼,低下头去,“是,弟子知道了,弟子会再去好好了解了解的。”
净涪佛身这才点头。
谢景瑜确实需要去再了解多一点。
关于皈依,关于戒律。
然后他才能做出真正的决定。
到底是成为一名居士还是会是一位僧人的决定。
谢景瑜埋头沉默了很久,忽然低声道:“老师,我想,我还是要还她的生恩。”
既然还的是生恩,那么这她指的是谁,就很明确了。
净涪佛身仍自沉默。
谢景瑜知道净涪在听,他一点点地和净涪说。
“她既然都提了要我偿还她的生育之恩,”谢景瑜的话音间没听出倔强和不舍,只有很平静的淡漠,“那我就还她好了。”
还了之后,自然就是两不相干。
但是……
“老师,”他抬起头,对着净涪讨好地笑,“学生我手无缚ji之力,无权无势无财……”
权势财,谢景瑜有是有一点的,但究其根本,这些东西全都源自他谢家少爷的身份。他拿谢家的东西去偿还她的生育之恩其实不是不可以,但这里头牵扯太多,谢家或许会愿意,他也不会想。
而除开谢家,现下的谢景瑜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刚到手的净涪比丘学生的身份了。
净涪佛身看得谢景瑜一眼,明白他的计较。
谢景瑜这是在转接因果。
在他看来,怕是欠他的比欠她的好。
哪怕她是他的生身母亲,哪怕他只是他见过几面刚刚拜师的老师。
净涪佛身往识海世界中看得一眼。
净涪本尊淡淡地说了一个字:‘可。’
魔身也是默然地点头。
既得双身应允,净涪佛身也就对谢景瑜点了点头。
谢景瑜先是一愣,然后笑开了眉眼。那眉眼舒展得,像是要飞起来一样。
事实上,谢景瑜此时的心情也真的是飞起来了。
那种轻飘飘但又无比踏实的感觉让他如此迷醉。
他第一次觉得,他也是有可以倚靠的长辈护持的。
虽然这个长辈看上去年轻得过份,还总有一份疏远感,但他确确实实是他的长辈,愿意护持着他的长辈!
谢景瑜笑完了,直接将手上的茶盏往案桌上一扔,走到堂前向着净涪合掌躬身一拜,严整肃穆地道:“多谢老师。”
净涪佛身只一抬手,谢景瑜便不由自主地站直了。
他也不勉强,重又在他的位置上坐了,且再开口的时候,他都没再去和净涪说起他与那位薄贵妃娘娘之间的事,而是问净涪,“老师,你近来有什么安排?”
净涪佛身望向始终被他拿在手上的那片贝叶。
谢景瑜也随着他的目光望去,见得那片贝叶,他的眼神有一瞬间的恍惚。待他回过神来后,他便问净涪道:“老师,可需要给你安排一间静室?”
净涪佛身抬眼,点了点头。
谢景瑜站起身,向着净涪一拜,便出得厅堂去。
厅堂之外,谢远正在门边守着。
见得谢景瑜出来,谢远连忙凑上前来:“少爷?”
谢景瑜吩咐道:“远叔,你亲自带人去收拾出一间静室来,我老师要用。”
谢远听得这句话,先是脸色一肃,然后大喜,他不急着去忙活,而是看着谢景瑜,不敢置信地问道:“少爷,你……你拜了那位比丘为师了?!”
谢远在谢府中很有资历,又素来得谢老夫人另眼相待,自然能够探听到一些旁人无处得知的消息,自然也能知道净涪的真正身份。
谢景瑜看着这位背梁已经开始佝偻的中年男子,心下叹得一声,面上却笑着点了头。
“远叔,你亲自去,收拾得干净点。也不用什么熏香,用佛堂里的檀香就好。”
谢远连连点头,“是,老仆知道了!”
然而他才刚应下,眼眶就忍不住泛红,有水迹自眼角流出。
谢远背过身去拿袖子擦了擦眼角,才转身和谢景瑜立誓道:“少爷放心,老仆一定安排得妥妥帖帖的。”
他家少爷可终于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他可不能给他搞砸了。
绝对不能!
谢景瑜看着谢远满身干劲地带着人去了,才回身往厅堂里去。
厅堂这边厢,净涪佛身还坐在座椅上,还拿着手上空白的贝叶看着。
见得谢景瑜从外间走了回来,他一指谢景瑜自己的座椅,示意他坐下。
谢景瑜却还是合掌和净涪见了一礼,才在椅上坐了。
净涪佛身见他望来,才抬起蕴着金色佛光的另一只手,抹过他手上拿着的那片贝叶。
谢景瑜仿佛能够察觉到什么,他来不及多想,凝神死盯着净涪手上拿着的那片贝叶。
但见那片原本空白干净的贝叶在净涪的手抹过之后,亦有一片磅礴的金色佛光乍起,刺得他眼睛生疼。
第481章 师徒之间
饶是如此,谢景瑜也还是睁着眼睛望着那片贝叶,死不愿意眨一眨眼睛,就怕在那眨眼的功夫错过了些什么不能错过的东西。
谢景瑜不傻,他知道他这位新出炉的老师早不开始晚不开始,偏在他回来之后才开始动作,里头必大有玄机。
他不能错过!
他牢牢盯着那片散着金色佛光的贝叶,哪怕眼睛痛得流泪也始终没有偏移分毫。
他的等待和坚忍,终在这个时候给予了他回报。
谢景瑜清楚地看见,那一片流淌着金色佛光的空白贝叶中,仿佛有谁执笔,一笔笔地勾勒出一个个鎏金文字。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
那一片金色佛光,那一个个鎏金的文字,落在谢景瑜眼中,却印在了谢景瑜心头,最后在他的识海中烙下一个难以磨灭的印记。
此印记将会化作一枚种子。而这枚种子,会是他一生修行的根基所在。
这是一份难得的机缘,便连净涪佛身这个始作俑者,也没想到他这不经意的动作会真的给予谢景瑜这么一个机缘。
实是没有想到。
他收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残片早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而曾经在一旁观望着他收取这些残片有佛门的沙弥有比丘,但也没见谁像谢景瑜一般,结成这样的一个印记?
到底是缘法的问题。
不过净涪佛身这会儿也没空关注谢景瑜,他的心神仍和往常的那六次一样,早被牵引着落入了那一处身在不知名空间中的树园,仍落在那处树园中他坐过了六次的位置。
净涪佛身熟门熟路地收敛心神,听着上首那位世尊说经。
“法会因由分第一。”
“善现启请分第二。”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一遍经文听完,净涪佛身自经义中清醒,便毫不意外地发现自己还像往常那样脱出了那片树园,重归了景浩界。
净涪佛身眨了眨眼睛,顺着感知到的那股波动望去,却正正望见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闭上了眼睛的谢景瑜。
看着谢景瑜身上浮起的波动,净涪佛身点了点头,便自收回了目光。
不过是眨眼间,净涪眼中浅浅荡开的佛光便已经敛尽,再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而随着净涪眼底佛光一并隐去的,还有原本拿在净涪手上的那一片鎏刻了金色文字的贝叶。
净涪看得那边厢的谢景瑜一眼,便自闭上眼睛入定。
到得炽白的日光转至金黄,谢景瑜才自那种舒畅迷醉的感觉中清醒过来。
他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净涪也自睁开眼睛望向他来。
谢景瑜被净涪看了这么一眼,立时反应过来,问净涪道:“老师,那片贝叶上刻着的经文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净涪点了点头。
谢景瑜快速平复下自己的心情,他将目光从净涪身上收回,往外间看得一眼,见已经守在那里的谢远,便笑着与净涪道:“老师,静室已经准备好了,请随弟子来。”
净涪点头,自也跟着谢景瑜走出了厅堂。
谢远见得谢景瑜领着净涪走来,连忙向着两人合掌一拜,也不多话,“比丘、少爷,请随我来。”
到得静室,谢景瑜先看了一眼,心中满意,便笑着问净涪道:“老师看这静室可还合适?”
这静室虽是谢远等人在这半日时间里收拾出来的,但因为收拾的人实在用心,这静室虽不如净涪自己在妙音寺里收拾的合心,但也不差了。
他点了点头。
不说谢远,便连谢景瑜也都松了口气。
解决了这件事情之后,谢景瑜才又问净涪道:“老师,如今天色也不早了,可需要给你准备膳食?”
净涪摇头。
谢景瑜也不勉强,只另又问净涪道:“老师,净水呢?可需要给你准备净水沐浴?”
第22节
恋耽美